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二语文期中模拟卷02(全解全析)(新高考通用).docx,共(20)页,59.922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5d4b8f6515aa1b764acea9abd74e26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卷02(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
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测试范围:第1~4单元(选择性必修上册)。5.难度系数:0.75。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
,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材料一:所有的逻辑推理,目的只有一个,即找出事物的真相。这是个艰巨的任务,因为真相往往是难以捉摸的。但不探寻真相是荒谬的,那种真相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想法同样是荒谬的,它否定
了我们所有的努力,使真相沦落为妄想。真相有两种基本形态:一为本体真相,一为逻辑真相。所谓本体真相,指的是关乎存在的真相,某个事物被认定是本体真相,那么它必然存在于某处。桌上有一盏灯,这是本体真相,因为它确实是在那里,而不是幻象。逻辑真相是在我们的思维和语言中自动呈现出来的真相。肯
定一个命题意味着已判断它为真,反之亦然。一个命题如果真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那么它就为真。例如一个命题说一艘船泊在码头上,如果这里确实有一艘船,确实有一个码头,而这艘船确实泊在码头上,那么这个命题就是真的。判断一个真命题的过程就是以语言为媒介,将大
脑中的观念(主观事实)与相应事物的真实状态(客观事实)联结起来。上例中,如果那个命题所说的与现实情况并不相符,则命题就是假的。在任何特定的情况下,对真相的确认都要去检查别人认定或推测所得的真相在现实中是否存在依据,即确认真相就是要达到主
观与客观的统一。这里我们所要关注的焦点是事物的客观情况。如果不能判断一个命题如“狗在车库里”的真假,那么仅仅在大脑中思考狗、车库或者其他相关概念是无助于解决这个问题的,得亲自到车库去看看。从这一点也可以清楚地看出,为什么我们说本体真相
更为基础。决定命题真假的依据是客观现实情况,而逻辑真相是建立在本体真相基础之上的主观判断。当人们撒谎时,他很清楚现实世界中真相是什么,而在表述时却有意欺瞒篡改,他知道“A是B”,但他说出来的却是“A不是B”,逻辑真
相反映的就是命题内容符合客观事实,即符合论。另一理论——融贯说,则从属于符合论,“融贯说”指如果一个命题与某个已经得到证明的理论或思想学说一致(相融贯),那它就是真的。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例,如果说某个关于物质世界的特殊命题是真的,那是因为它
与相对论是一致的。使这个命题逻辑上正确的正是相对论本身,因为相对论被认为是真实地反映了物质世界客观规律的理论,它与真实的物质世界是相符合的。由此可以看出,融贯说如果想成立,必须依靠符合论,因为符合论更为基础。我们应该注意到,依据融贯说得出来的结论可能是非常
荒谬的,因为它所依赖的基础并非客观事实,而是某种理论或思想学说。而任何理论或者思想学说都可能是错误的,或者已经过时,与现实世界并不相符。(摘编自D·Q·麦克伦尼《简单的逻辑学·真相》,赵明燕译)材料二: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必须以看到它的本质、揭示它的真相为前提
,即人的思想如实地反映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但是,人们揭示了事物的真相,并不等于对事物获得了真理性认识。揭示了真相,我们的认识仍处在对事物现象的感知阶段,并没有上升到理性阶段,还不能证明我们已经获得了真理性认识,其实,搞清楚事物的真相,并不是轻而
易举的事情。在客观世界中,真相与假象是常常混淆着的,以至于人们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真假难分;在实际生活中,甚至可能出现真假颠倒的情况;有的时候,真相与假象常常是并存着的情况——真中有假、假中有真,更增加了人们分辨真假的难度。在对人本身的认识上,看清一个人的
真面目很难,这主要因为人性极端复杂多变。正如一个西方谚语说:“人是什么?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揭示事物的真相有难度,除了自然原因之外,还有社会原因。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在一些人认为是利害相关的问题上,把问题的真相宣示出来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人们为了揭示事物的真相,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
碍或者刁难,有时,还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哥白尼提出日心说,遭到了当时罗马教廷的强烈反对,认为这一理论违背了圣经的教义。哥白尼坚持自己的观点,被判处火刑,不过,科学已经证明,真理是在哥白尼这一边,可见,在寻找真理的这一步中,即为了充分
地揭示出事物的真相,必须拿出勇气,甚至还要有一种个人牺牲精神。虽然揭示真相是有难度的,但是真相毕竟会被揭示。真相之所以必然会被揭示,是因为人们通过揭示事物的真相,进而认识真理。这个过程中,认识主体即人的素质起决定作用。作为认
识主体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真实的自我。所谓真实的自我就是能够勇于正视自己,正视自己的本来面目。只有那些勇于正视自己的人,才能更好地揭示真实的客观世界,才能够真正把握关于客观世界的真理。我们还应该怀着一颗纯真的心,勇于说真话,把揭示真相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摘编自宋惠昌
《求真的哲学:真相与真理》)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事物的真相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因此找出某个事物的真相是个艰巨的任务。B.融贯说从属于符合论,以符合论为基础,融贯说如果要成立,必须依靠符合论。C.“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说
明人性极端复杂,要看清人的真面目难度很大。D.人作为揭示真相、认识真理的主体,既要勇于正视自我,又要怀着一颗纯真的心。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一艘船泊在码头上”这一命题是假的,说明现实中只有
一个空空的码头存在,而没有一艘船停泊在那里。B.本体真相反映的是事物的客观现实情况,而逻辑真相是建立在本体真相基础之上的主观判断,本体真相比逻辑真相更可靠。C.现实生活中,揭示真相常会遇到各种阻碍,甚至要付出惨痛代价,但只有勇敢地揭示真相,我们才有可能获得真
