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含答案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525.000 KB
  • 2024-10-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5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含答案.docx,共(8)页,525.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31c2c9b5ad83d0061aff0140abd30d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泾阳县2021-2022(上)期中质量检测高一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须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3.第I卷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第II卷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

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涂写要工整、清晰;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卷不回收。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朝统治者

认为他们所做的事,是身不由己,是执行神的旨意。通过占卜,方可了解神的指示。占卜后,所有吉凶最后决断权皆在商王。材料反映了A.君主专制制度形成B.统治者的权力受限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D.占卜影响国家决策2.西周时期,只有大宗的宗子(嫡长子)才能祭祀始祖,其他庶子仅有供纳

祭品的义务,而无庙祭之权。这种礼制规定A.体现了伦理道德的作用B.维系了宗法等级秩序C.确保了贵族的特权地位D.突出了血缘纽带功能3.“秦王朝建立后,为了有效地加强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行,总结战国以来各国的官僚制度,建立起了一套适应封建统一国家需要的中央政府机构。”材料中的“中央政府机构”是指

A.皇帝制度B.三公九卿制C.朝议制度D.丞相制度4.汉代刺史作为中央政府派遣的监察特使,对于郡国诸侯王的违法行为一经查出便可奏报皇帝,其不察小吏,专察大吏,不仅能举劾奏报,还可以贬退大吏。据此可知,刺史A.直属中央位高权重B.能够决定官吏升迁C.可以监察文武百官D.重在维护

中央权威5.唐代实行宰相集体议政制度,三省宰相不仅都要参与诏令的决策和审议,还要在对所议诏令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后才能形成正式决策。这一做法A.导致了官僚队伍膨胀B.削弱了宰相的决策权C.旨在制约皇权的滥用D.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6.据统计,两宋三百年间,通过科举录取进士人数超

过10万人,布衣出身的占50%以上。朝廷的一至三品官中,来自布衣者约占53.67%,北宋末高达64.44%。这反映出宋代科举制A.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导致了文化重心下移C.造成官僚机构急剧膨胀D.成为

选官的唯一途径7.明初朱元璋借胡惟庸案废除了中书省,以防止大权旁落,还以“皇明祖训”的形式,规定后代子孙一概不许设立丞相,如有提议设丞相的就以奸臣论处。这表明明朝A.废除三省六部制B.进一步加强了君权C.设立了内阁制度D.加强了对地方控制8.“廷寄”上谕是清代军机处官员日常工作之一,其

内容大都是告诫臣工、指授兵略、查核政事、责向刑法之失当等。这体现了军机处的职能是A.传达皇帝旨意B.参与行政决策C.总领全国政务D.负责监察百官9.《南京条约》中规定,英国商人“勿论与何商贸易,均听其便”“中国制定并颁布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口关税和其它费用的则例,以便

(英商)按例交纳。”这一规定A.便利了列强对华的鸦片贸易B.导致中国失去了海关的控制权C.反映了英国打开市场的需要D.表现了英国努力争取平等权益10.1899年,英国与清政府达成一项照会,不将长江流域让与他国。其后英国

又与俄国在瓜分铁路利权上达成协议:一、英国在扬子江一带承办铁路之事,俄不阻隔;二、俄在长江以北承办铁路一事,英不阻隔。这反映了A.满清政府完全丧失了主权B.列强在华利益之间的矛盾C.中国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D.列强掀起瓜分

中国的狂潮11.清末某官员在汇报民情的奏折中称:“(民)知法不可恃,愿死守危区,为南洋屏蔽。坚留景崧与刘永福;经反复开导,再三力拒。”文中的“民情”是指A.干涉还辽B.抵制瓜分狂潮C.拒绝割台D.秘密结社反清12.“这一运动使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改变了列强国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

和观念,深刻认识到中国巨大的潜力和战斗力是不可短期战胜的。”这一运动A.成功推翻清政府的统治B.充分反映了社会阶级矛盾的激化C.标志近代民族意识觉醒D.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13.近代某条约的第十款规定: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录用。凡发生反帝斗争的地方,停止

