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02 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期末精准预测模拟卷(中外历史纲要下)(解析版).docx,共(18)页,254.941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568686b193c7e98fdd146e1bd58479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2020-2021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精准预测模拟卷02历史试题考试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下)全册;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
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1·苏州市相城区陆慕高级中学高一期中)以下是《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吴于廑齐世荣
主编1)第一章目录。其中“……”处最恰当的子目是A.氏族制度的形成B.私有制和阶级的形成C.王位世袭制的出现D.采集和狩猎生活【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原始社会末期奴隶在与奴隶主的斗争中,奴隶主阶级为增压奴隶反抗,维护
自身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逐步建立了军队暴力机构和管理机构,形成了国家,因此国家建立前有私有制和阶级,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氏族是原始社会基本的、最初的社会组织形式,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因此氏族制度早已存在,故
A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王位世袭制度在夏朝时期出现,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在旧石器时期的元谋人和北京人从事渔猎和采集生活,故D项错误。2.(2021·全国高三月考)古希腊法律规定亵渎神灵应被判处死刑。同样披告亵渎神灵,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为自己做了辩护,经陪审团投票被判处死刑:下层女子弗里娜则因
专2业辩护人动情的言辞感动了陪审团,经投票无罪释放。这反映出A.陪审法庭审判程序存在着严重的弊端B.法律的理性价值被直接民主淹没C.被告罪名是否成立由辩论者素质决定D.希腊法律保护平民打击贵族利益【答案】B【详解】
同样的罪名,不同的结果,其判决不取决于案情事实,而是取决于陪审团的个人情感,即直接民主导致法律理性价值的缺失,B项正确;两次审判,陪审法庭审判程序是一致的,问题不是出在审判程序上,A项错误;罪名是否成立取决于陪审员的投票,C项错误;材料涉及的
是直接民主导致法律判决的不公,而不涉及保护平民利益问题,D项错误。故选B。3.(2021·安徽高三月考)9世纪时,英法等国国王为封建主领地上的城市颁发自治特许证书,把持市政的城市贵族因此选择支持国王;12世纪末,城市培养的法学家逐渐成为国王统治机构的重要成员,教士已不再国家文官的唯一来源了。
西欧城市的这一变化A.导致了封建国家的分裂B.得益于宗教改革的兴起C.有利于封建王权的加强D.制约了代议制民主发展【答案】C【详解】9世纪时,英法等国的国王的做法获得了把持市政的城市贵族的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
有利于强化王权。而12世纪时,城市培养的法学家取代教士成为国王统治机构的重要成员,这说明封建王权得到强化,教会的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这些变化都有利于王权的加强,故C正确;这些变化有利于加强王权,从而巩
固国家统治,故排除A;宗教改革始于16世纪,与题目时间不符,故排除B;此时的西欧国家基本都是封建制度,不是代议制,故排除D。4.(2020·全国高三月考)英国现代哲学家怀特海认为,在欧洲文艺复兴前的数个世纪里,欧洲受教育的阶层在逻辑思维方面一直接受着一种严格的和精确的训练。“欧
洲近代以理性和科学为主要特征的文化绝不是一夜之间从地下冒出来的”。材料说明A.中世纪是一个“黑暗的时代”B.文艺复兴解放了人类的思想C.文艺复兴促进古典文化再生D.中世纪孕育了近代西方文明【答案】D【详解】3根据“在欧洲文艺复兴前的数个世纪里,欧洲受教
育的阶层在逻辑思维方面一直接受着一种严格的和精确的训练”“欧洲近代以理性和科学为主要特征的文化绝不是一夜之间从地下冒出来的”并结合所学可知,该学者强调的是欧洲近代文化和中世纪有密切关联,欧洲的近代文化是在中世纪的母腹中逐渐孕育成熟的
,故选D项;A项和材料观点相反,排除;材料没有强调文艺复兴的影响,B、C项排除。5.(2021·山东高三月考)远在哥伦布之前,已流传着航海到美洲的各种传说,但诚如阿·符·叶菲莫夫所说:“所有这些航行,即令确有其事,也不能算作美洲发现的开端……只有哥伦布
的航行,是世界史的契机之一。”该观点旨在说明哥伦布远航A.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B.推动了新大陆经济的发展C.密切了世界各地区的联系D.促进了欧洲商贸中心转移【答案】C【详解】据材料信息“只有哥伦布的航行,是世界史的契机之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哥伦布航行对世界历史整体的影响,即
