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山东德州一中2021届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 【精准解析】.doc,共(29)页,657.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0ac684e06286c267ede0574f15bc9c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德州一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月考考试生物试题一、定向选择题1.美国科考团在南极湖泊下方深水无光区发现了生活在此的不明类型细菌,并获得了该未知细菌的DNA,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菌没有高尔基体,无法形成细胞壁B.该细菌中没有染色体,只能进
行无丝分裂C.该细菌细胞中的嘌呤数不一定等于嘧啶数D.该细菌的生命活动主要由其DNA分子执行【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细胞有无核膜(或成形的细胞核),可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其中真核细胞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原核细胞没有
被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比较如下:类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大小较小(一般1~10um)较大(1~100um)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
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液泡等细胞壁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增殖方式二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可遗传变异来源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生物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动物、植物和真菌等共性都含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都含有DNA和RNA两
种核酸等【详解】A、细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最大的区别是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也没有除了核糖体以外的其他细胞器。该菌为原核生物,无高尔基体,但能形成细胞壁,A错误;B、有丝分裂为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而该细菌为原核生物,可以进行二分裂,B错误;C、该细菌细胞中含有DN
A和RNA两种核酸,其中DNA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但RNA中嘌呤数与嘧啶数不一定相等,因此该细菌细胞中的嘌呤数不一定等于嘧啶数,C正确;D、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执行者,D错误。故选C。2.下列叙述中,不能..体现生物界具有统
一性的是()A.生物膜都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B.脂肪和淀粉是所有细胞的储能物质C.核糖体是所有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D.不同生物体所含的基本元素种类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因此所有生物的新陈代谢都是
以细胞为单位进行的,是生物界的基本共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基本相同,但是元素的含量有着明显的差异性;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磷脂)和蛋白质,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细胞类生物的细胞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中DNA是遗传物质。原核细胞只
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核糖体是分布最广泛的细胞器,其功能是合成蛋白质,在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所以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基本相同。另外ATP是直接的能源物质,ATP是所有细胞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生物膜在组成上具有相似性,都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支架,体现了生物的统一性,A不符合题意;B、脂肪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而淀粉是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B符合题意;C、无论真核细胞还是原核细胞都具有核糖体,核糖体是所有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体现了生物的统一性,C不符合题意;D、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不同生物体所含的基本元素种类相同,体现了生物的统一性,D不符合题意。故选B。3.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下列叙述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叶绿体含有双层膜,有利于扩大光合作
用的受光面积B.吞噬细胞的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有利于杀死侵入机体的病毒或病菌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呈双凹的圆饼状,有利于其自身携带O2并进行有氧呼吸D.根尖分生区细胞含有大液泡,有利于根吸收水分【答案】B【解析】【分析】叶绿体是光合作
用的场所,叶绿体内有很多基粒,基粒由类囊体垛叠而成,扩大了膜面积;血红蛋白的功能是运输氧气,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吞噬衰老损伤的细胞器,也能消化内吞的病原微生物。【详解
】A、叶绿体扩大受光面积的结构是其类囊体薄膜,而非内膜和外膜,A错误;B、吞噬细胞能吞噬侵入机体的病原微生物,其中的溶酶体因含有多种水解酶,故能消化内吞的病原微生物,B正确;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不能进行有氧呼吸,C错误;
D、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大液泡,D错误。故选B。【点睛】对于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观点的理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需要考生在日常学习中注意相关知识点的归纳总结。4.Ca2+泵分布于细胞膜及细胞器膜上,能催化ATP水解并将Ca2+运出细胞,以维持细胞内Ca2+的低浓度水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Ca2+泵参与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B.Ca2+泵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Ca2+泵运输Ca2+的方式为主动运输D.Ca2+泵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答案】A【解析】【分析】肌肉
细胞受到刺激后,内质网腔内的Ca2+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使内质网膜内外Ca2+浓度发生变化。Ca2+与相应蛋白结合后,导致肌肉收缩,这表明Ca2+能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详解】A、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Ca2+泵是蛋白质
,A错误;B、Ca2+泵能催化ATP水解,可见Ca2+泵具有ATP水解酶的作用,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正确;C、分析题意可知:Ca2+泵是存在于细胞膜及细胞器膜上的一种酶,能催化ATP水解并将Ca2+运出细胞,可见Ca2+泵
运输Ca2+的方式消耗ATP,为主动运输,C正确;D、Ca2+泵是蛋白质,由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D正确。故选A。5.人的成熟红细胞经过几个阶段发育而来,各阶段细胞特征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阶段阶段1阶段2阶段3阶段4
细胞特征无血红蛋白,有较强的分裂能力核糖体丰富,开始合成血红蛋白,有分裂能力核糖体等细胞器逐渐减少,分裂能力逐渐减弱无细胞核、核糖体等细胞器,血红蛋白含量高,无分裂能力A.不同基因在细胞发育不同时期选择性地表达B.分裂能力减弱、消
