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精准解析】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连城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共(24)页,3.029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9184885cc3919292b749b19c1dfbeb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永定区、连城县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抽查八年级物理试题(本卷g取10N/kg答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请用2B铅笔把正确选项的代号涂到答题卡上)1.牛
顿曾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物理学史上,通过分析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基础之一是A.托里拆利实验B.伽利略斜面实验C.马德堡半球实验D.比萨斜塔实验【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对牛顿第一定律由来的了解解决此题.【详解】牛顿第一定律实在
伽利略斜面实验的基础上,经大量经验事实,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托里拆利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是关于大气压强的;比萨斜塔实验是关于自由落体的.故选B.2.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才有惯性B.物体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C.静止
或匀速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D.物体受力或不受力时都具有惯性【答案】D【解析】【详解】A.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运动状态无关,故A错误;B.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速度无关,故B错误;C.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物体也有惯性,故C错误;
D.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物体受力或不受力时都具有惯性,故D正确。2故选D。3.如图,汽车里的乘客突然前倾。由此可以判断这辆汽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A.突然刹车B.突然开动C.匀速行驶D.静止【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当汽车突然刹车时,人的下半身会随汽车一起减速,而上
半身由于惯性依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身体会向前倾倒,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4.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惯性的是()A.苹果从树上落下B.紧固锤头C.跳远助跑D.不再蹬地滑板车继续前进【答案】
A【解析】3【详解】A.苹要从树上落下是由于地球的引力,不是利用惯性,故A符合题意;B.紧固锤头时,锤头由于惯性会继续向下运动,使锤头牢牢的套在锤柄上,故B不符合题意;C.跳远时人通过助跑增加速度,起跳后人可以借助惯性保持这个速度在空中运动,从而跳得更远
,故C不符合题意;D.不再蹬地,滑板车由于具有惯性,仍然会继续前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5.“春分竖蛋”是指在每年春分这一天,民间各地流行“竖蛋游戏”,中国这个习俗早已传到国外,成为“世界游戏”。如图是一个竖立在水平桌面
的鸡蛋,下列与鸡蛋所受重力为一对平衡力的是()A.鸡蛋对桌面的压力B.桌面对鸡蛋的支持力C.桌子受到的支持力D.鸡蛋对地球的吸引力【答案】B【解析】【详解】A.鸡蛋对桌面的压力与重力没有在同一个物体上,与鸡蛋所受重力不是
一对平衡力,故A不符合题意;B.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作用在鸡蛋,鸡蛋同时受到了桌面对其支持力的作用,重力和支持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属于一对平衡力,故B符合题意;C.桌子受到的支持力与重力不是同一个受力物体,与鸡蛋所受重
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不符合题意;D.鸡蛋对地球的吸引力与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6.如图,甲物重20N,乙物重15N,甲乙均静止,不计测力计自重,测力计示数应是()4A.35NB.5NC.15ND.
20N【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弹簧测力计受到乙对它一个向右的拉力和甲对它一个向左的拉力,处于平衡状态,对乙物受力分析可知,乙在绳拉力与自身重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故绳子的拉力等于自身重力,即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
,故测力计示数为15N,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7.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人在雪地里的情景。甲、乙两人的总质量相等,关于甲乙两人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对雪地的压力比乙小B.乙对雪地的压力作用效果比甲明显C.甲通过增大受力
面积增大压强D.图中情景说明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答案】B【解析】【详解】A.甲、乙两人的总质量相等,根据Gmg=可知两人的重力相等,在水平雪地上,压力等于重力,所以甲乙对雪地的压力相等,故A错误;B.在压力一定时,受
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乙的受力面积小,所以乙对雪地的压力作用效果比甲明显,故B正确;C.甲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雪地的压强,故C错误;5D.图中情景说明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故D错误
。故选B。8.一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最接近于A.50N103PaB.50N105PaC.500N104PaD.500N106Pa【答案】C【解析】【分析】先估测一个普通中学生的质量和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根据F=G=mg求出其重力即为对水平
地面的压力,根据FpS=求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详解】一个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500cm2=0.05m2,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50kg1
