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4-2025学年精品同步试题 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第一节 课时1 喀斯特地貌 Word版含解析.docx,共(7)页,3.172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d9189abf7aea82e79173795973bc6d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时1喀斯特地貌(2023·山东潍坊月考)2019年11月15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公布,在广西那坡县发现一世界级天坑群,该天坑群由19个天坑组成,附近还发现众多的岩溶地质遗迹。据此完成1~2题。1.形成该天坑群的
主要外力作用是()A.冰川侵蚀B.风力侵蚀C.流水溶蚀D.海浪侵蚀2.该天坑群附近聚落较分散,其自然原因主要是()A.地形崎岖B.降水较多C.土壤肥沃D.交通不便下图为“喀斯特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图中序号与地貌名称对应正确的是()A.①—孤峰B.②—石笋C
.③—溶蚀洼地D.④—落水洞4.流水溶蚀作用发生的必要条件是()A.可溶性岩石和含碱的水B.可溶性岩石和含酸的水C.透水性岩石和含酸的水D.透水性岩石和含碱的水下图为“不同演变阶段的喀斯特地貌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5.能正确表示该地貌景观演变过程
的是()A.甲→丙→乙→丁B.乙→丙→丁→甲C.丙→乙→甲→丁D.丁→乙→丙→甲6.喀斯特地貌的地下景观主要有()①溶沟②峰林③石钟乳④石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023·河北承德月考)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化学溶
蚀作用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桂林是我国喀斯特地貌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下图为“桂林喀斯特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7~8题。7.图示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是()A.奇峰林立,地下溶洞发育B.冰川广布,河流众多C.顶平坡陡,地表支离破碎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8.与喀斯特地貌形成发育密切相关的
自然因素是()A.岩石、光照B.气候、土壤C.土壤、地形D.岩石、水文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峰丛、峰林和孤峰剖面。据此完成9~10题。9.图中所表示的地形地貌景观主要分布在()A.玄武岩分布区B.石灰岩分布区C.大理岩分布区D.花岗岩分布区10.图中标注有三种山地地貌,按照其演化顺序依次是()A
.峰丛→孤峰→峰林B.峰丛→峰林→孤峰C.孤峰→峰丛→峰林D.峰林→孤峰→峰丛(2023·湖北武汉调研)下图示意浙江兰溪某喀斯特溶洞断面。该溶洞具有明显的分层结构,在不同高度分布着三层水平溶洞,水平溶洞存在规模差异。据此完成11~12题。11
.目前空间规模持续扩大最显著的是()A.①B.②C.③D.④12.该地下河水量最大的时期为()A.①形成时期B.②形成时期C.③形成时期D.④形成时期(2023·辽宁沈阳质检)读图,完成13~14题。13.图中⑥和⑦像年轮一样成为环境变化的记录器
,根据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形成粗细不等的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粗大的节往往代表低温少雨的年份②细小的节代表降水较少的年份③粗大的节代表植物茂盛的年份④细小的节代表土壤发育良好的年份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14.上图中的数字与下图景观照片相对应的部位是()A.①B.②
C.③D.④下图是“云贵高原形成与发育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15.云贵高原的形成发育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①③②④D.④①②③16.该地貌发育成熟后,当地()A.降水稀少B.土层变厚C.地表水减少D.岩石变硬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喀斯特岩溶天窗是指地下河通往地面的窗口。广西的地苏地下河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的地下河,天窗、溶洞、峰丛等各类岩溶地貌集中分布,形成了“一河、百窗、千山”的地貌形态。下图示意地苏地下河流域天窗的分布及该地区的喀斯特地貌。(1)描述
