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等两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docx,共(13)页,9.038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b655bf152122918dbb0c107b948714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二地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0日7时33分,神十五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6名航天员首次实现太空会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位于华
盛顿(77°02'W)的江涛想观看6名航天员首次太空会师直播,其最迟打开电视时间()A30日20:33B.29日20:33C.29日18:33D.30日18:332.本次太空会师直播,与北京位于同一日的范围接
近全球的()A.四分之一B.三分之一C.二分之一D.全部【答案】1.C2.C【解析】【1题详解】华盛顿属于西五区,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华盛顿时间比北京时间晚13小时,由此可以算出当北京时间11月30日7时33分时,华盛顿时间是29日18:33,C正确,ABD错误。故选C。【2题详解】因为所求
为大致范围,为便于计算,可认为本次太空会师北京时间约7:30,即120°E的地方时为7:30,由此可以算出地方时为0:00的经线是7.5°E,即与北京位于同一日期的范围是7.5°E向东到180°经线,考
虑区时,即东一区向东到东十二区,约占全球范围的一半,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时区和区时:国际上规定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都以本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时区的区时。北京时间即东八区的区时和120°E的地方时。所
求区时=已知区时士相差时区×1小时。其中确定原则是“东加西减”,“相差时区”确定原则是“同减异加”。我国西北某山地地壳运动剧烈,为洪积扇的形成提供了地形和物质条件。该山地有三次明显的洪积扇形成过程,在不同时期发育的洪积扇逐渐堆积。下图示意其洪积扇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图示区域地势
特征是()A.西北高东南低B.西北低东南高C.东北高西南低D.东北低西南高4.图示区域断裂带的走向大致是()A.西北—东南B.南北C.东西D.东北—西南5.不同时期洪积扇形成的先后顺序依次是()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③①D.③①②【答案】3.A4.D5.B【解析】【
3题详解】从图中洪积扇的位置,可以看出该区域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由此可以判断其地势特征是西北高东南低,A正确,排除BCD。故选A。【4题详解】断裂带处岩层错位,落差较大,容易形成洪积扇,结合图中三次洪积扇边缘的延伸走向均为东北一西南走向,由此可判断断裂带的大致走向为东北一西
南走向,D正确,排除ABC。故选D。【5题详解】该地区不同时期洪积扇逐步堆积,根据其大小范围,及所在的海拔高度,可以判断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③②①,且若①先形成,则形成③时,会把①覆盖,故B正确,排除ACD。故选B。【点睛】洪积扇的形成过程: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在
山区流动时,由于山区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的泥沙,当水流流出山口时,水道变的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多个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洪积——冲积平原。温带气旋一般分为爆发性发展和缓慢
演变两种。下图示意2022年2月份20:00某爆发性气旋海平面气压(等值线,单位:hPa)和气旋移动路径(圆点),圆点上方的数值表示日期和时间,如0206表示2日06:0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引起该爆
发性气旋移动的因素主要是()A.盛行西风推动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的陆海气压差异C.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征D.强大的日本暖流推动7.该爆发性气团整体风力最强的是()A.2日6时—2日12时B.2日12时—2日18时C.2日18时—3日0时D.3日6时—3日12时8.与缓慢演变气旋相比,
