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03-备战2021届山东新高考历史之高分必刷卷(解析版)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3 页
  • 大小 1.226 MB
  • 2025-02-2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卷03-备战2021届山东新高考历史之高分必刷卷(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卷03-备战2021届山东新高考历史之高分必刷卷(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卷03-备战2021届山东新高考历史之高分必刷卷(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卷03-备战2021届山东新高考历史之高分必刷卷(解析版).docx,共(13)页,1.226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fc486f447eec7113b5ca635a0a22f9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山东新高考高分必刷卷03一、单选题(每题3分,15题,共计45分)1.《国语》记事起自西周中期,下讫春秋战国之交。其中《国语·鲁语下》记载: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元侯作师,卿帅之,以承天子”;又《礼记·王制》记载有“命卿制度”。

“大国之卿命于天子”,诸侯能组建几个师,天子才委任几个卿,据此可知A.中央集权制得以确立B.周朝统治得到有效维护C.礼乐征伐已自诸侯出D.天子拥有军队的指挥权【答案】D【详解】据先秦典籍记载,西周时期诸侯

有义务带兵跟随天子打仗,“命卿制度”下,诸侯能建立多少军队,取决于周天子在诸侯国委任的卿的数目,由此可知周天子拥有军队的指挥权,D项正确;先秦时期中央集权制尚未确立,A项错误;材料中只有相关制度规定,不能说明周朝统治得到有效维护,B项错误;礼乐征伐已自诸侯出与“大国之卿命于天子”等不符,C项错误。

2.据《汉书》记载,汉武帝从封禅还,坐明堂议事,颁诏曰:“古者天子五载一巡狩,用事泰山,诸侯有朝宿地。”其令诸侯各治邸(住宿场所)泰山下。这表明汉武帝A.遵循古法推行分封制度B.确立了思想上的大一统C.加强对诸侯的政治控制D.

有效地解决了王国问题【答案】C【详解】材料反映的是汉武帝封禅回来,认为古代天子封禅时诸侯不仅随行并有“朝宿地”,也下令诸侯在泰山下修治住宿场所,意在加强对诸侯的监督与控制,C正确;材料未体现推行分封制,排除A;汉武帝通过“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等措施确立了思想上的大一统,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政治方面的措施,排除B;D项中“有效地解决了”夸大了这一做法的作用。3.宋代对科举制进行了调整,废除“公荐”之制,确立殿试制度,抑制权贵子弟,实行“锁院”制度,实行糊名、誊

录法。这些举措A.保证了人才选拔的公平公正B.有利于选官制度的发展完善C.解决了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D.不利于权贵平民的合理竞争2【答案】B【详解】材料反映了宋代废除“公荐”制,确立殿试制度,抑制了权贵子弟的特权;实行“锁院”制度和糊名、誊录法

,以杜绝舞弊行为;由此可见,这些措施有利于选官制度的发展完善,故B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宋代完善科举制的措施,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服务,所以这些措施不能真正保证人才选拔的公平公正,也不能彻底解决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AC

选项所述过于绝对,故排除AC;对科举制的完善,有利于权贵平民的合理竞争,故排除D。4.1858年美国代表向直隶总督谭廷襄建议“中国应派领事赴美,以便照料中国侨民”,谭以“向不遣使国外”为由拒绝。后因履行《天津条约》“互派使节”条款,清政府

考虑礼仪问题“用中国人为使,诚不免为难”,于1868年委任前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担任中国特使出使欧美等国。这反映出A.清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B.华夷观念影响外交行为C.清政府摆脱不平等条约束缚D.极力维护朝贡贸易体制【答案】B【详解】据材料可知,谭廷襄以“向不遣使

国外”为由拒绝了向美国派遣领事,即便是在履行不平等条约的时候也不愿派遣中国人为使,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受到“华夷观念影响”,B正确;材料只是体现“直隶总督谭廷襄”的行为,不能就此断言“清政府昏庸”,A错误;材料未涉及“清政府摆脱不平等条约束缚”和“朝贡贸易体制”问题,只是

