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含解析.docx,共(17)页,335.321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2fb6ea974a5e140238b21776f56c65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和田地区墨玉县期中教学情况调研高二历史一、选择题1.2021年四川三星堆遗址“上新”,除发掘出了黄金面具、玉器、象牙制品外,大量精美青铜器再次惊艳世人,其中部分青铜器的器型、纹饰与黄河流域的河南殷墟遗址、长江
流域的湖南炭河里遗址出土的青铜器相似。以上现象说明()A.古蜀文化与其它文化相一致B.中华不同地区文化交流互鉴C.中原各区域文化具有同源性D.各地均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其中部分青铜器的器型、纹饰与黄河流域的河南殷墟遗址、长江流域的湖南炭河里遗址出土的青铜器相似”可知在中国古代不同地区之间有过交流与互鉴,B项正确;“古蜀文化与其他文化相一致”的说法过于绝对,与材料“相似”的说法不一样,排
除A项;三星堆文明、长江流域文明不属于中原各区域文明,排除C项;“各地均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与材料描述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唐都长安是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典范之作——整体呈方正规则形状,沿中轴线对称,宫
殿规模宏大,且居中分布,城市商业活动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古时期的欧洲以教堂和市民广场为中心,的开放式布局形成鲜明反差。这一反差折射出两大文明()A.经济水平的差距B.传统文化的优劣C.审美取向的不同D.政治传统的差异【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
“唐都长安是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典范之作——整体呈方正规则形状,沿中轴线对称,宫殿规模宏大,且居中分布,城市商业活动受到严格限制”及所学知识可得,这体现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与重农抑商政策,而中古时期的西方教权的地位突出,与中国的政治传统不同,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经济方面的差异,排
除A项;材料未对中西方文化做出评判,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出中西方的审美观念的差异,排除C项。故选D项。3.中国“一五计划”实施后,取得的成果是A.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B.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实现了工业化C.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D.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答案】C【解析】【详解】1953年我国开始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核心的“一五计划”,与此同时我国进行了三大改造,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之后,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C正确;国民经济恢复的完成是1952年,A错误;“一五计划”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并不是实现了工业化,B错误;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是21世纪初,D错误。4.严复1879年留学归来
后,常有“局外人”之感,这时的他甚至写下了“当年误习旁行书,举世相视如髦蛮”的诗句。这在本质上反映出A.“进化论”思想与传统文化对立B.当时中国社会缺乏推动革新的动力C.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认同上的差异D.维新变法运动遭到顽固势力的围攻【答案】
C【解析】【详解】严复大力提倡西学,但当时西学不受重视,因此常有“局外人”之感,也说明了东西方文化是存在认同上的差异的,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进化论”思想与传统文化的对立是表面现象而非本质,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当时中国社会存在推动革新的动力—
—资产阶级,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出顽固势力的围攻方面的文字,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5.在唐朝三省六部制下,各个部门基本可以各司其职,发挥了他们各自的职能和作用。其中掌握着最高行政权力的机构是()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行省【答案】C【解析】【详解
】根据所学,三省中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也就是行政机构,故C项正确;中书省是草拟政令的,门下省是审核的,行省是元朝的地方行政机构,故排除ABD项。故选C。6.17世纪后,英、美、法等国先后建立了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特征的代议制,但英国是议会主权的君主立
宪制,而美国则是人民主权的总统制。导致两国政治体制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缺乏启蒙思想的影响B.美国践行了孟德斯鸠构想的C.美国是脱离英国而独立的D.两国历史传统与国情不同【答案】D【解析】【详解】英国有君主传统,因此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而美国并没有君主统治的传统,因此其实行
的是人民主权的总统制,这说明不同国家的历史和国情影响其政治体制的选择,D正确;英国受到了启蒙思想的影响,排除A;B、C不能解释英国选择君主立宪制这一种政治体制,排除。7.宣统三年(1911年)5月8日,清廷裁撤旧内阁和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内阁总共13人,满族即占到9人,其中皇族7人
,汉族竟然只有4人。时人嘲讽其为皇族内阁。由此可见清末立宪活动A.实践了三权分立的理念B.获得了帝国主义的支持C.孤立了清朝政府的统治D.推动了清末新政的实施【答案】C【解析】【详解】从内阁成员可以看出,清政府实行假立宪、真独裁,最终导致其统治的日趋孤
立,C项正确;践行三权分立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帝国主义态度,排除B项;新政开始于1901年,排除D项。故选C项。8.在诸子百家中,他们秉承“不法古,不循今”的历史观,坚决反对保守落后的复古思想,锐意改革。材料评价的是A.儒家B.道家C.
