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含答案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4 页
  • 大小 582.089 KB
  • 2024-09-1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安徽省滁州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安徽省滁州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安徽省滁州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1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安徽省滁州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含答案.docx,共(24)页,582.089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7a181cd488f4569513313c97e9669e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地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1.读我国区域饮食文化圈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我国不同的饮食文化圈()A.属于不同层级区域B.区域边界是明确的C.内部特征相对一致D.相互之间差异较小2.我国区域饮食文化圈形成的基础是()A.人口分

布B.气候条件C.地形地势D.经济水平3.读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示意图,完成3~4题。图中①②③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A.①-②-③B.③-

②-①C.③-①-②D.②-①-③4.人类的衣食住行极大地依赖于地理环境的阶段是()A.农业社会阶段B.工业社会阶段C.后工业化阶段D.采集和狩猎阶段5.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示意图,完成5~7题。决定甲、乙、丙三大自然区差异的基本因素是()A.土壤

和植被B.水文和植被C.地形和气候D.地形和水文6.与甲自然区相比,丙自然区()A.外流区和内流区兼具B.有发育成熟的土壤C.风蚀、风积地貌广布D.空气中所含水汽少7.乙自然区()A.地质条件复杂B.冬季河流结冰C.高原湖泊众多D.雨水补给

为主8.海洋覆盖地球表面71%的面积,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技术的进步使得海洋资源开发的领域大大拓宽和加深,也使海洋和人类的关系更加密切。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完成8~9题。在航海技术落后的时期()A.人口和城市向沿海地带集中B.

大洋成为交往频繁的通道C.海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D.容易形成以海为疆的观念9.海洋覆盖地球表面71%的面积,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技术的进步使得海洋资源开发的领域大大拓宽和加深,也使海洋和人类的关系更加密切。据此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8~9题。锰蕴藏量最多的大洋是()A.大西洋B.太平洋C.印度洋D.北冰洋10.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由于围海造地、围海养殖、砍伐等人为因素,我国

红树林面积由40年前的4.2万公项减少到1.46万公项。在浙江省温州市霓屿岛南岸滩涂地区有大面积人工种植的红树林景观。据此完成10~11题。温州市霓屿岛南岸滩涂地区种植红树林,主要利用的森林生态功能是()A.防风固沙,吸烟除

尘B.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D.抵抗海浪侵袭,保护海滩11.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由于围海造地、围海

养殖、砍伐等人为因素,我国红树林面积由40年前的4.2万公项减少到1.46万公项。在浙江省温州市霓屿岛南岸滩涂地区有大面积人工种植的红树林景观。据此完成10~11题。我国红树林大面积减少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城市用地增加B.地质灾害多发C.沿海污染加剧D.年降水量增多12.如表为我国某省区城市化进程统计表。据此完成12~13题。年份总人口(万人)城市人口比重(%)乡村人口比重(%)19534125.2214.885.219805938.1915.284.819906705.6521.578.5

20007327.2441.558.520067549.5051.948.120117865.9961.938.120157976.366.533.520198070.070.629.4该省区最可能是()A..青海省B..江西省C.江苏省D..山西省13.近30年来

,该省区南部城市化飞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A.对外开放B.小商品经营C.矿产开采D.大城市扩散14.2020年9月20日凌晨,厄瓜多尔的桑盖火山发生了数次喷发,喷出的火山灰柱高达6000米,导致周围村镇的部分道路被火山灰覆盖,能见度较低,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4~15题。

监测火山灰覆盖范围所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B.GPSC.GISD.数字地球15.对火山灰覆盖范围进行动态监测的地理信息技术还可()A.作物估产B.大地测量C.城市规划D.水资源的调查16.河流流域的治理和开发关乎地区甚至是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和开发被许

多国家视为国土治理的样板。如图为我国长江流域上游某河段梯级开发示意图。据此完成16~17题。该河段能实行梯级开发的主要原因有()①河流落差大②径流量大③矿产资源多④开发投资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

7.除水电外,该河段梯级开发利用的方向还有()①大型船舶运输业②有色金属冶炼工业③棉花种植、加工业④水产养殖业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8.杭州都市圈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南翼,主要以杭州为中心,联