地苏地下河流域内天窗的分布特征。(6分)(2)“岩石裂隙→溶洞→天窗”是天窗的形成机制之一,阐释其形成的具体过程。(6分)(3)分析当地地貌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6分)第四章地貌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课时1喀斯特地貌1.C2.A[第1题,由材料
可知,天坑是岩溶地质遗迹,属于喀斯特地貌,是由流水溶蚀(侵蚀)而成的。故选C。第2题,该天坑群位于云贵高原,周边喀斯特地貌区地形崎岖,平地少,聚落分散,故选A。]3.C4.B[第3题,读图可知,①为峰林、②为石钟乳、③为溶蚀洼地、④为地下河,故选C。第4题,流水溶蚀作用是可溶性岩石和
含酸的水发生化学反应,故选B。]5.D6.D[第5题,随着流水侵蚀(溶蚀)的不断深入,地貌受侵蚀的程度不断加深,故该地貌景观演变过程为丁→乙→丙→甲,D正确。第6题,喀斯特地貌的地表景观主要有溶沟、峰林、峰丛和孤峰等,石钟乳、石笋、溶洞、石柱等为喀斯特地貌的地下景观,③④正确
。故选D。]7.A8.D[第7题,喀斯特地貌的主要特点是奇峰林立,地表崎岖,地下溶洞发育。喀斯特地貌一般分布在湿热的气候区,不会冰川广布;顶平坡陡,地表支离破碎是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严重的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属于平原地区的特征。故A正确。第8题,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主要是溶解有二
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溶蚀和淀积的过程,故选D。]9.B10.B[第9题,喀斯特地貌多发育在石灰岩广布的地区。第10题,据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图中三种山地地貌的演化顺序依次为峰丛→峰林→孤峰。]11.C12.A[第11题,读图可知,③溶洞处在初期发育阶段且地势较低,利
于地下水汇集,有利于溶蚀作用的进行,C对。①溶洞规模较大且地形坡度较大,水体不易积存,溶蚀作用较弱,后续扩张速度放缓,A错。②处地形坡度较大,水体不易积存,不利于溶蚀作用的进行,B错。④是地下河道而不是溶洞,D错。第12题,①溶洞形成时期是地
下河发育的早期阶段,地下河较短,地下水下渗带来的损耗较小,水量较大。②③④时期地下河进一步发育,地下水的下渗量增多,导致地下河水量变小。]13.C14.B[第13题,读图可知,该图为喀斯特地貌,⑥是石钟乳,⑦是石笋,它们在温暖湿润的年份发育得比较快,
比较粗大,①错误;降水较少的年份发育得比较慢,比较细小,②正确;石钟乳、石笋比较粗大的年份降水较多,植物生长茂盛,融入水中的有机酸多,喀斯特作用加强,水中溶解的碳酸氢钙多,最后形成的淀积物多,形成的节就粗,③正确;石
笋、石钟乳的形成与土壤无关,④错误。第14题,该景观图片为天坑,天坑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多形成于②(溶洞)部位。B正确。]15.B16.C[第15题,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而石灰岩一般形成于温暖广阔的浅海地区,因此云贵高
原所在地最初为一片浅海地区,堆积形成较厚的石灰岩,如图①;后因地壳运动垂直抬升至较高处,形成高原地形,如图④;地势抬高后,流水侵蚀力提升,溶蚀作用加强,地表出现石芽、漏斗,地下出现较小的溶洞,如图②;随着流水溶蚀作用进一步加强,地下溶洞扩
大,洞内出现石笋、石钟乳,地表出现峰林,地表变得崎岖,如图③。因此云贵高原的形成发育顺序是①④②③,B正确。第16题,该地貌为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发育成熟后,当地地表起伏大,多漏斗,地下多溶洞和地下河,地表水容易渗漏,使
得地表水减少,C正确;喀斯特地貌发育成熟后,对当地降水影响不明显,排除A;喀斯特地貌发育成熟后,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土层变薄,排除B;喀斯特地貌发育成熟后,对岩石性质没有影响,排除D。]17.(1)分布不均;地下河(干支流)上游少,中下游多;均沿地下河分布。(2)地下水沿着裂隙溶蚀岩石,形成溶洞
(地下河);继续溶蚀,溶洞不断扩大;顶部塌陷,形成天窗。(3)地表崎岖(起伏不平),土壤易受侵蚀,可耕地少;裂隙发育,地表水渗漏严重(多季节性地表河),灌溉水源缺乏。解析(1)据图可知,地苏地下河流域内的天窗分布不均,地下河干支流上游少,中下游多;由图可知,天窗均沿地下河分布。(2)结合题
干“‘岩石裂隙→溶洞→天窗’是天窗的形成机制之一”进行阐述。地表水沿着裂隙下渗形成地下水,而地下水沿着裂隙溶蚀岩石,水平方向上岩石裂隙不断扩大,形成溶洞;加上溶蚀作用继续对岩石进行溶蚀,溶洞不断扩大,顶部塌陷,最后形成天窗。(3)当地地貌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喀斯特地貌地表多裂隙,地表水渗漏严重,
地表水不易保存(多季节性地表河),导致灌溉水源缺乏;同时喀斯特地貌区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坡度较大,加上位于季风区,降水多,土壤易受侵蚀,石漠化严重,不利于耕作;喀斯特地貌区山地多、平地少,可耕地少,耕地面积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