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选修)【精准解析】.doc,共(26)页,416.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73a8c660441d43ef5d2f540469696d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19秋射阳县第二中学期末考试高二生物(选修)试卷一、单选题1.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下面几种疾病中可通过显微镜检测出的是()A.先天性愚型B.白化病C.苯丙酮尿症D.青少年型糖尿病
【答案】A【解析】【分析】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主要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和多基因遗传病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详解】A、先天性愚型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A正确;B、白化病是单基因遗传病,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B错误;C、苯丙酮尿症是单基因遗传病,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C错误;D、青少年型糖尿病是多基因遗传病,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D错误。故选A。2.如图所示,其中属于人体
内环境组成成分的序号有()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②④D.②④⑤【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内环境的组成部分即组成成分,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序号所指是否属于人体内环境,再选出正确的答案。【详解】由细胞外液构成的细胞
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图中①组织液、②淋巴和④血浆共同构成了人体内环境。而③血细胞和⑤细胞内液均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故选C。3.如图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关于此图的描述错误的是A.兴奋在①和③之间单向传递B.
③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C.神经递质从①处释放需要④及①上蛋白质的协助D.由①、②、③构成突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兴奋可以在①和③之间单向传递,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递质的释放是胞吐的形式,不需要突触前膜上的蛋白质协助,所以C
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4.下图表示蛙坐骨神经的膜电位变化与对应的膜内外离子变化,据图分析,离子Ⅰ、Ⅱ分别是()A.K+、Na+B.H+、K+C.Na+、K+D
.Na【答案】A【解析】【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使得刺激点处膜两
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详解】据图分析,离子Ⅰ是由膜内向膜外运输,膜电位将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所以离子Ⅰ是K+;离子Ⅱ是由膜外向膜内运输,膜电位为内正外负,所以离子Ⅱ是Na+。故选A。5.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
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为20人,患者3人,男性患者10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A.6%B.4.5%C.11%D.7.5%【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弄清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个体的Y染色体上无对应的等位基因是
解题的关键。【详解】设色盲基因是Xb,则女性色盲患者(XbXb)3人,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XBXb)20人,女性正常(XBXB)177人,男性色盲患者(XbY)10人,男性正常(XBY)190人,由基因频率的概念可知Xb的基因频率是Xb÷(XB+Xb)×100%
=(3×2+20+10)÷(200×2+200)×100%=6%。故选A。6.玉米的紫粒和黄粒是一对相对性状。某一品系X为黄粒玉米,若自花传粉,后代全为黄粒;若接受另一品系Y紫粒玉米的花粉,后代既有黄粒,也有紫粒。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紫粒是显性性状B.黄
粒是显性性状C.品系X是杂合子D.品系Y是纯合子【答案】A【解析】【分析】相对性状中显隐性的判断:(1)亲代两个性状,子代一个性状,即亲2子1可确定显隐性关系;(2)亲代一个性状,子代两个性状,即亲1子2可确定显隐性关系。所以亲2子1或亲1子2可确定显隐性关系,但亲1子1或亲2子2则不
能直接确定。【详解】品系X为黄粒玉米,其自花传粉,后代全为黄粒,由此可知,品系X的黄粒性状能稳定遗传,即品系X为纯种;品系X(纯种)接受另一品系Y紫粒玉米的花粉,后代既有黄粒,也有紫粒,这属于测交,说明Y是杂种,其紫粒性状是显性性状,故选A。7.果蝇某染色体上的
DNA分子中一个脱氧核苷酸发生了改变,其结果是A.所属基因变成其等位基因B.DNA内部的碱基配对原则改变C.此染色体的结构发生改变D.此染色体上基因数目和排列顺序改变【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突变的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
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实质是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产生了新的基因,出现了新的性状;结果是形成等位基因。【详解】A、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上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结合题干信息可知发生了基因突变,结果是产生等位基因,故A
正确;B、题干中“一个脱氧核苷酸改变”,而DNA内部的碱基配对原则不变,A与T配对,C与G配对,故B错误;C、基因突变改变的是基因结构,不会改变染色体的结构,故C错误;D、染色体结构变异才能使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故D错误。故选A。8.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
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正常机体内兴奋在b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②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导致效应器发生反应,不是反射③神经细胞上神经冲动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④当兴奋时,神经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会
