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8)页,2.397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49c69a59634f60cc3abc281481791e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Cu—64;Zn—65.一、选择题(共14题,每题3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鲲龙”水陆两栖飞机实现海上首飞,其所用燃料航空煤油是石油分馏产品B.氨容易液化,且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液氨可以用作制冷剂C.歼20战斗机采用大量先进复合材料、铝锂合金
等,铝锂合金属于金属材料D.2SO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因此2SO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剂【答案】D【解析】【详解】A.航空煤油是石油分馏产品,A正确;B.氨容易液化,且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从而使周围温度降低,因此,液氨可以用作制冷剂,B正确;C.铝锂合金属于金属材料,C正确;
D.2SO可用作红酒的添加剂,D错误;故选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4CuSO溶液,蛋白质析出,再加入水沉淀又溶解B.葡萄糖在人体组织发生缓慢氧化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淀粉、蛋白质、油脂均为
高分子化合物D.棉花、蚕丝、羊毛的主要成分均属于纤维素【答案】B【解析】【详解】A.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蛋白质析出,属于变性,加入水不可以溶解,A错误;B.葡萄糖在人体内缓慢氧化为人体提供能量,
B正确;C.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错误;D.棉花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蚕丝和羊毛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D错误;故答案选B。3.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7H6O5
B.1mol该物质能与4molNa发生反应C.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D.该物质只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答案】B【解析】【详解】A.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1个环、2个双键,与同数碳原子的烷烃相比,少了6个H原子,则分子式为C7H10O5,A不正确;B.该物质分子中的-OH、-COOH
都能与Na反应,则1mol该物质能与4molNa发生反应,B正确;C.该物质分子中含有羟基、羧基、碳碳双键三种官能团,C不正确;D.该物质分子中含有的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羟基、羧基等能发生取代反应,D不正确;故选B。4.A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A.18g重水()2D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A10NB.0.5mol乙醇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A8NC.14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含有的质子数目为A8ND.11L0.1molL−的HClO溶液中ClO−的数目为A0.1N【答案】C【解析】【详解】A.D2O的摩尔质量为201g
mol−,则18g重水物质的量为0.9mol,含有的质子数为A9N,A错误;B.乙醇结构式为,乙醇分子中有8个共价键,0.5mol乙醇含有的共价键为4AN,B错误;C.乙烯、丙烯具有相同的最简式CH2,14g乙烯、丙烯混合物中含有的质子数为A8N,C正确;D.HClO为弱电解质,绝大多数以分子形
式存在,因此11L0.1molL−的HClO溶液中ClO−的数目远小于A0.1N,D错误;故选C。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2+322CO+2H=CO+HO−B.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2+3+-22Fe+Cl=2Fe+
2ClC.用过量氨水吸收二氧化硫:+-22433SO+NHHO=NH+HSOD.将少量2SO通入NaClO溶液:-2-223SO+HO+2ClO=SO+2HClO【答案】B【解析】【详解】A.碳酸钙难溶于水,在离子方程式中写化学式,正确写法为:+2+322CaCO+2H=C
a+CO+HO,A错误;B.氯气可以把Fe2+氧化为Fe3+,题给离子方程式正确,B正确;C.用过量氨水吸收二氧化硫,产物为(NH4)2SO3,正确写法为:+2232432SO+2NHHO=2NH+SO+HO−,C错误;D.次氯酸具有氧化性,能把SO2氧化为24SO−,正确
