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历史试题(新高考新教材) 训练2 中国近代史综合预测练 Word版含答案.docx,共(6)页,34.20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e5ef08f8c03dd5bb87ab72aadfcd98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训练2中国近代史综合预测练一、选择题1.(2023河北邢台一模)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涌现出一大批对边疆史地知识,特别是对西北史地知识造诣很深、贡献很大的学者。他们写出了一大批学术价值很高的边疆史著作,如龚自珍的《西域置行省议》、魏源的《圣武记》、姚莹的《康车酋纪行》等。这反
映了当时中国()A.受经世思潮影响B.学术研究的转向C.社会性质的变迁D.闭关政策的破产2.(2023安徽安庆二模)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内外洋面的海匪活动十分猖獗,官方采取多种措施,但收效甚微。基于疏防责任和被惩办的各种压力,福建和广东的一些文武官员开始与英军尝试合作。材料表明
()A.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B.部分官员的海洋主权意识淡薄C.清水师尝试国际化合作D.政府权力下移与地方势力崛起3.(2023山东聊城二模)1861年11月,清廷将江苏、安徽、江西和浙江的军务及四省巡抚、提督以下文武各官皆归曾国藩节制,正可谓“当时七八省政权
,皆在掌握。凡设官任职,国课军需,悉听调度,几若全国听命于一人”。清廷这一做法,意在()A.改变满汉权力格局B.应对边疆安全危机C.推动洋务运动进程D.倚重湘军稳定局势4.(2023安徽马鞍山二模)1860—1862年,清朝地方乡试大量停科,
为庚子事变前乡试停科最多的时期。1864年,清廷下诏恢复正常科举考试并扩大乡试中举名额。此举反映出清廷()A.着力培养新式人才B.拓宽政府税源C.意图笼络汉族地主D.示好西方列强5.(2023湖南岳阳二模)1887年,刘铭传上奏道:“台湾四
面皆海……防不胜防……新竹,彰化一带,海口分歧,万难遍布军队……如遇海疆有事,敌船以旱队猝登,隔绝南北声气,内外夹击,危迫将不忍言。若修铁路既成,调兵极便,何处有警,瞬息长驱。”据材料可知,刘铭传()A.敦促清政府在台湾建省B.意识到台湾面临日本窥伺C.
呼吁政府加强海军建设D.主张兴办铁路以巩固国防6.(2023山东泰安二模)1888年,开平煤矿第一次准备分发股息时,煤矿在天津报纸上发布了一条新闻,《捷报》对此作了报道,之后每当有类似的举动都大肆宣扬。这一做法(
)A.表明民用企业开始盈利B.推动了近代文化传媒业的发展C.意在引导民间投资方向D.掀起了晚清“实业救国”的浪潮7.(2023湖北武汉二模)1886年到1894年,上海格致书院设计的考课命题有:“《墨子》经上及说上,已启
西人所言历学、光学、重学之理,其条举疏证以闻”“华人讲求西学用华文用西文利弊若何论”“中外各国刑律轻重宽严异同得失考”等。这些考课命题反映出格致书院致力于()A.传播西方科学文化知识B.促进政治变革C.弘扬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D.宣传民主科学8.(2023广东湛江二模)有学者在论及近代中国某一事件时曾用了这样一则比喻:马体牛用。让马去犁地,让牛去奔跑。该学者提出:“他们一直认为中国的文化与体制是最优秀的,只不过船不坚炮不利罢了。”该学者在此()A.批评了
清廷的封闭保守B.指出了洋务新政的局限C.剖析了维新变法的根源D.讽刺了尊孔复古的荒谬9.(2023广东韶关二模)清末云贵总督李经羲贴告示通告盐价加价,咨议局认为增税累民,关系税法,不交局议违背局章,要求
总督取消告示。李经羲不理,咨议局再次要求取消,并决定停止会议,若不能取消,则全体辞职,并告知资政院。材料体现了()A.咨议局有效地抵制了督抚的侵权行为B.清末新政维护了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C.咨议局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D.立法机关对行政机关的制约10.(2023山东青岛一模)191
1年11月,山东巡抚孙宝琦上奏朝廷请旨革命,清廷回复“奉旨允许”,最终山东于13日宣布独立,但24日又取消独立。这反映了()A.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B.地方实力派投机革命C.官僚的软弱性妥协性D.中央的
权力开始下移11.(2023安徽宣城二模)民国初期,各地货币“两”的标准有170余种,各省地方银行如直隶省银行、山西晋胜银行大量发行纸币,英、法、美、日、墨等国铸造的银元也流入中国市场,外国银行还有在中国发行纸币的特权。这一状况()A.阻隔了区域间商贸联系B.提高了商品贸易的成本C.
