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浙江北斗星盟2021-2022学年高二5月阶段性联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docx,共(29)页,1.245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d98e103b824223b797713d5ec750c9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1学年第二学期浙江北斗星盟5月阶段性联考高二年级生物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部分1.黄瓜为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其单性花发育的早期有两性时期,但最终只有一种性别的花原基会形成有功能的器官,这种花器官的退化现象属于()A.细胞衰老B.细胞凋亡C.细胞癌变D.细胞分裂【答案】B【
解析】【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正常死亡的过程,对生物体有利;细胞坏死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是不正常的细胞死亡,对生物体有害。【详解】黄瓜为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其单性花发育的早期有两性时期,但最终只有一种性别的花原基
会形成有功能的器官,而另一种性别的花原基细胞会在基因的调控下发生细胞凋亡,使器官退化,完成正常发育,这是个体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即B正确,ACD错误。故选B。2.水和无机盐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这两类物质
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机盐离子带电,因而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水分子间可形成氢键,因而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C.耐旱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一般比水生植物高D.无机盐对于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以及酸碱平衡
等是非常重要的【答案】D【解析】【分析】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容原理,水能溶解极性分子,因此是水分子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许多化学反应和物质运输都必须在以水为基质的环境中进行;水分子之间存在着氢键,使水的
沸点升高,因此水温度的升高或降低需要吸收或释放较多的热量,能缓解细胞内温度的变化。【详解】A、无机盐不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A错误;B、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容原理,水能溶解极性分子,而大多物质的分子具有极性,因而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
剂,B错误;C、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影响细胞的抗逆性,该比值越低抗逆性越强,据此可推测耐旱植物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一般比水生植物低,C错误;D、蛋白质和无机盐是维持血浆渗透压的主要成分,其中90%以上来自钠离子和氯离子,另外血浆中的HCO3-等离子在维持酸碱平衡中有重要作用,即无机盐对于
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和酸碱平衡等有重要作用,D正确。故选D。3.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在生物体中具有多种作用,而这些作用离不开其特定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抗体中的氧元素只存在于游离的羧基中B.血红蛋白呈纤维状,与其运输功能相适应C.酶变性后仍能恢复其原有的生物
学活性D.乙酰胆碱的受体蛋白具有运输物质的功能【答案】D【解析】【分析】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特点是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
和一个侧链基团。【详解】A、抗体是蛋白质,所以其中的氧元素可以存在于肽键、羧基和R基中,A错误;B、血红蛋白呈球形,B错误;C、酶变性后空间结构改变,因此如果发生变性,不能恢复其原有的生物学活性,C错
误;D、乙酰胆碱的受体蛋白本身是一种通道蛋白,和乙酰胆碱结合后,通道开放,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正离子内流,所以乙酰胆碱的受体蛋白具有运输物质的功能,D正确。故选D。4.林鸽和猫头鹰共同生活在树林的中上层。林鸽一般白天活动,以栎树等高大乔木的核果和种子为食。
猫头鹰昼伏夜出,白天隐匿于树丛岩穴中,以鼠类为主,也吃昆虫、小鸟、鱼等动物。它们在生态位上分化的方式不包括()A.划分活动范围B.改变食物种类C.改变呼吸方式D.错开活动时间【答案】C【解析】【分析】一个物种在群
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两个物种的生态位发生部分重叠时,具有竞争优势的物种最终会占据那部分重叠的生态位,从而使处于竞争劣势的物种生态位发生变化,甚至把另一物种完全排除掉。【详解】AD、林鸽一般白天活动,猫头鹰昼伏夜
出,白天隐匿于树丛岩穴中,二者的活动时间和活动范围都不同,AD正确;B、林鸽吃核果和种子,猫头鹰以鼠类为主,也吃昆虫、小鸟、鱼等动物,二者食物种类不同,B正确;C、二者都是需氧型生物,C错误。故选C。5.“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
其养以成”。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B.人类活动导致动物整片生境破碎化后,生物多样性会增加C.目前被认为毫无用处的
物种,将来可能成为极有利用价值的生物D.某些生物体内的抗性基因为农作物育种提供选择机会是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的体现【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直接使用价值:指对人类的
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间接使用价值:七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的作用,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
等。潜在价值:今天还未被利用的哪些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栽培植物的野生亲缘种究竟能提供多少对农林业发展有用的遗传材料,是不可估量的。【详解】A、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A错误;B、人类活动导致
动物整片生境破碎化后,不利于生物的生存,生物多样性会减少,B错误;C、目前被认为毫无用处的物种,将来可能成为极有利用价值的生物,这是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C正确;D、某些生物体内的抗性基因为农作物育种提供选择机会是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体现,D错误。故选C。6.