推动了世界逐渐形成一个整体,故C项正确;AB两项都是局限于某一地区,故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6.(2021·湖南高三月考)读下面某时期世界贸易图,从中可以看出A.世界市场雏形初现B.北美成为贸易中心C.国际分工初步出现D.世界市场尚无中国【答案】
C【详解】材料反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的发展,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把世界连为一个整体,打破了过去世界各个地区独立发展的局面,促成美洲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劳动力,西欧则主要从事制造和运输的国际分工
,故选C;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市场雏形初现,不能说明“制造品”“奴隶”“棉花”的差别,排除A;欧洲是贸易中心,B项4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点睛】7.(2021·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高三三模)16世纪天花由西班牙人带入美洲,天花不仅击溃了印第安人的抵抗力,也给他们造成极大
的心理冲击。印第安人不再相信神的庇护,转而信仰“欧洲上帝”。材料表明天花这种传染病A.导致美洲土著人口大量死亡B.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C.加快了欧洲征服美洲的进程D.导致印第安文明的彻底消亡【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可
知,16世纪西班牙人将天花带入美洲,在身体上击溃了印第安人的抵抗力,在心理上也造成了冲击;印第安人由原来的信奉神的庇佑转变为信仰欧洲基督教,这是一种文化入侵现象,是欧洲的一种殖民手段,故加速了欧洲对美洲的征服进程,故选C;材料信息并未体现美洲土著人的大量死亡的数据,故A排除;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的标志是1857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的爆发,材料中反映的时间是16世纪,时间上相差遥远,关联不大,故B排除;D选项中提到的“彻底消亡”说法绝对,故D排除。8.(2021·安徽合肥市·高三三模)非洲史学家卡尼认为,黑人奴隶在遭受奴
役的同时,还将包括水稻播种、耕作以及碾米在内的整套农业知识体系从非洲传播至美洲,促进了17世纪美洲低地地区以水稻为基础的种植园体系的建立,改变了当地的农业生产体系。这一认识主要A.控诉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罪
恶B.表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C.说明黑人对美洲文明作出了贡献D.揭示了美洲种植园经济产生的根源【答案】C【详解】据题意可知,卡尼认为奴隶贸易在贩卖黑人奴隶到美洲的同时,黑人奴隶也将非洲的农业文明传播到了美洲,说明黑人对美洲文明作出了贡献,
故选C;这一认识是反映了黑人对美洲文明的贡献,而非控诉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罪恶,更不是揭示美洲种植园经济产生的根源,排除A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排除B。9.(2021·安徽高三其他模拟)宗教改革后的新教伦理把获利视为上帝对于选民的期望,不仅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
获得财富,而且把劳动获利看作是远离罪恶和堕落的手段之5一。新教伦理A.体现了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B.有利于封建民族国家的形成C.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D.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进步【答案】D【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新教伦理鼓励人们通过劳动获得财富,有利于促进资本原始积累,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进
步,故选D项;材料并未强调资本积累的罪恶,A项排除;BC项与材料信息无直接关系。10.(2021·陕西高三二模)1788年5月,巴黎高等法院发表宣言,认为“法国为君主依法统治的王国”,得到了外省高等法院的文持:同年召开的教士会议公然拒绝
納税;广大的资产者和劳动大众纷纷发表陈情书,要求召开三级会议。这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无产阶级的崛起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C.法国大革命的爆发D.专制王权的压迫【答案】D【详解】1788年法国处于大革命前昔,社会矛盾尖锐。巴黎高等法院的宣言是承认了君主的无上权力。这引起了社会
