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陕西省汉中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6)页,2.788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741434f3df4abdf398f8feb1464152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汉中市普通高中二年级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地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与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图示意2023年4月某日2时东亚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受不同天气系统影响
,我国北方不同地区出现阴雨、多云和晴朗天气。完成下面小题。1.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正在经历风雨天气的是()A.①B.②C.③D.④2.据图推测甲地此时的天气状况及原因分别是()A.晴朗,受高压控制B.阴雨,受低压槽影响C.多云,受暖锋影
响D.暴风雪,受强冷空气影响藜麦喜凉、耐旱、耐寒、耐盐碱,原产于南美大陆安第斯山脉海拔4500m的地区。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藜麦是最适宜人类的完美的全营养粮食。我国引种的藜麦一般4月播种,9—10月收获,在山西、青海、河北、
吉林、陕西等地已有试种成功的案例。完成下面小题。3.河北、吉林生产藜麦的有利条件是()A耕地充足B.水源充足C.黑土肥沃D.年均气温高4.吉林引种藜麦可能会()A.与春麦争光B.与玉米争热C.与水稻争地D.与高粱争肥.5.藜麦种植面积的扩大有利于()A.增加
世界粮食产量B.促进农业结构调整C.保证我国粮食安全D.改善居民营养状况美国学者发表论文称,在古代和现今珊瑚上发现了“日生长纹”,又称“日轮”,并统计了每“年轮”内“日轮”的数量,发现现代珊瑚每年“日轮”约为365个,而3.7亿多年前的泥盆纪的
珊瑚每年“日轮”约为400个,故推出泥盆纪每天时长约22小时。距今约3亿年的石炭纪,每年“日轮”约为390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珊瑚“日生长纹”的形成原因是()A.海潮周期涨落B.太阳辐射日变化C地球公转
运动D.月相周期变化7.从泥盆纪到石炭纪再到现今,珊瑚“日轮”数量的变化说明()A.地球白转速度加快B.地球公转速度减慢C.地球自转速度减慢D.地球公转距离不变798厂位于北京朝阳区东北部,是由苏联援建的电子工厂。随着时代变迁,产业、资产整合,工厂荒废。后来,来自全球各地的艺术
家们利用厂房原有的包豪斯建筑风格,稍作修改和装饰,形成了目前具有创作展示、交流、设计等多种功能的艺术创意中心——798艺术区。图示意工业遗址保护、改造、开发分析流程。完成下面小题。8.798厂建设的区位因素是()A.原料B.科技C.政
策D.国防9.艺术家将798厂改造成艺术中心,是因为当地().①地租低廉②有城市依托③交通便利④艺术底蕴深厚A.①④B.②③C.①③D.③④10.据图分析,我国其他城市若想复制798艺术区模式,首先考虑的因素是()A.遗址保留修复需要B.区域经济发展条件C.地域厂房建筑风格D.区域
消费市场需求区域资源开发、产业转移、国际形势等因素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2022年我国区域经济增速“西快东慢”,中西部省份经济增长速度领先于东部。图示意2002—2022年国内四大区域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变化。完成下面小题。11.据图判断,2015年至今,经济增速受益于区域资源
开发最明显的地区是()A东部地区B.西部地区C.中部地区D.东北地区12.2022年以来,我国东部经济增速减缓的原因是()A.环保政策实施B.劳动力供给不足C.外企资产撤离D.产业结构调整祭祀文化在广东潮汕地区十分兴盛,当地有很多庙宇、祠堂,祭祀对象繁多,包括日月星辰、土地、自然现象(
风、雨、雷、电、海潮)、自然物(水、河、石、山、树等)、祖先、古代先贤和民族英雄。祭祀仪式已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完成下面小题。13.下列祭祀对象中,与潮汕农业文化关联性最强是()①土地②河、石③雷电④海潮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14.祭祀仪式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
利于()A.保护传统文化B.鼓励宗族扩张C.加强感恩教育D.维护地方治安排入大气的氟利昂来自工业生产、使用的制冷剂和发泡剂。设定二氧化碳的全球变暖潜能值为1,则氟利昂的全球变暖潜能值为8500,意味着同样质量的氟利昂的增温能力是二
