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练 专题25 论述类文本阅读——学术论文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5)页,148.442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ac2363276b7eb5736cc4295e80a417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专题25论述类文本阅读——学术论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哲学社会科学在认识世界、启迪思想、传承文明、创新理论、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在多重文化意义之下重叠的生活世界里架起不同解释之间共同认识的桥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
在融通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价值融通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是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揭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关于文化与民族、国家、世界关系的真理性原则: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
是打造人类和平发展的“共同屋顶”,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提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建设更具包容性、普惠性的国际秩序;提出共商、共建、共享,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提出不
对抗、不冲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建设新型大国关系;倡议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建设具有天下意义的共同发展平台。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对跨文化交流的世界哲学的贡献是以文明对话论突破和超越文明等级论。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方法
论互学作用。只有当哲学社会科学拥有有效接受对象、其价值得以传递时,才意味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实现。文化交流的方法论需要把“什么是”和“怎么样”结合起来,构建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哲学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在“时间同质化、空间一体化”的互联网时代,中国社会哲学工作者一方面要在文化各个层面展现出中华民族所特有的
生存智慧、精神特质、文化血脉;另一方面要融入并丰富世界价值共识,及时地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立体的中国、全面的中国、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大国,从而有利于推动营造中国当前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关于文明本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提出“多彩、平等、包容”的中国思维,为跨文化交流提供了一种新的
概念范畴;关于文明关系,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交流、互鉴、共存”的中国主张,为跨文化交流丰富了内容范畴;关于文明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提出建构“共商、共建、共享”的中国方案,为跨文化交流指明了方向性目标。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交流中
的叙事模式互鉴作用。叙事是实践诠释学的基石,它可以更加直接地呈现和把握实践的个别性和异质性。比如恩格斯在考察18世纪的英国状况时提出,德国人继承的是基督教唯灵论的传统,法国人继承的是古典唯物主义的传统,英国人则是这两种不同传统
的混合。可见,任何一种哲学叙事模式与其要发挥的社会作用和继承的哲学文化传统相关,任何一种哲学的民族特点也都与社会作用、与继承的哲学文化传统相关。要讲好中国故事这一叙事模式,首先,要关照当代中国面临的突出文化问题,比如历史虚无主义等对当代青年学生的影响;其次,要深耕于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并进行系统的概括梳理,这主要集中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己进行规律性探索;再次,要更好地构建中国精神,宣传好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合,中国精神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具有当代价值。(摘编自尹红英《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作用》)1.下列关于原