写法为:2224SO+ClO+HO=SO+2H+Cl−−+−,D错误;故选B。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水中溶解的污染物可根据其化学性质采取中和法、氧化还原法和沉淀法等进行处理B.“胃溃疡”较重患者可服用“小苏打片”或“氢氧化铝片”治疗胃酸过多症C.亚硝酸
钠是一种防腐剂和护色剂,有一定毒性和致癌性,不能用作食品添加剂D.为使馒头色泽白亮,提高卖相,商贩可以用硫黄熏蒸的【答案】A【解析】【详解】A.污水处理时,对溶解在水中的污染物,可根据其化学性质采用酸碱中和法、氧化还原法、重金属离子沉淀法等进行处理,A正确;B.“小苏打片”的主要成分
为NaHCO3,与酸反应产生CO2,会加重“胃溃疡”,故“胃溃疡’’较重患者不可服用“小苏打片”,B错误;C.亚硝酸钠可用作食品添加剂,但要严格控制用量,C错误;D.S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会危害人体健康,故不能用硫黄熏蒸馒头,D错误;故选A
。7.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ABCD目的收集并验证乙烯比较乙醇分子羟基中氢原子和水分子中氢原子的活性分离乙醇和乙酸制备并收集2NO实验方案A.AB.BC.CD.D【答案】B【解析】【详解】A.乙烯的密度接近空气,比空气略小,一般
不使用排空气的方法收集,A错误;B.可通过比较钠与水、乙醇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大小来比较乙醇分子中羟基氢原子和水分子中氢原子的活泼性,能达到实验目的,B正确;C.乙醇和乙酸互溶,不能用分液法分离乙醇和乙酸,C
错误;D.NO2和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的8.以甲烷为燃料的新型电池得到广泛的研究,如图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类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电池工作时能量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A极为电池正极,发生氧化反应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4+4O2--8e-=CO2+2H2OD.该电池的总反应为CH4+2O2=CO2+2H2O【答案】B【解析】【分析】甲烷燃料电池中甲烷发生氧化反应,故B极为负极,A为正极,据此分析。【详解】A.电池工作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正
确;B.A电极通入氧气,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故B错误;C.B电极通入甲烷,甲烷失去电子和阳离子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反应式为CH4+4O2−-8e-=CO2+2H2O,故C正确;D.甲烷燃料电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不是化学能变为热能,该电池的总反应
:CH4+2O2=CO2+2H2O,故D正确。故答案为B。9.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2432NHCOONHs2NHgCOg+。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①(
)()322vNH=vCO②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③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④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⑤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的A.②③⑤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没有指明正、逆速率,不能判断是否到达平衡,故错误;②该反应是气体体
积增大的反应,故当容器内压强不变时,已达到平衡,故正确;③随反应进行混合气体的质量增大,容器的容积不变,反应混合气体的密度增大,当密度不再变化,说明到达平衡状态,故正确;④反应混合气体只有氨气与二氧化碳,二者物质的量之比始终为2:1,氨气体积分数始终不变,所以不能说明到达
平衡,故错误;⑤反应混合气体只有氨气与二氧化碳,二者物质的量之比始终为2:1,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始终不变,所以不能说明到达平衡,故错误;故选:B。10.钛酸钡3BaTiO是一种压电材料,主要用于电子陶瓷、PTC热敏电阻、电容器等多种电子元器件的配制。某工厂
以重晶石4BaSO为原料,生产3BaTiO的工业流程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资料:“焙烧”后固体产物有2BaCl、易溶于水的BaS和微溶于水的CaSA.“焙烧”步骤中碳粉的主要作用是做还原剂,将4BaSO还原B.“酸化”中的酸为硫酸C.“沉淀”步骤中生成()242BaTiOCO的化学
方程式为:()()24242424422BaCl+TiCl+HO+2NHCO=BaTiOCO+4NHCl+2HClD.“热分解”生成粉状钛酸钡,产生的()()2nCO:nCO=2:1【答案】B【解析】【分析】重晶石4BaSO、炭粉
、氯化钙焙烧生成2BaCl、BaS、CaS和CO,浸取、过滤,滤渣为CaS,滤液中含有2BaCl、BaS;加盐酸酸化,把BaS转化为2BaCl,浓缩结晶得2BaCl固体,用水溶解2BaCl,加TiCl4、草酸铵生成()242BaTiOCO沉淀,()242BaTiOCO加热分解生成3BaTiO。据