墨家D.法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法家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他们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故D
项正确。儒家主张“仁”“仁政”等,与材料强调法家的主张不符,故A项错误。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与材料强调法家的主张不符,故B项错误。墨家主张“兼爱”“非攻”等,与材料强调法家的主张不符,故C项错误。点睛:抓住题眼在解题中的关键作
用,所谓“题眼”,就是一道题中最核心的部分,本题的题眼是“不法古,不循今”“坚决反对保守落后的复古思想”,根据对题眼的了解,结合法家思想的内容逐一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9.陈晓枫在《中国法制史》一书中指出,中国古代判案时考量的因素远远不止于法律文本,司法官进行权断的依据还有经义、天理
、人情等更高位阶的价值。据此可知,中国古代的司法审判A.取决于封建伦理道德B.重法律效应更重视社会效果C.忽视法律文本的效力D.有较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国古代判案时考量的
因素远远不止于法律文本,司法官进行权断的依据还有经义、天理、人情等更高位阶的价值。”,可见,中国古代的司法审判一方面尊重法律文本,但是更看重社会伦理道德的评价标准,故B项正确,排除C项;“取决”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中国古代的司法审判有较大
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说法片面,排除D项。故选B项。10.据《元史·刑法志》载:“诸为子行孝,辄以割肝、封股、埋儿之属为孝者,并禁止之。”元代的这一规定A.规范了儒家伦理道德秩序B.摒弃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C.重视尊老敬贤的教化作用D.客观上具有思想解放进步
性【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元代的这一规定摒弃了一些愚孝行为,这在客观上具有思想解放进步性,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规范儒家伦理道德秩序,排除A项;材料只是摒弃一些愚孝的不良行为,而不是摒弃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排除B项;材料内容与尊老敬贤的教化作用无关
,排除C项。故选D项。11.近代法国政局变动频繁,1789~1875年,先后出现过君主立宪国家、民主共和国家、军事帝国、复辟王朝。这反映了()A.专制王朝力量强大B.启蒙思想日益深入C.政治体制不断完善
D.民主进程历经艰难【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789~1875年,法国先后出现过君主立宪国家、民主共和国家、军事帝国、复辟王朝等,这说明法国民主共和道路的曲折和艰难,D项正确;法国大革命中专制王朝已经被推翻
,排除A项;军事帝国和复辟王朝等都不是启蒙思想的主张,排除B项;复辟王朝的出现是政治体制的倒退,排除C项。故选D项。12.18世纪的英国思想家大卫·休谟认为:“在设计任何政府体制时,必须把每个成员都设想为无赖之徒,
并设想他的一切都是为了谋求私利,别无其他目标。”由此可推知,大卫·休谟()A批判封建专制B.宣扬理性主义C.主张权力制约D.推崇社会契约【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必须把每个成员都设想为无赖之徒,开设想他的一切都是为
了谋求私利”等可知,大卫·体谟认为要将公权力的持有者想象成以权谋私之人,以便对其权力的限制作出更全面的设计,即主张权力制约,B项正确;18世纪英国已经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批判封建专制无从谈起,排除A项;理性主义即人独立思考,而材料强调的是人的缺点,排除B项;社会契约是卢梭推崇的,排除D项。故选C
项。13.当沉浸于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索之中时,人们能够回想起探索与发现的诸种辉煌成就……看起来仿佛是在每一个方面,人类行动的疆界都变得更为广阔。能反映此观点的是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②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③莎士比亚的《
哈姆雷特》④柏拉图的《理想国》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文艺复兴的时间是14—17世纪,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时间是1492年,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的时间是1517年,莎士比亚正是文艺复兴代表人物,
故①②③均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发展的表现,A项正确;而柏拉图是古希腊思想家,时间不符,排除④,排除BCD项。故选A项。14.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讲过这样一番话:“要相信绝大多数群众有判断是非的能力。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这番话A.发
表于“文化大革命”结束时B.促成了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C.强调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推动了民主建设进入新阶段【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可得出邓小平
强调不能搞“一言堂”,而应该坚持民主集中制,要不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与完善,故D项正确;“文革”结束于1976年,排除A项;1949年已经确立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排除C项。故选D。15
.1989年,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行政诉讼法》后,随着“民告官”的合法化,“一把手”“行政首长”出庭日益成为常态。这种现象()A.反映出官民矛盾有所缓和B.表明政府执法权力受到人民限制C.使平民利益受到法律保障D.利于国家推进行政机关依法行
