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4 页
  • 大小 795.298 KB
  • 2024-10-3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4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3.00 元
/ 2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docx,共(24)页,795.29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c8438d2934c1826c5b382aab9fdb8a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绵阳南山中学2022级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生物学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其中试题卷共6页,答题卡共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准考证

号”栏目内。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

答题卡收回。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图表示的是人体四种体内液体之间的不完全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若乙为细胞内液,则其含量多于甲、丙和丁之和B.若乙是红细胞的细胞内液,则需要补充的箭

头是“甲→丁”C.若乙是神经元的细胞内液,则需要补充的箭头是“丙→甲”D.若乙表示的是肝脏细胞的细胞内液,则甲比丁中蛋白质含量高【答案】A【解析】【分析】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

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的关系为:血浆与组织液之间是通过毛细血管壁相互渗透,组织液的一部分还可以透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淋巴经过

淋巴循环通过左右锁骨下静脉进入血浆。即淋巴来自组织液,回到血浆。【详解】A、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占2/3)和细胞外液(占1/3),甲、丙、丁构成细胞外液,甲、丙和丁之和少于乙(细胞内液),A正确;B、若乙是红细胞的细胞内液

,则甲是血浆,丁是淋巴,丙是组织液,需要补充的箭头是“丙→甲”,B错误;C、若乙是神经元的细胞内液,则甲是组织液,丙是淋巴,丁是血浆,需要补充的箭头是“甲→丁”,C错误;D、若乙表示的是肝脏细胞的细胞内液,则甲是组织液,丙是淋巴,丁是血浆,甲的蛋白质含量比丁低,D错误。故选A。

2.如图为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素、多巴胺和糖原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不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C.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①②④⑤D.图示过程体现了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

交换【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①表示外界环境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⑤表示内环境与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②表示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转化为血浆,③表示组织液转化为淋巴液,④表示血浆与组织液之间相互转化。【详解】A、糖原为多糖

,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B、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起调节作用,故间接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B错误;C、内环境与外界环境间可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组织液和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间可相互渗透,故在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①④⑤,C错

误;D、①表示外界环境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⑤表示内环境与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故图示过程体现了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正确。故选D。3.下列关于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是稳定不变的B.过敏

反应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会导致组织水肿C.坎农提出内环境保持稳定主要依赖神经系统调节D.人体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废物,不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答案】B【解析】【分析】1、体液包括细胞内液(约占2/3)、细胞外液

(约占1/3,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2、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3、稳态是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

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其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详解】A、同一个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也有变化,但一般不超过1℃,A错误;B、过敏反应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的部分成分进入组织液,会导致组织水肿,B正确;C、坎农提出内环境保持稳定依赖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C错误;D、人体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是代谢废物,但也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CO2可以参与机体的体液调节,如含CO2较多的血液可以对呼吸中枢形成有效刺激,使呼吸加深加快,D错误。故选B。4.人体的下列生理过程一定在内环境中完成的是()A.血浆蛋白的合成

过程B.氧气有氧呼吸过程中被利用C.血浆中乳酸+碳酸氢钠→乳酸钠+碳酸D.RNA聚合酶催化DNA转录为RNA【答案】C【解析】【分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

又叫内环境。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其中组织液是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内环境。【详解】A、血浆蛋白的合成过程发生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不在内环境,A错误;B、氧气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被利用发生在细胞内的线

粒体内膜,不在内环境,B错误;C、血浆中乳酸+碳酸氢钠→乳酸钠+碳酸,而血浆属于内环境的成分之一,C正确;D、RNA聚合酶催化DNA转录为RNA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内,不在内环境,D错误。故选C。5.某实验小

组将加入抗凝剂和生理盐水的新鲜绵羊血液进行离心,结果如图1所示;接着取上清液,分别向其中滴加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的HC1和0.1moI/L的NaOH,同时用蒸馏水做对照,结果如图2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取适量上清液加入双缩脲试剂,若出现紫色则说明含血

红蛋白B.若要提取血浆蛋白,最佳材料应是沉淀物C.图2实验中HCl、NaOH的浓度和滴数为自变量D.图2实验结果表明,血浆有一定的缓冲能力【答案】D【解析】【分析】缓冲溶液的作用是维持反应体系的pH不变。在生物体内进行的各种生物化学过程都是在精确的pH下进行的,受到氢离子浓度的严格调控。

