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达州市万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1月)生物.docx,共(11)页,1.148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3a8b5f5ed6f336aec9214260d7d4fe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万源中学高2025届高二(上)第二次月考生物学科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B.细胞外液约占体液总量的2/3C
.激素受体都在细胞表面,其化学本质为糖蛋白D.胆汁、胰液、胃液在人体内属于体液2、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A.小红将酸奶饮入胃中B.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里C.病人点滴生理盐水D.洗澡时耳中进水3、下列关于运动员剧烈运动时内
环境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饮用冰镇运动饮料,利于机体热量的散失,以维持体温平衡B.细胞内进行无氧呼吸过程不产生CO2,但静脉中血浆的pH仍暂时降低C.雨水可以直接通过皮肤渗入人体内环境,给缺水运
动员及时补充水分D.由于血浆中主要含有Na2CO3,因此血浆pH能够保持相对稳定4、瞳孔反射的中枢在脑干,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缩瞳纤维兴奋;当外界光线较弱时,扩瞳纤维兴奋,进而控制通光量。此外,去甲肾上腺素也可使交感神经兴奋,间接影响
瞳孔大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瞳孔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该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B.对外界光线的强弱感觉产生于大脑皮层,进而可控制瞳孔大小C.直接决定瞳孔大小的括约肌细胞表面没有去甲肾上腺素的受体D.缩瞳纤维、扩瞳纤维分别属于交感
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二者均属于自主性神经5、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激素和神经递质都需要通过体液的运输才能发挥作用B.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方式都不同C.小肠黏膜分
泌的促胰液素通过导管运输作用于胰腺D.内分泌腺可以作为神经调节反射弧结构的一部分6、如图甲表示神经元的部分模式图,图乙表示突触的局部模式图,图丙表示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给图甲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电
位计会偏转两次B.刺激b能引起肌肉收缩,但因为没有传出神经参与,故不属于反射C.在反射弧中,兴奋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兴奋在如图乙所示结构的传导(或传递)方向不能由①→②D.人在拔牙时,往往需要在相应部位注
射局部麻醉药,使其感觉不到疼,这最可能是因为麻醉药暂时阻断了传入神经的兴奋传导7、科学家用小鼠作实验材料,完成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没有进行实验对照,需要增加空白
对照组B.该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在促进生长方面作用相同C.增大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注射量,实验效果更显著D.切除垂体及胰腺可减小小鼠自身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对实验的影响8、2023年10月,多国新增
多例猴痘病例,研究发现猴痘病毒已出现多次变异。猴痘病毒是一种DNA病毒,能够在动物和人类之间传播,在人类之间也可以进行二次传播。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猴痘病毒在药物选择的作用下发生变异,该变异只能是基因突变B.猴痘病毒侵染人
体细胞后,会被吞噬细胞特异性识别并呈递抗原C.猴痘病毒侵染人体后,会导致人体产生多种浆细胞,分泌不同抗体D.诊断猴痘病例可以利用核酸检测、抗原检测,不能通过抗体检测9、某人头部受伤后出现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经检查后被诊断
为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失调综合征,其部分化验结果见下表。下列关于该患者的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或垂体可能受到损伤B.血液中的红细胞出现吸水C.细胞外液对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较受伤前减少D.饮用清水能使尿Na+浓
度恢复正常10、我国学者首次揭示了夜间光照影响血糖代谢的机制。健康受试者于夜间分别在某波长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口服等量葡萄糖,然后在不同时间检测血糖水平(图1)。夜间光照影响血糖代谢的过程(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A.若受试者棕色脂肪组织的代谢被抑制,则图1两条曲线趋于重叠B.与夜间黑暗条件相比,光照条件下受试者利用葡萄糖的速率下降C.在夜间光照条件下,受试者血糖代谢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D.长期熬夜的不良生活方式可增加患糖代谢相关疾病的风险11、“苗长高二尺之上,打去‘冲天心’;旁条长