真核细胞内存在丰富的膜结构,使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脂双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能控制某些物质进出细胞B.内质网膜与核膜和质膜彼此相连,参与物质的加工运输C.线粒体具有双层膜,能够将葡萄糖氧化分解为代谢供能D.叶绿体具有光合膜系
统,参与光能的吸收、传递与转化【答案】C【解析】【分析】1、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
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2、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其功能有:(1)保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过程起决定作用;(2)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3)分隔细胞器,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
进行。【详解】A、细胞膜的基本骨架为脂双层(磷脂双分子层),作为系统的边界,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A正确;B、内质网膜与核膜和质膜彼此相连,参与物质的加工运输,B正确;C、葡萄糖不能在线粒体中分解,而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C错误;D、叶绿体具有光合膜系统,光合膜系统是由蛋白质和叶绿素等光合色素组
成的复合物,具有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的作用,D正确。故选C。7.发酵产品是中国传统食品中一个重要的类别,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果醋制作中醋酸菌的碳源和能源,都只能来自于酒精B.利用简易有盖装置制作果酒的过
程中,不需适时拧松瓶盖放气C.泡菜制作过程中,坛内大量增加液体主要来自微生物的代谢D.传统发酵产品的风味与微生物的种类、代谢特点及种间关系有关【答案】D【解析】【分析】1.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
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2.泡菜的制作原理;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详解】A、果醋制作中醋酸菌的碳源和能源,可以是来自于
果酒发酵产生的酒精,也可以来自葡萄糖,A错误;B、利用简易有盖装置制作果酒的过程中,需适时拧松瓶盖放气,因为酵母菌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B错误;C、乳酸菌是厌氧菌,其代谢过程中不会产生水,因此泡菜制作过程中,坛内大量增加的液体主要来自蔬菜,C错
误;的是的D、微生物的种类、代谢特点及种间关系都会影响发酵产品中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因而均与传统发酵产品的风味与有关,D正确。故选D。8.生物学实验中选择合适的材料及试剂有利于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高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黑藻叶肉细胞,可清晰地看到叶绿体中的基粒B.用龙胆紫染液对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染色,可观察到联会的染色体C.沸水浴条件下用二苯胺试剂对DNA进行鉴定,可观察到DNA被染成蓝色D.用0.3g/mL蔗糖溶液处理紫色洋葱鳞片叶
外表皮,可观察到细胞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答案】C【解析】【分析】1、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的细胞结构为亚显微结构,在光学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的是显微结构。2、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试剂会被染成蓝色。3、质壁分离复原的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
透作用而吸水,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通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紧贴细胞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详解】A、叶绿体中的基粒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的亚显微结构,在光学高倍显微镜下不能
观察到黑藻叶肉细胞叶绿体的基粒结构,A错误;B、根尖分生区细胞是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不能进行减数分裂,故不能观察到联会的染色体,B错误;C、沸水浴的条件下,DNA遇二苯胺试剂会被染成蓝色,故沸水浴条件下可用二苯胺试剂对DNA进行鉴定,C正确;D、用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后,
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因蔗糖溶液不能进入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不会出现细胞自动复原现象,D错误。故选C。9.吖啶橙是一些扁平状分子,可以嵌入DNA的碱基对之间,造成碱基对发生倾斜从而
引起某基因突变。下图表示其作用机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吖啶橙不能提高突变频率B.突变后的基因碱基对增添C.突变后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结构一定改变D.该基因复制n次后,有一半的基因是突变基因【答案】D【解析】【分析】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可分为三类: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例如,紫外线、X射
线及其他辐射能损伤细胞内的DNA;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能改变核酸的碱基;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细胞的DNA等。【详解】A、吖啶橙可以嵌入DNA的碱基对之间,造成碱基对发生倾斜从而引起某基因突变。因此吖啶橙能提高突变频率,A错误;B、据图可知,突变后模板链上的A不能成
功被复制,所以造成了碱基的缺失,B错误;C、若突变位置发生在基因的内含子或非编码序列,则可能不会影响蛋白质结构的改变,C错误;D、DNA由两条单链螺旋而成,由题意可得,只有一条模板链发生突变造成形成的单链发生碱基的缺失,另一条单链还是正常的,所以复制n次后有一半的基因发生突
变,D正确。故选D。10.下列与生物进化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突变和基因重组不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隔离的实质是不同种群的基因不能自由交流D.基因库有差异的两个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从而作为形成新
物种的标志【答案】D【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突变和基因重组只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正确;B、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