促使军阀割据混乱局面形成D.便利了列强对华的资本输出12.(2023江苏苏州一模)1922年,胡适就中西哲学问题提出要使中国哲学从儒学的道德伦理和理性的枷锁中解放出来,这种解放不能只依靠大批西方哲学的输入来实现,而是应该让儒学回到其本来的面目。这表明胡适()A.主张重构中国传统文化B.
反对引入西方式哲学C.彻底否定传统儒家思想D.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13.(2023安徽宿州一模)从20世纪20年代起,各地美术学校陆续设立“国画课”“国画科(系)”。1927年,在音乐家刘天华主持下,国乐改进社成立。1931年7月,中华医药联合会更名为中华国医学会。1931年底,京戏大师
齐如山参与创建国剧学会。这些现象反映了()A.国人文化自觉意识增强B.国民政府注重科教文化C.传统文化紧跟时代潮流D.知识精英探索国家出路14.(2023广东湛江二模)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重新设计官制,逐渐以“公务员”代替“官吏”,并颁布了《公务员任用条例》《公务员考绩法》《公务员恤金条例》
《公务员恤金条例施行细则》等法规。由此可见,南京国民政府时期()A.退休公务员颇受敬重B.文官制度已初具体系C.公务员素质得到提高D.法治建设的成就突出15.(2023辽宁大连一模)《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
治区公开发行的唯一党报。期间,《新华日报》记者与国民党、中间党派报社记者常以私人交往形式进行讨论,互通采访线索与消息。这()A.有利于开展全民族抗战B.旨在塑造中国共产党的良好形象C.有利于根据地思想统一D.表明中国共产党代表各阶级利益16.(2023广东综合能力测试)晚清以
来,自由主义、进化论、社会达尔文主义、保守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等各种思潮如走马灯一样在中国思想界登场,越具有整体行动规划并且能给出未来理想世界图景的方案,越受知识青年的欢迎。这反映出,知识青年()A.追求理想化的政治B.救亡图存的迫切心态C.具有功利主义倾向D.热衷于学术思
想研究二、非选择题17.(2023云南大理二模)海洋事业关系民族生存,关系国家兴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海防问题上,郑观应认为“枪炮器械宜精也,不精则彼利而我钝;轮船、火车、电报宜兴也,不兴则彼速而我迟”“徒以分省设防,画疆而守,遇有事变,拨调他省师舰以为接济,而号令不齐,衣械不一。平日既
无统属之分,临进难收臂指之效”。他还认为中国建立海军的目的在于“卫商民,收防海之实用”“张国威,护华商”。而发展工商业又为建立海防提供了物质保证,他说:“非富不能图强,非强不能保富,富与强实相维系也。”——摘编自刘中民《中国近代海防思想史论》材料二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海军防御范围逐渐从近岸领域转移到利益攸关的近海领域。新时期,我国统一“近海”概念为“我国的黄海、东海、南海、南沙群岛及台湾、冲绳岛链内外海域,以及太平洋北部的海域”。随着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重,海上航运对中国经济有着非同以往的战略意义,赴远海为中国
商船护航的能力以及在大洋上保护国家利益的能力成为我国海军发展的迫切需求。中共十八大以来,强军伟业加速推进。短短10年间,人民海军主战舰艇数量,从十位数向百位数递增,我国海军多次执行亚丁湾护航、赴远海编队训练、对外友好访问等任务,人民
海军已从“黄水”走向“蓝水”,从“浅蓝”走向“深蓝”。2022年6月17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下水命名,这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母,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摘编自周于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海军战略转型研究》(1)根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观应的海防主张并简析形成背景。(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军发展不同于晚清之处。(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中国海军实力的主要因素。18.(2023山东泰安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国
共两党对五四运动的纪念与评价(1919—1949)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不甘服于帝国主义与军阀官僚双重的压迫,自然发生的一种反对帝国主义与军阀政治的民众运动。——1925年5月4日《民国日报·五四纪念的感
想》中国的民族运动自从五四运动才渐渐变成近代的民族运动——有组织的群众的反帝国主义与军阀的运动。——1924年张太雷《五四运动意义与价值》五四运动是民众对外交事件的直接行动,这种直接行动“在军阀专政时期,是家常便饭”,现在,国民政府秉承“平等待我”的方