0N/kg500NFGmg====,故AB错误;根据FpS=得,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42500N=10Pa0.05mFpS==,故C正确、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压力和压强的估测,正确的估算普通中学生
的重力和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关键.9.一物块放在斜面上保持静止不动,图中关于该物块受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答案】D【解析】【详解】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根据四个选项可知,6D正
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的画法,关键是确定这几个力的方向.10.如图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甲、乙两个容器,测得液体内部A、B两点处液体产生的压强pA=pB,则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
压强p甲与p乙的大小关系是()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液体压强公式逐项判断。【详解】图B点的深度小于A点的深度,即hA>hBA、B两点处液体产生的压强pA=pB根据公式p
=ρgh可知,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即ρ甲<ρ乙A、B两点到底部的深度相等,根据公式p=ρgh可知pA下<pB下pA+pA下<pB+pB下p甲<p乙7故选B。11.连通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的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A.过路涵
洞B.拦河大坝C.洗手盆下水管D.船闸【答案】B【解析】【详解】连通器定义: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多个容器A.过路涵洞符合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特点,属于连通器,B.拦河大坝不符合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特点,不是连通器,拦河大坝上窄下宽,应用的是液体压强的特点,故B符
合题意.8C.洗手盆下水管符合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特点,水不流动时,U形管里的水相平,可以防止下水道里的气味散发出来,属于连通器;D.船闸的上游阀门打开时,上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下游阀门打开时,下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12.下列现
象不是利用大气压的是()A.活塞式抽水机B.盆景自动供水装置C.茶壶D.吸饮料【答案】C【解析】【详解】A.活塞式抽水机工作时,是使其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水压入抽水机内,进而实现把水
从低处压到高处的目的,利用了大气压,故A不合题意;B.盆景的自动给水装置上端不开口,底部虽然相互连通,它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故B不合题意;C.茶壶的壶盖上有小孔,壶嘴上端有口,壶身和壶嘴底部相连通,是连通器,故C符合题意;D.用吸管吸饮料时,吸出吸管中的部分空气,使吸管内的
气压减小,瓶中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上升通过吸管进入口中,利用了大气压,故D不合题意。9故选C。13.如图所示是外开式窗户,若没有插好插销,当有较大的风沿窗水平吹过时,窗门容易自动打开。其原因是()A.室外空气流速较大,压强大于室内大气压强B.室外空气流速较大,压强小于室内大气压强C.室内空气流
速较大,压强大于室外大气压强D.室内空气流速较大,压强小于室外大气压强【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若没有插好插销,当有较大的风沿窗水平吹过时,窗外的气体流速较大,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因此室外的压强小于室内的压强,故室内的气体对窗门的压力大于室外气体对窗门
的压力,导致窗门自动打开,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14.如图甲、乙、丙分别是由铝、铁、铜做成的物体,浸没在水里时受到的浮力相同,由此可知它们的()A.体积相同B.质量相同C.密度相同D.重力相同【答案】A【解析】【分析】10【详解】由F
浮=ρ液gV排可知,浮力相同,液体密度相同,故V排相同,因为甲、乙、丙都是浸没在水中,即三者体积相同,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15.如图为金鱼吐出的某个气泡在温度恒定的水中上升过程的示意图。该过
程中气泡受到的压强和浮力的变化情况,叙述正确的是()A.压强和浮力都不变B.压强和浮力都变大C.压强变小,浮力不变D.压强变小,浮力变大【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气泡在温度恒定的水中上升过程中,由p=ρgh可知,液体密度不变,深度
越小,压强越小,故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受到液体的压强变小;因为受到液体的压强变小,因此气泡的体积变大,由F浮=ρ液gV排可知,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受到的浮力变大,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16.用弹簧
测力计悬挂一实心物体,将物体从水面上方某一高度匀速下降,如图甲所示,物体下放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块下表面浸入水的深度h的关系如图乙,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物体受到的重力是5N11B.物体的体积是3500cmC.物体的密度是332.2510k
g/mD.物体浸没后,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保持不变【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由图像可知,物重为G=9N当物体完全浸没时,拉力为F=5N则该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为F=G-F=9N-5N=4N故A不符合题意;B.由FgV=浮水排可得物体
的体积为3334310m1.010g/4N4400cmk10Ngm/kFVVg−=====浮排水故B不符合题意;C.由Gmg=物体的质量为9N0.9kg10N/kgGmg===物体的密度为334310g/m410m0.9kg=2.25kmV−==故C符合题意;D.物体
下降过程中,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变大,由12pgh=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大,根据FpS=可知,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变大,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7.小丽同学在超市购物时,用5N的水平力推着一辆小车在水平地面
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小车受的摩擦力是______N。突然,小丽发现前面有一小孩,她马上用10N的水平力向后拉小车,使小车减速,在减速运动的过程中,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所受的合力为______N,合力的方向是______。【答案】(1).
