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榆树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7 页
  • 大小 380.500 KB
  • 2024-09-1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吉林省榆树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吉林省榆树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吉林省榆树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4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吉林省榆树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精准解析】.doc,共(17)页,380.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2b68c48e1feb75ccb0926ea923bcc2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吉林省榆树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3.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比银河系

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B.太阳系C.河外星系D.总星系【答案】B【解析】【详解】比银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故B正确。地月系比银河系低二级,河外星系与银河系是同一级别,总星系比银河系高一级。选B。

2.日全食时,不能看到的太阳大气层及其活动是()A.色球层B.日冕层C.光球层D.耀斑层【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太阳大气层及太阳活动。【详解】太阳大气层从里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其中人类肉眼可见的为光球层,当

日全食发生时,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层被挡住了,无法观测到,此时是观察色球层和日冕层的最佳时机,日珥是在太阳的色球层上产生的一种非常强烈的太阳活动,是太阳活动的标志之一。所以不能观测到的是光球层,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A.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B.地球自西向东绕日公转C.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表面温度适宜D.附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详解】地球公转方向对生

命存在没有影响,与生命存在无关,B正确。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保证地球表面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与存在生命有关,A错;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适宜,不至于过冷过热,与存在生命有关,C错;附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保证地球处在一个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与存在生命有

关,D错。故本题选B。【点睛】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是:有安全的宇宙环境;有稳定的太阳光照。内部条件是:有适宜的温度;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有液态水。4.当太阳出现特大耀斑爆发时()A.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干扰B.使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能减少C.对地球磁场毫无影

响D.对人造卫星的工作没有干扰【答案】A【解析】【分析】该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要求学生学会区分太阳活动和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详解】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的标志之一,太阳活动会干扰地球电离层,从而干扰短波通讯,影响地面对人造卫星指挥信号的传播,从而

影响人造卫星运行,同时会对地球磁场产生影响,引起磁暴现象,A正确,C、D错误;太阳活动是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形式,不会改变太阳辐射,B错误;故选A。5.下列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A.四季更替B.长江三角洲的发育C.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D.东京的地方时比北京早【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影响。知识性试题,简单题。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球自转的影响和公转影响的区别。【详解】地球自转形成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地方时的差异,地转偏向力和昼夜交替,而四季更替是由于地球公转形成的。所以选A。6.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下图)

回答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这一天()A.D处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B.北京昼长夜短C.是6月22日前后D.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和速度【详解】读图,A太阳直射赤道,为春分日;B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日;C太阳直射赤

道,为秋分日;D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北半球各地昼最短、夜最长;此时为12月22日前后,地球不断靠近近日点附近。据此判断,A正确、BC

D错误;故选A。7.读下图,图中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C【解析】【分析】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详解】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俯视北极点为逆时针,俯视南极点为顺时针,即甲错误、乙错误、丙正确,丁图

箭头方向西经的度数增加,即指向西,与自转方向向东相反了,即丁错误,所以选C。8.夏至日之后的一个月,太阳直射点在()A.在北半球,向北移动B.在南半球,向南移动C.在北半球,向南移动D.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3月21日,太阳直射赤道;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夏至日过后的一个月为7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

与北回归线之间,且向南移动,据此判断C正确,故选C。9.地球上经度相同的地方,则()A.季节相同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C.昼夜长短相同D.地方时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考查地球自转的意义。【详解】同一经线跨越南北半球,季节正好相反,A错误;相同纬度的地方,正午太

阳高度相同,B错误;相同纬度的地方,昼夜长短相同,C错误;相同经度的地方地方时相同,故D符合题意。故选D。10.夏季白天天空多云时,气温不会太高,主要原因是A.云层反射了太阳辐射B.云层散射了太阳辐射C.云层吸收了太阳辐射D.云层逆辐射弱【答案】A【解析】【详解】云层由水汽等组成,其对太阳

辐射的吸收很少;水分子相对比较于空气分子,粒径较大,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较弱;厚厚的云层能反射太阳光,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云层能较多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使温度变高,故不是白天温度低的原因。答案选A。11.

