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8 页
  • 大小 341.593 KB
  • 2024-09-0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5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精准解析】.docx,共(18)页,341.593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0bb8d766c137c95fdc6493c02be313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十堰市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一历史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柳宗元在《分封论》中说:“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封建,非圣人意也。”这一观点说明西周实行的分封制A.是形势所迫的统治策略B.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沿袭

了前代的制度模式D.带有较强的神权色彩【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的“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封建,非圣人意也”表明,分封制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不是个人可以决定的,说明西周实行分封制是形势所迫的统治策略,故答案为A项;

材料没有涉及分封制与中央集权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信息侧重点不是阐述分封制与前代制度模式之间的沿袭关系,排除C项;分封制不具有神权色彩,排除D项。2.下表是关于我国古代郡县制确立的相关史实。据此可知,郡县制A.最早发端于春秋初期的楚国B.随

着社会形势的发展不断强化C.是君主集权下大一统的产物D.反映了中央对地方管控日益松弛【答案】B【解析】【详解】春秋时楚国虽然设县,但是县公和封建诸侯的国君一样;春秋中叶晋国六卿的领地较多,通过设“县”来治理;战国时期魏国设郡县制,秦朝推行到全国,

通过以上材料可以发现郡县制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得到强化的,故答案为B;春秋初期的楚国出现县,不能表示最早发端于楚国,A错误;君主集权开始于秦朝,在秦朝建立之前就有郡县制,C错误;郡县制说明中央对地方管控日益加强,

D错误。3.军机处自创设伊始就只有军机大臣、军机章京两层,有官无吏,“其制无公署,大小无专官”,军机大臣人数很少,雍正刚建立军机处时,只有3~5人,后来多的时侯也仅11人。这反映出军机处A.机构设置较为简单B.只是一个临时机构C.辅助皇帝处理政务D.内部形成分权制衡【答案】A【解析】【详

解】根据材料,军机处的设置上只有两层,“无有官吏”,“无公署”,人员很少,这反映了军机处机构简单,A选项正确。军机处是清代正式中央机构不是临时机构,B选项错误。材料中军机处的机构、人员设置等与处理政务的权限并不对应,C选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提供军机处机构人

员设置与内部的权利分配的相关信息,D选项错误。4.梭伦在改革中将高级官职限于第二等级以上,对于占雅典人口大多数的第四等级仍被剥夺许多重要权利的问题,他没有给予任何合理的解释。这表明梭伦改革A.并未缓和平民与

贵族的矛盾B.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C.仍保留了氏族贵族某些特权D.实施的财产等级制流于形式【答案】C【解析】【详解】担任雅典城邦的高级官职的一般为贵族,梭伦“将高级官职限于第二等级以上”,反映出梭伦改革仍保留贵族某些特权,故C项正确;梭伦改革中的财产等级制度

、废除债务奴隶制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梭伦改革与雅典民主政治之间的关系,B项错误;财产等级制利于工商业奴隶主积极参政、议政,D项错误。5.在古罗马,当事人要想使契约有效,订约时必须使用一定的方式,用法

律规定的语言,做规定的动作,否则即使双方完全合意,其协议也不受法律保护。这反映出在古罗马A.契约具有较强的形式色彩B.法律并不具有强制力C.法律的适用范围比较狭窄D.契约不受法律的保护【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罗马人在建立契

约的时候,必须有固定的“方式”、“语言”、“动作”等,否则不能有效,无法受到法律保护,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出了古罗马法治中的程序性强,有很强的形式主义色彩,A选项符合题意。古代罗马法律具有很强的强制力,B选项

不符合史实。古罗马人通过建立契约来保护自己的权益,不能说明法律的适用范围比较狭窄,C选项不符合题意。,强调契约程序的规范性,不能说明契约不受法律保护,D项错误。6.发动光荣革命的七位政变者中有四位是新贵族。剩下的三位,则是典型的旧贵族的代表,有托利党创始人,有顽固守旧的男爵,还有伦敦主

教。由此可知,当时英国A.旧贵族反对国王的决议B.新旧势力联合暴力夺权C.政治妥协推动民主进程D.开始废除君主专制政体【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新贵族”“剩下的三位,则是典型的旧贵族的代表,有托利党创始人,有顽固守旧的男爵,还有伦敦主教”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英国的光