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的文明对话论是对文明等级论的一种突破与超越,是对世界哲学的贡献。B.中外文化交流的实现以哲学社会科学拥有有效接受对象和其价值得以传递为基础。C.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提出的“交流、互鉴共存”的主张,是对文明本质
的一种界定。D.历史虚无主义缺乏文化自信,对当代青年产生负面影响,这不利于讲好中国故事。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价值融通、方法论互学和叙事模式互鉴这三个视角,论述哲学社会科学在创新理论方面的作
用。B.文章第二段具体地、井井有条地阐释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理性原则,层次十分清楚。C.文章以恩格斯指出的英国混合了德国基督教唯灵论和法国古典唯物主义传统为例,论证了文化融通的观点。D.文章论述了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交流中的独特
作用,语言既讲究学术性,又不失生动通俗。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主张国家之间要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人类和平发展的“共同屋顶”,俄乌冲突有悖于这一原则。B.面对全球气候危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使命与担
当。C.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民族宗教文化诉求不一,因此,新时代应建立包容的丝路文化。D.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的生动展示和闭幕式上“折柳送别”的浪漫演绎,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体现。【答案】1.C2.B3.D【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
力。C.“是对文明本质的一种界定”错误,由“关于文明关系,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交流、互鉴、共存’的中国主张,为跨文化交流丰富了内容范畴”可知,应为“是对文明关系的一种界定”。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
和论证的能力。A.“在创新理论方面的作用”错误,由标题《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作用》可知,应为“在融通中外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作用”。C.“论证了文化融通的观点”错误,由“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交流中的叙事模式互鉴作用……比如恩格斯
在考察18世纪的英国状况时提出”应为“论证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叙事模式可以互鉴的观点”。D.“生动通俗”错误,文本的语言没有这个特点。这是一篇典型的学术论文,由“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价值融通作用”
“提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建设更具包容性、普惠性的国际秩序”等可知,文本运用了大量的专业术语,用语严谨、准确、科学。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观点态度的能力。D.“讲好中国故事”是一种叙事模式,北京冬奥会上的二十四节气的展示和“折柳送别”的演绎不
属于叙事模式,因此,它们不属于“讲好中国故事”。故选D。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根据比较可信的资料,儒这一名词的最早记载似乎见于《论语·雍也》。孔子在这里告诫他最得意的学生子夏说:要当就当“君子儒
”,千万不要当“小人儒”。由此可见,儒名之起源应远在孔子之前,因为到了孔子的时代,儒这一阶层已发生了相当大的分化,至少形成了“君子儒”与“小人儒”两极阵营。故而,我们可以断定,儒的出现一定是在孔子之前
的某一个时候。在中国学术史上,最早探讨儒之起源的是汉代学者刘歆。据《汉书·艺文志》引其《别录》说,儒家这一流派,大概源于“司徒之官”,他们协助国君顺应自然、阐明教化。在刘歆看来,他们这些人学习研究的文
化典籍在六经的范围内,特别注重仁义和诚信的事务。他们奉行尧舜传下的治国之道,遵照文王、武王的法制。为增加自己学说的重要性,他们认为这些内容是“道”的最高理论。唐尧虞舜之兴隆,商代和周代之繁盛,仲尼的学说,已经用过且有效果。然而,迷惑的人已经失去儒家学说
的精细微妙的道理,邪僻不正的人又随着时世的需要抬高或贬低它,他们背离儒家学说的根本宗旨,随意解说,只求哗众取宠。后来的学者循其道而行,因此,违反五经的本义,将经义搞得支离破碎,儒家学说就渐渐衰亡了。这是邪僻不正的儒者造成的弊病。单就儒的起源来说,刘歆以上的说法当
然并非毫无根据,《周礼·大宰》说:“以九两系邦国之民(用九种和协的办法联系天下各国的民众):一曰牧,以地得民;二曰长,以贵得民;三曰师,以贤得民;四曰儒,以道得民……”由此可见,儒之起源甚久,似乎与王官的产生、发展与演变也不无关系。然而,如果