为了在实验室条件下准确地模拟生物体内的天然环境,就必须保持体外生物化学反应过程有与体内过程完全相同的pH。利用磷酸缓冲液模拟细胞内的pH环境,保证血红蛋白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便于分离观察和研究。【详解】A、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血液经过离心后,红细胞存在于沉淀物中,上清液

是血浆,所以取适量上清液加入双缩脲试剂,若出现紫色,则说明含血浆蛋白,A错误;B、血液经过离心后,上清液中是血浆,其中含有血浆蛋白,因此,若要提取血浆蛋白,最佳材料应是上清液,B错误;C、图2实验中HCl、NaOH的滴数和种类为自变量,而浓度是无

关变量,C错误;D、图2实验结果表明:滴加的盐酸和NaOH在一定范围内,pH保持相对稳定,说明血浆有一定的缓冲能力,D正确。故选D。6.下图表示正常人快速饮入500mL某种液体后,其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曲线。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A.当饮入0.9%

的NaCl溶液时,细胞外液Na+的增加大于细胞内液Na+的增加B.若饮入的是清水或0.9%的NaCl溶液,则体内血浆渗透压变化的曲线依次是b、cC.当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出现曲线a的变化时,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将会增多D.当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出现曲线c的变化时,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有激素和神

经递质的参与【答案】B【解析】【分析】水盐平衡调节:①当人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就会升高,这一情况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得下丘脑一方面把信息传到大脑皮层感觉中枢,使人产生渴觉而主动饮水,另一方面,下丘脑还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

体释放到血液中,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就加强了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②当人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就会降低,这一情况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使得下丘脑一方面把信息传到大脑皮层感觉中枢,使人不产生渴觉,另一方面,下丘脑还减少分泌抗利尿激素,垂体释放到

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就减弱了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增加。【详解】A、钠离子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所以当饮人0.9%NaCl溶液时,细胞外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内液Na+的增加,A正确;B、正常人快速饮入500mL清水后,血浆渗透压降低,c代表饮入

清水后血桨渗透压变化;当快速饮入500mL等渗0.9%NaCl溶液后,血浆渗透压不变,b代表饮入等渗0.9%NaCl溶液后血浆渗透压变化的曲线,B错误;C、当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出现曲线a的变化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就会升高,体内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将会增多,加强了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C正确;D、当血浆渗透压出现曲线c的变化时,即血浆渗透压降低,此时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尿量增加,该过程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有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参与,D正确。

故选B。7.稳态是生命系统的特征,也是机体存活的条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只要内环境保持稳态,机体就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B.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会遭到破坏C.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上,都普遍存在着稳态D.基因表达的稳态、激素分泌的稳态均是分子水

平的稳态【答案】A【解析】【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

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但不能说内环境保持稳态,机体就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

动,如外界环境变化剧烈,机体不一定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A错误;B、动物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会遭到破坏,B正确;C、稳态是生命科学的一大基本概念,普遍存在于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上,故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上,都普遍存在着稳态,C

正确;D、基因表达的稳态、激素分泌的稳态均是分子水平的稳态,心脏活动的稳态均是器官水平的稳态,D正确。故选A。8.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以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B.大脑、小脑和脑干组成中枢神经系统C.脊髓和脊神

经组成外周神经系统D.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占优势,心跳加快,胃肠蠕动减弱【答案】D【解析】【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详解】A、神

经系统是由脑(大脑、脑干和小脑等,位于颅腔内)、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的,A错误;B、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大脑、脑干和小脑等,位于颅腔内)和脊髓(位于椎管内),B错误;C、外周神经系统分布在全身各

处,包括与脑相连的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C错误;D、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跳加快,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上升,支气管舒张,胃肠蠕动减弱,D正确。故选D。的9.如图为人体不同类型的神经元结

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3种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一样,基本结构都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功能也相同B.3种神经元都由细胞体、轴突、树突等组成,并且神经末梢只位于轴突末端C.3种神经元形态相似,树突通常短而粗,用来接收信息并将信息直接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D.3