变,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B正确;C、隔离是指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进行自由交流的现象,常分为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等,C正确;D、生殖隔离是产生新物种的标志,但基因库有差异的两个种群未必一定存在生殖隔离,D错误。故选D。11.下图分别
表示高等动、植物细胞及原生动物细胞以三种不同的机制避免渗透膨胀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将离子排出不需要借助载体蛋白B.植物细胞吸水达到渗透平衡时,水分子不再进出细胞C.若将原生动物置于低渗溶液中,其收缩泡的
伸缩频率会加快D.三种细胞发生渗透吸水,均以细胞膜充当发生渗透所需的半透膜【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图形:动物细胞通过将细胞内的离子运输到细胞外而抵抗过度吸水而涨破。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伸缩性较小,因为细胞壁的作用植物细胞不能过度吸水而涨破。原生生物通过形成收缩泡将细胞内的水分向外释放,从
而抵抗过度吸水而涨破。【详解】A、动物细胞排出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两者均需要载体蛋白,A错误;B、植物细胞吸水达到渗透平衡时,水分子进出达到平衡,B错误;C、原生动物生活在低渗溶液中,会通过收缩泡将
多余的水排到细胞外,其收缩泡的伸缩频率会加快,C正确;D、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而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是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者之间的细胞质,D错误。故选C。12.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用含32P
、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B.本实验离心的目的是使吸附的噬菌体离开细菌C.合成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原料均来自细菌D.若用14C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也能得出相同的实验结论【答案】C【解析】【分析】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
壳(C、H、O、N、S)+DNA(C、H、O、N、P)。2、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
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详解】A、噬菌体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不能直接在培养基中培养,A错误;B、本实验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的噬菌体离开细菌,B
错误;C、合成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原料为氨基酸,由宿主细胞提供,C正确;D、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都含有C元素,不能用14C标记T2噬菌体,D错误。故选C。13.某野生玉米(2n=20)对白叶枯病的抗性持久稳定,是理想的抗病育种
材料。为了充分利用野生玉米资源,通过采用野生玉米和栽培玉米(2n=20)体细胞杂交的方法获得后代,从而实现野生玉米遗传物质向栽培玉米转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野生玉米和栽培玉米之间一定存在生殖隔离B.两种玉米细胞融合后可通过观察染色体数目筛选出
杂种细胞C.经组培获得的杂种幼苗,一般需要经过炼苗过程才能用于生产实践D.杂种玉米的组培过程需要更换培养基,提高生长素的比例有利于根的分化【答案】A【解析】【分析】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就是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原生质体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完整植物体的技
术。物体细胞杂交的终点是培育成杂种植株,而不是形成杂种细胞就结束;杂种植株的特征:具备两种植物的遗传特征,原因是杂种植株中含有两种植物的遗传物质;植物体细胞杂交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详解】A、野生玉米和栽培玉米之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自然条件下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或杂交结实率低,故需要植物体细胞
杂交技术获得杂种植株,A错误;B、两种玉米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融合后染色体数目加倍,故能通过观察染色体数目筛选出杂种细胞,同时也要观察染色体形态,B正确;C、经组培获得的杂种幼苗,一般需要经过由无菌到有菌的炼苗过程才能逐渐适应大田环境,用于生产实践,C正确;D、在植物组织
培养时,培养基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比值能影响愈伤组织分化出根或芽,当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比值高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比值适中时,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因此,杂种玉米的组培过程需要更换培养基,D正确。故选A。14.运用PCR技术从DNA中扩增
目的基因的过程中,引物的3'端为结合模板DNA的关键碱基,5'端无严格限制,可用于添加限制酶切点等序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表示PCR循环中的变性环节B.dNTP作为扩增的原料会依次连接到3'端C.Taq酶催化配对的dNTP间形成磷酸二酯键D.用图中引物扩增两个循环后
可获得目的基因【答案】B【解析】【分析】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PCR需要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详解】A、图中引物与模
板链碱基互补配对,该图表示PCR循环中的复性环节,A错误;B、PCR扩增过程中,脱氧核苷酸只能连接在3'端,所以dNTP作为扩增的原料会依次连接到3'端,B正确;C、延伸时,在Taq酶催化下,相邻的dNTP间形成磷酸二酯键,C错误;D、由于两个引物均不在该片
段的端点,因此第一轮循环后,得到的两DNA片段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都不等长;通过绘图可推知,第二轮中亦不会出现等长的引物,在第三轮循环产物中开始出现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等长的DNA片段,所以增3个循环后可获得目的产物,D错误。故选B。【阅读】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新冠病毒引起
的疫情仍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肆虐,接种疫苗是控制全球疫情的最有效手段。材料Ⅰ:下图1新冠病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蛋白S(刺突糖蛋白)通过与人体黏膜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结合而进入细胞,蛋白M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新冠病毒是单股正链RNA病毒,用﹢RNA表示。如图2为新冠病毒