按照清代学者康有为的说法,刘歆佐王莽建新朝出于托古改制的需要而伪造《周礼》,因此《周礼》的说法既没有成为历史事实,也并不可靠。特别是《周礼》中那些井井有条的种种设计,也不能不引起人们对其历史真实性的怀疑。刘歆伪造《周礼》的说法不必尽信,刘歆整理《周礼》的目
的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显然也不是一种为学术而学术的活动。如果说他依据前人的资料整理《周礼》时排比出一种理想的社会模式,并以儒者“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作为一种政治期待的话,那么我们对此多少应该有点相信。故而近代学者章太炎接着刘歆的研究往下说,以为包括儒家在内的诸
子百家实际上都是出于古代的“王官”。他在《诸子学略说》中说:“古之学者多出于王官……是故非士无学,非学无士,二者是一而非二也。”如果从中国古代社会的实际情况来观察,学在官府毕竟是学者公认的事实,故而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虽
为推测之辞,但推测的方向似乎并无大错。(节选自《儒的起源》)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最早记载儒这一名词的文献暂时无法确认,不过根据《论语》中孔子告诫子夏的话可以断定,儒的出现一定在孔子之前。B
.现存史料中,《汉书·艺文志》首次比较具体地探讨儒的起源,因此,《汉书·艺文志》可以视为最早探讨儒的起源的学术专著。C.由《论语》中记载孔子的话有“君子儒”“小人儒”的说法可知,在孔子的时代,儒这一阶层已发生了相当大的分
化。D.刘歆对儒的起源做出了谨慎的推测:儒家这个流派,大概出自于古代的司徒官,其功能是帮助国君顺应自然、阐明教化。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紧扣文章标题,先后从儒起源的时间和起源的社会身份两个角度进行论证。B.因为《周礼》
是刘歆伪造的文献,作者并没有充分理由把《周礼》作为论据。C.本文不仅长于引用文献来分析论证,而且对引用文献采取了客观科学的考证态度。D.文章末段以包含章太炎在内的学者们的共识肯定了刘歆的观点的合理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A.康有为认为,刘歆出于托古改制的需要而伪造《周礼》,《周礼》关于儒源于“司徒之官”的说法既没有成为历史事实,也并不可靠。B.《周礼》中井井有条的种种设计引发了人们对《周礼》历史真实性的怀疑,所以,关于刘歆伪造《周礼》的说法并非毫无依据。C.刘歆整理《周
礼》时,加入了儒者“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的政治期待,排比出一种理想的社会模式,却损害了《周礼》的历史真实性。D.学在官府是学者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公认的事实,章太炎认同刘歆关于儒的起源的推论,作者也基本认同这一主张。【答案】1.B2.B3.A【解析】1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汉书·艺文志》可以视为最早探讨儒的起源的学术专著”中“学术专著”表述错误。《汉书•艺文志》只是引用刘歆《别录》的部分在探讨儒的起源,其他部分不涉及探讨儒的起源问题,不能称为探讨儒的起源
的专著。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因为《周礼》是刘歆伪造的文献”说法错误,原文最后一段“刘歆伪造《周礼》的说法不必尽信”,可见作者并不肯定《周礼》是伪造的。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康有为认
为……的说法既没有成为历史事实,也并不可靠”说法错误。从最后一段“如果按照清代学者康有为的说法,刘歆佐王莽建新朝出于托古改制的需要而伪造《周礼》,因此《周礼》的说法既没有成为历史事实,也并不可靠”中可知,“既没有成为历史事实,也并不可靠”不是“清代学者康有为认为”,而是作者认为。故选A。三、阅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拟史”批评是中国文学批评中的一种特殊现象,是以“史”的视角观照其他作家作品,表现为将作家作品比拟为史传进行阐释与批评。在中国古代文学“拟史”批评中,“拟《史记》”批评由于其发生的频繁性、
广泛性,已经从一种文学现象上升为文学观念,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拟史”批评根源于儒家文化深刻的宗经重史思想。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里即流露出“窃比《春秋》”的拟《春秋》动机,这使得《史记》在思想内容上具有了更加深远的寄托意义。其后因单篇流布,《史
记》多有亡佚。西汉元成年间褚先生仿《史记》体例补写亡篇,可视为最有代表性的拟《史记》创作。其后班氏父子补《史记》记事所未及,断西汉一朝为限以成《汉书》,开创了断代史的先例,成后世史书不易之体。然《汉书》仍
以《史记》纪传体为祖,未泯灭司马迁发凡起例之功,故而后世多有将杰出的史书比拟为《史记》的现象。明代归有光甚至提出了“二十史皆为南《史记》”的说法。唐代古文运动奠定了《史记》的文学经典地位,但“拟《史记》”批评突破
了唐代古文的文体限制,在其他文体中这种现象也层出不穷。散文领域,《新唐书·柳宗元传》谈到韩愈评柳宗元的文章“雄深雅健,似司马子长”,而柳宗元作的《答韦珩示韩愈相推以文墨事书》中也说“迁与退之,固相上下”。到宋代,苏轼评