民众普遍不满。对无上君权的否定和质疑表明了社会民众思想解放以及资产阶级的壮大。为了发展资本主义,就要扫清阻碍,故D项正确;1788年的法国,无产阶级还比较弱小,资产阶级是进行政治斗争的主要力量,故A排除;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导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理论,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意
义不大,且1848年马克思主义正式形成,故B排除;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时间不正确,故C排除。11.(2021·浙江高三二模)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包括普鲁士在内的每一个国家的行政权由国家自身的政府和行政机构承担,帝国作为一个整体并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完整的行政机构,帝国的
某些关键部门都只是普鲁士政府相应部门的扩展。由此可见A.帝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B.帝国有浓厚的君主专制色彩C.帝国是松散的邦联制国家D.普魯土在帝国中居主导地位【答案】D【详解】6根据“包括普鲁士在内的每一个国家的行政权由国家自身的政府和行政机构承担,……帝国的某些关键部门都只是普鲁士政府相
应部门的扩展”可得出普鲁士在帝国统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其在国家政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君主立宪制,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到君主的权力,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帝国的国家结构,排除C。12.(2
021·湖北武汉市·高三其他模拟)据如表可知,19世纪的法国19世纪下半期法国工农业生产者数量年代1856187518961906从事农业生产者(万)730.5799.5846.3884.5从事工业生产者(万)441.8446.9545.
2593.619世纪法国农民占地情况年代182618821908占农户/占地占农户%占地%占农户%占地%占农户%占地%小农89.332.584.735.483.829.1大农0.620.82.536.82.737.1A.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工业进步B.实
现了工业和农业的协调发展C.存在抑制工业发展的落后因素D.封建生产关系阻碍工业化进程【答案】C【详解】通过观察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下半期,小农业大量存在和劳动力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说法当时的法国存在抑制工业发展的落后因素,C项正确;小农经济大量存在,农业从
业者多不能说明法国农业可持续发展,A项错误;19世纪后期法国农业劳动力高于工业劳动力,不利于工业化,并未实现工业和农业的协调发展,B项错误;18世纪末大革命已经扫荡了法国的封建生产关系,D项错误。13.(20
21·全国高三月考)1879年3月3日,法国国民议会对巴黎公社社员实施“部分赦免”;2016年11月29日,国民议会正式宣布“以国家名义为所有遭镇压的1871年7巴黎公社社员平反”。巴黎公社从被镇压、到“部分赦免”再到“平反”的举措主要基于法国国民议会A.满足民
众追求民主的政治诉求B.顺应各个阶级妥协退让的需要C.切实落实人民主权的价值观念D.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的现实需求【答案】D【详解】由材料“1879年3月3日,法国国民议会对巴黎公社社员实施部分赦免”;2016年11月29日,国民议会正式宣布以国家名
义为所有遭镇压的1871年巴黎公社社员平反”可知,在不同时期,资产阶级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现固自身的统治,对巴黎公社持不同的态度,故选D项;法国国民议会代表资产阶级非广大民众的利益,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代表资产阶级的国民议会对无产阶级政权的态度,无法
得出”各个阶级妥协退让”的结论,排除B项;“切实落实”人民主权的价值观念不符合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史实,故排除C项。14.(2021·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高二月考)1884年,英、法、德等国在柏林召开会议,签订了《柏林会议关于非洲的总议定书》,其中第三十四条规定如下:材料表明该议定书
签订的目的在于A.协调殖民者与非洲国家的矛盾B.维护英国的侵略计划C.协调西方列强在侵略中的冲突D.解决列强在埃及的争夺权【答案】C【详解】材料信息“今后占领目前在其领地外的非洲大陆沿岸地区某领土的国家,或迄今没有这类领地而即将获得这种领土的国家,以及将要承担保护权的国家,应该向本议定书的签字国呈
送与此有关的相应文件及声明,以便使后者在必要时有可能申述自己的要求”说明,英、法、德等国试图协调西方列强在侵略瓜分非洲中的矛盾和冲突,故C正确;这是瓜分非洲的协议,不是协调殖民者与非洲国家的矛盾,故A错误;该规定维护了英、8法、德等国的侵略权益,故B错误;材料涉
及的是整个非洲,不仅涉及埃及,故D错误。15.(2021·河北高三二模)如表是1914年欧洲部分列强占有殖民地情况统计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这一情况国家占有的殖民地数(个)殖民地人口(人)英国552)3.9亿法国296235万德国1021307万比利时11500万葡萄
