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凤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5 页
  • 大小 93.500 KB
  • 2024-09-0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凤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凤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凤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2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凤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精准解析】.doc,共(15)页,93.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6fd6dff02ba01e09ad005a6c6148c1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兴仁县凤凰中学2021届高二第一次月考试卷历史科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西汉时,皇帝多

次下令在郡国广建皇室宗庙。东汉初年,庙制逐步简化,除在长安和洛阳立高祖庙,合祭两汉诸帝,此外别无他庙。这一变化反映出A.佛教东传日渐兴盛B.宗法观念日益淡化C.皇帝制度逐步稳固D.外戚宦官轮流专权【答案】C【解析】庙制的简化是皇权加强的产物,所以这一变化反映出皇帝制度逐步稳固,

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佛教的兴盛并非材料的主旨,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宗法观念并未日益淡化,选项B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根本就未涉及外戚宦官轮流专权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2.秦汉时期,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一身二任,既为监察长官

,又为丞相助手,从属于丞相。魏晋时期,统治者则使御史台超然于行政之外,构成新的监察体制。这一变化A.实现专制下的权力转移B.有效地制约了丞相的专权C.旨在强化君主专制权威D.体现以小制大的治理模式【答案】C【解析】【详解】

材料表明魏晋时期的监察机构更具有独立性和体系性,由于监察体制是君主专制的附庸,监察体制的完善本质说明君主专制的强化,故选C;权力转移只是表象,排除A;只有分化事权才能有效制约相权,排除B;材料体现了独立、制

衡的分权理念,排除D。3.南北朝时期,中书省和门下省设于宫中,主要负责皇家事务。唐朝时两省移出皇宫,并将两省官员分为内省官和外省官,两种官员都具有内、外朝官员的双重身份。这说明A.国家事务的重要性有所提高B.政治运行过程更为成熟C.内外朝的

职能差别逐渐消失D.皇室成为政治权力中枢【答案】A【解析】材料中说明中书省和门下省由过去负责皇宫事务转移到具体国家事务,说明此时国家事务的重要性有所提高,A正确;B中更为成熟,说法错误;唐朝时期主要是三省六部制,不是内外朝,C错误;唐

朝中枢机构不是皇室,是三省六部制度,D错误。4.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分科取士有过中肯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这一评价中肯在A.肯定了选官制度对官僚政治的积极作用B.看到了两种选官制度在选才方式

上的不同C.肯定了科举制对政治的有利影响D.肯定了科举制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可判断,这一制度是科举制。科举制使大批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参与到政权中来,扩大了官吏的来源,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C;选官

制度不仅仅包括科举制,而世官制与察举制存在严重不足,排除A;材料是通过比较两种选官制度在选才方式上的不同而肯定科举制,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制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排除D。5.隋代史官属于皇帝侍臣,通过忠实履行其职权,记录皇帝的“动作法度”,使当代皇

帝畏于死后留下臭名而有所顾忌,更使后代皇帝行为举止有所殷鉴,从而实现其存在的政治意义。这表明隋代史官A.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皇权的作用B.因侍奉皇帝而影响记载史实的客观性C.工作认真负责而成为后世史官典范D.因参与政治管理而淡化历史记录职能【答案】A【解

析】【详解】通过题干中隋代史官的作用可知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皇权的作用,故A项正确;题干主要述及隋代史官的作用,而没有涉及其记载史实的客观性,故B项错误;题干主要强调隋代史官的作用,没有涉及其“成为后世史官的典范”,故C项错误;通过题

干中所述及的隋代史官的作用可知,其参与政治管理并没有淡化其历史记录的职能,故D项错误。【点睛】中国历代均设置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职,统称史官。各朝对史官的称谓与分类多不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类记录类和编纂类两者。史官刚刚出现的时候

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很长时间,这两者是不大分别的,后来演化出专门负责记录的起居注史官和史馆史官,前者随侍皇帝左右,记录皇帝的言行与政务得失,皇帝不能阅读这些记录内容,后者专门编纂前代王朝的历史。6.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

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独创性举措A.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B.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C.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D.推动丞相制度走向解体【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隋

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度,三省六部制度能够提高行政效率,能够提高决策的周密程度,减少决策的失误率,选A。三省六部制度的目的不是在丰富官吏选拔手段,打破世家的特权垄断的也不是三省六部制度,推动宰相制度走向解体是在后来

的明朝时期,B.C.D是均不能选的。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7.唐玄宗时规定:“京官不曾任州县官者不得拟为台省(中央)官。”宋代有一条规定:“举非州县之职,则毋以台谏选焉。”由此可知,当时的高级官员选拔A.强调对中央政令的服从B.注重出身和门第C.以

