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历史试题 .docx,共(11)页,3.684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d75f640085d6a246776d1104c234ae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2年4月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历史选考试题卷命题人:春晖中学杜水萍柯桥中学苏宜波萧山中学周燕审稿人:诸暨中学钱海霞考生注意: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考生答题前,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
位置上。3.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4.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相应区域内,写在本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
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学习历史要重视人类文明史上关键时期。西周(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1年)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A.开始以血缘关系分配权利B.孔子在鲁国施展政治抱负C.形成了政权与族权的结合D.周天子实际占有全国土地2.
《史记·蒙恬列传》记载:“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九原”位于右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3.汉代史书记载:“……见郡国多不便县官作盐铁,铁器苦恶,贾贵,或强令民卖买之”。该记载中无法确切获取的历史信息是()A.实行
郡国并行制B.官作铁器质量差C.实行铁业官营制度D.使用煤炭做燃料4.在唐代,随着商业发展,原有“市”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了。这“新的经济形势”是()①“草市”逐渐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②
长安的市已经发展为常设商业区③全国性的商业中心逐渐开始形成④设市署管理财货交易和度量衡器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5.有学者指出:中国文化史上有几个朝代是一向相提并论的:文学就说“唐宋”,绘画
就说“宋元”,学术思想就是“汉宋”——都得数到宋代。以下关于宋代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北宋四大书法家以行书名世②词发展至宋代开始走向辉煌③建立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④创制木活字印制《旌德县志》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6.有学者指出:元朝行省极少扮演休现
地方独立性、代表地方利益的角色,而主要起到了巩固中央集权体制、维护大一统局面的作用。关于元代行省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的A.最高长官可以密折奏事B.全国设十三个行政区域C.军政事务需上报中书省D.权力的行使受制于中央7.内阁
学士本备顾问而已,有时皇帝口授旨意命学土代笔起草文书。后来皇帝或年幼或无能,依赖日殷,其权渐重,尤要者为“票拟批答”权。内阁权力加强的根本原因是()A.内阁学士地位提升B.司礼监的牵制减少C.君主专制制度强化D.内阁获得了票拟权8.孟子在《孟子·离娄上》中说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他们的主张()A.成为近代进步思想先声B.都强调施政为民的重要性C.成为官方正统儒学D.带动民间向学风气9
.读下表《1905—1931年中国市场棉纱、棉布来源百分比》,分析下列选项,与之相符的是()1905年1919年1931年棉纱机制11.536.390.9进口38.622.07.1手织49.941.216.3棉布机制1.15.828.2进口20.228.710.2手织78.765.
561.6——资料来源:《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A.近代棉纺织业的生产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B.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棉纺织品进口持续减少C.近代中国手工棉纺织业开始走向衰败D.日本的大举侵华沉重打击了中国的国际贸易10.在梁启超主持下,先后出版了六十九期,发表了《变法通议》、《论中国之
将强》等一大批鼓吹变法的政论文章,最多时日销达一万七千份,成为当时国内最受欢迎的报纸之一。该报纸是()的A.B.C.D.11.(中国近代某一交通工具)开动起来,铁轮磨铁轨,噪声大而且又上下颤动,人坐在车上前后左右摇晃,司机脚下又不断踩击铜铃,发出“dangdang”之声。所以,
用铃声的拟音,人们都叫它“当当车”。关于这一交通工具,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这一交通工具的动力是蒸汽机B.彻底改变了国人的出行方式C.最先建成该交通系统的是天津D.促进了城乡人口的频繁流动12.下图描绘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场重要战役,有关此战役的叙述,正确的是()A.国民政府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
仁亲自指挥作战B.中国军队组成三路敢死队对日军反击,大多力战殉国C.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奋起抵抗,多次击退日军的进攻D.陕甘宁边区政府命令八路军紧急支援上海13.1984年10月31日,邓小平会见缅甸总统、缅甸国务委员会主席吴山友时