氧化碳的8500倍。氟利昂比.的空气重,人类排放的氟利昂大部分存在于对流层,小部分升入平流层。完成下面小题。15.氟利昂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影响有()①造成水体污染②造成生态破坏③危害人体健康④加剧温室效应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16.减轻温室气体对环境的影响首先有利于我国()A.提前实现碳达峰B.提前实现碳中和C.实现国际碳转移D.稳定市场碳交易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
下列要求。科隆群岛位于(90°W,0°)附近的东太平洋海域,由7个大岛、13个主要岛屿、23个小岛、50多个岩礁组成。该群岛是由近300万年科科斯海岭底部的岩浆先后喷发形成的。图示意科隆群岛的地理位置。(1)分析科隆群岛多火山的原因。(2)指出科科斯海岭上的主要岩石类
型。(3)判断科科斯板块上的①地和纳斯卡板块上的②地岩石年龄的差异,并简述推测依据。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科尔沁沙地地处西辽河平原,自西向东地势逐渐降低,这里曾是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疏林草原,由于气候变化、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生态环境严重失衡,成为中国最大的沙地。长期的
人工垦殖不仅打破了自然植被的分布规律,还直接导致区域总体植被量的减少。后经综合治理科尔沁沙地逐渐变得草类茂盛,牧场连片。但近年由于牛羊数量大幅增长,草场再次出现轻度退化现象。图示意科尔沁沙地的位置及附近地区的植被。(1)请说明科尔沁沙地的形成原因。(2)概述图中
针叶林分布条件。(3)指出导致科尔沁草场再次出现轻度退化的人文因素。(4)简述图示区域植被减少可能对当地气候产生的影响。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广西玉林市年平均降雨量1650mm。为“藏粮于地”,2022年8月16日,广西龙云灌区工程开
工建设。该引水工程是在珠江的南流江流域新建3座水库、引水渠道和4条输水干管(渠)、29条支管(渠)、26座泵站,把北流江的水源引向南流江流域。该工程设计灌溉面积360km2,受益人口226万人,建成后
将成为玉林市最大的水利工程。图示意龙云引水工程。(1)分析玉林市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2)指出龙云灌区建设的积极作用。(3)推测龙云灌区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的汉中市普通高中二年级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地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
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
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与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图示意2023年4
月某日2时东亚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受不同天气系统影响,我国北方不同地区出现阴雨、多云和晴朗天气。完成下面小题。1.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正在经历风雨天气的是()A.①B.②C.③D.④2.据图推测甲地此时的天气状况及原因分别是()A.晴朗,受高压控制B.阴雨,受低压槽影响C.多云,受暖锋影响D.
暴风雪,受强冷空气影响【答案】1.A2.A【解析】【1题详解】低压槽通常伴随着阴雨、大风天气,因为低压槽处冷暖气流辐合容易形成云雨。由图可知,①地位于低压槽附近(冷锋锋后),因此最有可能正在经历风雨天气,A正确;②位于暖锋
锋后,暖锋降水在锋前,B错误;③位于高压控制,天气晴朗,C错误;④位于高压脊附近,天气晴朗,D错误。故选A。【2题详解】读图可知,甲地受高压中心控制。高压系统通常带来下沉气流,天气晴朗,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低压与气旋属于同一个天气系统,高压与反气旋属于同一个天气系统。只不过低气压、高气压是对气压状况的描述;气旋、反气旋是对气流状况的描述。低压控制时,出现阴雨天气;高压控制时,天气晴朗。气旋水平气流运动方向:北半球是逆时针辐合,南半球是顺时针辐
合;气旋垂直气流运动方向都是上升气流。反气旋气流运动方向:垂直方向是下沉气流;水平气流(北半球是顺时针辐散,南半球是逆时针辐散)。藜麦喜凉、耐旱、耐寒、耐盐碱,原产于南美大陆安第斯山脉海拔4500m的地区。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藜麦是最适宜人类的完美的全营养粮食。
我国引种的藜麦一般4月播种,9—10月收获,在山西、青海、河北、吉林、陕西等地已有试种成功的案例。完成下面小题。3.河北、吉林生产藜麦的有利条件是()A.耕地充足B.水源充足C.黑土肥沃D.年均气温高4.吉林引种藜麦可能会()A.与春麦争光B.与玉米争热C.与水稻争