理性认识。D.虽然揭示真相有难度,但真相必然会被揭示,因为我们把揭示事物的真相看作是理所当然的,需要通过揭示真相来认识真理。3.下列选项中不可以作为材料二第二段观点的论据的一项是()(3分)A.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在一天内的变化微乎其微,而《两小儿辩日》中,一孩童却认
为太阳初升时离地球近而正午时离地球远。B.杨贵妃很美吗?在唐朝时期的审美观下,人们认为杨贵妃很美,但是在当代人的审美观下,我们也许不再认为她是美的。C.叶尾壁虎有着枯叶一样的条纹和叶状的尾巴,能够将自己完美地融入周围环境中,乍看上去就像一片在秋
风中枯萎的树叶。D.在许多人眼中,“新闻”一度成为“事实”的同义代名词,然而实际上,“虚假新闻”一直困扰着我们。4.围绕“真相”这一论题,两则材料论述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4分)5.阅读下面安徒生《皇帝的新装》中的情节,简要分析这一情节印
证了两则材料中的哪些观点。(5分)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
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答案】1.A2.C3.B4.①材料一围绕“真相”,侧重点在于:明确真相有本体真相
和逻辑真相两种基本形态。强调了真相的确认需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并引入了符合论与融贯说两种理论,说明了逻辑真相如何基于本体真相并通过理论体系来验证其真实性。②材料二围绕“真相”,侧重点在于:指出揭示事物真相不等于获得真理性认识,真相与假象
常混淆增加分辨难度,且揭示真相有自然和社会原因。同时强调揭示真相所需要的道德勇气和个人牺牲精神,以及认识主体的素质在揭示真相过程中的关键作用。5.①逻辑真相是建立在本体真相基础之上的主观判断:人们夸赞皇帝新装漂亮
,是一种主观判断,但实际上皇帝什么也没穿,这违背了本体真相。人们为了显示自己称职或不愚蠢,做出了与客观事实不符的判断。②真相的揭示需要勇气:这个故事反映了材料二的观点,即揭示真相往往需要勇气,甚至可能需要面对
社会的压力和挑战。最终,是天真无邪的孩子打破了沉默,勇敢地说出了真相。③真相与假象的混淆:故事中的骗子制造了一个虚假的现象掩盖了事实的真相,从而造成了材料二中所说的真假难分的情况。皇帝和臣民们都陷入了假象
之中,无法认清事实。④真相最终会被揭示:材料二指出,尽管揭示真相的过程可能会遭遇困难,但真相终将大白于天下。在这个故事中,真相最终由一个孩子揭示了皇帝的裸体,证明了即使是最显而易见的事实也可能被掩盖,但终究会有揭露的一天。【解析】这篇
阅读文章通过两则材料探讨了“真相”的概念及其复杂性。材料一从逻辑学角度区分了本体真相和逻辑真相,强调了本体真相的基础性和逻辑真相的依赖性。材料二则从哲学和社会现实角度,讨论了揭示真相的难度及其对认识真理的重要性,指出了人性和社会因素对真相揭示的影响。两则材料共同强调了探寻真相的必要性
和挑战,呼吁人们勇于面对和揭示真相,以追求真理。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A.“事物的真相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理解有误。原文材料一提到“真相往往是难以捉摸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事物的真相是可望而不可
即的”。实际上,材料一中指出,“不探寻真相是荒谬的,那种真相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想法同样是荒谬的”,即作者认为尽管探寻真相艰难,但它是可以实现的目标,而非可望而不可即。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A.“说明现实中只有一个空空的码头存在,而没有一艘船停泊在那里”
错误,如果“一艘船泊在码头上”这一命题是假的,可能是没有船、没有码头或者船不在码头上等多种情况,而不是只有一个空空的码头存在而没有船停泊在那里。B.“本体真相比逻辑真相更可靠”错误,文中材料一只是说本体真相更为基础,逻辑真相建立在本体真相基础之上,
但不能说本体真相比逻辑真相更可靠,选项曲解文意。D.“因为我们把揭示事物的真相看作是理所当然的,需要通过揭示真相来认识真理”错误,材料二强调了揭示真相的难度,并指出人们的素质在这种揭示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并没有明确将揭示真相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选项于文无据。故选C。3.本题考查
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第二段主要讨论的是“揭示了事物的真相,并不等于对事物获得了真理性认识”,并且提到了在实际生活中真假难辨的情况。因此,我们要找的是一个例子,它描述的现象并不直接支持“真假难辨”或者“揭示真相的难度”。A.《两小儿辩日》中的孩童根据直观
感觉得出的结论,与科学事实不符,说明了直观感知可能误导人们对真相的认知,符合材料二的观点。B.杨贵妃的美与时代审美观有关,这反映了美的标准随时间和文化的不同而变化,但与揭示真相的难度无关,更多涉及的是主观评价的变化,而不是客观真相的揭示问题,所以此选项不适合作为材料二的论据。C.叶尾壁虎的例
子展示了自然界中的伪装现象,这种现象使得人们难以辨别真伪,从而增加了识别真相的难度,符合材料二的观点。D.“虚假新闻”的存在使得公众难以分辨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这直接反映了信息真假难辨的问题,符合材料二的观点。故选B。4.本题考查学生对
两则材料进行比较分析的能力。材料一围绕“真相”,侧重点在于:明确真相有本体真相和逻辑真相两种基本形态。本体真相指关乎存在的真相,即事物必然存在于某处;逻辑真相是在思维和语言中自动呈现的真相,是建立在本体真相基础之上的
主观判断,反映命题内容符合客观事实即符合论,还提到融贯说从属于符合论且依据融贯说得出来的结论可能荒谬。强调了真相的确认需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并引入了符合论与融贯说两种理论,说明了逻辑真相如何基于本体真相并通过理论体系来验证其真实性。材料一的核心在于通过对逻辑推理的理解来界定什么是真相,并且探讨了如
何通过逻辑手段来检验一个命题是否为真。材料二围绕“真相”,侧重点在于:更多地从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揭示真相的重要性及难度。指出揭示事物真相不等于获得真理性认识,真相与假象常混淆增加分辨难度,它指出揭示真相不仅是发现
事物的本质,还包括面对社会压力和个人牺牲的勇气,揭示真相常遇阻碍甚至要付出代价,如哥白尼的例子。同时强调真相必然会被揭示是因为认识主体即人的素质起决定作用,人要做真实的自我,勇于正视自己,怀着纯真的心
勇于说真话,才能更好地揭示真实客观世界并把握真理。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中的这一情节很好地印证了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提到的一些观点,尤其是关于真相的揭示以及人们对真相的认知过程。逻辑真相是建立在本体真相基础之上的主观判断:人们夸赞皇