官员的德和才为标准D.注重基层实践经验【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信息说明,唐宋时期高级官员的选拔,必须曾经任过州县官员,由此可知,当时的高级官员的选拔注重基层实践经验,故D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强调

对中央政令的服从,故A项错误;九品中正制注重出身和门第,故B项错误;察举制以官员的德和才为标准,故C项错误。8.唐朝法律规定刑讯必需使用符合标准规格的常行杖,以杖外其他方法拷打甚至致罪囚死亡者,承审官要负刑事责任。唐律的这一规定A.防止了刑讯逼供的出现B.是唐朝法律走向完善的表现C.促进

了开元盛世的出现D.促进了唐朝政局的长期稳定【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朝的法律规定刑讯至罪囚死亡的,承审官需要负刑事责任,意在制约过分的刑讯逼供,反映唐朝时期审讯法律的完善,这是法律完善的体现,故B项正确。材料旨在制约过分的刑讯逼供,而不是防止

了刑讯逼供的出现,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该法律是那一个时期实施的,无法推断出促进了开元盛世的出现,故C项错误。唐朝中期存在安史之乱、晚期出现藩镇割据,故D项错误。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唐朝法律规定刑讯必需使用符合标准规格的常行杖”“以杖外其他方法拷打

甚至致罪囚死亡者,承审官要负刑事责任”,从执行法律的角度思考材料即可知道答案。9.魏晋时期,各级官学普遍衰落,开馆授徒的私学也十分有限。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士族的各种家学却全面繁盛,由此造成平民家庭出身的人才远远少于士

族家庭出身的人才。这说明当时A.教育被士族阶层垄断B.选官强调门第与教育发展相适应C.儒学的发展受到挑战D.寒门子弟步入仕途的途径被关闭【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魏晋时期,官学、私学普遍衰落,而士族的各种家学全面繁盛,导

致士族家庭出身的人才在社会上占据优势。而九品中正制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强调被选拔者的门第出身,这应该是为了与当时的教育发展相适应,故B项符合题意;当时官学虽然衰落,但仍然存在,因此不能说教育被士族阶层垄断,故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不出儒学的发展状况,C项不符合题意;当

时寒门子弟步入仕途的途径受阻而非被关闭,D项不符合题意。10.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B.政府的行政效率

极大提高C.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D.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结合所学可知

,这些变化说明封建皇权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相权受到削弱,这表明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故D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三省六部制依然存在,故A项表述错误;材料并没有关于行政效率的论述,无法得出此结论,故B项错误;材料只能表明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地位上升,并不能说明它们的决

策权也扩大了,故C项错误。11.宋太祖定下了“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家法。以后的历代皇帝坚持“与士大夫治天下”,以致“终宋之世,文臣无欧刀之辟。”这反映了宋代A.确立了“以文治国”的统治方略B.结束了“重文轻武”的五代风尚C.形成了“以儒立国”的

正统思想D.出现了“积贫积弱”的社会状况【答案】A【解析】材料信息“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与士大夫治天下”说明宋代的治国方略是文官治国,故A项正确;五代风尚是“重武轻文”,故B项错误;“以儒立国"的正统思想开始于汉武帝时,故C项错误;宋代“积弱积贫"的原因是军队战斗力低下和财政危机

,故D项错误。12.元朝行省实行圆议连署制与分领制相结合。圆议连署制下,数名行省正官共同议政决策,“事从公议”。分领制指“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四大职事由正官分别执掌。这种权力运作方式A.使地方决策方式发生异变B.有效提高了中书省的行政效率C.继承了唐代三省运行机制D.体现地方权力间的分权与制约

【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分领制体现了分权,圆议连署制体现了制约,因此,这种权力的运作方式体现了地方权力间的分权与制约,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地方决策方式的异变,故A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地方的行中书省,故B项错误;唐代三省运行机制是:中书—门下—尚书,很显然材料和唐代三省运行机制是不

同的,故C项错误。13.宋、元以来的进士中榜后直接被授予官职。明初开始实行“观政进士”制度:进士中榜后,并不立即实授官职,而是将其分派中央各衙门观政,之后方实授官职。这一变化A.强化了中央集权B.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C.完善了科举制度D.提升了官员文化水平【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

古代选官制度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根据材料所述,明初时期进士中榜后,一改以前直接授官的惯例,而是将其分派中央各衙门观政,之后方实授官职,这种制度使新任官员增加了处理事务的阅历,完善了科举制,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中