地D.与高粱争肥5.藜麦种植面积的扩大有利于()A.增加世界粮食产量B.促进农业结构调整C.保证我国粮食安全D.改善居民营养状况【答案】3.A4.C5.D【解析】【3题详解】藜麦是喜凉、耐旱、耐寒、耐盐碱的作物。河北和吉林耕地资源相对充足,且气候条件适合藜麦生长,因此耕地充足是
这两个地区生产藜麦的有利条件,A正确。河北吉林,水源并不充足,B错误;河北不是黑土,C错误;纬度较高,平均气温较低,D错误。故选A。【4题详解】吉林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引种藜麦可能会与水稻争夺土地资源,C正确;对光、热、肥没有影响,ABD错误。故选C。【5题详解】藜麦
被誉为最适宜人类的完美全营养粮食,其营养价值高。藜麦种植面积的扩大有利于提供更多优质的粮食资源,从而改善居民的营养状况,D正确,如果扩大藜麦种植面积,可能会使其他粮食作物面积减少,世界粮食不一定增产,A错误;对农业结构没有影响,B错误;藜麦在我国种植面积小,对于我国的粮食安全影响不大,C错误。故选
D。【点睛】藜麦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食用品种主要种植在海拔3000米以上、降雨量300mm左右的高海拔山区,是印加居民的传统食物。藜麦营养价值丰富、全面,古代印加人称之为“粮食之母”,曾被美国宇航局用
于宇航员的太空食品,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藜麦是唯一一种单体植物即可满足人体营养需求的食物,正式推荐藜麦为最适宜人类的完美的“全营养食品”。美国学者发表论文称,在古代和现今珊瑚上发现了“日生长纹”,又称“日轮”,并统计了每“年轮”内“日轮”的数量,发现现代珊瑚每年
“日轮”约为365个,而3.7亿多年前的泥盆纪的珊瑚每年“日轮”约为400个,故推出泥盆纪每天时长约22小时。距今约3亿年的石炭纪,每年“日轮”约为390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珊瑚“日生长纹”的形成原因是()A.海潮周期涨落B.太阳辐射日变化C
地球公转运动D.月相周期变化7.从泥盆纪到石炭纪再到现今,珊瑚“日轮”数量的变化说明()A.地球白转速度加快B.地球公转速度减慢C地球自转速度减慢D.地球公转距离不变【答案】6.B7.C【解析】【6题详解】海潮周期涨落一般
每日两次,而材料信息表明,日纹数量大致每日一个,因此海潮周期涨落不是珊瑚“日生长纹”的形成原因,排除A。珊瑚的生长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光照。太阳辐射的日变化直接影响珊瑚的光合作用和生长速率,因此珊瑚的“日生长纹”主要
是由太阳辐射的日变化引起的,B符合题意。地球公转运动周期为一年,月相变化周期为一月,而日纹生长周期为一日,因此珊瑚“日生长纹”的形成原因不是地球公转运动、月相周期变化,排除CD。故选B。【7题详解】地球的自转速度并不会因为
地质年代的变迁而加快,反而有证据表明地球的自转速度在逐渐减慢,因此A错误。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对珊瑚的日生长节奏影响较小,且公转速度的变化与珊瑚“日轮”数量的减少无..直接关系,因此B错误。根据材料,现代珊瑚每年“日轮”约为365个,而泥盆纪的珊瑚每年“日轮”约为400个,说明在相同的时
间内,泥盆纪的珊瑚生长出了更多的“日轮”。这可能是由于当时地球的自转速度较快,导致一天的时间相对较短,从而在一年内能够形成更多的“日轮”。因此,从泥盆纪到现今,珊瑚“日轮”数量的减少说明了地球自转速度的减慢,C正确。地球公转距离(
即日地距离)在长时间尺度上虽有微小变化,但与珊瑚“日轮”数量的变化无直接关系,因此D错误。故选C。【点睛】化石是存留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及其遗迹。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进化的
,因此,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798厂位于北京朝阳区东北部,是由苏联援建的电子工厂。随着时代变迁,产业、资产整合,工厂荒废。后来,来自全球各地的艺术家们利用厂房原有的包豪斯建筑风格,稍作修改和装饰,形成了目前具有创作展示、交流、设计等多种
功能的艺术创意中心——798艺术区。图示意工业遗址保护、改造、开发分析流程。完成下面小题。8.798厂建设的区位因素是()A.原料B.科技C.政策D.国防9.艺术家将798厂改造成艺术中心,是因为当地()①地租低廉②有城市依托③交通便利④艺术底蕴深厚A.①④B.②③C
.①③D.③④10.据图分析,我国其他城市若想复制798艺术区模式,首先考虑的因素是()A.遗址保留修复需要B.区域经济发展条件C.地域厂房建筑风格D.区域消费市场需求【答案】8.C9.A10.D【解析】【8题详解】798厂是由苏联援建的电子工厂,这需要国家政策支持,C正确
;电子工厂对原料依赖小,A错误;当时科技水平低,B错误;电子与国防关系不大,且出于国防考虑一般会将厂区建设在偏僻地带,D错误。故选C。【9题详解】798厂被改造成艺术中心是因为其原为工业用地,与周边其他地区相比,其地租相对低廉,且原有的包豪斯建筑风格具有艺术价值,①④正确,城市依托和交