帝新装漂亮,是一种主观判断,但实际上皇帝什么也没穿,这违背了本体真相。人们为了显示自己称职或不愚蠢,做出了与客观事实不符的判断。而小孩子说出“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反映了基于客观事实的逻辑真相,因为小孩子没有受到成人世界的主观观念影响,直接说出了符合客观实际的话。这符
合材料一“逻辑真相是建立在本体真相基础之上的主观判断”。真相的揭示需要勇气:在这个故事中,尽管所有人都看到了皇帝并没有穿衣服,但没有人敢于直接说出真相,因为他们害怕被认为愚蠢或不称职。这反映了材料二的观点,即揭示真相往往需要勇气,甚至可能需要面对社会的压力和挑
战。最终,是天真无邪的孩子打破了沉默,勇敢地说出了真相。真相与假象的混淆:故事中的骗子利用了人们的虚荣心和盲从心理,使得所有人相信皇帝穿了一件只有聪明人才能看到的衣服。这导致了一个虚假的现象掩盖了事实的真相,从而造成了材料二中所说的真假难分的情况。皇帝和臣民们都陷入了假象之中,无法认清事实。
在这个童话故事中,社会地位和人们对地位的追求成为掩盖真相的主要因素。每个人都害怕承认自己看不到衣服的事实,因为他们担心自己的社会地位会因此受损。真相最终会被揭示:材料二指出,尽管揭示真相的过程可能会遭遇困难,但真相终将大白于天下。在这个故事中,尽管一开始没有人敢说出真相,但最终还是由一个孩子揭示了
皇帝的裸体,证明了即使是最显而易见的事实也可能被掩盖,但终究会有揭露的一天。(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受酷刑喊冤阎罗殿遭欺瞒转世白蹄驴莫言我的故事,从1950年1月1日讲起。在此之前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在阴曹地
府里受尽了人间难以想象的酷刑。每次提审,我都会鸣冤叫屈。我身受酷刑而绝不改悔,挣得了一个硬汉子的名声。我知道许多鬼卒对我暗中钦佩,我也知道阎王老子对我不胜厌烦。为了让我认罪服输,他们使出了地狱酷刑中最歹毒的一招,将我扔到沸腾的油锅里,翻来覆去,像炸鸡一样炸了半个时辰,痛苦之状
,难以言表。鬼卒还用叉子把我叉起来,高高举着,一步步走上通往大殿的台阶。鬼卒小心翼翼地将我安放在阎罗殿前的青石板上,跪下向阎王报告:“大王,炸好了。”我知道自己已经焦煳酥脆,只要轻轻一击,就会成为碎片。我听
到从高高的大堂上,从那高高大堂上的辉煌烛光里,传下来阎王爷几近调侃的问话:“西门闹,你还闹吗?”“冤枉!”我喷吐着腥膻的油星子喊叫:冤枉!想我西门闹,在人世间三十年,热爱劳动,勤俭持家,修桥补路,乐善好施。高密东北乡的每座庙里,都有
我捐钱重塑的神像;高密东北乡的每个穷人,都吃过我施舍的善粮。我家粮囤里的每粒粮食上,都沾着我的汗水;我家钱柜里的每个钢板上,都浸透了我的心血。我是靠劳动致富,用智慧发家。我自信平生没有干过亏心事。可是——我尖厉地
嘶叫着——像我这样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正直的人,一个大好人,竟被他们五花大绑着,推到桥头上,枪毙了!我不服,我冤枉,我请求你们放我回去,让我去当面问问那些人,我到底犯了什么罪?阎王与身边的判官低声交谈几句,然后一拍惊堂木,说:“好了,西门闹,知道你是冤枉的。世界上许多人该死,但却不死;许多人
不该死,偏偏死了。这是本殿也无法改变的现实。现在本殿法外开恩,放你生还。”突然降临的大喜事,像一扇沉重的磨盘,几乎粉碎了我的身体。间王扔下一块朱红色的三角形令牌,用颇不耐烦的腔调说:“牛头马面,送他回去吧!”掖了令牌的那位鬼卒,搡了那个扯我胳膊的鬼卒一把,用一个经验丰富的
老者教训少不更事的毛头小子的口吻说:“你的脑子里灌水了吗?你的眼睛被秃鹫啄瞎了吗?你难道看不见他的身体已经像一根天津卫十八街的大麻花一样酥焦了吗?”在他的教训声中,那个年轻的鬼卒翻着白眼,茫然不知所措。
掖令牌的鬼卒道:“还愣着干什么?去取驴血来啊!”那个鬼卒拍了一下脑袋,脸上出现恍然大悟般的表情。他转身跑下大堂,顷刻间便提来一只血污斑斑的木桶。他将木桶沉重地蹾在我的身边,使我的身体都受了震动。我嗅到了一股令人作呕的腥气;一股热烘烘的腥气,仿佛还带着驴的
体温。一头被杀死的驴的身体在我脑海里一闪现便消逝了。持令牌的鬼卒从桶里抓起一只用猪的鬃毛捆扎成的刷子,蘸着黏稠的、暗红的血,往我头顶上一刷。那鬼卒如一位技艺高超、动作麻利的油漆匠,一刷子紧接着一刷子,将驴血涂遍了我的全身。到最后,他提起木桶
,将其中剩余的,劈头浇下来。我感到生命在体内重新又汹涌澎湃了。我感到力量和勇气又回到了身上。没用他们扶持,我便站了起来。在两位蓝脸鬼卒挟持下,我们穿越了似乎永远都看不到尽头的幽暗隧道。终于走出隧道,然后登上高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伸出白胖细腻与她的年龄很不
相称的手,从一只肮脏的铁锅里,用乌黑的木勺子,舀了一勺洋溢着馊臭气味的黑色液体,倒在一只涂满红釉的大碗里,鬼卒端起碗递到我面前,脸上浮现着显然是不怀好意的微笑,对我说:“喝了吧,喝了这碗汤,你就会把所有的痛苦烦恼和仇恨忘记。”我挥手打翻了碗,对鬼卒说:“不,我要把一切痛苦烦恼和仇恨牢记在心,
否则我重返人间就失去了任何意义。”我昂然下了高台……我家的大门虚掩着,从门缝里能看到院子里人影绰绰,难道她们知道我要回来吗?我对鬼差说:“二位兄弟,一路辛苦!”我看到鬼差蓝脸上的狡猾笑容,还没来得及思考
这笑容的含义,他们就抓着我的胳膊猛力往前一送。我的眼前一片昏黄,就像沉没在水里一样,耳边突然响起了一个人欢快的喊叫声:“生下来了!”我睁开眼睛,看到自己浑身沾着黏液,躺在一头母驴的腚后。天哪!想不到读过私塾、识字解文、堂堂的乡绅西门闹,竟成了一匹四蹄雪白、嘴巴粉嫩的
小驴子。选自《生死疲劳》(第一部——驴折腾,第一章)(有删改)文本二:创作于2005年的《生死疲劳》,是莫言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用莫言的话说,诺奖的评委主要是因为读完了这本书,才把这个殊荣授予了他。《生死疲劳》讲述了一个冤死的地主西门闹,在历经了六道轮回,依次投胎为驴
、牛、猪、狗、猴和一个带着先天缺憾的大头婴儿的故事。故事主要以动物们的独特视角,来体悟和审视1950到2000这几十年间,在波澜壮阔的历史浪潮下,一个叫做高密的乡村,一次又一次发生着的变迁与改革。而引发这一次次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便是土地这个沉重却不可逾越的具体事物
。通过对几代典型人物的刻画,生动地展示了中国社会所发生的汹涌澎湃的社会变革,和中国农民对土地的执着和坚守,以及中国式农民的朴实、勤劳与坚韧。这是一部具有浓烈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巨著。然而这种独特的风格,却又带着浓烈的中国风韵味,它与传统的
中国文化,特别是作者深受影响的乡土文化相融合。诸如作为本书主线的“六道轮回”,以及与此相关的诸多传说和民间故事的穿插引用,和具有浓烈地域特色的方言,都是本书的特色之一。另外,采用中国传统小说的章回体形式,更是对中国古典小说的致敬与发扬。总之,在风
格上,这是一本具有中国特质的《百年孤独》。摘自孙克艳《飘零而执着的人生之舟——读莫言〈生死疲劳〉有感》6.下列对两个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讲述了地主西门闹因土改蒙冤被毒毙后其灵魂不服冤情,先大闹阎罗殿,后又先后投胎