文武各等考试5年。这一规定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是A.增加了中国劳动人民沉重的负担B.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C.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D.使使馆界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14.1942年,在一份标有“极密”的日军“北支(那)方面敌情要图”中,日军标注中共敌后战场的徐向前集团、聂荣

臻集团刘伯承集团、贺龙集团等军事力量的字号与国民政府设立的各大战区相同。这从侧面反映出A.敌后抗战力量超过了正面战场B.敌后战场发展为抗战的主战场C.国民政府战区控制了敌后战场D.日军集中主要力量于敌后战场15.“《资政

新篇》的提出给太平天国运动立下了一块新界碑,这就是它已经明显地展示出这场战争已不同于以往的农民起义。”这是指《资政新篇》A.体现出近代化的时代特征B.反映了农民的利益和要求C.给太平天国带来了新生机D.开启了太平天国的新使命16.在武昌起义爆发前,发生起义一千多起,

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惠州起义、潮州起义、镇南关起义和黄花岗起义等,且罢市、罢工等行为不断。由此可见A.清末新政成效甚微B.辛亥革命群众基础广泛C.清朝统治岌岌可危D.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17.《学生杂志》编辑沈雁冰在1917年发表文

章,倡言学生界为社会之“中坚”;鼓吹救国之责任非学生界莫属。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历史事件是A.国民革命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18.中共某次党代会指出,当前中国资产阶级是幼稚的,无产阶级和农民应援助民主主义革命运动,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

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因此,当时中国共产党A.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B.否定资本主义的发展C.确立农村为革命重心D.承认社会性质的变化19.1925年1月,中共四大通过的《对于农民运动之议决案》明确提出,今后要积极“

宣传并扩大农民自卫军的组织”。此后,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农民协会组织建立的农民自卫军等农民武装,在全国各地广泛建立起来。据此可知,这一决议案A.满足了农民的土地愿望B.明确了农民阶级的领导权C.促进了国民革命的发展D.推动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20.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

法》规定:没收地主、反革命及农村公共土地……以“最有利于贫农、中农利益的方法”按人口或按劳力平均分配;分配给农民的土地允许农民出租、买卖。这一措施A.确保国民革命运动胜利进行B.利于革命根据地的建设C.推动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D.促进人民统一战线发展.21.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体现了该宪法的A.人民民主原则B.社会主义原则C.政治协

商原则D.依法治国原则22.1957年,周恩来总理指出:“这样的制度是史无前例的创举”,它“不仅使聚居的民族能够享受到自治权利,而且使杂居的民族也能够享受到自治权利”。这一制度A.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B.使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得以形成C.使少数民族实现了当家

作主D.保障了广大基层人民的民主权利23.自1980年广西宜州市合寨村成立第一个村民委员会至今,村民自治制度迅速向全国推广,并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现象有助于A.推进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建设B.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C.完善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D.直接选举在全国范围推广24.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告台湾同胞书》后,大陆对台湾的政策逐步完成了由“解放台湾”向“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历史性转变。这一转变A.排除了国家统一的障碍B.表明大陆放弃武力统一C.体现了两岸的共同要求D.推动了

两岸关系的缓和25.1997年7月1日零时4分,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江泽民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庄严宣告:“根据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两国政府如期举行了香港交接仪式……这标志着A.“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B.香港

的发展进入崭新时代C.中葡两国顺利交接权力D.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共50分)26.(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地位一落千丈,出现了“大臣太重,封君太众,上逼主,下虐民”的局面,秦朝对周朝的封建制度进

行了深刻的反思后,决定采用郡县制。秦国作为分封最晚的诸侯,地处西北,“戎俗,尚武勇,故其民风大近于质朴无华,不尚文礼之一途”,较少受到周朝带有封建性的礼仪制度的影响。秦朝建立后,疆域包括大量少数民族居住的边远土地,