指出:“总结国际关系的实践,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下列新中国的外交活动,不能佐证以上观点的是()A.建国初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B.20世纪50年代与周边国家发展睦邻友好关系C.推动《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宣言》的通过D.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关系缓和14.1
956毛泽东总结了经济建设的一些经验,提出“农业、轻工业的比例要加重一点”,后来,重工业与的轻工业的投资比例从8:1略微减到7:1;9月为第二个五年计划提出的建议稍微增加了农业的投资,与第一个五年计划相比,从7%增加到10%。这说明()A.农业轻工业的衰退带
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B.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视C.生产关系的变革阻碍农业、轻工业的发展D.苏联的经济模式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15.2018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向全国人大提出关于修改宪法的建议,其中,建议将“健全
社会主义法制”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说法正确的是()①1954年宪法确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②1982年宪法强调了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③中共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④1997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6.随着罗马由过去的小城邦扩张为雄踞地中海的大国,传统的农耕经济也被逐渐发展的商品经济所取代,市民法上这种繁琐、僵化的形式主义已与商品市场和跨国贸易的迅捷要求明显相悖。在这种背景下,罗马
政府()A.设置外事裁判官处理罗马城邦公民的矛盾B.以外邦人法律代替日益僵化的罗马公民法C.依据自然法原则衡量境内的正义与非正义D.着重完善涉及到个人财产关系的私法规范17.某种艺术风格具有以下特征:反对刻板的理性描绘,强调鲜活的、具有特征的描绘和情感的传达;反对艺术典型化,注重所
描绘形象的性格特征和精神状态;强调利用戏剧化的情节、强烈的色彩感,使画家的感情在作品中得到充分的传达。下列作品符合这种艺术风格的是()A.B.C.D.18.2021年12月,社会民主党候选人朔尔茨正式当选新任德国总理。社会民主党成立于19世纪60年代,是德国现存最古老的政党。下表为该党参加议
会选举的部分统计数据。这里的“议会”具体指的是()年份18711874187718781881188418871890得票数414511713514934474371583119615499907631281
427298议席数2612912241135A.参议院B.国民议会C.联邦议会D.帝国议会19.下图为工业革命中的某项发明示意图。它纺出的线既精细又结实,使纱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大幅度提高,解决了“纱荒”的问题。其发明者是()A.哈格里夫斯B.阿克莱特C.克隆普顿D.卡特莱特20.有学者指出:“
当1914年8月欧洲各国为一个具体的国家争端而宣布加入这场战争时,我们看到的是聚集在这些国家首都的欢呼雀跃的人群,是支持政府开战的所谓‘爱国主义’喧嚣。各国文官政府主要考虑的是如何及时应战,以避免削弱自己,壮大对
手。军方则仍然停留在19世纪的战争思维上,以为靠一两次毕其功于一役的战役便高下立见。”据此可知,这场战争爆发和扩大的原因有()①狂热的民族利己主义②参战国家的战略误判③集体安全体系的落空④欧洲各国间利益冲突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21.1918年3月,苏俄与德国
及其同盟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和约的条件虽极为苛刻,但却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得以退出战争。经济学家布哈林借此寓意,把一项巩固苏维埃政权的经济政策称为“农民的布列斯特”。这项政策是()A余粮收集制B.新经济
政策C.农业集体化D.全国电气化22.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
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对上述材料解读合理的是()①体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②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③揭示了资本主义内在矛盾④说明经济
基础决定上层建筑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23.乌克兰问题有其复杂的历史经纬,局势演变至俄乌两国刀兵相见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冷战结束后,北约的多轮东扩是造成地区紧张局势的原因之一。下列关于北约的说法正确的是()①
北约的建立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②北约总部在比利时布鲁塞尔③北约是以美国为首的政治军事集团④联邦德国是北约创始成员国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③④24.某位国家领导人在其执政期间推出一系列经济改革政策,调整经济运行机制,大力推行供给侧改革。采取下列措施:
减少干预,推行民营化;放松管制,增强市场活力;降低税率,为个人和企业减负;紧缩货币,抑制通货膨胀;削减福利,扩大公共产品市场化。这位领导人最有可能是()A.克林顿B.撒切尔夫人C.戴高乐D.阿登纳25.将历史事实加以区
分,根本目的在于凸显史实与史家的关联性。比如,有学者说:“研究拿破仑帝国的历史,不必记录同时代巴黎工匠的生活,研究1792年普奥与法国的战争,不必引用歌德的某一封信或某一句话。”而路易十五与彭柏杜尔夫人之间的暧
昧关系却成为历史学家感兴趣的、关注的,并要深入探讨的历史事实,因为“抛开了这些私事,全部法国革命前的历史就不可理解”。这说明()A.史学是现实的产物,历史学家总是全凭主观取舍构建历史情景B.历史事实一旦进入认识范围,就会与认识主体的需要产生同一性C.历史研究应求真务实,基于对史
