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精准解析】广东省广州市铁一中学2020届高三2月月考理综合生物试题.doc,共(11)页,131.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d091932f71d1b50b860acd7dee8b3d1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广东省广州市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2月月考理综合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B.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C.细胞膜的功能特性与膜蛋白有关而与磷脂分子无关D.巨
噬细胞能吞噬入侵的病原体,属于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答案】C【解析】【分析】1、细胞膜的结构特性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2、细胞代谢的中心位于细胞质基质,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位于细胞核。3、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防卫、
监控和清除。【详解】A、细胞骨架由纤维蛋白组成,与物质运输、能量交换、信息传递等有关,A正确;B、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B正确;C、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膜的功能特性与膜蛋白和磷脂分子均有关,C错误;D、巨噬细胞吞噬入侵的病原体,属于免疫系统的防
卫功能,D正确。故选C。2.转座子是一段可移动的DNA序列,这段DNA序列可以从原位上单独复制或断裂下来,插入另一位点,转座子可在真核细胞染色体内部和染色体间转移,在细菌的拟核DNA、质粒或噬菌体之间自行移动,有的转座子中含有抗生素抗性基因,可以很快地传播到其他细菌细胞,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转座子可能引起酵母菌发生染色体变异B.转座子复制时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C.转座子从原位上断裂时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D.含有转座子的细菌对有些抗生素有一定抗性【答案】B【解析】【分析】转座子为DNA,故其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其复制需要的原
料是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详解】A、转座子可在真核细胞染色体内部和染色体间转移,因此可能引起酵母菌发生染色体变异,A正确;BC、依题意可知,转座子的化学本质是DNA,因此其在复制过程中以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其从原位上断裂时,伴随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B错
误,C正确;D、有的转座子中含有抗生素抗性基因,因此含有转座子的细菌对有些抗生素有一定抗性,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需要考生学会从题干提取相关的信息,根据转座子可以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细胞内移动可以推出,转座子可能引
发染色体变异,含有转座子的细菌可能会有一定的抗性。3.下列实验与所用试剂对应正确的是()A.检测糖尿病患者尿液中糖含量——双缩脲试剂B.检测酵母菌是否产生酒精——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C.观察生活状态的叶绿体形态和分布——健那绿染液D.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龙胆紫
或醋酸洋红溶液【答案】D【解析】【分析】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中,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的产生,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或澄清石灰水溶液检测二氧化碳的产生.观察活细胞中叶绿体的形态和功能时,不需要染色,因为叶绿体本身有颜色.观察有丝分裂实验时,需
要用碱性染料(龙胆紫或醋酸洋红)对染色体进行染色.检测蛋白质时,需要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还原糖时,需要用斐林试剂。【详解】A、检测糖尿病患者尿液中糖含量——斐林试剂,A错误;B、检测酵母菌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B错误;C、健
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C错误;D、观察有丝分裂的植物细胞时,用碱性染料龙胆紫或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液对染色体进行染色,D正确。故选D。4.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和消耗能量B.植物激素的合成既受基因组的调节,又影响基
因组的表达C.细胞分裂素主要是由根尖合成的,对根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D.脱落酸主要是由茎尖、成熟的叶片合成的,可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生长素的极性运输过程中涉及的跨膜运输有主
动运输,而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和能量消耗,A正确;B、植物激素的合成需要的酶要受基因的控制,但最终合成的激素在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中又影响基因组的表达,B正确;C、细胞分裂素主要是由根尖合成的,有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所以对根的