转世为驴、牛、猪、猴、狗、人的故事。B.西门闹在阴曹地府受尽了难以想象的酷刑,每次提审,都鸣冤叫屈,可是阎王也无法改变现实,最后阎王法外开恩,让他转世。C.“可——我尖厉地嘶叫着——像我这样一个善良的人……”,给人强烈的现场感,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他的冤屈、不服和
不甘。D.西门闹游走于阴阳两界、人畜六道,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坚韧的精神。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采用中国传统小说章回体,虽无“下回分解”这一说,但是结尾“我睁开眼睛……竟成了……小
驴子”,对读者也有无限的吸引力。B.西门闹打翻孟婆汤、走下高台一段,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写出他想要与家人相聚,也为下文写他真的转世回到家里做了铺垫。C.小说语言幽默、诙谐、俏皮,成功化解了故事的沉重感,但读者在品读的过程中,却感受
到了“笑中带泪,泪中含笑”的复杂情愫。D.小说运用了荒诞的笔法,通过写西门闹的转世轮回,反映了世事沧桑、社会变迁,给读者带来“满纸荒唐言,全为庄严事”的感受。8.文本一在叙述故事时有哪些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概括说明。(5分)9.孙克艳说
,这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质的《百年孤独》,是一部具有浓烈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巨著。请结合文本,谈谈本篇小说魔幻现实主义的特征。(6分)【答案】6.A7.B8.①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②以心理活动叙述故事,随
时点评人物,展示情节,揭示真相,引导读者的感知。③以对话的形式叙述故事,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并以人物之间的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④突转式结尾,结尾西门闹转世为驴,出人意料,发人深省。⑤行文有铺垫、照应,故事
发展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9.魔幻现实主义的特征:“魔幻”:①意象意境魔幻;②人物魔幻;③情节魔幻;④语言风格魔幻;⑤艺术手法魔幻。现实:①时代背景真实;②具体事件、人物形象真实;③生活场景真实。【解析】6.本题考
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后又先后投胎转世为驴、牛、猪、猴、狗、人的故事。”错,选文只讲了“投胎转世为驴”,并未讲“投胎转世为牛、猪、猴、狗、人的故事”。故选A。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B.“
他想要与家人相聚”错,根据原文“我请求你们放我回去,让我去当面问问那些人,我到底犯了什么罪?”可知,他想回去的主要是想为自己打抱不平。故选B。8.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叙事特点的能力。①根据第一段“我的故事……我在阴曹地府……我都会鸣冤叫屈。我身受酷刑……我知道许多……
我也知道……为了让我……将我扔到……把我叉起来……”可知,文章以“我”的视角来叙事,第一人称,增强故事的真实性。结尾“我睁开眼睛,看到自己浑身沾着黏液,躺在一头母驴的腚后。天哪!想不到读过私塾、识字解文、堂堂的乡绅西门闹,竟成了一匹四蹄雪白、嘴巴粉嫩的小驴子”以驴的视角观察事物,真切,
新奇。②“我知道自己已经焦煳酥脆,只要轻轻一击,就会成为碎片”“突然降临的大喜事,像一扇沉重的磨盘,几乎粉碎了我的身体”“使我的身体都受了震动”等处以心理活动叙述故事,这样可以随时点评人物,以达到展示情节,揭示真相,引导读者的感知。③文章以对话的形式叙述故事,如我
在大堂上与阎王爷的对话,我与老婆婆的对话,表现了我内心的冤屈和不忿,这样安排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并以人物之间的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④结尾我投胎成了驴子,这一突转,有欧·亨利式结尾的情调,使得故事出人意料,引人深思。⑤前文受尽各种折磨,却允许突
然转生,暗示了后文转世肯定有问题;鬼卒为炸焦了的西门闹涂满驴血,暗示后文转生为驴子;鬼差蓝脸上的狡猾笑容,暗示转世有猫腻;行文有铺垫、照应,故事发展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体裁特征的能力。魔幻现实主义的特征是用魔幻的手法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变幻想为现实而不失其真
实。就本文来说,小说魔幻的一面:在艺术手法上,文中大量运用内心独白,用第一人称人称视角和鬼怪视角,描写人物的意识和潜意识活动,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由于意识活动的无逻辑性和随意性,这种表达手法打破了线性发展的结构,不受
时间、空间、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常常出现时空的颠倒和跳跃。通过自由联想,过去、现在和将来相互交织,形成一种多层次、多线条和多透视的立体结构。通过这种表达手法,人物的杂乱无章的意识之流,如对往事的回忆、对外部世界的印象、某种情境下的情绪、偶然产生但又瞬
息即逝的念头等等,得到再现,使读者似乎能直接观察到人物的意识过程。进而产生魔幻的效果。文中阴曹地府、阎罗殿、油锅、朱红色的三角形令牌、奈何桥、孟婆汤等阴森恐怖且具有魔幻色彩的意象选取,增添了小说的魔幻主义色彩,让人在阴森、恐怖的氛围中感受到残酷和无奈;文中阎罗王、
判官、鬼卒、牛头、马面等都是中国文化传说或民间故事里的人物,其本身就附带一层魔幻的色彩,这样安排人物和情节符合了鬼怪的传统形象特征,代入感强,且便于普通读者理解这种超自然的力量,为故事的离奇怪诞埋下伏笔;文中下油锅,阎罗殿喊冤,牛头马面押送转世,喝孟婆汤等情节,都取
材于民间传说,具备一定的民间认知基础,这样安排使得情节具备魔幻色彩;文中“我知道自己已经焦煳酥脆,只要轻轻一击,就会成为碎片”“他的身体已经像一根天津卫十八街的大麻花一样酥焦”,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
形象。自我调侃的语调又使得语言具备了幽默性,诙谐俏皮,中和了文中阴森凝重的色彩。达到了“笑中带泪,泪中含笑”的效果,极其魔幻。小说现实的一面:文章开头“我的故事,从1950年1月1日讲起”在文中的西门闹是建国初期因土地改革被击毙的封建地主。所以,本文具有真实的时代背景。根据文中“竟被他
们五花大绑着,推到桥头上,枪毙了!”“我家的大门虚掩着,从门缝里能看到院子里人影绰绰”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景,作者在文章中运用了真实的生活场景。根据文中西门闹的自述“高密东北乡的每座庙里,都有我捐钱重塑的神像;
高密东北乡的每个穷人,都吃过我施舍的善粮。我家粮囤里的每粒粮食上,都沾着我的汗水;我家钱柜里的每个钢板上,都浸透了我的心血。我是靠劳动致富,用智慧发家。我自信平生没有干过亏心事”可知,文中的事件都是具体的事件,人物形象也是真实的人
