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课件)——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下册

PPT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0 页
  • 大小 4.816 MB
  • 2024-10-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课件)——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课件)——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课件)——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67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7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课件)——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下册.ppt,共(70)页,4.816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6b5deeb5d5fec6e565484df46a4924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导入新课:•古语有云:“一夫敌百万之师”,刘伯温也说过:“凡用兵之道,以计为首。”而在历史上,曾有过无数这样的人物:身佩六国相印的苏秦,轻摇羽扇的孔明,运筹帷幄的张良,提到他们我们无不赞叹他们的大智大勇。•今天

我们要来认识这样一位智勇双全的人—烛之武。解题:烛之武退秦师•1.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养马的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佝偻,步履蹒跚。(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2.退:使……撤退•3.师:军队《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叙外交辞令。主要艺术成就:长于叙事,善于写人,工于记言。《左传》简介编年体:按时间顺序编写的史书体

裁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左传》国别体:以国家为中心编写的史书体裁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纪传体: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春秋》与《左传》《春秋》是孔子据鲁国史书《鲁

春秋》修订的,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近240多年的历史。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书记载的都是一年四季中发生的大事,因此取名为《春秋》。课堂练习注音氾南佚之狐缒而

出共其乏困朝济而夕设版焉阙秦秦伯说逢孙fányìzhuìgōngzhāoquēyuèpáng无能为()也矣共()其乏困秦伯说(),与郑人盟夫()晋何厌之有微夫()人之力不及此wéifÚgōngyuèfÚ佚之狐()fánzhuìquē秦军氾()南若不阙()秦夜缒()而出失

其所与,不知()使杞()子、逢()孙戍()之zhìqǐpángyìshù预习检测时代背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1.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2.公元前632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

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盟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时代背景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

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秦晋之好释“秦晋之好”春秋时代,晋国统治集团内部发生斗争,公子重耳被迫流亡,历经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秦国等诸侯国。重耳在各国遭遇不尽相同。齐国是以厚礼相

待,而在经过郑国时,郑国大夫叔瞻劝郑君说如果不能厚待重耳,就要把他杀了。重耳到了楚国,受到优厚的招待,并许诺楚王,有朝一日两国交战先退避九十里。后来秦穆公出于政治投机,派人把重耳请到秦国,并把女儿嫁给重耳,秦晋结下姻亲关系,这就是历史上的秦晋之好。今天两家要联姻,还说欲结秦晋,当由此而出。再后

来,秦穆公派兵把重耳护送回国当了国君,就是晋文公。时代背景鲁僖公三十年,晋国和楚国大战于城濮,结果楚国大败。在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协助楚国一起攻打晋国,而且晋文公年轻时流亡到郑国,受到冷遇,所以文公把新仇旧怨加到

一块,于两年后联合秦国讨伐郑国。郑伯闻讯后,派烛之武面见秦穆公,劝他退兵。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两国的矛盾表现出处处为秦国利益着想的样子,分析当时的形势,抓住利害关系,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国有利,灭掉郑国对秦国不利的道理,

终于说动秦国退兵。晋军失去盟军支持后,也被迫撤离了郑国。此文即是记叙了这一历史事件。春秋时期形势图秦晋围郑形势图氾南郑秦晋函陵氾南秦晋围郑形势图《烛之武退秦师》连环画烛之武退秦师合作探究,理清脉络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秦晋围郑临危受命劝退秦师秦晋退兵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以:因为•无礼于晋=于晋无礼(状语后置,译:对晋文公无礼)•贰:从属二主。贰于楚: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依附于楚。•军:驻扎。名→动秦晋围郑示意图•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郑国依附于晋国的同时又依附于楚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南面。公元前630年郑新郑秦晋晋军秦军秦国和晋国出兵攻打郑国的理由:1以其无理于晋2郑贰于楚

(晋文公逃亡时郑国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他)(郑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秦郑无矛盾冲突烛之武退秦师合作探究,理清脉络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秦晋围郑(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课文串讲言于郑伯=于郑伯言(状语后置)使:派若:如果译文: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助词。犹:尚且已:同“矣”是:

这辞:推辞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译文: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

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烛之武一开始为什么没有答应?•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yǔ、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烛之武退秦师合作探究,理

清脉络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秦晋围郑(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临危受命讨论交流:•在这一段出现了三个人物:佚之狐、烛之武、郑伯,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些语言各自体现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一)词类活用•(1)晋军函陵,名词活用作动词,军驻军•

(2)贰:数词,这里活用为动词译为从属二主•(二)特殊句式•1、状语后置句:•①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②且贰于楚也且于楚贰也•③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2、省略句:•①晋军函陵晋军(于)函陵②辞曰:臣之壮也(烛之武)辞曰③许之。(省略主语“烛之武”。句意是

:烛之武应许了他。)3、判断句是寡人之过也(“„„也”表示判断,“是”为指示代词,译为这。)烛之武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服秦伯退兵呢?结果如何?齐读第三段,共同探讨。()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

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夜:夜晚—>在夜里。名作状烛之武在古文中,方位、时间名词出现在谓语动词前,一般活用作状语。执事: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既:已经译文: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

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翻译翻译鄙:名作动,把…当作边邑陪:增加厚:变雄厚薄:变薄弱形作动用:介词,表原因译文: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

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以为:把……作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出使的人共:通“供”,供给乏困:缺少的物资。形→名译文: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

