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专题01 第一单元:写出人物的精神(教案)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作文导写公开课(教案+课件).docx,共(5)页,58.689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f2661cbd26c711f8484f3a9d49bde8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专题01第一单元:写出人物的精神一、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写人物不仅要写出外在特点,也要注意写出内在精神。2、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外在特点和内在精神之间的关系。(难点)3、学习如何运用具体的描写、叙议结合等手法来表现人物精神。(重点)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
们,这一单元的阅读课上,我们领略了邓稼先、闻一多、鲁迅、吕蒙四位杰出人物的非凡气质。这得益于杰出人物本身具有崇高的精神品质,也得益于作者善于表达,把人物的精神风貌表现得淋漓尽致。那么怎样才能写出人物精神呢?在这节作文课上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板书课题
:写出人物精神)(二)出示目标PPT展示,学生齐读:1、引导学生理解写人物不仅要写出外在特点,也要注意写出内在精神。2、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外在特点和内在精神之间的关系。(难点)3、学习如何运用具体的描写、叙议结合等手法来表现人物精神。
(重点)(三)讲授新课1、什么是人物的精神?既然我们这一节课探讨怎样写出人物精神的问题,那么什么是人物的精神呢?——先不要急于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做一道思考题(PPT):思考题(PPT):下面ABC三个选项中,哪个选项的词语体现人物性格特点?哪个选项的词语体现人物品质特点?哪
个选项的词语体现人物气质特点?A活泼开朗风趣幽默B善良无私舍己为人C优雅妩媚温文尔雅答案:A性格B品质C气质总结(PPT):人物的精神包括人物的性格、品质、气质、思想等。2、怎样写出人物精神?2写人物如果只有外貌、语
言等外在表现而没有思想、气质等内在精神,就如同画龙没有点睛一样,笔下的人物就会泛化,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怎样才能写出人物的精神呢?请同学们先阅读课本内容,寻找答案。学生读课本内容后回答:首先,可以抓住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其次,可以借助一些
写作手法来加以突出、强调。如对比、衬托、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等;另外,还可以借助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点睛式的概括。——同学们回答的很好,我们可以浓缩一下语言,总结成(PPT或板书):典型细节表现精神写作
手法突出精神抒情议论点出精神——那么我们先讨论第一个方法:典型细节表现精神。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人物的细节描写包括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关键是什么样的细节才算是“典型”呢?我们先做一个游
戏,猜一猜下面文字描写的人物是谁?(PPT依次出示如下三段话):前方有两个人腾云而来,后者一头短毛下是一对不大不小的眼睛,眼睛下耸着一个毛茸茸的鼻子,鼻子下面横着一张薄薄的嘴唇。他穿一身胡皮靴,脚踏一双黒靴,神色匆
匆地向前追赶去。(预设:学生一脸茫然,猜不出是谁)忽然听见那厮大喊一声:“妖怪!哪里走!”(预设:部分学生小声回答:“孙悟空?”不自信)遂将那金箍棒一棒打下去。(预设:全体学生大声一起回答“孙悟空!”)——为什么出示第一段话,我们猜
不出来?后两句话一出示,我们就猜出来了呢?学生回答,老师总结:第一段中的“不大不小的眼睛”“毛茸茸的鼻子”“薄薄的嘴唇”“穿一身胡皮靴”“脚踏一双黒靴”等描写不典型,是“大众脸”,而“妖怪!哪里走”是孙悟空的“典型”语言,“金箍棒”更是孙悟空的特有兵器,所以我们猜了出来!所以说,
只有选择典型的细节才能表现人物的特有风貌,在运用细节描写的时候一定捕捉“典型”的细节加以表现。2020年的元宵晚会,几位主持人的朗诵《你的样子》堪称细节描写的典范,我们看一看他们是如何捕捉细节,表现人物精神的?PPT展示:31、《你的样子
》特写镜头图片。2、《你的样子》主持词片段:你被防护面罩在脸上勒出的痕迹,感动着我们,却让妈妈心疼,能恢复吗?妈妈问,你说,放心,我还会是你那个漂亮的乖女儿。战争从不让女人走开,更何况你是军人。预设:运用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表现了人物