央和地方的关系,A项错误;材料的变化无法体现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排除B;材料是提高官员处理事务的能力,不是提升官员文化水平,D项错误。故选C。14.赵翼的《陔余丛考》载:“至元设行中书省于各路,遂又移为方州之名,

曰各直省也。然行省之称,亦不自元始……金宣宗时,州县为元兵残破,乃随处设行省,以治一方。”由此说明()A.行省因防御元兵而设B.行省制度开始于金代C.行省制度具有继承性D.行省为流动的中书省【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行省之称,亦不自元始。金宣宗时,州县为元兵残破,乃随处设行省,以治一方”可

以看出,行省制度的形成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故C不符合题意;由上述材料可以看出,行省在金代设立是为了“治一方”,故A不符合题意;结合所学,行省制始于元代,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行省与中书省之间的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15.元朝时,“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

湖广之边,唐所谓羁摩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种变化反映了A.人口增加推动边疆开发B.君主专制统治更加强化C.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D.地方管理制度模式一致【答案】C【解析】““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

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摩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说明元代利用行省管理地方,加强中央集权,C正确;A、B和D错误。16.中国古代是“家国同构”的社会,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父为“家君”,君为“国父”。由此可知

A.“君权”是“父权”的延伸和扩张B.分封制是“家国同构”的制度根源C.血缘纽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础D.儒家思想根植于悠久的文化传统【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治国必先齐其家者”说明做好“家君”才能做好“国父”,即“君权”是“父权”的延伸和扩张,

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分封制,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出血缘纽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础,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儒家思想,故D项错误。17.中国古代监察机构是由御史和御谏两部分组成。御史职能主要是打击贪

腐。言谏是以匡正君主施政中的缺失为目的。言谏机构兴于汉、发展于唐、衰减于宋。终结于明。可见言谏制度A.是封建王朝制约皇权专制的有效手段B.受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影响而渐趋消亡C.发展轨迹与专制制度强化呈相反

方向D.符合最高统治者监察百官的政治需要【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言谏机构兴于汉、发展于唐、衰减于宋。终结于明”,可得出言谏制度的消亡体现了对专制皇权制约力度的衰弱,二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故C符合题意;封建王朝皇

权至上,言谏制度不能制约皇权专制,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表明言谏制度终结于明,可见并非受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影响而消亡,故B不符合题意;言谏属于谏议制度,不以监察百官的职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8.虽然自汉朝以后,曾有过南北朝的割据局面,但南

北政权都争以“中国”为正统。隋唐两朝,天下一统,在修史时,将历史上分裂的南北政权都归入“中国”,纳入正史。据此可知从汉到隋唐A.中国的内涵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B.南北方形成了共同的民族认同感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逐渐加强D

.统治者注重从法统上坚持统一意识【答案】D【解析】【详解】虽然南北朝是割据的,但在隋唐修史时仍把分裂的南北政权归于中国,说明统治者注重从法统上坚持统一意识。故D项正确。中国的内涵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材料主旨没有体现。故A错误。此时的南北方并不存在共同的民族认同感。故B项错误。材料讲述的

是国家统一,而非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故C错误。19.明太祖曾指出:“圣人之治天下,四海之内,皆为赤子,所以广一视同仁之心。朕君主华夷,抚御之道,远迩无间”。(《明太祖实录》)明成祖朱棣也认为:“人性之善,蛮夷与中国无异……夫好善恶恶,人情所同,岂间于华夷。”(《明太宗实录》

)以下对史料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A.古代史料中关于“夷夏之防”的记载有失公允B.明史籍中关于民族关系缓和的记载较为真实C.两部实录均意识到中原民族与夷族并无区别D.明朝统治者的民族观仍需其他史料加以印证【答案】D【解析】仅仅凭《明太祖实录》和《明太宗实录》的记载不能说明古代史料

中关于“夷夏之防”的记载有失公允,故A项错误;同样,材料信息也无法体现明史籍中关于民族关系缓和的记载较为真实,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中原民族与夷族并无区别,故C项错误;由于材料信息有限,故明朝统治者的民族观仍需其他史料加以印证,故D项正确。故选D。20.清代内务府是独立

于政府行政机构之外,自成体系,管理皇室、皇族一应事务的机构。内务府官员属流官,定期更换。另外,内务府财政收入不仅来源于皇帝私产,也来源于国家财政收入;内务府的财政支出,不仅用于宫廷,也用于军费、赈济等。材料表明A