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翻译翻译为:给予晋君赐:恩惠朝:早晨—>在早上夕:傍晚—>在晚上名作状语译文: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

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东:向东。名→状封:使…成为边界。使动阙:使…减少焉:哪里厌:满足利:使…..获利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图:考虑译文:晋国有什么

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结果(一)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说:通“悦”戍:守卫翻译翻译译文: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

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

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烛之武打动了秦伯,使秦退兵,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阐明利害,动摇秦君.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引史为例,挑拨秦晋.推测未来,劝

秦谨慎.烛之武谋略小析欲擒故纵投其所好挑拨离间釜底抽薪保全郑国处处言秦,处处为郑明里为秦,暗则为郑三寸巧舌力挽狂澜纾国难,一番善辩情荡衷肠罢干戈。烛之武退秦师合作探究,理清脉络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秦晋围郑(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临危受命劝退秦师坦言知亡,动之以情阐明利害,晓之以理以

利相诱,为秦着想引史为例,巧设离间结局: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之:代指秦军夫人:那人因:依靠敝:损害所与:同盟知:通“智”其:还是。表商量语气去:离开翻译翻译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说:

“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这样晋军也撤离了郑国。返回返回烛之武退秦师合作探究,理清

脉络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秦晋围郑(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临危受命夜缒出城劝退秦师坦言知亡,动之以情阐明利害,晓之以理以利相诱,为秦着想秦晋退兵引史为例,巧设离间分析人物形象深明大义临危受命智勇双全能言善辩1、烛之武是怎样的一个人?本文还刻画了哪些人物?他们的性格特点怎样?烛之武郑伯次要人

物佚之狐秦伯晋侯虚心纳谏勇于改过知人善举慧眼识珠善于决策善谋利益头脑清醒随机应变1、通假字已,通“矣”,了。共,通“供”,供给、供应。说,通“悦”,高兴。知,通“智”,明智,聪明。(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

困(3)秦伯说,与郑人盟(4)失其所与,不知古汉语常识2、词类活用烛之武退秦师晋军函陵,秦军汜南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越国以鄙远邻之厚,君之薄也即东封郑若不阙秦阙秦以利晋因人之力而敝之共其乏困退,使动用法,使……撤兵。军,名词作动词,驻军。亡,使动用法,使

……灭亡。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厚,薄,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封,名词意动用法,使……成为疆界。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3

、特殊句式•(1)状语后置句:•①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于君有益•③且贰于楚也且于楚贰也•④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2)宾语前置句:•①何厌之有?②有何厌?•(3)省略句:•①晋军函陵晋军(于)函陵•②敢以烦执

事敢以(之)烦执事•③辞曰:臣之壮也(烛之武)辞曰词语解释1、且贰于楚也。贰: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3、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辞:4、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若:5、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鄙:6、焉用亡郑以陪邻?陪:7、行李之往来。行李

:从属二主驻扎推辞假如把…当作边邑增加出使的人8、共其乏困。共:9、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10、朝济而夕设版焉。济:11、又欲肆其西封。肆:12、阙秦以利晋。阙:13、秦伯说。说:1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夫:通“供”

,供给恩惠渡河延伸、扩张侵损、削减通“悦”,高兴(如果)没有那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边境,您知道那是困难的。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已经把郑国当

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4、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削减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考虑这件事。词句翻译课堂练习⒈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晋军函陵(军:军队)B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C是寡人之过也(是:这)D亡郑以陪邻(陪:增加)⒉下

列句中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B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肉食者鄙,未能远谋D若不阙秦阙秦以利晋AD⒊下列“其”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君知其难

也B共其乏困C又欲肆其西封D吾其还也4.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B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很高兴,与郑国签订了盟约。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况且您曾经接受晋国的恩惠。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您能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的主人。DC6

.本文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是:①;②;③;④。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晋师撤退5.本文选自《》。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所作,与《》《》合称为“春秋三传”。左传编年体左丘明公羊

传谷梁传积累成语•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今泛指两家联姻。•贪得无厌: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胜之不武:以强凌弱,即使赢了也不光彩。比喻以大欺小。•春秋笔法: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不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

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叔詹谏曰①:“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晋公子,姬出也②,而至于今,一也。离外之患③,而天不靖晋国④,殆将启之,二也。有三士足以上人⑤,而从之,三也。晋、郑同侪⑥,其过子弟固将礼焉,况天之所启乎?”弗听。①叔詹,

郑国大夫。②姬出,姬姓父母所生,因重耳父母都姓姬。③离,同“罹”(lí),遭受。④靖,安定。⑤三士,指狐偃、赵衰、贾佗三人。⑥侪(chái):类。《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的相关内容翻译翻译返回返回到了郑国,郑文公也不以礼接待重耳

。大夫叔詹劝郑文公说:“臣下听说上天所赞助的人,其他人是比不上的。晋国公子有三件不同寻常的事,或许上天要立他为国君,您还是依礼款待他吧!同姓的男女结婚,按说子孙后代不能昌盛。晋公子重耳的父母都姓姬,他一直活到今天,这是第一件不同寻常的事。遭到流亡

在国外的灾难,上天却不让晋国安定下来,大概是要为他开出一条路吧,这是第二件不同寻常的事。有三位才智过人的贤士跟随他,这是第三件不同寻常的事。晋国和郑国是同等的国家,晋国子弟路过郑国,本来应该以礼相待,何况晋公子是上天所赞助的人呢?”郑文公没有听从叔詹的劝告。返回返回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