5(2).15(3).水平向后【解析】【分析】【详解】[1]当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是一种平衡状态受平衡力,水平方向受到拉力和摩擦力,故f=F拉=5N[2]用10N的力向后拉小车,此时小车由于惯性还会继续向前运动,此时小车受到向后的拉力和向后的摩擦力F合=
F'拉+f=10N+5N=15N[3]摩擦力和拉力的方向都是水平向后的,所以合力的方向也是水平向后的。18.我们用吸管吸杯中的饮料是利用了_______的作用,随着杯中饮料的下降,杯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将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答案】(1).大气压(2)
.变小【解析】【详解】[1][2]我们用吸管吸杯中的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随着杯中饮料的下降,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gh=得到杯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将变小。19.如图所示的菜刀在离刀口不远处有一排透气孔。
使用这种菜刀时,透气孔中的空气会在菜片和刀面之间形成一隔层,避免在_______作用下菜片沾刀,同时能_____(填“增大”或“减小”)切菜的阻力。13【答案】(1).大气压(2).减小【解析】【详解】[1]切菜时透气孔中的空气会在菜片和刀面之间形成一层空气隔
层,防止菜片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紧紧地贴在刀面上。[2]这层空气隔层可以把菜与刀面隔开,能有效减小切菜时的摩擦力。20.小明同学将一块重5N的铁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当铁块二分之一进入液体时弹簧测力计示数4N所示,此时铁块所受浮力
为______N;当铁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后,铁块所受浮力为______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为______N。【答案】(1).1(2).2(3).3【解析】【分析】【详解】[1]当铁块二分之一进入液体时,铁块受到的浮力F浮=G-F拉=5N-4N=1N[2]当铁块二分之
一进入液体时,铁块浸入液体的体积V排=Fg浮水=331N110kg/m10N/kg=1×10-4m3则铁块的总体积V总=2V排=2×10-4m3铁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总=1×103
kg/m3×10N/kg×2×10-4m3=2N[3]铁块完全浸没在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G-F'浮=5N-2N=3N21.如图所示,砖头B放在泡沫上,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将其中一块拿走,则砖头对泡沫的压强______,
压力______(选增大、减小、不变)。14【答案】(1).不变(2).减小【解析】【分析】【详解】[1]由图和题意可知,砖头为密度均匀的规则物体所以砖头对泡沫的压强FGmgVgpghSSSS=====
砖头的高度没有改变,所以它对泡沫的压强也不会改变。[2]砖头切去一部分后,它的重力将减小,压力也会减小。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22.如图所示,一个竖直放置的柱形小筒注有水,在筒壁上开有A、B、C三个大小相同的小
孔,请根据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画出水从三个小孔中喷射的轨迹示意图.【答案】【解析】【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A、B、C三孔的深度逐渐增加,根据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水的射程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23.如图所
示,重为1.5N的物块a,在弹簧测力计的作用下浸没在水中静止不动。请在图中a的重心处画出它所受的各力的示意图。15【答案】【解析】【分析】【详解】物块a在水中到一个竖直向下的重力,大小为1.5N;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由图像可知大小为1.0N;故受到的浮力F浮=G-F拉=1.5
N-1.0N=0.5N方向竖直向上,都作用点都在物体a的重心,作图如下四、简答题(共4分)24.2021年3月23日,日本“长赐”号货轮在苏伊士运河航行时遇狂风沙尘暴,船体偏离水道撞到河底,继而搁浅。救援团队利用
挖掘机挖走船头和船尾底部的泥沙(如图所示),同时借助涨潮增大船的浮力让货轮再度起浮,最终使船脱困。请你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利用上面方法使船脱困的原理。【答案】见解析16【解析】【分析】【详解】救援团队利用挖掘机挖走船头和船尾底部的泥沙,当涨潮时,船体
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船体受到的浮力变大,因此可以让货轮再度起伏,最终使船脱困。五、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8分)25.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
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
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______(选填“a”、“b”或“c”);(2)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_____运动;(3)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
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到达底端水平面时______;(4)在水平面滑行的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______(“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5)上述实验结论是小明在分析实验现象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推理得出的。
下列得出实验结的过程与该实验相同的是______。A.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B.探究物体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C.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D.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答案】(1).b(2).匀速直线
(3).初速度(4).不是(5).C【解析】【分析】【详解】(1)[1]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需要控制小车在斜面的同一高度静止释放,保证小车到达水平面时速度相同,b操作中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小车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和其余