价欧阳修“记事似司马迁”。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二书》中提到张方平见苏洵之文“以为似司马子长”。唐宋八大家多有被比拟为司马迁的现象,即便被时人称“不好《史记》”的苏轼,王安石也称其所作《表忠观碑》“似司马迁”……到清代,桐城派先驱戴名世对
《史记》文法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徐宗亮《南山集后序》称“当时固有称其文得太史公逸气者”。姚莹将姚鼐拟作司马迁,其在《识小录》中说:“惜抱轩诗文,皆得古人精意。文品峻洁似柳子厚,笔势奇纵似太史公。”由此可见,“拟《史记》”批评作为散文领
域的一个重要观念,代不乏人,对文学创作与审美都有着重要影响,甚至影响到国外作品。近代黄遵宪评价日本古贺精里《赠茶博士某序》:“叙述茶事甚详,而抉剔弊窦,曲尽情状,如太史公《货殖传》《平准书》。”在诗歌领域“拟《史记》”批评同样
影响广泛。宋代苏轼首先提出“杜甫似司马迁”的议题。杨万里在《江西宗派诗序》中说:“江西宗派诗者,诗江西也,人非皆江西也。人非皆江西,而诗曰江西者何?系之也。系之者何?以味不以形也。东坡云:‘江瑶柱似荔子。’又云:‘杜
诗似《太史公书》。’不惟当时闻者听然,阳应曰诺而已,今犹听然也。非呒然者之罪也,舍风味而论形似,故应呒然也。行焉而已矣。”强调了“以味不以形”的逻辑思维,对“杜甫似司马迁”的解读重在风味而非形似……至清末刘熙载《艺概》总
括而言:“杜陵五七古叙事,节次波澜,离合断续,从《史记》得来,而苍莽雄直之气,亦逼近之。毕仲游但谓杜甫似司马迁而不系一辞,正欲使人自得耳。”最终完成了对宋人“杜甫似司马迁”论题的修正,使得其被限定在五七言古体诗领域,成为中国诗学史上的重要命题。诗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流文体。诗文之外,其他文
体作品中“拟《史记》”批评也层出不穷。小说领域,明代金圣叹提出“《水浒传》方法,都从《史记》出来”的重要观点,将《水浒传》拟作《史记》进行叙事、写人等文法方面的评点,其后清代毛宗岗在《读三国志法》中说:“《三国》叙事之佳,直与《史记》仿佛。”拟《史记》评点现象
在明清小说评点中不胜枚举,成为小说评点的重要观念。(摘编自刘彦青《“拟<史记>”批评与<史记>的经典化》)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拟史”批评用“史”的视角观照其他作家作品,“拟《史记》”批评现象曾频繁而广泛。B.《史记》在思
想内容上具有了更加深远的寄托意义,与司马迁的拟《春秋》动机有关。C.唐宋八大家中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人的诗和文有很多被他人“拟《史记》”批评。D.苏轼首先提出“杜甫似司马迁”,而杨万里对“杜甫似司马迁”的解读重在风味而非形似。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
一项是()A.文章由“拟史”批评说起,进而提出“拟《史记》’批评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的观点。B.文章举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和杜甫等人的例子,是为了论证“诗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流文体”的观点。C.
文章运用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将刘熙载与宋人的论述对比,论证了“杜甫似司马迁”是在五七言古体诗领域。D.文章整体上运用递进式结构,从“拟史”批评的根源到“拟《史记》”批评现象层出不穷,论证深入,逻辑严密。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汉褚先生补写《
史记》亡篇,还是沿用其体例;《汉书》开创了断代史的先例,但仍然属于纪传体。B.“拟《史记》”批评现象在古代散文、诗歌、小说和其他文体中广泛存在,根本原因就在于唐代古文运动。C.“拟《史记》”批评对国外作品也有影响,如日本古贺精里《赠茶博士某序》
似《货殖传》《平准书》。D.金圣叹认为《水浒传》叙事、写人等文法都从《史记》而来,毛宗岗认为《三国》的叙事与《史记》相似。【答案】1.C2.A3.B【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诗和文”错误。由原文“‘拟《
史记》’批评作为散文领域的一个重要观念,代不乏人,对文学创作与审美都有着重要影响”可知,选项扩大范围,不是“诗和文”,而是“散文”。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的能力。B.“是为了论证‘诗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流文体’的观点”错误。由原文“在诗歌领
域‘拟《史记》’批评同样影响广泛”可知,文段第四段不是为了论证“‘诗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流文体’的观点”,而是为了论证“‘拟《史记》’批评现象层出不穷,影响广泛”。C.“对比论证”错误,没有运用对比论证
。D.“文章整体上运用递进式结构”错误。文章整体上运用的不是“递进式结构”,而是“总—分式结构”。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根本原因就在于唐代古文运动”错误,由原文“‘拟史’批评根源于儒家文化深刻的宗经重
史思想”“唐代古文运动奠定了《史记》的文学经典地位,但‘拟《史记》’批评突破了唐代古文的文体限制,在其他文体中这种现象也层出不穷”可知,“拟《史记》”批评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儒家文化深刻的宗经重史思想。故选B。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农业文化遗产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指农村与