的乐观、勇敢、坚强。(PPT)课文中更不乏这样的例子,我们再看两处(PPT):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的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的咳嗽起来。——《回忆鲁迅先生》萧红(神态描写、
动作描写)→开朗的性格)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他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回忆鲁迅先生》萧红(动作描写→做事干练,直率的性格特点)——好,那么我们再讨论第二个方法:写作
手法突出精神。我们先看一段课文语段摘录,思考:以下语段,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来突出邓稼先的精神品质?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
的极端。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波恩的研究生。波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波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
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
。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预设答案:对比→忠厚朴实的气质、谦虚真诚的性格。小结:我们在写作中也可以采用对比
、衬托、欲扬先抑、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等手法,来凸显人物精神。——最后我们讨论第三个方法:抒情议论点出精神。先看课文中两个例子,思考:下列文段运用了何4种表达方式,直接点明了人物精神品质。文段一:邓稼先是
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邓稼先》文段二: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预设答案:语段一:议论
、抒情;语段二:议论。小结:这些精彩的抒情和议论,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点睛式的概括。它们既提炼了人物的精神品质,也对文章主旨起到了升华的作用。我们不妨细细揣摩,写作时尝试模仿运用。3、片段例文品析我们通过刚才的探讨,懂得了怎样写出人物的精神,那么,我们接下来欣赏几个学生习作片段,看小作者是怎样表
现人物的精神风貌的吧?学生习作片段一(PPT):她长得简直像个圆皮球:脸庞圆圆的,两只眼睛也是圆圆的,还有那耳朵,一边一个半圆,合起来也是圆圆的。这个人不用说你也能猜到,对,她就是我的好朋友“小白熊”。她的脑门挺大,鼓鼓的,据说这种人顶聪明。别说,还真是这样,她的学习成绩总是班上数一数二。师生共
同品析总结:用“圆”来表现好朋友的外貌特点,表现了好朋友“小白熊”的风趣、聪明。(人物的外在特点表现内在的精神)学生习作片段二(PPT):他上课的动作特别懒散,通常是一动不动的趴着,如果可以的话,他恨不得买张
床躺着听课。他只有回答问题时才偶尔抬抬眼,直直腰,但她缩着脖子,让人不禁心生怜悯。师生共同品析总结: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他”的懒散。学生习作片段三(PPT):那天,英语测试后,他握住我的手,涨红了脸:“组长,你
有什么学英语的好方法吗?教教我好吗?其实……我不是不想学,只是……我觉得我越落越远,越来越跟不上了。曾经我很爱学习,但小学那个老师总认为我什么都是错的,我便不想学习了。但我真的很想学习,也想凭自己的努力让
自己优秀起来。”说完5话的梦珂,眼睛竟然亮亮的,湿湿的。师生共同品析总结:运用语言、神态描写,以及对比手法,写出了“他”的上进、好学。4、布置作业任选一题作文:1、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尊敬,有的让你佩服,有的让你感动,有的
让的也叹息……以《这样的人让我》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提示:①题目横线处应该填上一个能体现自己情感态度的词语。②“这样的人”可以是你熟悉的人,比如你的同学、邻居,也可以是陌生的人,比如路人、新闻报道中的人;可以是某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是某一类人。③“这
样的人”应该是具有某种精神品质,或代表某种风气的人。要着眼于个性、品质去描写,写出你的情感倾向。2、生活中,我们难免会与人发生争论。有时候,只是两个人参与;有时候,则是数人参加。调动你的活经验,以《争论》为题写一篇作文,描摹争论中人们的不同表现。不少于500字。提示:①设置场景和争论点,
回忆争论时人们的动作、语言、神态,抓住人们的不同精神气质和个性展开描摹。②可以通过对比、衬托等手法来刻画人物,写出他们在争论中的不同表现。③不妨深入人物内心,想象他的心理,尝试进行心理描写。三、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