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四川省成都市川师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

DOC
  • 阅读 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2 页
  • 大小 225.000 KB
  • 2024-09-1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四川省成都市川师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四川省成都市川师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四川省成都市川师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9 已有6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四川省成都市川师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doc,共(12)页,225.00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22bfabc3478985bc9dcf353e801f9b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四川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度(下期)3月月考试题高2018级生物一、选择题1.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下列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上的脂质包括磷脂、胆固醇等B.糖类中的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完全由葡萄糖缩合而成C.淀粉和脂肪水解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D.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分解时,糖类耗氧少【答案】C【解析】【分析】1、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和多糖,组成元素是C、H、O;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聚体。2、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的组成元素是C、H、O,是良好的储能

物质;磷脂的组成元素是C、H、O、N、P,是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固醇分为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详解】A、组成细胞膜的脂质包括磷脂和胆固醇,A正确;B、淀粉、纤维素、糖原都是由单体

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聚体,B正确;C、二氧化碳和水是淀粉和脂肪氧化分解的产物,淀粉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脂肪水解的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C错误;D、与脂肪相比,相同质量的糖类含H少,氧化分解消耗的氧气少,释放的能量少,D正确。故选C。2.下列关于细胞内有机

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蛋白质分子只有在细胞内才能发挥功能B.核糖通过氧化分解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主要能量C.叶绿素的元素组成中一定含有镁和氮D.DNA空间结构为双螺旋结构,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答案】

C【解析】【分析】1、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葡萄糖和核糖、脱氧核糖是单糖,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核糖是RNA的组成成分.脱氧核糖是DNA的组成成分;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淀粉、糖原、纤维素都属于多糖。2、蛋白质是构成细胞

的结构物质,具有催化、运输、免疫、调节作用。【详解】A.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在细胞外发挥作用,A错误;B.细胞内主要的能源物质是葡萄糖,核糖是细胞内构成RNA、ATP的糖类,不能作为供能物质,B错误;C.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是C、H、O、N、Mg,C正

确;D.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D错误。故选C。【点睛】注意一些易错点的总结:如酶不只是在细胞内才能发挥催化作用;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不是核糖或脱氧核糖;DNA是绝大

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等。3.已知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构成,图示中a、b为有机小分子物质,甲、乙、丙代表有机大分子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细胞生物体内,a有8种,b约有20种B.b在细胞核中经脱水缩合反应形成丙

C.组成甲与乙的五碳糖不同D.同一机体内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不同与乙的不同有关【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为核苷酸,甲是DNA,乙是RNA,b是氨基酸,丙是蛋白质。【详解】A.a表示核苷酸,细胞生物体内含有4种脱氧

核苷酸和4种核糖核苷酸。b表示氨基酸,生物体内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A正确;B.氨基酸在核糖体上(细胞质中)脱水缩合形成肽链,肽链再盘曲折叠形成丙,即蛋白质,B错误;C.甲表示DNA,乙表示RNA,DNA中的五碳糖为脱氧核

糖,RNA中的五碳糖为核糖,C正确;D.同一机体内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功能不同的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二者含有的mRNA不同,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是物质推断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①染色体和核糖体共有的化学组成是蛋白质,则甲是DNA,乙是

RNA,丙时蛋白质;②DNA和RNA在结构、组成上的差异为五碳糖和个别碱基不同;③同一个体不同部位细胞内DNA相同,RNA与蛋白质不同。4.下列有关细胞器成分及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线粒体中含有RNA,能产生ATP和CO2B.叶绿体中含有DNA,能产生糖类和O2C.内质网含蛋

白质,能参与脂质的合成D.核糖体含磷脂,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答案】D【解析】【分析】线粒体和叶绿体属于半自主性的细胞器,其基质中含有DNA和RNA.磷脂是细胞中膜结构的重要成分,核糖体和中心体没有膜结构,所以不含