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广义则包括三个主要方面:一是物质形态的农业文化遗产,如一些有悠久历史传统和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及一些乡村古建筑、传统特色民宿、传统特色饮
食等;二是制度层面的农业文化遗产,如与农耕生产方式相伴生的一些制度设计和风俗习惯等;三是精神层面的农业文化遗产,指在农耕生产方式基础上所形成的特有的价值观和人文精神气质等。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粮食安全不仅包括数量安全,还包括质量安全。确保质量安全,需要尊重农业的自然循环
规律,挖掘保护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多吸收传统农业的优秀成分,推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几千年形成的一些优秀农业生产系统,体现了人类保护环境的大智慧,为现代社会保护环境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范例。如有千年历史传
统的浙江青田稻鱼共生农业模式、成型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等,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也实现了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甘肃迭部扎尕那农林牧复合系统,则通过发展农耕、林业、牧业三者有机循环生产方式,有效保持了生物多样性,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是涵养文化自信的需要。农耕
文化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和情感认同,积极挖掘保护并传承弘扬好传统农耕文明,是提升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世界农业最早的起源中心之一,也是一个农业大国,有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几千年
来,我国各地农民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物制宜,发展出众多行之有效的可持续农业生态生产模式,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双赢。在作物和农产品方面,中国古代农业对世界的贡献也是巨大的。世界上1200多种作物中,中国就有600余种,其中约300种起源于中国。在农学
方面,中国古代农学自成体系并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立足新时代,推动建设文明新形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我们持续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进一步挖掘其各方面的传承利用价值。在农业产业发展上,应赋予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要汲取传统农业优秀因素。尤其
是相对欠发达地区和一些边远山区,人类与自然长期博弈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农业生产生活模式,是这些地区珍贵的农业文化资源优势和传家宝。用好这些宝贵资源,拓展农业多功能,是促进当地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乡村建设上,要根据农业生产方式特点,建设农村生活方式,保留青山绿水,留住乡愁,守好这些瑰宝。在乡村治理方面,要注意积极挖掘农业文化遗产中的优秀合理因素,融入现代治理体系。尤其注意挖掘古代农业社会德治中好的做法,推动乡村形成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
的善治体系,推动乡村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借助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平台,世界各国应进一步加强农耕文化和农耕文明的交流互动。要向世界讲好中华农耕文化和农耕文明故事,也要积极吸收世界各国传统农业中一些优秀的成分
,为国家所用。落实农业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和传承弘扬工作,还需建立更加完善的工作业绩考核办法,让保护的理念和举措真正落到实处。(摘编自宋圭武《共同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光明日报,2022.7.22)1.下
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长久以来形成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制度、习俗等都属于农业文化遗产。B.确保粮食的安全,也包括尊重农业自然循环规律,挖掘保护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C.中国有着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发展农业最早并且长期以来处于世界的前列。D.持续推进农遗保护
