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4年高考物理模拟卷01(江西、广西、黑龙江、吉林专用01)(全解全析)

DOC
  • 阅读 9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1 页
  • 大小 5.011 MB
  • 2024-10-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8.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备战2024年高考物理模拟卷01(江西、广西、黑龙江、吉林专用01)(全解全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备战2024年高考物理模拟卷01(江西、广西、黑龙江、吉林专用01)(全解全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备战2024年高考物理模拟卷01(江西、广西、黑龙江、吉林专用01)(全解全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8 已有9人购买 付费阅读6.40 元
/ 2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8.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备战2024年高考物理模拟卷01(江西、广西、黑龙江、吉林专用01)(全解全析).docx,共(21)页,5.011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e8c81794652a52e2d6a6cee6aea653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年高考物理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全解全析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分,第8

~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如图所示,长为4m的竖直杆从竖直管道正上方由静止释放,它完全通过这一竖直管道的时间为2s,已知竖直杆释放时其下端到竖直管道上端的高度为5m,不计空气阻

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210m/s=g,则这个管道长为()A.40mB.36mC.32mD.30m【答案】B【详解】设竖直杆的下端到管道上端的时间为1t,设竖直杆的上端到管道下端的时间为2t,由自由落体运动公式

得21112hgt=212212hhLgt++=其中212sttt=−=,15mh=,24mh=联立解得,这个管道长为36mL=故选B。2.防烫取物夹是生活中的常用工具,如图甲所示,我们可以用夹子夹住长方形托盘,侧视图如图乙所示。已知托盘的质量为m=160g,托盘

侧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3=,夹子与托盘两侧共有4个接触点,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210m/sg=,sin530.8=,cos530.6=。当托盘水平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托盘与取物夹每个接触点处弹力的大小为0.24NB.托盘与取物夹

每个接触点处摩擦力的大小为0.32NC.取物夹与托盘侧边接触点间的动摩擦因数的最小值为0.75D.取物夹与托盘侧边接触点间的动摩擦因数的最小值为0.60【答案】C【详解】AB.对托盘进行受力分析,每个触点处托盘所受支持力和摩擦力如下所示在每个接

触点,取物夹对托盘的弹力大小为N4sinFmg=f4cosFmg=则解得N0.32NF=f0.24NF=故AB错误;CD.当取物夹与托盘之间的摩擦力恰好为最大静摩擦力时,μ最小时,则fNFF=联立解得0.75=故C正确,D错误。故选C。【点睛】托盘与取物夹的

每个触点受力情况相同,对托盘单个触点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列出平衡方程进行解答。3.如图,固定在地面的斜面体上开有凹槽,槽内紧挨放置六个半径均为r的相同小球,各小球编号如图。斜面与水平轨道OA平滑连接,OA长度为6r。现将六个小球由静止同时

释放,小球离开A点后均做平抛运动,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则在各小球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球1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最小B.球6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最小C.六个小球将落在地面上同一点D.六个小球将落在地面上六个不同的点【答案】B【详解】AB.由于有部分小球在水平轨道上运动时,斜面上的

小球仍在加速,所以可知离开A点时球6的速度最小,水平射程最小,选项B正确,A错误;CD.当1、2、3小球均在OA段时,三球的速度相同,故从A点抛出后,三球落地点也相同,选项CD错误。故选B。4.位于赤道上的观察者通过天文望远镜观察

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情况,上午9:00发现该卫星从西边地平线出现。已知该卫星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卫星轨道半径为地球半径的2倍,地球自转的周期为24h,地球同步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与地球半径的比值为5.6,则该卫星从东边地

平线消失的时刻最接近于()A.10:00B.10:30C.11:00D.11:30【答案】B【详解】由题意可知卫星从西边地平线出现时,卫星与地心的连线与观察者与地心的连线夹角为60°,卫星从东边地平线消失时

,设地球转过的角度为θ,则卫星转过的角度为θ+120°,设地球的半径为R,则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为6.6R,则由开普勒第三定律3322(2)(6.6)24RRT=解得卫星的周期为T=4h设卫星从西边地平线出