结湖州、嘉兴、绍兴、衢州、黄山五市,是我国六大都市圈之一。杭州都市圈功能定位为辐射杭州湾、接轨大上海,组团打造长三角“金南翼”,建设成为全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先行区和创业创新核心区。如图为杭州都市圈示意图。据此完成18~19题。杭州都市圈发展的限制条件是()A.煤炭等能源资

源缺乏B.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C.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D.地形阻隔,腹地范围较小19.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相比,杭州都市圈()A.外资投入早B.水热条件优越C.科技实力强D.产业基础薄弱20.矿山泥石流是山区开发矿产资源过程中废石渣堆放引发形成的人工泥石流,是矿山最常见、危害

最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山西省是我国矿山泥石流较严重的省区之一,如图为山西省矿山泥石流分布示意图。近年来,山西省坚持创新驱动、低碳发展,变“输黑色煤”为“输绿色电”,全力建设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据此完成20~21题。山西省矿山泥石流多发的主要原因有

()①矿产资源开采较多②多丘陵山地,地形起伏大③降水集中,多暴雨④土质沙化严重,土壤黏重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1.山西省发展“输黑色煤”和“输绿色电”的共同点是()A.产业结构层次较低B.造成生态环境破坏C.提高了煤炭利用率D.提升了产品附加值22.读中亚天

然气管道及我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示意图,完成22~23题。中亚天然气管道是世界管道建设难度最高的工程之一,主要是因为管道沿线地区()A.气候恶劣B.冻土面积大C.人口稀疏D.城镇数量少23.图示天然气工程的建设对我国的主要影响是()A.改变了能源

消费结构B.缓解日益紧张的供气矛盾C.促进人口大规模西迁D.改善管道沿线的生态环境24.承德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燕山腹地,地处温带落叶阔叶林向温带草原的过渡地带,非常适宜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承德市农业经济结构中畜禽养殖业

发展尤为迅速。潮河发源于承德市西北部山区,是北京的重要供水源地。如图为1994-2013年承德市畜禽养殖变化量示意图。据此完成24~25题。1994-2003年,承德市畜禽养殖业发展速度较快的主要原因是()①草原面积广阔②市场需求量大③养殖技术成熟

④劳动力丰富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5.2003年后,承德市西北部缩小畜禽养殖业规模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生态环境B.增加种植水稻的面积C.提高市场价格D.扩大城市的建设用地26.盘州位于贵州省西部,六盘水市西南部,该县盛产的红米品质优良,营养价值较高,是当地的特

色产品之一,称为“盘州红米”。2016年7月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盘州红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如图为盘州地理位置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26~27题。“盘州红米”品质优良、营养价值较高的主要

原因是()A.地形平坦开阔B.地理气候适宜C.种植面积较小D.灌溉水源充足27.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对“盘州红米”的积极影响是()A.稳定农户收入B.降低种子成本C.减少洪灾威胁D.提升市场竞争力28.我国华北平原春季降水少,为了缓解春旱对农作物的威胁,人们常常引水灌溉农田。据

此结合华北平原部分地区地下水埋藏深度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28~30题。华北平原最易诱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红色荒漠化B.土地沙漠化C.土壤盐碱化D.石质荒漠化29.图中该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

A.①B.②C.③D.④30.缓解该生态环境问题的最合理措施是()A.划区轮牧B.栽植耐盐作物C.植树造林D.调整能源结构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31.下面甲图为秦汉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示意图,乙图为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

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指出从秦汉时期到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的变化状况。(2)与秦汉时期相比,分析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原因。(3)推测从秦汉时期到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环境发

生的主要变化。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冲积而成的低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湿地分布区,历史上曾被称为“北大荒”。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

,国家决定大规模开垦“北大荒”,并相继在三江平原建立了一大批国营农场,“北大荒”变成了我国的“北大仓”。如图为三江平原地理位置示意图。(1)说明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主要生态环境效益。(2)分析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广布的自然原因。(3)简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

,国家对三江平原进行大规模开垦的原因。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湖南省衡阳市是我国中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该市矿产资源丰富,铅、锌、铜居全省前列,总人口和城区人口均排在湖南省前列,是“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城市之一,拥有