失与其执行特定功能无关C.核糖体增多是大量合成血红蛋白所必需的D.失去细胞核有利于细胞更好地进行物质运输【答案】B【解析】【分析】成熟红细胞不仅无细胞核,而且也无线粒体、核糖体等细胞器,不能进行核酸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也不能进行有氧呼吸,这
样的结构与其运输氧气的功能是相适应的。【详解】A、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不同基因在细胞发育不同时期选择性地表达,A正确;B、根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原理分析,细胞分裂能力减弱、消失与其执行
特定功能有关,B错误;C、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车间,因此核糖体增多为大量合成血红蛋白提供了前提条件,C正确;D、失去细胞核为更多的血红蛋白提供了空间,更有利于细胞更好地进行物质运输,D正确。故选B。6.下列生物大分子空间结
构改变后,导致其功能丧失的是()A.解旋酶使DNA分子的空间结构改变B.RNA聚合酶使基因片段的空间结构改变C.高温引起抗体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D.刺激引起离子通道蛋白空间结构改变【答案】C【解析】【分析】1、DNA分子解旋后,空间结构
改变,但功能未丧失,如DNA解旋后进行复制和转录。2、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链,肽链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如果蛋白质结构改变,其功能也改变。【详解】A、解旋酶使DNA分子的空间结构改变后,只断裂氢键,DNA功能没变,A错误
;B、RNA聚合酶与DNA上的启动子结合,使基因片段的空间结构改变,DNA仍能发挥作用,B错误;C、抗体成分是蛋白质,高温引起抗体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后,使其变性失活,功能丧失,C正确;D、刺激引起离子通道蛋白空间结构改变,通道打开,离子能通过通道蛋白,通道蛋白仍具有活性,D错
误。故选C。7.下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同化物蔗糖在不同细胞间运输、转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蔗糖的水解有利于蔗糖顺浓度梯度运输B.单糖逆浓度梯度转运至薄壁细胞C.ATP生成抑制剂会直接抑制图中蔗糖的运输D.蔗糖可通过单糖转运载体转运至薄壁细胞【答案】A【解析】【分析】分
析图解:图中伴胞细胞中蔗糖通过胞间连丝顺浓度梯度运进筛管细胞;而蔗糖要运进薄壁细胞需要将蔗糖水解成单糖并通过转运载体才能运输,并且也是顺浓度梯度进行运输。【详解】A、蔗糖分子通过胞间连丝进行运输,水解后形成单糖,通
过单糖转运载体顺浓度梯度运输,速度加快,A正确;B、图示单糖通过单糖转运载体顺浓度梯度转运至薄壁细胞,B错误;C、图中蔗糖运输不消耗能量,单糖顺浓度梯度运输也不消耗能量,故ATP生成抑制剂不会直接抑制图中蔗糖的运输,C错误;D、蔗糖属于二糖,不能通过单糖转运
载体转运至薄壁细胞,D错误。故选A。8.李斯特氏菌中的致死食源性细菌会在人类的细胞之间快速传递,使人患脑膜炎。其原因是该菌的一种InIc蛋白可通过抑制人类细胞中Tuba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的转
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该菌使人类细胞发生变形,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该菌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胞吞作用D.Tuba蛋白质和InIc蛋白质的合成均需要内质网的加工【答案】C
【解析】【分析】以信息为背景考查生物的遗传物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及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考查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和利用知识分析问题能力。【详解】A、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都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李斯特氏菌的遗传物质是DNA,不是“主要”,A错误;B、该菌使人类细胞发生变形,说明细胞膜具流动性,B错误;C、
细菌是一个细胞,进入人体细胞内通过胞吞作用,消耗能量完成,C正确;D、InIC蛋白是细菌产生的,而细菌是原核细胞,没有内质网,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细菌遗传,物质运输和合成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
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9.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脂双层两层中的磷脂分子含量不同B.细胞之间的识别主要取决于磷脂分子C.膜中磷脂和蛋白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蓝细菌进行需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位于细胞膜【答案】B【解析】【分析】磷脂双分子
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镶嵌或横跨磷脂双分子层中,因此磷脂双分子层两层并不完全相同,蛋白质分子在细胞膜上和糖结合形成糖蛋白参与细胞间的识别,磷脂分子是轻油一般的流体,具有流动性,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运动的,因此生物膜具有运动的流动性。【详解】A、由于蛋白质的不对称性,脂双层中的两
层磷脂分子含量不同,A正确;B、细胞之间的识别主要取决于蛋白质,B错误;C、膜中磷脂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正确;D、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需氧呼吸主要位于细胞膜,D正确。故选B。10.磷酸转运器是叶绿体膜上的重要结构,可将暗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磷酸丙糖运出,同时将释放的Pi运回
。Pi和磷酸丙糖通过磷酸转运器的运输,严格按照1:1的反向交换方式进行,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光合色素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后激发A的进入B.叶绿体基质中的CO2直接被光反应产生的[H]还原C.磷酸转运器运输Pi
会造成叶绿体基质中的Pi堆积D.磷酸转运器可协调蔗糖合成速率与CO2固定速率【答案】D【解析】【分析】解答本题需结合图形,因此分析图解为解题关键。过程图表示光合作用过程,其中A为H2O,B为光反应中水光解产生的O2。【详解】水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
入叶绿体中,不需要光合色素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后激发,A错误;叶绿体基质中的CO2先固定成C3后再被还原,B错误;磷酸转运器运输Pi不会造成叶绿体基质中的Pi堆积,Pi会形成新的磷酸丙糖,C错误;由图可知磷酸转运器要将叶绿体内的磷酸丙糖转运出叶绿体才能合成蔗糖,若磷酸
丙糖运出过少,可能会影响CO2的固定,所以磷酸转运器可协调蔗糖合成速率与CO2固定速率,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的过程等方面的知识,解答此类题目时应明确以下几点:仔细研读题目,获取有效信息,挖掘隐含信息;认真识图并将其与所学光
合作用过程图相比较找出异同点;细读设问,明确解决问题的切入点。11.CDK蛋白是一类调控细胞周期进程的激酶。P27蛋白可以插入到CDK蛋白中改变其构象,使细胞周期停滞于DNA复制前。研究发现,敲除小鼠的P27基因,基因敲除小鼠的体型和一些
器官的体积均大于正常小鼠。以下推论不正确的是()A.CDK蛋白可激活细胞有丝分裂B.P27蛋白是CDK蛋白的活化因子C.敲除P27基因可能引发细胞癌变D.P27基因表达能抑制细胞的增殖【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敲除小鼠的
P27基因,基因敲除小鼠的体型和一些器官的体积均大于正常小鼠,说明P27基因可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CDK蛋白是一类调控细胞周期进程的激酶。P27蛋白可以插入到CDK蛋白中改变其构象,使细胞周期停
滞于DNA复制前”,说明CDK蛋白与间期DNA复制有关。【详解】A、根据“P27蛋白可以插入到CDK蛋白中改变其构象,使细胞周期停滞于DNA复制前”,说明CDK蛋白结构改变,细胞分裂被抑制,由此可推测CDK蛋白可激活细胞有丝分裂,A正确;B、P2
7蛋白可以插入到CDK蛋白中改变其构象,使CDK蛋白活性丧失,所以P27蛋白不是CDK蛋白的活化因子,B错误;C、敲除P27基因后小鼠的体型和一些器官的体积均大于正常小鼠,说明P27基因可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
进程,该基因缺失后,可能会导致细胞的分裂失控,从而引发细胞癌变,C正确;D、P27基因表达形成的P27蛋白可以插入到CDK蛋白中改变其构象,使细胞周期停滞于DNA复制前,细胞停止分裂,所以P27基因表达能抑
制细胞的增殖,D正确。故选B。12.下列关于实验原理或实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质壁分离是细胞质与细胞壁的分开B.有丝分裂临时装片在显微镜视野中分裂中期的细胞数最多C.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可用表
