【文档说明】河南省洛阳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含答案.doc,共(11)页,2.006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cb06b85501100ae42195646d32034d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洛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中三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下列各题的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我市某中学研学小组,暑期的研学途中,在山路弯道处的凸面镜里,看到如下画面(图1)。图2为该地局部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
为100米)。据此,回答1~2题。1.该凸面镜最可能设置在A.①B.②C.③D.④2.研学途中所经之地的地理特征,正确的是A.②与附近山峰的相对高度大于600米B.水库大坝两侧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C.③地
建设有泄洪桥梁和隧道D.四地中,①地最先见到日出夏威夷群岛中的毛伊岛和希腊的锡拉岛(图3),有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红沙滩)。读图,回答3~4题。3.两岛间最短距离约为A.7000kmB.11000kmC.13600kmD.16000km4.若暑期
海口的旅客,前往毛伊岛和锡拉岛旅游,则A.两岛正值雨季B.两岛上均有火山活动遗迹C.前往两岛的飞机航向为东北D.两岛的早晚温差均较大某地理考察小组在沙漠地区利用“日光蒸馏法”取水,具体方法如图4。读图,回答5~6题。5.该方法揭示的水循环主要动力为①风力②地球重力③太阳辐射能④温室效应A
.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该方法模拟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是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大气降水④地下径流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随着我国交通建筑技术的进步,隧道的修建日趋普遍。图5为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记录的学校周边一隧道的内部和
外部1月与7月平均温度日变化情况。读图,回答7~9题。7.表示隧道内7月气温日变化的曲线是A.①B.②C.③D.④8.此隧道A.15时太阳辐射量最大B.位于秦岭以北C.午后内外的温差最大D.夏季气温日变化大于冬季9.该学校最可能位于A.黑龙江省B.山
东省C.内蒙古自治区D.陕西省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海航道更路经”——《更路簿》记载,早在宋代,海南潭门镇的渔民就在南海捕鱼。到清末民初,数十艘木帆船(图6)每年12月前后出海,到南海诸岛礁附近捕捞海货,次年清明
、谷雨期间满载而归。据此,回答10~11题。10.木帆船出海与返回航行过程中,主要是利用A.东南信风、东北信风B.东北季风、西南季风C.日本暖流、沿岸寒流D.南海内部季风洋流11.没有等到次年夏季,选择在清明、谷雨期间就满载而归,主要原因是A.夏季南海多台风,易发
生海难B.夏季盛行风减弱,不利于返航C.夏季南海内部季风洋流减弱,返航难度大D.捕获的海货夏季容易腐烂,不能长久保存我国冬季气温的高低,与北极地区冷空气的强度密切相关。图7为1978~2014年北极浮冰面积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12.
图中北极浮冰面积的变化A.导致冷空气强度逐渐增强B.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C.不利于北冰洋航线的开拓D.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提高13.据图可知,我国最有可能出现严重冻害的年份是A.1982年B.1990
年C.2006年初D.2010年河流下切侵蚀,使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现在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读黄河某段河流阶地分布示意图(图8),回答14~15题。14.四级阶地中,形成最晚的是A.一级阶地
B.二级阶地C.三级阶地D.四级阶地15.黄河该河段的流向是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南向北D.自北向南据中央气象台消息,今年6月,南方15省(区、市)降雨量250毫米以上覆盖面积达110万平方公里,400毫米以上降雨面积约2
7.6万平方公里。此轮强降雨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图9为我国南方15座城市6月降水量统计图,读图,回答16~17题。16.关于此轮降雨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A.入梅(梅雨)时间比往年晚B.锋面雨带位置稳定在南方C.北方冷气流势力较弱D.台风、强热带气旋频发17.强降水造成的影响,正确的是A
.西南地区极易发生地质灾害B.珠江口咸潮发生频率增加C.长江入海口冲积岛面积变大D.昆明的滇池水质变差空气在山脉背风坡.上空形成的波状运动称为背风波,当风速较大且与山脊垂直时,利于背风波形成。背风波形成时,常可出现波状云。某日当风垂直于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时,形成