生长表现为促进作用,C正确;D、脱落酸主要是由根冠、萎蔫的叶片等合成,D错误。故选D。5.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内的个体在水平方向的分布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B.捕食者的存在客现上起到促进被捕食者种群发展的作用C.将田鼠迁入到一个适宜的新环境后其数量会
呈J型增长D.在沙丘、火山岩、弃耕农田上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答案】B【解析】【分析】种群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群落包括生活在同一区域的所有种群的总和。【详解】A、种群内的个体在水平方向的分布构成了种群的空间分布,A错误;B、捕食者的存在客观上起到促进被捕食者种群发
展的作用,二者共同进化,B正确;C、即使是适宜的新环境,资源、空间等也是有限的,田鼠的数量不会呈J型增长,C错误;D、在沙丘、火山岩上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而弃耕农田发生的是次生演替,D错误。故选B。【点睛】判断初生演替和
次生演替的重要区别在于起点不同,前者的起点是没有生物存在,后者有生物或土壤条件。6.如图是某遗传系谱图,Ⅰ1、Ⅲ7、Ⅲ9患有甲遗传病,Ⅰ2、Ⅲ8患有乙遗传病(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已知Ⅱ6不携带两病的致病基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病是伴X染色体隐
性遗传病,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Ⅲ7的甲病基因来自Ⅰ1C.Ⅱ4的基因型是BbXAXa,Ⅲ7的基因型是BbXaY或BBXaYD.如果Ⅲ8与Ⅲ9近亲结婚,则他们所生子女中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3/16【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系谱图
:Ⅱ-5和Ⅱ-6都不患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儿子,即“无中生有为隐性”,说明甲病为隐性遗传病,又Ⅱ-6不携带两病致病基因,则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3和Ⅱ-4都不患乙病,但他们有一个患乙病的女儿,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乙病
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详解】A、据分析可知,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B、Ⅲ7的甲病基因来自于Ⅱ4,而Ⅱ4的甲病致病基因来自Ⅰ1,B正确;C、Ⅲ7患甲病,Ⅲ8患乙病,则Ⅱ4号为甲病和乙病的携带者(BbXAXa),Ⅲ7的基因型
为BBXaY或BbXaY,C正确;D、Ⅲ8的基因型及概率为bbXAXa(1/2)、bbXAXA(1/2),Ⅲ9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2BbXaY、1/2BBXaY,因此Ⅲ8与Ⅲ9近亲结婚,他们所生子女中同时患
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1/2×1/2)×(1/2×1/2)=1/16,D错误。故选D。三、非选择题7.水稻光合作用中同化二氧化碳的最初产物是三碳化合物,被称为C3植物;玉米光合作用中同化二氧化碳的最初产物是四碳化合
物,被称为C4植物;与C3植物相比,C4植物叶肉细胞中含有PEP羧化酶(对CO2的亲和力很高),故可利用细胞间隙中很低的CO2进行光合作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夏季晴朗的中午,_____(填玉米或水稻)具有较强光合作用,其原因是_____。(2)将叶面积相等的
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min测定一次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下图所示:①若A、B两种植物其中一种为C3植物,一种为C4植物,则为C4植物的是_____;若A植
物在5min时光照强度突然下降,C5含量将_____。②30min后两条曲线最终不再变化的原因是_____。【答案】(1).玉米(2).气孔关闭,植物体内CO2浓度降低,玉米含有PEP羧化酶,相比水稻可在CO2浓度较低条件下固定更多CO2进行光
合作用(3).B植物(4).降低(5).CO2浓度不断降低使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减弱,最终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0~10min,A植物所在的密闭小室中CO2浓度减少速率大于B植物,A植物比
B植物具有更强的同化CO2的能力。10min~20min,B植物所在的密闭小室中CO2浓度减少速率大于A植物,B植物比A植物具有更强的同化CO2的能力。A植物:0~15min时,密闭小室中CO2浓度减少,说明这段时间内,植物光
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15min之后,密闭小室中CO2浓度保持相对稳定,说明光合作用强度等位呼吸作用强度。B植物:0~20min时,密闭小室中CO2浓度减少,说明这段时间内,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20min之后,密闭小室中CO2浓度保持相对稳定,说明光合作用强度等于
呼吸作用强度。【详解】(1)夏季晴朗的中午,光照增强,温度过高,气孔关闭,植物体内CO2浓度降低。与水稻相比,玉米含有PEP羧化酶,可在CO2浓度较低条件下固定更多CO2进行光合作用,故玉米具有较强光合作用。(2)①从曲线图可知,0~10min,CO2浓度较高,A植物比B植物具有更强的同
化CO2的能力,而10min~20min,CO2浓度较低,B植物比A植物具有更强的同化CO2的能力,故B植物为C4植物。若A植物在5min时光照强度突然下降,光反应合成的ATP和[H]减少,C3还原生成的C5减少,而CO2固定消耗的C5基本不变,导致C5含量将降低。②30min后
两条曲线最终不再变化的原因是密闭小室中的CO2浓度不断降低,导致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减弱,最终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点睛】识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具体过程,掌握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根据曲线图中的信息进行解题便可。