湖南第一家综合保税区和国家级高新区,被定位为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及全国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截至2019年底,衡阳市已实现承接产业转移企业落地703家。如图为衡阳市区位示意图。(1)简述衡阳市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2

)指出大量企业转移落地衡阳市对当地的不利影响。(3)为衡阳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伊敏煤田地处呼伦贝尔草原伊敏河中下游,大兴安岭山脉西坡区域,煤炭资源总量约17.7亿吨,其中探明煤炭储量5亿吨,多为优

质揭煤。煤层厚而平缓,探明储量中的半数以上可露天开采。近年来,呼伦贝尔积极谋建蒙东伊敏国家级煤化工基地,将集中布局发展煤制烯烃多联产、煤制天然气多联产、煤间接液化多联产等现代煤化工产业。如图为呼伦贝尔煤矿分布示意图。(1)简述呼伦贝尔建设蒙东伊敏国家级煤化工基地的优势。(2)推测

蒙东伊敏国家级煤化工基地建设过程中采取的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措施。(3)分析蒙东伊敏国家级煤化工基地集中布局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的意义。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图示中不同的饮食文化圈属于同一层次的,A项

错误。区域不具有明确的边界,B项错误。圈内地理差异不明显,内部特征相对一致,C正确。相互之间的差异大,D错误。故选:C。由于地域性的差异,不同地方人的口味也千差万别,国区域饮食文化圈是依据不同地方人的口味划分。该题目难度中

等,解答此题,关键在于读图,要求学生较强材料阅读和分析能力,能从材料中较快的获得有用的地理信息。2.【答案】B【解析】解:由于我国南方地区水汽难以散失,气候湿热,人们饮食习惯主要以麻辣口味为主;我国北方,温差较大,人们饮食习惯主要以咸甜口味为主。形成这种饮食习惯差异的原因是气候差异。故选:

B。区域环境差异造成饮食习惯差异,饮食习惯的差异体现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本题以我国区域饮食文化圈分布示意图为背景,考查了饮食习惯差异的原因,考核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并学以致用。3.【答

案】C【解析】解: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应该是第三产业由低到高,图中A第三产业是20%,B是60%,C不到20%,据此可确定该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顺序为③-①-②,C正确。故选:C。区域发展的过程一般是第一产业比重减少,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增加,尤其是第

三产业比重在不断增加。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考查区域发展的阶段特征。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需要考生结合区域实际分析即可。4.【答案】D【解析】解: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的衣食住行极大地依赖于地理环境,因为此时在人类社会发展早期,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地

地理环境的依赖性很大,D正确。故选:D。采集狩猎阶段,人地关系思想主要是地理环境决定论,其核心思想: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进而决定人类的民族特征、文化发展及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只能环境适应.该理论夸大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本题难

度适中,主要考查了人类的衣食住行极大地依赖于地理环境的阶段,熟记相关知识即可。5.【答案】C【解析】解:根据地形与气候的差异,将我国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3个自然区。故选:C。由于自然条件的空间地理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区域共轭性,以及各自然地理成分之间的相互联系,

在地球表面形成一系列等级高低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相对一致的区域。本题以我国三大自然区示意图为背景,考查了决定甲、乙、丙三大自然区差异的基本因素,调用课本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6.【答案】A【解析】解:甲自然区

是西北千旱、半干旱区,与丙青藏高寒区相比,西北地区外流区和内流区兼具,A对;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地表多荒漠,无发育成熟的土壤,B错;甲、丙两地区均风蚀、风积地貌广布,C错;空气中所含水汽少不是丙地和甲地的主要区别,D错;故选:A。根据表格中信息,丙自然区是青藏高

寒区,海拔高,气温低;乙自然区是东部季风区;甲自然区是西北千旱、半干旱区,气候干旱。该题目难度较小,解答此题,关键在于读图,要求学生较强材料阅读和分析能力,能从材料中较快的获得有用的地理信息。7.【答案】D【解析】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乙位于东部季风区,降水多,河流的补给是雨水补给,