两次实17验不同,则到达水平面时速度不同,故b操作错误。(2)[2]通过三次实验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因此可以进一步推测,小车在水平面上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3)[3]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需要控制小车在斜面的同一高度静止释放,
保证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初速度相同,这种实验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4)[4]小车受到的重力受力物体是小车,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受力物体是水平面,受力物体有两个,故不符合平衡力的条件,故不是一对平衡力。(5)[5]A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运用了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故A不符合题意;B.探究物体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运用归纳法,故B不符合题意;C.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的实验中,使用了实验推理法,科学推理得出的,故C符合题意;D.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使用归纳法,故
D不符合题意。故选C。26.如图甲、乙、丙所示,小明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本实验通过观察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科学探究的方法称为______(选填“转换法”或“等效替代法”);(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得:当受力面积相等时,
压力越______(选填“大”或“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可以选用图中______两次实验,可得出:当压力大小相等时,受力面积越______(选填“大”或“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
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则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的大小关系为p______p(选填“>”、“<”或“=”)。【答案】(1).海绵的凹陷程度(2).转换法(3).大(4).乙、丙(5).小(6).=【解析】
18【分析】【详解】(1)[1][2]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无法直接测量的,因此使用海绵,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样实验方法称为转换法。(2)[3]通过观察甲、乙两
次实验,可以看到受力面积都是桌腿,甲实验的压力是桌子、乙实验的压力是桌子和砝码,乙实验中海绵的凹陷程度更明显,即当受力面积相等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3)[4][5]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需
要控制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同,由图可知,可以选用乙、丙两次实验;观察乙、丙两次实验可知,乙实验的受力面积的更小,海绵的凹陷程度更明显,即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4)[6]观察图丙和图丁中可得,两次实验中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也相同
,由p=FS可知,压强相同,即p=p'。27.某同学用图的装置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1)他向图甲的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红墨水,红墨水静止时,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______;(2)图乙压强计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______来反映橡皮膜所受压
强的大小,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灵活,说明该装置______;(填“漏气”或“不漏气”)(3)他把探头放入水面下继续向下移动,会看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变大,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______有关;(4)为了检验“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这一结论,他用图丙的
装置,在容器的左右两侧分别装入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看到橡皮膜向左侧凸起,则______侧液体的密度较大。(填“左”或“右”)【答案】(1).相同(2).高度差(3).不漏气(4).深度(5).右【解析】【分析】【详解】(1)[1]由图可知,图甲
的U形管是一个连通器,当连通器中装有相同的液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19(2)[2]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时,通过U型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反映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液面高度差越高,说明橡皮膜受到的压强越大。[3
]在组装好压强计之后,按压橡皮膜,观察U型管内液面高度变化情况,若液面变化不明显说明装置漏气,若液面升降灵活则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不漏气。(3)[4]探头放入水面下继续向下移动,因为液体没变,都是同种液体,同时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变大,则可以说明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4)[
5]相同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橡皮膜向左侧凸起,说明在相同深度容器右侧的压强大于左侧的压强,即说明右侧液体的密度较大。28.如图是某一小组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根据图回答下列问
题:(1)从①、②两图可知物体A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大小是______N;(2)若选用的操作是①④⑤,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______的关系;(3)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深度的关系,应选用的操作是______(填序号);(4)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应选用的操作是