磷脂.【详解】线粒体含有DNA和RN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产生ATP和CO2,A正确;叶绿体含有DNA和RNA,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产生糖类和O2,B正确;内质网膜属于生物膜,生物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等构成

,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车间,C正确;磷脂是细胞中膜结构的重要成分,核糖体没有膜结构,不含磷脂,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器的成分和功能,考生要能够识记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成分,并且明确其中发生的生理变化中产生的相关物质;识记内质网

的功能;明确中心体、核糖体构,因此不含磷脂。5.下列生理过程在生物膜上发生的是A.水绵细胞内CO2的固定B.人体细胞内DNA分子的复制C.人体细胞内丙酮酸分解成乳酸的过程D.酵母菌细胞内[H]与O2的结合【答案】

D【解析】【详解】A、水绵细胞内二氧化碳的固定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A错误;B、人体细胞内DNA分子的复制主要在细胞核,B错误;C、人体细胞丙酮酸分解成乳酸是在细胞质基质,C错误;D、酵母菌细胞内[H]和氧气结合在线粒体内膜上,D正确。故选D。【点睛】本

题考查生物膜系统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6.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生命系统的边界”是细胞膜B.胃蛋白酶分泌到消化道内不需要载体蛋白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生膜的融合D.细胞呼吸酶的形成过程须经过高尔基体的

加工和包装【答案】D【解析】【分析】1、细胞壁是全透性的,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是系统的边界。2、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

“出芽”形成爱泡→细胞膜。【详解】A、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但没有生命活性,所以植物细胞“生命系统的边界”是细胞膜,A正确;B、胃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属于大分子物质,其分泌到消化道内的方式是胞吐,所以不需要

载体蛋白协助,B正确;C、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是由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然后还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和转运,所以过程中一定会发生了膜的融合,C正确;D、细胞呼吸酶属于胞内蛋白,由游离的核糖体合成,不需要高尔基

体修饰,D错误。故选D。7.如图表示动物细胞间相互识别、相互反应和相互作用的机制,则与该机制相符的是()A.信号细胞与靶细胞膜上一定都有受体B.①一定通过胞吐进入组织液C.若靶细胞为神经细胞,②一定为

通道蛋白D.若信号细胞为胰岛B细胞,则靶细胞一定为肝细胞【答案】A【解析】根据图示可知:信号细胞与靶细胞膜上都有受体,A正确;①如果是分泌蛋白等大分子物质,则通过胞吐进入组织液;如果是性激素等物质,则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液,B错

误;若靶细胞为神经细胞,则神经细胞上有甲状腺激素受体,不是通道蛋白,C错误;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作用于肝细胞和肌细胞,促进血糖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也可以作用于其他细胞,促进葡萄糖氧化分解,D错误。8.如图表示在有酶催化和无酶催化条件下某化学反应过程的能量变

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A表示有酶催化的化学反应B.E表示酶降低的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该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ATP的合成D.该结果表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答案】B【解析】酶能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加快反

应,故A表示无酶的化学反应,B表示有酶的化学反应,A错误;E表示活化能,B正确;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为吸能反应,伴随着ATP的分解,C错误;酶的专一性表现为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反应,D错误。【考点定位】酶在代谢中的作用【名师点睛】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

的活化能,使一个原本在较温和条件下不能进行的反应可以高效快速地进行。在酶的最适pH探究实验中,操作时必须先将酶置于不同环境条件下(加清水、加氢氧化钠、加盐酸),然后再加入反应物。不能把酶加入反应物在酶的作用下先发生水解。在酶的最

适温度探究实验中,酶溶液和反应物混合之前,需要把两者先分别放在各自所需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若选择淀粉和淀粉酶来探究酶的最适温度,检测的试剂宜先用碘液,不应该选用斐林试剂。因选用斐林试剂需热水浴加热,而该实验中需严格控制温度。9.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都不正确的一组是()①哺乳动物成熟的