了背风波(图10)。据此,回答18~19题。18.该日当地风向可能是A.东南B.西北C.西南D.东北19.图中形成波状云最多的是A.①B.②C.③D.④华北地区某城市,某段时期内,一周以来天气晴好,日均温均在10℃以上。某日突降大雪,延续2日,
之后气温回升,积雪初融,在某停车场出现“雪馒头”景观(图11)。“雪馒头”都位于渗水方砖(中心空洞,露出土壤)的中央。读图,回答20~21题。20.该时段最有可能在A.1月初B.4月初C.7月初D.10月初21.“雪馒头”
景观形成的原因,主要是A.土壤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少B.土壤吸收的大气辐射较少C.方砖吸收的大气辐射较多D.方砖释放的地面辐射较多下表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控制站实测流量统计表。图12为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分布图。据此,回答22~23题。22.根
据多年平均流量分析,下列河段流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兰州至头道拐——下渗B.头道拐至潼关——支流汇入C.花园口至利津——蒸发D.潼关至花园口——修建水库23.与2017年相比,2018年宁夏至内蒙古的干流河段A.冲刷加强,利于航运B.淤积加强,扩大耕地面
积C.淤积加强,提高土壤肥力D.冲刷加强,利于防凌北京市某中学利用假期时间,到图13中的甲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途经一处石林景观,平地而起,形态各异,岩石多具有水平纹理。随后,同学们查找资料,发现自然界里有些区域的地表被外力雕琢,没有树木,却也成林。图1
3中的景观,是我国四个不同区域的“非木之林”景观、读图,回答24~26题。24.图示“非木之林”地貌的类型,连线正确的是A.甲——海水侵蚀地貌B.乙——风沙堆积地貌C.丙——冰川侵蚀地貌D.丁——流水溶蚀地貌25.甲地的形成过程是①沉积岩形成②岩石风化③地壳抬升④风力侵蚀A.①②③④B
.①③④②C.①③②④D.①④③②26.与丁地貌特点形成密切相关的自然要素是A.土壤、大气与水文B.植被、岩石与大气C.土壤、大气与植被D.岩石、大气与水文图14为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绘制的当地一周内天气变化示意图,读
图,回答27~28题。27.据图分析,影响10日~11日出现雨雪天气的天气系统,是图15中的28.该地11日昼夜温差最小,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16)分析,主要是因为当日A.白天①强,夜晚③弱B.白天①强,夜晚③强C.白天②强,夜晚④强D.白天③强,夜晚
②弱假期,小明同学外出旅游。某日早晨,小明拍摄了日出的照片,随即发到微信朋友圈。在天津(117°E.39°N)的爸爸和在国外甲城市出差的妈妈,马上作出了回复(图17)。结合图文材料,回答29~30题。29.小明拍摄日出照片时,所在的城市最可能是A
.呼和浩特(112°E,40°N)B.兰州(104°E,36N)C.杭州(120°E,30°N)D.南宁(108°E,23°N)30.依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测出甲城市的A.纬度位置B.经度位置C.当天日落的方向D.当日正午太阳高度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读图分析题
:(共40分)31.(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洱海位于云南大理郊区,为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南北狭长,因形状像一只耳朵,故取名为“洱海”。图甲为大理市附近及洱海风向图。图乙为大理古城每年某月白天和夜间风向频率玫瑰图。(1)比较洱海与大理市两地风速的大小,并分析
其原因。(6.分)(2)大理古城该月昼夜风向变化明显;任选(a)或(b)时间段,从热力环流、主导风相叠加等因素,分析其成因。(4分)32.(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沃克环流”是存在于赤道附近低纬地带的大气热力环流;图19是太平洋正常年份沃克环流的垂直大气结构图和
部分海区等水温线图。(1)在等水温线图(右图)中,虚线表示洋流。该洋流可以表示左图中(甲、丙、丁)洋流,分析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4分).(2)指出图中甲、乙、丙、丁所在海区中,最可能出现大渔场的海区,并分析其成因。(4分)(3)当某些年份沃克环流
减弱或反向时,指出太平洋东、西两岸可能出现的气候异常情况。(6分)33.(1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卡帕多奇亚(左图)位于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精灵城堡”(右图)是这里最出名的景观。乘坐热气球俯瞰卡帕多奇亚,畅游精灵城堡,是当
地的主要游览项目。这些“城堡”由许多尖塔状的石柱组成,石柱的中下部,是松软的凝灰岩,顶部是较坚硬的玄武岩。凝灰岩由岩浆和火山灰冷却凝固后形成,该区域林木稀少,人们多在石柱上凿洞而居。(1)推测该地“精灵城堡”的形成过程。(6分)(2)说明
该地多在石柱上开凿洞穴居住的原因。(6分)(3)从大气能见度和风速角度分析,夏季成为乘坐热气球游览的最佳季节的原因。(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