物形象。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节选自《孟子·告子上》)材料二:人之性
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
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节选自《荀子·性恶》)材料三: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
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以不相爱生邪?子墨子言:“以不相爱生。今诸侯独知爱其国,不爱人之国,是以不惮举其国以攻人之国。今家主独知爱其家,而不爱人之家,是以不惮举其家以篡人之家。今人独知爱其身,
不爱人之身,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众必劫寡,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
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节选自《墨子·兼爱中》)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
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然则A从人之性B顺C人之情D必于争E夺F合于犯G分乱理而归H于暴。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性之善,即性善,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人性论,与“性恶论”相对。性善论为孟子
首倡,认为人的仁义礼智等品德是天生固有的,是上天赋予人的本性。B.恶,指厌恶、憎恨,与《兼爱》“恶施不孝”中的“恶”词义相同。C.国与家,周朝时期,周天子分给诸侯的地方,叫作“国”;诸侯分封给卿大夫的土地,叫作“家”,也就是“采邑”。D.贼,指危害、伤害,与现在所说的“偷窃者”并不一样。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告子认为人性如水流,流向何处在于缺口在何处,故人性无善与不善之分。B.孟子与告子都借水流来阐述人性,阐述通俗易懂,但观点却相反。C.孟子和荀子在人性论的问题上虽观点不同,但都强调后天教育的重要性。D.
墨子认为兴利除害是仁人处理事务的原则,不兼爱是一切灾祸之源。1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既以非之,何以易之?(2)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14.对于“人为什么会行恶”,孟子与荀子各有何见解?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3
分)【答案】10.BDF11.B12.B13.(1)既然认为不相爱不对,那用什么去改变它呢?(2)君臣之间相爱,就会相互施惠、效忠;父子之间相爱,就会相互慈爱、孝敬;兄弟之间相爱,就会相互融洽、协调。14.①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行恶是环境形势改变所致
。②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人行恶则是放纵人的本性,依顺人的情欲所致。【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这样看来放纵人的本性,依顺人的情欲,就一定会出现争抢掠夺,一定会和违犯等级名分、扰乱礼义法度的行为合流而最终趋向于暴乱。“顺人之情”与“从人之性”结构一致,故“顺
人之情”单独成句,前后断开,即BD处;“必于……”与“合于……”结构一致,故“必出于争夺”应单独成句,其后断开,即F处。故选BDF。11.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正确。B.错误。厌恶、憎恨;何,怎么。句意:一生下来就有妒忌憎恨的
心理。/怎么会做出不孝(的事)?C.正确。D.正确。句意:因而毫无忌惮地运用全身的力量去残害别人。故选B。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但观点却相反”错误。根据“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等
句可知,两人都运用了比喻论证,都用水比喻人性,告子认为人性就像水流不分向东向西一样,不分善与不善;孟子认为人性如水,没有不向下流的,因此人性没有不善。可见他们的观点并不相反。故选B。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
言文句子的能力。(1)“非”,认为不对;“何以”,宾语前置,用什么;“易”,改变。(2)“惠”互相施惠;“慈”相互慈爱;“调”协调。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1)结合“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
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分析可知,是形势导致这样的,人之所以可以使他变得不善,他本性的改变也正像这样。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行恶是环境形势改变所致。(2)结合“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分析可
知,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是人为努力的。“人行恶”,则是放纵人的本性,依顺人的情欲所致。参考译文材料一:告子说:“人性好比湍急的水,在东边开个口就往东流,在西边开个口就往西流。人性本来就不分善
与不善,就像水流本来不分向东向西一样。”孟子说:“水流确实是不分向东向西的,但是也不分向上向下吗?人性的善,就好比水朝下流一样。人性没有不善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水,拍打一下使它飞溅起来,能使它高过人的额头;阻挡住它使它倒流,可以使它流到山上。这难道是水的本性吗?是形势导致这样
的。人之所以可以使他变得不善,他本性的改变也正像这样。”(选自《孟子•告子上》)材料二:人的本性是邪恶的,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是人为努力的。人的本性,一生下来就有喜欢财利之心,依顺这种人性,所以争抢掠夺就产生,而推辞谦让就消失了;一生下来就有妒忌憎恨的心理,依顺这种人性,所以残杀陷害就产生,而忠诚
守信就消失了;一生下来就有耳朵、眼睛的贪欲,有喜欢音乐、美色的本能,依顺这种人性,所以淫荡混乱就产生,而礼义法度就消失了。这样看来放纵人的本性,依顺人的情欲,就一定会出现争抢掠夺,一定会和违犯等级名分、扰乱礼义法度的行为合流而最终趋向
于暴乱。所以一定要有师长和法度的教化、礼义的引导,然后人们才会从推辞谦让出发,守礼法,而最终趋向于安定太平。由此看来,人的本性是邪恶的就很明显了,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则是人为努力的。(选自《荀子•性恶》)材料三:墨子说:“仁人处理事务的