中国受“华夷观念影响”严重,C、D错误。5.2021年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建党100周年。早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共“二大”宣言就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

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B.决定以农村为基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C.提出了由土地革命转向国民革命方针D.决定立即发动农

民进行暴力革命【答案】A【详解】题干材料“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的最大要素”,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农民问3題的认识程度加深,认识到农民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大作用,A项正确;工农武装割据是在1927年秋收起

义后,而且题干体现不出决定以农村为基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B项排除;1927年八七会议上,提出了由国民革命转向上.地革命方针,与题干时间和内容不符,C项排除;材料中没有提到要发动农民进行暴力革命,D项排除。6.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

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A.反映出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外交政策的确立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D.反映出“另起炉

灶”外交政策的确立【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擅自闯入长江的英国军舰,体现了人民解放军维护国家主权,否定列强在华特权,B项正确;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外交方针是指新中国成立后,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

,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与题意不符,A项错误;首先英国不代表所有西方国家,其次材料没有体现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C项错误;“另起炉灶”外交政策是指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D项错误。7.《申报》(1912年2月3日)报道:

有军士数十人手持并州快剪,见脑后有垂豚尾者辄行剪去,一时被剪愚民有抱头哭泣者,有反唇相讥者。……有乡民游某入城完粮,被差役拉住其发欲硬行剪去,乡民不从,两相争扭,致铁剪尖端戳入喉际,立即倒地……殒命。对此报

道理解错误的是A.不同阶层政治和文化信仰的差异B.剪辫子遭到当时大部分国人反对C.革命的进步性与简单粗暴性并存D.当时的思想观念呈现出新旧并存【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民国成立后,政府推行移风易俗的法令,包括剪辫,但从材料中看不出大部分国人反

对的态度,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AC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8.如表是1960-1964年我国钢产量和增长率变化统计表。这新变化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年份1960年1961年1962年1963年1964年钢产量(万吨)135

1870667762964增长率20.4%—35.6%—23.3%14.24%26.5%4A.工业结构的变动B.农业经济的波动C.经济政策的调整D.中苏关系的恶化【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61年和1962年

国家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我国钢铁产量大幅度下降是国家大规模压缩工业产能造成的,C项符合题意;AD两项与这一时期我国钢产量和增长率变化关系不大,排除;农业经济的波动开始于1958年,一直到1960年我国钢铁产量仍在大幅度增长,排除B项。9.深圳,因改革而生,

因开放而强,见证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巨变历程。深圳所取得的成就是改革开放40年中国实现历史性变革和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缩影。下列与深圳有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实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B.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

验田”C.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前沿地D.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始点站【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10月15日,国务院批准兴办的我国第一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工兴建,因此D错误,符合题意;ABC均是关于深

圳的正确描述,不符合题意。故选D。10.传统观点认为,土耳其阻隔东西方商路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诱因。但近年来新发现的史料表明∶15世纪,威尼斯商人经土耳其每年运往西欧的货物,仅香料总量就在750~1000吨,价格一般要提高8~10倍,这引起了欧洲其他国家不满。由

此可见A.新航路的开辟与土耳其无关B.历史认知随史料的补充而丰富完善C.新的史料总会颠覆传统观点D.综合多种史料即可得出合理结论【答案】B【详解】近年来新发现的史料表明:传统商路和巨额利润被威尼斯商人垄断,出于竞争,迫使欧洲其他国家,特别是热那亚商人渴望开辟新航路,由此可见,随着新史料的补

充,人们对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认知得到进一步丰富完善,故选B;材料从另一个方面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并非说明新航路的开辟与土耳其无关,排除A;材料中的观点是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的进一步丰富完善,并没有颠覆传统观点,排除C;D表述太绝对,错误。【点睛】511.下表是1