发生急剧变化,钾离子流入细胞内⑤神经递质由结构Ⅱ分泌至结构Ⅰ⑥兴奋只能从d传向b,不能由b传向dA.①④⑤⑥B.②③⑥C.①③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其中d上有神经节,属
于传出神经,则e为感受器,c为神经中枢,b为传入神经,a为效应器。Ⅰ、Ⅱ表示突触组成部分。【详解】①由于兴奋在突触结构上只能单向传递,因此正常机体内兴奋在b神经纤维上也只能单向传导,①错误;②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导致效应器发生反应,不是反射,原因是没有完整的
反射弧参与,②正确;③神经细胞上神经冲动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③正确;④当兴奋时,神经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会发生急剧变化,钠离子流入细胞内,④错误;⑤神经递质只能由结构Ⅰ分泌至结构Ⅱ,⑤错误;⑥由于兴奋在突触结构上只能单向传递,因此兴奋只能从d传向b,不能由b传向d,⑥正确。综上正确
的选项有②③⑥,故选B。9.两个氨基酸缩合成肽并生成水,这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来自氨基酸的()A.氨基B.羧基C.R基D.氨基和羧基【答案】B【解析】【分析】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是指氨基酸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
反应产生1分子水的过程。【详解】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所以脱去的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来自氨基和羧基,而氧来自于羧基。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合
成--氨基酸脱水缩合,要求考生识记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能准确判断脱去的水分子中的H和O的来源。10.下图表示人体内某种免疫失调病的致病机理。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a表示的是浆细胞;②红
细胞膜上有抗原物质;③这种病属于过敏反应;④方框内细胞也是免疫细胞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C【解析】只有浆细胞能产生抗体,因此图中a细胞表示的是浆细胞,①正确;抗体具有特异性,一定的抗体只能与一定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图中抗红细胞抗体能与红细胞结合,说明红细胞膜上有抗原物质,
②正确;题图中的该种免疫失调病是由于人体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这类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而过敏反应是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③错误;方框内的细胞是吞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的一
种(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④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是①②④,故选C。11.在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固醇的是()A.胆固醇和生长激素B.性激素和维生素DC.生长激素和胰岛素D.胰岛素和性激素【答案】B【解
析】【分析】脂质的种类及作用:脂肪:储能、维持体温;磷脂:构成膜(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结构的重要成分.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分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详解】A、生长激素属于蛋白质,A错误;B、性激素和维生素
D属于固醇类,B正确;C、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均属于蛋白质,C错误;D、胰岛素属于蛋白质,D错误。故选B。12.下列关于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寒冷时,人体可通过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来增加产热B.寒冷环境中,皮肤通过血管
收缩减少血流量来减少散热C.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代谢活动增强中D.寒冷环境中,正常人体的产热速率小于散热速率【答案】D【解析】【分析】1、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
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2、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即产的热多,散的热多,产的热少,散的热少。外环境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也多。【详解】A、当人处于寒冷
环境中时,寒冷刺激了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入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分析、综合,再使有关神经兴奋,进而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来增加产热,A正确;B、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减少,B正确;C、寒冷环境中,调节方式是神经-体
液调节,调节中枢是下丘脑,相关激素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C正确;D、寒冷环境中,正常人体的产热速率等于散热速率,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D错误。故选D。13.下图为某一高等生物有丝分裂某一时期的图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生物为一种植
物B.该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C.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D.该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细胞含有细胞壁,但不含中心体,属于植物细胞。该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并均匀地移向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
期。【详解】A、图示细胞没有中心体,含有细胞壁,属于高等植物细胞,A正确;B、图示细胞着丝点已分裂,含有8条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B错误;C、该细胞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所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C正确;D、图示细胞着丝点分裂,含有8条染色体,D正确。故选B。14.下列关于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②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比单基因遗传病高③21三体综合征属于性染色体病④只要有一个软骨发育不全基因就会患软骨发育不全⑤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