实践也是推动建设文明新形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粮食安全、生态环境、文化自信、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角度论述农遗保护的特点。B.文中青田稻鱼共生模式和新化紫鹊
界梯田例,论证了农遗保护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C.文章从农业文化遗产含义谈起,层层深入地论述了为什么要进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D.为使农遗保护落到实处,文章在最后三段提出了新时代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不
属于农业文化遗产的一项是()A.漾濞核桃作物复合系统是传统的核桃与各种农作物间套作复合栽培独特的农耕模式。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户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并经营土地等形成的生产模式。C.江苏吴江不断挖掘和弘扬传统蚕桑文化,
创新推出符合时代需求的蚕丝产品。D.枣庄古枣林位于山亭区店子镇8万亩长红枣园内,是山东现存保存最完整的古枣林。【答案】1.C2.B3.A【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长期以来处于世界的前列”说法有误
。原文只是说“中国是世界农业最早的起源中心之一,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发展出众多行之有效的可持续农业生态生产模式,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双赢”,并没有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特点”说法有误。根据原文
信息“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是涵养文化自信的需要”等可知,这几点论述的是农遗保护的意义而非特点。C.“层层深入地论述了为什么要进行农业文化遗产
保护”说法有误。根据原文中间分论点的总起句“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是涵养文化自信的需要”等可知,此处在结
构上是并列成分。D.“最后三段”说法有误。根据原文倒数第四段“立足新时代,推动建设文明新形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我们持续推进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进一步挖掘其各方面的传承利用价值”可知,此段讲述的也是关于新时代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的相关内容。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
断的能力。A.没有体现出文化发展需要,故不属于农业文化遗产。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制度层面的农业文化遗产。C.根据“不断挖掘和弘扬传统蚕桑文化”可知,该项体现的是文化层面的农业文化遗产。D.根据“是山东现存保存最完整的古枣林”可知,此处
体现的是物质形态的农业文化遗产,其价值在于有悠久历史传统和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方式。故选A。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不是诗歌之学,是指一切文艺作品,可见诗意对于所有文学艺术作品都具有普遍意义。朱光潜说得更直接:“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一部好小说或
一部好戏剧都要当成一首诗来看。”因此,诗意并不是诗歌所独有的。对于小说而言,诗意是好小说的标配。解读小说的诗意有两把钥匙。第一把钥匙是汉朝董仲舒所说的“诗无达诂”。意思是说,对《诗经》从来没有一个完美的解释。之所以不能“达诂”,盖因读者的知识结构和
生活经历不同,导致了审美鉴赏的差异性,于是就有了见仁见智。“达诂”成为研究者的共同理想,但要实现“达诂”却难乎其难。汪曾祺的小说《受戒》是诗意小说的范本,极为精致的文本建构和冷静叙事,使小说打上了现代简约主义色彩。简约主义要求把作品中多余的元素删减到不能再删的地步,留下实实在在的
干货,以达到以简胜繁的艺术效果。这样就产生了一些看不见的空白,它总是在触发你的思维引擎,让你不由自主地走进作品所设置的艺术深渊,去抽丝剥茧,阐发新意。所以,《受戒》自发表几十年来,话题不断。解读小说诗意的第二把钥匙,是海明威的“冰山原则”。海明威
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这八分之一,是小说文本表现出的文字和形象。水下的八分之七就是情感和思想。换句话说,八分之一是外在的,一目了然;八分之七是内在的,深藏不露,读者尽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探寻作品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内核,与作者的写作动因发生神交,以达到