政【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行政诉讼法》通过后,“民告官”合法化,有利于加强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利于国家推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官民矛盾”,排除A项;政府的行政权力受到人民的监督,“限制”的说法不准确,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不是说“平民利益受到法律
保障”,排除C项。故选D项。16.我国古代儒家主张“仁”“信”、墨家主张“兼爱”、法家主张以“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和谐”“诚信”“友善”“法治”等内容。这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照搬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B.是现代中国建设的经验总结C.植根于优
秀的中华传统文化D.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答案】C【解析】【详解】据题意内容可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儒家、墨家和法家的内容,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C项正确;“照搬”的说法明显错误,排除A项;材料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
中国传统文化,而非现代中国建设的经验总结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排除BD项。故选C项。17.有人认为,《史记》中黎鼾就是埃及著名的亚历山大城,汉武帝遣使前往的西域诸国中也包括黎鼾。751年,杜环在与大食作战中被俘,最远可能到达北非,他返回后把自己的经历写成《经行记》。这说明A.亚历山
大城是丝绸之路终点B.《经行记》是中非交往最早记载C.中非早在秦朝时就已经开始往来D.中国和非洲的交往源远流长【答案】D【解析】【详解】汉唐时期的史书和传记中对埃及亚历山大城等地的记录和描写,说明中国和非洲的交往源远流长,D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亚历山大城是丝绸之路终点,A项错误;《
经行记》是中非交往最早记载与西汉时期《史记》中即提到了埃及的亚历山大城等不符,B项错误;中非早在秦朝时就已经开始往来在材料中并未提及,C项错误。18.贞观十二年(638年),《氏族志》修成,山东士族崔民干仍被列为第一等.唐太宗看后,命重新刊定,并指示“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
”新修订的《氏族志》以皇族为首,外戚次之,崔民的千被降为第三等。这一做法A.废除了等级制度B.废除了门阀观念C.维护了外戚专权D.扶植了庶族地主【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对《氏族志》的重新编写,适应了皇权加强及庶族地主发展的需要
,D正确;AB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当时唐朝尚未出现外戚专权的现象,C排除。故选D。19.某一本历史著作有这样的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的一人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
的地位。这以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其它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文中所指的制度是A.汉代内外朝B.唐代三省制C.明代内阁制D.清代设军机处【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由材料关键信息“张居正”、“大学士”、“首辅”可知该制度是明朝的内阁制。明
太祖废除丞相制度后政务繁忙,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但很少参决政事;明成祖朱棣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决策,内阁制度正式确立;明宣宗时期,内阁大学士被授予替皇帝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明朝后期,内阁的地位日益提高,主持阁
务的首辅更是权压众臣。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本题选C。考点:内阁的出现点评:明朝的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由此可见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20.大部分历史学家将欧洲中古史这样划分,即开始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结束于15世纪的新航路开辟,这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绝不是一个沉睡的时代,下列史实能够反映题干观点的是①城市取得自治权②资本主义萌芽逐步成长③基督教逐渐衰落④
世俗大学纷纷兴办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中世纪基督教没有衰落,故③错误,①②④正确,故选B项,排除ACD项。21.1555年,英国女王玛丽一世力图恢复罗马天主教会在英国的宗教税收特权,但遭到了议会下院部
分议员的坚决抵制,恼羞成怒的女王下令将他们锁在会厅内。数日后,在女王再次采取行动前,下院主动将他们反锁在议会大厅内。这反映出,当时英国()A.议会成最高权力机关B.天主教会仍占统治地位C.专制王权的“有限性”D.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答案】C【
解析】【详解】从材料可得出,议会对王权进行一定制约,反映了专制王权的“有限性”。C项正确;A项是在光荣革命后,排除A项;材料与宗教无关,排除B项;当时还没有革命,排除D项。故选C项。22.如表为1928年、1932年和1937年苏联拖拉机数量与农业集体化发展状况统计表。它反映出苏联社会
主义建设的特点是时间拖拉机数量(万台)参加农业集体组织农户占全国农户比例(%)1928年2.71.71932年14.861.51937年56.193.0A.优先发展重工业B.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同时并举C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D.农业集体化滞后制约工业化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从表格中拖拉机
