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热点演练四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备战2021年高考政治之时政热点专题演练.doc,共(7)页,41.50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56b0c0b5bb8bd62d39b38c81482e2b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热点演练四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背景材料】2020年12月31日晚7时,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习近平主席在贺词中回
顾“用众志成城、坚忍不拔书写了抗疫史诗”,展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祝愿“山河锦绣、国泰民安”“和顺致祥、幸福美满”,勉励广大干部群众“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铿锵的话语、豪迈的宣示、殷切
的关怀、深情的祝福,通过电波和网络传至四面八方、引来广泛共鸣,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昂首阔步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所属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频道、中文国际频道、4K频道,中国国际电视台各外语频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及
人民网、新华网、央视新闻客户端等中央主要新闻媒体所属网站、新媒体平台将准时播出。【小题练透】1.习近平指出,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诠释了人间大爱,用众
志成城、坚忍不拔书写了抗疫史诗。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表明我国政府是①公共权力的所有者②公共服务的提供者③经济活动的参加者④人本思想的践行者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习近平指出,在共克时艰的日子里,有逆行出征的豪迈,有顽强不屈的坚守,
有患难与共的担当,有英勇无畏的牺牲,有守望相助的感动。从白衣天使到人民子弟兵,从科研人员到社区工作者,从志愿者到工程建设者,从古稀老人到“90后”、“00后”青年一代,无数人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将涓滴之力汇聚成磅礴伟力,构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一个个义无反顾的身影,一次次心手相连的接力
,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生动展示了伟大抗疫精神。据此回答2-4题2.无数人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将涓滴之力汇聚成磅礴伟力,构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表明①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功能的发挥②世界上任何两个
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③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④只有在统筹全局的前提下发展好局部,才能实现整体目标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3.一个个义无反顾的身影,一次次心手相连的接力,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生动展示了伟大抗疫精神。弘扬抗疫精神可以①传播正确的价值观
,为抗疫提供物质力量②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积聚实现抗疫胜利的正能量③发挥先进文化作用,规定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④凝聚强大精神力量,为抗疫提供重要保证2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4.在共克时艰的日子里,从豪迈到坚守,从担当到牺牲,从
守望到感动。这些表明①人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②人类能够根据需要改造世界③意识活动总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④自然界终究会被人类所征服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5.习近平指出,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这句话的的观点①承认了英雄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②承认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③正确揭
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④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6.习近平指出,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这句话是说①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②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③新事物
代替旧事物是必然的、无条件的④事物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7.习近平指出,历经8年,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与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A.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B.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C.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D.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习近平指出,大道不孤,天下一家。经历了一年来的风雨,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切体会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我同国际上新老朋友进行了多次通话,出席了多场“云会议”,谈得最多的就
是和衷共济、团结抗疫。疫情防控任重道远。世界各国人民要携起手来,风雨同舟,早日驱散疫情的阴霾,努力建设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据此回答8-10题:8.大道不孤,天下一家。表明①顺应规律才能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②按规律办事需要从根本上变革人的生活方式③正确处理人与规律关
系可以消除人与社会的矛盾性④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是办事情成功的关键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9.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切体会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①基于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②契合联合国的宗旨和当今和平发展时代的主题③符合3我
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立场④显现出我国在谋求各国共同发展中促进自身发展的坚定决心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0.中国积极帮助疫区国家开展防疫工作①显示中国具有防控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的实力②表明国际援助是构建国际新秩序的有效途径③体现了
中国是维护世界稳定和发展的坚定力量④表明中国积极承担与其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责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百年来,我们党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
正是由于始终坚守这个初心和使命,我们党才能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才能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才能在困顿逆境中毅然奋起。据此回答11-12题:11.党坚守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初心和使命①体现党的性质和宗旨,践行党的
执政理念②履行党的管理职能,完善党的执政方式③有利于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④赋予党的执政资格,提升党的执政能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我们党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表明①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②旧事物极力扼杀新事物
③事物的发展具有曲折性④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刚刚过去的2020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诠释了人间大爱,用众志成城、坚忍不拔书写了抗疫史诗;我们向深度贫困
堡垒发起总攻,啃下了最难啃的“硬骨头”,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取得历史性成就,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据此回答13-14题:13.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总攻,啃下了最难啃的“硬骨头”这表明政府①坚持了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②转变职能,提高政府办事效率③履行了高效便民的基本职能
④是忠实履行政府职能的体现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4.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取得历史性成就,启示今天的政府工作人员①要牢记宗旨,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②要增强履职能力,做好地方重大问题的决策③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
④要淡化“官”念,将自己等同于普通民众4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5.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要心里始终装着人民,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我们就一定能够依靠人民战胜一切艰
难险阻,创造新的时代辉煌。这给我们的启示是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会因人而异②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③价值观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A.①②B.③
④C.③④D.②④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我们就一定能够依靠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创造新的时代辉煌。16.全球抗击疫情历程再次说明,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国利益紧密相连,世界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我们要为人民福祉着想,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用实际行动为建设美好世界作出应有贡献。全球抗击疫情历程表明A.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B.维护共同利益是我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C.国际组织日渐成为国家社会最基本的成员D.国家性质和国家力量决定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2020年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中央深改委部署的50个重点改革任务和其他75个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完成143个改革任务,各方面出台268个改革方案。据此回答17-18题:17.