现到从东边地平线消失经过的时间为t,则2223ttTT−=自解得t=1.6h该卫星从东边地平线消失的时刻最接近于10:30。故选B。5.我国规定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骑乘人员必须依法佩戴具有防护作用的安全头盔

。小明在某轻质头盔的安全性测试中进行了模拟检测,某次他在头盔中装入质量为5.0kg的物体,物体与头盔紧密接触,使其从1.80m的高处自由落下,并与水平面发生碰撞,头盔被挤压了0.03m时,物体的速度减为0。如图所示,挤压过程中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不考虑物体

和地面的形变,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210m/s。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做自由下落运动的时间为0.6sB.物体在自由下落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大小为30NsC.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过程中动量变化量为300kgm/s−,方向竖直向

上D.匀减速直线运动过程中头盔对物体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3050N【答案】C【详解】A.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有212hgt=可得物体做自由下落运动的时间为20.6shtg==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要求;B.物体在自由下落过程

中重力的冲量大小为G5100.6Ns30NsImgt===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要求;C.落地的速度为26m/svgh==以向下为正方向,则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过程中动量变化量为030kgm/spmv=−=

−方向竖直向上,故C错误,符合题意要求;D.头盔被挤压了0.03m,则根据动能定理有2102mgxFxmv−=−解得匀减速直线运动过程中头盔对物体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3050NF=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要求。故选C。6.如图所示,电容式麦克风的振动膜是利用超薄金属或

镀金的塑料薄膜制成的,它与基板构成电容器,并与电阻、电池构成闭合回路。麦克风正常工作时,振动膜随声波左右振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振动膜向右运动时,电容器的板间电场强度不变B.振动膜向右运动时,电阻上有从a到b的电流C.振动膜向左运动时,电容器

的板间电场强度减小D.振动膜向左运动时,振动膜所带的电荷量减小【答案】A【详解】A.由于电容器和电源相连,电容器两极板电压不变,振动膜向右运动时,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减小,由UEd=电容器的板间电场强度增大,故A错误;B.根据r4SCkd=可知电容增大,则有QCU=可知电容器的带电荷

量增大,所以电阻上有从a到b的电流,故B正确;CD.振动膜向左运动时,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增大,所以电容减小,由于电容器两极板电压不变,所以电容器的板间电场强度减小,电容器的带电荷量减小,故CD正确。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A。7.如图所示是一种

脉冲激光展宽器的截面图,其构造为四个相同的顶角为θ的直角三棱镜,对称放置在空气中。一细束脉冲激光垂直第一个棱镜左侧面入射,经过前两个棱镜后分为平行的光束,再经过后两个棱镜重新合成为一束,此时不同频率的光前后分开,完成脉冲展宽。已知相邻两棱镜斜面间的距离d=100.0mm,脉冲激光

中包含频率不同的光1和2,它们在棱镜中的折射率分别为12n=和2314n=。取3sin375=,4cos375=,51.8907=,则()A.光1和2通过相同的双缝干涉装置后1对应条纹间距更大B.为使光1和2都能从左侧第一个棱镜斜面射出,需

θ>45°C.减小d后光1和2通过整个展宽器过程中在空气中的路程差不变D.若θ=37°则光1和2通过整个展宽器过程中在空气中的路程差约为14.4mm【答案】D【详解】A.由于12nn可知两束激光的频率关系为12ff根据cf=可知波长关系为12双缝干涉相邻条纹间距为Lxd=可得光1

和2通过相同的双缝干涉装置后2对应条纹间距更大,A错误;B.只要光1能从棱镜中射出,光2就一定能射出,设光1临界角为C,则11sinCn=可得o45C=因此要使光1和2都能从左侧第一个棱镜斜面射出,根据几何关系可知Θ<C=45°B错误;C.减小d后光1和2通过整个展宽器过