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②植物细胞产生的ATP,均可用于一切生命活动③ATP中的能量可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④ATP和RNA具有相同的五碳糖⑤在有氧和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⑥ATP分子中的两个高能磷酸键稳定性不同⑦ATP中的“A”与构成DN

A、RNA中的碱基“A”表示相同物质⑧ATP与绝大多数酶的组成元素不存在差异A.①②⑦⑧B.①②③④C.⑤⑥⑦⑧D.③④⑤⑥【答案】A【解析】①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但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产生

ATP,①错误;②植物细胞光反应过程中会产生ATP,但只可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②错误;③ATP中的能量可来源于光能,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也可来源于化学能,如硝化细菌,ATP中的能量也可以转化为光能(萤火虫的荧光)和化学能,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ATP提供的能量最终储存到生成的有机物中了(比

如葡萄糖、氨基酸等),③正确;④ATP和RNA具有相同的五碳糖,都是核糖,④正确;⑤在有氧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能形成ATP,在缺氧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无氧呼吸,也能形成ATP,⑤正确;⑥ATP分子中的两个高能磷

酸键稳定性不同,其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断裂,⑥正确;⑦ATP中的“A”表示腺苷,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表示腺嘌呤,不是同一物质,⑦错误;⑧ATP的组成元素是C、H、O、N、P,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组成元素是C、H、O、N,有的含S、P,故二者存在差异,⑧错误;故本题有关A

TP的叙述,都不正确的一组是①②⑦⑧,答案为A。【考点定位】ATP的组成及功能10.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B.加入底物→加

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答案

】C【解析】【详解】依题意可知,该实验的pH为无关变量,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应控制相同且适宜,而缓冲液能够起到维持反应液的pH恒定的作用,因此需最先加入;酶具有高效性,所以在控制pH恒定的条件下,应先加底物后加酶,让酶促反应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进行,一定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根据题干信息“除酶外所

有试剂均已预保温”,所以合理的操作顺序是在调整pH值后,加入酶,即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故选C。【点睛】获取题干信息“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根据实验设计中无关变量要保持适宜且相同,科学设计实验程序。二、非选择题11.下图1表示

番茄叶肉细胞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图2为大棚中番茄叶肉细胞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1甲过程中“Ⅰ”是_____(答物质),其在_____(答具体结构)上产生;该物质用于乙过程的第_____阶段,该阶段所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答具体结

构)。(2)图2中细胞器a是_____,物质④是_____,光照充足时理论上可以完成的过程有_____(用字母表示)。(3)以测定CO2吸收速率与释放速率为指标,探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温度/℃51020253035光

照条件下CO2吸收速率/(mg·h-1)11.83.23.73.53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速率/(mg·h-1)0.50.7512.333.5①温度在25~30℃之间,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逐渐_____(填“增加”或“减少”)。②该植株在30℃时的光合速率_____

35℃时的光合速率(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③假设细胞呼吸昼夜不变,植物在30℃时,一昼夜中给植物光照12h,则一昼夜净吸收CO2的量为_____mg。【答案】(1).氧气(2).类囊体的薄膜(3).第三(

4).线粒体内膜(5).液泡(6).丙酮酸(和[H])(7).c、d、e、f、(b)(8).增加(9).等于(10).6【解析】【分析】分析图1:图1表示番茄叶肉细胞内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其中甲过程表示光合作用,①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②表示光合

作用光反应。乙过程表示有氧呼吸,其中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和第二阶段。分析图2:其中三种细胞器分别表示线粒体、叶绿体和液泡,其中①是水,a是液泡,能为光合作用提供水;②是二氧化碳;③是氧气;④是丙酮酸和[H]。分析表格:表格中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速率表示呼吸

速率,光照条件下CO2吸收速率表示净光合速率,并且真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详解】(1)分析图解可知,图甲过程表示光合作用,在光反应阶段,水光解产生氧气和[H],因此图中Ⅰ为氧气,并且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