通便利不是主要的因素,②③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10题详解】复制798艺术区模式需要注意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和地区民众是否对艺术、文化等有高档消费需求,D正确;遗址保留修复需要、区域经济条件及厂房的建筑风格不是首要
条件,ABC错误。故选D。【点睛】利用废弃工业区发展艺术区,因位置偏、废弃工业区地价低,适合资金紧缺的年轻艺术家租用。这是798艺术兴起的主要因素。区域资源开发、产业转移、国际形势等因素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2022年我国区域经济增速“西快东慢”,
中西部省份经济增长速度领先于东部。图示意2002—2022年国内四大区域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变化。完成下面小题。11.据图判断,2015年至今,经济增速受益于区域资源开发最明显的地区是()A.东部地区B.西部地区C.中部地区D.东
北地区12.2022年以来,我国东部经济增速减缓的原因是()A.环保政策实施B.劳动力供给不足C.外企资产撤离D.产业结构调整【答案】11.C12.D【解析】【11题详解】区域资源开发会促进经济发展,从图中可以看出,20
15年以后中部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增长最快,说明其经济增速收到区域资源开发较为明显,C正确,东部和东北呈现下降趋势,AD错误;西部相对中部增长稍慢,B错误。故选C。12题详解】我国东部地区为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淘汰落后产能,把一部分落后产能转向中西部地区,有利于资【金、技术密集
型企业发展。东部地区出于产业向外转移,经济增速减缓,D正确;环保政策实施并不使整个东部地区经济增速减缓,A错误;东部地区人口密集,劳动力供给量大,B错误;东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外企资产不会大规模撤离,C错误。故选D。【点睛】产业转入促
进中西部地区资源开发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中西部地区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祭祀文化在广东潮汕地区十分兴盛,当地有很多庙宇、祠堂,祭祀对象繁多,包括日月星辰、土地、自然现象(风、雨、雷、电、海潮)、自然物(水、河、石、山、
树等)、祖先、古代先贤和民族英雄。祭祀仪式已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完成下面小题。13.下列祭祀对象中,与潮汕农业文化关联性最强的是()①土地②河、石③雷电④海潮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14.祭祀仪式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利于()A.保护传统文化B.鼓励宗族扩张
C.加强感恩教育D.维护地方治安【答案】13.D14.A【解析】【13题详解】潮汕地区属于沿海平原,土地反映耕种文化,海潮反映渔猎文化,①④正确,沿海平原地区,河、石、雷电与农业文化关联小,②③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14题详解】祭祀仪式属于传统文化范畴。广东省把祭祀仪
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利于保护传统文化,A正确;不是鼓励宗族扩张,B错误;与感恩教育和维护治安关系不大,CD错误。故选A。【点睛】祭祀,是中国的一种信仰活动,源于天地和谐共生的信仰理念。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排入大气的氟
利昂来自工业生产、使用的制冷剂和发泡剂。设定二氧化碳的全球变暖潜能值为1,则氟利昂的全球变暖潜能值为8500,意味着同样质量的氟利昂的增温能力是二氧化碳的8500倍。氟利昂比空气重,人类排放的氟利昂大部分存在于对流层,小部分升入平流层。完成下面小题。15
.氟利昂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影响有()①造成水体污染②造成生态破坏③危害人体健康④加剧温室效应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16.减轻温室气体对环境的影响首先有利于我国()A.提前实现碳达峰B.提前实现碳中和C.实现国际碳转移D.稳定市场碳交易
【答案】15.A16.A【解析】【15题详解】氟利昂对水体污染影响较小,①错误;氟利昂对环境具有增温能力,会造成生态破坏,②正确;根据材料可知,氟利昂的增温能力是二氧化碳的8500倍,能够加剧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加剧,③正确;氟利昂排放量增加,消耗大气中的臭氧,进入大气的紫外线增加,能够危害人体健康