程中在空气中的路程差减小,C错误;D.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11sinsinn=,22sinsinn=在空气中的路程差12122()2()coscosddsss=−=−代入数据可得14.4mmsD正确。故选D。8.上海光源是一台同步辐射光源,其基本原理是通

过直线加速器加速到接近光速的电子在磁场中偏转时,会沿圆弧轨道切线发出波长连续的电磁辐射(从远红外到X光波段,波长范围约为51110m~10m−−),可用于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材料理化性质等。若加速器中获得接近光速运动的单个电子动能为kE,在磁场中偏

转过程辐射波长为λ的X射线,已知电子质量为m,普朗克常量为h,光速为c,不考虑相对论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电子物质波的波长为k2hmEB.若X射线照射石墨表面时,会出现波长更长的X射线散射光C.若X射线照射逸出功为W

的锌金属上,打出光电子的最大速度为2()hcWm−D.新冠病毒的线度约为810m−,不能用同步辐射光得到其衍射图样【答案】BC【详解】A.对电子有2k12Emv=hPmv==得k2hmE=故A错误;B.X射线照射石墨表面时,会出现波长更长的X射线散射光为康普顿散射,故B正确;C

.由光电方程212chWmv−=故C正确;D.新冠病毒线度小于同步辐射光波长,能发生明显衍射现象,故D错误。故选BC。9.如图所示是某绳波形成过程的示意图,1、2、3、4……为绳上的一系列等距离的质点,相邻两质点间的距离均为1

0cm,绳处于水平方向;质点1在外力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做简谐振动,带动2、3、4……各个质点依次上下振动,振动从绳的左端传到右端,t=0时质点1开始竖直向上运动,t=0.1s时质点1第一次到达最大位移20cm处,这时质点3开

始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下列正确的是()A.质点3振动后的周期可能是0.8sB.该波的波长一定是0.8mC.从质点1开始振动开始计时,质点3的振动方程为y=20sin(5πt-12π)(cm)(其中t≥0.1s)D.质点5开始运动时运动方向一定向上

【答案】BCD【详解】ABC.t=0时质点1开始竖直向上运动,t=0.1s时质点1第一次到达最大位移20cm处,这时质点3开始运动,可知周期T=0.4s则质点3振动后的周期等于振源振动周期,为0.4s;波速0.2m/s=2m/s0.1xvt==波长420cm=0.8m=选项A错误,B正确

;D.因振源振动方向向上,则质点5开始运动时运动方向一定向上,选项D正确;C.因25T==振幅A=20cm。则从质点1开始振动开始计时,质点3的振动方程为m20sin(5)c2yt=−(t>0.1s)选项BC

D正确。10.弹性轻绳一端固定于天花板上的O点,另一端与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滑块A相连,当弹性绳处于如图所示的竖直位置时,紧挨一光滑水平小钉B,此时滑块A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所受重力的一半。现作用在滑块A上一水平拉力F,使滑块A向右缓慢运动一段距离,在撤去拉力F

时,滑块A恰好能静止在地面上。已知弹性轻绳遵循胡克定律,弹性绳的原长等于OB的长度,弹性绳具有的弹性势能2p12Ekx=,式中k为弹性绳的劲度系数,x为弹性绳相对原长的形变量,此过程中弹性绳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滑块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对于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滑块A对地面的压力逐渐变大B.滑块A向右运动的距离为2mgkC.滑块A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2224mgkD.拉力F做的功为22238mgk【答案】BC【详解】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A.设开始

时AB的长度为L,则开始时刻地面对物块的支持力为NmgkLF=−当弹性绳处于如图所示的竖直位置时,紧挨一光滑水平小钉B,此时滑块A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所受重力的一半,则12kLmg=解得2mgLk=设某一时刻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绳子的弹力为cosLFk=

其向上分力'cosyFFkL==故物体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仍为NmgkLF=−保持不变,A错误;B.由于绳子的弹力的水平方向的分力sinsintancosxkLFFkL===由几何知识可知tanL为物块移动