此答题。【详解】A.“焙烧”步骤中碳粉的主要作用是做还原剂,将4BaSO还原为BaS,A正确;B.2BaCl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酸化”中的酸不能为硫酸,应该为盐酸,B错误;C.“沉淀”步骤中2BaCl、TiCl
4、草酸铵反应生成()242BaTiOCO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4242424422BaClTiClHO2NHCO=BaTiOCO4NHCl2HCl+++++,C正确;D.“热分解”时,()242BaTiOCO分解生成粉状钛酸钡,根据元素守恒,产生
的()()2nCO:nCO=1:1,故D正确;故选B;11.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D
6A+2CB.反应进行到1s时,v(A)=v(D)C.反应进行到6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mol·L-1·s-1D.反应进行到6s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等【答案】C【解析】【详解】A.B和C反应过程物质的量减少,
为反应物,物质的量变化分别为0.6mol、0.8mol;A和D反应过程物质的量增加,为生成物,物质的量变化分别为1.2mol、0.4mol;反应后反应物为消耗完全,说明为可逆反应,结合物质的量变化比值可知则反应方程式:3B4C6A2D++,故A错误;B.根据速率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3AD2vv=,故B错误;C.反应进行到6s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11mol0.4mol2L=0.05molLs6s−,故C正确;D.反应进行到6s时,反应速率不变,速率比等于计量数之
比,故D错误;答案选C。12.肼(22HNNH)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NN键为942、O=O键为500、N-N键为154,则断裂1
molN-H键所需的能量是A.194kJB.391kJC.516kJD.658kJ【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图中内容可知,222HNNH+O=2N(g)+4H(g)+2O(g),化学反应的焓变等于产物的能
量与反应物能量的差值,旧键断裂吸收能量,新建形成释放能量,设断裂1molN-H键所需的能量为K,所以有154+4K+500=2218;解得K=391;故答案选B。13.工业上制备相关物质,涉及的反应原理及部分流程较为合理的是A.制溴:浓缩海
水2Cl⎯⎯→2Br⎯⎯⎯⎯→热空气吹出SO2⎯⎯⎯⎯⎯⎯→吸收溴蒸气HBr溶液2Cl⎯⎯→2BrB.制取镁:海水⎯⎯⎯→石灰乳2Mg(OH)⎯⎯⎯→盐酸2MgCl溶液电解⎯⎯⎯⎯→MgC.制纯碱:饱和食盐水CO2NH3⎯⎯⎯⎯→先通再通3NaHCOΔ⎯⎯→23NaCOD.制碘:干海带2HO
/⎯⎯⎯⎯→浸泡浸出液2422HSO/HO⎯⎯⎯⎯⎯→碘水⎯⎯⎯→萃取2I【答案】A【解析】【详解】A.浓缩海水中通氯气,将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通入热空气到含低浓度溴水的混合液中,溴易挥发,利用热空气
的加热、搅拌作用吹出溴,再用二氧化硫把溴单质还原为溴离子:-+2-2224Br+SO+2HO=2Br+4H+SO,所得溶液中通氯气把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经蒸馏后得到溴,A正确;B.海水中加入沉淀剂石灰乳得到
氢氧化镁沉淀,先与HCl反应生成氯化镁溶液,浓缩结晶得到MgCl2⋅6H2O,再在HCl气流中加热获得无水氯化镁,在HCl气流中加热防止水解,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取Mg,B错误;C.氨气极易溶于水所得溶液呈碱性,饱和食盐水中应先通氨气到饱和、再继续通过量二氧化碳以析出碳酸氢钠晶体,C错误;
D.在坩埚中灼烧干海带,加蒸馏水浸泡灰分并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所得滤液中加硫酸酸化及绿色氧化剂双氧水、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再用四氯化碳等萃取剂萃取、分液后得到碘的有机溶液,D错误;选A。14.pH1=的某溶液X中
仅含有4NH+、3Al+、2Ba+、2Fe+、3Fe+、23CO−、23SO−、24SO−、Cl−、3NO−中的一种或几种(忽略水的电离及离子的水解),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图,下列有关推断不正确的是A.溶液X中一定含有H+
、2Fe+、24SO−B.根据上述连续实验不能确定溶液X中是否含有3Fe+、Cl−C.沉淀F可能为混合物D.若沉淀H中含有3Al(OH),则溶液G中一定没有23CO−【答案】D【解析】【分析】溶液X的pH1=,说明溶液中存在大量H+,因H+与23CO−、23SO−能发生复
分解反应,因此溶液X中一定不存在23CO−、23SO−;向溶液X中加入过量Ba(NO3)2溶液后,溶液中存在反应,因此溶液X中一定不存在2Ba+、3NO−,酸性溶液中3NO−具有氧化性,能氧化2Fe+,3NO−被还原为NO,因此气体A为NO,2Ba+与24SO−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生成BaSO4沉淀,因此溶液X中一定存在2Fe+、24SO−;向溶液B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生成Fe(OH)3沉淀,溶液E微热无气体放出,说明溶液X中一定不存在4NH+,溶液E中含有大量Ba(NO3)2、NaOH,可能含有NaAlO2,向溶液E中通入一定量