.清政府具有家国同构的特征B.皇室特权是清政府腐败的根源C.清朝中央权力处于分散状态D.内务府是国家行政机构的补充【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内务府既有政府机构的特点又有皇室、皇族机构的特点,说明了家国同构的特征,故A正确;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是清政府腐败的根源,故B错误;材

料也没有反映清朝中央权力处于分散状态,故C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明内务府是国家行政机构的补充,故D错误。21.“廷寄”上谕是清代军机处官员日常工作之一,其内容大都是告诫臣工、指授兵略、查核政事、责问刑法之

失当等。这体现了军机处的职能是A.传达皇帝旨意B.参与行政决策C.总领全国政务D.负责监察百官【答案】A【解析】根据“廷寄”内容“大都是告诫臣工、指授兵略、查核政事、责问刑法之失当等”,结合所学可知,军国大事由皇帝决断,军机大臣只

是跪受笔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和地方部门去执行,故选A;军机处没有决策权,排除B;C不符合史实,排除;军机处不是监察机构,排除D。22.据载,从1748年开始,奏折与题本成为清朝两种并行的上行文书。中央和地方官员往往用奏折向皇帝密报机

密事务,用题本报告一般例行公事。清朝“奏折”制度的创立A.提高了行政效率B.减少了决策失误C.确保了政治清明D.削弱了中枢权力【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中央和地方官员往往用奏折向皇帝密报机密事务,用题本报告一般例

行公事”,这种奏折制度使皇帝加强了对中央和地方官员的控制,提高了行政效率,A正确;减少了决策失误,材料没有体现,排除B;确保了政治清明,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削弱了中枢权力,同材料信息相反,排除D。【详解】23.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

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清朝的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故A项中

“专管军务”、D项中“专理邢狱”的说法与史实不符;C项中“设有官衙”的表述由题目中无法看出。故排除;由题目中的信息“光绪……谕军机大臣……凡有旨……皆书于册……议大政……得旨则与”可知清朝的军机大臣可参与政务,但无决策权,得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故B项

的表述符合题意。【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军机处。24.有研究者指出在中国古代,血缘是政治权力与国家产生的根源,当至高无上的神权、政权产生后又反过来剥离部分成员的血缘关系并减低其作用,促使社会阶层的分化,这说明A.儒家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B.血缘与政治秩序建构的对立统一C.血缘关系是等级分

化的基础D.家国一体政治架构的社会合理性【答案】B【解析】【详解】题干的中心词是“血缘关系”,没有提及“儒家思想”,故A项错误;血缘关系是国家产生的根源,当政权产生之后,又把血缘关系进行剥离及减低其作用,这说明血缘关系与政治建构的对立和统一,故B项正确;根据题干之意,血缘关系不仅国家产生的根源

,还是等级分化的依据,故C项错误;题干述及了家国一体的政治架构,但没有提及其是否合理,故D项错误。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52分)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上海自开埠以来,便成为各种流行病频发地带……检诸相关史料,可以发现霍乱是其中最为频繁

的一种。民国时期上海霍乱流行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频繁,数十年几乎无年不发生;二是死亡人数多,涉及各色人等,尤以移民、苦力等下层社会群体受害最深;三是成因极为复杂,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的作用,如贸易、人口、移民、城市管理、习惯文化、生活方式、社会分层、

战争等。多种因素叠加交互作用,使上海成为当时中国三大霍乱中心之一。研究还发现,民国时期上海霍乱不同于一般的传染病,而是现代沿海城市畸形发展的一种城市病,其社会问题的层面要多于自然的层面。——摘编自胡勇《民国时期上海霍乱频发的原因探略》材料二东北地区自

晚清以来就是一个鼠疫灾害多发的地区。……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依然严重的鼠疫流行给执政初期的党和政府以严峻的执政考验,促使东北地区党和政府与社会积极应对,不仅迅速成立了专业鼠疫防治机构,组织实施了有效的疫区处理工作,开展了积极的

鼠疫临床治疗,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鼠疫救疗机制,而且从群众性工作和技术性工作两个方面迅速建立了较为严格的鼠疫疫情报告制度;实施了积极的鼠疫预防接种,开展了大规模的捕鼠、灭蚤及环境卫生工作,加强了卫生防疫工作宣传与教育等。……这些措施为东北地区成功的鼠疫防控奠定

了基础。——摘编自李洪河《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的鼠疫应对机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时期上海霍乱频发的主要原因及反映的本质问题。(10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党和政府在东北地区采取的鼠疫应对机