,④正确,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16题详解】我国预计2030年实现碳达峰,之后通过非矿物能源和非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达到碳中和,控制或减少氟利昂排放有利于我国提前实现碳达峰,A正确;对于碳中
和影响较小,B错误;对于国际碳转移和稳定市场碳交易影响较小,CD错误。故选A。【点睛】碳达峰就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达峰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
脱钩,达峰目标包括达峰年份和峰值。碳中和一般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二、非选择题(本大题
共3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科隆群岛位于(90°W,0°)附近的东太平洋海域,由7个大岛、13个主要岛屿、23个小岛、50多个岩礁组成。该群岛是由近300万年科科斯海岭底部的岩浆先后喷发形成的。图示意科隆群岛的地理位
置。(1)分析科隆群岛多火山的原因。(2)指出科科斯海岭上主要岩石类型。的(3)判断科科斯板块上的①地和纳斯卡板块上的②地岩石年龄的差异,并简述推测依据。【答案】(1)位于太平洋东部科科斯海岭处,多断裂活动,岩浆易沿断裂喷出,形成火
山;海岭附近地壳较为薄弱,容易被岩浆巨大的压力冲被而形成火山;距离赤道近,地壳和地幔物质受到的自转离心力大,岩浆容易外溢。(2)喷出岩(或岩浆岩、玄武岩)。(3)岩石年龄差异:①地岩石年龄小于②地。依据:海岭是大洋地壳的诞生处,岩石年龄以海岭为中心向两侧对称分布:
距离岭越近,岩石年龄越小,距离海岭越远,岩石年龄越大:①地距离海岭近,岩石年龄小,②地距离海岭远,岩石年龄大。【解析】【分析】本题以科隆群岛为背景,涉及火山成因、岩石类型、岩石年龄等相关知识,考查对图表信息阅读与获取能力,地理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旨在培养综合思维等核心
素养。【小问1详解】由图可知,科隆群岛位于太平洋东部科科斯海岭处,处于板块的张裂地带,多断裂活动,岩浆易沿断裂喷出,形成火山;海岭附近地壳较为薄弱,容易被岩浆巨大的压力冲被而形成火山;距离赤道近,受到的
自转离心力大,地幔的物质容易外溢。【小问2详解】科科斯海岭上的岩石是岩浆喷发经过冷却凝固形成的,可能是岩浆岩或玄武岩。【小问3详解】海岭是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的,是大洋地壳的诞生处,距离海岭越近,岩石年龄越小,距离海岭越远,岩石年龄越大;岩石年龄一般以海岭为中心向两侧对称
分布。读图可知,与②地相比,①地距离海岭近,岩石年龄小于②地。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科尔沁沙地地处西辽河平原,自西向东地势逐渐降低,这里曾是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疏林草原,由于气候变化、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生态环境严重失衡,成为中国最大的沙地。长期的人
工垦殖不仅打破了自然植被的分布规律,还直接导致区域总体植被量的减少。后经综合治理科尔沁沙地逐渐变得草类茂盛,牧场连片。但近年由于牛羊数量大幅增长,草场再次出现轻度退化现象。图示意科尔沁沙地的位置及附近地区的植被。的(1)请说明科尔沁沙地的形成
原因。(2)概述图中针叶林分布的条件。(3)指出导致科尔沁草场再次出现轻度退化的人文因素。(4)简述图示区域植被减少可能对当地气候产生的影响。【答案】(1)科尔沁沙地处于大兴安岭冬季的背风地带,焚风效应强,降水少;科尔沁沙地为平原,地势低,夏季气温高,蒸发强烈;全球气
候变暖导致蒸发量增大;人类活动加剧,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导致植被破坏,土地退化,形成沙地。(2)降水条件适于针叶林生长;海拔较高,热量条件利于针叶林生存;山地、山坡地下水位低。水分供应不足:距冬季风源地近,冬季低温,针叶林对环境适应性强。(3)草场牛羊数量增加,出
现过度放牧现象;过度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4)森林面积和草地的减少可能导致大气湿度降低,气候趋于干|燥;植被的减少还可能降低植被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加剧温室效应,导致气温升高;植被减少可能导致土壤
侵蚀加剧,进而影响气候的稳定性,导致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加大。【解析】【分析】本题以科尔沁沙地为背景,涉及沙地的成因、针叶林分布影响因素、土地退化成因、植被对气候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对图表信息的阅读与获取能力,地理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旨在培养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小问