929~1938年欧美、苏四个国家在世界制造业总产量中所占份额(百分比)。其中,甲国是国家1929年1932年1937年1938年甲43.331.835.128.7乙5.011.514.117.6丙11.110.611.413.2丁9.410.99.49

.2A.苏联B.英国C.德国D.美国【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美国1929年-1933年美国的在世界制造业总产量中所占份额大幅下降,1933年罗斯福开始新

政,经济得到恢复,因此1937年所占份额有所上升,故甲应该是美国,故选D;1929~1938年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实行了工业化,在世界制造业总产量中所占份额不断增长,故乙是苏联,排除A;1929年,英国、德国在世界制造业总产量中所占份额不可能达到43.3%

,排除B、C。【点睛】12.根据下表,可以推知二战后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A.农业经济急剧衰退B.美国工业落后世界C.国民经济比例失调D.社会结构的新变化【答案】D6【详解】由表格信息可知,二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农业和工业

就业人口减少,服务业就业人口大大增加。这说明这些国家就业结构发生变化,产业结构也出现变化,即社会结构出现新变化,故D正确;农业就业人数的减少不意味着农业经济急剧衰退,故A错误;从表格数据中无法得出美国工业落后世界,故B错误;表格体现不出国民经济比例

失调,故C错误。13.如表展示的是1928-1937年苏联民众消费情况(图中数据为相对的消费指数),由此可知项目1928年1937年民众消费情况分类市场上购买的消费87.1126自产自销的消费35.625服务业方面的消费11.119.9人口指数11.09A.新经济政策激发了市场的活力B.人口

增长抵消了工业化成就C.五年计划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D.斯大林模式以重工业为中心【答案】C【详解】根据表格计算可知,两个年份比较人民消费水平增长明显,因此可以判断出1928-1937年,苏联两个五年计划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故C正确;1928年起,新经济政策实

际被停止,故排除A;根据计算,人口增长并没有抵消工业化成就,何况苏联大部分工业品为重工业品,不能直接消费,故排除B;材料看不出斯大林模式以重工业为中心,故排除D。14.据报道,笫十一任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

克即将卸任,有关世界银行行长人选的话题再次引发国际舆论热议。如图漫画反映了7A.世界银行是美国政府下属的金融机构B.世界银行妨碍了经济全球化C.世界银行只是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D.美国对世界金融有重大影响力【答案】D【详解】在世界银行行长面临更换,行长人选引发国际舆论关注时,美国把自己的“孩子”带

到世界银行行长的位子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漫画反映了美国通过推荐世界银行行长人选等,对国际金融产生重大影响,D项正确;“世界银行”是国际金融组织,不是“美国政府下属的金融机构”,A项错误;世界银行推动而非妨碍了经济全球化,排除B项;世界银行作为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

大支柱之一,并非“只是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C项错误。15.心理分析大师容格曾给名著《尤利西斯》的作者乔伊斯写信:“我大概永远不会说我喜欢它,因为它太磨损神经,而且太晦暗了……全书最后那没有标点的四十页真是心理学的精华。我想只有魔鬼的祖母才会把一个女人的心理捉摸得那么透

。”下列作品与《尤利西斯)风格一致的是A.《唐璜》B.《等待戈多》C.《母亲》D.《人间喜刚)【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它太磨损神经,而且太晦暗了”“全书最后那没有标点的四十页真是心理学的精华。我想只有魔鬼的祖母才会把一个女人的心理捉摸得那么透”可知,《尤利西斯》这

部作品的写作手法比较怪诞、故事模糊不清、语言风格背离传统,体现了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的典型,B正确;《唐璜》属于浪漫主义流派,排除A;《母亲》《人间喜剧》都属于现实

主义流派,排除C、D两项。二、材料分析题(4题共计55分)816.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的形势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9——摘自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分别提取图1和图2和图3的信息(每图至少提取两则信息),并据此说