8.过量饮水,体内以钠为主的电解质就会被稀释,从而使细胞膨胀,最终引发“水中毒”。请回答相关问题:(1)人体的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可存在于_____,渴觉中枢存在于_____。(2)抗利尿激素的受体位于______,受体与抗利尿激素结合后,引起靶
细胞___________。(3)“水中毒”最重要的化验指标是血浆渗透压和血清钠的稀释性,二者的变化经常是一致的,其原因是_____。(4)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的患者在一次性大量饮水后,在1—2天内其他血清钠浓度从140mmol/
L迅速下降至115mmol/L,其“水中毒”症状较为严重,医生为其静脉滴注5%高渗盐水液的目的是_____,以减轻细胞内水肿、改善“水中毒”症状。【答案】(1).下丘脑(2).大脑皮层(3).肾小管和集合管细
胞膜上(4).重吸收水增强(5).维持血浆渗透压稳定的阳离子主要是钠(6).升高钠离子浓度【解析】【分析】体内水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详解】(1)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位于下丘脑,而渴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2)激素调节具有作用特定的靶器官或靶细胞的特点,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因此抗利尿激
素的受体位于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膜上,受体体与抗利尿激素结合后会引起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3)由于维持血浆渗透压稳定的阳离子主要是钠,所以血浆渗透压和血清钠的稀释性变化经常是一致的。(4)根据题意分析,患者血清钠浓度迅速降低,因此医生为其静脉滴注5%高渗盐水液的目的是升高钠离子浓度以
减轻细胞内水肿、改善“水中毒”症状。【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9.塞罕坝曾经由于松林被砍伐殆尽,由“美丽的高岭”沦至风沙肆虐。自1962年来,经过几
代林场人艰苦努力,终于把塞罕坝改造成112万亩的世界最大人工林,不仅适合居住而且还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请回答下列问题:(1)塞罕坝从“美丽的高岭”沦至风沙肆虐的沙丘,说明人类的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_____,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是指_____。(2)塞罕坝现在每年接待游客几百万人,供游客们游览观赏;而且那里水草丰沛、森林茂密,有助于防风固沙,这些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价值。(3)在改造建立人工林的过程中,如果树种过于单一,就容易引发病虫害,试分析原因_____。【答
案】(1).方向和速度(2).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3).直接和间接(4).如果树种过于单一,人工林的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因此容易引发病虫害【解析】【分析】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称为生态系统
的稳定性。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该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抵抗力稳定性越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相对性,当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该
生态系统自身更新和自我调节能力时,便可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发系统崩溃。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塞罕坝从“美丽的高岭”沦至风沙肆虐的沙丘说明人的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
能力。(2)塞罕坝现在每年接待游客几百万人,供游客们旅游观赏,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同时水草丰沛、森林茂密,有助于防风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3)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抵抗
力稳定性越高;改造建立人工林的过程中,如果树种过于单一,就容易引发病虫害原因就是因为树种过于单一,人工林的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点睛】通过塞罕坝生态环境发生的变化结合生态系统稳定性、群落的演替的知识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难度适中。10.某科研人员野外考
察时,发现了一种闭花授粉植物。该植物的花色有红、粉、白三种颜色(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B、b……表示):茎干的无刺、有剌(用R、r表示)是另一种性状。为了研究上述性状的遗传,用红色有刺植株(甲)
、白色有刺植株(乙)、白色无刺植株(丙和丁)进行如下实验:组别PF1F2一甲(红色有刺)×乙(白色有刺)红色有刺红色有刺:粉色有刺:白色有刺=9:6:1二丙(白色无刺)×乙(白色有刺)白色有刺白色有刺:白色无刺=3:1三丁(白色无刺)×乙(白色有刺)红色
有刺红色有刺:粉色有刺:白色有刺:白色无刺=2718:3:16回答下列问题:(1)茎干有刺属于_____性状,花色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定律。(2)第一组杂交实验中,F2中粉色有刺基因型为_____。(3)对表中三组杂交实验
分析推测,实验中没有出现红色无刺和粉色无刺类型,原因可能是:无刺基因纯合时,红色和粉色基因不能表达。现有第三组杂交实验的F1红色有刺植株若干,可用测交实验验证此推测:①第三组杂交实验的F1基因型为_____;②若测交后代基因型有_____种,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则支持该推测。【答案】(1