CO2,可能产生BaCO3沉淀(CO2少量),也可能产生Al(OH)3,因此溶液X中可能含有3Al+,实验过程中未涉及3Fe+、Cl−检验实验,因此溶液X中可能含有3Fe+、Cl−,综上所述,溶液X中一定含有H+、2Fe+、24SO−;
一定不含4NH+、2Ba+、23CO−、23SO−、3NO−;可能含有3Al+、3Fe+、Cl−。【详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X中一定含有H+、2Fe+、24SO−,故A项正确;B.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X中可能含有3Al+、3Fe+、Cl−,故B项正确;C.第一
步操作中,若溶液X中2Fe+未完全氧化,且溶液X中含有3Fe+时,沉淀F为Fe(OH)2和Fe(OH)3的混合物,故C项正确;D.通入CO2时,溶液中一定存在OH-与CO2的反应,当CO2不足时能生成23CO−,生成的23CO−能与Ba2+反应,当B
a2+不足时,溶液G中存在23CO−,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不正确的是D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每空2分)。15.xNO的排放,往往会产生污染。某研究性小组验证NO与炽热的铜粉会发生反应22Cu+2NO2CuO+N,从而可减少NO的污染,方案设计如下:已知:NO能被酸性高锰酸钾
溶液氧化成3NO−,此体系中产生的3NO−浓度较稀。(1)装置C的名称_______,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2)装置B中Cu单质的作用_______。(3)有关该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A.实
验开始前要通2N,实验结束后也要通2NB.B装置中若加入稀硫酸,可以提高氮原子的利用率C.C装置中的25PO可用无水2CaCl替代D.F装置中的试剂是NaOH,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环境(4)实验过程中,装置E中溶液颜色变浅,则装置E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5)有同学发现装
置A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认为是该溶液溶解了生成的气体所致。设计方案来判断甲或乙哪种合理,下列方案中不可行的是___。A.适当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B.加水稀释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
化D.向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答案】(1)①.U形干燥管(U形管)②.Cu+4HNO3(浓)=Cu(NO3)2+2H2O+2NO2↑(2)将NO2与H2O反应生成的HNO3转化为NO(3)D(4)-+-2+4325NO+3MnO+4H=5NO
+3Mn+2HO(5)B【解析】【分析】实验开始前先通氮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然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浓硝酸滴入三颈烧瓶中,与Cu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气体和水,二氧化氮通入盛水的试剂瓶B,反应生成硝酸和NO,NO经C装置干燥后,进入D中在加
热条件下与Cu反应,利用装置E中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未反应的NO,据此分析解答。【小问1详解】由仪器构造可知,装置C为U形干燥管(U形管);装置A中浓硝酸与Cu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气体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
)2+2H2O+2NO2↑;【小问2详解】装置B中Cu单质将NO2与H2O反应生成的HNO3也转化为NO,防止硝酸蒸气进入D中干扰实验;【小问3详解】A.实验开始前要通2N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实验结束后也要通2N将装置中的NO完全排出,故A正确;B.B装置中若加入稀硫酸,可增大氢离子
浓度,有利于硝酸根离子充分与Cu反应转化为NO,从而可以提高氮原子的利用率,故B正确;C.2CaCl不与NO反应,可吸收NO中的水蒸气,因此C装置中的25PO可用无水2CaCl替代,故C正确;D.NO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因
此F装置中不能选NaOH溶液吸收NO,故D错误;故答案为:D;【小问4详解】实验过程中,装置E中溶液颜色变浅,NO与高锰酸钾反应生成硝酸根离子和锰离子,离子方程式为:24325NO+3MnO+4H=5NO3Mn2HO−+−+++;【小问
5详解】A.若是因为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导致该溶液呈绿色,则加热该绿色溶液,二氧化氮气体逸出,可通过颜色的变化判断两位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该方案可行,故A不选;B.加水稀释绿色溶液,硝酸铜浓度降低,同时二氧化氮进一步和水反应,不能验证溶液颜色变化的原因,该方