数量和参加农业集体组织农户占全国农户比例可以看出,当时苏联正在开展农业集体化与工业化生产,故B项正确;材料看不出优先发展重工业,排除A;不平稳看不出,排除C;材料不能体现二者的关系,排除D。23.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依据宪法的规定,全国有条件建立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逐步成立民族区域自治机构。下图中我国最早和最迟建立的民族自治区是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
【解析】【详解】我国最早建立的自治区是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位于图中②,最后一个自治区是西藏,位于图中④,选择D符合题意;①是宁夏自治区;③是广西自治区,不符合题意。24.如图所示为2000-2010年广东地区与世界劳动参与率的比较(劳动参与率是衡量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的重要指
标)。这反映出,该时期广东()A.劳动者的技能素养普遍较高B.经济发展速度逐渐放缓C.市场经济发展激发社会活力D.经济发展水平领先世界【答案】C【解析】【详解】广东地区的劳动参与率远超过世界劳动参与率数值,这说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社会的活力得
以激发,C项正确;A项错在“普遍”,排除A项;劳动参与率高,说明经济发展较快,排除B项;通过材料无法看出广东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程度,排除D项。故选C项。二、材料分析题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朝经略边疆的举措地域成就内容东南统一台湾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东北抗击沙俄
康熙前期组织雅克萨自卫战,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西北稳定新疆平定准噶尔叛乱和大、小和卓叛乱。1762年在新疆设伊犁将军。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盟、旗进行统治。西南管辖西藏册封达赖、班禅,设驻藏大臣,1793
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改土归流土官改为流官,强化了清政府对西南地方各民族的管理。南方平定三藩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巩固统一。材料二中国疆域由大漠游牧、泛中原农耕、东北渔猎耕牧、雪
域牧耕、海上文明这五大文明板块构成,在历史长河中,这些文明板块彼此交流、渐次统合,最终构成了中国疆域。今天,面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我们要坚持“四个共同”理念,即:各民族共同开拓辽阔疆域、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精神。在与各民族平等相待的过程中铸牢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陈永亮《“四个共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论的多维解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经略边疆举措的特点;(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答案】(1)特点:对疆域四周均有措施,空间广;对外反侵略与对内政策相结合;措施多样
(战争与和平手段结合);因地制宜。(2)认识:各民族共同开拓了中国的辽阔疆域,在交流交往交融中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解析】【小问1详解】特点:
依据材料中的地域可以得出对疆域四周均有措施,空间广;依据材料“抗击沙俄”、“统一台湾”、“稳定新疆”、“管辖西藏”等信息可以得出对外反侵略与对内政策相结合;依据材料“抗击沙俄”、“平定三藩”、“改土归流”等信息可以得出措施多样(战争与和平手段结合);依据材
料“册封达赖、班禅,设驻藏大臣,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理”、“平定准噶尔叛乱和大、小和卓叛乱。1762年在新疆设伊犁将军。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盟、旗进行统治”等信息可以得出因地制宜。【
小问2详解】认识:依据材料“各民族共同开拓辽阔疆域、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精神。在与各民族平等相待的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结合所学可知,各民族共同开拓了中国的辽阔疆域,在交流交往交融中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的共同体
意识,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6.法律的地位和作用始终是政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无罪)而无耻(羞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规
矩)。——(摘自《论语》)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摘自《荀子·大略》)材料二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签署并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临时约法》。1921年他却在《五权宪法》中指出:“在南京定出来的民国约法里头,只有‘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那一条,是兄弟所主张的,其余都不
是兄弟的意思。”在一次讨论中他又说:“内阁制,纯恃国会,中国本身基础,犹甚薄弱……国会且然,何有内阁?……我以为这个执行约法,只有一年半载的事情,不甚要紧,等到后来再鼓吹我的五权宪法,也未为晚。”——(据李伟迪
《孙中山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等)材料三大英图书馆为纪念《大宪章》签署800周年,开展了主题为“大宪章:法律·自由·遗产”的展览。主办方还从全世界著名的法律文件中选取了陪展品。——(据2015年3月19日《环球时报》)
(1)据材料一,从德(礼)刑(法)关系角度分别指出孔子和荀子政治思想的特点。(2)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对《临时约法》不满意的理由,结合当时政局,指出他依然签署和颁布《临时约法》的主要原因,这体现了他怎样的政治品质?(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释大英图