牙8968万荷兰83741万意大利4139万A.顺应了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B.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C.说明世界殖民体系已经初步形成D.表明世界已经成为密切联系的整体【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世界殖民体系
的形成。随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被卷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当中,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D项正确;当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A项错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果
,而非殖民地范围所导致,B项错误;该表表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建立,C项错误。16.(2020·福建省武平县第一中学高三月考)20世纪,英国自由党政府以新自由主义作为理论基础,以国家干预为手段,通过
不断地实施社会改革,减少了劳资冲突,发展了社会保障,调节了各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缓解了日益严重的社会贫困现象,在为现代福利国家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英国社会的抗风险能力。由此可见英国的社会改革A.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
则B.为凯恩斯主义的形成提供借鉴C.消除了两极分化的现象D.为英国夺取一战胜利奠定基础【答案】B9【详解】根据“以国家干预为手段……在为现代福利国家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英国社会的抗风险能力”可知英国的改革是通过国家干预提高社会的抗风险能力,这为后来
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提供了借鉴,故选B;材料反映的是英国的经济改革,没有体现政治原则,排除A;C项说法过于夸张,排除C;D项说法与题意无关,无从体现,排除。17.(2021·宜昌市三峡高级中学高二月考)如表是1800年西班
牙在美洲殖民地的主要人口情况统计表,由此推断西班牙人(西班牙本国出生)“克里奥略”(殖民地出生的白人)印第安人黑奴“梅斯蒂索”(白人与印第安人混血)“穆拉托”(白人与黑人混血)其它混血数量约30万人约300万人约1000万人约80万人无法统计无法统
计无法统计从事行业政府官员矿山大农场、文化、教育等最底层工作最底层工作无法统计无法统计无法统计A.殖民地的白人都享有政治权利B.社会阶层固化客观上推动了美洲民族独立C.克里奥略是政治经济文化精英D.西班牙对殖民地的人口实际情况非常重视【答案】C【
详解】材料反映了西班牙在美洲殖民地的主要人口情况,其中西班牙人及“克里奥略”数量庞大,且主要从事政府官宪、矿山农场、文教等重要行业,由此可知,“克里奥略”构成了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精英,故选
C;殖民地的白人都享有政治权利,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A;社会阶层固化阻碍社会进步,且材料不能体现阶层固化,故排除B;10材料无法体现西班牙对殖民地的人口实际情况的重视程度,故排除D。18.(2021·辽宁葫芦岛市·高三二模)农民们普遍抗粮不交,粮食的
征收不得不动用军队才能完成。农民与工人举行罢工活动,甚至把矛头指向了苏维埃政权。发生在坦波夫的叛乱席卷了全国,甚至喀琅施塔得的水兵也参与叛乱。为缓解不满情绪,政府采取的措施之一是A.在全国推行农业集体化B.流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C
.对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D.将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答案】B【详解】题干反映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之后实行新经济政策,B项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符合题意,故选B;A项是斯大林模式的内容,不符合题意;C项是1861年沙俄政府的政策,不符合题意;
D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ACD。19.(2021·全国高三月考)下图拍摄于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见证了集体农庄生产的情境。这反映了当时苏联A.集体农庄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B.机械生产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C.实现了农业生产机械化D.妇女社会地位大大提升【答案】B【