增殖和表达的过程。材料Ⅱ:一般来说,可以通过检测病毒核酸、抗原以及人体在感染后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来判定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一样,能够判断人体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15.下列有关新冠病毒侵染人体并引发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冠病毒不侵染人体皮肤细胞是因其无ACE2受体基因B.淋巴细胞识别的抗原一定要经过抗原呈递细胞的处理C.新冠病毒的蛋白M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后产生一种抗体D.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释放穿孔素等杀伤性物质诱导靶细胞凋亡16.下列有关新冠病毒增殖和表达的过
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RNA由+RNA作为模板链直接转录而成B.过程①消耗的嘧啶核苷酸数与过程②消耗的嘌呤核苷酸数相等C.新冠病毒可将遗传物质逆转录后整合至宿主细胞的基因组DNA中D.病毒蛋白合成过程中多个核糖体结合
在+mRNA上合成一种蛋白质17.下列有关新冠病毒感染者或患者检测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原检测、抗体检测利用了抗原-抗体反应B.核酸检测需要利用PCR、核酸分子杂交等技术C.三种检测手段不都是通过新冠病毒成分的检测进行判断D.通过制备的单克隆抗体检测病毒核酸的灵敏
度更高【答案】15.D16.B17.D【解析】【分析】病毒表面蛋白S(刺突糖蛋白)通过与人体黏膜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结合而进入细胞,蛋白M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15题详解】A、人体所有细胞的基因都相同,皮肤细胞也有ACE2受体基因,A错误;B、在体液免疫过程中,
有部分B细胞不需要接受抗原呈递细胞的处理即可识别抗原,B错误;C、新冠病毒的蛋白M可能有多个抗原决定簇,其刺激B淋巴细胞后,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可能有多种浆细胞产生多种抗体,C错误;D、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释放穿孔素等杀伤性物质诱导靶细胞凋亡,使靶细
胞裂解,从而释放病原体,D正确。故选D。【16题详解】A、转录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由图示可知,-RNA由+RNA作为模板链合成,该过程类似于RNA的复制,A错误;B、过程①是﹢RNA合成-RNA的过程,
过程②是由-RNA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U、U-A、G-C、C-G,过程①消耗的嘧啶核苷酸数与过程②消耗的嘌呤核苷酸数相等,B正确;C、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但其不是逆转录病毒,故不能将遗传物质整合到宿主的DNA中,C错误;D、据
图可知,病毒蛋白合成过程中多个核糖体结合在+mRNA上,该过程可以合成酶和结构蛋白,故蛋白质种类不止一种,D错误。故选B。【17题详解】A、新冠抗原检测、抗体检测是检测机体是否含有该病毒的抗体,利用了抗原
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A正确;B、核酸检测需要利用PCR(扩增经逆转录后得到的目的基因片段)、核酸分子杂交等技术,B正确;C、三种检测手段不都是通过新冠病毒成分的检测进行判断,C正确;D、单克隆抗体检测的原理是抗
原-抗体杂交技术,该技术与核酸检测相比,灵敏度较低,D错误。故选D。18.现有甲、乙两株耐旱单基因突变体。已知让甲与野生型杂交、F1自交后代中耐旱植株约占1/4,突变体乙的隐性突变基因位于水稻3号染色上。为探究两种突变体是否为同一基因突变导致,让两种突变体杂交,得到的后代自交(不考虑交叉互
换),下列叙述相关错误的是()A.突变体甲乙均为隐性突变体B.若F1和F2均耐旱,说明两突变基因为同一基因;C.若F1不耐旱,F2不耐旱:耐旱≈9:7,则两突变基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D.若F1不耐旱,F2不耐旱:耐旱≈3
:1,则两突变基因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让突变体甲与野
生型杂交,F1自交后代中耐旱植株约占1/4,即耐旱:不耐旱=1:3,符合分离定律,说明这对相对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且耐旱性状为隐性性状,耐旱突变体甲为隐性突变体,突变体乙的隐性突变基因位于水稻3号染色上,故突变体甲、乙均为隐性突变体,A正确;B、如果两种突变
体是由于同一种基因突变所致,设为a1a1和a2a2,则纯合突变体甲与纯合突变体乙进行杂交,子代全是突变体a1a2,即F1和F2都耐旱,B正确;C、如果两种突变体是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突变所致,即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假设突变体甲基因型为aaBB,突变体乙基因型为AAbb,则甲乙
杂交F1为AaBb,表现为不耐旱;F1自交,后代表现为A_B_:(A_bb+aaB_+aabb)=9:7,即F2不耐旱:耐旱≈9:7,C正确;D、如果两突变基因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突变所致,假设突变体甲基因型为aaBB,突变体乙
基因型为AAbb,则甲乙杂交F1为AaBb,表现为不耐旱;由于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F1产生的配子为Ab和aB,则F1自交产生的F2为2AaBb:AAbb:aaBB=2:1:1,表现型为不耐旱:耐旱≈1:1,D错误。故选D。19.在细胞周期中有一系列的检验
点对细胞增殖进行严密监控,确保细胞增殖有序进行。周期蛋白cyclinB与蛋白激酶CDK1结合形成复合物MPF后,激活的CDK1促进细胞由G2期进入M期;周期蛋白cyclinE与蛋白激酶CDK2结合形成复合物后,激活的CDK
2促进细胞由G1期进入S期。上述调控过程中MPF的活性和周期蛋白的浓度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周期蛋白cyclinE和cyclinB分别在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发挥作用B.细胞周期是否停滞在G2/M检验点主要取决于CDK1是否合成C
.促进cyclinE蛋白基因的表达,可以得到大量G1期细胞D.蛋白激酶CDK2可能参与解旋酶和DNA聚合酶合成的调控【答案】D【解析】【分析】分裂间期:G1期主要进行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并且为下阶段S期的DNA合成做准备;
S期最主要的特征是DNA的合成;G2期主要为M期做准备,但是还有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不过合成量逐渐减少。【详解】A、根据“周期蛋白cyclinE与蛋白激酶CDK2结合形成复合物后,激活的CDK2促进细胞由G1期进入S期;周期蛋白cyclinB与蛋白激酶CDK1结合形成复合物M
PF后,激活的CDK1促进细胞由G2期进入M期”可知,周期蛋白cyclinE和cyclinB发挥作用的时间主要是分裂间期,A错误;B、根据题干信息:周期蛋白cyclinB与蛋白激酶CDK1结合形成复合物MPF后,被激活的CDK1促进细胞由G2期进入
M期,故细胞周期是否停滞在G2/M检验点主要取决于CDK1是否被激活,B错误;C、cyclinE蛋白基因的表达产物周期蛋白cyclinE与蛋白激酶CDK2结合形成复合物MPF后,被激活的CDK2促进细胞由