书馆为什么以“法律·自由·遗产”作为展览主题来纪念《大宪章》签署800周年。“部分陪展品名录”中空白处应补充的法律文件是什么?任选其中一个补充的文件说明其人选的理由。【答案】(1)特点:孔子:重德轻刑(
德主刑辅);荀子:刑德(礼法)并重。(2)理由:认为《临时约法》的内容基本不符合他的主张;内阁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或“中国缺乏实行内阁制的条件”、“专制主义根深蒂固,国会不能保障内阁制政府的运行”)。原因:《临时约法》规定了主权在民
等内容,自身具有进步性;希望用《临时约法》限制袁世凯权力;认为可以在《临时约法》基础上推行五权宪法;可以以此弥合各政治派别的分歧。品质:服从大局;目标坚定、策略灵活。(3)原因:《大宪章》第一次以法律形式限制封建
君主的绝对权威,确立国王受到法律制约的原则;确保了宗教、财产、人身和地方城镇的自由,体现了自由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石。(若答出“部分条文仍在当今的英国法律中使用”亦可)。补充文件:《权利法案》《独立宣言》。理由:《权利法案
》以明确的法律条文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继承和发展了《大宪章》的法治、自由精神,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法律基础。《独立宣言》以法律条文形式确立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原则,继承和发扬了《大宪章》的精神,为美国独立和民主制度的
发展奠定了基础。【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孔子和荀子政治思想的特点、孙中山的政治主张和西方民主政治制度,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运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从材料中的“齐之以刑,民免(无罪)而无
耻(羞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规矩)”来看,孔子主张重德轻刑。从“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来看,荀子主张刑德并重。(2)孙中山对《临时约法》不满意的理由,根据材料中的“其余都不是兄弟的意思”“内阁制,纯恃国会
,中国本身基础,犹甚薄弱……国会且然,何有内阁?”等信息,可以分析得出孙中山认为《临时约法》的内容基本不符合他的主张、内阁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联系所学可知,尽管孙中山对《临时约法》有很多不满,但依然签署和颁布《临时约法
》,是因为《临时约法》规定了主权在民等内容,自身具有进步性;孙中山希望用《临时约法》限制袁世凯权力;孙中山认为可以在《临时约法》基础上推行五权宪法、可以以此弥合各政治派别的分歧。孙中山这么做体现出服从大局、目
标坚定、策略灵活的政治品质。(3)大英图书馆以“法律·自由·遗产”作为展览主题来纪念《大宪章》签署800周年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该文件第一次通过法律限制封建君主的绝对权力,确立任何人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原则”“直到如今,仍有三项条文在当今的英国法律中使用”“国王不
得任意逮捕或监禁任何自由人或没收他们的财产”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联系所学可知,“部分陪展品名录”中空白处应补充的法律文件应当是1689年的《权利法案》和1776年的《独立宣言》。如果选择《权利法案》,应当联系所学,从确立“议会
至上”的原则、继承和发展了《大宪章》的法治自由精神、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法律基础等方面来回答。如果选择《独立宣言》,应当联系所学,从以法律条文形式确立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原则,继承和发扬了《大
宪章》的精神,为美国独立和民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等方面来回答。点睛:本大题的多数小题属于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型材料解析题。此类试题往往材料主题只是一根引线,需要回答的内容从材料中难以归纳得出,主要是根据教材相关内容回答。如
第三小题中的“‘部分陪展品名录’中空白处应补充的法律文件是什么?任选其中一个补充的文件说明其入选的理由”,在联系所学回答出空白处补充的法律文件是《权利法案》和《独立宣言》之后,“其入选的理由”就应当根据教材所学对这些法律文件的评价,从各自在政治进步方面
对两国的影响以及继承和发扬《大宪章》的法治自由精神等方面来回答。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经济上,城市的发展导致商品经济繁荣,西欧单一的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政治上,城市成为西欧封建社会中新的政治力量。城市往往与国王结盟,共同对付国内的封建大贵
族,从而加速了国家的统一。文化上,随着城市的繁荣发展,城市文化应运而生,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材料二在人口和贸易量方面,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同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是,由于拥有日
益增长的自治权和政治力量,它们显得十分独特。恰恰因为它们再从头开始,且处于政治上分裂的欧洲而不是坚如磐石的帝国的框架中,所以市民们从开头就表现出自信和独立,这种自信和独立是欧亚大陆其他任何地方所没有的。——【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1112世纪,随着城市的兴起,新兴市民阶层对文化知识的迫切需求,欧洲许多工商业繁荣的城市出现了城市学校。这些学校开设实用知识课程,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在单一学科的私人学校或教会学校整合演变的基础之上,产
生了中世纪欧洲的大学。(1)分析材料一,指出中古西欧城市兴起的影响。(2)结合材料二指出,中世纪西欧的城市与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最大的不同在哪里?(3)材料三说明中世纪欧洲大学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大学自治
地位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案】(1)经济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政治上,加速了国家的统一;文化上,产生了城市文化,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2)中古西欧城市有自由和自治权。(3)城市的兴起,新兴市民阶层对文化知识的迫切需求。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和教育自主权。【解析】【小问1详解】影响:根据材