荣革命是在新旧贵族妥协的情况下实现的,即政治妥协推动民主进程,故答案为C;因为当时国王詹姆士二世的统治得不到资产阶级和新旧贵族支持,才导致光荣革命,A不全面,错误;光荣革命是一场不流血革命,不是暴力夺权,B错误;光荣革命后没有废除君主政体,D错误。7.近代以来,英国内阁制在不断发展

变化,其中的重要表现是出现“影子内阁”。所谓“影子内阁”是指在野党为准备上台执政而设的预备内阁班子,往往由下议院中最大的反对党领袖,物色下议院中有影响力的同党议员,按内阁形式组建而成。“影子内阁”的出现A.削弱了议会对内阁的控制B.容易导致英国政府

的危机C.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D.有利于政治民主化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影子内阁“往往由下议院中最大的反对党领袖,物色下议院中有影响力的同党议员,按内阁形式组建而成”,说明反对党为准备上台执政而设的,“影子内阁”的存在,给

当任内阁施加种种压力,促使其倒台并取而代之,是对执政党制约和监督,会使执政党因为种种制约和监督而不敢过分滥用权力,从而有利于政治民主化的发展,答案为D;英国议会可以对内阁进行制约但不能控制内阁,A错误;“影子内阁

”与执政党之间存在制约和监督,能促进政府的稳定运行,B错误;材料体现内阁内部的竞争,不是分权与制衡原则,C错误。8.2018年1月20日,特朗普就职美国总统一周年之际,因美国共和、民主两党之间对政府长期预算案分歧巨大,该项法案未获国会通过。材料表明美国A.两党之间的相互对垒B.充分维护民主制原则

C.保障了总统制共和制D.遵循了分权制衡原则【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政府长期预算案分歧巨大,该项法案未获国会通过”可知政府因执政党和在野党的矛盾从而使预算案出现问题,被国会否决,说明国会对政府有制约性,体现

了分权制衡原则,答案为D;A是表现材料的现象,没有回答与国会关系,排除;民主制原则体现在选举与被选举上,B错误;材料的主旨不是保障了总统共和制,C错误。9.1875年,738名法国国民会议代表中仅有200人赞成民主制,但民主制却得以实现。当时的共和国总统

、保皇党人梯也尔装扮成一个在口头上赞成共和制的人,他的口号是“没有共和派的共和国”。这反映出此时法国A.民主共和制的确立历经曲折B.保皇党人退出政治舞台C.封建专制统治开始土崩瓦解D.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答案

】D【解析】【详解】共和国总统、保皇党人梯也尔装扮成一个在口头上赞成共和制的人,说明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保皇党人梯也尔也不得不口头上赞成共和制,故D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法国民主共和制确立的过程曲折,排除A;B不符合“当时的共和国总统、保皇党人梯也尔”,排除;C项中“开始”表

述错误,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当时的共和国总统、保皇党人梯也尔装扮成一个在口头上赞成共和制的人”,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10.1881年,德皇威廉一世在与联邦议会讨论是否颁布《社会保障法》时说明理由:国家应当比以前更关心那些急需帮

助的人们,使这些阶级重新认识到国家不是专门设计用来保护上层阶级社会的机构,而是为他们自己的需要和利益服务的机构。这反映出A.统一后德国注重维护社会稳定B.国家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C.德国君主专制主义色彩浓厚D.德国实现了国家高度民主化【答案】A【解

析】【详解】根据材料“国家是……为他们自己的需要和利益服务的机构”可知法律文献的颁布促进德国社会保障的发展,表明统一后的德国注重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进步,答案为A;德国颁布《社会保障法》不能说明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B错误;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且D选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11.下表反映的是

1843年我国部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变化情况(单位:%)。导致此时我国关税税率变化的原因是A.中国关税自主权被破坏B.五处通商口岸被开放C.英国割占中国的香港岛D.清政府承担巨额赔款【答案】A【解析】【详解】进出口货

物关税税率下降,结合所学可知,《南京条约》中中英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关税降低有利于英国向中国倾销商品,选项A正确;通商口岸开放不会导致关税降低,排除B;割占香港岛和关税降低无关,排除C;清政府赔款,