原则,一定是为天下兴利除害,以此原则来处理事务。”既然如此,那么天下的利是什么,而天下的害又是什么呢?墨子说:“现在如国与国之间相互攻伐,家族与家族之间相互掠夺,人与人之间相互残害,君臣之间不相互施惠、效忠,父子之间不相互慈爱、孝敬,兄弟之间不相互融洽、
协调,这就都是天下之害。”既然如此,那么考察这些公害又是因何产生的呢?是因不相爱产生的吗?墨子说:“是因不相爱产生的。现在的诸侯只知道爱自己的国家,不爱别人的国家,所以毫无忌惮地发动他自己国家的力量,去攻伐别人的国家。现在的家族宗主只知道爱自己的家族,
而不爱别人的家族,因而毫无忌惮地发动他自己家族的力量,去掠夺别人的家族。现在的人只知道爱自己,而不爱别人,因而毫无忌惮地运用全身的力量去残害别人。所以诸侯不相爱,就必然发生野战;家族宗主不相爱,就必然相互掠夺;人与人不相爱,就必然相互残害;君与臣不相爱,就必然不相互施惠、效忠;父与子不相爱,就必
然不相互慈爱、孝敬;兄与弟不相爱,就必然不相互融洽、协调。天下的人都不相爱,强大的就必然控制弱小的,富足的就必然欺侮贫困的,尊贵的就必然傲视卑贱的,狡猾的就必然欺骗愚笨的。凡是天下祸患、掠夺、埋怨、愤恨产生
的原因,都是因不相爱而产生的,所以仁者认为它不对。”既然认为不相爱不对,那用什么去改变它呢?墨子说道:“用人们全都相爱、交互得利的方法去改变它。”既然这样,那么人们全都相爱、交互得利应该怎样做呢?墨子说道:“看待别人的国家就像自己的国家,看待别人的家族就像自己的家族,看待别人之身就象自己之
身。所以诸侯之间相爱,就不会在郊野发生战争;家族宗主之间相爱,就不会发生掠夺;人与人之间相爱就不会相互残害;君臣之间相爱,就会相互施惠、效忠;父子之间相爱,就会相互慈爱、孝敬;兄弟之间相爱,就会相互融洽、协调。天下的人都相爱,强大
者就不会控制弱小者,人多者就不会强迫人少者,富足者就不会欺侮贫困者,尊贵者就不会傲视卑贱者,狡诈者就不会欺骗愚笨者。凡是天下的祸患,掠夺与怨恨,可以让它们不出现,原因就在于人们相爱。所以仁者称赞它。(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小题。和周廉彦张耒天光不动
晚云垂,芳草初长衬马蹄。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花开有客时携酒,门冷无车出畏泥。修禊洛滨期一醉,天津①春浪绿浮提。[注]①天津:指天津桥,跨洛河之上,为洛阳风景名胜。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A.第二句与白居易诗“浅草才能没马蹄”相似,都在写景中隐含着诗人的心境。B.颈联富含深意,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携酒登门的感激和个人交游寥落的慨叹。C.尾联诗人向友人发出邀请,希望在修禊时节于洛水岸边同赏春景,共饮美酒。D.“绿”字化静为动,“春浪绿浮堤”描
摹出天津桥春潮涌动染绿堤岸的景象。16.本诗颔联的写景视野开阔且有层次感,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答案】15.B16.①一弯新月挂在空中,另一头夕阳与晚霞仍未消失,既生动描写了傍晚时分天际的景象,又在艺术上形成了对比,极大增强了画面的色彩感。②“飞鸟外”“夕阳之西”
进一步表现出新月和落霞之辽远,扩展了画面的空间感,甚至包容进宇宙、人生的亘古大荒之叹。③这两句双层比较、互相映衬,景物视野开阔且有层次感。【解析】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情谊的珍视和对春日美景的向往。诗中通过新月、飞鸟、落霞等意
象,层次分明地展现了天光、晚云、芳草、夕阳等景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人相聚的期待。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B.“对友人携酒登门的感激和个人交游寥落的慨叹”错误,颈联写花开时节,本应邀请友人到家做客,以美酒相待;但门前泥泞,出门怕溅踏泥污。表达作者对不能邀请
友人到家做客的遗憾之情,从而引发下文邀请友人在修禊时节于洛水岸边共赏春光的心愿。故选B。16.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景物形象特点的能力。①新月挂在天边,群鸟飞往巢穴,红日将落,霞光衬映着西边的天空。一弯新月已经横挂在空中,景象清新淡雅;而另一头的夕阳与晚霞仍未消失,景象绚烂至极。诗句生动描写了傍晚
时分天际的景象,两边景象形成对比,极大增强了画面的色彩感,层次分明。②“飞鸟外”与“夕阳西”刻画了空间景象,飞鸟与夕阳都是远在天边之景,然而诗人却说新月在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之“西”,进一步表现出新月和落霞之辽远,使得画面空间感被无限放大,甚至包容进宇宙、人生的亘
古大荒之叹,启人想象。③这两句诗新月与飞鸟、云霞与夕阳双层比较,清新与艳丽互相映衬,景物视野开阔且有层次感。(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有志之
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2)《〈老子〉四章》中指出,人们做事总是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即“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能做
到“___________________”,就不会失败。(3)《大学之道》中,写心不妄动才能够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能够思虑精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7.(1)仁以为己任,死
而后已(2)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3)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仁、已、慎、虑。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说起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人们不由得想起一张广为流传的照片。照片中,焦裕禄肩披外套、双手叉腰、纵目远望,背后斜伸出一枝泡桐。这棵泡桐,是1963年他亲手栽下的,被兰考人民亲切地称为“焦桐”。这张照片,也是焦裕禄在困难期间与
兰考人民①的一个缩影。在兰考工作期间,焦裕禄②,走在人民前面,带领兰考人民与风沙、盐碱、内涝“三害”抗争、广植泡桐,在兰考贫瘠的土地上播撒下了“千顷澄碧”的希望。哪怕身患癌症,他也笑笑说:“病是个③的东西,你压住他,他就不欺侮你了。”如今的“焦桐”挺拔伟岸,亭亭如盖。兰考人民沿
着当年焦书记开辟的道路,种下一株株泡桐。如今,已广栽在兰考大地上,被制作成精美的一件件器具,成为兰考人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产业。他用生命凝聚的精神,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成了亿万人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