).显性(2).基因的自由组合(3).AAbbRR、AabbRR、aaBBRR、aaBbRR(4).AaBbRr(5).8(6).红色有刺:粉色有刺:白色有刺:白色无刺=1:2:1:4【解析】【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
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2、由表格中的杂交实验可知,第二组、第三组实验,有刺与无刺杂交,子一代都有刺,说明有刺对无刺是显性性状;子一代红色自交
子二代红色:粉色:白色=9:6:1,因此该植物的花色至少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第三组实验,子一代红花有刺自交后代红花有刺:粉花有刺:白花=无刺27:18:19,红花有刺的比例是27/6
4,可以写成3/4×3/4×3/4,三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Rr。【详解】(1)由分析可知,茎秆有刺对无刺是显性性状,花色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实验一红色有刺与白色无刺杂交,子一代
都表现为红色有刺,自交得到子二代,红色有刺:粉色有刺:白色有刺=9:6:1,符合9:3:3:1,的变式,因此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A_B_为红色,A_bb、aaB_为粉色,aabb为白色,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RR,子二代粉色有刺的基因型是AabbRR、AAbbRR、aaBBRR、aaB
bRR四种。(3)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没有出现红色无刺和粉色有刺类型的原因是无刺基因纯合时,红色和粉色基因不能表达,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进行测交,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Rr,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BR:ABr:AbR:Abr:aBR:aBr:abr:a
BR=1:1:1:1:1:1:1:1,aabbrr只产生一种配子,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Rr:AaBbrr:AabbRr:Aabbrr:aaBbRr:aaBbrr:aabbrr:aaBbRr=1:1:1:1:1:1:1:1,如果无刺基因纯合
时,红色和粉色基因不能表达,rr都表现白花,因此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红色有刺:粉色有刺:白色有刺:白色无刺=1:2:1:4。【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学会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推出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基因与性
状之间的数量关系、遵循的遗传规律,然后应用正推法解答相关遗传问题,应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设计遗传实验、预期实验结果、获取结论。[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1.微生物产生的脲酶能特异性分解尿素,在农业、食品工业和
污水处理中用途广泛。例如酿酒厂常用酸性脲酶去除酒精类饮品中的尿素,以改善酒精类饮品的品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土壤中筛选产脲酶菌时,所配制的固体培养基应以_____为唯一氮源,从功能上分析,该培养基属于_____培养基。(2)分离和纯化产脲酶菌常用的接种
方法是_____;向培养基中加入酚红,可根据_____的大小,初步筛选出高效产脲酶菌。(3)对同一浓度的脲酶生产菌稀释液,分别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若不存在实验操作失误,则前者的数量_____(填多于、等于或小于)后者,其原因是
_____。(4)固定脲酶时,常用交联壳聚糖和脲酶中的氨基反应成键进行固定,此方法称为_____。固定产脲酶菌时,将海藻酸钠和产脲酶菌的混合液注入CaCl2溶液后,若凝胶珠偏大将导致_____,使酶的作用效率下降。【答案】(1).
尿素(2).选择(3).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4).红斑大小和菌落直径(5).多于(6).前者产脲酶菌是分散的或活菌和死菌一起计数,后者存在多个产脲酶菌形成一个菌落的情况或只计数活菌数(7).化学结合法(8).酶和底物接触的机会小【解析】【分析】筛选和分离目的微生物常用选择培
养基,从土壤中筛选酸性脲酶生产菌需要使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微生物的接种方法常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据此分析作答。【详解】(1)脲酶菌能产生脲酶,分解尿素,所配制的固体培养基应以尿素为唯一的氮源。尿素是唯一的氮源,所以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2)微生物的接种方法常用平板
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细菌合成的脲酶将尿素分解为氨,氨会使培养基中的碱性增强,pH升高,酚红指示剂变红,因此可以根据红斑的大小和菌落的直径,初步筛选出高效产脲酶菌。(3)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微生物计数时,由于有些菌落连接在一起,结果可能会偏小。而且血细胞计数板是将活菌和死菌
一起计数。因此,分别用血球计数板计数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若不存在实验误操作,则前者的数量多于后者。(4)固定化酶活固定化细胞常用的方法有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用交联壳聚糖和脲酶中的氨基反应成键进行固定,这种方法是化学结合法。固定化脲酶,制作凝胶珠时,若凝胶珠偏
大,使得酶和底物接触的机会小,使酶的作用效率下降。【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分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