会导致关税上升以增加财政收入,排除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明确1843年关税降低的背景是鸦片战争后签订不平等条约,中英协定关税。12.《清史稿》载:“十月八日英吉利、法兰西兵逼京师,上命怡亲王载垣、尚书穆萌与议和,诱执英使巴夏礼,与战,师不利。”这次侵华战争使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B.中国开始丧失关税及贸易自主权C.京郊皇家园林圆明园被付之一炬D.西方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西南腹地【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是英法联军联合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次侵华战争使京郊皇家园林圆明园被付之一炬,

故答案为C项;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排除A项;B项也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排除;西方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西南腹地应该是甲午战争以后,排除D项。13.《资政新篇》主张学习欧美各国富强之道,仿效资本主义制度,“扩充

其制,精巧其技,因时制宜,度势行法”。这说明《资政新篇》A.是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的表现B.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C.弥补了洋务运动的理论缺陷D.对太平天国发展作用显著【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仿效资本主义制度”

“扩充其制,精巧其技”可知《资政新篇》的做法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答案为B;《资政新篇》时中国资产阶级还没有出现,洋务运动还没有开始,AC错误;由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条件不允许,《资政新篇》并没有付诸行动

,D错误。14.“被辟为商埠后,一向以内敛、安逸、守家、平和,听听评弹,哼哼昆曲为城市风格的苏州,一下子被推到政治和外交的最前沿,苏州的平静被打破了。”导致“苏州的平静被打破”的条约是A.《马关条约》B.《望厦条约》C.《南京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A【解析】【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在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中规定,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故A项正确。《望厦条约》主要内容为美国在通商、外交等方面,享有与英国同等的权利,没有涉及通商口岸,故B项排除。《南京条约》

开放的通商口岸是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故C项排除。《辛丑条约》的内容中没有涉及通商口岸,故D项排除。15.下表是关于清末新政的相关史实。据此可推知,清末新政的主要目的是A.学习西方的政治体制B.维护清朝的专制统治C.打破中西之间的藩篱D.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答案】B【

解析】【详解】材料“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君上大权”14条、“议院不许干涉君主条”体现清末新政的保守性,专制色彩浓厚,体现了维护清朝的专制统治,故答案为B;新政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学习西方的

政治体制、不是为了打破中西之间的藩篱、不是促进经济的发展,排除ACD。16.《临时约法》规定:总统统率全国海陆军,是赋予总统对于军队的统帅权,但直接负责军政、军令事务的陆海军部和参谋总部却属内阁。这一规定旨在A.缓解府院矛盾B.限制总统专权C.维护共和政体D.提高行政效

率【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临时约法》规定,总统和内阁分享军政权力,其目的是要防范袁世凯专制,维护共和政体,C选项符合题意。当时总统府和国务院之间没有尖锐的矛盾斗争,A选项错误。限制总统专权只是手段,不是主旨

,B选项错误。总统和内阁分享行政权,并不能提高行政效率,D选项错误。17.1924年,国民党一大选出执行委员和候补执行委员、中央监察委员和候补中央监察委员共计51人,而共产党仅占10人,共产党党员大都担任一些诸如农林部、宣传部等部门的职

务.且在关键的权力部门——国民党监察机构中无一名共产党人。这一现象A.突出体现国共两党人员比例的不同B.预示了国民革命运动的结局C.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方向D.反映出国共两党关系的密切【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在1924年国共

合作时中国共产党的执行委员和候补委员只有10人,仅在国民党政府中担任农林部、宣传部等闲职,在关键部门中没有一名共产党员,表明在国共合作之初国民党就表现出了对共产党的提防和戒备,预示着国共合作必然失败,故答案为B;国共人员比例不同是表面现象,A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出新

民主主义发展方向,C错误;材料内容说明国共两党合作的不对称,D错误。18.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描述道,长征使中国共产党“把原来可能是军心涣散的溃退变成一场精神抖擞的胜利进军”。斯诺意在强调,长征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B.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C.