爆发性气旋形成阶段更快的是()A.风力变化B.气压升高C.降水相态变化D.气温变化【答案】6.B7.B8.A【解析】【6题详解】推动天气系统移动的因素,必然是大范围气压状况。图示为2月份,属于北半球冬季,亚欧大陆存在强盛的冷高压,因此推动该爆发性气旋整体自西向东移动,B选项正确;大陆东岸
主要受季风环流的影响,西风影响小,A选项错误;地势特征不是爆发性气旋移动的原因,C选项错误;日本暖流主要势力在日本群岛以东,自南向北流动,D选项错误,故选B。【7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同样的6小时时间间隔,2日12时—2日18时该天气系统移动的距离明显大于其他时间,而天气系
统的移动实质就是风,由此可以判断该时段整体风力最强,因此ACD错误,B选项正确,故选B。【8题详解】从概念可以看出,缓慢演变气旋指气旋发展演变速度缓慢,因此其中心气压与外部气压差值增加速度较慢,而爆发性气旋发展演变速度极快,其中心气压与外部气压差值迅速增加,因此其风力变化快,A选项正确,气
旋中心气压降低,B选项错误;降水相态变化主要与所经地区温度有关,C选项错误;气旋的形成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气温差有关,气旋形成阶段当地气温变化小,D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素有“温带台风”之称的
爆发性气旋常常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的洋面上。这种气旋在短时间内强烈发展,地面中心气压大幅度下降,加深率每24小时可达24百帕,风力同时迅速增加到30米/秒以上,即达到强台风的风力。该种气旋常常会伴有强对流暴雪等强烈天气,给海上作业带来严重的威胁和灾难。从水平尺度看,海洋气旋可以分为
两类:天气尺度的和次天气尺度的,这两类气旋在适当条件下都可经历爆发性的发展。现在较了解的两种次天气尺度的海洋气旋是:①中尺度气旋,它与从东海到日本附近的暖洋流有关,是一种浅薄的地面低压,在某种有利条件下可发展成强烈的温带气旋。②极地低压,它主要发生在北
太平洋和北大西洋冷锋后的极地冷空气团中,以后常常通过快速锢囚(或瞬时锢囚)过程发展成强气旋。大西洋上爆发性气旋发生的频率少于太平洋,但爆发性气旋的强度却大于太平洋。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菜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于气候、地理、历史、物产及饮食风俗的不同,经
过漫长历史演变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和风味,并被全国各地所承认的地方菜肴。下表示意不同区域地方菜系的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菜系主要原料饮食特色甲山珍野味,河产鱼鲜,多用三椒(辣椒、胡椒、花椒)和鲜
姜等菜肴色鲜艳、口味麻辣浓重乙特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之称,鱼、虾、蟹,瓜、果、菜浓中带淡,口味平和,咸中带甜丙材料丰富,菜式多样,一般只用少量姜、蒜头做“料头”,也不会大咸大甜博采众长,善于变化,口味清淡丁以牛羊肉为主,调味只用盐和少量香料,烹饪方法只有煮或烤质朴自然9.对甲菜系口味
“麻辣浓重”影响最大的自然原因是()A.地形起伏大B.河湖众多C.气候潮湿D.喀斯特地貌广布10.丁菜系所在区域应位于()A.东北B.东南C.西南D.西北【答案】9.C10.D【解析】【9题详解】甲菜系“多用三椒
(辣椒、胡椒、花椒),口味麻辣浓重”可以判断其属于川菜,该地气候潮湿,多采用三椒(辣椒、胡椒、花椒)和鲜姜等,可以促进身体出汗排湿,C正确;川渝地区地形起伏较大,但对饮食影响较小,A错误;河湖众多主要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特点,B错误;喀斯特地貌广布是云贵高原,D错误。故选C。10题
详解】丁菜系以牛羊肉为主,由此可以判断其畜牧业发达,应位于我国西北,D正确;东北、东南、西南地区都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菜系中不以牛羊肉为主,ABC错误。故选D。【点睛】在我国,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它在
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独特性。【埃森位于莱茵河—黑尔讷运河与鲁尔河之间,19世纪迅速成为鲁尔区最大工业城市,是鲁尔区工业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了电子、服装、塑料等部门。目前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已超过
了工业部门。经历了兴盛—衰退—转型,开创了一条“工业文化之路”,成为世界上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的典范。下图为埃森市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埃森市19世纪迅速发展的基础条件是()A.资源丰富B.交通便利C.科技发达D.市场广
