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检测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8 页
  • 大小 88.874 KB
  • 2024-11-0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检测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检测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检测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检测.docx,共(8)页,88.874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2be18115bfc108b2956a3d97866479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二单元检测(总分:60分)学校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学生_________完成时间:45分钟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14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①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B.①秦王必说见.臣②而燕国见.

陵之耻除矣C.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②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D.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2.下列各项中的句子不全含有通假字的—项是()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是()。4.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思相同的项是()距关,毋内诸候失其所与,不知.B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沛公起如厕.D••骨髓于常痛财货于贪D••••肉鱼我为之往来李行.A••••东道主为以若舍郑北河将军战.B因击沛公于坐也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A

王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无能为也已.C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①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②又前.而为歌曰③道.芷阳间行④顷之未发,太子迟.之⑤使使以闻.大王⑥箕.踞以骂曰⑦皆白衣

冠...以送之A.①②③B.④⑤⑦C.②③⑦D.①④⑥6.从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各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②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③夫晋,何厌之有④若属皆且为所虏⑤敢以烦执事⑥大王来何操⑦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A.①⑤/②④/③⑤/⑦B.①④

/②⑤/③⑥/⑦C.①⑤/②/④/③⑥/⑦D.①④/②/③/⑤/⑥⑦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B.《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周、鲁、齐、晋、郑、

楚、吴、越八国的史实。C.《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计策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D.“二十四史”是指我国古代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前四史”则指“二十四史”中的《

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二、名句名篇默写(6分)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鸿门宴》中,樊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说明做大事者不拘小节。三、古代诗歌阅读(1

1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9—10题。••••之力不及此人夫微执兵中郞诸.D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叠题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

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9.这两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它们对项羽评价的角度是否相同?结合作品简要分析。(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这两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6分)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文言文

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张)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

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

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淮阴侯韩信,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

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挎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衿下,蒲伏。一市人皆

笑信,以为怯。(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有删改)11.下列对文段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B.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C.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D.五

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旦日,第二天的意思,和《鸿门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意思一样。B.布衣,平民的意思,和《出师表》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中的意思

一样。C.亭长,秦汉之制,每十里一亭,亭有长,任防御之责。汉高祖刘邦就当过亭长。D.王孙,泛指贵族子孙,文中这么说是因为韩信是王侯之后。1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良能忍辱为老人取履,穿履,并能听从老人训导,如期赴约,终有所得。B

.从张良愕一忍一怪一异的心理变化中,可以看到他思想转变的过程。C.漂母的大怒是为了激发韩信作为大丈夫的尊严。D.韩信受辱时,众人都笑他,认为他胆小。1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1)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5分)译文:(2)于是

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5分)译文:五.语言运用(10分)15.下列各句中,句意不明确、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战国策》是一部按国别记事的史书,秦汉年间编纂,经西汉刘向整理,定名为“战国策”。B.燕太子丹为抵抗强秦想派刺客刺杀秦王,于是中国历史上就产生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C.中国历史悠久,《后汉书》这类典籍浩如烟海,历史内容丰富多彩,历史人物风姿万千。D.《史记》不但开创了我国纪传体“正史”的先河,而且第一次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塑造了各具个性的人物形象。16.空缺部分是这一段的中心句,请从正反两个方面来概括。(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年刘邦夺取咸阳后,听从大臣们的劝告,把秦王朝的金银财宝一概封存,同时约法三章,撤出咸阳闹市,还军霸上。刘邦此举,使项羽的谋士范增大为惊惧,从刘邦“财物

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即可断定刘邦其志不在小,有取天下之心。历史上也有许多叱咤风云的人物,在历经苦难之后经不住腐朽生活的侵蚀,走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历史的悲剧值得我们警醒。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一个王朝,一个

英雄,都只是历史长河中瞬间即逝的漩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然唱着秦宫小曲,在西凤酒香中吼几声秦腔,依然把对生活的追求融在民间艺术中。①曾经叱咤风云的秦穆公,如今一抔黄土掩住了风流与豪气②而万里山河又

毁于二世之手③唯有那个时代的文化和精神穿越了时间和空间,得到永恒④今天我们依然在这华夏故土挥汗如雨,依然同命运抗争⑤成为被人遗忘于城郊的土丘⑥他没有想到秦王赢政会统一六国A.③①④②⑤⑥B.③①⑤⑥②④C.⑤①③②④⑥D.⑤⑥③①②④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

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字。(3分)西楚霸王项羽在中国是妇孺皆知的一位大英雄。关于他的传说更是数不胜数,其中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慷慨悲壮的事件最为

出名,在民间流传甚广。然而对于他的死的评价,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种以宋朝女词人李清照为代表,她在《乌江》中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对项羽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英雄气魄,③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另一种以唐朝诗人杜牧为代表,他在《题乌江亭》中写道:“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诗中句句写项羽是一个缺乏自信和毅力的人,对他自刎的行径表示惋惜和失望。2000多年来人们也一直在寻找着项羽不肯过江

东卷土重来的原因。第二单元检测答案一、基础知识1.DA项①告辞,②推辞。B项,①召见,②表示被动。C项,①边邑,这里用作动词;②浅陋的。D项都是“谢罪”的意思。2.DD项,“振”通“震”;A项“倍”通“背”,“坐”通“座”;B项“知”通“智”,“距”通“拒”,“内”通“纳”;C项“已

