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要点专练02.docx,共(9)页,33.52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ad6fb635aa210969918ca1cb8c5162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要点专练02古代中国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71页押题角度1古代中国官员的选拔1.[2024·鄂州市高三二模]据统计,秦惠王至秦始皇时期先后共22人担任丞相,就这些人的籍贯来看,其中15人(
占68%)明确不是秦国人,另有6人籍贯不明,但从种种迹象判断,应该不是秦人,而籍贯明确属秦者仅1人。这说明秦国()A.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B.选官标准趋向军功C.人才选拔适应社会变革D.布衣将相格局形成答案:C解析:据本题材料“其中15人(占68%)明确不是秦国人,另有6人籍贯不明,但从种种
迹象判断,应该不是秦人,而籍贯明确属秦者仅1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处于战国时期,而秦国的人才来自周边国家,说明人才选拔不拘一格,形式多样灵活,适应了当时社会变革的需要,C项正确;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是秦朝郡县制的确立,排除
A项;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对秦国具体的选官标准作出判断,排除B项;布衣将相格局出现在西汉初年,排除D项。故选C项。2.[2024·辽宁抚顺三模]虽然察举制要求郡县官吏定期进行人才选拔,但“乡议士断”才是察举制的首要环节,这意
味着察举对象必须先得到乡民的举荐。对基层人才而言,只有发自真心地帮助乡邻,才能够获得他们的支持而走向仕途。这说明察举制的推行()A.利于基层社会和谐B.提高了儒学的地位C.带有直接民主色彩D.打破了“世卿世禄”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知,由于察举制推崇乡举里选,所以地方上有志于入仕的人为了赢得
乡里舆论的支持,往往会真心实意地为乡里做好事、谋福利,从而促进基层社会关系的和谐,A项正确;材料信息与儒学的地位无关,排除B项;直接民主的突出特征是全员参与,材料体现的只是民间舆论对人才的评议,并不具有直接
民主色彩,排除C项;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选官制度及“世卿世禄”局面早在战国时期就已被打破,排除D项。故选A项。3.[2024·威海市高三二模]汉文帝时已有“贤良”“孝廉”之选,但未形成正式制度,汉武帝时始以明文规定下来,凡丞相、列侯、刺史、守、相等推
举,经过考核,任以官职。不久又规定依人口的数量按比例进行选举,取消了资产的限制。汉武帝时的上述措施()A.弱化了门阀士族观念B.适应了思想统一的需要C.促使察举制开始出现D.导致人才选拔标准紊乱答案:C解析:据材料从汉文帝到汉武帝时期明文规定,
之后又有“人口数量按比例进行选举,取消资产的限制”,进一步完善“贤良”“孝廉”的选拔程序,促使察举制开始出现,C项正确;门阀士族观念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的方针,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但是材料讲述的是汉朝的选官制度,排除B项;汉武帝“取消了资产
的限制”是为了规范官员选拔,使之更加公平、公正,而不是导致人才选拔标准的紊乱,排除D项。故选C项。4.[2024·乌鲁木齐市高三二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族教育,一方面,仍以族内长者亲授学业、耳提面命的传统模式为主;另一方
面,受私学置馆授徒之风影响,由延师授业发展为“家馆”的教育形式,且家馆数量日益增多。这一现象()A.淡化了人们的门第观念B.凸显了世家大族的社会地位C.促进了魏晋玄学的发展D.阻碍了九品中正制度的实施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魏
晋南北朝时期的家族教育,无论是族内长者亲授学业、耳提面命的传统模式,还是由延师授业发展而来“家馆”教育形式,都需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学识水平为基础,这就凸显了世家大族的社会地位,B项正确;北宋时期,伴随着科举制的
发展,门第观念逐渐淡化,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家庭教育与世家大族的社会地位,没有涉及魏晋玄学的发展,排除C项;家族教育的发展对九品中正制能起到推动作用,都有利于巩固世家大族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5.[20