种神经元突起数量不同,末端的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答案】D【解析】【分析】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支的树突,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作神经

末梢。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详解】A、图中三种神经细胞基本结构都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但是功能不相同,A错误;B、树突和轴突末端的细小分支都叫作神经末梢,B错误;C、树突接受的信息先传

到同一神经元的细胞体,再经同一神经元的轴突传向其他神经元、肌肉或腺体,C错误;D、图中三种神经细胞尽管突起数量不同,但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作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到全身各处,D正确。故选D。10.某健康人受到惊吓后,收缩压(心脏收缩时血流对血管壁的侧

压力)升至140mmHg以上,通过体内调节机制可恢复正常,如图所示,图中b是()主动脉和颈动脉上的压力感受器a⎯⎯→心血管中枢b⎯⎯→心脏①交感神经②副交感神经③传入神经④传出神经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分析】根

据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分析题图:a为传入神经,b是传出神经。【详解】受到惊吓后,心脏收缩时血流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增大,动脉血压会升高,主动脉和颈动脉壁渗透压感受器会兴奋,心脏、血管活动加强,通过神经调节使心脏、血管活动恢复正常,能使心脏、血管活动减弱

的神经为副交感神经,结合题意可知,b应该是④传出神经、②副交感神经,C正确。故选C。11.下列与感受器、效应器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感受器的兴奋活动包括腺体分泌和肌肉收缩B.效应器细胞膜上有能与神经递质

特异性结合的受体C.感受器的结构受到损伤会影响反射活动的完成D.同一反射弧中感受器的兴奋与效应器的反应先后发生【答案】A【解析】【分析】1、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和效应器。2、完成一个反射活动的条件是:具备完整的反射弧,提供一定强度的刺激。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依靠突触结构实现,突触包含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详解】A、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效应器的活动包括腺体分泌或肌肉收缩,A错误;B、效应器指传出神

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神经细胞、肌肉细胞和腺体细胞上有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B正确;C、反射的完成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感受器的结构受到损伤会影响反射活动的完成,C正确;D、因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且

反射弧中兴奋只能先由感受器产生,最终传到效应器,故因此同一反射弧中感受器先兴奋,效应器后兴奋,D正确。故选A。12.如图表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其中运动神经末梢与肌肉的连接处通过突触相连。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①是神经中枢

,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B.图中有2个突触C.刺激③时,能产生兴奋的结构是③④①②⑤D.刺激⑤时兴奋在②上的传导速度比在①处的传递速度快【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①是神经中枢;②上有神经节,是传入神经;③是传出神经

;④是效应器;⑤为感受器。【详解】A、该图中,②有神经节是传入神经,则①是神经中枢,③是传出神经,A错误;B、分析题意可知,运动神经末梢与肌肉的连接处通过突触相连,故图中共有3个突触,B错误;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

的传递是单向的,即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所以刺激③时,兴奋不能住①②⑤传递,只能向④传递,因此能产生兴奋的结构是③④,C错误;D、②是传入神经,①是突触,由于突触处涉及神经递质的作用,故刺激⑤时兴奋在②上的传导速度比在①处的传递速度快,D正确。故选D。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在有意

识憋尿时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和脊髓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C.柠檬汁刺激味蕾,感觉到酸味属于非条件反射D.CO2刺激脊髓的呼吸中枢,会使呼吸加深加快【答案】A【解析】【分析】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调控。一般

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这样,相应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就能进行得更加有条不紊和精确。【详解】A、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人在有意识憋尿时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和脊髓,A正确;B

、膝跳反射的低级中枢是脊髓,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可以完成,B错误;C、条件反射的完成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柠檬汁刺激味蕾,感觉到酸味反射弧不完整,不属于反射,C错误;D、呼吸中枢位于脑干而非脊髓,D错误。

故选A。14.图1是测量离体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细胞外钠离子浓度适当降低,在适宜条件刺激下图2中A点下移B.神经纤维的状态由B转变为A的过程中,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增大C.图1中B测出的电位大小相当于

图2中A点的电位D.图2中BC段的形成是由于K+通道开放,K+大量外流造成的【答案】B【解析】【分析】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是由K+外流形成,动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是由Na+内流形成,图1中A为静息电位,B为动作电位。图