传方式属于伴性遗传⑥基因突变是单基因遗传病的根本原因A.①②③⑤B.②④⑤⑥C.①③④⑥D.②④⑤【答案】B【解析】【分析】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遗传病可能是先天发生的,也可能是后天发生的,如有些遗传病可在个体生长
发育到一定年龄才表现出来;后天性疾病也不一定不是遗传病。(2)先天性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如母亲在妊娠期前三个月感染风疹病毒可使胎儿患先天性心脏病或先天性白内障。(3)先天性疾病和家族性疾病中的许多疾病
与遗传病有一定的关系,但不等于说先天性疾病和家族性疾病都是遗传病。(4)显性遗传病往往表现出家族倾向,而隐性遗传病难以表现出家族倾向,如果不是近亲结婚,往往几代中只见到一个患者。(5)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一定会患遗传病,如Aa不是白化病患者;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
体也可能会患遗传病,如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详解】①先天性疾病不一定都是遗传病,后天的疾病不一定不能遗传,关键要看其是不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①错误;②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为15%~25%,而单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为1/10万~1/10
0万,②正确;③21三体综合征属于常染色体病,③错误;④软骨发育不全是显性遗传病,因此,只有一个基因缺陷就可患病,④正确;⑤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属于伴性遗传,⑤正确;⑥由于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
,如果突变后的基因是某些致病基因,就能引起单基因遗传病,⑥正确;故选B。15.通过实验测得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强度下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如图所示。图中所示细胞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AB段(不包括A、B两点)相符的一项是()A.B.C.D.【答案
】A【解析】【分析】由坐标可知,B为光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的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C为光饱和点此点以后光照强度不在是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曲线中AB段(不包括B、C两点)光合作用的速度会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此阶段光合作用的速率小于有氧呼吸的速
率,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不仅被叶绿体吸收,多余的还需要从释放到外界。【详解】A、此图二氧化碳外排,呼吸作用速率大于光合作用速率,A正确;B、此图所有二氧化碳外排,光合作用速率为0,B错误;C、此图表示二氧化碳供应光合作用,与外界没有二氧化碳的交
换,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C错误;D、图中叶绿体不仅要吸收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还需要从外界吸取,表示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速率,D错误。故选A。16.下图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图解,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AB段主要进行蛋白质的合成,细胞生长速度快B.出现CD
段变化的原因是细胞质分裂C.该细胞中,在BC段始终有染色单体存在D.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则CD段高尔基体和内质网活动非常活跃【答案】C【解析】在AB段主要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项错误;出现CD段变化的原因是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B项错误;BC段
包括前期、中期等时期,细胞中始终有染色单体存在,C项正确;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活动活跃,参与细胞壁的形成,D项错误。【点睛】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值的变化曲线(1)图1中ef段表示S期,fg段表示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时期,即有丝
分裂G2期、前期和中期,hi段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和末期。(2)图1中,在有染色单体时,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为1∶2;不存在染色单体的时期,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为1∶1。(3)图2中BC段表示间期的S期,CD段表示有丝分裂的G2期、前期和中期,EF段为有丝分裂的后期和末期。17.已
知豌豆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要判断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A.测交B.自交C.与杂合高茎杂交D.与纯合高茎杂交【答案】B【解析】【分析】鉴别方法:(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
法最简便;(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5)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详解】要鉴定一株高茎豌豆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
。但豌豆是雌雄同株、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因此自交法最简便。故选B。18.噬菌体、烟草、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中各具有碱基和核苷酸的种类依次是()A.4、8、4和4、8、4B.4、5、4和4、5、4C.4.5、4和4、8、4D.4、8、4和4、5、4【答案】C【解析】
【分析】核酸分为两种,即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组成的五碳糖分别为脱氧核糖和核糖,其中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碱基有四种,即A、C、G、T,核糖核苷酸的组成碱基有四种,即A、C、G、U。【
详解】噬菌体为DNA病毒,只含DNA,故碱基只有A、T、C、G4种,核苷酸有4种,烟草花叶病毒为RNA病毒,只含有RNA,故碱基只有A、U、C、G4种,核苷酸有4种,而烟草是植物,所以既有DNA也有RNA,碱基