故D对。东部季风区,地形多平原和丘陵,地质条件比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简单,故A错。东部季风区的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冬季河流结冰,以南的地区河流冬季不结冰,故B错。高原湖泊众多只是青藏高原区,东部季风区的高原少,故C错。故选:D。根据地形和气候

,把我国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本题的难度小,从图中获取信息结合课本知识分析解答地理问题。8.【答案】D【解析】解:航海技术发达阶段,大洋成为交流的频繁通道,人口和城市向沿海地带集中,AB错误;航海技术落后时期,大洋阻碍了人们的交流,不被人们重视,海洋对人类活动影

响较小,因此人们主要在陆地活动,容易形成以海为疆的观念,C错误,D正确。故选:D。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海洋成为人们交流的通道,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内陆。本题以航海技术材料为背景,考查了航海技术发展对人类发展的影响,读材料分析解决问题。9.【答案】B【解析】解:锰结核广泛分布于世界海洋2000-

6000米水深海底的表层,而以生成于4000-6000米水深海底的品质最佳,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都有丰富的海底锰结核资源,其中以北太平洋分布面积最广,储量约17000亿吨,占锰结核资源的一半以上。故选:B。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15年发布的数据,全球锰资源储量约为5.7亿吨,并且分布不平

衡。本题以海洋覆盖地表情况材料为背景,考查了锰蕴藏量最多的大洋,调用储备知识分析解决问题。10.【答案】D【解析】解:防风固沙是干旱、半干旱地区为了保持水土、防止沙尘暴等恶劣天气而进行的一种生态建设活动,A错误;调节气候,稳定大气

成分不是红树林的主要生态功能,B错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是植被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主要生态功能,C错误;读材料可知,红树林主要是在沿海地区,主要是为了抵抗海浪侵蚀,保护海滩的,D正确。故选:D。绿色植物的作用有:防风固沙

,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吸烟滞尘,消除噪声,净化空气等。本题以红树林材料为背景,考查了温州市霓屿岛南岸滩涂地区种植红树林的生态功能,读材料分析解决问题。11.【答案】C【解析】解:红树林位于沿海地区,可以吸附水中的污染物质,

所以红树林减少,会导致沿海污染加剧,故C对;红树林减少可能因为城市用地增加,但是不会导致城市用地增加,故A错;红树林减少不会导致地质灾害,故B错;红树林减少可能导致年降水量减少,故D错。故选:C。本题考查植被的功能,植被的主要功能为涵养水源、防

风固沙、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局地气候等。本题难度较小,通过红树林设置题目,题目为常规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12.【答案】C【解析】解:该地现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较高,说明该地经济较为发达,为我国东部发达地区,AD错;该省总人口

当前为7900万左右,综合分析江西和江苏,江苏与之更匹配,B错,C对;故选:C。从城市化的水平看,该地比较高,说明该地区是中国发展比较快的地区,同时表中可知,该地近年来人口增长较慢。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的内容是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需要结合城市化的标志进行综合分析判

断。13.【答案】D【解析】解:读表可知,从1953年-2019年,该省区城市化从14.8%,上升到70.6%,城市化水平到达成熟阶段,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由此分析可知,这是苏南模式,是由于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导致工业化发展,最终促进城市化

的发展。故选:D。城市化: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主要表现: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和城市数量增加及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本题以我国某省区城市化进程统计表为背景,考查了该省区南部城

市化飞速发展的主要动力,读表分析解决问题。14.【答案】A【解析】解:A、监测火山灰覆盖范围的地理信息技术是RS,获取遥感图象,故正确。B、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故不符合题意。C、地理信息系统的

主要功能是分析、处理地理空间信息,故不符合题意。D、数字地球主要功能是将信息转化成数字,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领域主要表现为: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

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本题以监测火山灰覆盖范围和火山地区地壳移动为背景,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相关知识

。15.【答案】C【解析】解:火山灰覆盖范围进行动态监测的地理信息技术是RS,RS技术可以用于城市规划,C正确;作物估产需要GIS,A错;大地测量需要GPS,B错;水资源的调查需要实地考察,D错;故选:C。地理信息技

术的应用的领域主要表现为: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

灾等).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需要考生结合区域实际分析即可。16.【答案】A【解析】解:读题干可知,我国长江流域上游地区,河流落差大,径流量大,水能资源丰