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机制的重要意义。(10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当今社会防疫事业从中能得到哪些借鉴。(5分)【答案】(1)主要原因:自然因素的影响;移民众多和人口稠密;政局动荡和战争频繁

;政府管理职能和防疫机制的缺失;公共卫生和防治意识的不足。(8分,答出4点即可)本质问题:城市的畸形发展;管理体制的落后。(2分)(2)机制:成立专业鼠疫防治机构;建立鼠疫疫情报告制度;实施鼠疫预防接种;开展捕鼠、灭蚤及环境卫生工作;加强卫

生防疫宣传与教育。(4分,答出4点即可)意义:奠定了鼠疫防控的基础;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为后来新中国卫生防疫事业进步提供经验借鉴;支援了东北地区的社会主义建设;巩固了新中国政权。(6分,答出3点即可)(3)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利用民间社会力量;防疫与救治相结合;完善公共卫生体系

。(5分,答出3个要点可给满分)【解析】【详解】第(1)问,“原因”根据材料一信息“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的作用”“如贸易、人口、移民、城市管理、习惯文化、生活方式、社会分层、战争等”及所学知识分析归纳;“本质问题

”根据材料一信息“而是现代沿海城市畸形发展的一种城市病,其社会问题的层面要多于自然的层面”概括即可。第(2)问,“机制”根据材料二信息“成立了专业鼠疫防治机构”“实施了有效的疫区处理工作”“开展了积极的鼠疫临床治疗”“建立

了较为严格的鼠疫疫情报告制度”“实施了积极的鼠疫预防接种”“开展了大规模的捕鼠、灭蚤及环境卫生工作”“加强了卫生防疫工作宣传与教育”概括即可;“意义”根据信息“这些措施为东北地区成功的鼠疫防控奠定了基础”及所学知识分析归纳。第(3)问,“借鉴”根据两则材料的相关

信息及所学知识进行总结。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一览表中央官制地方管理选官制度秦朝皇帝制度郡县制军功授三公九卿制爵制汉武帝中外朝制度郡国并行制、“推恩令”察举制隋唐三省六部制藩镇割据科举制宋二府三司制把军、政、财权收归

中央设通判、转运使科举制元中书省行省制度明废丞相设内阁八股取士清南书房军机处八股取士从表中提取相关信息,从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答案】题目:中央集权逐步强化阐述: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

内容就是中央集权制度。自秦朝全面推行郡县制,开始形成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体系,到元朝设置省制,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强化。期间西汉初期郡国并行制引发“七国之乱”、唐中期设立节度使造成“藩镇割据”,出现了地方对抗中央的局面。但经过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以及北宋初年“尽收”地方“钱、权、兵

”,极大地削弱了地方权力。因此,中央集权制经历了逐步强化的过程,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解析】【详解】首先,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如根据“中央官制”栏,我们可以提取论题:君主专制不断加强;根据“地方管理”栏,我们可以提取论题:中央集权逐步强化;根据“选官制度”栏,我们可以提

取论题:选官标准从重血缘到重才能最后僵化;然后,根据材料联系相关史实进行论证,最后,总结、简要评论。27.材料希特勒狂妄宣称,消灭布尔什维克主义是他一生的目标,是纳粹党的基本思想。为此,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签订三国协定,矛头首先指向苏联。据统计,从1940年9月到1941年9月,德国

军费开支就达601亿马克,占国家全部开支的70%。1940年12月,勃劳希契和哈尔德提出了进攻苏联的“巴巴罗沙计划”,得到希特勒批准。该计划要求对苏联进行突然袭击,用闪电战击溃苏联,并且规定对苏战争必须在6个月到12个月内结束,最迟不得超过1941年圣诞节。----摘

编自张椿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进攻苏联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巴巴罗沙计划”破产的原因。【答案】(1)希特勒敌视社会主义苏联;三国协定的签订;军事上准备充分;德国基本

控制了北欧、西欧和南欧,占据优势。(2)德国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苏联人民的英勇抵抗;苏联战前工业化建设奠定的物质基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支援。【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德国进攻苏联的背景和“巴巴罗沙计划”破产的原因,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概括归纳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

)德国进攻苏联的背景,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希特勒狂妄宣称,消灭布尔什维克主义是他一生的目标,是纳粹党的基本思想”“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签订三国协定,矛头首先指向苏联”“从1940年9月到1941年9月

,德国军费开支就达601亿马克,占国家全部开支的70%”等信息,并结合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2)“巴巴罗沙计划”破产的原因,应当根据所学有关内容,从战争的性质、苏联方面的有利因素和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支持等方面来回答。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59331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