提升了党员政治觉悟D.粉碎了国民党的“围剿”【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军心涣散的溃退变成一场精神抖擞的胜利进军”说明长征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A正确;材料不是说明长征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B错误;材料并不是说明长征提升了党员的政治觉悟,C错误;粉碎

了国民党的“围剿”是长征之前,D错误。19.1945年8月15日,中国政府发布了《抗战胜利告全国军民及世界人士书》,申明“只认日本黩武的军阀为敌,不以日本的人民为敌”。这一申明A.彰显了中华民族崇尚和平的气度B.表明了宽惩日本法西斯的态度C.加速了

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进程D.显示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力量【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只认日本黩武的军阀为敌,不以日本的人民为敌”表明中国政府认识到日本人民是无辜的,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日本人民依然是战争的受害者,不应该成为中国的敌人,从而彰显了中华民族崇尚和平的气度,答案为A;B与

材料相矛盾,错误;1945年8月15日日本已经无条件投降,表明战争已经结束,C错误;D在材料中没有显现,排除。20.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并公开发表。国民政府接受了中共提出的和平建

国的基本方针。国民政府接受这一方针主要是因为A.美国对国民政府施加压力B.民主人士希望社会稳定C.内战准备工作尚未完成D.人民渴望“和平、民主”【答案】C【解析】【详解】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政府的军队尚在大西南,不利于发动内战,为了给国民党调兵提供时间,多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经过四十

多天的谈判,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故答案为C;ABD都不符合蒋介石政府的目的,排除。21.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客观事实为根据,以揭示事物的规律为己任,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

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从而为人类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A.科学性B.革命性C.阶级性D.实践性【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

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从而为人类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结合所学可知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答案为A;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它把变革旧

世界和改变现存事物作为自身的任务和目的,B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具有阶级性,C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最根本的含义就是通过人的能动的活动,特别是通过无产阶级的实践活动,实现对旧世界的改造,并用共产主义的新世界去代替它,D错误

。22.俄国一位思想家在评价俄国十月革命时说:“在俄国,要求法制的自由主义资产阶级的革命是一种空想,它不符合俄罗斯的传统以及在俄国占统治地位的革命思想。自由主义运动与国家杜马和立宪党联系在一起,但是它在人民群众中没有基础。”由此可知,俄国十月革命A.符合俄罗斯历史和文化的传统

B.并未受到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C.是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D.极大地冲击了自由主义在世界上的地位【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在俄国,要求法制的自由主义资产阶级的革命是一种空想,它不符合俄罗斯的传统以及在俄国占统治地位的革命思想”可

知,作者要说明的是传统的重要性,由此可知,社会主义革命符合俄罗斯历史和文化的传统,A正确;材料并不能够显示未受到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B错误;材料没有显现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C错误;D在材料中没有显现,

排除。23.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在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A.世界各国基本政治制度B.最为完善的法律制度C.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制度D.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答案】D【解析】【详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保证人民的权力在全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首要地位、在制定国家各种制度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答案为D;A错误在世界各国;B错误在绝对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全国性的,不是基层民主政治制度,C错误。24.下表所列史实

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A.法治进程大大加快B.法制建设逐步恢复C.经济建设成就突出D.法律体系建设完成【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到五次会议,相继通过了《刑法》《选举法》以及1982年

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表明随着改革开放以来逐步改变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现象,中国的法制建设逐步恢复,答案为B;ACD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25.1978年11月14日,邓小平在同缅甸总统领导人的会谈中谈到台湾问题时说:“在解决台湾问题时,我们会尊重台湾的现实。比如,台湾的某些制度

可以不动,那边的生活方式可以不动,但是要统一。”在此,邓小平A.首次提出“和平统一”方针B.积极推动海峡两岸全面实现三通C.初步提出了“一国两制”构想D.为国际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范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台湾的某些制度可以不动,那边的生活方式可以不动,但是

要统一”可知,这是符合一国两制的主张的,根据材料时间1978年可知,选项C正确;材料并未明确提出“和平统一”方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了“和平统一”的方针,选项A排除;实

现“三通”的时间是2008年,选项B排除;台湾问题属于内政问题,不属于国际问题,而且选项D与题无关,排除。26.1970年,中美之间还不存在贸易,一年后中美双方贸易额则达490万美元,到1974年更猛,贸易额增至9.3亿多美元。20世纪70年代中前

