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山西省忻州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考试地理试题 【精准解析】.doc,共(17)页,930.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a12fb6d2abe75c008e99aae8a85a10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山西省忻州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考试地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日本东京比同纬度的中国北京气温年较差要小,主
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B.海陆位置C.人类活动影响D.地形【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日本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海,东京距海近,受海洋影响明显,形成海洋性气候特征,夏季升温慢,冬季降温慢,年温差小。同纬度的北京,距海远,受陆地性质影响明显,夏季升温快,冬季降温快,再加上离冬季风
源地近,冬季温度更低,年温差大,海陆位置是造成它们年较差差异的主要因素,B正确。纬度相同,不是影响因素,A错误。人类活动影响不大,C错误。地形差异不大,D错误。故选B。2.关于南亚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终年高温多雨B.全部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C.西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
D.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晚,容易造成涝灾【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南亚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每年夏季西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冬季东北季风控制,降水少,故A、B\、C错,由于西南季风到来的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程度不一,因而降
水的年际变率大,来得晚、或退得早,或是风力太弱,容易造成旱灾,有的年份来得早,或退得晚,或风力太强,容易造成水灾,故D正确。3.东非高原位于赤道附近,但不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而是热带草原气候,其主要原因是()A
.距海洋远B.海陆差异显著C.副热带高气压控制D.高原地形的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赤道附近地区,纬度低,且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理论上应该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但处于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却因
地势高,气温低,气流抬升作用弱,降水少,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因此,影响当地气候的因素主要是地形地势因素。据此分析本题选D。【点睛】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分布、洋流和地形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前二者是全球性的地带性因素,后三者是非地带
性因素。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因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纬度不同的地方,太阳照射的角度就不一样,有的地方直射,有的地方斜射,有的地方整天或几个月受不到阳光的照射。因此,各地方的太阳高度角不同,接受太阳光热的多少就不一样,气温的高低也相差悬殊。一般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
度越高,气温越低。各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是造成世界各地气温不同的主要原因。大气环流是形成各种气候类型和天气变化的主要因素。大气圈内空气作不同规模的运行,统称为大气环流。它是大气中热量、水汽等输送和交换的重要方式。大气环流的表现形式有行星风系、季风环流、海陆风、山谷风等,人
们平常讲的大气环流,主要是指行星风系。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十分显著,赤道低气压带上升气流强烈,水汽易于凝结,降水丰富;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汽盛行,水汽不易凝结,雨水稀少;在信风带气流从纬度较高的地区流向低纬度地区,水汽不易凝结,一般少雨。但在大陆东岸,信风从海上吹来,降
水机会较多;在大陆西岸,信风从内陆吹来,降水就少。在西风带控制的地区,大陆西岸风从海上吹来,水汽充沛,降水丰富,越向内陆水汽越少,降水减少;大陆东岸,西风从内陆吹来,降水较少。一般说来,上升气流和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气流,气温由高变低,水汽容易凝结,降水机会
较多;下沉气流和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气流,气温由低变高,水汽不易凝结,降水机会就少。因此,在不同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气候特征,尤其是降水的变化有显著的差异。加之风带和气压带随季节的移动,从而形成各种不同的气候类型。海陆分布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的地带性分布。由于海
洋和陆地的物理性质不同,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海洋增温慢,陆地增温快;阳光减弱以后,海洋降温慢而陆地降温快。海洋与陆地表面空气中所含水汽的多少也不同,一般说来,在海洋或近海的地区,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较小,降水比较丰富,降水
的季节分配也比较均匀,多形成海洋性气候。因此,在相同的纬度,处于同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之下的地区,由于所处的海陆位置不同,形成的气候特征也不同。地形的起伏能破坏气候分布的地带性。地形是一个非地带性因素,不
同的地形对气候有不同的影响。在同一纬度地带,地势越高,气温越低,降水在一定高度的范围内,是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加。因此,在热带地区的高山,从山麓到山顶,先后出现从赤道到极地的气候变化。另外,高大的山脉可以阻挡气流的运行,山脉的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气温与降水有明
显的差异。洋流对其流经的大陆沿岸的气候也有一定的影响。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因含有大量的热能,对流经的沿海地区,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洋流,水温低于周围海面,对所流经的沿海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因而在气温上,洋流
可以调节高、低纬度间的温差,在盛行气流的作用下,使同纬度大陆东西岸气温显著不同,破坏了气温纬度地带性的分布。读非洲某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4.E地为纳米布沙漠,它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该沙漠最宽处达160千米,而最狭处只有10千米,其沿海岸线延伸的
原因是()A.降水影响B.洋流影响C.大气环流影响D.地形影响5.F自然带在此处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海陆分布B.降水条件C.地形D.洋流【答案】4.B5.A【解析】【4题详解】热带荒漠正常的分布