尺半,亦打去心。叶叶不空,开花结实”,这是元代农书《农桑辑要》中记载的提高棉花产量的一项技术。该项操作通过去除植株顶端优势,塑造株型,改善种植通风透光条件,合理分配营养,多结铃、结大铃。去除顶端优势、调节营养物质分配都与生长素有关。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项目名称结果参考值血ADH
7.9pmol/L2.3-7.4pmol/L血Na+125pmol/L137-147pmol/L血K+4.2pmol/L3.5-5.3pmol/LA.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营养物质向棉铃运输,促进棉铃生长B.棉花植株顶芽细胞中,存
在“色氨酸→……→生长素”的代谢途径C.打去“冲天心”,利于“旁条”合成生长素,促进“旁条”生长D.生长素调节植物生长是通过调节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实现的12、生命系统离不开信息传递。存在于不同系统的信息分子,如图中
的“细胞因子”“乙”和“丙”都可以传递一定的信息,从而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结合下图判断错误的是()A.由图知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B.细胞反应“甲”就是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分泌抗
体的过程C.直接作用于甲状腺细胞的信息分子“乙”分泌要受甲状腺激素的调节D.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细胞的信息分子“丙”是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13、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疾病,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悲观等。研究发现这与患者体内细胞1分泌的某种信
号分子(图中以“▲”表示)难以作用于细胞2有关,相关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研发抑制信号分子水解酶活性的药物,可达到改善抑郁症状的效果B.患者发病的原因是蛋白质A数量增加或活性增强导致C.离子X进入细胞2的方式不需要消耗ATPD.细胞1分泌信号分子的
过程需消耗能量,信号分子在间隙中的扩散不消耗能量14、为研究水稻中脱落酸(ABA)长距离运输的机制,科研人员用3H标记的ABA处理叶片(图1),检测野生型和突变体水稻(DG1蛋白基因突变)叶片和颖果的放射性,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颖果中的ABA可全部由叶片运输而
无其他位置运输而来B.实验表明ABA在植物体内有非极性运输的特点C.实验可用18O代替3H标记的ABA处理叶片D.研究表明DG1转运蛋白可能与ABA转运无关15、为研究马铃薯贮藏时间与内源激素含量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测定了马铃薯块茎贮藏期间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发芽率(图1),以及20℃条件下3种
内源激素的含量(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马铃薯块茎贮藏期间,赤霉素/脱落酸比值高抑制发芽B.降低温度或喷洒赤霉素均可延长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时间C.20℃下贮藏120天后,赤霉素促进马铃薯芽生长的作用大于生长素D.贮藏第60天时,4℃下马铃薯块茎
脱落酸含量可能高于20℃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题,共55分)16(10分)某些过敏性哮喘患者体内B细胞活化的部分机制如图所示,呼吸道上皮细胞接触过敏原后,分泌细胞因子IL-33,活化肺部的免疫细胞ILC2。活化的ILC2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4,参与
B细胞的激活(如下图)。(1)除了IL-4等细胞因子外,B细胞活化还需要的信号有。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激活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肥大细胞被激活的过程是。(2)研究发现肺中部分神经元释放的多巴胺可作用于ILC2细胞。通过小鼠哮喘模型,发现哮喘小鼠肺组织中多巴胺含量较对照组明显
下降,推测多巴胺对ILC2细胞释放IL-4的作用为(填“抑制”或“促进”)。对哮喘小鼠静脉注射多巴胺,待其进入肺部发挥作用后,与未注射多巴胺的哮喘小鼠相比,分泌的IL-33、过敏原特异性抗体和组(织)胺的
含量会、和(填“增加”或“减少”或“不变”)。(3)以上研究说明,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17(10分)人体血浆渗透压可分为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晶体渗透压和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胶体渗透