有A、G、C、T、U5种。核苷酸就有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和核糖核苷酸4种,共8种。故选C。【点睛】在真核细胞中,含氮碱基共有5种,而核苷酸有8种。19.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④T2噬菌体侵染
大肠杆菌实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C【解析】【分析】1、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运用假说演绎法得出两大遗传定律,即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
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3、沃森和克里克运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构成了DNA双螺旋结
构模型。4、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5、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
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详解】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两大遗传定律,并没有证明DNA是遗传物质,①错误;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并没有证明DNA是遗传物质,②错误;③肺炎双球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③正确;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
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④正确。综上正确的选项有③④,故选C。20.2011年4月15日~21日是第17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为“科学抗癌,关爱生命”。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放射性治疗可以引发癌细胞凋亡B.癌
变的实质是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突变C.细胞的畸形分化与癌细胞的产生有直接关系D.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是引发癌症的危险因素【答案】A【解析】【分析】癌细胞是指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
殖细胞。细胞癌变的原因包括外因和内因,外因是各种致癌因子,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详解】A、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放射性治疗直接杀死癌细胞,A错误;B、细胞发生癌变的实质
是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突变,B正确;C、癌细胞的产生与细胞的畸形分化有直接关系,C正确;D、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是引发癌症的危险因素,D正确。故选A。二、多选题21.草莓果实在成熟过程中的一定阶段合成某种水溶性花青素使果实颜色逐渐变红
.取即将成熟的完整草莓果实进行实验:去除草莓表面种子,分别喷施等量的水、生长素类似物(NAA)和生长素抑制剂(POA),一段时间后测定果实中花色素含量,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草莓果实细胞中叶绿素和花青素存在于果实细胞的相同细胞器中B.草莓果实成熟过程中
,生长素类激素含量下降C.草莓表面的种子发育过程中产生的生长素对果实中花色素的合成起抑制作用D.草莓成熟阶段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抑制剂,有利于获得色泽深红的草莓【答案】BCD【解析】【分析】分析柱形图可知:完整草莓组,花色素相对含量低;去籽草莓+水组,
花色素相对含量高;去籽草莓+NAA组,花色素相对含量低;去籽草莓+POA组,花色素相对含量高;原因是:完整草莓表面的种子产生生长素类激素,对果实中花色素的合成起抑制作用.欲获得色泽深红的草莓,可在草莓成熟阶段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抑制剂(POA)。【详解
】A、草莓果实细胞中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上,花色素存在于果实细胞的液泡内,A错误;B、在草莓果实成熟过程中,生长素类激素含量逐渐减少,B正确;C、由实验结果可知,完整草莓表面的种子产生生长素类激素,对果实中花色素的合成起抑制用,C正确;D、欲获得色泽深红的草莓,可在草莓成熟阶段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抑
制剂(POA),D正确故选BCD。22.下列有关几种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过敏反应中存在于某些细胞表面的抗体仍可与抗原(过敏原)结合B.自身免疫病涉及的抗体在与人体某些细胞结合后,仍
再能与相应病原体(抗原)结合C.免疫缺陷症是指由于HIV病毒侵染而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下降甚至丧失的疾病D.过敏反应一般不引起组织损伤,自身免疫病会导致某些器官功能受到影响【答案】AD【解析】【分析】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
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
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详解】A、过敏原第一次进入人体后,人体内产生抗体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当抗原(过敏原)再次进入人体,与存在
于某些细胞表面的抗体特异性结合,A正确;B、自身免疫病涉及的抗体在与人体某些细胞结合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不能再与相应病原体(抗原)结合,B错误;C、免疫缺陷症包括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病,而HIV病毒侵染而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下降属于获得性免疫缺
陷病,C错误;D、过敏反应一般不引起组织严重损伤,存在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自身免疫病会导致某些器官受到损伤,D正确。故选AD。23.胰岛素由α、β两条链组成,共含51个氨基酸,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其中的氢全部来自于氨基B.胰
岛素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C.胰岛素能降低血糖体现了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的作用D.一个胰岛素分子全部水解为氨基酸,需要消耗49个水分子【答案】BCD【解析】【分析】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
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2、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
