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答案.docx,共(6)页,25.397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f83f49276e541e35e06070e6f20924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蓝山二中2024年下期高一年级期中检测语文(参考答案)1、D【解析】A项,“在诗歌界达到了同梵高之于绘画领域的地位”说法错误。无中生有,原文表述为“给了他梵高式的磨难”;B项,“但并未使其早期创作发生质的变化”说法错误,原文表述为“带有根本性”、“否定和彻底改写”;C项,“
其含义等同于”错误,两者含义显然不同。2、C【解析】C项,“他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创作的诗皆在修改后才面世”说法错误,原文表述为“大部分”、“很多早期诗作”。3、A【解析】B项“戕残”、C项“须髭”、D项“金属般凝固的铸体”可以作为论据论证材
料二中的“孤绝超拔、沉雄遒劲、具有“新古典”性质和青铜般色调的文体”、“苍劲姿纵、时而雍容华贵、时而高峻幽秘的文体风格”。4、①在论证思路方面,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引论—本论—结论);②在论证方法方面,运用了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
方法。(4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论证的特点。作答时,往往考虑两点:文章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文章使用了什么论证结构。其中论证方法常见的有举例论证法、引用论证法、对比论证法、比喻论证法、假设论证法等;文章常见的论证结构有:总分式、总分
总式、并列式、对照式、递进式。在论证思路方面,材料二,先提出问题“昌耀的诗集与网上的通行版本有些差异”,接着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他要以他成熟期所确立的‘尺度’来严格考量自己”“重写旧作就是他自我救赎的一种方式”,最后
指出昌耀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最重要和独特的是形成了一种卓越的和他的生命和美学追求相称的‘昌耀体’”作者在行文安排上逻辑严密,结构清晰。在论证方法方面,运用了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例如,在论证昌
耀体特征的时候引用诗论家胡亮的话“他大量启用古字古词,粗粝,嶙峋,滞涩,狰狞,惊悚,硬语盘空,而又能透出个人的呼吸和血肉。如此讲究到极致,精雕细刻,穷物尽相,甚至连每个小局部都会有生动的乐感和画面感”,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在概括昌耀的文体特征的
时候把他的文体特征比作青铜般的色调,直观形象。5、①充满隐喻,吝啬词语及其修辞艺术,早年的创作大多在修改后才面世;②体现了其用生命记录着每一段经历以及其成熟期对诗歌标准新的认定;③文体风格孤绝超拔、沉雄遒劲、具有“新古典”性质和青铜般色调(或时而苍劲
姿纵、时而雍容华贵、时而高峻幽秘);④来源于土地的苦难生存直觉,揭示了其和这片土地存在的真相。(4分)【解析】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
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结合“昌耀先生的诗,大多都是充满隐喻的,他吝啬词语,也吝啬着词语的修辞艺术,字里行间无不体现了他这样的想法。他大部分的诗也在修改后面世”可知,他的诗充满隐喻,吝啬词语及其修辞艺术,早年的
创作大多在修改后才面世;结合“昌耀先生不只是在写诗,他是在用生命记录着每一段经历”可知,他的诗体现了其用生命记录着每一段经历以及其成熟期对诗歌标准新的认定;结合“在我看来,是形成了一种卓越的和他的生命和美学追求相称的文体,这种
孤绝超拔、沉雄遒劲、具有‘新古典’性质和青铜般色调的文体,我们可以称之为‘昌耀体’”可知,他的诗文体风格孤绝超拔、沉雄遒劲、具有“新古典”性质和青铜般色调(或时而苍劲姿纵、时而雍容华贵、时而高峻幽秘);结合“从土
地的苦难生存直觉中滴出来的诗,必然是带着体温的诗,有生命痛感的诗,才能揭示自己和这片土地存在的真相”可知,他的诗源于土地的苦难生存直觉,揭示了其和这片土地存在的真相。6、D【解析】D项,小说中金昌焕是作者批评的对象,
他不属于“挣扎于社会底层”的人物。7、C【解析】C项,小说花不少笔墨写金昌焕每晚为剪纸而“伤神”,就需要吃肉“补一补”,故事环环相扣,极具讽刺意味。可知“肯定他的从不花钱买纸,实无揶揄的成分”的说法,错。8、①设置悬念,金昌焕偷文嫂的鸡吃是小说中心事件,发现“
鸡毛”使悬念得以解开;②彰显主旨,“鸡毛”寓指人生中的琐碎,以小见大,反映的却是生命苦难和人性邪恶的大主题;③表现人性,“鸡毛”的漫画意味,吻合金昌焕阴暗、卑琐、自私且遭人鄙弃的性格特点。(1个要点2分)9、①主旨有乐观的精神。故事围绕不是西南联大在册之人的文嫂展开,生活艰难,