谚语云:十雾九晴(深秋、冬季和初春的时候),指大雾多发生在晴天时,因为A.晴天时空气中水汽充沛B.晴天时大气运动速度慢C.晴天时尘埃多D.晴天时大气逆辐射弱【答案】D【解析】【详解】雾是指在气温下降时,在接近地面的空气中,水蒸气凝结成的悬浮的微小水

滴或冰晶。深秋、冬季和初春的晴朗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较差,导致地面迅速降温,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雾。综上所述,故选D。【点睛】辐射雾的形成条件:①冷却条件:晴朗少云的夜间或清晨,地面散热迅速,使近地面气层降温多,有利于水汽凝结。②水汽条件:近地面

层水汽充沛时,气温稍有下降就会使水汽凝结。湿度越大、湿层越厚,就越有利于形成雾。③层结条件:近地面气层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时,就有利于水汽和尘埃杂质的聚集,如又有辐射冷却作用便易于水汽凝结形成雾。④风力条件:静风有利于形成露、霜或浅雾,但不利于形成雾;微风(1-3米/秒)对雾的形成

最有利。12.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A.地球引力B.太阳辐射能C.水平气压梯度力D.地转偏向力【答案】C【解析】【分析】该题考查风的形成。【详解】气压梯度力就是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是使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13.分布在南北纬4

0°~60°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B.温带季风性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规律。【详解】分布在南北纬40°~60°大陆

西岸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C对。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A错。温带季风性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B错。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大陆内部,D错。14.二氧化碳被称为温室气体,是因为它能A.破坏臭氧,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B.强烈吸收地面放出

的红外线长波辐射C.通过光化学反应向大气中释放热能D.吸收太阳辐射,使大气增温【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二氧化碳的作用。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二氧化碳的保温作用原理。【详解】二氧化碳被称为“温室气体”,是因为其具有保温作用,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所以选择B选项

。15.造成地球上气候差异最基本的因素是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下垫面D.人类活动【答案】A【解析】【详解】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很多,如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等。太阳辐射的差异奠定了气候分布的基本格局,因此造成地球上气候差

异的最基本因素是太阳辐射,答案选A。16.如图中属于南半球反气旋的是()A.B.C.D.【答案】D【解析】【详解】南半球反气旋,气压中高周低,气流逆时针由中心流向四周,读图可知,D项正确。17.诗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中

描写的天气系统是()A.冷锋B.暖锋C.准静止锋D.气旋【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锋面系统和气压系统对天气的影响。【详解】夏初,江淮地区由于受江淮准静止锋的影响,常常阴雨连绵。因为这时正值梅子黄熟的季节,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梅雨”.由于下雨时间长,

空气湿度大,致使百物生霉,因而又有“霉雨”之名.梅雨天气的主要特征是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相对湿度大,日照时间短,地面风力小,阴云笼罩,出现绵绵阴雨或阵性降雨.诗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是梅雨的生动写照。据此判断C正确。18.暖流的流向是()A.由水温较高的海区流向水温较低的

海区B.由高纬流向低纬C.由南向北流D.由水温较低的海区流向水温较高的海区【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洋流的分类,暖流由水温较高的海区流向水温较低的海区,且一般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寒流由水温较低的较高纬度流向水温较高的较低纬度,A正确,B、D错误;南半

球寒流由南向北,北半球寒流由北向南,C错误。综上分析故选A。19.世界著名渔场主要形成于A.风海流处B.下降补偿流处C.寒暖流交汇处D.寒暖流分离处【答案】C【解析】【详解】渔场分布地区一般是营养物质丰富,饵料丰富地区,如寒暖流交汇处、

上升补偿流地区等。盛行风吹拂形成的洋流为风海流,不一定有渔场分布;上升补偿流能把海底的营养物质带至上层,形成渔场;寒暖流交汇处,海水易搅动,营养物质丰富。故答案为C。20.目前世界上普遍感到用水紧张的原因不是由于()A.世界上

水资源总量不足B.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C.人口急剧增长,工农业、生活用水增加D.环境污染严重,水质下降【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察的知识点是水资源紧张的原因。水资源紧张的原因主要有: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是主要原因;人口增长过快,工农业发展迅速,加剧了水资源紧张程度;水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浪费和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干旱频率加大。据此进行判断,BCD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而A目前世界水资源总量实际丰富的,A错误。本题选择错误选项,故选A。21.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表现为()A.暖流能增温减湿B.寒流能降温增湿C.寒流能降温减湿D.暖流能降温增湿【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据此判断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洋