G1期进入S期,故促进cyclinE蛋白基因的表达,会促进细胞由G1期进入S期,可以得到大量S期细胞,C错误;D、激活的CDK2能够促进细胞由G1期进入S期,故蛋白激酶CDK2可能参与解旋酶和DNA聚合酶合成的调控,D正确。故选D。20.图1所示是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大豆种子呼吸速率所
组装的实验装置,图2是根据两组装置的测量结果绘制的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和O2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1设置乙装置的目的是排除大豆表面微生物及环境因素的干扰。B.图1实验过程中有色液滴不断向
左移动时,说明需氧呼吸速率不断增强。C.由图2可知,在12~24h期间,萌发种子的呼吸方式主要是厌氧呼吸D.由图2可知,48h后萌发种子细胞呼吸的底物中可能还有油脂等物质。【答案】B【解析】【分析】装置中的浓NaOH能吸收细胞呼吸以及装
置中的CO2,发芽的大豆种子吸收氧气进行有氧呼吸,加热杀死的发芽种子不进行呼吸,不消耗氧气。图2中胚根长出后,吸收氧气的速率快速增加。【详解】A、图1中甲和乙的不同是发芽的种子是否保持活性,乙中的种子被加
热杀死,是对照组,对照组的目的是排除微生物及环境因素的干扰,A正确;B、装置中的浓NaOH能吸收细胞呼吸以及装置中的CO2,故实验过程中有色液滴不断向左移动,可表示细胞呼吸不断消耗氧气,但不能说明有氧呼吸速率不断增强,B错误;C、由图2可知,在12~24h期间,萌发种子消耗氧的速率几乎不变,但释放
的CO2不断增加,说明种子的呼吸方式主要是厌氧呼吸,C正确;D、由图2可知,48h后萌发种子吸收氧气的量大于释放CO2的量,说明细胞呼吸的底物中不只有葡萄糖,可能还有油脂等物质,D正确。故选B。21.下图为
某高等雄性动物(基因型为AaBb)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模式图,①和②是相互交换的染色体片段。不考虑突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B.图甲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BBC.图乙细胞中有1个染色体组型,1套遗传信息D.甲、乙细胞中都存在一条性染色体
,3条常染色体【答案】D【解析】【分析】甲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乙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且不含姐妹染色单体,为精细胞。【详解】A、甲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为次级精母细胞,A错误;B、图甲细胞
的基因组成为AaBB或Aabb,B错误;C、乙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且不含姐妹染色单体,为精细胞,图乙细胞中有1个染色体组而不是染色体组型,1套遗传信息,C错误;D、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乙细胞为精细胞,
因此甲和乙细胞中都存在一条性染色体,另外3条为常染色体,D正确。故选D。22.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下图是排尿反射过程,abcd表示不同的神经元。当膀胱被尿液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使人产生尿意,引起膀胱
的逼尿肌收缩,排出尿液,逼尿肌收缩又进一步刺激牵张感受器兴奋,加快排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P处受损膀胱仍然能够排出尿液B.排尿反射过程体现了神经系统的负反馈调节C.b受到较强刺激时,Na+通过载
体蛋白内流至膜内D.膀胱中的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把信号传递给ac神经元【答案】A【解析】【分析】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最普遍的调节机制,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负反馈调节是指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正反馈调节
是指某一生成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化促进或加强最初所发生的变化。【详解】A、若P处受损,则排尿反射失去大脑皮层的控制,但是因为脊髓中存在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故膀胱仍然能够排出尿液,A正确;B、根据题意,排尿的过程中,当膀胱被尿液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
生兴奋,使人产生尿意,引起膀胱的逼尿肌收缩,排出尿液,而逼尿肌收缩又进一步刺激牵张感受器兴奋,促进排尿过程进一步完成,体现了正反馈调节,B错误;C、b受到较强刺激时,Na+通过通道蛋白内流至膜内,C错误;D、膀胱中的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把信号传递给acd神经元,D
错误。故选A。23.人和动物在精神紧张或受到创伤等应激刺激时,糖皮质激素的含量会迅速增加,相关调节过程如图所示(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糖皮质激素分泌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
液调节B.应激刺激下,下丘脑既是神经中枢也是发射弧中的效应器C.给正常动物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ACTH,其血液中CRH含量上升D.糖皮质激素参与人体的应激反应,能够增强机体耐受力和抵抗力【答案】C【解析】【分析】分级调节是一种分层控制的方
式,比如下丘脑能够控制垂体,再由垂体控制相关腺体。反馈调节是一种系统自我调节的方式,指的是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有正反馈和负反馈调节两种方
式。【详解】A、由图可知,刺激传递到下丘脑属于神经调节,后面分泌激素属于激素调节,所以糖皮质激素分泌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A正确;B、刺激传递到下丘脑所以下丘脑是神经中枢,能感受应激刺激的是感受器,产生的兴奋通过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
经,最后传至效应器,引起效应器发生规律性反应,因此,应激状态下,下丘脑作为反射弧中的效应器,释放的CRH增多,B正确;C、给正常动物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ACTH,GC含量上升,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分泌CRH,其血液中CRH含量下降,C错误
;D、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类固醇类激素,参与人体对环境、心理等伤害刺激时做出的应激反应,能提高机体的适应力和抵抗力,D正确。故选C。24.野牛草最初主要被用作牧草种植,后来由于其许多优良的坪用特性,逐渐被用作草坪
绿化植物。下图是赤霉素(GA)和生长素(IAA)浸种对野牛草幼苗生长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GA处理对野牛草幼苗苗长有显著的增长作用,对根长作用不显著B.IAA处理,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其幼苗长增长趋势明显C.生长素浸种有利于提高野牛草幼苗根系发育,
从而起到壮苗的作用D.由图可知,赤霉素浸种可以促进野牛草幼苗地上部的生长,从而促进其成坪【答案】B【解析】【分析】经生长素浸种后,根长增加,说明浸种有利于提高野牛草幼苗根系发育,从而起到壮苗的作用。【详解】A、由图分析,苗