皮细胞代替根尖细胞D.根据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可以分离色素【答案】D【解析】【分析】1、质壁分离是指细胞壁与原生质层分离。2、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越大,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越快,反之则越慢。3、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能力
旺盛,适宜观察有丝分裂,而表皮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不能用于观察有丝分裂实验【详解】A、质壁分离是指细胞壁与原生质层分离,A错误;B、有丝分裂临时装片在显微镜视野中分裂间期的细胞数最多,B错误;C、洋葱表皮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因此不能用表皮细胞代替根尖细胞观察有丝分裂,C错误;D
、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原理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越大,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越快,反之则越慢,D正确。故选D。13.果蝇的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在精子的形成过程中,会出现两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和两次染色体
移向细胞两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8和4B.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时,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分别是5种和4种C.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
极时,染色体数目分别是8和4D.第一次与第二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时,染色体形态分别是5种和4种【答案】C【解析】【分析】出现两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时期分别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两次染色体移
向细胞两极分别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产生精子的细胞为精原细胞,该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为3对常染色体+XY。【详解】A、第一次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此时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第二次染色体排
列在细胞中央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中只有4条染色体,A正确;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有8条染色体,其中3对常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XY(X和Y的形态不同),因此有5种形态,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是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即4种形态,B正确;
C、第一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时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8条染色体,但是第二次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由于着丝点的分裂,染色体数目由4变为8条染色体,C错误;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8条染色体,其中3对常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XY,因此有5种形
态,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是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但是8条染色体两两相同,因此是4种形态,D正确。故选C。【点睛】关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要牢记2个关键点:一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二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由于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恢复原数。14.某植物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直接产生的细胞形成单核花粉粒,每个单核花粉粒再经过一次有丝分裂发育成二核花粉粒(内有两个细胞)。科研人员分离出若干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并转移至含有3H标记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上继续发育成熟(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相
关描述错误的是()A.若观察花粉形成的过程,必须选择幼嫩的花药为实验材料B.减数第二次分裂与二核花粉粒形成过程可通过检测染色体的3H标记加以区分C.检测二核花粉粒中所有核DNA分子,每个DNA分子只有一条链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D.1个精原细胞分裂形成的4个二核花粉粒,依据细胞中染色体来源可
分为4种类型【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该植物二核花粉粒的形成需经过一次减数分裂和一次有分裂分裂过程,原料胸腺嘧啶是1H→3H,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若观察花粉形成的过程,应包含减数分裂
过程,因成熟花药已完成减数分裂,故必须选择幼嫩的花药为实验材料,A正确;BC、据题干信息“科研人员分离出若干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并转移至含有3H标记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上继续发育成熟”可知,因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已完成DNA复制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不再复制,故减数第二
次分裂的染色体均无3H标记;“单核花粉粒再经过一次有丝分裂发育成二核花粉粒”,该过程发生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以3H为原料,经有丝分裂后每条染色体都被标记(每个DNA分子只有一条链含有3H标记),B、C正确;D、1个精原细胞分裂形成的
4个二核花粉粒,若不考虑交叉互换,则依据细胞中染色体来源可分为2种类型(两两相同),D错误。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二核花粉粒的形成过程,并结合减数分裂及有分裂过程的过程分析作答。15.图表示某动物细胞进行分裂的部分过程。请根据相关信息,判断以下相关叙述中,不正
确的是()A.该细胞来自雌性动物的卵巢B.图中RNR排列在一起的原因是基因重组C.有“偏向”的染色体分离不利于遗传多样性D.染色体分离的极性依赖于微管蛋白的排列【答案】C【解析】【分析】从图中看出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MⅠ)后,形成了一个含有R和
NR的姐妹染色体单体的染色体,在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时(MⅡ)是不均等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所以该过程发生在雌性动物体内。【详解】A、从图中看出MⅡ细胞是不均等分裂的,所以该动物是雌性,则该细胞来自雌性动物的卵巢,A正确;B、
图中一条染色体上含有重组的非重组的姐妹染色单体,所以RNR排列在一起的原因是基因重组(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B正确;C、有“偏向”的染色体分离造成了重组的染色体形成了卵细胞,参与受精作用,增加了遗传多样性,C错
误;D、染色体着丝点分开后,依赖于纺锤丝将染色体移向两极,而纺锤丝的组成成分是微管蛋白,所以染色体分离的极性依赖于微管蛋白的排列,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需要从图中看出这是不均等的分裂,同时染色体发生了重组,结合减数分裂和基因重组的知识进行解答。16.端
粒学说目前为大家普遍接受的用来解释细胞衰老机制的一种学说。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序列DNA,每次分裂后会缩短一截。端粒酶能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序列加到染色体DNA末端而修复缩短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细胞中