阔12.埃森市在转型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有()①禁止污染产业发展,美化环境②发展科技,优化产业结构③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④关停、合并小微企业,将工业区布局在上风向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3.对埃森市工业遗产的处置,合理的是()A.推倒重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B.立足原貌
,储存煤矸石C.原地封存,永远保持遗产原样D.利用空间,发展第三产业【答案】11.A12.C13.D【解析】【11题详解】埃森市位于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其发展的基础条件,A正确,交通便利、科技发达、市场广阔是埃森市19世纪迅速发展的区位条件,但不是基础条件,BCD错误。故选A。
【12题详解】埃森市在转型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有发展科技,优化产业结构、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②③正确;禁止污染产业发展过于绝对,会阻碍经济发展,可以对污染产业进行升级、污染处理等。①错误;工业区布局在上风向会导致大气污染,④错
误,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3题详解】推倒重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会破坏工业遗产,A错误;立足原貌,储存煤矸石,利用不合理,效益不.高且破坏遗产,B错误;原地封存,永远保持遗产原样,会导致工业遗产浪费,C错误;利用空间,发展第三产业,不破坏工业遗产,又进行了充分利
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D正确。故选D。【点睛】工业遗产是指具有历史、科技、艺术、社会价值的工业遗存。工业遗产核心物项包括代表工业遗产主要特征的物质遗存和非物质遗存。物质遗存指作坊、车间、厂房、仓库、管理和科研场所、矿区等生产储运设施,以及相关
的生产工具、机器设备、产品和生产教育设施、生活设施、陈列室、档案等;非物质遗存指商号、生产工艺知识、原料配方、管理制度等工业文化内容。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西部,包括酒泉、嘉峪关、张掖、金昌、武威5个地级市,荒漠化面积占河西走廊草地总面积
的43.7%。下表示意影响河西走廊草地荒漠化主要驱动因素与荒漠化的关联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行政区域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常住人口数大牲畜存栏数羊存栏数粮食产量农作物播种面积年降水量年均气温河西走廊0.88950.91110.
82600.85620.85880.92550.9119酒泉市0.88840.93190.82980.86130.85740.94070.9197嘉峪关市0.87810.91030.83450.90130.8
8370.91410.9192张掖市0.86730.78930.79760.78640.82460.85240.8692金昌市0.8869094220.81100.79460.81920.89360.8858武威市
0.92160.91260.83710.91500.91400.92050.910414.河西走廊荒漠化面积占草地比重大,与之关系最密切的是()A.常住人口多B.养羊超出载畜量C.年均气温过高D.年降水量较少15.河西走廊草地荒漠化治理中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扩大森林种植面积B.围栏放牧C.
将人口集中在大绿洲D.禁止开垦【答案】14.D15.B【解析】的.【14题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对比可知,可以看出年降水量与河西走廊荒漠化的关联度最高,因此气候干旱是当地草原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因此D正确;常住人口多,养羊超出载畜量以及年均温
高也会影响土地荒漠化,但与之关系不是最密切的,排除ABC。故选D。【15题详解】在表格所示数据中,草原畜牧业对该地荒漠化影响大,且是人类可以控制的因素,因此要实行围栏放牧等措施,合理载畜,因此B正确;该地气候干旱,不适合扩大森林种植面积,排除A;将人口过
度集中于大绿洲地区,有可能导致本地区水资源过量开采,导致荒漠化加剧,排除C;禁止开垦不大合理,排除D。故选B。【点睛】土地荒漠化是由于干旱少雨、植被破坏、过度放牧、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因素造成的大片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的自然(非自然)现象。应对措施::
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放牧和积极营造护田林网;扩大植被覆盖率,设置沙障与封育固沙构筑防护体系。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大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位于欧洲西北角,是欧洲最大的半岛,其地表形态受冰川作用影响明显,气