将应用于呼吸作用的第三阶段,即线粒体内膜上。(2)植物细胞中液泡能够吸收水分,图2中细胞器a是液泡。物质④是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生成丙酮酸和[H]。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光合作用将大于呼吸作用,因此会有二氧化碳的吸收和氧气的释放,即c、d,同时呼吸作用照常进行,与叶绿体之间有气体交换,会发

生e、f。(3)①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代表实际光合作用,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25C时总光合速率=3.7+2.3=6;30℃时总光合速率=3.5+3=6.5,故温

度在25~30℃间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逐渐增加。②30℃时总光合速率=3.5+3=6.5,35℃时总光合速率=3+3.5=6.5,该植株在30℃时的光合速率等于35℃时的光合速率。③植物在30℃时,一昼夜中给植物光照12h,则一昼夜净吸收CO2的量为12×3.

5-(24-12)×3=6mg。【点睛】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过程和呼吸作用过程的联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通过流程图分析、表格比较、典型练习分析强化学生的理解。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

用提供二氧化碳和水。12.下图甲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高等雌性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图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丙表示该动物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图解,图丁表示某细胞中染色体与基因的位置关系。请据图分析并回答:(1)

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图甲中可能含有等位基因的细胞有_____。(2)图甲中B、E细胞各含有_____条、_____条染色体;其中E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乙图中的_____(填标号)阶段。(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数暂时加倍处在乙图中的_____

(填标号)阶段。(4)基因突变最可能在甲图中的_____细胞中发生;基因分离定律发生在图乙中的_____时间段(填数字编号).(5)图丁对应于图丙中的细胞_____(选填“①”“②”或“③”),细胞Ⅳ

的基因组成是___,细胞V的基因型为_____。【答案】(1).ABD(2).8(3).2(4).②(5).③⑥(6).A(7).①(8).②(9).aB(10).Ab【解析】【分析】图甲中,A图表示细胞分裂间期,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也可

表示减数分裂间期;B表示体细胞的有丝分裂后期;图C表示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极体或卵细胞;D表示处于减Ⅰ中期的初级卵母细胞;E和F分别表示减Ⅱ前期和后期图。图乙中,A段染色体数目减半,表示减数分裂;B段染色体恢复,表示受

精作用;C段表示有丝分裂。丙图中,①表示初级卵母细胞,Ⅱ表示次级卵母细胞,Ⅲ表示第一极体,IV表示卵细胞,V表示第二极体。图丁中,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并且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应为处于减Ⅱ后期细胞图,由于细胞质的分裂是均等的,因此可以确定该细胞为第一极体,可对应图丙中的细胞②。【详

解】(1)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的EF,以及减数分裂结束形成的细胞C没有同源染色体,不含等位基因,故图甲中含有等位基因的细胞有ABD。(2)图甲中B、E细胞各含有8条、2条染色体;其中E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属于乙图中的②阶段。(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

会使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包括有丝分裂后期和减Ⅱ后期,分别处于乙图中的⑥③阶段。(4)基因突变最可能发生在DNA复制时期,对应甲图中的A细胞;基因分离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应图乙中的①时间段。(5)图丁细胞中无同

源染色体,并且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应为处于减II后期的细胞图,由于细胞质的分裂是均等的,因此可以确定该细胞为第一极体,可对应图丙中的细胞②。由于图丁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因此③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则细胞Ⅳ的基因组成是aB,细胞V的基因

型为Ab。【点睛】本题考查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分裂过程中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等多个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分析能力,难度较大。考生在辨别甲图时,一看细胞中是否有同源染色体(没有则为减II),二看有无联会(有即为减I,无则为有丝分裂);并且要识记并理解细

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从而判断细胞分裂方式;从丙图看出是卵原细胞的减数分裂,由于第一极体在分裂时细胞质是均等分裂的,由此判断丙图和丁图。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