长在经GA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长了,根长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别,A正确;B、由图分析,IAA处理,随着浓度增加,苗长基本不变,B错误;C、经生长素浸种后,根长增加,说明浸种有利于提高野牛草幼苗根系发育,从而起到壮苗的作用,C正确;D、由图分析,苗长在经GA处
理后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长了,说明赤霉素浸种可以促进野牛草幼苗地上部的生长,从而促进其成坪,D正确。故选B。25.正常女性细胞核内两条X染色体中的一条会随机失活,浓缩形成染色较深的巴氏小体。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LD)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病(致病基因用a表示),女性杂合子中有5%的个体会患病。下图1为某患者家族遗传系谱图,利用图中4位女性细胞中与此病有关的基因片段进行PCR,产物经酶切后的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A基因含一个限制酶切位点,a基因新增了一个酶切位点,b
p为碱基对)。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女性杂合子患ALD的原因很可能是巴氏小体上的基因无法正常表达B.Ⅱ-3个体的基因型是XAXa,患ALD的原因可能是来自父方的X染色体失活C.a基因酶切后会出现3个大小
不同的DNA片段,新增的酶切位点位于310bpDNA片段中D.若Ⅱ-1和一个基因型与Ⅱ-4相同的女性婚配,后代患ALD的概率为0【答案】D【解析】【分析】1、分析电泳结果图:正常基因含一个限制酶切位点,因此正常基因酶切后只能
形成两种长度的DNA片段;突变基因增加了一个酶切位点,则突变基因酶切后可形成3种长度的DNA片段。结合电泳图可知,正常基因A酶切后可形成长度为310bp和118bp的两种DNA片段,a基因新增了一个酶切位点后应该得到三个DNA片段,对照A可以判
断另外的两个条带长度分别为217bp和93bp,长度之和为310bp,故基因突变a酶切后可形成长度为217bp、118bp和93bp的三种DNA片段。2、由题干信息可知,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LD)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结
合分析1由图2推测可知11-4基因型为XAXA。Ⅱ-1、Ⅱ-2、Ⅱ-3号都含有与4号相同的条带,故都含有A基因,故Ⅱ-1、Ⅱ-2、Ⅱ-3的基因型均为XAXa。【详解】A、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LD),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用a表示),女性杂合子的基因型为XAXa,
正常女性细胞核内两条X染色体中的一条会随机失活,浓缩形成染色较深的巴氏小体,所以杂合子XAXa患ALD的原因很可能是XA这条染色体失活,其上基因无法正常表达,Xa表达后表现为患病,A正确;B、据分析可知,Ⅱ-3个体的基因型是XAXa,据题可知其父方Ⅰ-2基因型为XAY,故其XA来自其父亲,X
a来自母亲,但含XA的Ⅱ-3依然表现为患病,故推测其患ALD的原因可能是来自父方的X染色体失活,Xa正常表达,B正确;C、a基因新增了一个酶切位点后应该得到三个DNA片段,对照A可以判断另外的两个条带
长度分别为217bp和93bp,长度之和为310bp,故新增的酶切位点位于310bpDNA片段中,C正确;D、Ⅱ-1基因型为XaY,和一个与1I-4基因型(XAXA)相同的女性婚配,后代女儿基因型为XAXa,儿子基因型为XAY,可知所生男孩均不含致病基因,都正常
,所生女孩均为杂合子,有5%的个体会患病,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26.在同一自然区域内有两个池塘,均分布有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几种鱼的生态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中鲢鱼的生态位随季节不同呈现一定的变化。下图为夏季一个池塘中四种鱼的种群数量与水层优势种之间的关系曲线。请
据图分析下列问题:(1)该村庄中两个池塘中鳙鱼属于_______个种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2)四大家鱼在各水层的分布不同且随季节呈现一定的变化,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结构,影响四大家鱼生态
位分布差异性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___。(3)估算池塘中鳙鱼的数量,常采用_______法,该方法若在两次取样之间发生过鳙鱼的随机捕售,对估算结果有何影响?_______。(4)在池塘生态系统中,鲢鱼与浮游动物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在池塘生态系统中,浮游动物的同化量中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包含在_______。【答案】(1)①.两②.个体间存在地理隔离(2)①.垂直和时间②.食物(3)①.标志重捕法②.估算结果几乎无影响(4)①.捕食和竞争②
.浮游动物的尸体和后一营养级的粪便中【解析】【分析】1、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2、群落的结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小问1详解】种群是一定区域中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该村庄中两个池塘属于两个不同的区域,两个池塘的鳙鱼属于两个种群,个体间存在地理隔离。【小问2详解】四大家鱼在池
塘水体不同水层的分布,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群落分布随季节呈现一定的变化,是由自然的环境因素的时间节律所引起群落各物种在时间结构上相应的周期变化称为群落的时间结构。影响四大家鱼生态位分布差异性的最主要因素是食物。【小问3详解】科研人员使用标志重捕法估算池塘
中鳙鱼的种群密度。在两次取样之间发生过鳙鱼的随机捕售,没有人为因素的干扰,对估算结果几乎没有影响。【小问4详解】鳙鱼捕食浮游动物,二者为捕食关系;鳙鱼和浮游动物都以藻类为食物,二者为竞争关系;所以,鳙鱼和浮游动物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浮游动物同化量中流向分解者的能量除了浮游动物的
遗体残骸中的能量外,还包括下一营养级摄食产生的粪便中的能量。27.某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图中Ⅰ、Ⅱ为两种结构,字母A-F代表相应物质。回答下列问题:(1)结构Ⅰ为_______,其膜上分布有光
合色素,具有_______的作用。可以依据_______原理,用纸层析法将这些色素进行分离。(2)结构Ⅰ中水分解产生的物质B为_______,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物质A的具体去向是_______。(3)物质C和E在卡尔文循环中
二者都具有_______的作用,若增大物质F的浓度,短时间内物质E的含量将_______。(4)若增大光照强度,检测到物质A产生量迅速增多,但不久又降低至一定水平,最可能的外因是图中物质_______(填字母)的供应量未能同步增加,直接引起_
______过程受限所致。【答案】(1)①.类囊体②.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③.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所以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2)①.H++e-②.扩散至同一个细胞的线粒体内以及叶肉细胞外
(3)①.供能②.下降(4)①.F②.碳反应##暗反应##卡尔文循环【解析】【分析】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的特征是在光驱动下生成氧气、A