候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明显。下图为该地1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1)比较等温线①②③温度高低,并说出判断理由。(2)列举该区域冰川作用形成的两种地貌类型及其大致分布。(3)比较甲海峡两侧海水密度差异及其成因。【答案】(1)①>②>③理由:图示为1月份等温线,1月份
海洋降温慢,温度高于同纬度陆地;1月份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温作用更明显;三条等温线南段,①纬度最低,③纬度最高。(2)峡湾:分布在半岛西海岸冰川湖:分布在半岛东侧低地冰斗、角峰:半岛中部山地U型谷:半岛中部山地(3)差异:东侧海水密度小于西侧。成因:影响海
水密度的主要因素是温度、盐度;海峡东侧海域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小,水温低,蒸发弱,盐度低;东侧海域由于地表径流注入量大且地形封闭,海水盐度明显小于西侧,因此东侧密度小于西侧。【解析】【分析】本题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影响温度的因素、冰川地貌、
海水密度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据材料图示时间为1月份,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位于欧洲西北角,气温变化受北大西洋暖流增温作用显著,①、②、③距海逐渐变远,受暖流影响逐渐变小,气温逐渐降低
;同时1月份海洋降温慢,温度高于同纬度陆地;三条等温线南段,①纬度最低,③纬度最高,故等温线气温①>②>③。【小问2详解】该区域纬度高,受冰川侵蚀作用显著,形成多种冰蚀地貌,如分布在半岛西海岸峡湾;分布在半岛东侧低地的冰川湖;分布在半岛中部山地的冰斗、角峰、U型谷等。【小问3详解
】差异:读图可知,甲海峡东侧是波罗的海海域,海水密度较低;西侧是北海海域,海水密度较高。成因:影响海水密度的主要因素是温度、盐度;海峡东侧的波罗的海海域,相对封闭,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小,水温较低,蒸发较弱,加上陆地大量河流淡水汇入,盐度较低,密度较低;西侧北海海域受北大西洋
暖流影响大,温度较高;海域开放,受北大西洋海水影响较大,盐度较高,密度较大,因此东侧密度小于西侧。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色林错位于冈底斯山北麓,是中国第二大咸水湖。色林错流域属于高原寒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色林错在高原高寒草原生态系统中是珍稀濒危生物物种最多的地区,是
世界上最大的黑颈鹤自然保护区,另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雪豹、藏羚、盘羊、藏野驴、藏雪鸡等。下图示意1993—2020年色林错的面积变化。(1)说出色林错流域除气候外的其他自然环境特征。(2)简述近年来色林错面积变化的危害。【答案】(1)地形以山地为主,海拔高;植被以高寒草原为
主;土壤发育程度差,土层较薄;主要分布内流河、咸水湖。(2)淹没湖岸带茂盛的牧场草地,使得该流域植被减少;野生动物栖息地减少,危害生物多样性;给沿湖居民的房屋、交通线等造成危害。【解析】【分析】本题以青藏高原色林错湖相关材料为背景,知识点涉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湖泊面积变化的影响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色林错位于冈底斯山北麓,地形以山地为主,海拔高;色林错流域属于高原寒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植被以高寒草原为主;结合色林错的位置与气候条件可推知,土壤发
育程度差,土层较薄;色林错是中国第二大咸水湖,说明流域内主要分布内流河、咸水湖。【小问2详解】结合1993—2020年色林错的面积变化图,可知近年来色林错湖泊面积增大,色林错面积变化的危害主要从淹没草场、减少生物生存环境等方面分析。湖泊
面积增加淹没湖岸带茂盛的牧场草地,使得该流域植被减少;野生动物栖息地减少,危害生物多样性;湖泊沿线如果有居民建筑、交通线路等,湖泊面积增加会给沿湖居民的房屋、交通线等造成危害。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区划是表达
地理现象与特征区域分布规律的一种方法。西北干旱荒漠区位于中国西北部的内陆深处,其宏观地貌格局是高山环绕大盆地,山地与平原盆地相间分布,具有面积广大、干旱缺水、风蚀强烈和沙漠分布广等特点,所以对于该区域的保育、恢复和可持续管理要基于西北干旱荒漠区自身环境特点,有别于我国其他地区。下图示意西
北干旱荒漠区范围。(1)指出划分西北干旱荒漠区的自然指标。(2)从水汽来源角度,分析甲,乙两区域不属于西北干旱荒漠区的原因。【答案】(1)降水量、蒸发量(2)甲地位于准噶尔盆地,其西北侧山地有缺口,西风带来大西洋的水汽,使得该地降水偏多,不属于西北干旱荒漠区;乙地距太平洋较近,受太平洋水汽影响大