二者之间的情感契合。在《老人与海》中,海明威叙述了渔夫桑地亚哥84天都没打到鱼,在85天的时候终于打到一条大马林鱼的故事。当老人精疲力竭地把大马林鱼拖回家时,只剩下一个骨架,一个带着血腥的标本。这就是“冰山原则”的八分之一,水下的八分之七留给了读者。常识告诉我们,对渔民而言,出海打鱼只是其
中的一种谋生方式,连续84次空手而归,如果第85次成功了也倒不错,但他还是以失败告终。由此思索开去,是否意味着他在饥饿时露出了人类贪婪的本性?是否意味着他的方式方法的错误?这是不是阿Q“精神胜利法”的美国版本?
假如他换一种打鱼的思路,又会怎样?总之,这是一部可以多解的小说,绝不是教科书归纳的那样是唯一的主题。像《老人与海》这类优秀小说,都会给读者留下很多“话柄”。“话柄”是对诗意空间的想象、阐释和填充,是读者参与互动的激情对话。一般而论,叙事
密不透风,主题鲜明单一,结局圆满,四平八稳的小说在诗意上是略逊一筹的。叙事太过细腻,不留白,所有空间都被作者挤占了,堵住了行文的疏朗之气,也堵住了诗意的生长点。这样的小说或许是无可挑剔的,但同时也让读者无话可说,最终趋于平庸。(摘编自李春平《袅袅余音与淡淡幽香——关于小说的诗意》)材料二:早
在17世纪,法国数学家、哲学家布莱兹·帕斯卡尔已经发出了“人应该诗意地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呼声,海德格尔更是明确地期望一种“诗意地栖居”。可以说,不管是在西方还是东方,不管是在生存层面还是文学层面,人类都遭遇到了“诗意”的困境。
而西方对于审美化的生存方式的追求,到了当下中国,同样引起相关研究者的思考。“当近代西方人还在寻求着‘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时,中国古代的文人们早就实现这种‘诗意地栖居’了。不同的是,东方的诗人们主要是迫于政治和道德的现实压迫及其对人性的分
裂与异化而选择了这种审美的生活态度,在与自然大化的同一和生命之道的彻悟中体验了诗意;而西方的诗人们则同时还出于对科技工具理性对人的抽象化的抗争。”那么,到底何为诗意?从文学的角度来说,诗意是一种情思,一种意境,是与“美”
有关、与“情”有关的一种文学要素。它可能是忧愁,可能是哀怨,可能是颓废堕落可能是诗情画意,也可能只是一种含混的美学感应,但总能给人以审美的刺激和享受。诗人何其芳在《<工人歌谣选>序》中谈到“诗意”时就认为:“它是从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直接提供出来的、经过创作者的感动而又能够激动别人的
、一种新鲜优美的文学艺术的内容的要素。”这里的关键所在仍然是两个:一是“感动”,即诗意是与“情”有关的;一是“优美”,即诗意是与“美”紧密相连的。这种判断同样得到了后代诗人的印证,周伦佑在谈到“诗意”时即认为:“所谓的‘诗
意’便是我们从日常生活或艺术作品中所体验到的某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秘意味,是我们人类所独有的一种审美体验。”(摘编自韩松刚《含混的“诗意”,小说写作的一种美学倾向》)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识结构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往往会让不同读者在面对同一篇作品时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很难在情感体验上完全一致。B.用“冰山原则”解读小说的诗意,八分之七的情感和思想需要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来探寻,以达到超越作
者初衷的目的。C.叙事过于严密、主题单一,或叙事太过细腻,不能给读者留下思索的空间都是小说诗意不足的表现,极易让小说陷于平庸。D.文学作品的“诗意”有两个关键因素,一个是“情”,一个是“美”,何其芳和周伦佑两位诗人在这一点上看法基
本一致。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和朱光潜的看法都说明了诗意不是诗歌所独有的,一切文学作品都应该有诗意,诗意是小说的标配。B.按照简约主义要求,汪曾祺的小说《受戒》,采取了极为精致的文本
建构和冷静叙事方式,留下空白,触动了读者的思维引擎C.教科书中对于《老人与海》主题的理解过于单一,而实际上,人们对它可以有很多的解读,这得益于它所留下的诗意空间。D.在生存层面和文学层面,人类共同遭遇了“诗意”困境,西方和东方都向往着“诗意的栖居”,但产生背景和动因完全不同。3.下列关于小说
的案例中,不属于材料中“小说的诗意”的内涵一项是()A.鲁迅小说《药》的结尾,革命者夏瑜坟上的花环引起了读者对其隐藏意义的不同推测。B.海明威的《乞力马扎罗的雪》,叙事极简,片段性的回忆连接起主人公的整个人生C.茹志娟的战争题材小说《百合花》,有着
诗一样的情感和意境,凸显着意象美和人情美。D.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人物名字很多出自古典诗文,如周芷若、木婉清、风清扬、夏雪宜等。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5.孙犁的小说《荷花淀》充满诗意,被称为“诗化
小说”,请根据文本,对此进行简要分析。【答案】1.B2.C3.D4.文章采取总分结构,先通过引用提出“诗意是好小说的标配”的观点,接着采取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因果论证、对比论证等方式,从解读小说诗意的方法角度,分别提出“诗无达诂”和“冰川原则”,最后从反面归纳出小说诗意不足
的种种表现。5.①善于留下空白,触发读者思维。小说重点写妇女们的表现,而淡化了战争场面,引发读者想象。②小说深藏情感。小说侧重于对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妇女们的语言和行动的描写,引导读者对其心理及情感进行揣测。③“情”与“美”相结合,诗情与画意相统一。文章既营造了清新隽美的意境,