TP和NADPH的过程。暗反应阶段是利用光反应生成NADPH和ATP进行碳的同化作用,使气体二氧化碳还原为糖。由于这阶段基本上不直接依赖于光,而只是依赖于NADPH和ATP的提供,故称为暗反应阶段。【小问1详解
】草本植物叶肉细胞中的光合色素分布于叶绿体的结构Ⅰ类囊体膜上,可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并将转化的能量储存在ATP和NADPH中,用于暗反应中CO2的还原。光合色素中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故
可用纸层析法将这些色素进行分离。【小问2详解】结构Ⅰ类囊体膜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其中水分解产生的物质A是氧气,B为H++e-,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草本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物质A氧气的具
体去向是扩散至同一个细胞的线粒体内以及叶肉细胞外。【小问3详解】物质C和E是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可用于光合作用的碳反应(暗反应),在卡尔文循环中二者都具有供能的作用。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等外界因素都能影响光合作用强度,其中主要影响碳反应(暗反
应)的因素是温度、CO2浓度;若增大物质FCO2的浓度,短时间内CO2被固定生成C3的速率加快,短时间内C3的含量将增加,其还原消耗的ATP增多,而光反应没有增大,产生的ATP量不变,消耗增多,短时间内物质E—ATP的含量将下降。【小问4详解】
水光解可以产生氧气和H+、e-,图中A为氧气,e-和H+与来自叶绿体基质的NADP+反应生成NADPH,由于光反应和暗反应偶联,CO2是暗反应的原料,若CO2供应未能同步,即CO2不足,光反应也不能持续进行,即不久又恢复到一定水
平。若增大光照强度,光反应会增强,水分解加快,物质A(氧气)产生量迅速增多,但不久又降低至一定水平,最可能的外因是图中物质F(CO2)的供应量未能同步增加,直接引起碳反应(暗反应,卡尔文循环)过程受限所致。28.某昆虫的长翅和短翅、红眼和白眼两对性
状,分别由A/a和B/b控制,只有一对基因在性染色体上,且不在Y上。现有一培养瓶内装有2只短翅红眼雄虫与2只长翅红眼雌虫。经一代交配后统计瓶中的全部子一代个体的表型如下:F1长翅红眼长翅白眼雄性8931雌性1200(1)翅
型这对性状中,_______是显性性状,B和b基因在功能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2)亲本两只雌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若不考虑变异,且两个个体生殖能力相同,则该瓶内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退化消失的极体基因型和比例是_______。(3)
若让瓶中F1红眼雌、雄个体再随机繁殖一代,F2长翅雌虫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其中同时含有两种隐性基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4)若只考虑眼色这对性状,请写出对F1中红眼雄个体测交的遗传图解。【答案】(1)①.长翅②.控制一对相对性状(不能答成控制不同性状)(2)①.AAXBX
B和AAXBXb②.AXB:AXb=3:1(3)①.4②.1/12(4)【解析】【分析】果蝇的长翅和短翅、红眼和白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A/a和B/b控制,只有一对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可知控制长翅和短翅、红眼和白眼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且子代中只有长翅,可知长翅相对于短翅为显性
,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子代中雌性果蝇全为红眼,雄性果蝇出现红眼和白眼,所以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且红眼为显性性状。【小问1详解】亲本为短翅和长翅杂交,子一代无论雌雄都是长翅,说明长翅为显性性状。B和b是一对等位基因,可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小问2详解】亲本为红眼雄和红
眼雌杂交,后代只有雄性出现了白眼个体,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红眼为显性性状,若亲本两只红眼雌虫基因型均为XBXb,红眼雄性基因型为XBY,则杂交后代雄性中红眼∶白眼=1∶1,而实际杂交后代雄
性中红眼∶白眼=3∶1,因此两只红眼雌虫基因型不同,分别为XBXB、XBXb,又因为子代只有长翅,说明亲本中长翅为纯合子,因此亲本两只雌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XB和AAXBXb,亲本雌性个体中,1/2AAXBXB、1/2AAXBXb,每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可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
体,因此AXB的极体占1/2×3/4+1/2×1/2×1/4+1/2×1/2×2/4=9/16,AXb的极体占1/2×1/2×2/4+1/2×1/2×1/4=3/16,因此该瓶内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退化消失的极体基因型和比例是AXB∶AXb=3∶1。【小问3详解】亲本2只短翅红眼雄虫的基因型为a
aXBY,2只长翅红眼雌虫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Xb,F1中红眼雌性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XBXB∶AaXBXb=3∶1,红眼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XBY,若让瓶中F1红眼雌、雄个体再随机繁殖一代,F2长翅雌虫(A-XBX-)的基因型有2×2=4种,由于F1雌性个体产生的雌配
子XB∶Xb=(3/4+1/4×1/2)∶(1/4×1/2)=7∶1,F1红眼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XB∶Y=1∶1,因此F2长翅雌虫中同时含有两种隐性基因(AaXBXb)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2/3×1/8=1/12。【小问4详解】若
只考虑眼色这对性状,对F1中红眼雄个体测交,即XBY应与XbXb杂交。遗传图解为:29.黄花嵩中含有的脂类化合物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目前从野生黄花嵩中提取的青蒿素在市场上已经供不应求。因此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不同技术来获取更多的青蒿素。请分
析相关问题:(1)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殖黄花嵩。选取黄花嵩的离体组织作为外植体,先经过_______过程,获得愈伤组织,再经过_______过程,得到黄花嵩幼苗。该培养过程中除需要控制适宜的温度、无菌等环境条件外,培养基
中要加入充分而全面的营养物质以及_______。由于_______,所以离体繁殖速度比常规繁殖方法要快数万倍。(2)以植物细胞为反应器获取青蒿素。①制备黄花嵩单细胞悬液。细胞分离常用方法有三种方法:其一是直接从外植体分离,包括机械法或酶解法,后者常用