针与外国交涉,民众的直接行动实在不能用而且用不着了。——1928年5月3日《民国日报·五四纪念宣传大纲》在各学校中,利用“五四”的意义去召集学生群众大会,举行同乐会表演戏剧等,去揭破国民会议的欺骗,反对国民党禁止学生参加政治运动。积极号召学生群众反对国民党、改组派、第三党等的一切活动。——19
31年《共青团中央局五月工作决议》五四运动是“国民革命运动中的一个支流,这一个支流,仍旧汇宗于国民革命的大海。所以‘五四’运动若果有何贡献,这都是滋源于国民革命运动”。——1943年5月4日《中央日报·国民革命与
五四运动》社论五四运动催生了中国共产党,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大革命准备了舆论、人心、思想和干部。很明显,没有五四运动,第一次大革命是没有可能的。其声势之浩大,威力之猛烈,简直是所向无敌的。其动员之广大,超过中国任何历史时代。——1940年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结合所学知识,对
不同时期国共两党关于五四运动的评价进行解读。训练2中国近代史综合预测练一、选择题1.A根据材料可知鸦片战争前后,随着民族危机日益加深,部分士大夫和爱国知识分子本着经世致用的思想,介绍中国的周边环境,开眼看世界,故选A项;材料中的边疆史研究
是为了警示国人,政治意义大于学术研究的意义,排除B项;据材料可知,“鸦片战争前”中国对边疆史的研究已经出现,但是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闭关政策并未变化,排除C、D两项。2.B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海军在中国洋面参与的缉匪行动严重损害了中国
的近海行政和司法管辖主权,反映了清朝官员缺乏海洋主权意识,故选B项;围剿农民起义才能称之为“中外反动势力”,排除A项;国际合作的行为主体是国家,不是地方官员,排除C项;太平天国后期,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地方势力崛起,排除D项
。3.D材料述及的时间是1861年,处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清政府意在重用湘军势力镇压太平天国,稳定统治局面,故选D项;这一做法改变了“满汉权力格局”,但是,这是客观结果,不是主观目的,A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不属于边疆危机,排除B项;根据材料可知,该做法主
要涉及政治、军事方面,与洋务运动无关,排除C项。4.C1860—1862年仍然属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太平天国控制区域的乡试被迫“停科”,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清朝为笼络江南汉族地主恢复科举,C项正确。科举考
试选拔的官员属于旧式人才,A项错误。清朝的捐输制度本质上是一种卖官鬻爵的制度,不属于税收的范围,B项错误。西方列强对于科举制度的恢复并无态度,排除D项。5.D根据材料可知,刘铭传认为如果台湾兴办铁路的话有利于海上的军事防御,因此主张兴办铁路,故选D项;材料分析的是台湾的地理位
置和其军事意义,并未直接建议在台湾设省,排除A项;材料没有明确指出敌船是日本,且近代日本侵华是在19世纪90年代,排除B项;“若修铁路既成”强调的是修铁路而非加强海军建设,排除C项。6.C据材料信息可知,政府此举意在通过报纸宣传刺激人们的投资热情,吸引民间资本投资近代洋务企业,引导民间投资方向
,故选C项;开平煤矿只是众多洋务民用企业中的一个,“开始”无法从材料信息中得出,排除A项;一篇企业广告无法推动近代文化传媒业的发展,排除B项;“实业救国”浪潮掀起于甲午中日战争后,排除D项。7.A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考课命题反映了格致书院认为西学源自中国,旨在减少传播西方科学文化
知识的阻力,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学习西方的科技文化知识,并不是促进政治变革,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关,排除B、C两项;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主要内容,排除D项。8.B根据材料可知,该学者批评洋务
运动提出的“中体西用”思想,认为这种做法不仅不能促进社会进步,反而阻碍了历史的发展,故选B项;近代中国已经被迫打开国门,已经无法封闭,A项错误;维新变法的根源在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C项;讽刺尊孔复古荒谬的
是新文化运动,排除D项。9.D咨议局是清末时期的地方立法机构,咨议局要求政府取消盐价加价,体现了晚清立法机构对行政机关的制约,故选D项;材料并没有说明该争议的最终结果,无法得出“咨议局有效地抵制了督抚的侵权行为”的认识,排除A项
;清末新政加速了清朝的灭亡,排除B项;咨议局是清末时期的地方审议机构,不是清朝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排除C项。10.B据材料可知,武昌起义爆发后,山东巡抚“上奏朝廷请旨革命”,得到清政府允许后宣布独立,后又取消独立,反映了孙宝琦并非真心革命,而是在观望局势,试图取得最大