2中A点为静息电位,B点为形成动作电位过程,C点为动作电位。【详解】A、图2中的A点表示静息电位,而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若细胞外钠离子浓度适当降低,在适宜条件刺激下,图2中A点不会下移,A错误;B、图1A甲的离体神经纤维的膜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因此装置甲测定的是静息

时膜内外的电位差,而装置B测定的是兴奋时膜内外的电位差,神经纤维的状态由B转变为A的过程中,即由动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的过程,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增大,K+外流,B正确;C、图1中B的离体神经纤维的膜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为动作点位,测出的电位大小相当于图2中C点的电位,C错误;

D、图2中BC段的形成是由于Na+通道开放,Na+大量内流,形成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D错误。故选B。15.刺激大脑皮层运动区的下部,会出现()A.上肢的运动B.下肢的运动C.内脏器官的运动D.头部器官的运动【答案】D【解析】【分析】大脑皮层的躯体运动中枢的特点是对侧支配,即左右大脑半球

的躯体运动中枢分别支配右侧和左侧躯体的运动,且在运动中枢中的位置倒置,即支配头部运动的中枢位于下部,支配下肢的中枢位于上部。【详解】由于躯体运动中枢支配躯体运动的位置倒置,即支配头部运动的中枢位于下部,支配下肢的中枢位于上部,故刺激大脑皮层运动区的下

部,会出现头部器官的运动。D符合题意。故选D。16.下列有关人脑高级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大多数人由大脑的右半球主导B.长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的即时信息交流有关C.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都是动

物学习的过程,都需大脑皮层的参与D.阿尔兹海默症丧失的记忆、语言功能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答案】C【解析】【分析】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接受刺激

,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则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合成。【详解】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语言区位于大脑皮层左半球侧面,A错误;B、长时记忆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

关,而短时记忆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B错误;C、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都是动物的学习过程,属于大脑的高级功能,都需大脑皮层的参与,C正确;D、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但记忆功能不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D错误。故选C。17.下列激素中,由同一种腺体分泌的是()A.生长

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B.雄性激素、雌性激素、孕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答案】C【解析】【分析】下丘脑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垂体可分泌生长激素,下丘脑神经细胞合成的抗利尿激素通过长的轴

突运到垂体,由垂体释放进入血液;甲状腺可分泌甲状腺激素;胰腺中的胰岛A细胞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可以分泌胰岛素。【详解】A、生长激素和促性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A错误;B、雄性激素由睾丸分泌,

雌性激素、孕激素由卵巢分泌,B错误;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均是下丘脑合成和分泌的,C正确;D、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由垂体分泌,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D错误。故选C。18.激素,旧称“荷尔蒙”。

各种激素的协调作用对维持身体的代谢与功能是必要的。科学家通过设计巧妙的实验来研究各种激素的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斯他林和贝利斯将小肠黏膜提取液注射到同一狗的静脉中,发现胰腺分泌胰液只受促胰液素的调节B.班廷和贝斯特将只剩胰岛胰腺做成提取液

注入摘除胰腺而患糖尿病的狗体内,血糖恢复了正常C.公鸡睾丸的摘除和重新移植实验证明雄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睾酮D.阻断动物垂体与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系,导致其生殖器萎缩,该实验利用了“加法原理”【答案】B【解析】【分

析】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产生的,进入血液,由血液传送到胰腺,使胰腺分泌胰液;在发现过程中,沃泰默实验分为三组,两组为对照组,一组对照是排除盐酸对胰腺作用的影响,另一组是想验证胰液分泌是由神经作用的结果,所以该组将神经

切除;斯他林和贝利斯能成功的—个重要原因是具有大胆质疑、探索和创新的精神。【详解】A、斯他林和贝利斯在发现促胰液素的实验过程中,是将稀盐酸、稀盐酸和小肠黏膜提取液分别注射到同一狗的静脉中,发现稀盐酸和小肠黏膜提取液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从而发现胰腺分泌胰液还受促胰液素的调节,A错误;B、班