的距离,由几何关系可知tanmgmg==故tan22mgmgxkk==B正确;C.因'12NNgfFmF===故摩擦力做功为2222412fmgmgWkmgfxk===C正确;D.从A到静止的过程中,由能量关系可得00fF

WWW++=−绳又因为形变量为22xxLL=−−故222222213()428FfmgmgWWWkxkk=+=+绳D错误。故选BC。第Ⅱ卷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4分。11(6分).甲组同学在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并测弹簧的劲度系数k”实验中的操作步骤为:①将待测弹簧的一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自然下垂时

,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0L;②弹簧下端挂一个重0.50N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1L;弹簧下端挂两个重0.50N的钩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2L;……;挂七个重0.50N的钩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7L;③求出各次弹簧

的伸长量。(1)某次测量如图(a)所示,指针示数为cm。(2)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利用这些数据在图(b)对应的坐标中规范的作出弹力—伸长量(Fx−)图像。()弹力F/N0.501.001.502.002.503.003.50伸

长量x/cm0.861.802.753.704.585.496.47(3)根据图像求出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N/m(保留2位有效数字)。(4)乙组同学采用甲组实验步骤测量另一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仔细观察

该弹簧有如下特征:用一片纸插入相邻两匝之间,可以将弹簧竖直提起,如图(c)所示。若这组同学操作规范,则得到的弹力—伸长量(Fx−)图像最接近于。A.B.C.D.【答案】14.64-14.66(1分)(2分)52-56(2分)B(1分)

【详解】(1)[1]由图(a)可知示数为14.65cm。(2)[2]根据表格数据在图(b)中描点,并作出Fx−图像如图所示(3)[3]由胡克定律Fkx=根据Fx−图像可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3.5N/m54N/m6.510Fkx−==(4)[4]由于纸片重力的影响,使得测弹簧原长时力F不为

零,故Fx−图像的纵轴截距为正值。故选B。12(8分).如图甲所示,将两个不同金属电极插入水果中就可以做成一个水果电池,某同学准备测定一水果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A.待测水果电池(电动势约1V,内阻小于800)B.滑动变阻器1R(阻值0~50);C

.滑动变阻器2R(阻值0~3000);D.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3k);E.毫安表A(量程1.0mA,内阻为50);F.开关一个,导线若干。(1)为了尽可能准确测定这个水果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已提供的如图乙、丙所示的两个测量

电路图,应选(填“乙”或“丙”);滑动变阻器应选(填“B”或“C”)。(2)该同学实验时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并作出UI−图线如图丁所示,根据图线求出这个水果电池的电动势为V、内阻为。(3)若利用图乙实验电路所测量的实际是图戊中虚线框所示“等效电源”的

电动势E和内电阻r。若电池真实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电流表内电阻用AR表示,请你用E、r和AR表示出E、r,E=,r=。【答案】乙(1分)C(1分)0.97(2分)700(2分)E(1分)ArR+(1分)【详解】(1)[1]电流表的内阻已知,故采用乙电路图。[

2]毫安表满偏时,电路的总电阻约为g1000ERI==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小应为几百欧,故滑动变阻器选择C。(2)[3]UI−图线如图丁所示,图线与纵轴截距即为电动势0.97VE=图像的斜率绝对值g30.970.407500.7610kRr−−=+==解得70

0r=(3)[5]电动势是电源本身具有的属性,电流表不具有产生电动势的本领,所以“等效电源”的电动势为EE=[6]电流表的内电阻和电源的内电阻串联作为“等效电源”的内电阻,则ArrR=+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

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8分).某巨型液化天然气LNG储罐安装穹顶时,为了保证不出现大的形变导致天然气泄漏,采用的是“气升顶”施工方案。如图,质量为53.7510kgm=的球冠形穹顶与储罐壁间涂有密封材料,使穹顶

上升时不漏气且可忽略二者之间的摩擦。施工时,用大功率鼓风机向储罐内泵入空气,使穹顶缓慢上升。安装完成后,储罐内空间可视为截面积323.7510ms=,高h=20m的圆柱体。已知大气压强为501.0110Pap=,安装完成后罐内空气温度为27℃,标准状态(501.011