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一肽链数。3、蛋白质中含有肽键,可与双缩脲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4、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多样,
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①有的蛋白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如肌肉蛋白;②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③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和血红蛋白;④有的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⑤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
抗体。【详解】A、氨基酸的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此过程产生的水中的氢一个来自氨基酸的羧基,另一个来自氨基酸的氨基,A错误;B、胰岛素
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中含有的肽键,可与双缩脲试剂作用发生紫色反应,B正确;C、胰岛素属于激素,能降低血糖体现了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C正确;D、结合题干信息可知,胰岛素分子中含有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51-2=49个,
所以一个胰岛素分子全部水解为氨基酸,需要消耗的水分子数=肽键数=49个,D正确。故选BCD。24.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B.淋巴因子能增强免疫细胞对靶细
胞的杀伤作用C.在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中能产生记忆细胞D.体液免疫中,效应B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答案】BC【解析】【分析】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过程为:(1)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
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细胞免疫过程为:(1)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
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详解】A、体液免疫中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A错误;B、淋巴因子能增强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B正确;C、
在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中能产生记忆细胞,如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在特异性性免疫反应中产生,C正确;D、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D错误。故选BC。25.对光合作用图解分析不正确的是()A.图示为真核生物的光合作用过
程B.若突然停止光照,则短时间内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将下降C.图中①为O2,②为ATPD.若用3H标记的H2O进行示踪,可发现元素H的转移途径为H2O→三碳化合物→糖类【答案】BD【解析】【分析】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
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淀粉等有机物。【详解】A、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类囊体存在于叶绿体中,故图示为真核生物的光合作用过程,A正确;B、若突然停止光照,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受阻,短时间内其
来源不变,故短时间内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将增加,B错误;C、光反应阶段包括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图中①为O2,②为ATP,C正确;D、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因此用3H标记的H2O进行示踪,可发现H元素的转移途径为H2O→[H]→糖类,D错误。
故选BD。三、非选择题26.在利用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方法测定紫色万年青叶表皮细胞的浓度实验中,将紫色万年青的叶表皮细胞分别浸入不同浓度(A~F)的硝酸钾溶液中。5min后,观察各叶片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结果如下:叶片表皮细胞ABCDEF硝酸钾溶液/(mol·L
-1)0.110.120.1250.130.140.50质壁分离程度未分离未分离开始分离分离显著分离显著分离质壁分离复原未复原未复原自动复原自动复原被诱导复原不复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质壁分离指的是___________。分离后,在该实验中,质壁之间充满的是_________
。(2)在C和D的浓度下,叶片表皮细胞发生的质壁分离会自动复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3)在F浓度下,当叶片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用清水不能使其复原,原因是______________。(4)根据该实验结果,万年青叶片表皮细胞的
浓度约在____________之间。【答案】(1).细胞壁和原生质层分离(2).硝酸钾溶液(3).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K+和NO3-逐步运输到细胞内部,使细胞液的浓度升高,水分子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4).在高
浓度溶液中,细胞因失水过多而死亡,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5).0.12~0.125mol/L【解析】【分析】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
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
识,分析图表,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详解】(1)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与原生质层分离,由于细胞壁具有全透性,则分离后的质壁之间充满的是硝酸钾溶液。(2)由于K+、NO3-通过主动运输逐渐进入液泡,使细胞液浓度上升,导致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叶片表皮细胞吸
水,从而发生质壁分离会自动复原。(3)由于F浓度过高,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所以叶片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用清水不能诱使其复原。(4)细胞处于0.12mol/L的KNO3溶液中,不发生质壁分离,说明细胞液浓度大于0.