富,①②正确;矿产资源多,发展冶炼工业需要大量的能源,因此不是梯级开发的主要原因,③错误;开发投资大,④错误。故选:A。梯级开发是一种常用的开发河流水利资源的方式。特点是根据国民经济的需要和自然条件的可能,沿河选定若干适宜的坝址,修建一系列的水利枢纽,把河流分为若干段,逐段地利用该河流的水

利资源。由于这些水利枢纽自上游至下游排列好象阶梯,故称梯级开发。本题以我国长江流域上游某河段梯级开发示意图为背景,考查了该河段能实行梯级开发的主要原因,读图分析解决问题。17.【答案】D【解析】解:根据图示

信息可知,该流域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该流域水能资源丰富,可发展有色金属冶炼,②正确;流域水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水产养殖,④正确;该流域为上游地区,航运条件差,不适合大型船舶运输业发展,①错误;流域以山地为主,不适合发展棉花种植,③错误。故选:D。梯级开发是一种常用的

开发河流水利资源的方式。特点是根据国民经济的需要和自然条件的可能,沿河选定若干适宜的坝址,修建一系列的水利枢纽,把河流分为若干段,逐段地利用该河流的水利资源。由于这些水利枢纽自上游至下游排列好象阶梯,故称梯级开发。

本题以我国长江流域上游某河段梯级开发示意图为背景,考查了该河段梯级开发利用的方向,读图分析解决问题。18.【答案】A【解析】解:杭州都市圈地区矿产资源短缺,原料、能源需从外地调入或进口,所以煤炭等能源

资源短缺成为杭州都市圈发展的限制条件,A正确;杭州都市圈地区劳动力充足、城市规模结构合理、经济腹地范围大,故BCD错误。故选:A。杭州都市圈发展的限制条件可以从资源、能源、市场、交通、劳动力等角度分析。本题考查杭州都市圈发展的限制条件,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

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19.【答案】C【解析】解:A、珠江三角洲地区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早,外资投入早,故不符合题意。B、珠江三角洲位于南部沿海,比杭州都

市圈纬度低,水热资源更丰富,故不符合题意。C、杭州都市圈是长三角工业基地的组成部分,该地科技人才众多,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相比科技实力更强,故正确。D、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产业基础雄厚,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和杭州都市圈分别位于我国的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和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本题以我国杭州城市群示意图为背景,考查了区域存在的环境及发展问题,考核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并学以致

用。20.【答案】A【解析】解:由题可知,矿山泥石流是山区开发矿产资源过程中废石渣堆放引发形成的人工泥石流,所以①正确;丘陵山地地形不是山西省矿山泥石流多发的主要原因,②错误;该地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易发生泥石流,③正确;土质沙化严重的话,土壤不会黏重,自相矛盾,④错误。故选:

A。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

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本题以山西省矿山泥石流分布示意图为背景,考查了泥石流多发的主要原因,考核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并学以致用。21.【答案】B【解析】解:山西省发展“输黑色煤”和“

输绿色电”都需要开采煤炭,破坏当地植被,都会导致当地生态环境破坏。故选:B。本题考查能源资源开发条件评价,主要从资源状况、市场、交通、技术、资金等方面考虑。本题难度适中,通过山西省设置题目,题目较为新颖,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

和区域认知能力。22.【答案】A【解析】解:中亚位于欧亚大陆内陆,远离海洋,受海洋湿润水汽的影响较小,降水稀少,气候恶劣。故选:A。本题考查影响天然气管道建设的因素,主要因素有气源供应、地形、河流、城市等

。本题难度较小,通过中亚地区设置题目,题目为常规题,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23.【答案】B【解析】解:该工程可以改善能源消费结构,而不是改变,A错误;该天然气工程可以缓解输入区的供气紧张的矛盾,B正确;不会促进人口大规模西迁,C错误;沿线管道的铺设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D错误。

故选:B。天然气工程的影响:对输入区,缓解输入地区能源紧张状况;促进输入地区经济发展;改善输入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质量。对输出区,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完善基础设施,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