,降水多,因此不属于西北干旱荒漠区。【解析】【分析】本大题以西北干旱荒漠区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荒漠化的原因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小问1详解】结合所学,
西北干旱区,中国三大自然区之一。本区深居内陆,降水甚少,气候干旱。植被以荒漠、荒漠草原为主。自东向西,气候由亚干旱变为干旱,植被的分布依次为典型干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其主要是根据200mm等降水线进行划分的,影响的主要指标即降水量和蒸发量。【小问
2详解】从水汽来源角度进行分析,即甲乙两区域降水量比西北干旱区多的主要因素。对于最西北地区的甲地位于准噶尔盆地,其西北侧山地有缺口,西风带来大西洋的水汽,使得该地降水偏多,不属于西北干旱荒漠区;而乙地虽然纬度较高,但是距太平洋较近,属于季风区,受太平洋水汽影响大,降水多,因此不
属于西北干旱荒漠区。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湖北大冶有着近4000年的采冶史,大冶已发现和探明的大小矿床273处,金属矿、非金属矿53种,是全国6大铜矿生产基地,10大铁矿生产基地和建材重点产地。其中:黄金、白银产量居湖北省之冠,硅灰石储量居世界第二
。大冶是近代民族钢铁工业摇篮。晚清时期,湖广总督张之洞在大冶境内开办大冶铁矿,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跨区域钢铁煤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拉开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序幕。建国后,国家在大冶境内兴办了20多家大中型厂矿企业,采掘金、铜、铁矿石,使大冶成为中国
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之一。但随着矿产资源逐渐枯竭,矿产企业停产,大量工人失业,被列为我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2008—2017年,大冶市走出一条长江经济带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新道路。下图示意大冶市地理位置。(1)简述大冶成为近代民族钢铁工业摇篮的区位优势。(2)指出大冶在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容易导致的环境问题。(3)推测大冶2008—2017年转型过程中采取的措施。【答案】(1)矿产资源储量大,类型多;矿产冶炼历史悠久,具有一定技术基础和物质条件;长江提供水源;长江航运发达;邻近交通枢纽城市。(2)水土流失,土壤污染,大
气污染,水体污染,植被破坏。(3)改造传统工业,延长产业链,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结合本地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旅游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降低重工业的比重;在提升传统工业的基础上,推动工业多元化发展;
治理污染,美化环境。【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湖北大冶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5种工业指向类型及举例、工业发展方向及措施、环境问题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素养。【小问1详解】近代民族钢铁工业摇篮的区位优势可以从近代钢铁产业的导向型角度分析,钢铁工业对原料和能源的需求大,后期对于交
通运输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材料方面,矿产资源储量大,类型多;产业基础方面,矿产冶炼历史悠久,具有一定技术基础和物质条件;水源方面,长江提供稳定而大量的水源;交通运输方面,长江航运发达,邻近交通枢纽城市。【小问2详解】矿产资源开发过程,在开采
阶段易产生水土流失,土壤污染,植被破坏等问题;在冶炼利用阶段,易产生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问题。【小问3详解】大冶2008—2017年转型过程中采取的措施要从问题产生的源头和产业结构改良角度分析。一方面,通过改造传统工业,延
长产业链,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有害副产物的生成;产业结构方面,调整产业结构,结合本地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旅游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降低重工业的比重,在提升传统工业的基础上,推动工业多元化发展从源头上减少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
的环境问题的产生;对已产生的环境问题,积极治理,美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