压。下图是人体从食物中吸收葡萄糖并将其转运到全身各处的示意图,图中箭头方向表示物质运输方向或血液流动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图中信息,在血液循环系统中,葡萄糖浓度从高到低的四个点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回答)。(2)结合图中信
息,人体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会随着______的进行而不断发生变化。(3)组织液的胶体渗透压通常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人因一次性饮水过量而出现组织细胞肿胀、功能受
损的症状,医生采用静脉注射高浓度氯化钠注射液的方法为其治疗,使其恢复正常,该治疗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18(12分)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会引起肺炎,患者肺功能受损,出现发热、咳嗽
、肌肉乏力和腹泻等症状。英国伦敦理工学院对84285名新冠肺炎患者做了一项“大不列颠智力测试”研究,结果发现感染新冠病毒与严重认知障碍(记忆空白、注意力下降、器官功能下降)等也相关。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大脑皮层H区如果受损,将会导致病人患____________症。学习与记忆不是单一脑区控制的,而是由____________参与。(2)感染新冠病毒会引起咳嗽反射(如图所示),咳嗽反射过程中在突触小体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咳嗽反射中的效应器是_______________。在安静的环境下,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意识的控制咳嗽反射,说明__________________。(3)若图中神经细胞所处细胞外液中Na+浓度升高,A点兴奋时形成的动作电位峰值将_________(填“不
变”、“增大”或“减小”)。19(10分)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决定免疫系统识别自己、排除非己的一种糖蛋白分子。人体的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T细胞等细胞内都有MHC基因,能表达出MHC分子。下图为人体体液免
疫过程及MHC分子发挥效应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吞噬细胞的作用是和呈递抗原,其吞噬病毒发挥免疫作用属于人体的第道防线。(2)Th细胞(T细胞的一种)膜上有相应的特异性受体,能与吞噬细胞表面的MHC-抗原复合体识别,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的功能。(3)MHC分子在免疫系
统中的作用极其重要,据图分析,其主要功能是。淋巴细胞一般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信号刺激才能被活化,如B细胞的活化除了需要病原体的刺激,图中也是B细胞活化的重要信号分子。(4)人体在进化过程中选择这种活化机制的意义可能是有利于机体防止免疫系统破坏的健康细胞或组
织。20(13分)光不但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能量来源,而且还是植物整个生命周期中许多生长发育过程的调节信号,如种子萌发、植物生长、开花诱导和器官衰老等。I、我国科研人员用拟南芥作为实验材料研究发现:赤霉素与细胞内的赤霉素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该
复合物与R蛋白结合使R蛋白降解,从而抑制相关基因的表达,引起细胞伸长、植株增高。(1)用赤霉素处理野生型和蓝光受体缺失突变体拟南芥后,用蓝光照射,分别检测R蛋白的含量,结果如图1,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2)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被蓝光激活的蓝光受体对赤霉素信号通路
的影响。用药物阻断野生型拟南芥的内源赤霉素合成,然后分三组进行不同处理。一段时间后,将各组拟南芥的细胞裂解,在裂解液中加入表面结合了蓝光受体抗体的微型磁珠。与裂解液充分孵育后收集磁珠,分离磁珠上的各种蛋白,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检测其中的蓝光受体和赤
霉素受体,处理及结果如图2。①据图分析,蓝光受体在_______条件下才能与赤霉素受体结合。②请判断蓝光受体与赤霉素受体的结合是否依赖赤霉素,并阐述判断依据_______。II、利用药物阻断拟南芥内源赤霉素合成,利用“磁珠”技术进一步证明了蓝光受体与赤霉素受体结合后,后者便无法与R蛋白结合。(
3)相关实验如下表,请完善实验方案(选择下列字母填空)。组别植株处理磁珠抗体抗原-抗体检测预期结果对照组①_______赤霉素受体的抗体赤霉素受体的抗体,R蛋白的抗体③______实验组②________
④______a、黑暗b、蓝光c、黑暗+赤霉素d、蓝光+赤霉素e、有赤霉素受体条带,无R蛋白条带f、无赤霉素受体条带,有R蛋白条带g、有赤霉素受体条带,有R蛋白条带h、无赤霉素受体条带,无R蛋白条带(4)综
合上述信息,在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模仿野生型植株在黑暗条件下的情况,完善不同植株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状态及相关信号调节通路(任选一个即可)。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