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答案】图1:实行郡县制;所修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政治中心是咸阳。据此判定图1为秦朝时期。图2:在北方存在西夏、金等政权;政治中心为临安;开封已成为少数民族统治区域。据此判定图2为南宋时期(或宋金对峙时期)。图3:在北方有岭北行省;西

南宣政院辖区;政治中心在大都。据此判定图3为元朝。注:如果提取其他信息,合理即可给分。(比如疆域等均可)【详解】首先仔细阅读图片,根据其中蕴含的关键信息和所学知识来判定具体的历史时期。如图1:根据图片上的郡县可得出实行郡县制;所修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政治中心是咸阳。据此判定图1为秦朝时期。图

2:根据地图中的政权可得出在北方存在西夏、金等政权;政治中心为临安;开封已成为少数民族统治区域。据此判定图2为南宋时期(或宋金对峙时期)。图3:根据行省的区划可得出是元朝,其在北方有岭北行省;西南宣政院辖区;政治中心在大都。据此判定图3为元朝。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外国歌节选中国国

歌《义勇军进行曲》歌词——节选:“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有着发出最后的吼声。”10苏联国歌《牢不可破的联系》1944年版(注:苏联国歌歌词版本众多

)歌词——节选:“各民族意志,建立的苏联……伟大的列宁,指明了前程。斯大林教导,要忠于人民……敌人来侵略,就消灭干净……各民族光荣的坚固堡垒!”法国国歌《马赛曲》创作于1792年歌词——节选:“你看暴君正对着我们……这帮国王和那卖国赋,都怀着什么鬼胎?……看这一帮外国侵略者,在我国称王称霸……武装

!起来同胞!把队伍组织好!奋起!奋进!”英国国歌《天佑女王》创作于18世纪40年代,原名《天佑国王》,1837年至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时和1952年伊丽莎白二世登基后改称《天佑女王》从表中任选两个国家的国歌,提取相关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

关联,史论结合。运用史实准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观点:奏响在民族危机时刻的国歌。阐述:①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抗日战争期间,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东北大地上燃起了民族自卫抗争的烽火,东北各地抗日义勇

军纷纷兴起,部分东北抗日武装力量改编为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联军。1935年华北事变后,日本加紧侵华步伐,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义勇军进行曲》就诞生于这个时期。②法国国歌《马赛曲》创作于1792年法国大革命期间,当时法国革命形势十分危急,国王路易十

六出卖国家利益,君主立宪派和封建势力妥协,欧洲封建君主组建反法同盟干涉法国大革命,《马赛曲》就诞生于这个时期。结论:国歌是表现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歌曲,是被政府和人民认为能代表该国家政府和人民意志的乐曲,它可以增强一个民族

的信心与凝聚力。一般来说国歌都会带有爱国主义色彩,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国家情怀。(注:苏联国歌可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斯大林领导卫国战争的史实阐述;英国国歌可结合君主立宪制、两工业革命时代的史实阐述。)【解析】11本题属于

开放题,依据材料中信息从“奏响在民族危机时刻的国歌”提取观点。第二问论证结合中法国歌创立过程从“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抗日战争期间,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东北大地上燃起了民族自卫抗争的烽火,东北各地抗日义勇军纷纷兴起,部分东北抗日武装力量改编为受中国共

产党领导的抗日联军。1935年华北事变后,日本加紧侵华步伐,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义勇军进行曲》就诞生于这个时期。法国国歌《马赛曲》创作于1792年法国大革命期间”等角度归纳论证。点睛:全国卷比较注重中西思想的交流,考查该知识点主

要从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过程命题,尤其是新思想萌发、中体西用、维新思想、民主共和和新文化运动则是命题的重点。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据辛淑玲《浅谈社会观念的变化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英国社会观念

变化对工业革命的影响,并说明三则材料的史料价值。【答案】影响:英国人对金钱的狂热追求,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开辟新的市场,不断提高生产率,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王权日益衰落,议会的权力进一步强