范围应是20°—30°大陆西岸,据图可知,纳米比亚沙漠向低纬延伸至15°S左右,主要是本格拉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所致。故选B。【5题详解】据图可知,F所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这种自然带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的西岸,F自然带在非洲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
5°,是因为非洲大陆在南半球的分布范围低于35°S,所以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海陆分布。故选A。【点睛】寒流具有降温减湿作用,会使热带荒漠向低纬度延伸;暖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会使温带海洋性气候向高纬度延伸。6.欧洲地形的显著特征是()A.高低悬殊B.以高
原山地为主C.以丘陵为主D.以平原为主【答案】D【解析】【详解】地形的特征包括地形的种类、地势特征、地形分布、特色地形等,欧洲的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起伏小,显著特征为以平原为主,D正确,ABC错误。故选D。7.国际上将俄罗斯划分为欧洲国家,原因是
()A.大部分领土在欧洲B.大部分人口、首都、经济和文化中心在欧洲C.居民都是白种人D.经济发达【答案】B【解析】【详解】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但由于人口、城市、首都主要集中在欧洲部分,欧洲部分工业、农业集中在欧洲部分,欧洲部分是俄罗斯的经
济、交通和政治中心,故俄罗斯是传统的欧洲国家,B正确。俄罗斯大部分位于亚洲,A错误。经济发达不是划分的主要原因,D错误。与人种无关,C错误。故选B。8.俄罗斯有“五海通航”之称的河流是()A.鄂毕河B.叶尼塞河C.伏尔加河D.勒拿河【
答案】C【解析】【分析】试题考查俄罗斯的河流【详解】通过运河,伏尔加河沟通了波罗的海、白海、黑海、亚速海、里海,实现了五海通航,C正确。9.下列关于北美洲气候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以热带季风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B.以温带大陆性
气候为主C.以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D.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答案】B【解析】【分析】试题考查北美洲气候类型【详解】北美洲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和海陆分布的原因,没有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
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东南沿海,面积较小,A、C、D错。由于其独特地形影响,还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B正确。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0.图示地区洋流的性质与乙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A.寒流热带雨林气候B.寒流
热带沙漠气候C.暖流热带季风气候D.暖流热带草原气候11.与甲地气候类型的形成无关的是()A.洋流B.信风C.地形D.季风【答案】10.D11.D【解析】【10题详解】根据图示经纬网经线定位,该地区应该
为南美大陆东岸。图示洋流为巴西暖流,乙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题目中热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亚洲。【11题详解】甲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受沿岸暖流的影响,形成了非地带性的热带雨林气候,与季风无关,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12.傣族主要分布省区的轮廓是()A.B.C.D.【答案】A【
解析】【分析】试题考查中国省区【详解】根据图中各省区的轮廓可判断出①为云南、②为广东、③为湖北、④为黑龙江,傣族主要分布在①云南省,A正确。下图为我国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3.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段是()A.2000~
2010年B.1990~2000年C.1982~1990年D.1964~1982年14.图中反映出,目前我国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老年人口偏多B.自然增长率高C.人口总量大D.劳动力缺乏【答案】13.D14.C【解析】【分析】【13
题详解】读图,根据图中各时段的人口增长数量,各时段的长度,可以计算出各时段中每年平均增长的人口数量。如1964-1982年,时间是18年,人口增长3.09亿,人口增长速度每年约0.17亿。同理算出其它时段的增长速度,可以判断D对。A、B、C错。【14题详解】图中数据不能反应出老年人口多少,A
错。从2000-2010年人口增长速度看,自然增长率不高,B错。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不缺乏,D错。只有人口总量大,即使自然增长率低,人口数量增加也较快。这是我国目前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C对。【点睛】该题以我国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图为背景材料来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及人口的增
长变化。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如图,特别
是1964-1982年,是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段.70年代后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我国人口基数大,所以即使自然增长率低,人口数量增加也较快。这是我国目前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读“中
国沿32°N纬线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15.有关我国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面积广大B.地势中高周低,呈阶梯状分布C.地形山谷相间,纵列分布D.山区面积广大,山脉构成地形的基本骨架16.有关图中代码表示的地形区
,叙述正确的是()A.②为柴达木盆地,属第一级阶梯B.①为云贵高原,属第二级阶梯C.③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属第三级阶梯D.④为太行山,是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答案】15.D16.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地形地势分布特征和主
要的地形区分布。【15题详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A、C错误;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B错误;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基本骨架,D正确。【16题详解】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地形起伏判断,图中①为四川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②为青藏高原,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③为长江中下游平
原,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④为巫山,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故选C。【点睛】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我国的地形地势分布特征,并结合读图经纬度位置和地势起伏判断我国的主要地形区分布即可。读四幅图,回答下列各题。17.山脉①两侧的地形区分别是()A.东侧为华北平原,西侧为黄土高原B.