却仍存希望和美好,即便女婿遭遇车祸,还得活下去,不曾绝望。②人物有温暖的情感。小说展示世道人心的温暖,联大主事就不逼文嫂,跟她盖房,质料比原来的好。金昌焕算是另类。③情节有积极的推进。小说安排有先生毕业临走,让文嫂挑拣破旧衣物,这才引出床底鸡毛揭出丢鸡真相,情节的发展不是一味消极。(
1个要点2分)10、BDF11、D12.D13.(1)于是撰写一首长诗,作歌用来赠给她,共六百一十六字,命名为《琵琶行》。(4分)(2)(顾况)看到白居易的文章,不自觉地到门口迎接,以礼节对待他。(4分)14、中书舍人王涯上疏认为白居易所犯的罪行,不应该治理州郡,于是追回诏书改
为江州司马。(3分)10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针砭当代的弊病,弥补政务的缺漏,那些有学问且品德高尚的人都很赞赏他,并往往流传到宫中。“箴时之病”和“补政之缺”,都是动宾结构,句式对称,句意相关,各自
单独成句,BD处断开;“而士君子多之”,主谓宾结构,句意完整,“之”作“多”的宾语,后面F处断开。故BDF三处需要断句。11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及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正确。B.正确。创作。/凝结,结成。句意:于是创作一首长诗。/冰是由水凝结而成
。C.正确。句意:翰林学士李绛、崔群在皇上面前辩说元稹无罪。/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D.“不同”错误。都是“洗刷”的意思。句意:急切请求逮捕强盗以洗雪国耻。/报冤仇,除仇恨。故选D。12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每一次都被皇上驳回”
错误,原文为“疏入不报,是奏疏呈上去却没有答复。故选D。13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因为"译为"因此","凡"译为"总共","命"译为"命名为"。(2)“览’,看,阅读;“迎”,迎接;“礼遇”,以礼节对待。14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原文相关内容为“中书舍人王涯上疏论之,言居易所犯状迹,不宜治郡,追诏授江州司马”,中书舍人王涯上疏议论,根据白居易所犯的罪行,不应该治理州郡,追回诏书授任江州司马。据此可知原因。参考译文文段一: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
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琵琶。听那声音,铮铮铿铿有京都流行的声韵。探问这个人,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琵琶大师学艺。后来年纪大了,红颜退尽,嫁给商人为妻。于是命人摆酒叫她畅快地弹几曲。她弹完后
,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自己说起了少年时欢乐之事,而今漂泊沉沦,形容憔悴,在江湖之间辗转流浪。我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随遇而安,自得其乐,而今被这个人的话所触动,这天夜里才有被降职的感觉。于是创作一首长诗赠送给她,共六百一十六字,题
为《琵琶行》。文段二:白居易,字乐天,他从小就聪慧过人,胸怀豁达开朗。白居易十五六岁时,袖揣自己的一篇文章,去投赠著作郎顾况。顾况擅长作诗文,后辈的诗文没有合他心意的。(顾况)看到白居易的文章,不自觉地到门口迎接,以礼节对待他。贞元十四年,白居易才以应贡进士身份参加考
试,礼部侍郎高郢选拔他为甲科,吏部判试合格,拜授他为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四月,宪宗当廷策试制举应考者,白居易参加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廷试,录入四等,授周至县尉、集贤殿校理。白居易文辞丰富艳美,尤其擅长作诗。从学习写作到任职京师,他写的几十上百篇诗歌,(这些作品)都在立意上含有讽谏
的表述针砭当代的弊病,弥补政务的缺漏,那些有学问且品德高尚的人都很赞赏他,并往往流传到宫中。章武皇帝接受劝谏励精图治,渴望听到正直的言论,元和二年十一月,皇帝召白居易进翰林院任学士。元和三年五月,又任命他为左拾遗。白居易自认为遇到了喜好文治的君主,自己被破格提拔,就决心用平生所学,报答皇上的恩
泽。他在拜谢厚命的时候,献上文章议论政事。白居易与河南人氏元稹相友善,同年应制举之试得中,彼此交谊深厚。元稹从监察御史贬为江陵府士曹属吏,翰林学士李绛、崔群在皇上面前辩说元稹无罪,白居易也多次上疏恳切劝谏。可奏疏呈上去却没
有答复。元和六年四月,其母陈夫人去世,白居易退职还居下邽。元和九年冬天,重新进入朝廷,被授予太子左赞善大夫的官职。元和十年七月,盗贼诛杀宰相武元衡,白居易第一个上书议论他冤枉,急切请求逮捕强盗以洗雪国耻。宰相认为白居易是太子属官而非谏官不应在谏官之先议论政事。正碰上有人一向嫉恨
白居易,便挑他的毛病。主管这一事务的人正厌恶白居易为此事上谏,就上奏皇帝把他贬为江表刺史。诏书下达,中书舍人王涯上疏议论,根据白居易所犯的罪行,不应该治理州郡,追回诏书授任江州司马。15、B【解析】B项,“形单影只”错。根据诗中的“