从哲学角度看,改革任务完成表明①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是改革的先导②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才能推动生产力发展③不断调整上层建筑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④变革方案是人民利益与社会规律性内在统一的要求A.①③B.③④C.②④D.①
②18.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改革方案属于①思想认识,可以直接推动社会的发展②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人类社会发展③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推动社会进步④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9.在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中,习
近平主席充分肯定过去一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强调我们还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这启示我们①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要注重量的积累②事物发展的趋势是曲折迂回的③要立足整体,发5挥整体统率作用④事物量变的积累必然引起质变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20.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
。上述要求体现的方法论要求是①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②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③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④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参考答案及解析】1.C【解析】本题考查政府的宗旨和职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表明我国政府是公共服务
的提供者和人本思想的践行者,②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公权的所有和参加经济活动,排除①③。故本题答案为C。2.D【解析】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关系。将涓滴之力汇聚成磅礴伟力,构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强调的是
注重整体,③④符合题意,排除①。联系是有条件的,排除②。故本题答案为D。3.D【解析】本题考查民族精神。弘扬抗疫精神对于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积聚实现抗疫胜利的正能量,凝聚强大精神力量,为抗疫提供重要保证,具有重
要意义,②④符合题意。抗疫精神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排除①。③中“规定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观点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为D。4.A【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特点。从豪迈到坚守,从担当到牺牲,从守望到感动,体现
了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目的性,①③符合题意。人类只有尊重规律改造世界才能取得成效,排除②。④观点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为A。5.B【解析】本题考查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这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承认
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②④符合题意。①与题意无关,排除。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排除③。故本题答案为B。6.B【解析】本题考查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表明事物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善于走曲折的
发展道路,①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排除②。③中“无条件的”观点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为B。7.C【解析】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历经8年,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A讲的是正确对待新事物,排除。B讲的是人生观。C讲的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D讲的是尊重规律。故本题答案为C。8.A【解析】本题考查人与规律的关系。大道不
孤,天下一家,强调的是只有顺应事物发展规律,才能6走的更远,据此判断,①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生活方式,排除②。矛盾不能消除,排除③。故本题答案为A。9.A【解析】本题考查国际关系和当今时代主题。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深
切体会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因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契合联合国的宗旨,有利于国家之间的合作,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①②符合题意。独立自主是外交政策的外交立场,排除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显现出我国在谋求自身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坚定决心,排除④。故本题答案为A。10.D
【解析】本题考查国际关系。中国积极帮助疫区国家开展防疫工作体现了中国是维护世界稳定和发展的坚定力量,表明中国积极承担与其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责任,③④符合题意。防控全球公共卫生危机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排除
①。材料没有涉及国际新秩序,排除②。故本题答案为D。11.B【解析】本题考查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党坚守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体现党的性质和宗旨,践行党的执政理念,有利于切实维护最广
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①③符合题意。行使管理职能的主体是政府,排除②。材料没有涉及党的执政资格和执政能力,排除④。故本题答案为B。12.C【解析】本题考查新事物及其发展。我们党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表明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事
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旧事物以及对新事物的认识,排除②④。故本题答案为C。13.B【解析】本题考查政府职能和工作原则。向深度贫困堡垒发起总攻,啃下了最难啃的“硬骨头”,表明政府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能,坚持了对人民负责
的工作原则,①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办事效率,排除②。政府繁荣的基本职能是管理和服务,排除③。故本题答案为B。14.B【解析】本题考查政府的宗旨。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取得历史性成就,要求政府工作人员要牢记宗旨,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摆正自己的位置,保
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①③符合题意。决策的主体是政府,而不是工作人员,排除②。④中“将自己等同于普通民众”观点错误,排除。故故本题答案为B。15.D【解析】本题考查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以及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心里始终装着人民,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
,体现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②符合题意。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我们就一定能够依靠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体现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排除①。价值观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排除③。故本题答案为D。16
.A【解析】本题考查国际关系。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国利益紧密相连,世界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体现了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A符合题意。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排除B。主权国家是国家社会最基本的成员,排除C。国家性质决定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排除7D。故本题答
案为A。17.C【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基本基本矛盾及其改革。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排除①。中央深改委部署的50个重点改革任务和其他75个改革任务基本完成,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有利
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符合题意。③表述过于绝对,排除。各方面出台268个改革方案,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④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C。18.B【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改革方案既属于上层建筑,服务于经济基础,推动社会进步;又属于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③④符合题意。认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排除①。改革方案不属于社会基本矛盾,排除②。故本题答案为B。19.B【解析】本题考查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整体与部分关系。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体现了注重量的积累,①符合题意。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体现了立足整体,发挥整体统率作用,③符合题意。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的,排除②。量变积累
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排除④。故本题答案为B。20.B【解析】本题考查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发展的观点。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体现了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④符合题意。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
家、这个民族,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①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事物性质,也没有强调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排除②③。故本题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