东侧为东北平原,西侧为内蒙古高原C.东侧为内蒙古高原,西侧为东北平原D.东侧为黄土高原,西侧为华北平原18.关于四条山脉共同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四条山脉都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B.四条山脉的东南侧降水比较丰富C.四条山脉都位于两省交界处
D.四条山脉两侧的农业类型都不同【答案】17.B18.B【解析】【17题详解】直接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山脉走向可判断:①为大兴安岭山脉,以东为东北平原,以西为内蒙古高原,故选B项正确。【18题详解】同理可判断出:②为太行山,山脉③为巫山,山脉④为武夷山脉。受东南季风影响,故
四条山脉的东南侧都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则多地形雨,降水量丰富,B正确;巫山位于湖北省境内,B错误;武夷山脉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A错误;武夷山两侧的农业生产都以水稻种植业为主,D项错误。故选B。下图为我国四地冬季开始和结束日期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9.若四地为我国的四大平原,则下列对应正确的是A.①——华北平原B.②——东北平原C.③——长江中下游平原D.④——珠江三角洲平原20.若①地纬度比③地低,则①地最可能位于()A.四川盆地B.青藏高原C
.东南丘陵D.华北平原【答案】19.D20.B【解析】【19题详解】根据纬度越高,冬季开始越早,结束越晚,即可判断四地的纬度高低,即①为东北平原;③为华北平原;②为长江中下游平原;④为珠三角平原。据此选D。【20题详解】若①的纬度比③低,但①地的入冬时间最早,结束时间最晚,即气候寒冷,故判
断可能是由于地势高的影响,故判断可能位于我国青藏高原,选B。该图中的4条河流均位于我国境内,完成下面小题。21.河流名称与图序相符的是()A.①岷江②额尔齐斯河③松花江④海河B.①大渡河②塔里木河③辽河④淮河C.①岷江②塔里木河③松花江④辽河D.①雅砻江②额尔齐斯
河③辽河④闽江22.关于河流流域区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河流域是典型的红壤分布区,适宜种茶树B.②河流在一年中的1、2月份经常断流C.③河流域所在省区是我国特大城市数目最多的省区D.④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答案】21.C22.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河流。【21题详解】根据四条河流的经纬度位置和河流轮廓判断,①位于四川盆地,为岷江;②位于塔里木盆地,为塔里木河;③位于东北,为松花江;④位于东北,为辽河。故选C。【22题详解】①河流流域的地带性土壤为紫色土,A项错误;塔里木河位于干旱地区,河流水源主要受冰川融
水补给,故冬季常出现断流,B项正确。③河流域位于东北平原,为一年一熟,C项错误;D项④河流域为我国东北辽中南工业区,以重工业为主。错误。故选B。读2018年我国甲、乙两省区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千公顷)比较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23.甲、乙两省区分别
是()A.内蒙古、海南B.山东、广东C.安徽、宁夏D.黑龙江、上海24.甲省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A.多沼泽地B.水资源不足C.多泥石流D.多台风【答案】23.A24.B【解析】【23题详解】读2018年我国甲、乙两省区农作物的播种面积比较表,可以看出甲省区的农
作物以小麦为主,另有少量稻谷和甜菜种植,因此可以判断甲省区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中温带,乙省区的农作物以稻谷为主,另有少量甘蔗种植,因此可以判断乙省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经过对选项综合分析,A对。故选A。【24题详解】从表中可以看出甲省区农作物以耐旱的小麦为主,水稻
的种植面积很小,说明当地水资源不足,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水源,B对。故选B。读图,回答下面各题。25.A、B两种作物是A.小麦、水稻B.小麦、谷子C.玉米、水稻D.水稻、小麦26.影响A、B两地区种植粮食
作物种类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土壤条件不同B.海拔不同C.水热条件不同D.耕作制度不同【答案】25.A26.C【解析】【25题详解】图中A地区位于渭河平原,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B地区位于汉江谷地,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所以A项正确。【
26题详解】种植粮食作物种类不同主要受气候条件的影响,A地区降水较少,适合种植耐旱的小麦;B地区水热资源丰富,适合水稻的生长,所以C项正确。【点睛】本题要注意的是渭河平原和汉江谷地均位于陕西省,汉江谷地位于秦岭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渭河平原位
于秦岭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因此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读“我国三大经济圈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27.我国三大经济圈发展的共同区位优势条件是()A.矿产资源丰富B.劳动力成本低C.淡水资源充足D.交通运输
便捷28.与长三角相比,促进珠三角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A.经济腹地更广B.科技实力更强C.产业基础更好D.改革开放更早【答案】27.D28.D【解析】【27题详解】环渤海经济圈淡水资源缺乏,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圈矿产资
源短缺,长三角劳动力成本较高,三大经济区处东部沿海地带,交通运输便捷,故选D。【28题详解】与长三角相比,促进珠三角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改革开放更早,长三角的经济腹地、产业基础和科技实力比珠三角都好,故
选D。下图为某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9.该气候类型为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30.该气候类型A.在全球各大洲均有分布B.甲地比乙地的气温年较差小C.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D.