期中美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B.中美两国正式建交C.中美关系的缓和D.中国不结盟政策的推行【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1972年中美双边贸易额的增加。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有利于两国的经贸

交流,故选C项;中国改革开放是在1978年后,A错误;中美两国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故B项错误;D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即1978年之后,D错误。27.某学者发表评论:“1953年8月,苏联政府宣布说它也掌握了制造氢弹的秘密。矛盾

的是,这一声明却加强了和解的势头……(美国)除了狂热的冷战斗士,人们都感觉到战争不再是国家政策的可行性工具。”该学者意在说明A.核军备是维护和平的必要条件B.美苏冷战加剧了核军备竞赛C.东西方两大阵营对抗局面结束D.军力角逐深刻影响国际

关系【答案】D【解析】【详解】通过材料可知,苏联拥有氢弹后,苏美两国出现了势均力敌的态势,迫使美国做出了改变外交政策的意愿,故军力角逐深刻影响国际关系符合题意,故D正确;维护和平的必要条件有好多,并不仅仅是核军备,还包括国家实力,领导人的政策,国际形势等,故A错误;题干没有体现出苏美冷战加剧,

只说明了美国感受到苏联实力的增强,开始准备改变外交策略,没有体现加剧了核军备竞赛,故B错误;两大阵营对抗结束的时间是1991年苏联解体,不是1953年,故C错误。28.1966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美元,超过法国,1967年超过英国,

1968年超过联邦德国。1970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00亿美元,1973年达到400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这一现象A.表明美国的经济实力已大大下降B.为日本谋求政治大国提供了动力C.说明世界两极格局受到日本冲击D.促使日本摆脱了美国的政治控制

【答案】B【解析】【详解】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谋求政治大国的野心越来越膨胀,日本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其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提供了资本和动力,故B正确;题干反映的是二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不能说明美国的经济实力

大为下降,当时美国的经济实力仍然最强大,故A错误;题干反映了日本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题干并没有提到两极格局,因此与两极格局无关故,C错误;日本经济实力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摆脱美国的控制,但并没有摆脱了美国的政治控制,故D错误。29.戴高乐曾说:“无论是从政治、经济的意义出

发,或是出自战略上的考虑,欧洲都应该自成一体,这是一个把菜茵河、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所覆盖的国家联合成一片的欧洲,它应该成为苏联和美国之间的‘世界三大势力之一’。”戴高乐认为欧洲联合的出发点是A.反对霸

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B.增强欧洲国家的整体竞争力C.促进欧洲成为一个主权国家D.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无论是从政治、经济的意义出发,或是出自战略上的考虑.欧洲都应该自成一体,这是一个把

莱茵河、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所覆盖的国家联合成一片的欧洲,它应该成为苏联和美国之间的‘世界三大势力之一’”可知,戴高乐认为欧洲应该结合“二战”后自身实际情况,加强欧洲之间的联合,从而使欧洲在世界上保持

优势地位。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没有涉及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排除;C项,材料中“联合成一片的欧洲”并不是要使欧洲成为一个主权国家,排除;D项,材料中“它应该成为苏联和美国之间的‘世界三大势力之一’”,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与“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不符,排

除。30.北京时间2016年6月24日,英国举行全民公投以决定是否退出欧盟。投票结果显示有51.9%的民众赞成英国退出欧盟,最后这一决定最终生效。由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全民公决成为英国主要决策方式B.英国公民可以直接参政议政C.公民意识影响欧洲“一

体化”进程D.欧洲分化促进多极化局面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欧洲联盟在经济上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实体,在军事上,绝大多数欧盟成员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最终英国通过公民投票退出欧盟,表明公民意识影响欧洲“一体化”进程,故答案为C;对退欧进行公投,不能说明全民

公决成为英国主要决策方式,A错误;英国实行代议制,B错误;欧洲分化之前就开始了多极化趋势,D错误。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一种行政管理方式,也是一种治理制度,其核心是郡县体系。秦统一后“海内为郡县,法令

由一统”,历代王朝基本沿袭这种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不同层级行政区划进行治理的方式。各行政区划的主要官吏由中央直接任命,一般到县一级。地方严格服从中央,按照中央统一政令执行政策,无独立的政治、经济、军事、司法权力。我国较早形成了以大一