又表现了质朴坚忍的人情。【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B.“以达到超越作者初衷的目的”于文无据,原文为“与作者的写作动因发生神交,以达到二者之间的情感契合”。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A.“诗意是小说的标配”范
围扩大,原文为“诗意也是好小说的标配”;B.“按照简约主义要求”曲解文意,汪曾祺的小说《受戒》并非按照按照简约主义要求去创作的,只是客观上达到了简约主义的效果;D.“产生背景和动因完全不同”表述绝对,原文为“而西方的诗人们则同时还出于对科技工
具理性对人的抽象化的抗争”,说明两者有相同之处。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小说的失意”与“情”与“美”有关。D.小说中的人物名字很多出自古典诗文不属于文中所说的“小说的诗意”。故选D。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文章开头通过亚
里士多德的《诗学》和引用朱光潜的观点,引出“对于小说而言,诗意是好小说的标配”的观点;接着指出解读小说诗意的两把钥匙,分别是“诗无达诂”和“冰川原则”,“第一把钥匙是汉朝董仲舒所说的‘诗无达诂’”“解读小说诗意的第二把钥匙,是海明威的‘冰山原则’”;最后指出“一般而论,叙事密不透风,主题鲜明单一,
结局圆满,四平八稳的小说在诗意上是略逊一筹的”,从反面归纳出小说诗意不足的种种表现。由此可见,材料一采取了总分结构。论证方法主要有举例论证,如论证“诗无达诂”时以汪曾祺的小说《受戒》为例,“汪曾祺的小说《受戒》是诗意小说的范本,极为精致的文本建构和冷静叙事,使小说打上了现代简约主
义色彩……所以,《受戒》自发表几十年来,话题不断”;引证,如开头引用朱光潜的话“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一部好小说或一部好戏剧都要当成一首诗来看”引出论点;中间引用海明威的话“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论证“冰山理论”;因果论证,“
之所以不能‘达诂’,盖因读者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历不同,导致了审美鉴赏的差异性,于是就有了见仁见智”,通过因果分析论证了不能“达诂”的原因;对比论证,如汪曾祺的《受戒》“是诗意小说的范本,极为精致的文本建构和
冷静叙事,使小说打上了现代简约主义色彩”,而“叙事密不透风,主题鲜明单一,结局圆满,四平八稳的小说在诗意上是略逊一筹的”,通过对比论证了什么样的小说才是诗意小说。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材料一谈到汪曾祺的小说《受戒》是诗意
小说的范本,是因为它具有极简主义色彩,“极为精致的文本建构和冷静叙事”留给读者想象和思考的空间,“这样就产生了一些看不见的空白,它总是在触发你的思维引擎,让你不由自主地走进作品所设置的艺术深渊,去抽丝剥茧,阐发新意”。由此可见,诗意小说应善于留下空白,触发读者思维。,而孙犁的《荷花淀
》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而淡化了战争场面,让读者通过这“一隅”去想象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材料二谈到诗意小说的特点,“诗意是一种情思”“诗意是与‘情’有关的”。而《荷花淀》也深藏情感。小说侧重于对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妇女们的
语言和行动的描写,引导读者对其心理及情感进行揣测。如文章开头写水生回家告诉水生嫂自己要到部队上去了,这时候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水生嫂的动作,“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这里没有直接描写人物
的心里活动,实际上却是含蓄地描写了。既写出女人非常关心丈夫,全神贯注听丈夫讲话,才不留心手里的苇眉子;又写出丈夫参军的消息,在女人内心所引起的震动。但女人是识大体的,她克制住自己对丈夫依恋的感情,不让这种感情过分流露出来,所以毫
不声张,作品写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这样细腻的感情活动,就通过一个简单的细节,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小说中这样的描写比比皆是,需要读者去揣摩深藏在各类描写中的人物的深情。材料二还写了诗意小说的特征,“这里的关键所在仍然是两个:一是‘感动’,即诗意
是与‘情’有关的;一是‘优美’,即诗意是与‘美’紧密相连的”,可见诗意小说是“情”与“美”相结合,诗情与画意相统一。而《荷花淀》景物描写清新自如,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富有诗情画意。作者没有描写残垣断壁、生灵涂炭的场景,也没有描写金戈铁马的厮杀,而是着意于荷花淀的旖旎风光,以妇女们的从容谈笑显示
出风云的变幻。抒情的笔调,乐观的画面,使小说充满诗情画意。同时,小说通过描写以水生为代表的白洋淀人们的朴素爱国主义情怀,以水生嫂为代表的白洋淀女人们的识大体的美德,以及白洋淀美丽风光和淳朴乐观的生活气息,体现了充溢其中的人性人情
美。既营造了清新隽美的意境,又表现了质朴坚忍的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