详解】图中展现的是开联合收割机的苏联妇女,集体农庄使用了先进的机械设备,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故选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集体农庄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故排除A项;集体农庄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根据材料不能得出女性社会地位提升的信息,排除D项
。20.(2021·浙江金华市·高三二模)1947年,时任美国总统在向国会所作的报告中指出:“美国也已接到希腊政府有关财政和经济援助的紧急要求……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在解释这篇报告时,该总统还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的侵略威胁了和
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这一报告A.体现了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11B.实际上揭开了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序幕C.遵循马歇尔计划的政策要求D.标志着美苏对峙局面的形成【答案】A【详解】从材料中的“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的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等信息可
以看出,美国主张遏制苏联等共产主义势力,妄图称霸世界,这一报告是其全球战略的反映,故答案为A项;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揭开了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序幕,排除B项;这一报告标志着杜鲁门主义的出台,马歇尔计划是遵循杜鲁门主义
的政策要求,排除C项;美苏“冷战”对峙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是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排除D项。21.(2021·湖北武汉市·高三其他模拟)1946年2月斯大林发表演说,号召苏联人民准备迎接新的战争。为此“我们必须使我国工业每年能生产生铁达5000万吨,钢达60
00万吨,煤达5亿吨,石油达6000万吨。只有这样才可以认为,我们祖国有了足以应付种种意外事件的保障。”该演说很快在西方引起强烈反响。该演说A.表明东西方的对抗正在加剧B.极力为斯大林模式进行辩护C.是对“杜鲁门主义”的回应D.表明苏联加紧战后经济恢复【答案】
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为准备迎接新的战争,斯大林号召苏联人民加快工业生产,以应付种种意外事件。对此,很快在西方引起强烈反响,这说明二战后初期东西方的对抗正在加剧,故A项正确;斯大林模式指的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杜鲁门主义”出台
于1947年3月,这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斯大林发表演说的主要目的是应对外部压力,“苏联加紧战后经济恢复”不是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22.(2021·辽宁葫芦岛市·高三二模)2021年3月,美国贸易代表戴琦在
就职听证会上表示“关税是贸易工具箱中的合法工具”,其实质是继续推行自2018年以来的特朗普时代的贸易保护政策;同月,英国贸易大臣伊丽莎白·特拉斯在接受采访时,声称“如果世贸组织不进行改革,各国会找到其他发展贸易的机制”;澳大利亚
、加拿大等国也有类似言论。这表明了A.全球化缩小了国家间的贸易差距B.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应该适时调整C.经济全球化暂时陷入了瓶颈状态D.互利共赢观念遭到国际社会的破坏【答案】C12【详解】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如果世贸组织不进行改革,各国会
找到其他发展贸易的机制”可得出经济全球化暂时陷入了低潮状态,故C项正确;全球化缩小国家间的贸易差距,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从长远看全球化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故B项错误;互利共赢观念是世界各国普遍遵循的原则,这一观念不会遭到国际社会的破坏,故D项错误。23.(2021·河北沧州市·高三二模
)如表所示为2018~2020年世界经济增长趋势(单位:%)。据表可知,当今世界年份201820192020世界经济32.4—5.2美国2.92.3—6.1欧元区1.91.2—9.1日本0.30.7—6.1发展中国家4.33.5—2.5A.世界经济中心已完成了转移B.国际经济新秩
序基本形成C.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得到改善D.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答案】D【详解】解读表格信息可知,2018—2020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明显高于世界经济和发达国家,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也反映出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增强,故选D项;根据表
