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教材湘教地理选择性必修一学案:3.1 第1课时 大气的水平运动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4 页
  • 大小 1.230 MB
  • 2024-10-1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2新教材湘教地理选择性必修一学案:3.1 第1课时 大气的水平运动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2新教材湘教地理选择性必修一学案:3.1 第1课时 大气的水平运动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2新教材湘教地理选择性必修一学案:3.1 第1课时 大气的水平运动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1 已有4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2新教材湘教地理选择性必修一学案:3.1 第1课时 大气的水平运动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Word版含解析.doc,共(14)页,1.230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a36325ea5f7527316e8c12b55703c3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一节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第1课时大气的水平运动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课标呈现·素养导读主干知识·宏观把握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核心素养1.结合等压线分布图的分析,判断风向和风力的大小。(地理实践力)2.通过绘制示意简图,

结合世界地图,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状况。(区域认知)3.结合三圈环流和风带示意图,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综合思维)一、大气的水平运动1.风形成的过程2.风形成的原因(1)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2)根本原因:地面受热不均。3.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比较类型高空中的风近地面

的风图示(北半球)受力F1(水平气压梯度力)和F2(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F1(水平气压梯度力)、F2(地转偏向力)和F3(摩擦力)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与等压线斜交[温馨提示](1)影响风力大小的最直接因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则风力越大。(2)风力

大小还要考虑摩擦力的大小,地面障碍越多,阻挡作用越强,摩擦力越大,风力越小。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1.大气环流(1)概念: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气运动。(2)意义:调节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水热分布,对各地的天气和气候具有重要影响。2.三圈环流的形

成(以北半球为例)(1)三圈环流的形成条件: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的,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2)三圈环流a低纬环流b中纬环流c高纬环流(3)气压带的形成与分布①赤道附近:接受太阳光热最多,空气上升,气

压降低,形成A赤道低气压带。②30°N附近: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偏转成西风,并不断堆积下沉,气压升高,形成C副热带高气压带。③北极附近:接受太阳光热最少,空气下沉,形成G极地高气压带。④60°N附近:来自副热带高气压带的盛行西风与来自

极地高气压带的极地东风在此相遇,暖空气爬升,致使60°N附近的近地面气压降低,形成E副极地低气压带。(4)风带的形成与分布①形成:在近地面,由于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空气由高压区向低压区运动,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及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风带。②分布

B为信风带D为盛行西风带F为极地东风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在南半球,同样存在着低纬度、中纬度和高纬度三个环流圈。这样,全球共形成七个气压带,在气压带之间形成六个风带。[温馨提示](1)全球气压带、风带均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而且气压

带表现为高压和低压相间分布。(2)同一半球,信风带与盛行西风带风向相反,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一、判断题1.地转偏向力既影响风速也影响风向。(×)2.植树造林可有效减弱风速。(√)3.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是形成三圈环流的原动力。(√)4.气压带不是大气环流。(×)5.西风带的盛行风向是西南

风。(×)6.赤道低气压带是因动力原因而形成的。(×)7.南、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是对称分布的。(√)二、选择题读形成某半球近地面的气压及各种力的示意图,回答1~2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气压

场位于北半球B.图中F2是使风力增强的地面摩擦力C.图中等压线数值L1>L2D.图中F3是使风向向左偏的地转偏向力2.图中促使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A.F1B.F2C.F3D.F2、F3的合力解析:

1.D2.A第1题,在近地面,大气运动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斜交。由图可知,Fl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它与等压线垂直,且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因此等压线数值L2>L1;F2是使风力减弱的摩擦力,其方向与风

向相反;F3是使风向向左偏的地转偏向力,因此应位于南半球。第2题,水平气压梯度力是促使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即图中Fl。下图为部分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图示M气压带所在半球与名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B.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D.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4.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由北向南排序正确的是()A.②①③④B.②③①④C.④③①②D.④①③②解析:3.C4.C由图中的纬度和风向可以判断,①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和信风带;②为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带;③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④为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带。下图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P地对应的气压带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极地

高气压带D.副极地低气压带6.Q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A.暖湿的中纬西风B.干冷的中纬西风C.暖湿的极地东风D.干冷的极地东风解析:5.A6.A第5题,读图可知,图中P地在赤道附近,气流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形成低气压带

,故为赤道低气压带。第6题,读图可知,图示为北半球大气环流圈,其中Q地是极地东风带和中纬西风带的交汇处,由于西风来自较低纬度,气温相对较高,密度小,沿着来自高纬度的极地东风带爬升,气温降低,容易成云致雨,所以Q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暖湿的中纬西风。探究点(一)|大气

的水平运动————————从生活中学————————一、地理情境激趣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注释]三秋:晚秋,指农历九月。二月:早春,农历二月。[简析]这首诗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

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二、核心素养培优1.“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的风的风向是由什么决定的?(综合思维)提示:风向与风在形成过程中的受力有关。2.同等条件下,风“过江”与“入竹”时,哪个风力较大?为什么?(地理实践力)提示:风“过江”时的风力比“入竹”时的风力大。因

为在江面上的摩擦力相对较小。————————在探究中悟————————1.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风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受力不同,风的表现也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受力状况风向风压规律图示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

响时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且与等压线垂直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时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在北半球背风而立,右边为高压,左边为低压;南半球反之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影响时风向与等压线有一

个夹角在北半球背风而立,左前方为低压,右后方为高压;南半球反之2.在等压线图上确定某一地点风向的方法(1)画风向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不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以北半球为例,单位:hPa)所示。(2)用“左右手法则”判断风向在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向时,可用“左右手法则”,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具体方法是:“伸出右(左)手,手心向上