政治利益,故选B项。11.B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民国初期货币混乱,货币种类较多,各种货币的兑换,提高了商品贸易的成本,故选B项;“阻隔了”一词表述绝对,排除A项;军阀割据局面使得纸币混乱,C项因果颠倒;材料强调民
国初期中国国内货币的混乱,并不能直接便利列强对华的资本输出,排除D项。12.A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胡适认为中国哲学问题要依托的是中国传统儒学的复兴,而非单纯地依靠输入西方哲学来解决,这说明胡适主张重构传统文化,A项正确;胡适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
,不反对引入西方哲学,排除B项;C项表述绝对,排除;材料主旨是关于中国哲学问题解决的方式讨论,而非民主和科学,排除D项。13.A根据材料“国乐”“国画”“国剧”等可知,当时的艺术界普遍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研究,体现了强烈的民族国家意识
,故选A项。14.B根据材料可知,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涉及公务员任用、考核等方面,体现了当时文官制度已经初具体系,故选B项;对退休公务员的敬重、注重考查公务员的素质都是材料的部分信息,A、C两项概括片面;材料中仅有官员任用与考核方面的法规,无法说明整个法治建设成就
,排除D项。15.A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在《新华日报》发行期间,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和中间党派人士密切交往、讨论,这有利于全民族的团结抗日,故选A项;材料中没有提及《新华日报》是如何描述中国共产党的,排除B项;据材料可知该报纸发行于国民党统治区,排除C项;中国共
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不代表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排除D项。16.B材料主要反映出知识青年以救亡图存为主的民族责任和迫切心态,故选B项;材料中受知识青年欢迎的并非“理想化的政治”,而是“有整体行动规划并且能给出未来理想
世界图景的方案”,能够满足青年救亡图存心理的思想,排除A项;知识青年欢迎“有整体行动规划并且能给出未来理想世界图景的方案”的目的是救亡图存,并非为了追求某种利益的功利主义和学术思想的研究,排除C、D两项。二、非选择题17.参考答案(1)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统一军事指挥权;建立海防
与发展工商业相结合。背景: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国人认识西方程度的不断深入;洋务运动的开展;郑观应等开明人士的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2)不同:作战范围延伸到近海和远洋;被动防御到积极防御;自主研发和科技水平提升,
战斗力大大增强;发展速度快;适应国家战略发展方向。(3)因素:国家对海军力量发展的重视;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科技发展与创新的内在驱动;国际形势的变化。18.参考答案国民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革命目标相同,都肯定五四运动是民众广泛参与的反帝反军阀的运动。但
国民党认为五四运动是自发的,中国共产党认为五四运动是有组织的,这反映出国共两党对待民众的态度不同。国共十年对立时期,国共合作破裂。南京国民政府极力镇压群众运动,因而否定五四运动中民众的行动。中国共产党坚持
反帝反封建,注重发挥民众力量反抗国民党统治,肯定了五四运动中民众的作用。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既有合作也有斗争。国民党过分美化和拔高国民政府在抗战中的作用,认为五四
运动只是国民革命的支流,企图弱化民众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共产党站在全民族利益的角度,积极争取各阶层民众抗日,充分肯定五四运动的历史作用。国民党代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实行独裁专政,没有正确评价民众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深刻认识到人民群
众的巨大力量,充分肯定了五四运动的意义。国共两党对五四运动及民众态度的变化,反映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时代背景的变化。国共两党对五四运动及民众态度的不同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前途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