廷和助手贝斯特将实验狗的胰腺摘除,不久出现糖尿病症状,血糖升高,后将只剩胰岛的胰腺做成提取液注入同一条狗(患糖尿病)体内,其血糖下降,B正确;的C、雄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C错误;D、实验中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属于减法原理,该研究的变量阻断垂体与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系,运用了“减法原理”,

D错误。故选B。19.如图是人体血糖浓度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fg段血糖维持相对稳定是体液调节的结果B.当血糖浓度升高时,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都可直接或间接的降低血糖浓度C.曲线ab段与曲线e

f段血糖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相同D.曲线bc段与曲线de段血液中胰岛素变化趋势不同【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ab段由于食物中糖类消化吸收,使得血糖浓度升高;bc段胰岛素分泌增加,降低血糖;de段运动消耗糖类,使

得血糖浓度降低;ef段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使得血糖升高,cd段和fg段血糖保持相对稳定。【详解】A、在血糖平衡调节中有体液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因此fg段血糖维持相对稳定是神经—激素调节结果,A错误;B、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的作用都是升高血糖浓度,B错误

;C、据图可知,ab段是刚吃完后,因此在ab段由于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使得血糖浓度较高,而ef段是体内肝糖原水解和非糖物质转化引起的,C错误;D、曲线bc段是胰岛素分泌增多导致,而de段运动导致代谢增强,血糖浓度降低,则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D正确。故选D。20.如图为人体

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对该图分析正确的是()的A.器官A除分泌激素a外,还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B.器官B分泌的激素b浓度高时,对器官A和C均有抑制作用C.器官C分泌的激素c浓度高时,对器官A有抑制作用D.器官C还可分泌生长激素,生长激素与激素b的关系为协同作用【答案】

B【解析】【分析】据图示调节和反馈调节可知,激素b是甲状腺激素,则a是促甲状腺激素,c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器官A是垂体,B是甲状腺,C是下丘脑。【详解】A、抗利尿激素是由C下丘脑分泌的,A错误;B、器官B分泌的激素b浓度高时,会通过反馈调节对

器官A和C均有抑制作用,B正确;C、器官C分泌的激素对器官A有促进作用,C错误;D、生长激素是由B垂体分泌的,D错误。故选B。21.人是恒温动物,假设某一正常个体处于0℃的环境中时,产热量为a1,散热量为b1;处于30℃的环境中时,产热量为a2,散热量为b2。下列关于体

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30℃的环境中进入0℃的环境中时,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属于非条件反射B.从30℃的环境中进入0℃的环境中时,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尿

量增加C.与30℃环境相比,人处于0℃环境中时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稳定,因此a1>a2、b1<b2D.人体的皮肤散热主要通过辐射、传导、对流以及蒸发的方式进行【答案】C【解析】【分析】人体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2)机理:产热=散热。(3)

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详解】A、从30℃的环境中进入0℃的环境

中时,皮肤会起鸡皮疙瘩增加产热,这属于非条件反射,A正确;B、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能增加产热,所以外界环境温度降低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低温下出汗少,所以尿增多,此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B正确;C、与30℃环境相比,人处于0℃环境中,与外界温差大,散失的热量多,所以

产热也多,由于人体温恒定,所以a1=b1>a2=b2,C错误;D、皮肤是人体最主要的散热器官,主要可以通过辐射、传导、对流以及蒸发的方式散热,D正确。故选C。22.生物学中经常会用概念图的形式表示某些概念或生理现象之间的关系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若M表示下丘脑,①表示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则②③可分别代表大脑皮层和垂体B.若M表示胰岛A细胞,①代表低血糖,则②③可分别代表肝糖原、肌糖原分解和脂肪分解C.若M表示下丘脑,①代表寒冷刺激,则②③可分别代表毛细

血管收缩,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等D.若M表示神经递质,①代表的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则②③分别代表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中的M受①的影响,同时M又可以影响②③,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若①表示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则M表示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则②③可分别代表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和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A正确;B、若M表示胰岛A细胞,①代表低血糖,则②③可分别代表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肌糖原不能直接转变为葡萄糖,B错误;C、若M表示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

①代表寒冷刺激产生兴奋,通过相关调节使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以增加产热,C正确;D、神经元间传递兴奋时,需要神经递质的参与,且神经递质的种类有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若M表示神经递质,①代表的神经元兴奋,则②③分别代表下一个神经元的兴