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全球的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平衡;(2)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3)世界著名的渔场大多形成于寒流和暖流交汇

的海域;洋流对航运也有显著的影响,顺着洋流航行,其速度要比逆流航行快得多;洋流加快了污染物净化的速度,扩大了污染的范围。22.地球陆地水体中数量最多的是()A.地下水B.大气水C.河流水D.冰川水【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陆地水

体的分布。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储量约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储量只占地球上水体总量的2.53%,其中固体冰川约占淡水总储量的68.69%,因此地球上淡水资源绝大部分为冰川水,约占淡水总储量的68.6

9%。故选D。23.陆地环境整体性表现在()A.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破坏无关B.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不一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C.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D.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应用,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地理环境

整体性的原理的概念及表现。【详解】本题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某一个地理要素的变化一定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如气变化会影响植被,也会影响土壤,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长期的

水土流失,形成了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据此判断ABC错误,故选D。24.下列各图所示意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①④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③④分别对应褶皱、风蚀蘑菇、三角洲、断层,其中,①褶皱、④断层属于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的表现形

式,A正确;②是风蚀蘑菇,是风力侵蚀作用而成,③是三角洲,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BCD错误。故选A。【点睛】内力作用是地质作用的一种,其能量主要来自地球的内部,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地壳运动的证据是地质构造,最常见的形式是褶皱、断层。下

图是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5.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序号是A.④和⑤B.①和⑥C.①和④D.③和⑥26.图中表示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序号是A.①和②B.③和④C.⑤和⑥D.①和⑤【答案】25.D26.A【解析】【25题详解】变质作用形

成变质岩。③和⑥表示变质作用,D正确,故选D。【26题详解】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表示外力作用的的序号是①和②,A正确。故选A。27.下列地形是由板块相对运动,发生相互碰撞挤压而形成的是()A.渭河平原

B.喜马拉雅山C.东非大裂谷D.黄土高原【答案】B【解析】【分析】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中。【详解】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板块和板块之间运动频繁,

但力的方向不同。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其运动方向相反,板块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张;板块发生挤压运动时,其方向是相向运动,板块之间的距离缩小,地表还会不断隆起,形成山脉。据此进行判断,喜马拉雅山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形成的,渭河平原是由于断裂下陷形成的,东非大裂谷是由于板块张裂形成的;黄土高原是由于

风力堆积形成的。因此本题选择B。28.海拔高度相近的高山地区,垂直分布层次最多的自然带的山区是在()A.中纬度的东部季风区B.亚寒带地区C.亚热带地中海区D.热带雨林地区【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详解】海拔高度相近的高山地区垂直分布层次取决于山麓地带的热量状况,

山麓地带的热量越丰富,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差异越大,自然带的分布层次越多。故选D。读漫画“把云留住”,回答下列各题。29.与该漫画主题最贴切的环境问题是A.土地盐碱化B.大气污染C.森林破坏D.温室效应30.此图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B.差异性C.

开放性D.同一性【答案】29.C30.A【解析】本题考查环境问题和读图分析能力。【29题详解】该漫画展示了荒漠景观,主要是人类对植被的破坏造成的,与该漫画主题最贴切的环境问题是森林破坏,所以选C。【30题详解】结合上题说明,森林的破坏导致该地区

的降水量减少,这反映了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的整体性关系,一个地理要素的改变会导致其他要素的变化。所以选A。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二、综合题(共40分)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含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

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水循环系统中,水在连续不断

的运动和转化,使地球上各水体处于不断________状态,维持了全球水的________。水循环还是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雕塑着________。(3)水循环分为海陆间大循环、________循环和海上内循环,长

江主要参与的是________循环,塔里木河参与的是________。【答案】(1).水汽输送(2).降水(3).蒸发(4).蒸腾(5).地表径流(6).地下径流(7).更新(8).动态平衡(9).地表形态(10).陆地内(11).海陆间(12).陆地内【解析】【