12mol/L;细胞处于0.125mol/L的KNO3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说明细胞液浓度小于0.125mol/L。【点睛】植物成熟的细胞中,当细胞液浓度小于环境溶液浓度时,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由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
缩性,进而出现质壁分离现象,细胞失水越多,质壁分离的效果越明显;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在清水中,由于细胞液浓度大于环境溶液浓度,细胞会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原生质层体积增大,原生质层向细胞壁靠拢,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若细胞失水过度,细胞会死亡,不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利用细胞质壁分离实验可以判细胞是死细胞还是活细胞,也可以估测细胞液的浓度,细胞液的浓度介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开始发是质壁分离的溶液浓度之间。27.如图
为雌性高等动物性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类似),请据图回答:(1)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器官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促性腺激素的靶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当血液中的雌性激素和孕激素达到一定水平时,会反过来会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泌活动。(4)据图分析人工催化鲤鱼产卵一般不采用注射性激素的办法,理由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固醇(2).[①]垂体(3).[②]卵巢(4).下丘脑、垂体(5).过多的性激素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相关功能,最终使性腺退化(答案合理即可)【解析】【分析】性激素的主
要作用是促进性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性激素的分泌受到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的调节,同时,体内性激素含量过高的时候,会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使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减少,图中①代表垂
体,②代表卵巢。【详解】(1)性激素属于脂质物质中的固醇类。(2)下丘脑通过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来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则可以促进性腺(卵巢)的活动,合成和释放性激素。(3)当性激素达到一定浓度后,这个信息又会反馈给下丘脑和
垂体,从而抑制两者的活动,这样系统就可以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这就是反馈调节。(4)体内过多的性激素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的分泌量减少,导致性腺退化。【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动物的激素调节,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
的理解,识图能力和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难度适中。28.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结晶胰岛素的国家。胰岛素对于糖尿病,特别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治疗至关重要。其合成过程如下:刚合成的多肽称前胰岛素原,在信号肽酶的
作用下,前胰岛素原的信号肽被切除,而成为胰岛素原。最后胰岛素原通过蛋白酶的水解作用生成胰岛素和一个多肽C(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1)前胰岛素原可与__________试剂产生颜色反应,前胰岛素原水解所需的水中的氢用于形成___________。(2)胰岛素分子由51个
氨基酸经____________的方式形成两条肽链,这两条肽链通过一定的化学键如图中的______________相互连接在一起而形成。这些氨基酸形成蛋白质后,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减少了________。(3)从理论上分
析,胰岛素分子至少有________个—NH2,________个—COOH。【答案】(1).双缩脲(2).—NH2和—COOH(3).脱水缩合(4).—S—S—(5).888(6).2(7).2【解析】【分析】本题是对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蛋白质检测方法、生物膜系统在组成成分
、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梳理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和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过程、蛋白质检测的方法和原理、生物膜系统在组成成分、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然后分析题图解答问题。【详解】(1)前胰岛素原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
反应,前胰岛素原水解所需的水中的氢用于形成-NH2和-COOH;(2)胰岛素分子由51个氨基酸经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两条肽链,这两条肽链通过一定的化学键,如图中的-S-S-相互连接在一起而形成,这些氨基酸形成蛋白质后,相对分子质量比原
来减少了的质量=脱去的水分子质量+形成3个二硫键失去的质量=(51-2)×18+6=888;(3)从理论上分析,胰岛素分子有两条肽链,至少有2个—NH2,2个—COOH。【点睛】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合成与结构的相关知
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9.如图是细胞内进行遗传信息传递的部分图解,并提供了部分氨基酸的密码子,请据图回答:酪氨酸(UAC),苯丙氨酸(UUU、UUC),丙氨酸(GCA),甘氨酸(GCC),赖氨酸(AAG、AAA
),脯氨酸(CCG),甲硫氨酸(AUG),精氨酸(CGA)。(1)图中1和2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2)若该图表示以甲链为模板合成乙链,则该过程称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催化该过程的酶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两条链共含有200个碱基,且A:T:G:C=2:1:3:3(则含碱基U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4)若甲链中的一段序列
