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3月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历史试题答案.pdf,共(5)页,253.081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64c6d8fb9abff2f035e78e45ee41e9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巴蜀中学2022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答案DBDCBAAB题号9101112131415答案BDCCBCC【解析】1
.材料显示了商王各事都要通过占卜决断,以神权来强化王权,这是商王行使统治权力的有效手段,故选D。秦朝才实现君主专制统治,排除A。“完整体系”通过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占卜范围也没有体现,排除C。2.《弋射收获图》作为画像
石是一手史料,上部弋射图和下部收获图反映了东汉社会生产状况,有重要的史学研究价值,故选B。持续向前发展的过程反映不出,排除A。除了狩猎业还有农耕业,不选C。“民生凋敝”与材料反映的生产繁荣正好相反,不选D。3.材料主要考察了九品中正制度的弊端,依据门第来考察官员,说明东
晋时期门阀政治在选官方面的影响,故选D。“已被禁绝”说法过于绝对,不选A。“徇私舞弊”材料中无法体现,不选B。察举制是西汉的,不选C。4.随着宋明理学的发展,规范了人的三纲五常,尤其是对女性的道德束缚越来越多,明朝被列为“烈女”“节妇”的人数急剧增加体现了南宋理学思想对当时婚姻观念
的影响,故选C。A只体现了隋唐时期,故不选。妇女社会地位较低仅仅是表象,不选B。唐、宋、明朝均有经济发展繁荣时期,材料也无法体现市民价值取向问题。不选D。5.本题考查西学东渐,利玛窦利用士大夫阶层的喜好来减少传教的阻力,故选B。传播了西方科学知识属于客观上,排除A。材料是单方面西方
知识传入,中西方文化交流体现不出,不选C。材料并没有体现西方在中国倾销商品,不选D。6.通过“引万国公法”“均系十分遵约”可以看出清政府逐步遵守国际外交规则,故选A。“主动融入世界舞台”涵盖范围太广,不选B。“国际地位提高”
材料无法显示,材料单方面看出中国学习西方,不选C。“成功转型”不符合史实,排除D。历史参考答案·第2页(共4页)7.通过“第一要务”可以看出洋务派重点发展军事,故选A。“抵御经济侵略”并不是材料主张,不选B。“太平天国”和
“武力割让失地”材料中都没有体现,故不选C和D。8.在广西、云南、贵州、新疆等相对落后的地区设置学堂,可以推动发展教育,从而达到认可朝廷的政策巩固统治的目的,故选B。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华夷之辨,但是没有突破其局限性,不选A。边疆内
患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不选C。材料仅显示了部分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范围太大,不选D。9.1946年把“减租减息”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根据所学可知,此时已经进入解放战争时期为了获取农民的支持,所以选B。1946年抗日战争已经结束,不选A。“缩小社会
贫富差距”并不是此时期的主要目的,不选C。社会主义经济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事情,不选D。10.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思想并没有马上获得解放,对于外国品牌接受度还没那么高,故选D。这不属于极“左”思潮的影响,排除A。材
料没有显示对于本国汽水产品的影响,排除B。题干时间在中美建交后不久,此原因不属于中美原因恶化,不选C。11.通过“适可而止”,保护“两方”,可以看出梭伦改革考虑了两方利益,属于中庸的思想,故选C。在伯里
克利执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排除A。梭伦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并没有使阶级矛盾尖锐,不选B。梭伦改革虽然奠定雅典民主政治基础,但是并不是材料主旨,不选D。12.英国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占据优势到第二次工业革命转向以美国、德国为中心,英国
的商业优势逐步丧失,故选C。当时英国仍然是世界霸主,排除A。材料主要强调出口产品,不能片面得出经济发展缓慢的结论,不选B。高福利高赤字现象与材料无关,排除D。13.本题主要考察美国三权分立,权力之间互相制衡,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规定,国会的立法权不得授出,所以《全国工业复兴法》属于立法权过度授予被废除
,故选B。A选项相比较而言,没有B选项更准确表达题意,不选A。“美国即将走出经济危机”材料无法体现,不选C。本题与自由主义观念无关,不选D。14.苏联虽然推行计划经济,但是这种国家配给的方式也造成了买东西不方便的弊端,反映了计划经济的束缚,故选C。材料反映
了买鸡蛋困难,并没有基本解决消费品匮乏问题,不选A。经济改革成效更没有看出来,不选B。工业对农业的影响在材料中没有显示,不选D。历史参考答案·第3页(共4页)15.材料虽然突出“拉丁美洲、非洲、中东和亚洲”“新独立的国家”,其实是美国加强对第三世界的渗透与扩张,确立在世界
上的霸主地位,故选C。不仅仅是为了扩张美国的经济势力,不选A。美国想要领导新独立的国家,不会促进民族解放运动,排除B。加强对亚、非、拉地区的控制不是最终目的,不选D。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5分)16.(26分)(1)(8分)特点:田赋合并了丁银;
田赋征收形态钱物并存;除正税外有多种杂税;田赋在国家财政中的占比下降;田赋征收中产生的损耗皆由粮户承担。(每点2分,任答四点即可)(2)(12分)变化:税目初期归并,后期大幅增加;税收权力由中央划归到地方;税收体系逐渐混乱;税额大幅增加。(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原因: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性质;近代战乱不断、政局动荡;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3)(6分)意义: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推动了农业农村发展;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又一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17.(12分)观点:研究抗战大后方历史,有利于充分认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重大作用和深远影响,强化天下为公,民族至上的理念,推动两岸人民和执政党,实现民族和解与团结。论证: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重庆作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战时陪都
,打破了日本侵略者通过攻破中国首都南京速战速决使中国屈服的企图。依靠重庆这一西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统筹一切抗日战争资源和力量,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在日本对华侵略不断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进行第二次国共合作
。国共合作对中华民族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对推动中国的民主和进步,作出了极其重要的历史贡献,促成了全国人民空前的大团结,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历史参考答案·第4页(共4页)结论:重视抗战大后方历史意义,认识第二次国共合作价值,对
新时期推进海峡两岸关系和国共关系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其他观点参考:研究抗战大后方历史,可以全面地展现中国战场的全貌,更加准确地反映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和贡献;研究抗战大后方历史,有利于还原二战真相,进一步揭露日本侵华的战争罪行,为开创中日关系的光明未来奠定基础。)【评分标准】观点2
分,论证8分,结论2分。18.(17分)(1)(10分)特点:建立自己的政权;建立国际性政党组织。(每点2点,两点4分)背景:工业革命在欧洲扩展;欧洲社会矛盾激化;科学社会主义发展。(每点2点,三点6分)(2)(7分)意义:促进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发展;推动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推动了世界共产党的团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世界发展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答出一点2分,两点5分,三点7分)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