端粒酶的活性普遍高于癌细胞B.端粒酶是一种RNA聚合酶,能延缓细胞的衰老C.染色体DNA末端修复过程中有A-T、T-A碱基配对D.胚胎干细胞中的端粒可能普遍比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端粒短【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干
可知,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段DNA序列,每次分裂后会缩短一截,故正常细胞的分裂次数是有限的;端粒酶能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此过程为逆转录,可见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合成后的序列加到染色体DNA末端而修复缩短部分,可延长细胞的寿命。【详解】A、癌细胞能无限增殖,可能是因为其端粒
酶的活性更高,能修复因分裂而缩短的端粒序列,A错误;B、端粒酶能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说明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B错误;C、染色体DNA末端修复过程中,端粒酶先以自身的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再通过DNA复制合成另一条链,故会出现A-T、T-A碱基配对,C正
确;D、胚胎干细胞分裂能力较强,其中的端粒普遍比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端粒长,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要求考生识记癌细胞的主要特征,了解端粒酶的相关知识,能结合题中信息对各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17.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口服多酶片
中的胰蛋白酶可在小肠中发挥作用B.发烧时,食欲减退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失去了活性C.用果胶酶澄清果汁时,温度越低澄清速度越快D.洗衣时,加少许白醋能增强加酶洗衣粉中酶的活性【答案】A【解析】【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
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3、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4、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
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详解】A、多酶片外包有糖衣,胃液中虽然有胃蛋白酶,但没有消化糖类的酶,因此口服多酶片中的胰蛋白酶不会在胃中被消化
,可在小肠中发挥作用,消化分解蛋白质,A正确;B、发烧时,体温升高,消化酶活性降低,患者表现为食欲减退,B错误;C、用果胶酶澄清果汁时,温度适宜时酶活性最高,故最适温度时澄清速度最快,C错误;D、白醋呈酸性,
会导致酶变性失活,所以洗衣时加少许白醋会导致加酶洗衣粉中酶的活性降低,D错误。故选A。18.科学家研究发现:在强光下,激发态叶绿素会与氧分子反应形成单线态氧而损伤叶绿体,然而类胡萝卜素可快速淬灭激发态叶绿素,起到保护叶绿体的作用。下图是夏季连续两昼夜
内,某杏树CO2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S1~S5表示曲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造成MN段波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温度B.在B点时,该杏树的叶肉细胞中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两昼夜后该杏树仍正常生长,则有机物的积累量在I时刻达到最大值D.与正常植株相比,强光条件下缺乏类胡萝卜
素的突变体光合速率下降【答案】B【解析】【分析】图示中,表示夏季连续两昼夜内,某杏树CO2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在一昼夜中,夜晚由于缺少光照,植物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出CO2,随着开始进行光照,光合作用开始,且强度逐渐增强,直到B点,光合作用消
耗的CO2量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相等,此时整个植株的光合强度等于呼吸强度,随着光照强度的不断增加,光合作用强度逐渐增强,植物体开始从外界吸收CO2,光合强度大于呼吸强度,到下午光照强度减弱,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也逐渐下降,直到
D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D点以后呼吸大于光合,释放CO2。【详解】A、MN段无光照,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影响其CO2释放波动的原因是温度,A正确;B、B点时,杏树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杏树有非绿色部分不进行光合作用,其产生的CO2需要叶肉细胞消耗,所以该点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B错误
;C、两昼夜有,S2+S4>S1+S3+S5,有有机物的积累,植物正常生长,I点有机物积累最大,I点以后呼吸作用在消耗有机物,C正确;D、与正常植物相比,强光下缺乏类胡萝卜素的植株不能对叶绿体起到保护作用,光合速率下降,D正确。故选B。19.细胞色素C是动植物细胞普遍存在的一种由1
04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一般情况下,其参与线粒体中的[H]与氧气结合的过程。另外,细胞色素C还与细胞凋亡有关。华裔科学家王晓东进行相关科学实验,得出了细胞色素C和dATP(三磷酸脱氧腺苷)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色素C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其参与有氧呼吸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B.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不同的根本原因是细胞色素C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不同C.1分子dATP完全水解能得到3分子磷酸、1分子核糖和
1分子腺嘌呤D.据图可得出的结论是细胞色素C和dATP都能促进细胞凋亡【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随着细胞色素C的含量升高,促进细胞凋亡的效果明显升高。在同一细胞色素C含量下,存在dATP较不存在dATP促
进细胞凋亡的效果更明显。【详解】A、细胞色素C为蛋白质,合成场所为核糖体,细胞色素C参与线粒体中[H]与氧气结合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A正确;B、不同生物的细胞色素C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不同,故不同生物构成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种类有所差别,B正确;C、dAT
P为三磷酸脱氧腺苷,故1分子dATP完全水解能得到3分子磷酸、1分子脱氧核糖和1分子腺嘌呤,C错误;D、由图可知,促凋亡效果随细胞色素C的含量升高而升高,且相同含量细胞色素C作用下,有dATP较无dATP的促凋亡效果更明显,故细胞色素C和dATP都能促进细胞凋亡,D
正确;故选C。20.饥饿状态下,肠腔的葡萄糖通过SGLT1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进食后,小肠微绒毛局部葡萄糖浓度由于二糖的水解而升高,细胞通过GLUT2顺浓度梯度吸收葡萄糖,速率比通过SGLT1快数倍(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A.SGLT1和GLUT2都属于载体蛋白,两者都应该具有ATP水解酶活性B.图中的二糖可能是麦芽糖C.SGLT1和GLUT2同时存在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D.葡萄糖通过SGLT1的跨膜运输方式体现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选择性吸收所需营养物质【答案】A【
解析】分析题干可知SGLT1和GLUT2都参与葡萄糖的运输,所以都属于载体蛋白,但因为只有SGLT1运输葡萄糖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所以其具有ATP水解酶活性,A错误。图中的二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最可能是麦芽糖,B正确。由题意可知当饥饿时机体通过
SGLT1蛋白主动吸收葡萄糖,而当进食后通过GLUT2吸收葡萄糖,所有二者同时存在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C正确。葡萄糖通过SGLT1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消耗能量来运输物质体现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选择性吸收所需营养物质,D正确。二、不
定向选择题21.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许多植物会储存大量的油脂。这些油积累在一种由内质网衍生而来的油质体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油质体内的油是植物的储能物质B.油脂可被苏丹Ⅲ染液染为红色C.