0Pap=,0273KT=)下空气密度为31.30kg/m。(1)穹顶缓慢上升时,储罐内空气压强为多大?(2)鼓风机作业时需要泵入罐内空气的质量为多大(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1)51.0210Pap=;

(2)49.010kg【详解】(1)依题意,对穹顶,有0mgpps=+(2分)解得51.0210Pap=(2分)(2)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000pVpVTT=(2分)解得4306.910mV=(1分)则409.010kgMV==(1分)14(14分).如图所示,在

一个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上有一个圆形轨道,半径为R,DE为挡板,现从A点无初速度释放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在BD段上的动摩擦因数为39=,其余光滑,小球与挡板碰撞后的速度大小为原速度大小的e倍,22e=,方向相反,已知BD段

长L,重力加速度为g。(1)若小球运动时恰好能完整经过圆形轨道,求AB之间距离1S;(2)若AB间距离2S(21SS),求小球第一次与挡板相碰之前的速度大小1v。(3)若小球与挡板相碰一次后沿斜面向上运动,又恰好能完整经过圆形轨道,求此时AB间距3S的大小。

【答案】(1)1(33)SR=+;(2)1223vgSgL=+;(3)()32233SLR=++【详解】(1)选择B点为小球重力势能零点位置,小球位于圆形轨道最高点时,由能量守恒可得211sin30(cos301)2mgSmgRmv=++(2

分)此时刚好不脱离轨道有2vmmgR=(2分)解得1(33)SR=+(1分)(2)由能量守恒得()2121sin30cos302mvmgSLmgL=+−(2分)可得1223vgSgL=+(1分)(3)由(2)得,小球与挡板碰之前速度大小2

323vgSgL=+(1分)碰后速度变为2323vegSgL=+(1分)设小球到圆弧轨道最高点速度为3v,则由能量守恒得()'222311sin30cos30cos3022mvmvmgLRRmgL=++++(2分)最高点时,刚好不脱离轨道,满

足23vmmgR=(1分)联立解得()32233SLR=++(1分)15(18分).利用电磁场偏转离子是在科学仪器中广泛应用的技术。如图所示,在Oxy平面(纸面)的第一象限内有边界平行于x轴的区域Ⅰ、Ⅱ、Ⅲ,宽度均为L,区域Ⅰ为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方向沿y轴负方向,

区域Ⅱ、Ⅲ为匀强磁场,方向均垂直纸面向里。一群速度大小不同的离子由(0,3L)处沿x轴正方向进入电场,已知离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不计离子重力,忽略磁场的边界效应。求:(1)恰从(L,2L)处进入区域Ⅱ离子的初速度;(2)若要使初速度为0的离子不进入区域Ⅲ,B1的范围;

(3)若142=53mEBqL,且122BB=,经过2Ly=处离子的初速度范围。【答案】(1)02EqLvm=;(2)12mEBqL;(3)023EqLvm【详解】(1)根据212EqLtm=(1分)0Lvt=(1分)解得02EqLvm=(1分)(2)当初速为0的粒

子轨迹恰好与Ⅱ、Ⅲ边界相切时,1B为最小值,此时,粒子进磁场时212EqLmv=(1分)21vqvBmr=(2分)rL=(1分)解得12mEBqL=(1分)即1B的范围为12mEBqL(1分)(3)设某一初速度释放的粒子,其轨迹与2Ly=相切。

运动中经电场偏转后进入Ⅱ区域时,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经Ⅱ区域偏转后进入第Ⅲ区域时,其半径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α,粒子在Ⅱ区域的半径为r1,Ⅲ区域的半径为2r,如图所示由2vqvBmr=,122BB=可

得212rr=(1分)11sinsinrrL−=(1分)22sin2Lrr−=(1分)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2yEqLvm=(1分)211vqvBmr=(1分)cosyvv=(1分)解得30=(1分)则0tanyvv=,即023EqLvm=(1分)经过2Ly=处粒子的初速度范

围023EqLvm(1分)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