料“经济上,城市的发展导致商品经济繁荣,西欧单一的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可分析出经济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政治上,城市成为西欧封建社会中新的政治力量。城市往往与国王结盟,共同对付国内的封建大贵族,从而加速了国家的统一。”可分析出政治上,加
速了国家的统一;根据材料“文化上,随着城市的繁荣发展,城市文化应运而生,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可分析出文化上,产生了城市文化,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小问2详解】结合材料“由于拥有日益增长的自治权和政治力量,它们显得十分独特。”
可分析出中古西欧城市有自由和自治权。【小问3详解】原因:可分析出材料“1112世纪,随着城市的兴起,新兴市民阶层对文化知识的迫切需求,欧洲许多工商业繁荣的城市出现了城市学校。”城市的兴起,新兴市民阶层对文化知识的迫切需求。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大学自治地位表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和教育自主权。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2.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
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9.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摘自英国《权利法案》材料二杰
斐逊等美国思想家们指出,在美国可以实行“双重分权”机制的“复合的民主制”,概括性的说,就是把联邦的国家权力系统之间的横向分权,与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纵向分权的有机结合所形成的上中下,左中右的“分权网络”称之为“双重保障”。——摘编自徐大同《
西方政治思想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权利法案》体现的宪政原则。并分析其成功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实行“双重分权”机制的“复合民主制”的主要内容,并简要评述“双重分权”机制。【答案】(1)原则:议会主权(或议会至上,议会高于王权);限
制王权;法律至上;君主立宪;议会自由。英国成功:资本主义发展较充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较强大);英国固有的议会历史传统;民众对君主有着强烈的感情;渐进性的改革。(2)内容: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的权力构建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最高司法权属于最高法
院(只答三权分立);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但各州在行政上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只答联邦制)。以此实现“双重分权”的“复合民主制”。评述:确保联邦政府享有国家主权及最高国家权力,有效地防止政治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各州保留了一定的自主权,有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协调了中央和地方间的关系
;有效防止了专制,维护了政治稳定,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解析】【详解】(1)原则:根据《权利法案》中屡次出现的“凡未经议会同意……皆为非法”可知,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根据材料“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
非法权力”“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可得出,法案限制王权;法案中多次出现“皆为非法”,如“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可知,法案强调法律至上;法案限制了王权,但是保留了国王,体现了君主立宪特征;根据材料“国会
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可得出议会自由。英国成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之所以能够确立君主立宪制,从经济角度看出,英国在新航路开辟后,资本主义发展较充分,其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较强大;从历史原因分析,英国固有
的议会历史传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之所以保留国王,原因在于英国民众对君主有着强烈的感情;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到完善是一个渐进性的改革。(2)内容:根据材料“把联邦的国家权力系统之间
的横向分权,与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纵向分权的有机结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87年宪法中关于联邦政府权力的分割采取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即,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最高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87年宪法中,对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之间的关系采取的原则是实行联邦制,即联邦政
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但各州在行政上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以此实现“双重分权”的“复合民主制”。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