24·邯郸市高三二模]西晋时,任职高官者须中正二品及以上,县令以三、四品充任。中正品第每三年调整一次,降品则贬官。为了区分资质优异获品者与单凭家世获品者,晋宋之际,大臣范泰提议将二品分为“门第二品”与“二品才堪”。据此推知,晋宋之际()A.选官制度发生改变B.门阀士族
呈现没落迹象C.儒生政治地位上升D.朝廷加强对官员的考察答案:D解析:据材料“为了区分资质优异获品者与单凭家世获品者,晋宋之际,大臣范泰提议将二品分为‘门第二品’与‘二品才堪’”并结合所学可知,上品中的中等士族称为“门第二
品”,上品中的低等士族以才学位列上品,被称为“二品才堪”,据此可以说明朝廷授官时按家世和才学进行了区分,加强了对官员的考察,D项正确;晋宋之际选官制度还是九品中正制,并未发生改变,排除A项;在九品中正制下,门阀士族还是占据上品官职,排除B项;“儒
生政治地位上升”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6.[2024·泰州市高三一模]《唐语林》卷四云:宣宗(846~859年在位)爱羡进士,每对朝臣,问“登第否”?有以科名对者,必有喜,便问所赋诗赋题,并主司姓名。或有人物优而不中第者,必叹息久之。这可以印证科举制度()A.扩大了用人范围B.
影响了价值观念C.导致了门荫衰落D.促进了文化发展答案:B解析:据材料唐宣宗对那些科举中第者的羡慕和优秀人才落第的惋惜,结合所学可知中唐以来科举地位日隆,进士科愈来愈受重视,这不仅是帝王的价值观念,也符合了社会的心理与需求,形成了一种集体价值
观念,B项正确;唐朝的用人范围依然是“士人”阶层,没有扩大“用人范围”,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科举制对于士族和庶族的影响,无法得出“导致了门荫衰落”结论,排除C项;材料强调科举制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固有的社会价值观,而非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7.[2024·中山市高三
二模]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元朝首次科举顺利举行,科举考试“举人以德行为首,试艺以经术为先,词章次之”,考试科目“以程试之法,表章六经,《四书》专以周、程、朱之说主,定为国是”。元朝关于科举的规定()A.恢复了程朱理学
的正统地位B.容易导致学术思想的僵化C.意在缓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D.改变了重武轻文统治政策答案:B解析:据材料,元朝科举考试注重考儒家经义,而非写诗作文,以宋代理学家对《四书》的注解作为评判答卷的标准,这种对考试内容和答题标准的限制容易导致学术
思想的僵化,B项正确;程朱理学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在元代并未中断,排除A项;科举制主要影响官员选拔和教育文化,与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关系不大,排除C项;元朝政府并未轻视文治,元朝实行“重武轻文统治政策”的
说法不恰当,排除D项。故选B项。8.[2024·青岛市高三一模]官缺制度作为清代选任制度中的组织原则与实现形式,是满族统治者为保证以本民族为主的旗人的出仕权益,笼络汉人为其统治服务而创设的特有制度,体现了行政权力在不同民族属性官员间的分配和调置。据此可知,该制度()
A.体现了社会的包容开放B.顺应了当时统治的需要C.提升了官员的文化素养D.消除了民族交流的障碍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官缺制度作为清代选任制度中的组织原则与实现形式,是满族统治者为保证以本民族为主的旗人的出仕权益
,笼络汉人为其统治服务而创设的特有制度,体现了行政权力在不同民族属性官员间的分配和调置”可知,满族统治者为了保证本民族的出仕权益,同时也为了笼络汉人,设立了官缺制度,以此来使行政权力在不同民族属性官员间进
行分配和调置,这种方式能够有利于统治者更好地驾驭群臣,进而维护统治,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采取的措施,并不是社会上出现了包容开放,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设立的官缺制度,并没有体现该制度下官员有什么样的变化,排除
C项;消除了民族交流的障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押题角度2古代中国官员的管理9.[2024·衡阳市高三一模]廖伯源认为:“(西汉)郡县考课之项目,虽天下郡县大体相同,然特殊地区之长吏,其职掌除与一般郡县长吏相同外,又有特别事务之项目,该项