内质网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D.油质体中的油在两层磷脂分子之间积累【答案】BC【解析】【分析】1、内质网具有单层膜结构,其能有效地增加细胞内的膜面积,其外连细胞膜,内连核膜,将细胞中的各种结构连成一个整体,具有承担细胞内物质运输的作用。2、脂肪可被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是细胞
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详解】A、油质体内的油(脂肪)是植物的储能物质,A正确;B、油脂主要成分是脂肪,脂肪可被苏丹III染液染为橘黄色,B错误;C、由分析可知,内质网是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C错误;D、由图可知,油质体中的油在两层磷脂分子之间积累,D正确。故选BC。2
2.下列与高中生物学实验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可选用新鲜的肝脏研磨液B.不能通过检测CO2产生与否判断乳酸菌是否进行细胞呼吸C.可以采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
分子的结构特点D.观察质壁分离时,能同时证实溶质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答案】A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高中生物课本上的几个基础实验,包括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构建DNA
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等,回忆和梳理这些实验的原理、过程、结果与结论等,据此分析答题。【详解】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不可选用新鲜的肝脏研磨液,因为肝脏研磨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但温
度本身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也会影响酶的活性,A错误;B、乳酸菌属于异养厌氧型型细菌,无氧呼吸的产物只有乳酸没有CO2,故不能通过检测CO2产生与否判断乳酸菌是否进行细胞呼吸,B正确;C、可以采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分子的结构特点,C正确;D、观察质壁分离时,主要涉及植物细胞吸
水或者失水,不能证实溶质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D错误。故选AD。23.玉米黄质是叶绿体中的一种叶黄素,其含量随光照强度不同发生变化。当植物暴露在过强光照下时,玉米黄质将吸收的过剩光能直接转化成热能,以避免光合器官受到
伤害。如图是植物叶片吸收的光量与光合放氧量的关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光量为200和600时玉米黄质含量相同B.光量为400和600时实际光合速率相同C.光量为400时理论和实际产生ATP的量相同D.光量为200时C3的还原速度小于光量50时【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中实验的自
变量是光照强度,因变量是两种光合放氧速率。理想条件下的光合放氧速率与光照强度呈正相关,而实际光合放氧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表现为先增加后维持稳定。【详解】A、据图分析,当光照强度大于200μmol•m-2•s-1时,随着光照强度的升高,两条曲线之间的差值逐渐增大,说明植物对其所吸收光能直接转化成
热能逐渐增大,因此光量为600时玉米黄质含量高于光量为200时,A错误;B、识图分析可知,图中光量为400和600时实际光合速率相同,B正确;C、光量为400时理论光合放氧量大于实际光合放氧量,说明理论上产生的ATP大于实际产生ATP的量,C错误;
D、识图分析可知,光量从0到200变化的过程中,实际光合放氧量增加,因此光合作用强度增大,光量为50时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少于光量为200时,故光量为50时C3的还原速度小于光量为200时,D错误。故选B。24.将生长状况相同的某种植物的叶片分成4等份,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
h,再光照1h(光照强度相同),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数据。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组别一二三四温度(℃)27282930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1-2-3-1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3+3+3+1A
.27℃是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B29℃时该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最多C.27~29℃净光合速率相等D.30℃下实际光合速率为3mg·h-1【答案】B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暗处理后重量变化表示
1h植物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即呼吸速率,结合表中数据可知29℃时,植物呼吸速率最快,即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9℃;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1h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2h呼吸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详解】A、光合速率=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2×暗处理后重量变化,经过计算可知,27℃、28℃、29℃、30℃的光合速率依次是:3+1+1=5mg/h、3+2+2=7mg/h、3+3+3=9mg/h、1+1+1=3mg/h,故给出的实验条件下29℃时光合速率最快,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
9℃,A错误;B、结合表中数据可知,27℃、28℃、29℃、30℃的呼吸速率依次是:1mg/h、2mg/h、3mg/h、1mg/h,故29℃时植物呼吸速率最快,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最多,B正确;C、净光合速率=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暗处理后重量变化,经过计算可知