为……TACTTCAAACCGCGT……据此推测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脱氧核糖(2).核糖(3).转录(4).RNA聚合酶(5).20(6).甲硫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DNA分子结构的模式图,其中甲链含有碱基T,为DNA链,则1为脱氧核糖;乙链含有碱基U,为RNA链,则2为核糖,据此答题。【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1为脱氧核糖,2为核糖。(2)若该图表示以甲链为模板合成乙链,即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称为转
录,该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3)若两条链共含有200个碱基,且A:T:G:C=2:1:3:3,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这两条链中A=T+U,则A:T:U:G:C=2:1:1:3:3,含碱基U=200×1/10=20个
。(4)密码子是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若甲链中的一段序列为…TACTTCAAACCGCGT…,则mRNA上对应的序列为…AUGAAGUUUGGCGCA…,据上表推测其编码的氨基酸序
列为甲硫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产物、条件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30.科学家
在研究北美两种不同物种果蝇(种1与种2)的进化过程时发现,在百万年之前,北美大陆只有一种果蝇,其基因型为aabbccDDeeff..随后不同区域的果蝇出现了不同的基因(如图);当基因A与B同时出现在个体中会发生胚胎早亡;同样,基因C与D或E与F同时出现也有胚胎早亡现象。请回答问题
:(1)甲地所有的果蝇构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美大陆不同区域在历史阶段Ⅰ出现了基因的差异,这种变化说明基因突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2)果蝇最多只能飞跃邻近两地
的距离。对历史阶段Ⅰ而言,甲地与乙地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样性,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丙两地的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样性。(3
)甲地与戊地果蝇最终进化成两个物种,运用现代综合进化理论解释其可能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甲地果蝇(种1)一个基因组含有15000个基因,甲地共有果蝇50000只;
戊地果蝇(种2)一个基因组比甲地果蝇多了25个新基因,戊地共有果蝇38000只。比较两地的果蝇种群基因库的大小: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种群(2).不定向(随机、不确定、多样性)(3).物种(4).甲、乙两地果蝇交配后代不能存活或基因不能
交流(或生殖隔离)(5).遗传(6).由于两地距离遥远,超越果蝇飞行距离,基因不能发生交流;两地环境不同,环境对变异的选择不同,基因频率发生不同的改变(7).甲地大【解析】【分析】1、种群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2、种群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能进行
生殖的生物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3、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详解】(1)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称为一个种群,故甲地所有的果蝇称为种群。北美大陆不同区域出现了基因的差
异,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的特点。(2)甲、乙两地果蝇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他们之间的差异属于物种多样性。物种内基因和基因型的多样性叫做遗传多样性。(3)由于两地距离遥远,超越果蝇飞行距离,基因不能发生交流;两地环境不同,环境对变异的选择不同,基因频率发生不同的改变,
最终导致生殖隔离。种群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能进行生殖的生物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所以甲地果蝇种群(50000只)基因库比乙地(38000只)大。【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与生物进化相关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析图能力,并能运
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并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31.下图是某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概念图,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图中A、B表示的过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2)图中b、c、d、e具有相同的_______
_。(3)若e能合成血红蛋白,则b、c、d都________(填“不能”或“能”)合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4)若a为植物细胞,而d能在离体条件下培养成一个植物体,则说明d具有________性。(5)由相同的b或相同的c共同
组成的结构层次叫________,由b、c、d、e共同组成的结构层次叫________。【答案】(1).细胞增殖、细胞分化(2).遗传信息(或染色体)(3).不能(4).控制合成血红蛋白的遗传信息处于关闭状
态(5).全能(6).组织(7).器官【解析】【分析】分析图示:A表示细胞增殖,该过程会使细胞数目增多,但细胞种类不变;B表示细胞分化过程,该过程会导致细胞种类增多,但不会增加细胞数目。【详解】(1)图中A、B分别是细胞数目增多和形态改变,说明其分别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2)图中b、
c、d、e细胞都是由a细胞分裂、分化而来的,所以遗传物质相同。即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3)因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图中各细胞都含有血红蛋白基因,但只有e能合成血红蛋白,b、c、d都不能合成。原因是bcd中控制合成血红蛋白的遗传信息处于关闭状态。(4)d细胞能在体外条件下培养成一个
植物体,则说明d细胞具有全能性。(5)由相同的b或相同的c共同组成的结构层次叫组织,由b、c、d、e共同组成的结构层次叫器官。【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细胞分化和全能性的理解,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识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