目亦当考课。地方长吏之考课,分若干项目分别考其等第,再集中分项之等第,评定其考课之总等第。”这()A.反映了考课制度缺乏合理性B.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约束C.实现了对官吏的全方位监督D.利于地方治理的因地制宜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汉对郡县官员的考核大体相同,但各地的自然地
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民风民俗等具有很大差异,不同地区官吏的职责分工也各不相同,所以“特殊地区之长吏”的考核总成绩要结合专项考核,这种相对公平的考核方式,能够调动官吏的积极性,便于地方官吏因地制宜实施行政管理,D项正确,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西汉官吏考课既包括综合指标,也重视官吏的专长,与中央强化对
地方的约束无关,排除B项;实现了对官吏的全方位监督,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10.[2024·肇庆市高三一模]云梦秦简《为吏之道》中对官吏的道德有很高的要求,明确将父慈子孝列为“政之本”,从维护政治伦理和
施政理念出发,相当系统地罗列了官吏必须遵守的各项准则和应当注意的各种事项。由此可见,秦朝()A.事实上以儒家思想治国B.对官吏的考核严苛C.发展并完善了法家思想D.注重官吏队伍建设答案:D解析:由材料“将父慈子孝列为‘政之本’”“罗列了官吏必须遵守的各项准则和
应当注意的各种事项”等可知,秦朝对官吏的素质高低有要求,注重官吏队伍建设,D项正确;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排除A项;材料是对官吏的素质的要求,据此不能看出对官吏的考核严苛,排除B项;法家思想在材料中没有得到完善,排除C项。故选D项。11.[2024
·安庆市高三一模]监察的主要职能是监督、检举违法失职的中央机关或地方工作人员,其发展演变历史源远流长。如汉代御史大夫为副丞相,主管监察;唐代设御史台,实行三省、六部、一台的政治制度,御史台分左右御史,分别监察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和州县地方政府。这一变化()A.有利于缓解中央
与地方的矛盾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C.推动了官僚政治体制的形成D.表明监察权脱离相权而独立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汉代的监察权属于相权,而唐代御史台的设立使监察权不再属于相权而是独立的,D项正确;监察并非缓解中央
与地方的对立,而是加强吏治、监察腐败,排除A项;御史台拥有的是监察权而不是行政权,无法体现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排除B项;秦代推行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就意味着官僚体制的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12.[2024·
湖南怀化二模]宋朝职官考核的能力业绩内容有“四最”:生齿之最、治事之最、劝课之最、养葬之最;还有“七事”:劝课农桑、增垦田畴、户口增损、兴利除害、较正刑狱、盗贼多寡。这些考核标准()A.推动了民本思想政治化B.顺应了商品
经济发展要求C.实践了积极入世的理念D.有助于探索地方治理模式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生齿之最、治事之最、劝课之最、养葬之最……劝课农桑、增垦田畴、户口增损、兴利除害、较正刑狱、盗贼多寡”可知,宋朝职官考核的标准和内容,大多与地方基层治理和百姓日常生产生活内容相关,包括社会发展、政治稳定、
司法廉洁、人口繁衍和道德教化等各个方面,是一个较为完善的考核体系,有利于探索地方治理模式,D项正确;民本思想本就是政治思想,不存在政治化问题,排除A项;材料提供的信息与商品经济无关,排除B项;积极入世的理念指个人应该积极参与社会,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
通过个人修养和追求仁爱之道,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材料信息为宋代职官考核标准与内容,与实践积极入世的理念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3.[2024·株洲市高三一模]北宋政府规定,本路籍贯者不得担任本路一级长官,也不得在家乡州县任地方长官;后来又增加一条:禁止官员在自己产业
(田产)所在地任官;北宋晚期,回避法又增加了新内容,即官员必须回避在长期居住的州县任职。宋代回避制度旨在()A.加强中央集权B.确保吏治清明C.强化地方治理D.践行民本思想答案:A解析:回避制度是为了防止官员利用自己的地位和权力为自己或家族谋取私利,在地方形成势力,