,27℃、28℃、29℃的净光合速率依次是:4mg/h、5mg/h和6mg/h,C错误;D、30℃下实际光合速率=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2×暗处理后重量变化=3mg/h,D正确。故选BD。【点睛】解答本题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分析表格的能力,并能根据图中显示
信息和数据进行解答,在计算时,要把握净光合速率、真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三者之间的关系25.化疗药物顺铂和双氢青蒿素都具有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可用于癌症治疗,但是癌细胞易产生顺铂耐药。选用顺铂耐药的肺腺癌细胞加
入双氢青蒿素处理,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肺腺癌细胞中抗凋亡蛋白Bcl-2含量减少,促凋亡蛋白Bax的含量增加,肺腺癌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化疗药物顺铂和双氢青蒿素都特异性作用于癌细胞B.双氢
青蒿素可能是直接诱导了耐顺铂肺腺癌细胞的凋亡C.双氢青蒿素可能具有减弱肺腺癌细胞顺铂耐药性的作用D.可研发能抑制Bcl-2基因表达或促进Bax基因表达的药物以治疗癌症【答案】BCD【解析】【分析】由题可推测双氢青蒿素可能通过抑制Bcl-2基因表达和促进Bax基
因表达,从而逆转顺铂耐药。【详解】A、化疗药物顺铂和双氢青蒿素都具有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而不是特异性作用于癌细胞,A错误;B、选用顺铂耐药的肺腺癌细胞加入双氢青蒿素处理,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肺腺癌细胞中抗凋亡蛋白Bcl-2含量减少,促凋亡蛋白
Bax的含量增加,肺腺癌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说明双氢青蒿素可能是直接诱导了耐顺铂肺腺癌细胞的凋亡,B正确;C、选用顺铂耐药的肺腺癌细胞加入双氢青蒿素处理,肺腺癌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可见双氢青蒿素可能具有减弱肺腺癌
细胞顺铂耐药性的作用,C正确;D、Bcl-2表达抗凋亡蛋白,Bax表达促凋亡蛋白,因此可研发能抑制Bcl-2基因表达或促进Bax基因表达的药物以治疗癌症,D正确。故选BCD。三、非选择题26.细胞具有一套调控自身
质量的生理过程,以确保自身生命活动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进行。(1)蛋白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执行者。在细胞内的________上,以mRNA为模板,经过________过程形成多肽链,多肽链只有折叠成正确的三维空间结构,才具有正常的生物学功能。一些蛋白若发生错误折叠
,则无法从内质网运输到________而导致在细胞内堆积。(2)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聚集,影响细胞的功能,细胞内损伤的线粒体等细胞器也会影响细胞的功能。研究发现,细胞通过下图所示机制进行调控。①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被________标记,被标记的蛋白会与自噬受体结合,被
包裹进________,最后融入溶酶体中。②损伤的线粒体也可被标记并最终与溶酶体融合,其中的生物膜结构在溶酶体中可被降解并释放出________、磷脂(甘油、磷酸及其他衍生物)和单糖等物质。(3)细胞通过上述过程对蛋白质和细胞器的质量进行精密调控,其意义是________(
请选填下列字母)。a.降解产物可被细胞重新利用,可节约物质进入细胞消耗的能量b.减少细胞内功能异常的蛋白质和细胞器,避免它们对细胞生命活动产生干扰c.加快新陈代谢,促进物质排出细胞外【答案】(1).核糖体(2).翻译(3).高尔基体(4).泛素(5).吞噬泡(
6).氨基酸(7).a、b【解析】【分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蛋白质根据发挥作用的场所不同,可以分为胞内蛋白和分泌蛋白。分泌蛋白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然后
经由细胞膜以胞吐的形式排到细胞外。【详解】(1)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以mRNA为模板,经过翻译过程形成肽链,肽链只有折叠成正确的三维空间结构,才具有正常的生物学功能。一些蛋白若发生错误折叠,则无
法从内质网运输到高尔基体上进行进一步的修饰和加工而导致细胞内堆积。(2))①由图可知,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被泛素标记,被标记的蛋白会与自噬受体结合,被包裹进吞噬泡,最后融入溶酶体中。②由图可知,损伤的线粒体也可被标记并最终与溶酶体融合,其中的生物膜结构在溶酶体中可被降解并释放
出氨基酸、磷脂和单糖等物质,因为生物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有蛋白质、糖类和磷脂。(3)细胞通过上述过程对蛋白质和细胞器的质量进行精密调控,其意义是降解产物可被细胞重新利用,可节约物质进入细胞消耗的能量;减少细胞内功能异常的蛋白质
和细胞器,避免它们对细胞生命活动产生干扰;加快新陈代谢,促进物质排出细胞外。故abc均符合题意。【点睛】解答本题学生需要在掌握蛋白质结构及合成过程、溶酶体的功能等知识点的基础上作答,然后通过分析图示,理
解泛素、自噬受体、吞噬泡等结构的作用。27.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可以引起严重的动脉阻塞,患者通常20岁前后死于心脏病发作。(1)胆固醇是合成性激素的前体物质,在人体内还参与______的运输,所以内环境中胆固醇含量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2)胆固醇合成酶(
HMGCoA)的活性影响胆固醇的含量。为研究脂蛋白(LDL)对HMGCoA活性的影响,培养液中分别加入无LDL的血清、含LDL的血清,培养取自健康个体成纤维细胞,结果如图甲。该实验结果表明______。(3)进一步研究脂蛋白(LDL)对FH患者体内HM
GCoA活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将健康人和FH患者的成纤维细胞在血清培养液中培养六天(相当于图乙中的0h)后,转入去除LDL的血清培养液中培养,结果如图乙。①由图乙可知,LDL对FH患者胆固醇合成酶(HMGCoA)的活性______。②培养液
中LDL通过胞吞的方式被吸收进入健康者成纤维细胞发挥作用,但不能进入FH患者成纤维细胞,推测可能的原因是:FH患者细胞膜上缺少LDL的______,导致LDL不能被识别。(4)综合上述实验,从细胞代谢角度解释,FH患者胆固醇含量高