_______酶处理;其二是愈伤组织诱导法,愈伤组织相对松散,可直接放入_______在摇床上进行振荡培养,获得单细胞悬浮液;其三是原生质体培养法,在0.5-0.6mol/L的甘露醇溶液(作用是_______)中,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根尖、叶片、愈伤组
织等细胞,获得球形的原生质体,然后在适宜条件下诱导再生出_______,获得单个植物细胞。②特定细胞系的培养。上述细胞经过初步培养,选出_______的细胞,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获得大量能合成青蒿素的细胞系,用于工业化生产。在该培养过程中,能影响青蒿素产量的因素除培养基因素
外,还有哪些因素?_______(列举两项)③产物分离。根据青蒿素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特性,可以采用_______法分离产物。(3)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生产青蒿素前体的酿酒酵母。该方法是将青蒿素的前体物质青蒿酸合成过程中的两种关键酶的基因作为目的基因,导入酵母细胞,其技术的核心是____
___,与植物细胞培养相比有哪些优点?_______(列举两项)【答案】(1)①.脱分化②.再分化③.适宜浓度和配比的植物激素④.培养物可以不断继代培养(2)①.果胶酶②.液体培养基③.维持较高渗透压,保护原生质体④.细胞壁⑤.能稳定合成青蒿素⑥.细胞本身特性(类型),培养
时间(或继代培养次数)、温度等⑦.萃取(3)①.构建重组DNA②.培养条件更易控制(不需要严格无菌环境);繁殖速度快;培养成本更低【解析】【分析】1、离体的植物组织或细胞,在培养一段时间后,会通过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
织的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由高度分化的植物组织或细胞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植物细胞的脱分化。脱分化产生的愈伤组织继续进行培养,又可以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这个过程叫做再分化。再分化形成的试管苗,移栽到地里,可以
发育成完整的植株体。2、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使用比例对植物细胞发育的影响:生长素用量比细胞分裂素用量,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比值适中时,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小问
1详解】愈伤组织是由离体的茎段经脱分化过程形成的,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可获得完整的黄花嵩幼苗。选取黄花嵩的离体组织作为外植体最终培育成完整的幼苗,这过程为植物组织培养,所用的培养基要加入充分而全面的营养物质以及适宜浓度和配比的植物激素,培养过程还要控制适宜的温度、无菌等环境条件。植物组织培养过
程中,由于培养物可以不断继代培养,所以离体繁殖速度比常规繁殖方法要快数万倍。小问2详解】①细胞分离有三种方法:其一是用机械法或酶解法,后者常用果胶酶将植物组织分散;二是将愈伤组织放入液体培养基后在摇床上进行振荡;三
是原生质体再生法,加入甘露醇溶液其作用是维持较高渗透压,保持原生质体稳定,酶解法去壁后再生出细胞壁使细胞分离。②上述细胞经过初步培养,选出能稳定合成青蒿素的细胞。植物特定细胞系的培养,也是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通过多次继代培养,获
得大量能合成人参皂甙的细胞系,用于工业化生产。在该培养过程中,能影响青蒿素产量的因素除培养基因素外,还有细胞本身特性(基因型),培养时间(或继代培养次数)温度等。③青蒿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则可采用萃取法进行分离青蒿素。【小问3详解】基因工程技术的核心步骤是重
组表达载体的构建,即构建重组DNA。基因工程技术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相比,具有培养条件更易控制(不需要严格无菌环境);繁殖速度快;培养成本更低。30.研究表明,酒精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具有较大的影响。为了探究酒精的危害,科研人员开展了
不同浓度酒精对蟾蜍离体坐骨神经动作电位影响的相关实验。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完善实验思路并进行分析。材料与用具:蟾蜍离体坐骨神经、任氏液、95%酒精、神经的固定装置、刺激电极、示波器、镊子等。(要求与说明:任氏液为蟾蜍用生理盐水。本实验选择刺激强度为3V,具体刺激和
测定方法不做要求等。)(1)实验步骤:第一步:用_________将95%的酒精稀释制成浓度为2%、4%、6%、8%、10%的酒精溶液。第二步:取新鲜的蟾蜍离体坐骨神经标本若干,随机均分为_____组并标
号为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将各组神经固定后,用3V强度的电刺激分别刺激各组标本坐骨神经的一端,神经另一端连接示波器,根据示波器记录的电位波形及间距,计算动作电位幅度和传导速度。第三步
:比较分析实验结果。(2)实验结果与分析:①依据上面的操作,设计一个用于记录实验结果的表格:___②本实验选择刺激强度为3V,若降低刺激强度,步骤①测得的神经干电位值减小,而增大刺激强度却不能使电位值增大,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③实验结果显示大
于6%的酒精溶液能使坐骨神经动作电位幅度显著降低,传导速度变慢。可能原因是由于酒精影响了_______离子的跨膜转运,进而影响了动作电位的_______过程,导致动作电位产生幅度和传导速度均降低所致。④结合上述结果分析酒
后不能驾车的依据是________。【答案】(1)①.任氏液②.6③.分别浸泡在适量且等量的任氏液和2%、4%、6%、8%、10%的酒精溶液中(2)①.不同浓度酒精对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影响的实验结果记录表处理任氏液处理后2%酒精处理后4%酒
精处理后6%酒精处理后8%酒精处理后10%酒精处理后电位幅度传导速度②.3V的刺激刚好能够使神经中所有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测得的电位值已达最大值;降低刺激强度,神经干中兴奋的神经纤维数量减少,测得的电位值减小③.钠钾泵④.减慢⑤.酒精能够降低动作电位幅度,延长动作电位的传导时间,酒后驾车会导
致司机兴奋性降低、反应迟钝【解析】【分析】做动物细胞活体实验时,应保证细胞的活性,任氏液为蟾蜍用生理盐水,为保证蟾蜍神经细胞的活性,在稀释酒精时应用任氏液稀释。【小问1详解】第一步:任氏液为蟾蜍用生理盐水,为保证蟾蜍神经细胞的活性,在稀
释酒精时应用任氏液稀释。第二步:根据第一步可知,设置了5个梯度,加对照组,应将神经细胞随机分为6个组,分别浸泡在适量且等量的任氏液和2%、4%、6%、8%、10%的酒精溶液中。【小问2详解】①根据题意,该实验自变量为酒精浓度,因变量为电位幅度
和传导速度,据此可设置下表:表头为:不同浓度酒精对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影响的实验结果记录表处理任氏液处理后2%酒精处理后4%酒精处理后6%酒精处理后8%酒精处理后10%酒精处理后电位幅度传导速度②发生发射需满足完整的
反射弧和足够强度的刺激两个条件。可能3V的刺激刚好能够使神经中所有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测得的电位值已达最大值,增加刺激强度,电位不再增加;若降低刺激强度,钠离子通道打开的较少,动作电位减小,测得的电位值减小。③钠钾泵可保证细胞内外钠钾离子的浓度差,可能由于酒精影响了
钠钾泵离子的跨膜运输,导致受到刺激时钠离子内流减慢,进而影响了动作电位的减慢过程。④酒精能减低动作电位幅度,导致动作电位传导时间延长,若酒后驾车,会延长司机的反应时间,反应迟钝,导致车祸的发生。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
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