奋或抑制,D正确。故选B。23.如图所示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能准确描述其调节过程的是()A.体温调节过程可通过A→B→E来实现,此时属于神经调节B.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A→B→C→D→E来实现,此时属于

神经调节C.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A→C→D→E来实现,此时属于体液调节D.当人的手被针扎缩回时,其调节过程可通过A→B→E来实现,此时属于神经调节【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示过程为生命活动调节过程,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神经调节

通过神经系统参与,体液调节通过内分泌腺分泌激素参与。【详解】A、体温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通过A→B→C→D→E来实现的属于神经-体液调节,通过A→B→E来实现的属于神经调节,A正确;B、水盐平衡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过程,下丘脑是水盐平衡调节中枢,通过

抗利尿激素作用于靶器官,可以通过A→B→C→D→E来实现,B错误;C、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为神经体液调节,其体液调节过程可以通过A→C→D→E来实现,例如血糖浓度升高刺激胰岛B细胞产生胰岛素,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肝糖原

的合成,C正确;D、人的手被针扎缩回属于神经调节,其调节过程可通过反射弧A→B→E实现,D正确。故选B。24.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稳定与调节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下

丘脑是体温调节、呼吸、水盐平衡等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B.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C.下丘脑既可以作为神经中枢,又可以作为效应器分泌某些激素D.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的调节【答案】A【解析】【分析】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渗

透压感受器能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还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后叶释放;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详解】A、

下丘脑是体温调节、呼吸、水盐平衡等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但呼吸中枢位于脑干,A错误;B、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可以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升降变化,作为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B正确;C、下丘脑既可以作为神经中枢,又可以作为效应器分泌某些激素,如下丘脑中既有体温调节等神经中枢,又可分

泌抗利尿激素等激素,C正确;D、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的调节,如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多,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的活动,D正确。故选A。25.肾小管上皮细胞基底外侧膜上的Na+-K+泵通过消耗ATP建立胞内的低Na+电化学梯度,细胞顶

部膜借助Na+电化学梯度,通过膜上的Na+/K+/Cl-共转运体从肾小管腔中同时重吸收Na+,K+和Cl-,细胞内液的Cl-浓度增加后,Cl-顺浓度梯度运出细胞到组织液。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肾小管上皮细胞运出Na+的方式

属于被动运输B.肾小管上皮细胞对Na+,K+的运输不具有特异性C.Na+/K+/Cl-共转运体转运离子的过程会消耗ATPD.若组织液中Cl-含量过多,则可能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可知

,Na+从肾小管上皮细胞运输到组织液中消耗ATP,方式为主动运输;肾小管上皮细胞中Na+浓度低于肾小管腔中液体,Na+从肾小管腔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中为协助扩散,同时协同运输K+、Cl-,Cl-顺浓度梯度从肾小管上皮到组织液中,方式为协助扩散。【详解】A、肾小管上皮

细胞基底外侧膜上的Na+—K+泵通过消耗ATP建立胞内的低Na+电化学梯度,所以肾小管上皮细胞逆浓度梯度运出Na+,属于主动运输,A错误;B、肾小管上皮细胞对Na+,K+的运输虽然可通过离子通道,Na+—K+泵或Na+/K+/Cl-共转运体,但是这些载体蛋白不能运输其他离子,仍

具有特异性,B错误;C、Na+/K+/Cl-共转运体转运离子的过程是借助Na+的电化学梯度进行的,不需要消耗ATP,C错误;D、若组织液中Cl-过多,可能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大,从而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以促进水分重吸收,D正确。故选D。【点睛】二、非选择题(本题包

括4个小题,共50分)26.下图是人体内环境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甲图中A、B、C、D为体液成分,a、b、c、d为相关结构;乙图中①~⑦为体液成分或者相关结构,看图回答下列问题。(1)对照甲图,A~D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是[]_____________。直接参与维持内环境稳定的四大系统是循环系

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等动物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2)乙图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___填番号);科学家利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测得人体血浆的化学组成中,血浆蛋白

含量占7%~10%,无机盐含量约占1%,但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无机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乙图中④可作为血细胞以及__________细胞、_________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正常人血浆的pH能够基本保持在___________范

围内。物质交换过程中,CO2浓度最高的部位为乙图中的[]______________。【答案】(1)①.C细胞内液②.呼吸系统③.消化系统④.泌尿系统⑤.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2)①.⑦②.单位体积血浆中蛋白质微粒数目远小于无机盐离子,产生的渗透压小(3)①.