的原因是__________。【答案】(1).血浆中脂质(2).LDL抑制胆固醇合成酶(HMGCoA)的活性(3).无显著影响(4).受体(5).FH(高胆固醇血症)细胞膜上缺少LDL的受体,不能吸收LDL,HMGCoA(胆固醇合成酶)活性高,合成的胆固醇多【解析】【分析】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
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内质网是单层膜折叠体细胞器,参与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的合成。【详解】(1)胆固醇是合成性激素的前体物质,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浆中脂质的运输。(2)胆固醇合成酶(HMGCoA)的活性直接影响胆固醇的含量。研究脂蛋白(LDL)对HMGCoA活性的影响,培养
液中分别加入无LDL的血清、含LDL的血清,培养取自健康个体成纤维细胞,分析图甲可知:含LDL的血清组HMGCoA蛋白活性下降速度比无LDL血清组快,表明LDL抑制胆固醇合成酶(HMGCoA)的活性。(3)进一步研究脂蛋
白(LDL)对FH患者体内HMGCoA活性的影响,研究人员将健康人和FH患者的成纤维细胞在血清培养液中培养六天(相当于图乙中的0h)后,转入去除LDL的血清培养液中培养,①由图乙可知,FH患者体内的HMGCoA
蛋白活性居高不下,而正常对照组HMGCoA蛋白活性升高,说明LDL对FH患者胆固醇合成酶(HMGCoA)的活性无显著影响。②培养液中LDL通过胞吞方式被吸收进入健康者成纤维细胞发挥作用,但不能进入FH患者成纤维细胞,胞吞过程中需要细胞膜表面是受体识别,才能形成囊泡,推测可能的原因是:FH患者细胞膜
上缺少LDL的受体,导致LDL不能被识别。(4)结合上述实验分析,FH患者胆固醇含量高的原因可能是FH(高胆固醇血症)细胞膜上缺少LDL的受体,导致其不能识别并不能吸收LDL,HMGCoA(胆固醇合成酶)活性高,合成
的胆固醇多,使FH患者胆固醇含量高。【点睛】本题考查脂质代谢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28.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消除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
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具有抗衰老的特殊效果,其含有的金属离子对增强酶的热稳定性有重要影响。资料报道,当反应温度为88℃,时间为15~30min时对SOD的活性影响不大。下面是通过光催化反应装置分别在四种条件下检测紫外光对DNA损伤的相关
曲线(TiO2表示二氧化钛,是一种光催化剂;UV表示紫外光)。Ⅰ组:黑暗处理曲线a(TiO2/DNA体系)、Ⅱ组:紫外光处理曲线b(UV/DNA体系)、Ⅲ组:光催化曲线c(UV/TiO2/DNA体系)、Ⅳ组:光催化引入SOD曲线d(UV/TiO2/SOD/DNA体系)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SOD的化学性质,我们可以利用______的方法来除去一部分其他杂质蛋白。实验中设计黑暗处理作为对照组的目的是______。曲线b说明______。(2)分析曲线c、d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
__。(3)DNA损伤过程中会伴有H2O2产生,若要验证(2)中的实验结果,可通过检测H2O2的有无及产生量来判断,写出你的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注:H2O2的检测方法不做要求)。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
。【答案】(1).(高温变性(或88℃环境下处理15~30min)(2).证明TiO2不会损伤DNA(3).无TiO2(催化剂)的条件下,紫外光对DNA损伤很小(4).SOD能够明显延缓或抑制DNA的损伤(5).实验思路:按照题干条件,设置同样的Ⅰ、Ⅱ、Ⅲ、Ⅳ四组实验,测定不同体系DNA
损伤过程中H2O2的产生量(6).预测实验结果:Ⅰ组、Ⅱ组没有H2O2产生,Ⅲ组和Ⅳ组均有H2O2产生,且Ⅲ组H2O2产生量较Ⅳ组多,时间较早【解析】【分析】由曲线图可知,黑暗处理(TiO2/DNA体系)时DNA活性相对值基本不变,说明TiO2不会损伤DNA;紫外光处
理(UV/DNA体系)时DNA活性相对值变化很小,说明没有TiO2(催化剂)的条件下,紫外光对DNA的损伤很小;光催化(UV/TiO2/DNA体系)时DNA活性相对值随着时间增大而不断减小,且在300min时,DNA活性相对值几乎为0,说明在TiO2(催化剂)的条件下,紫外光对DNA的损伤很大;
光催化引入SOD(UV/TiO2/SOD/DNA体系)时DNA活性相对值随着时间增大而不断减小,且在500min时,DNA活性相对值几乎为0,与曲线c相比说明SOD能够明显延缓DNA的损伤。【详解】(1)当反应温度为88C,时间为1
5~30min时对SOD的影响不大,而部分其他杂质蛋白在该条件下已经失活,故可利用这个特性来除去其他杂质蛋白。黑暗处理组为TiO/DNA体系,设计黑暗处理对照组的目的是证明TiO2不会损伤DNA。紫外光处理曲线b(UV/
DNA体系)说明没有TiO2(催化剂)的条件下,紫外光对DNA的损伤很小。(2)光催化曲线c(UV/TiO2/DNA体系)说明紫外光对DNA的损伤非常严重,300min时,DNA几乎全部损伤,而光催化引入SOD曲线d(UV/TiO2/SOD/DNA体系),由于有SOD存在,DNA损伤很缓慢
,说明SOD能够明显延缓或抑制DNA的损伤。(3)要通过H2O2的有无及产生量来验证(2)中的实验结论,很显然要设置实验检测H2O2的产生量,H2O2的产生量越多,DNA损伤越严重,故本实验思路是按照题干条件,设置同样的I、Ⅱ、Ⅲ、IV四组实验,测定不同体系DNA损伤过程
中H2O2的产生量;预测的实验结果是I组、Ⅱ组没有H2O2产生,Ⅲ组和IV组均有H2O2产生,且Ⅲ组H2O2产生量较IⅣ组多,时间较早。【点睛】明确H2O2与DNA的损伤程度正相关是解答(3)的关键。29.紫花苜蓿是具有
世界栽培意义的蛋白质含量高、营养全面的优质牧草,被誉为“牧草之王”。公农1号是我国培育出的产量高、抗逆性强的紫花苜蓿品种。科研人员在北京市海淀区的试验基地对当年播种且水肥适中、正处于分枝期的公农1号进行了光合作用的日变化观测。请回答问题:(1)紫花苜蓿捕获光能的物质分布在____
__上,暗反应利用光反应产生的___和NADPH,在_______中将CO2转化为三碳糖(三碳化合物),进而形成淀粉和蔗糖。(2)科研人员选取3个晴天,测定7:30到17:30的时段内,影响光合作用的外部因素的变化,3天观测数据的平均值如下表。数据显示,观测时段内,空气CO2浓度在7:3
0时最高,推测原因是________。时间环境光合有效辐射[μmo1/(m2.s)]空气CO2(μmol/mo1)空气相对湿度(%)空气温度(OC)7:30422.1443.141.518.69:301232.3413.832.822
.211:30.1297.2405.723.128.213:30872.5415.519.130.415:30641.3373.923126.617:30158.3.398.1.25.9(3)经测定,紫花苜蓿的净光合速率如图1,在7:30~