;破坏生态环境等。本题以中亚天然气管道及我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示意图为背景,考查了图示天然气工程的建设对我国的主要影响,读图分析解决问题。24.【答案】B【解析】解:承德位于东部季风区,以种植业为主,故养殖所用的饲料来源丰富;承德不是位于内

蒙古草原上,故草原面积不广阔,故①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畜禽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故②对。畜禽养殖业的技术逐渐成熟,③对。劳动力丰富不是承德市畜禽养殖业发展速度较快的最主要原因,故④错。故选:B。1994-2003年,承德市畜禽养殖业,其发展较快的原因可从市场需求量、技术水平、市场价格、原料来源等

方面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从图中获取信息结合所学习的知识分析解答。25.【答案】A【解析】解:据材料:“潮河发源于境内西北部山区,是首都北京的重要供水源地;”,可知西北部势水源地,其生态环境的好坏影响首都北京的水质,承德市西

北部缩小畜禽养殖业规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水源地生态环境,改善生活用水的水质,故A正确。故选:A。承德市西北部缩小畜禽养殖业规模的主要目的可以从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角度分析。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26.【答案】B【解析】解:读盘州地理位置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该地位于河流的上游,“盘州红米”品质优良、营养价值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地理气候适宜,B正确。故选:B。影响农业的主

要区位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市场、技术、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等。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解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27.【答案】D【解析】解:实施地理标志产品“贵州红米”,有利于保护“贵州红米”,形成“响水大米”品牌,这样可以利用品牌

效应,提升市场竞争力,扩大销售范围,促进和保障“贵州红米”的市场秩序,避免无序竞争,故D正确。故选:D。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对“盘州红米”的积极影响主要从提升产品竞争力角度分析。本题考查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影响,

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28.【答案】C【解析】解:华北平原地下水位高,地表水蒸发后,盐碱物质留在地表,导致土壤盐碱化,故C正确。故选:C。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

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也称盐碱化。本题考查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影响,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

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29.【答案】D【解析】解:华北地区为半湿润地区,蒸发量大,地下水埋藏深度越浅,盐分越容易在土壤中积累,土壤盐碱化越严重;读图可知,④地地下水埋藏最浅,土壤盐碱化最严重,故D正确。故选:D。华北平原

农业生产主要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有大量的盐分存留在了平原成土母质和地下水的水体中,加之成土母质颗粒细密,造成地下水排水不畅且埋深浅,在蒸发作用下,地下浅层水经毛细管输送到地表被蒸发掉,毛细管向地表输水的过程中,也把水中的

盐分带到地表,水被蒸发后,盐分就留在了地表及地面浅层土壤中,这样积累的盐分多了,又没有足够的淡水稀释并将其排走,就形成了土壤盐碱化。本题考查土壤盐碱化,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30.【答案】B【解

析】解:据图可知,图示地下水的水位较深,说明该问题为水资源短缺,故可以采用栽植耐盐作物的方式,减少水资源的需求量。故选:B。本题考查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主要措施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等。本题难度较小,通过示意图设置题目,题目为常规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31.【答案】解:(1)读图,根据图例,从秦汉时期到明清时期,森林和草地面积显著减少,农业用地大量增加;部分地区出现了沙化现

象;从明清时期到现在,草地恢复成效显著,农业用地有所减少。(2)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明清时期中国大部分时间处于太平盛世,人口大量增加,粮食需求量大,只有过度开垦增加耕地,增加粮食,所以黄土高原及内蒙古高原上

草地和林地面积减少,被开垦为耕地,从而导致部分地区土地沙化现象比较严重。(3)自然地理环境变化可从地形、气候、土壤、生物、水文等方面来回答;黄土高原由于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地形)地面变得千沟万壑;(气候)降水量减少,气温变化增大,气候趋于干旱化;(土壤)土壤侵

蚀加剧变得更贫瘠;(生物)植被覆盖率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水文)地下水位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大。故答案为:(1)森林和草地显著减少;农业用地大量增加;部分地区出现了沙化现象。(2)明清时期人口剧增,对粮食的需求增加,

为了获得更多的耕地,过度开垦,导致草地和森林减少,部分地区出现沙化现象。(3)降水量减少,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增大;地表千沟万壑;河流含沙量增大,地下水位下降;植被覆盖率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日趋贫瘠等。【解析】(1)