自成行”可知,鸿雁是成群结队的,故“形单影只”分析有误。16、①借景抒情:写“鸿雁”处于荒凉无人的环境中,严冬南飞食稻,阳春则北翔重回的辛劳困苦之景,抒发了作者对东征西战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借“转蓬”随风飘荡、无所归止的景象,抒发了有家不能回的无奈与愁苦之情。②比喻:以“鸿雁”万里远征、南
来北往和“转蓬”随风飘荡、无所归止喻指征夫背井离乡、辗转远征;以“神龙”藏于深泉,“猛兽”步于高冈,“狐”死后头朝故土的各有定所、各遂其愿的状态喻指(反比)征夫对回归家乡的执念,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及有家归不得的无奈与愁苦。③用典:用“狐死
首丘”的典故,写狐狸死后头朝自己的窟穴,表明狐狸不忘故乡,以此反比征夫们的流离辗转、有家不能归,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有家不得归的无奈与愁苦。④比兴(起兴):以“鸿雁”万里远征、南来北往和“转蓬”随风飘荡、无所归止起兴,引出征夫出征
之遥、之苦,返还无期;以“神龙”藏于深泉,“猛兽”步于高冈,“狐”死后头朝故土,引出征夫的乡关之思;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和有家不得归的无奈与愁苦。(答出任意两点即可)(6分)【解析】“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连用
神龙、猛兽、狐狸等数个比喻,以“鸿雁”万里远征、南来北往和“转蓬”随风飘荡、无所归止喻指征夫背井离乡、辗转远征。以“神龙”藏于深泉,“猛兽”步于高冈,“狐”死后头朝故土的各有定所、各遂其愿的状态,喻指(反比)征夫对回归家乡的执念,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及有家归不得的
无奈与愁苦之情。“塞北”、“无人乡”强调其孤寂寥落,“万里余”则突出路途之遥。鸿雁万里远征,与同类结伴而行,相濡以沫,处于寂寞凄凉的环境中;它们只能服从节令的安排,严冬则南飞而食稻,阳春则北翔而重回,其辛劳困苦不言而喻。“田中有转蓬”四句为第二层次,诗人没有像通常诗歌那样在
比兴后立刻引入正题,而是再用一比兴手法,写蓬草随风飘荡,无所归止,也永远无法回归故土。“相当”意为与故根相遇。“鸿雁”与“转蓬”这两个艺术形象极不相同,鸿雁有信,依节侯岁岁而回;转蓬无节,随轻风飘荡不
止。但是,它们本质上是一样的,都不得不转徙千万里之外。诗歌写鸿雁举翅“万里”之外,其空间距离感鲜明突出;转蓬“万岁”不能归于故土,其时间漫长感异常强烈。“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中,以“神龙”藏于深泉,“猛兽”步于高冈,“狐”死后头朝故土,引出征夫的思乡之情,从而表达了
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和有家难归的愤慨。“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写“鸿雁”处于荒凉无人的环境中,严冬南飞食稻,阳春则北翔重回的辛劳困苦之景,抒发了作者对东征西战的厌倦和对家乡的
思念之情;借“转蓬”随风飘荡、无所归止的景象,抒发了有家不能回的无奈愁苦与心痛。“狐死归首丘”引用典故说明动物至死尚且不忘故土,远离家乡的征夫们更不能忘,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有家不能回的无奈与惆怅之情。17.(1)山
不厌高,海不厌深(2)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3)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18.①源远流长②不解之缘③怨天尤人19.D20.①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由四个结构相同的主谓短语构成了排比句,语气连贯流畅,增强了语势和情感表达。②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连用四个短句,突出了
蝈蝈鸣声各异且鸣唱悦耳动听的特点。(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共10分)21.(6分)(a)辣椒中的成分可以预防并治疗糖尿病(d)食辣会促进脂肪氧化与能量消耗(e)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产生糖尿病、肥胖等疾病的风险22.(4分)①涉及多方面因素②专门为治疗糖尿病食