化,社会等级观念的逐渐消失,提高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经济上自由主义思想适应了英国侵略扩张需要,促进了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资产阶级极力扩大生产,增加了资本原始积累。教育和科技的发展,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技术条件。多种因素的共12同作用下,工业革命发

生并最终促成了英国全面向近代社会转型。史料价值:第2段材料是研究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发展影响工业革命发生的第一手史料,史料价值较高;第1段和第3段是第二手史料,要谨慎使用。【详解】影响:根据“金钱是十六世纪英国的真正统治者,当时在最冒险的企业和投机活动中产生了真正的狂热病”,可分析得

出英国人对金钱的狂热追求,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开辟新的市场,不断提高生产率,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根据“《王位继承法案》规定”,分析得出王权日益衰落,议会的权力进一步强化,社会等级观念的逐渐消失,提高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根据“自由主义盛

行”“亚当•斯密”,分析得出经济上自由主义思想适应了英国侵略扩张需要,促进了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根据“把赚来的钱都用于扩大经营,以获取更多财富”,分析得出资产阶级极力扩大生产,增加了资本原始积累。根据“建立了特殊的教育体制

,开设数学、外语、薄记、实用哲学等实用课程”“发明创造层出不穷”,分析得出教育和科技的发展,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技术条件。综合说明,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工业革命发生并最终促成了英国全面向近代社会转型。史料价值:根据“《王位继承法案》”可知第

2段材料是研究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发展影响工业革命发生的第一手史料,史料价值较高;根据“《十六世纪英国简史》”可知第1段是第二手史料,第3段也是第二手史料,要谨慎使用。【点睛】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十一条”与国耻记忆自1915年

中日“二十一条”交涉发生之后,北京政府、革命党以及社会各界从各自的立场出发,不约而同地意识到“二十一条”具有非同寻常的“历史记忆”保存价值。北京政府保存此国耻记忆,既有免责之虑,也有捍卫其统治合法性的功利性诉求;革命党将“二十一条”国耻

记忆用来证明北京政府的卖国行为,以便进行革命动员;一般新闻出版界则借此刺激民族主义消费,寻求国货消费的合法性。五四运动期间,“二十一条”国耻记忆向卖国贼国耻记忆演变。由巴黎和会外交失败而凸显的民族危机与国内激烈的派系竞争纠缠在一起。在此

语境下,国耻记忆扮演着对普通民众进行救亡启蒙的社会角色。——据马建标《历史记忆与国家认同:一战前后中国国耻记忆的形成与演变》整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促使一战前后中国国耻记忆形成与演变的基本因素。13(2)编写

一幕发生在五四运动中北京街头的人物关于“二十一条”国耻记忆的对话场景。(要求:有人物角色定位,对话连贯,符合逻辑。)【答案】(1)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使中日民族矛盾日趋激化;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中华民族日趋觉醒;中国各派政治力量的政治需要;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刺激。(2)按以下三个层次给分:层次一:对话主题不够突出,人物角色定位不准确,观点不够明确,对话不够完整,逻辑不够清晰;层次二:对话基本能够围绕主题展开,人物角色定位基本准确,观点较明确,对话较完整,逻辑较

清晰;层次三:对话紧密围绕主题展开,人物角色定位准确,观点明确,对话完整,逻辑清晰。【详解】(1)因素:根据材料“1915年中日‘二十一条’交涉发生之后”可知中日民族矛盾尖锐化;根据材料“一般新闻出版界则借此

刺激民族主义消费,寻求国货消费的合法性”可知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从材料中的各党派的做法可归纳出中国各派政治力量的政治需要;根据材料“由巴黎和会外交失败而凸显的民族危机与国内激烈的派系竞争纠缠在一起”可归纳出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刺

激和中华民族日趋觉醒。(2)场景: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关于“二十一条”国耻记忆的对话场景可围绕五四运动的领导者和参加者身份、五四运动的口号及目标、五四运动的性质等方面进行展开分析即可。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5618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