案不可行,故B选;C.若是因为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导致该溶液呈绿色,则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可将二氧化氮气体排出,可通过颜色变化判断两位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该方案可行,故C不选;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若饱和溶液颜色变为绿色,可判断乙同
学的观点是否正确,该方案可行,故D不选;故答案为:B。16.碳中和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形式可推动全社会绿色发展。下图为科学家正在研究建立的一种二氧化碳新循环体系。(1)过程I的原理:2222TiO2HO2H+O太阳能,根据下表数据回答:化学键H–HO=OH–O键能()-1/
kJ?mol436496463①()22molHOg完全分解需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能量_______kJ②能正确表示该过程能量变化的示意图是_______。。A.B.C.D.(2)200℃时,在2L密闭容器中充入2CO和2H发生过程II中的反应,3
CHOH和2CO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②下列不能说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a.单位时间内消耗21molCO,同时生成31molCHOHb.容器中()()22nCO:nHO不再变化c.容器中
气体压强不再变化d.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再变化(3)利用过程III的反应设计的一种原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①c是_______(填“正”或“负”)极,d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②若线路中转移1mol电子,则该电池理论上消耗的2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
__L。【答案】(1)①.吸收②.484③.C(2)①.2232200CO+3HCHOH+HO催化剂℃②.ad(3)①.负②.-+22O+4e+4H=2HO③.5.6【解析】【小问1详解】①根据反应TiOHOHO222222太阳能+,2mol
2HO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4×463kJ的能量,2mol2H中的化学键形成时需要放出2×436kJ的能量,1mol2O中的化学键形成时需要放出496kJ的能量,则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484kJ/mol。因此()22molHOg完全分解需吸收484kJ能量。②该过程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
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且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则符合要求的为C;【小问2详解】①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2CO和2H反应生成3CHOH的化学方程式是2232200CO3HCHOHHO
++催化剂℃。②a.任何时候,单位时间内消耗21molCO,同时生成31molCHOH,故不能判断反应达到平衡,a符合题意;b.未平衡前,容器中()2COn减小,()2HOn增大,当()()22nCO:nHO不再变化,说明两者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反应达到平衡,b不符合题意;c.未平衡前,反应正向进行,气体体积减小,压强随体积减小而减小,故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平衡,c不符合题意;d.各物质均为气体,容器中气体密度保持不变,不能判断反应达到平衡,d符合题意;故选ad。【小问3详解】①该装置为甲醇燃料电池,化学电
源工作时,电解质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根据氢离子移动方向得c是负极,d为正极,氧气在正极d上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2O4e4H2HO−+++=。②根据22O4e4H2HO−+++=,若线路中转移1mol电子,则该电池理论上消耗
的2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mol×122.4L/mol=5.6L4。17.硫酸亚铁(俗称绿矾:42FeSO7HO)主要用于净水,治疗缺铁性贫血,制铁盐、氧化铁颜料、媒染剂、防腐剂、消毒剂等。工业上用某种含铁矿石(主
要含Fe、Cu、Al、S元素)制备绿矾的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焙烧”前要将含铁矿石粉碎过筛,目的是_______。(2)尾气含有的大气污染成分是_______,可用_______(填物质名称)溶液吸收,写出“碱浸”过程中NaOH溶液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3)X试剂为