格内容无法说明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排除A项;当今世界,国际经济新秩序依旧没有形成,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日益加剧,故排除B、C三项。24.(2021·陕西西安市·高三二模)全球票房榜首的《复仇者联盟》系列电影是好莱坞制造英雄形象的梦工厂,钢铁侠、美国队长等经典英雄形象
随着电影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好莱坞也因此大赚;与此同时,漫威电影的风靡也被许多国家视为文化侵略。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好莱坞电影致力于弘扬美式价值观B.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电影行业发展C.全球文化传播中的价值观冲突问题13D.文化侵略成为新时代大国交锋方式【答案】C【详解
】美国好莱坞制造的英雄形象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但是也被视为美国的文化侵略,这说明在经济全球化推动文化跨区域传播的同时,也引发了文化价值观的冲突,C正确;A是现象而非本质,排除;B脱离材料主旨,排除;好莱坞的英
雄形象是否是文化侵略尚未确认,排除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材料题(共4小题共52分)25.(10分)(2021·浙江金华市·高三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但是智者学派所做的工作是人类历史上致力
于社会分析的最初尝试,具有理性认识的新意。智者开始了用人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的有益尝试,并从自己的新方法中得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结论……由于他们成功地把人的视线从天上拉回人本身,希腊才完成了自黑暗以来的第一次启蒙。——杨冬梅《智者运动的实质及时代精神》材料二西塞罗是罗马伟大的法学
家和政治家。他深受斯多亚哲学家观点的影响。像斯多亚哲学家一样,他倾向于确定自然和自然理性,并设想理性是宇宙的主宰力量。——(美)埃德加·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指出智者在强调人类理性方面的表现,概括智者运动的主要影响。(5分)(2)依据材料
二,结合所学,指出西塞罗被誉为“自然法之父”的原因。罗马是西方古典文明新的开拓者,请概述罗马人对西方古代政治文明做出的独特贡献。(5分)【答案】(1)表现: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或从人的角度去理解和解释世界);怀疑神灵,否认绝对权威:批判传统,敢
于创新。影响:人类自我意识第一次觉醒: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或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2)原因:继承古希腊理性主义的思想传统,进一步发展了斯多亚学派的自然法思想,为古罗马国家奠定了一种政治法律哲学基础。贡献:罗马人以灵活务实的态度逐步摸索出一整套
治理国家的经验,制定出古代世界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丰富和发展了西方古代政治文明。【详解】(1)表现:智者在强调人类理性方面的表现,根据“智者开始了用人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的有益尝试,并从自己的新方法中得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结论”并联系所学可知,他们把1
4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怀疑神灵否认绝对权威,批判传统敢于创新。影响:智者运动的主要影响可以根据“希腊才完成了自黑暗以来的第一次启蒙”并联系所学,从是人类自我意识第一次觉醒、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等方面来回答。(2)原因:西塞罗被誉为“自然法之父”的原因,根据“像斯多亚哲学家一
样,他倾向于确定自然和自然理性,并设想理性是宇宙的主宰力量”并联系所学可知,他继承了古希腊理性主义的思想传统,进一步发展了斯多亚学派的自然法思想,为古罗马国家奠定了一种政治法律哲学基础。贡献:罗马人对
西方古代政治文明做出的独特贡献,应当联系所学从摸索出一整套治理国家的经验、制定出古代世界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丰富和发展了西方古代政治文明等方面来回答。26.(12分)(2021·山东青岛市·高一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15世纪末到19
世纪中叶,殖民主义国家在被称为“最后的大陆”的非洲占领的领土只有318万平方公里,而在19世纪最后的25年里,欧洲对于非洲的兴趣又浓厚起来,在非洲占领了2569万平方公里土地。由于欧洲的迅速工业化和人口的增加,对植物油、植物纤维、橡胶和某些矿产资源的需求增大,对新原料的需
要引起对非洲原料产地的激烈争夺。——摘自徐长江《海权论陆权论空权论,谁才是主宰未来世界的大战略》材料二一般认为,近代西方国家最早占领的殖民地是葡萄牙于1415年占领的休达。该港原属摩洛哥(非洲西北部),为控制经休达中转的西非黄金及象牙的进口,葡萄牙经过周密部