淋巴细胞②.毛细血管壁细胞③.7.35~7.45④.⑦组织细胞(或⑦细胞内液)【解析】【分析】1、分析甲图:B来自C而注入A(单向),可以确定B为淋巴,A为血浆,C为组织液,D为细胞内液;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必须通过毛细血管,组织液和组织细胞的物质交换必须通过细胞膜。血浆、组织液、淋巴在

组成成分上的差异:与组织液和淋巴相比,血浆中大分子蛋白质含量较高。2、分析乙图:①是淋巴(液)、②是毛细淋巴管壁细胞、③是毛细淋巴管壁细胞、④是血浆、⑤是红细的胞、⑥是组织液、⑦是组织细胞。【小问1详解】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A~D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是C细胞内液;内环境是细胞与外

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直接参与维持内环境稳定的四大系统是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目前普遍认为,高等动物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小问2详解】乙图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细胞内液,对应图中的⑦;渗透压与溶质微粒数目有关,由于单

位体积血浆中蛋白质微粒数目远小于无机盐离子,产生的渗透压小,故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无机盐。【小问3详解】乙图中④是血浆,可作为血细胞以及淋巴细胞和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正常人血浆的pH能够基本保持在7.35~7.45范围内;细

胞呼吸可产生二氧化碳,故CO2浓度最高的部位为乙图中的⑦组织细胞(或⑦细胞内液)。27.图1为某反射弧结构的模式图,其中①和②表示神经元的相关结构(甲、乙、丙、丁是神经元上的4个位点)。图2为神经中枢中某一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

列问题。(1)图2结构的名称是_____;图2中B所处的内环境是______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细胞内液)。(2)兴奋在图2结构处的传递方向是________(用图2中字母和箭头表示),原因是______。若图2中神经递质B引起突触后膜兴奋

,则突触后膜接受这种递质后的膜内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3)现欲通过实验探究图1中a或b为效应器还是感受器。以电表为实验仪,以乙和丙两点的膜外侧为电表两个电极搭载的位点进行实验,若刺激位点甲,电表指针偏转________次,说明局部电流

能通过神经中枢的突触传递到②,则a为________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突触②.组织液(2)①.A→D→C②.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③.由负电

位变为正电位(3)①.2##二##两②.感受器③.效应器【解析】【分析】两个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和肌肉细胞之间形成的结构,我们称为突触。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形成。兴奋在神经元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突触间转化为化学信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与其对应

的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得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小问1详解】图2结构名称是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B所处的内环境成分是组织液(两个神经元之间的液体)。【小问2详解】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经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在图2结构处传递方向是A→D→C;由于

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故若C为某肌细胞的细胞膜,则B作用于C后引起的生理效应是收缩或舒张(兴奋或抑制)。【小问3详解】分析题意,本实验目的是通过实验探究图1中a或b为效应器还是感受器则可以结构乙和丙两点的膜外侧为微电流计

两个电极搭载的位点进行实验:若a为感受器,b为效应器,刺激位点甲,局部电流能通过神经中枢的突触传递到②,则微电流计指针偏转2次;若a为效应器,b为感受器,刺激位点甲,局部电流不能通过神经中枢的突触传递到②,则微电流计

指针偏转1次。28.暴饮暴食、过量饮酒、长期吸烟和高盐饮食都不利于健康。研究发现,在脑内尼古丁会与神经元上的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多种中枢神经分泌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分泌增加,让人产生开心、愉悦的情绪。而

大量吸烟会导致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减少。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中枢神经释放多巴胺,多巴胺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最终在大脑皮层产生愉悦感,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2)吸烟成瘾后,一段时间不吸烟会感到情绪低落并渴求

吸烟。请分析情绪低落的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3)糖也有很高的成瘾性,吃甜食时,甜味物质与甜味受体结合,最终导致愉悦感的产生。机体会通过_____________调节(调节机制),减少相应的受体蛋白数量来减缓糖类带来的刺激。为