这些“化外之地”也必须要由强有力的组织机构来管理,并且要由中央直接控制。所以;采用郡县制是必然的选择。——摘编自黄栋法等《秦国、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原因探析》材料二: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地理界限来确定,客观上容易被地方长官当作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元代分省建置,合河南河北为

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这样朝廷就比较容易控制了。.岭北、辽阳、甘肃等行省的设置,以廪养或防范蒙古诸王为主要使命。陕西、四川、云南、河南四省的设置,则以军事襟要的镇遏控制为重心。江浙、湖广、江西三省,大抵以镇压新征服区域和搜刮财赋为

基本宗旨。各行省的财赋支用权在成宗以后被规定在一千锭以下,司法方面,行省不得擅行诛杀,各地戍兵布置、调遣也始终由朝廷直接掌握。——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郡县制的意义。(6分)(2)根据材料二

,概括元代行省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行省制的历史作用。(8分)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三省。蒋介石于1931年9月21日召集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临时紧急会议,商讨

对日方略。蒋介石主张以日本侵占东北的事实,先行提出向国际联盟与签订非战公约诸国诉诸公理,同时“要求国人镇静忍耐,努力团结,准备自卫,并信赖国联公理处断。”中国共产党适时提出联合全国各种军队一致抗日的主张,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摘编自《抗日战争史》材料二: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全国抗日

战争终于爆发了。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声明:“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国际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无余,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1937年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在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国性抗日迅速展开。——摘编自《抗日战争史》材料三:1943年1月11日,中美在华盛顿签署《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同日,中英在重庆签署《中英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与换文》,新约规定废除的英美在华特权有:领

事裁判权、通商口岸特别法庭权、使馆区及一些铁路沿线的驻兵权、沿海贸易与内河航行权、外人引水权、英籍海关税务司权等,同时宣布废除《辛丑条约》,将天津、广州的英租界及北平使馆区的各种权益归还中国。——摘编自胡星斗《

民国政府收回治外法权的历程》等(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蒋介石抗日态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战时期中国外交取得成就的意义。(6分)28.(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题。材料一:鸦片战争粉碎了清王朝“天朝上国”的迷梦,天朝大厦摇摇欲坠,而最先发难的是中国最底层的农民,可以说是摧枯拉朽吧,但太平天国运动终究没有推翻清王朝,让这腐朽的封建王朝继续苟延残喘。这场席卷大半个中国的革命运动,让我们见识了中国农民力量的强大,更让世人对农民有了深刻

的认识,中国农民的诉求是什么?他们关注的切身利益是什么?他们可以推动中国社会与世界合拍吗?——摘编自王国平《太平天国史论》材料二:孙中山应该是推崇他的广东老乡洪秀全的,但很明显他的眼界比洪秀全要高远很多。自从上

书李鸿章遭受冷落后,孙中山也毅然走上了革命之路。但他没有洪秀全那么得人心,应者无几,革命党人势单力薄,处处遇挫。然而孙中山却完成了洪秀全没有完成的伟业,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武昌起义时,孙中山还在海外,回国后的孙中山很幼稚地认为革命已经成功,艰难地经营他的民主共和,但终归是昙花一现。(1)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与太平天国运动的相似之处。(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眼界比洪秀全高明之处,并谈谈由此得出的认识。(6分)29.(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

答问题。材料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努力,促成了国共合作抗日。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并肩战斗,相互支援。进入社会主义阶段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需要听取社会各个方面的声音。1956年,毛泽东明确指出:“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

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是如此。——摘编自萧超然、晓韦《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论纲》材料二:自1978年宪法开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入新阶段。1999年,“依法治国”成为宪法原则。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在现行宪法第三十三条增加一款

,为第三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入宪,将执政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把政治原则提升为宪法条款,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进入到一个人权法治建设的新时代。——摘编自俞荣根《从民主法制到人权法治——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宪政成就》(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与

民主党派合作的制度机制,并分析其形成的历史背景。(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权入宪”的时代背景及其历史意义。(6分)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