统中央集权郡县制为主体的治理模式,有历史文化传承因素,但根本原因是战国以后封建地主制经济发展的现实政治需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特点形成的原因。【答案】(1)特点:以郡县体

制为核心;历代沿袭;加强中央的权威(中央对地方直接管理,地方服从中央)。(2)原因: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历史文化传承的影响;封建地主制经济发展的现实政治需要【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一种行政管理方式,也是一种治理制

度,其核心是郡县体系”可知以郡县体制为核心;根据材料“历代王朝基本沿袭这种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不同层级行政区划进行治理的方式”可知历代沿袭;根据材料“地方严格服从中央,按照中央统一政令执行政策,无独立的政治、经济、军事、司法权力。”可知是中央对地方直

接管理。(2)根据材料“我国较早形成了以大一统中央集权郡县制为主体的治理模式,有历史文化传承因素,但根本原因是战国以后封建地主制经济发展的现实政治需要。”可以总结出形成的原因,主要从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历史文化传承的影响、封建地主制经济发展的

现实政治需要等方面来分析。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英国拥有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立宪和代议制政府,但缺少成文宪法让它在现代国家中显得与众不同。自1688年“光荣革命”以来,英国逐渐发展出一种稳定的宪制,它铭记着君主、上院和下院的联合主权,同时也在捍卫人民的自由,并且让立

法机构越来越多地对不断扩大的选民负责。直到20世纪晚期,这套宪法在内广受拥戴,在外深受赞赏。——摘编自【英】哈利.T.狄金森《现代英国宪法:改进或颠覆》材料二美国宪法是一部独具一格的共和形式的英国式宪法,它体现代议制精神而不是民主制精神。当时的人们一般认为民主容易

导致暴民政治。宪法制订者已明确认识到这个新国家是不同的阶级和不同的利益集团的集合体。但宪法的设计主要是为了保障财权而不是人权,这是资产阶级宪法的基本特色。——摘编自罗荣渠《略论美国联邦制度的形成和宪政体制的特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宪政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

识,指出与英国相比近代美国宪政的不同之处。【答案】(1)特点:历史悠久;无成文宪法;君主立宪制;渐进完善;意义深远。(2)不同之处:共和政体;三权分立;注重财权【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英国拥有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立宪和代议制政府

,但缺少成文宪法让它在现代国家中显得与众不同”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宪政历史悠久,但是没有成文宪法;材料“英国逐渐发展出一种稳定的宪制,……直到20世纪晚期,这套宪法在内广受拥戴,在外深受赞赏”表明英国实行了君主立宪制;这种宪政渐进完善并且意义

深远。(2)根据材料“美国宪法是一部独具一格的共和形式的英国式宪法……但宪法的设计主要是为了保障财权而不是人权,这是资产阶级宪法的基本特色。”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对比英国不同之处为美国是共和制,实行三权分立原则,并且注重保

障财权。3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毛泽东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向全世界发表公告,宣布中央人民政府愿意同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任何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10月3日,中国政府复照苏联政府,表示欢

迎立即建立中苏两国的外交关系和互派大使。中苏两国人民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并在困难中有过相互支持。中苏两国人民建立外交关系后,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继苏联之后,中国又与其他很多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摘编自熊志勇《中国近现代外交史》材料二20世纪60年代末至

70年代初,中苏矛盾加深,直到边境上军事对抗。面对美苏争霸呈现出苏攻美守的新形势,毛泽东以联合求斗争的具体内容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当苏联成为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毛泽东从国际斗争的现实出发……我国外交打开了新的局面,在国际舞台取得了“斗争”的

胜利。——摘编自刘光良<新中国外交战略演变(1949~1976年)的内在逻辑透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初期所推行的外交原则与政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的主要表现。【答案】(1)原则与政策: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2)表现: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宣布中央人民政府愿意同遵守平等、互

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任何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可知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根据材料“中苏两国人民建立外交关系后,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继苏联之后,中国又与其他很多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并结

合所学可知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2)根据材料“当苏联成为中国国家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毛泽东从国际斗争的现实出发……我国外交打开了新的局面”结合所学可知70年代的重要外交事件为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1972年巾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

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5674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