1详解】结合材料信息“由于气候变化、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生态环境严重失衡,成为中国最大的沙地”,科尔沁沙地的形成原因可从自然和人为因素来分析。科尔沁沙地处“西辽河平原,自西向东地势逐渐降低”,属于大兴安岭冬季的背风地带,气流下沉,焚风效应强,降
水少;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加上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高,蒸发量大,全球气候变暖也加剧了水分的蒸发;“长期的人工垦殖不仅打破了自然植被的分布规律,还直接导致区域总体植被量的减少”:人类活动加剧,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
,导致植被破坏,土地退化,形成沙地。【小问2详解】由图可知,针叶林分布在河流发源的地区,海拔较高;热量条件利于针叶林生存;该区域地处干旱地区,降水少,符合针叶林水分要求;山地坡地的地下水位低,水分供应不足;距冬季风源地近,冬季低温
,针叶林对环境适应性强。【小问3详解】由材料“但近年由于牛羊数量大幅增长,草场再次出现轻度退化现象”可知,导致科尔沁草场再次出现轻度退化的人文因素是:过度放牧导致过度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植被水分减少,植被
减少,土地退化。【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植被的作用,主要从植被对气候、全球变暖、降水变化等角度分析。森林面积和草地的减少,局部气候失调,可能导致大气湿度降低,气候趋于干燥;植被的减少还可能降低植被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加剧温室效应,
导致气温升高;图示区域位于季风气候与大陆气候的过度地带,植被减少可能导致风蚀、水蚀加剧,土壤侵蚀加剧,进而影响气候的稳定性,导致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加大。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广西玉林市年平均降雨量1650mm。为“藏粮于
地”,2022年8月16日,广西龙云灌区工程开工建设。该引水工程是在珠江的南流江流域新建3座水库、引水渠道和4条输水干管(渠)、29条支管(渠)、26座泵站,把北流江的水源引向南流江流域。该工程设计灌溉面
积360km2,受益人口226万人,建成后将成为玉林市最大的水利工程。图示意龙云引水工程。(1)分析玉林市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2)指出龙云灌区建设的积极作用。(3)推测龙云灌区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答案】(1
)喀斯特地貌区地表水易下渗,流失量大,地表水短缺;地形坡度大,地表水积累少,流失量大;纬度低,气温高,水分蒸发量大;处于南流江上游,径流短小,水源不足。(2)满足工农业发展用水需耍,提高粮食产量,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改善南流江流域生态环境;利于玉林市水资
源配置;改善投资环境。(3)夏季高温多雨,影响施工进度;为喀斯特地貌,地质条件复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多风景名胜区,环保建设要求高,增加建设成本。【解析】【分析】本题以广西龙云灌区工程为背景,涉及水资源短缺原因、建设的作用、遇到困难等相关知识,考查对图表信息的阅读与获取能力,知
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等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玉林市主要是喀斯特地貌,多裂隙,地表水易下渗,地表水短缺;地形起伏大,坡度大,地表水流失快,地表水积累少;所处的纬度低,气温高,水分蒸发量大;处于南流江上游,径流短小,水源不足。【小问2详
解】玉林的水资源短缺,建设灌区可以满足当地工农业发展用水需要,提高粮食产量,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南江流域水资源得到补充,改善南流江流域生态环境;水资源充足,利于玉林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为改善投资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小问3详解】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影响施工进度
;为喀斯特地貌,地质条件复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影响引水工程建设;多风景名胜区,环保建设要求高,增加建设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