,让四指指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拇指指向就是气流偏转方向”。高空的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垂直;近地面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成一锐角。如下图(单位:hPa)所示。3.风力大小的比较在同一幅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

→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大;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速小。(如图1中A<B)在不同图幅上:①比例尺相同:气压差大,风速大。(如图2中A>B)②气压差相同:比例尺大,风速大。(如图3中A>B)————————到实践中用————————如图为某一等高面。M

、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据此回答1~3题。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A.⑥或⑦B.②或⑥C.④或⑧D.③或④2.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为()A

.③或④B.②或⑧C.③或⑦D.⑥或⑦3.近地面,空气作水平运动时,所受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方向()A.与空气运动方向成180°角B.与空气运动方向成90°角C.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90°角D.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解析:1.A2.C3.D第1题,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

风向应考虑两种情况,近地面为⑥,高空由于忽略摩擦力的作用,向右偏转至与等压线平行,即⑦。第2题,高空空气不考虑摩擦力,所以风向应与等压线平行。由于不确定此图所在半球,所以在北半球高空应为③,在南半球高空应为⑦。第3题,在近地面,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影响

风向和风速。两力的合力与另一力的方向成180°角。图1为风形成示意图,图2为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的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据此完成4~5题。4.关于图1中a、b、c、d的说法正确的是()A.a表示地转偏向力,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B.b表示摩擦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C.

c表示南半球近地面风向D.d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5.图2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A.AB.BC.CD.D解析:4.D5.C第4题,读图,根据气压值可知,该图表示近地面风的形成,其中d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应为

水平气压梯度力,既能改变风向,也能改变风速,D正确;近地面的风向沿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偏转一定角度,与等压线斜交,因此c表示风向,其向右偏,因此为北半球近地面的风向,C错误;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因此a表示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A错误;b与风向相反,表示摩擦力,既

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B错误。第5题,由材料可知,图2表示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的等压线分布图,图中某点的风向可用沿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大致向右偏转30°~45°角表示,图中A点的风向向左偏转,A错误;B点和D点的风向都是由低压指向高压,B、D错误;C点的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且向右偏转,C正确

。探究点(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从生活中学————————一、地理情境激趣2021年1月1日,中山大学与中国第37次南极科考队互致元旦贺电,该校副教授韩博、博士后张功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

冰船,不日到达南极中山站附近海域开展作业。中国第37次南极科考队给中山大学的贺电中表示,目前,考察队已顺利完成无接触外港补给、穿越“魔鬼西风带”、冰区航行等任务,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中山大学的关心、支持和大力帮助。“魔鬼西风带”是指位

于南纬40°至60°之间的西风带,因其处于强劲西风的控制下,洋面风浪较大,在此行船危险系数较高,也有“咆哮西风带”之称。二、核心素养培优1.依据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特点,判断“雪龙2号”科考船穿越的“咆哮西风带”的盛行风向。(区域认知)提示:盛行西北风。2.“魔鬼西风带”海况恶

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综合思维)提示:此纬度地带位于温带地区,常年以西风为主,风速较大,且西风带中雨雪天气变化频繁,气旋活动较多,常会出现狂风巨浪的情况,因此海况恶劣。3.“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到达南极长城站后,科考队员会看到长城站的五星红旗主要朝什么方向飘扬?原因是什么?(综

合思维)提示:主要朝西北方向飘扬。主要是因为受南半球极地东风带的影响。————————在探究中悟————————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地球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形成了三圈环流,从而形成了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突破该知识点应注意“抓三点”:(1)抓“动力”——突破气压带形成(2

)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原始风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3)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断①记忆——看纬度位置:纬线0°、30°、60°、90°分

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的中心纬线。②辨别——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③判断——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常涉及局部图

和变式图,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2.图形法记忆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如下图所示,四个手指与手掌弯曲成90°角,它们之间接触带的凹陷处和凸起处分别代表低气压带和高气压带。其中中指和无名指的凸起处分别代表不同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

,它们之间的凹陷处代表赤道低气压带;食指和小拇指的凸起处分别代表不同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食指与中指之间以及小拇指与无名指之间分别代表不同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到实践中用————————下图是以极点

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回答1~2题。1.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P风带风向的是()解析:1.B2.B第1题,从图

中气压带分布的大致位置看该气压带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第2题,P地为北半球的西风带,应为西南风。读三圈环流示意图,回答3~5题。3.图中表示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是()A.①B.③C.⑤D.⑥4.⑤表示的近地面气压带名称为()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5.④表示的近地面风的名称是()A.东北信风B.东南信风C.盛行西风D.极地东风解析:3.B4.C5.C结合图示三圈环流高度的差异,③处为下沉气流,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⑤属于中高纬环流,气

流上升,为副极地低气压带。④属于中纬环流圈中的近地面风带,近地面气流从副热带高压吹向副极地低压,形成了近地面的盛行西风带。1.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叫水平气压梯度力。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大气由高气压

区向低气压区做水平运动,这就形成了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2.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如果没有其他力的影响,风向应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一致。但是,风一旦形成,就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高空大

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3.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为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把热量和水汽从某一地区输送到其他地区,调节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水热分布,

对各地的天气和气候具有重要影响。4.在南北半球分别有低纬环流、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三个环流圈。全球共形成赤道低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南北半球的极地高气压带七个气压带;在气压带之间形成了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盛行西风带、极地东风带和

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盛行西风带、极地东风带六个风带。5.在七个气压带中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是热力原因形成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动力原因形成的。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