辣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海德格尔说:“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怎样才是诗意地栖居?这值得我们思考。有人认为“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诗意地栖居,有人认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是诗意地栖居,有人认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诗意地栖居,有人认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诗意地栖居。对于以上看法,你更赞赏哪种方式的诗意地栖居呢?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800字。【审题立意】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材料围绕“诗意地栖居”给出四种理解,要按照要求从四种方式中选择你最赞赏的一种,谈谈为什么赞赏这种方式的诗意生活。“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诗意地栖居,重点是青少年必须有雄心壮
志,能为国担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意地栖居,重点阐述人须有尊严,保持高尚品质,过富有个性的人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意地栖居,是胸怀天下,以己及人的人文关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地栖居,是遵
从本心,热爱自然,悠闲自得的人生。当你确定某一种诗意人生方式以后,就要考虑如何展开,阐明理由。因为是阐述理由,少不了分析说理。旁征博引,需要简明得体。还要注意采用比较的方式,从四种理解中选择自己“最”赞赏的,可以简单对其他三种进行分析,注意
不是“批判”,要注意表达的分寸感,然后重点论述为何自己最赞赏“这一种”。如写更欣赏曹操的“诗意地栖居”,可以将文章分成三个分论点来写,一是“诗意地栖居”是一种处世的方式,而曹操的积极进取就属于在奋斗中成长;二是“诗意
地栖居”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一种积极乐观,不服老、不服输的勇于竞争的人生态度;三是“诗意地栖居”是一种生活情趣,在实现个人价值和个人抱负时,要怀揣着一颗永恒不变的进取心,以积极乐观和真诚态度打造我们的诗意人生。参考立意:(1)悠然采菊,诗意栖居。(2)有
自信,诗意自在我心。(3)积极进取,诗意栖居。【范文展示】安时处顺,诗意栖居“诗意地栖居”,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见解。我最为赞赏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宁静与祥和;是“幽谷云萝朝采药,静院轩窗夕对棋”的悠然自得;是在
寒冬凛冽时,与好友相聚,一句“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惬意与安乐;是遇到挫折时,快然一笑道:“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与从容。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样的人生会显得无趣,更欣赏的是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
心不已”的雄心壮志。但荣华不过是晨曦的露珠,富贵不过是秋冬的白霜。沧海桑田,世事变迁,任他天潢贵胄;浮华宫殿,在时间的长河里,也都不过是一抷尘土。闲来静处,何不且将诗酒猖狂,唱一曲归来未晚,歌一调湖海茫茫?人,诗意地栖居,拂去贪欲功利
,不忘初心。“行色匆匆”是这个时代人们的真实写照。正如艾青所言“时间顺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我们生活在快节奏与内卷的时代,争的是那些虚无缥缈的数字,逐渐变得麻木与疲倦。愈是追求功利,就陷得愈深,此时的人们与金丝笼假象中的鸟儿并无差
别。人,诗意地栖居,回顾往昔,诗情处处可寻。高山苍苍,江河茫茫。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国从来就是追求诗意的国家。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海洋中,我看见上古尧舜禹走来,从繁繁星辉的秦代走来,从皎皎月光的汉代走来,中华民族一路踏着诗意走来。是“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田园牧歌;是“明日松间照,清泉
石上流”的自在流水;是“秋日薄暮,用菊花煮竹叶青,人与海棠俱醉”的恣意快然。回望历史长河,我们从不缺乏诗意。当被现实迷雾蒙住眼睛,我想我们应去自然深处访道,于古籍中寻真谛。人,诗意地栖居,与内心和谐。时代飞速发展,
现代人被工作和责任囚禁在快节奏的大城市,哪还有心思向往自然?自然,它像诗一般美丽浪漫,远离世俗的喧嚣,纯粹而美好。栖居在那样的桃花源是何其幸福而诗意!闻清风鸟语,见明月彩云,看一场凌晨四点半未眠海棠花的花事,听一次盛夏阳
光里蜻蜓相触的声音,一早便与彩蝶一起,等待那料峭春风吹开耶路撒冷的第一朵玫瑰。诗意地栖居,是在繁杂的世界中抱璞归真,而内心的富足和本真,才是生命的奥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