入恰当的成语。(3分)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20.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答案】18.①同舟共济/同甘共苦②身先士卒
③欺软怕硬19.已广栽在兰考大地上的泡桐树,被制作成一件件精美的器具,这成为兰考人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产业。20.①比喻。把“焦裕禄的精神”比喻成“丰碑”,表现了焦裕禄的高尚的品德受人敬仰,崇高精神永垂不朽。②对偶。“鼓舞”对“激励”,
“艰苦奋斗、执政为民”对“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形式整齐、有节奏感,体现出焦裕禄伟大的功绩及对人们的引领作用。【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此处语境是指焦裕禄困难时期与兰考人民艰苦奋斗、共渡难关的生活经历,可用“同舟共济”或“同甘共苦”。同舟共济:本
义是坐一条船,共同渡河;后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渡过困难。也形容利害相同。同甘共苦:共同享受欢乐幸福,共同承担祸患苦难。第二空,根据“走在人民前面”可知,焦裕禄总是冲在最前线,可用“身先士卒”。身先士卒:指作战时将领冲在士兵前面。现代也指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
。第三空,根据后面的“你压住他,他就不敢欺侮你了”可知,本空应填“欺软怕硬”。欺软怕硬:欺负软弱的人;畏惧凶狠的人。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语病有:①成分残缺,句子缺主语,在“大地上”后加“的泡桐树”;②语序
不当,“一件件”是数量词,应放在形容词性定语“精美的”之前;③偷换主语,前文主语为“泡桐树”,不能“成为产业”,而是泡桐树被制作成一件件精美的器具这件事“成为产业”,因此要加一个“这”指代前文的内容。20.本
题考查学生赏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他用生命凝聚的精神……成了亿万人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是“焦裕禄的精神”,喻体是“丰碑”,“丰碑”比喻伟大的功业,表现了焦裕禄高尚的品德受人敬仰,崇高的精神永垂不朽。“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与“
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字数相同,结构对称,运用对偶手法,形成整齐句式。形式上,增强了节奏感和韵律感;内容上,表现了焦裕禄伟大的功绩及其对人们的引领作用。(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
1~22题。一百多年前,一位漂泊海外的22岁华侨青年,做出看似天方夜谭的决定:造飞机。那是在1906年,离莱特兄弟的人类首次飞行不到3年。次年,他凑了不到1000美元,在大洋彼岸的一座农场开启了逐梦蓝天的人生高章。这个出国前仅读过3年私塾的名叫冯如的青年,希望自己能制造出改变家乡贫困落后面貌的先进
机器。在背井离乡,随舅舅踏上大洋彼岸的那一刻,冯如就体验到了身处异国的艰难,但他并没有失去梦想。这样一个出身平凡却心怀祖国的人物,深深地吸引着我。我研读了卷帙浩繁的资料,走访了他的故居与后人,走进了他的精神世界,看见了他从自我谋生到追求理想、报效祖国的人生路径。丰
富的素材坚定了我创作《翱翔云端的风筝》的信心。在创作中,我尝试将民生凋敝的晚清社会与日益繁荣的西方城市进行对比,将这巨大差异浓缩到人物的工作和生活中,让冯如的个体命运与国家命运彼此交融,在市井里巷的烟火气里,凸显其个人奋斗背后的浓厚家
国情怀。21.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22.《翱翔云端的风筝》是一部以中国的航空先驱人物冯如为题材的传记性小说,书名若改成《他为中国龙插上了翅膀》,表达效果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答案】21.这个青年名
叫冯如,他出国前仅仅读过3年私塾,他希望自己能制造出先进的机器,改变家乡贫困落后的面貌。22.①《翱翔云端的风筝》:用“风筝”比喻冯如的梦想和追求,暗示了他对蓝天的向往;冯如的人生经历宛如一只翱翔天际的风筝,漂泊在外,但始终对
祖国深深牵挂;今天的中国如同“翱翔云端的风筝”,已经摆脱贫困落后,有了更加广阔的放飞梦想的天地。②《他为中国龙插上了翅膀》:“中国龙”象征中国,强调了冯如的成就对国家的贡献,“插上了翅膀”则生动地描绘了
冯如的发明给中国带来的飞跃,表达出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③两者的不同在于:《翱翔云端的风筝》意蕴丰富,富有诗意,侧重于艺术性和个人情感的表达,而《他为中国龙插上了翅膀》则更强调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更具有民族自豪感的
表达。【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长句往往包含多个修饰成分和复杂的结构,长句变短句常用的方法是:首先理清句子主干,提出来作为一个短句;其次,将长句的修饰语分别抽出,写成若干个完整的短句;最后
,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可适当添加关联词,使变换后的句子语意明确、衔接紧密,表达流畅。画波浪线长句,其主干句是“青年希望自己能制造出先进机器”,“青年”有两个修饰成分,一个是“出国前仅读过3年私塾”,另一个是“名叫冯如”,“先进机器”有一个修饰成分,即“改变家乡贫困落后面貌”。我们可
以先明确这个青年是谁,即“这个青年名叫冯如”,接着阐述他的教育情况“出国前仅仅读过3年私塾”,再说明他的愿望,“他希望自己能制造出先进的机器”,最后说明制造机器的目的“改变家乡贫困落后的面貌”。这样就把一个复杂的长句拆分成了几个逻辑清晰、表意明确
的短句。2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标题表达效果的能力。①《翱翔云端的风筝》:以“风筝”为喻体,将冯如的梦想和追求比作“翱翔云端的风筝”,暗示了他的航空梦想就像风筝向往蓝天一样,充满了对自由和高远目标的追求;冯如虽然漂泊在海外,但内心始终牵挂着祖国,就像风筝无论飞多远,都有一根
线连着地面(祖国);中国经过漫长的发展,已经摆脱了过去的贫困落后,像风筝在广阔天空中飞翔一样,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放飞梦想的天地。②《他为中国龙插上了翅膀》:在中国文化中,“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代表着威严、力量和神
秘。用“中国龙”来指代中国,体现了对国家的尊崇和深厚的民族情感。“插上了翅膀”表述非常生动形象,直接描绘了冯如的发明对中国的意义,就像给中国龙赋予了新的能力,使其能够在航空领域腾飞,强调了冯如的成就对国家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③从整体的表达