署占领了休达港,随后为直接与出产黄金的西非黑人帝国建立联系,又沿非洲海岸南下,占领了马德拉、佛得角等群岛。……工业革命后,非洲以生产蔗糖、烟草和贩卖黑奴为主的殖民贸易已经因机器的出现而不再令殖民国家赚取相当的利润。工业国
家对棉花、羊毛、铜、锡、煤炭等工业原料的急切需求取代了原本对消费品的需求,同时这些国家因本地市场已经饱和,因此急切需要在本国之外开辟市场,以销售这些国家所生产的大量工业制品,从而赚取丰厚利润。——节选自《殖民地:受宗主国的经济剥削与政治奴役的
国家和地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前后,殖民者对非洲的侵略发生了哪些变化?(6分)(2)19世纪晚期面对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非洲人民掀起反抗斗争的高潮,列举出其中的两个突出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6分
)【答案】(1)工业革命前:殖民者在非洲的殖民活动大多局限在沿海地区;在沿海建立殖民据点,建立商站,控制商路(或占领重要港口和城镇),没有大片开拓殖民地;进15行奴隶贸易,攫取巨额利润。工业革命后:殖民者转而对非洲进行全面的殖民入侵,甚至掀起瓜分非洲的
狂潮;逐渐放弃了奴隶贸易,要把非洲变成商品市场、原料产地。(2)历史事件:埃及的抗英斗争、苏丹马赫迪起义、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任举两例)历史作用: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促进了非洲民族独立思想的宣传。【详解】(1)工业革命前:根据“沿非洲海岸南下”得出殖民者在非洲的殖民活
动大多局限在沿海地区;根据“占领了休达港……占领了马德拉、佛得角等群岛”得出在沿海建立殖民据点,建立商站,控制商路,没有大片开拓殖民地;根据“贩卖黑奴为主的殖民贸易”得出进行奴隶贸易,攫取巨额利润。工业革命后:根据“欧洲……在非洲占领了2569万平方公里土地”得出殖民者转而
对非洲进行全面的殖民入侵,甚至掀起瓜分非洲的狂潮;根据“工业国家对棉花、羊毛、铜、锡、煤炭等工业原料的急切需求”“以销售这些国家所生产的大量工业制品”,概括得出逐渐放弃了奴隶贸易,要把非洲变成商品市场、原料产地。(2)历史事件:结合所学,可列举埃及的抗英斗争、苏丹马赫迪起义、埃塞俄比亚抗意战
争等。历史作用:结合所学,可从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促进了非洲民族独立思想的宣传等分析总结。27.(18分)(2021·浙江绍兴市·高三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600年到1800年,英格兰谷物浄产量总数翻了近3倍,同期人口则从416万提高到867万。…农
民的饮食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善,新鲜牛羊肉明显增多,鲜鱼取代了腌制的鲱鱼。而拥有毛纺作坊的“租地农场主”家里的陈设比德国贵族还要好,游戏、运动和业余爱好盛行,世界上大多竞争性团队游戏不是源于英格兰就在英格兰制度化…随着
国内市场的发展和领主自营地的出租,一些有企业进取心的资本主义个体小农渐渐占有更多的土地,有些农民则走投无路,成为无地的农业工人…金钱的诱惑、发财的欲望,也使一些贵族不惜降低身份,投入到被贵族社会视为“卑贱”的经济行业。——摘编自(英)麦克法兰《现代世界的诞生》、钱乘且《英国通史》等材料二1
921年3月,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布《告农民书》说:“今后,粮食征收制废除,代替它的是对农产品的实物税。实物税会少于粮食征收制的数额。”同年,全俄苏维埃第九次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提出:在保持土地国有化的前提下,现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并给农民以选择土地使用形式的自由。192年5月,全俄中
央执委会颁布《土地劳动使用法》,准许土地的劳动出租(土地使用权的临时转让)和辅助性地使用雇佣劳动。同年10月,全俄中央执委会通过《土地法典》,进一步放宽了土地的出租期16限和使用雇佣劳动的范围,把租佃
土地的期限延长到12年,并允许在承租土地上使用雇佣劳动力。列宁指出:“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以外,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问题的实质就在这里。…我们新经济政策的基础和实质全在于此。”——王斯德《20世纪的世界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农民
生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民状况对英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苏俄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苏俄农业发展的主要影响(10分)【答案】(1)特点:农民生活水平普遍较高,也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影响:促进了“圈地运动”,使英国农业