”通“矣”,“蚤”通“早”。3.CA项,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代词,代那件事;B项,连词,表目的,来/介词,凭:C.项,两个“为”均是介词,替,给;D项,介词,对/介词,在。4.CA项出使的人/鱼的肉B项黄河以北/把……作为D项皇帝左右的侍卫人员/对一般人妻的尊称。5.C都

是名词活用为动词。6.A①⑤为省略句,②④为被动句,③⑥为宾语前置句⑦为定语后置句。7.A《左传》为编年体著作。二、名句名篇默写8.(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三、古代诗歌阅读9.不同。第一首是从兵家用兵的角

度来评价的,从“胜败兵家”可以看出;第二首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的,从“壮士哀”可以看出。10.杜诗表达了“胜败乃兵家常事”这一军事思想,认为项羽如果忍辱负重,重整旗鼓,有可能东山再起。王诗认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成

败的关键,项羽失去民心,必不能东山再起。四、文言文阅读11.B“五日平明”是指时间,所以在“明”后停顿,排除C、D;“良往”和“父已先在”这是两个完整的主谓结构,所以在“往”后停顿,排除A,选择B。选出之后可以再通读句子印证一下答案。12.D王孙在古代也用来指青年男子,文中是青年男子的意思。1

3.C表述有误,漂母是可怜韩信才给他吃的,没想得到他的回报,更没有要激发他大丈夫的尊严。14.(1)有一位老人,穿着粗布衣裳,来到张良所在的地方,径自把他的鞋子丢到桥下。(2)在这时韩信仔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

了过去。[解题思路]第(1)句关键词:老父,老人;衣,穿,名词活用为动词;褐,粗布衣裳。第(2)句关键词:孰视,仔细看;蒲伏,爬。[参考译文](一)张良曾经在闲暇的时候,在下邳的桥上不慌不忙地信步游览。有一位老人,穿着粗布衣裳,

来到张良所在的地方,径自把他的鞋子丢到桥下,回过头对张良说:“小子,下去把鞋(给我)取上来!”张良非常吃惊,想要打他。因为看他年纪大,竭力忍住怒气,走下桥去把鞋取上来。老人说:“给我把鞋穿上!”张良(想)既然已经替他把鞋取上来,于是跪着给他穿上鞋。老人伸出脚穿上鞋,大笑然后离开。张良非常吃惊,目

送着他离去。老人走了将近一里路,又返回来,(对张良)说:“小子是可以教导的啊。五天之后天亮时,在这里跟我相会。”张良于是感到很奇怪,跪下说:“好。”五天之后天亮时,张良到那里去。老人已经先在那里了,(他)非常生气

地说:“(你)跟老人约会,(比老人还)晚来,为什么呢?”(说完就)离去,并说:“五天之后早点来相会。”五天之后,张良不到半夜就到了那里。过了一会儿,老人也到了,(他)很高兴地说:“应该像这样(才对)。”(老人)拿出一卷书,说:“(你)读了这个就

可以成为帝王的老师了。十年后(你)将建立(一番事业)。十三年后你将在济北见到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了。”(说完)就离开了,再没有说别的话,也不再出现。天亮时(张良)看那卷书,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因此感到此书非同一般,常常反复地诵读它。(二)淮阴侯韩信

,当初为平民百姓时,贫穷,没有操行,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官,又不会做买卖维持生计,经常跟着别人蹭吃喝,人们大多厌恶他。他曾经多次前往下乡南昌亭亭长处吃闲饭,接连数月,亭长的妻子嫌恶他,于是一早把饭煮好,在床上就吃掉了。到吃饭的时候韩信去了,就不再给他准备饭食。韩信也明白他们的用意,一怒之下,

竟和他们断绝关系离开了。韩信在城下钓鱼,有几位老大娘在漂洗,其中一位大娘看见韩信饿了,就拿出饭给韩信吃。几十天都如此,直到漂洗完毕。韩信很高兴,对那位大娘说:“我一定有办法重重地报答您。”大娘生气地说:“大

丈夫不能养活自己,我是可怜你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望你报答吗?”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得高大,喜欢带刀佩剑,心中其实很胆怯。”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在这时韩信仔细地打

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满街的人都笑话韩信,认为他胆小。五、语言运用15.D.“不但”“而且”后面的句子调换顺序。16.示例:一个不慕富贵而清贫的人,一定是一个有远大志向的

人;相反,一个贪恋于荣华富贵、珍馐佳肴的人,必无远大前途。17.B根据横线前面“都只是历史长河中瞬间即逝的漩涡”可知,后面承接③,按下来举秦穆公的例子,也就是后面承接①,由①句中的“一抔黄土”可知,后面承接⑤,按下来⑥②讲述秦穆

公以后的情形;最后④是论我们,与横线后句子衔接,选择B18.答案示例:①自刎于乌江,②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③做出了高度的评价和赞扬.(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解答本题注意“瞻前顾后”,根据这一慷慨悲壮的事件,

“及”对于他的死的评价可知,第①空应该填“项羽乌江自刎”的内容。根据“一种以……另一种以……”可知,②处应该填“有两种说法”之类的内容,最后根据李清照词的内容,及横线前面的内容知知,③处应该是对项羽的赞扬。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