9:30及13:30~17:30时段,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与光照强度(上表中环境光合有效辐射)的变化趋势____,说明_____。11:30光照强度最强时,净光合速率反而最低,说明紫花苜蓿存在“光合午休”现象。请结合图
1、图2解释这一现象对紫花苜蓿生存的意义____________。(4)有研究表明,引起叶片光合速率降低的植物自身因素包括气孔部分关闭引起的气孔限制和叶肉细胞活性下降引起的非气孔限制两类,前者使胞间C
O2浓度降低,后者使胞间CO2浓度升高。当两种因素同时存在时,胞间CO2浓度变化的方向依赖于占优势的因素,因此可根据胞间CO2浓度变化的方向来判断哪个因素占优势。请根据图3判断植物自身因素中引起紫花苜蓿“光合午休”的主要因素并写出判断依
据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类囊体薄膜(2).ATP(3).叶绿体基质(4).在这段时间内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使环境中CO2浓度升高(5).一致(6).此时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7).中午部分气孔的关闭可避免植物因水
分过度散失而造成的损伤(8).叶肉细胞活性下降引起的非气孔限制紫花苜蓿叶片净光合速率午间降低时,胞间CO2浓度升高,表明净光合速率午间降低主要是由叶肉细胞活性下降引起的【解析】【分析】根据表格分析,在实验时间范围内,随着时间的推
移,环境光合有效辐射先增加后降低,11:30时最高;空气CO2浓度逐渐降低;空气相对湿度先降低后升高;空气温度先升高后降低。据图分析,图1和图2中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都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再降低;图3中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先降低后逐渐升高。【详解】(1)紫花苜蓿捕获光能的物质是光
合色素,分布于类囊体薄膜上;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是ATP和DNAPH,在叶绿体基质中将CO2转化为三碳糖。(2)观测时段内,空气CO2浓度在7:30时最高,是因为在此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使环境中CO2浓度升高。
(3)据图分析可知,在7:30~9:30及13:30~17:30时段,图1净光合速率和表格中的光照强度(上表中环境光合有效辐射)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说明此时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图1和图2的曲线在中午都出现了下降的现象,即午休现象,此时光照强度太高,部分气孔的关闭可避免植物因水分过度
散失而造成的损伤。(4)已知引起叶片光合速率降低的植物自身因素包括气孔部分关闭引起的气孔限制和叶肉细胞活性下降引起的非气孔限制两类,前者使胞间CO2浓度降低,后者使胞间CO2浓度升高。当两种因素同时存在时,胞间
CO2浓度变化的方向依赖于占优势的因素。据图分析,紫花苜蓿叶片净光合速率午间降低时,胞间CO2浓度升高,表明净光合速率午间降低主要是由叶肉细胞活性下降引起的,即植物自身因素中引起紫花苜蓿“光合午休”的主要因素是叶肉细胞活性下降引起的非气孔限制。【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能够根据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分析表格空气CO2浓度在7:30时最高的原因,并能够根据图1和图2曲线的走势分析蒸腾作用与净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30.科研人员为
研究二甲双胍对人胰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完成了如下实验。(1)癌细胞增殖的特点是_______。细胞周期是指________,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两个阶段,其中分裂间期包括G1期、S期和G2期。
(2)科研人员用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处理胰腺癌细胞48小时,测定并统计得到图1所示结果。科研人员进一步测定了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处理的胰腺癌细胞中基因p的表达量,结果如图2。①据图1分析,8.0mmol二甲双胍处理胰腺癌细胞,可将其阻滞于_____期,从而起到____
__胰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②据图1和图2推测,二甲双胍对胰腺癌细胞的影响机制是________。综上所述,科研人员从______水平研究了二甲双胍对胰腺癌细胞的影响机制,为后续癌症的治疗提供了研究的方向。【答案】(1).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
能够无限增殖(2).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3).G2和M期(4).抑制(5).二甲双胍能够促进基因P的表达,从而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6).分子水平和细胞【解析】【分析】对图1进行分析可知,与对照组相比,用二甲双胍处理胰腺癌细胞
,处于G1期和S期细胞百分比均减少,且浓度越高越少,处于G2和M期细胞百分比均增大。说明二甲双胍处理胰腺癌细胞,可将其阻滞于G2和M期,从而起到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对图2进行分析可知,用二甲双胍处理的胰腺癌细胞时,二甲双胍浓度越高,细胞中基因p的表达量越大。【详解】(1)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
胞能够无限增殖。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两个阶段,其中分裂间期包括G1期、S期和G2期。(2)①对图1进行分析可
知,与对照组相比,用8.0mmol二甲双胍处理胰腺癌细胞,处于G1期和S期细胞百分比均减少,处于G2和M期细胞百分比增大,说明二甲双胍处理胰腺癌细胞,可将其阻滞于G2和M期,从而起到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②由分析可推测,二甲双胍能够促进基因P的表达,从而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综上所述,科研人员从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研究了二甲双胍对胰腺癌细胞的影响机制,为后续癌症的治疗提供了研究的方向。【点睛】解答本题的关
键是识记癌细胞的特点和细胞周期的概念,能够从题图获取有效信息,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