了戒掉糖瘾,需要长期坚持戒糖,使__________________,糖瘾才能真正解除。(4)高盐饮食导致尿量减少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其反射弧的渗透压感受器位于_________________。(5

)研究发现,乙醇会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据此推测人体过量饮酒后尿量会_____________增加/减少/不变),为验证乙醇是通过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来影响尿量,研究小组将若干实验大鼠随机均分成两组,甲组大鼠灌胃适量乙醇溶液,乙组

大鼠灌胃等量蒸馏水,半小时后检测并比较两组大鼠的尿量差异。请评价该实验方案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2)吸烟成瘾会导致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减少,导致多巴胺分泌减少,从而使人产

生消极情绪(3)①.反馈②.甜味受体的数量恢复到正常水平(4)下丘脑(5)①.增加②.不合理,半小时后检测并比较两组大鼠的尿量差异的同时,还要检测并比较两组大鼠抗利尿激素的含量【解析】【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

单方向的。【小问1详解】中枢神经释放多巴胺,多巴胺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最终在大脑皮层产生愉悦感,即中枢神经细胞通过神经递质将信息传递给下一个神经细胞,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小问2详解】乙酰胆碱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能引发突触后膜的兴奋,吸

烟成瘾后,一段时间不吸食会感到情绪低落并渴求吸食,其原因是吸烟成瘾会导致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减少,导致多巴胺分泌减少,从而使人产生消极情绪并渴求吸烟。【小问3详解】吃甜食时,甜味物质与甜味受体结合,最终导致愉悦感的产生,机体会通过减少相应的受体蛋白数量来减缓糖类

带来的刺激,这种调节称之为负反馈调节,因此糖成瘾者需要食用更多的糖才能维持吃糖带来的愉悦感;为了戒掉糖瘾,需要长期坚持戒糖,使甜味受体的数量恢复到正常水平,糖瘾才能真正解除。【小问4详解】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小问5详解】乙醇会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而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

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因此人体过量饮酒后尿量会增加;实验为验证乙醇是通过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来影响尿量,自变量是乙醇的有无,因变量是抗利尿激素的变化和尿量的差异,所以半小时后仅检测并比较两组大鼠的尿量差异不合理,因为半小时后检测并比较两组大鼠的尿

量差异的同时,还要检测并比较两组大鼠抗利尿激素的含量。29.在寒冷的冬天,很多人选择晨跑来锻炼身体。请回答晨跑过程中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1)出门跑步时受到寒冷刺激,皮肤中的____________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并传递到___________体温调节中枢,引起机体通过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减少散热;同时促进机体增加产热以抵御寒冷。(2)跑步过程中,晨跑者不再感觉到寒冷,反而会感到很热,此时机体的产热器官主要是______________。晨跑者跑步过程中会大量出汗,垂体分

泌激素促进肾上腺皮质增加分泌_____________,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3)跑步结束初期,晨跑者的呼吸、心跳等并没有立即恢复正常水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人在跑步结束后感到身体不适,到医院抽血化验,针刺时并没有缩手

,这是因为位于______________的高级神经中枢对缩手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进行了控制,这体现了神经系统的______________调节。【答案】(1)①.冷觉感受器②.下丘脑③.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④.汗腺

分泌减少(2)①.骨骼肌②.醛固酮(3)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具有作用时间长的特点(4)①.大脑皮层②.分级【解析】【分析】1、当人体内血糖浓度降低时,就会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加速体内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2、人在寒冷环境中体温的调节过程为,寒冷环境

→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等),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3、体内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

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小问1详解】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位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一方面使位于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以及汗腺分泌汗液减少,以减少散热,另一方面通过

相关调节使机体产热增加。【小问2详解】运动过程中,机体的热量来源主要是骨骼肌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此时机体的产热器官主要是骨骼肌,晨跑者跑步过程中会大量出汗,导致水和Na+的大量排出,醛固酮的分泌量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维持

血钠含量的平衡。【小问3详解】由于体液调节作用时间长、作用缓慢,故跑步结束初期,晨跑者的呼吸、心跳等并没有立即恢复正常水平。【小问4详解】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

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6073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