风格来看,《翱翔云端的风筝》通过“风筝”这个富有诗意的意象,营造出一种优美、含蓄的氛围,侧重于从个人情感和艺术美感的角度来展现冯如的人生和梦想,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细腻的情感体验。而《他为中国龙插上了翅
膀》则以一种更加直白、豪迈的方式突出了冯如对国家的贡献,让读者能够强烈地感受到民族的自豪感和历史的使命感。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
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材料二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上述经典名句,虽然产生于两千多年前,但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光芒,请你思考在立身处世中,有哪些“无用”之用能够为你所用。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
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例文】披星戴月探问苍穹,亦将诗酒猖狂月光洒向大地,牛顿仰望浩瀚宇宙,开创万有引力定律之真理;李白醉酒吟诗,万千情感集于一身,为诗人之绝唱。人类历史繁衍至今,正因有了牛顿们“有用”科学真理的求索,亦有老子、庄子们“无用
却大用”的人性哲学的追寻,才造就了当今社会多样的文化宝库。于是乎,我们应如毛姆所言“扬帆前去人迹未至的海洋”,上下求索“有用”“无用”知识,造福社会——此之谓“披星戴月探问苍穹,亦将诗酒猖狂”也。苍茫大地,我们用智慧探索科学真知;
探问苍穹,我们在追寻“有用”学问的征途中披荆斩棘。人类的发扬踔厉激人奋进,人类的探索精神绵延至今,人类的求知欲望日益高涨,由此构造了一座“经世致用”大厦,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延续——而吾辈青年亦应当赓续这般
求索精神,在“有用”之学问海洋里畅游。但那些看似“无用”的学问就真的无用吗?君可知,鲁迅先生从实业救国到弃笔从文,在文字中呐喊,唤醒国民的短浅目光,看似“无用”的文学实则却是民族觉醒的一大助推剂;叶嘉莹先生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在文字
的音符上跳动,看似“无用”,实则是将诗歌典籍推向高潮。而投射到现实中,我们亦发现,看似“无用”的旅行,实则“行万里路”,拓宽了我们的视野,启迪未来征途;看似“无用”的放空自我,实则也为我们提供了思维的时间与空间,引领我们走向未来高地。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庄周斯言不谬矣!实质上,“有用”为开启“无用”之门的密钥,“无用”则是开启“有用”之窗的催化剂。回眸历史,洋务运动的兴起虽侧重于“有用”科学技术的改革,但其却促进一股“无用”的思想解放潮流。反之,“新文化运动
”的爆发,在促进“无用”思想解放潮流的同时,亦推动“救国”实践转型——而这般相互作用实则贯串于人类历史长河中的每一寸光景里。因此,“有用”与“无用”的学问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正如两股水流的汇合,涌起壮阔的波澜。揆诸当下,仍有人一味做“有用”学问,把“无
用”学问抛到九霄云外,成为济慈笔下的“莽撞行走客”。但殊不知,失去了“无用”思想的烛照与滋养,我们难免陷入文明的荒原和精神的凹地。“有用”与“无用”学问真的不能兼顾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浮舟沧海、立马昆仑,我们可以如牛顿般以孜孜不倦的求知欲望探寻“有用”的科学真理。与此同时,霁月风
光、把酒临诗,我们亦可于沉静之时用心灵品读李杜等人类群星留下的“无用”却“大用”的财富、追寻人生真谛。而你我莘莘学子,也需同时探寻“有用”与“无用”学问,为征途中知识种子的开枝散叶培育沃土。翻开泛黄而厚重的书页,我们应用牛顿万有引力
定律探寻天体的奥秘,亦吟读李白“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的人生哲理。吾辈青年也立志于“披星戴月探问苍穹,亦将诗酒猖狂”,用科学兴国,用诗意与哲学铺就成长通途……【解析】23.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的材料作文题
。试题围绕“有用”与“无用”这一组核心概念,给出了两则材料。材料一首先引用《〈老子〉四章》第十一章中关于“有”与“无”讨论的名言。这一则内容的意思是三十根辐条汇集到毂中而造车,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了车可乘坐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内的虚空,才有了器皿可
容纳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了房屋能居住的作用。所以,“有”,体现出来的价值,是由“无”而生成作用的。这也正是试题引导语中所分析的意思:不能“无”,则不能“有”;用好“无用”之用,方能成其有。材料二是庄
子的话:“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这是说世界上的人都只能了解“有用”的事物,而不了解“无用”的事物。两段材料都是关于“有用与无用”的阐述,并且都偏向于引导人们关注到“无用”之用的价值。对此,先要明确什么是“有用”和“无用”。生活中人们所谓的“有用”,是指事物具有物质层面的价值,能给
人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益处。所谓“无用”,是指事物不具备这种实用性,起码在当下不能给人带来实惠。然而,某些“无用”的东西,却能带给人精神层面的享受,给心灵以滋养,给生命以满足。比如文学、艺术、世间的温情等等。
还有一些东西,在眼下“无用”,但是放在长远的将来,却可能产生很大的实用价值,比如一条数学原理,或者一个物理公式。总体来说,“有用”是必要的,因为谁都离不开衣、食、住、行这些物质性的东西。然而,片面地追求“有用”,个体的
精神需求就被忽视了,人就成为了一种工具,生活就变成了一种手段,生命失去了其本身的精彩。一切从功利的角度出发,还会让人目光短浅、格局受限,不管是个体还是社会都很难有长远的发展。同时,有些貌似“无用”的东西,其实在我们看不见的层面也会促进“有用”的发展。写作时可以先引出观点
:老子的“无为而为”和庄子的“无用之用”,即“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有我之我方得从容”。主体采用分论点并列的形式。分论点一,“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须知,无用之用,是为大用。分论点二,“不为无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
生?”此时无用彼时用。分论点三,无用之用是长期之用,破茧成蝶之日,方其展现大用之时。最后思考二者之间复杂的辩证关系,思考如何正确平衡、合理摆正二者的关系。立意:1.无用之用,方为大用。2.以无用之心,做有用之人。3.教育不能太功利,要多些“无用”之教。4.
多些无用事,少些有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