威胁中央集权,A项正确;宋代回避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吏治清明,但是“确保吏治清明”的说法夸大了其作用,排除B项;强化地方治理主要表现为地方政策的实行与治理效果,但是材料主要涉及宋代回避制度,排除C项;“民本思想”体现为“以民为本”,强调民众地位的思想特
色,与材料主旨“宋代回避制度”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4.[2024·金华市高三一模]唐代规定:御史经过三次考核合格,方可获得升迁。宋代规定:“非曾经两任县令,不得除监察御史。”金代制定了《监察御史黜陟格》,将御史的任职表现分为三
等,“以所察大事至五,小事至十,为称职;数不及,且无切务者为庸常;数内有二事不实者,为不称职”。这反映出中国古代()A.监察呈现出专职化的特点B.监察体系缺乏必要独立性C.监察官员的综合素质较高D.注重提升
监察制度的效能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御史经过三次考核合格,方可获得升迁”“非曾经两任县令,不得除监察御史”“以所察大事至五,小事至十,为称职;数不及,且无切务者为庸常;数内有二事不实者,为不称职”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中国古代注重监察官员的考核和政治经验,这有利于更好的发挥监察制度的效
能,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注重监察制度的实际效果,“专职化”材料并未体现,排除A项;“将御史的任职表现分为三等”并对监察官员进行考核体现的是实效性,并非“独立性”,排除B项;注重考查监察官员及其从政经验
,并不代表监察官员的综合素质较高,排除C项。故选D项。15.[2024·湛江市高三三模]明代御史刷卷制度是在监察御史的主导下,对在京大小有印信衙门、并直隶卫所、府、州、县等衙门,在外各都司、布政司、按察司文卷进行每年一次或每二至三年一次照刷,以此“纠劾风邪、考核
百官”。该制度旨在()A.考察官员的政绩和能力B.防止官员滥用职权贪污腐败C.维护政府的廉洁和效能D.建立反腐的威慑和警示机制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以此‘纠劾风邪、考核百官’”和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御史刷卷制度既有对官员的监察还有对官员的考核,这一制度旨在选拔优秀的
官员,同时监督和纠正不称职的官员,以保障政府的廉洁和效能,C项正确;A项只谈及对官员的考核,B项只谈及对官员的监察,A项和B项都不全面,而且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御史刷卷制度目的就是维护本国的统治,与要建立反腐的威慑和警示机制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C项。16.[2024·咸宁市高三一模]
顺治十八年(1661年)规定,出巡官员进入巡察地域“入境三日内,将御史出巡禁约及皇帝有关敕谕誉黄刊刻,每一司道发十张,每一府州县各发十张,遍示城乡绅士人民。如不刊刻、不遍示,经都察院举劾,即以违旨论处。”清政府此举旨在()A.限制官员活动范围B.了解地方民情
C.扩大监察官员权力D.加强中央集权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强调御史出巡必须遍告百姓,巡视公开。这样一方面便于御史了解当地民情、发现监察线索,另一方面也便于政府与百姓对御史的监察工作进行监督。所以,此举旨在加强中央集权,D项正确;该规定是规范御史出巡的行
为,而非限制官员活动,排除A项;了解地方民情非根本目的,排除B;材料并未涉及监察官员权力的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17.[2024·宁波市高三一模]严密的考核制度是我国历史上整肃吏治的重要措施。《明史·选举志》:“令称职者升,平常者复职,不称职者降,
贪污者付法司罪之,阘茸(资质愚钝)者免为民。”材料反映的是()A.“上计制”防止地方官员造假B.考满重视以考核结果决定对官员奖惩C.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D.以京察和大计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令称职者升,平常者复职,不称职者降,贪污者付法司罪之”可知古代
官员考核中注重考核结果奖惩激励,根据考核结果的称职、平常、不称职和贪污进行不同的奖励和惩罚,B项正确;上计制度始于战国,秦、汉日臻完备,材料中时间属于明朝,排除A项;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而且题干并未体现明朝的考核
标准,排除C项;清朝以京察和大计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排除D项。故选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