______(填序号);(5)另一小组在实验结束后,绘制了弹簧测力计对物体B的拉力和物体B所受浮力随浸入液体深度变化的两条图线,如图2所示。分析图象可知:①曲线______(选填“a”或“b”)描述的是物体B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②物体B所受重力为______N,物体B的密度为为______
kg/m3。【答案】(1).0.4(2).液体的密度(3).①③④(4).①②③(或①②④)(5).a(6).2.7(7).2.7×103【解析】【详解】(1)[1]由①知,物体的重力20G=4N由②知,F=3.6N所以F浮=G﹣
F=4N﹣3.6N=0.4N(2)[2]由①④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F浮水=4N﹣3N=1N完全浸没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为F浮盐水=4N﹣2.8N=1.2N两种情况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浮力不同,可探究浮力大
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3)[3]要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深度的关系,则需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且浸没的深度不同,所以应选择①③④两图。(4)[4]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则应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所以应选择①②③或①②④。(5)①[5]完全浸没前,深度越大,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所受浮力越大;完全浸没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受的浮力不变,所以浮力随深度的变化是先变大后不变,应为a。②[6]由图象知,当F浮=0时,测力计的示数为2.7N,则G=2.7N[7]当物体完全浸没时的浮力为1.0N,根据F浮=ρ液gV排得V=V排=Fg浮水
=331.0N1.010kg/m10N/kg=1.0×10﹣4m3则ρ=mV=GgV=432.7N10N/kg1.010m−=2.7×103kg/m329.如图所示是小芳同学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
其中桶A为圆柱形。21(1)小芳同学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了空桶A、B的重力,如图甲、乙所示,则桶A重______N,桶B重______N;(2)将空桶A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用桶B接住溢出的水,如图丙所示,则空桶A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3)测出桶B和溢出水的总重力,如图丁所示,则桶A排开
水的重力为______N;(4)分析以上探究过程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该物体______。【答案】(1).2(2).1.6(3).2(4).2(5).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解析】【分析】【详解】(1)[1][2]弹簧测力计的
分度值为0.2N,故甲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即桶A重2N;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即桶B重1.6N。(2)[3]当空桶A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空桶A属于漂浮状态,此时静止,受力平衡,空桶A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与竖直向下的重力,故浮力等于重
力,故空桶A受到的浮力为2N。(3)[4]由图丁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6N,则桶A排开水的重力G排=3.6N-1.6N=2N(4)[5]由图中的实验可知,空桶A收到的浮力为2N,而空桶A排开水的重力同样为2N,故可以得到的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该物体
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六、计算题(第30题10分,第31题10分,共20分)30.一个重为6N,底面积为0.01m2的电热水器中盛有重为30N的水,水深2dm。(ρ水=1.0×103kg/m3)求:(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和压力;22(2)容器对水平桌
面的压强和压力。【答案】(1)2000Pa,20N;(2)3600Pa,36N【解析】【分析】【详解】(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331.010kg/m10N/kg0.2m2000Papgh===水水对容器底的压力22000Pa0.01m2
0NFpS===(2)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6N30N=36NFGG=+=+压水容器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236N3600Pa0.01mFpS===压容器答:(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2000Pa,压力为20N。(2)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
强为3600Pa,压力为36N。31.2020年11月10日,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m。潜水器在临近海底时,会抛掉第一组压载铁(每组压载铁2t,密度取338
.010/mkg=铁)使自己达到悬浮在海水(密度取331.010/mkg=水)中的平衡状态。完成任务后会抛掉第二组压载铁而上浮返航。问:(1)潜水器下潜到一万米深度时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少?它相当于几个大气压的作用?(2)潜
水器抛掉两组压载铁能获得多大的浮力?【答案】(1)1.0×108Pa,1×103;(2)5×103N23【解析】【分析】【详解】解:(1)潜水器下潜到一万米深度时受到海水的压强p=ρ水gh=1.0×103kg/m3×10N/kg×10000m=1.0×108Pa一个大气压约为1
.0×105Pa,潜水艇受到海水的压强相当于大气压的个数n=81.010Pa1.010Pa=1×103即相当于1×103个大气压的作用。(2)每组压载铁2t,两组压载铁的质量m总=2×2t=4t=4000kg压载铁的总体积V总=m铁=334000kg8.010kg/m=0.5m3两组压
载铁受到的浮力F浮=ρ液gV排=ρ水gV总=1.0×103kg/m3×10N/kg×0.5m3=5×103N即潜水器抛掉两组压载铁能获得的浮力为5×103N。答:(1)潜水器下潜到一万米深度时受到海水的压强是1.0×108Pa,相当于1×103个大气压的作
用;(2)潜水器抛掉两组压载铁能获得的浮力为5×103N。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