与同纬度大陆西岸相比,夏季易发洪涝【答案】29.D30.D【解析】【29题详解】该气候主要分布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和日本群岛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故选D。【30题详解】非洲和南极洲缺少亚热带季风气候;乙地是岛屿,受海洋影响更大,气温年较差较小;该气候成因是海路热力性质差异导致的冬夏季风交
替控制;该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因此易发洪涝。故选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下图,回答问题:云南元阳的哈尼族人民利用当地“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自然条件,改造坡地,修建梯田,在梯田上方拦
腰筑沟,通过引水、冲肥至梯田,种植水稻,创造了独特的农耕文明奇观。下图为元阳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和梯田景观图。从人地和谐的角度,说明哈尼人以村寨为分界点,“山上种树、山下种田”的优点。从人地关系的角度,说明哈尼人“山上种树、山腰居住、山下种田”的优
点。【答案】山上种树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山腰冬暖夏凉,水源洁净,适宜居住;山下海拔较低,热量充足,水、肥可顺地势自流至农田,利于水稻种植。【解析】【分析】试题考查地理环境对区域的影响【详解】从图中可看出,森林分布海拔最高,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村庄位于森林和梯田之间,水源洁净,且便于
生产。云南纬度低,气温高,山腰海拔高,气温适宜居住。山下海拔较低,热量充足。由材料“在梯田上方拦腰筑沟,通过引水、冲肥至梯田,种植水稻”可知,水肥可顺地势自流至农田,利于水稻种植。32.阅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问题。(1)该地区的地
势特征是_________,图中甲、乙两处可能发生凌汛的河段是______。(2)简述甲河段的水文特征。【答案】(1)西高东低;乙河段。(2)流量较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冬季有结冰期;水能蕴藏量较小。【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考查综合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难度较低。【详解】(1)从图的河流流向可以判断该区域的地势特征,图中河流流向大致由西向东,因此,地势特征为西高东低。凌汛指的是由于下游段河道结冰或冰凌积成的冰坝阻塞河道,使河道
不畅而引起河水上涨的现象。发生凌汛的河段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河流有结冰期,二是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所以图中可能发生凌汛的为乙。(2)水文特征包括流量、流速、含沙量、结冰期、汛期等。甲河段处于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
,降水量相对少,径流量小;降水集中在夏季,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流经黄土高原区,河流含沙量大;冬季气温在零度以下,冬季河流有结冰期;水量不大,地势平缓,水能小。3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安仁古镇位于成都市大邑县境内,地处成都平原西部,距成都市区39千米,距大邑县城8.5千
米。古镇内现有保存完好的民国时期公馆27座、现代博物馆30余座,在全国同类小镇中首屈一指,素有“中国博物馆小镇”之称。近年来,安仁古镇开展了以博物馆为特色的观光旅游,游客人数逐年增加,但同时也存在游客很少留宿古镇的现象。简述游客在安仁古镇很少留宿的主要原因,并为当地吸引游客留宿古
镇提出合理建议。【答案】主要原因:安仁古镇离成都市区(和大邑县城)近,大部分游客在观光旅游结束容易返回市区(县城)。古镇旅游主要以参观博物馆和公馆为主,旅游项目相对单一,游客选择余地较少。合理建议:挖掘古镇现有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建立各类文创基地,)开展深度体验游。
充分利用古镇周边自然环境,拓展农家乐等乡村休闲体验游。改善古镇旅游环境,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与水平等。【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旅游开发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详解】由材料“安仁古镇位于成都市大邑县境内,地处成都平原
西部,距成都市区39千米,距大邑县城8.5千米。”可知,安仁古镇距离城市和县城较近,所以大部分游客很少在安仁古镇留宿。“古镇内现有保存完好的民国时期公馆27座、现代博物馆30余座”游览项目单一,需要耗费时间短,所以很少游
客留宿。要想提高游客留宿数量要从当地拓展旅游项目角度分析,挖掘古镇现有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开展深度体验游。充分利用古镇周边自然环境,拓展农家乐等乡村休闲体验游。改善古镇旅游环境,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与水平等,以延长游览时间,促进游客留宿。【点睛】
安仁古镇留宿客人较少的原因主要结合材料,从地理位置及旅游景观的集群状况分析,而促进措施主要结合出现留宿游客较少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