详解】(1)水循环的基本环节包括蒸发、蒸腾、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和地下径流,根据图中箭头的指向判断即可。由图可以看出,①由海洋的上空到达陆地的上空,代表水汽输送,②由高空指向陆地,代表凝结降水,③由地面指向高空,代表蒸发,④由植被指向高空,代表蒸

腾,⑤在地表由陆地指向海洋,代表地表径流,⑥在地表以下,代表地下径流。(2)通过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起来。水作为纽带,在各个圈层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输送和转换。在这个过程中,促进了整个自然界的发展演化。通过水循环,调

节着水分和热量地区分布的不均,使各地区之间干湿、冷热差异大大减少。水循环运动使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之间相互转化,形成一个统一的水资源系统,使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不断得到更新并持续利用,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水循环还是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雕塑着地表形态。(3)本题考查

水循环类型的判断:水循环有三种形式:一是海陆间循环,发生在海洋和陆地之间,称之为大循环;陆地和陆地上空大气之间的水分交换称为陆地内循环或内陆循环;海洋与海洋上空大气之间的水分交换称为海上内循环。长江属于外流河,外流河主要

参与的是海陆间循环。塔里木河属于内流河,参与陆地内循环。32.下图为一地质构造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在甲、乙、丙、丁四地中,若建设大型工程,应尽量避开________地,假设在这里修建一条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________地。(2)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

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_________,其中丁处是_________,由于槽部受挤压,不易被_________,反而形成山岭。乙处是_________,其顶部因受张力,常被_________成谷地。(3)山地有多种类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等,它们的形成和发展都以_________(内力作用、外力作用)为主,该种地质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_________,而另一种地质作用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_________,

【答案】(1).丙(2).乙(3).褶皱(4).向斜(5).侵蚀(6).背斜(7).侵蚀(8).褶皱山(9).断块山(10).火山(顺序可以颠倒)(11).内力作用(12).高低不平(13).平缓【解

析】【分析】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影响的结果。【详解】(1)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的应用,在大型的工程建设中应该避开断层,因为断层处岩石薄破碎,以发生地质灾害,同时

会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应避开丙地;修建隧道应选择背斜处,因为背斜为天然拱形,地质结构稳定,不易坍塌。(2)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图中丁处岩石向上弯曲,形成向斜;向斜槽部受挤压

,不易被侵蚀,在外力作用下,形成山;而背斜顶部由于容易受张裂作用,易受侵蚀,最后形成山谷。(3)本题考查山地的成因,山地根据其成因的不同,可以分为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等,他们的形成都内力作用(挤压、火山活动)为主,这些内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地表除了受内力

作用外,还会受到外力作用的影响,而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缓。33.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左图中数码所代表的自然带④→③→②的变化,反映出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这种分异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自然带①→④→⑥的变化,反映出______

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这种分异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这些地域分异规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性。(2)左图中数码⑤代表的自然带是_______,其对应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这种气候的成因

是________,这种气候在全球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3)右图所示,北半球为________(季节),F处的风向为_____________,该季风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受其影响,此时节北印度洋的洋流呈_____________(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流

动。半年过后,对我国天气影响最显著的气压活动中心是_____________,受其影响,我们东北地区多以_____________的天气特征为主。【答案】(1).由沿海向内陆(2).水分(3).由赤道到两极(4).热量(5).

差异(6).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7).地中海气候(8).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9).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10).夏季(11).西南风(12).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13).顺时针(14).亚洲高压(或蒙古-西伯利

亚高亚)(15).寒冷干燥【解析】【分析】本题以澳大利亚和印度洋季风区域为背景,考查地理环境差异性原理及季风环流的影响,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详解】(1)本题考查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判断:图中自然带④→③→②依次由森林——草原—

—荒漠的过渡,是由于水分的差异引起的变化,体现的是由沿海到内陆的差异;自然带①→④→⑥是由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是由低纬度到高纬度的变化,是由纬度——热量变化导致的,体现的是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2)本题考查自然带的判断。⑤代表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是由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该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3)根据印度洋海区此时

吹西南季风进行判断,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该西南风是由南半球的东南季风越过赤道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偏转形成的,成因属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此时印度洋海区的洋流呈顺时针旋转;半年过后,到冬季,由于海陆

热力性质的差异,在亚欧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或蒙古-西伯利亚高亚),受其影响,我国东北地区气候寒冷干燥。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786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