走上现代化道路,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资源并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分化出新贵族阶层,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改革运动的同盟军;引导了现代社会生活方式。(2)措施:以粮食税制代替余粮收集制;巩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允许并放宽土地转让和雇佣劳动;影响:减轻农
民负担,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和集约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加强工农业生产联系,有利于推动城乡经济互动,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详解】(1)特点:根据“农民的饮食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善
,新鲜牛羊肉明显增多,鲜鱼取代了腌制的鲱鱼。而拥有毛纺作坊的‘租地农场主’家里的陈设比德国贵族还要好,游戏、运动和业余爱好盛行”得出农民生活水平普遍较高,根据“一些有企业进取心的资本主义个体小农渐渐占有更多的土地,有些农民则走投无路,成为无地的农业工人”得出也出现了明显的分化。综合材料内容和
所学可知,带来的影响主要是促进了“圈地运动”,使英国农业走上现代化道路,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资源并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分化出新贵族阶层,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改革运动的同盟军;引导了现代社会生活方式。(2)措施:根据“粮食征收制废除,代替它的是对农产品的实物税。实物税会少于粮食征收制的数
额”得出以粮食税制代替余粮收集制;根据“现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并给农民以选择土地使用形式的自由”得出巩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根据“准许土地的劳动出租(土地使用权的临时转让)和辅助性地使用雇佣劳动”得出允许并放宽土地转让和雇佣劳动;影响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促进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和集约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加强工农业生产联系,有利于推动城乡经济互动,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1728.(12分)(2021·辽宁丹东市·高三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时间内容15世纪以甘蔗为原料的砂糖,生产中心从地中海东边的岛屿转移到大西洋上的岛屿16世纪以后巴西
成为全世界的砂糖生产中心17世纪初期砂糖和茶都是在药店里出售的贵重药品。17世纪加勒比海地区在很长时间内只种甘蔗,粮食都要从北美洲进口,居住人ロ中,从非洲贩来的奴隶占了人口绝大多数18世纪英国人可以从事砂糖贸易,还可以向甘蔗种植国主出口英国生产
的砂糖等商品。18世纪以后人们才开始关注过量摄入砂糖是否有害健康19世纪英国城市エ人的早餐就是红茶、砂糖,以及从商店购买的面包和麦片粥19世纪50年代英属殖民地的砂糖关税经过不断下调,与外国生产的砂糖关税几乎相同19世纪80年代依靠近代植物学和农业技术的发展,甜菜糖的产量终于超过了
砂糖——整理自川北稔(日)《一粒砂糖里的世界史》从如表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持论有据,知识准确,表述清晰。)(12分)【答案】示例:砂糖生产及销售的信息反映了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论述:砂糖生产的地域由地中海领域扩展至巴西,可以看出新航路开辟
后商业交往的地域与之前相比多了美洲,具有全球性的特征。地域之间商业联系加强,表明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砂糖成为英国工人早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说明工业革命后砂糖的产量提升,价格下降。英国砂糖关税下调是英国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体现,反映了工业革命后世界18
市场基本形成。由此可知,砂糖的变迁反映了世界市场的重大变化,有利于我们多角度看待世界历史。(其他论题如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科技进步和社会生活等均可。论述不限材料,也可依据所学作答。)【详解】根据“以甘蔗为原料的砂糖,生产中心从地中海东边的岛屿转移到大西洋
上的岛屿”“英国人可以从事砂糖贸易,还可以向甘蔗种植国主出口英国生产的砂糖等商品。”“英属殖民地的砂糖关税经过不断下调,与外国生产的砂糖关税几乎相同”等信息可得出其反映了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论述时可结合所学知识从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对外殖民
扩张使市场不断拓展,工业革命使其初步形成的整个过程进行概括。论述时要注意融合进砂糖生产及销售的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