需要认真阅读图示,对比不同时期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可以从林地、耕地、草地的变化等方面作答。(2)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原因可以从人口增多后对粮食的需求增加,进而出现过度开垦现象。(

3)需要认真阅读图示,对比不同时期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然后推测黄土高原地区地理环境的变化。本题考查黄土高原地区在不同时期的开发情况,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提取解题

信息。32.【答案】解:(1)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是湿地植物、栖息于湿地的动物、微生物及其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具有较强的生态环境效益,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径流,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2)三江平原形成沼泽的主要原因是温带季

风气候,降水较多,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条河流交汇处,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冻土广布,冻土季节性融化;下层为永久性冻土层,水分不易下渗,造成积水。(3)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国家对三江平原进行大

规模开垦,主要原因是三江平原地形平坦,土地集中,人口稀少。与我国广大农耕地区相比,三江平原的开发历史较晚,开发程度较低。随着我国人口快速增长,粮食需求量不断增加,国家决定大规模开垦“北大荒”,并相继在三江平原建立了一大批国营农场。故答案为:(1

)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2)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地势低平,土质黏重,河网密集,地下水位高;夏秋雨多,排水不畅;冻土广布,不易下渗等。(3)地形平坦,土地集中,人口稀少;开发历史较晚,宜农荒地多;我国人口

不断增长,粮食需求量大等。【解析】(1)分析说明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主要生态环境效益要根据湿地的特点,主要从气候、调节径流、生物多样性及环境改善等方面分析。(2)分析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广布的自然原因主要从纬度位置、气候、地

形及土质等方面考虑。(3)分析国家对三江平原进行大规模开垦的原因主要从地形、土壤、土地开发历史及粮食需求等方面考虑。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是了解湿地特点,形成原因及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熟记基础知识,并能根据提供的各种数据和图文材料分析提取有用信息

。33.【答案】解:(1)衡阳市矿产资源丰富,是湖南省工业重镇,产业基础较好,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且廉价。(2)矿产资源开发,会造成生态破坏,不利于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矿产资源的开发,会加速资源的消耗。(3)结合材料可知,湖南衡阳市被定位为国家承

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及全国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为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当地要提高产业转移的准入门槛,要加大科技投入,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发展。故答案为:(1)地理位置优越;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廉价;矿产资源丰富;铁路、高

速公路纵横交错,交通便利;政策支持等。(2)加速资源消耗;加重环境污染等。(3)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多元化;加大科技投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转移的准人门槛等。【解析】产业转移: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分类

:区域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劳动力、市场、内部交易成本。产业转移的目的:企业生产追求更高的利润。其他因素: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改

变了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本题以衡阳市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34.【答案】解:(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伊敏煤田煤炭资源总量约17.7亿吨,说明煤炭储量丰富

;煤炭质量优质,多为褐煤、煤层厚且平缓,半数可以露天开采,适宜开采;该地河流众多,水资源充足,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2)蒙东伊敏国家级煤化工基地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不断治理,改进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

用率,减少废气、废水及废渣的排放,对工业“三废”回收利用,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生态环境保护。(3)蒙东伊敏国家级煤化工基地集中布局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的意义,从社会层面,能够增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从经济层面:能够

提高资源利用率,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经济发展。故答案为:(1)煤炭资源丰富,煤炭质量优;大多可以露天开采;开采难度小;煤田区域的水资源充足;交通便利等。(2)提高煤炭的利用技术;工业“三废”的治理;加强采煤区生态建设;调整产业结构等。(3)提高

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减轻煤炭外运压力;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提高当地居民收入等。【解析】(1)简述呼伦贝尔建设蒙东伊敏国家化工基地的优势,从煤炭的储量、质量、开

采难度及水资源、交通等方面进行分析。(2)呼伦贝尔建设蒙东伊敏国家化工基地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措施,应该从治理“三废”、提高技术水平、调整产业结构等考虑。(3)分析蒙东伊敏国家级煤化工基地集中布局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的意

义主要从社会、经济等方面考虑。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影响工业布局区位条件,了解能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且从图文材料中获取关键信

息分析解决地理问题。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5225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