_______(填化学式),一系列操作名称为隔绝空气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绿矾。(4)检验绿矾是否变质的试剂是_______,实验室可用酸性4KMnO溶液测定绿矾的纯度,用高锰酸钾固体配制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时,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其他
操作均正确,则用此溶液测定的绿矾纯度会偏_______(填“大”或“小”)。【答案】(1)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2)①.SO2②.氢氧化钠③.Al2O3+2NaOH+3H2O=2Na[Al(OH)4](3)①Fe②.蒸发浓缩、冷却结晶(4)①.KSCN(硫氰
化钾)②.小【解析】【分析】含铁矿石(主要含Fe、Cu、Al、S元素)焙烧后得到Fe的氧化物、CuO、Al2O3、SO2,加NaOH溶液将Al2O3转化为4NaAl(OH),过滤,往滤渣中加稀硫酸酸浸得到Fe2+、F
e3+、Cu2+,加入过量的Fe,将Fe3+还原为Fe2+,将Cu2+除去,溶液中的金属离子仅剩余Fe2+,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绿矾晶体。【小问1详解】粉碎矿石可以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充分;【小问2详解】根据分析,尾气含有的大
气污染成分是SO2;SO2是酸性氧化物,可以用碱液吸收,因此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根据分析,碱浸时Al2O3能与NaOH反应,方程式为Al2O3+2NaOH+3H2O=2Na[Al(OH)4];【小问3详
解】根据分析,试剂X为Fe;一系列操作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小问4详解】绿矾中的Fe2+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Fe3+,因此可用KSCN检验Fe3+是否存在,从而判断绿矾是否变质;用高锰酸钾固体配制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时,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体积减小,高锰酸钾溶液浓度增大,根
据KMnO4~5Fe2+可知,c(Fe2+)·V(Fe2+)=5c(KMnO4)·V(KMnO4),c(Fe2+)=442+5c(KMnO)?V(KMnO)V(Fe),V(Fe2+)取定量,c(KMnO4)偏大导致V(KMnO4)偏
小,因此测定的绿矾纯度会偏小。18.有机物I乙酸环己酯是一种香料,用于配制苹果、香蕉、醋栗和树莓等果香型香精,下面是利用两种石油化工产品制备I的一种合成路线:已知:2OΔRCHORCOOH⎯⎯⎯⎯→催化剂、。(1)由石油获得A的生产工艺称为_______;I的分子式为_______。
(2)I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反应①、②、④和⑤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_(填序号)。(3)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4)下列关于合成路线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A、E分子中
的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b.A和H均能与4KMnO酸性溶液反应c.通过观察溶液颜色变化,用NaOH溶液可鉴别B和Dd.B与H互为同系物(5)X是A的同系物,其相对分子质量比E大42,其中含3个3CH−的X结构简式为___。【答案】(1)①.裂解②.C8H14O2(2)①
.酯基②.①⑤(3)3Δ+CHCOOH浓硫酸2+HO(4)ab(5)(CH3)2C=CHCH3【解析】【分析】结合流程可知B为乙醇,A与水反应生成B,则A为乙烯,乙醇催化氧化后生成乙醛,则C是乙醛,乙醛氧化生成乙酸,则D是乙酸;H与D发生酯
化反应生成I,据此分析解答。【小问1详解】石油的裂解得到短链气态烃,可用于制取乙烯;I的分子式为C8H14O2。【小问2详解】I的官能团为酯基;反应①是加成反应,反应②是氧化反应,反应④是取代反应,反应⑤是加成反应,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①⑤。【小问3详解】反应⑥中乙酸与环己醇
反应生成乙酸环己酯,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Δ垐垐?噲垐?浓硫酸+H2O;【小问4详解】a.A、E分别为乙烯和苯,两者均为平面结构,分子中的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a正确;b.A含有碳碳双键,H含有醇羟
基,均可被高锰酸钾氧化,b正确;c.乙醇与NaOH不发生反应,乙酸与NaOH反应,但无颜色变化,因此只观察溶液颜色变化,不能用NaOH溶液鉴别乙醇和乙酸,c错误;d.B与H结构不相似,不互为同系物,d错误;故选ab。【小问5详
解】X是A的同系物,其相对分子质量比E大42,则X为戊烯,其中含3个3CH−的结构简式为:(CH3)2C=CHC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