料的搜集、整理、辨析与考证D.史学研究应当立足当时当地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作为评判的标准非选择题部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长征的结果是光荣胜利了,长征的性质是红军主动的暂时的
战略退却,这些结论都是对的。从事物发展的性质来看,长征是一次为了暂时保存实力的战略转移。经过长征,党和红军不是弱了,而是更强了。长征途中,我们党通过艰苦卓绝的实践探索,成功把解决生存危机同拯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面对
中华民族的危急关头,中国革命逐渐翻开新的历史篇章。——摘编自戚义明《毛泽东对长征的总结评价及其现实启示》材料二同志们,有了三次革命经验的中国共产党,我坚决相信,我们是能够完成我们的伟大政治任务的……同志们,我们的大会闭幕之后,我们就要上战场去,根据大会的决议,为着最后地打败日本侵略者和
建设新中国而奋斗。为达此目的,我们要和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我重说一遍,不管什么阶级,什么政党,什么社会集团或个人,只要是赞成打败日本侵略者和建设新中国的,我们就要加以联合。——摘自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
45.4)(1)结合所学,指出中央红军长征中摆脱敌军围追堵截取得战略决定意义的军事行动。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指出“长征的结果是光荣胜利”的主要依据。(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要指出“三次革命”的相关史实。结合所学,概括指出此次会议制定的党的任务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检查官有安尼图斯,一个民主派的政治家;美立都,一个“年青而不著名”的悲剧诗人;还有李康,一个默默无闻的修词家。他们坚持说苏格拉底所犯的罪是不敬国家所奉的神并宣传其他的新神,而且还以此教导青年、败坏青年。那些起诉者
在法官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起,就到处宣扬着“有一个苏格拉底,他是个有智慧的人,他思考着天上并探究到地下的事,而且把坏的东西说成是好的。”而苏格拉底却说:“人们啊!惟有像苏格拉底那样知道自己的智慧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最终他被判死刑,并于公元前399年就刑,年约
七十岁。——摘编自[英]伯特兰·罗素《西方哲学史》材料二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
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18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们,也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使他们受到的限制。——摘编自[德]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九卷(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苏格拉底“智慧”的表现。从政治、文化两方面指出苏格拉底时代雅典社会的缺陷。(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这些思想家批判封建专制的主要思想武器。仔细阅读材料二,分析这些思想的局限性。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匡天下。——孔子《论语·宪
问》天下“定于一”——孟子《孟子·梁惠王上》四海之内若一家。——荀子《荀子·王制》材料二1645年,五世达赖喇嘛发布了重建布达拉宫的差役令,……红宫最大的宫殿就是五世达赖喇嘛灵塔享堂——司西平措殿,殿四周绘满了绚丽多彩的壁画,描绘西藏历史上卓越政治家五世
达赖喇嘛的终生事迹,其中在北京朝觐清顺治皇帝的宏大场面被画在突出的地位。这是一幅系列壁画,有其“起程”“征途”“进京”“觐见”“赐宴”“游乐”“观剧”“说法”等各项活动和顺治皇帝派大臣霞古达热康迎至青海,赏赐乘坐金顶黄桥入都等
欢迎场面。壁画藏文题记中这样描述道:五世达赖喇嘛“远离圣驾之前,下马徒步”,“皇上于十步远外下舆,执手问候”,绘声绘色地记录了这次极为重要的政治事件。——摘编自郭卫平《从布达拉宫看西藏地方与祖国的关系》材料三割台消息传至,台人“奔走相告,聚哭于市,夜以继日,哭声达于四野”
,声称“誓不从倭”。五月底,日军自基隆东北登陆,台湾义勇屡歼日军。十月二十一日,日军入台南。“不及万人的义勇军及黑旗军对抗数万人,明知势不相侔,仍能喋血奋战四月有余。日军初以唾手可得台湾,及遭到勇猛抵抗,伤亡惨重,乃肆行屠杀,抢掠
奸淫,所至人亡家破。台湾虽然沦陷,台人仍然不屈,在日本统治的半世纪中,台人的反日运动,始终未曾停止。”——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1979年,邓小平在元旦讲话中申明了收复台湾的重要性。几天后,他对参议员萨姆·努恩率领的美国参议院代表团说,中国不排除使
用武力收复台湾,否则就等于捆住自己的手脚,使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变得不可能。……1980年,邓小平在说明未来十年的主要目标时,再次将统一台湾作为目标之一。在与美国进行关系正常化谈判时,邓预期台湾将在几年内回归大陆。……历史上的先例也为邓小平提供了实现
这一目标的希望。——傅高义《邓小平时代》(1)依据材料一,概括他们思想的共同之处,指出这一“共同之处”在董仲舒思想中的体现。(2)用一句话说明布达拉宫在世界建筑史上的地位。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达赖与顺治帝的关系,并以布达拉宫所藏文物说明西藏历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
部分。(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选择作答:①结合材料和所学,写出反割台斗争中的义军首领。从维护国家主权的角度,分析台湾人民坚持斗争的意义。②写出大陆首次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及其内容。依据材料并
结合所学,概括指出“邓预期台湾将在几年内回归大陆”的有利因素。29.大国的经济和外交政策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维持帝国战略上,英国历史上存在有形和无形两手。有形的那一手,指的是通过殖民政策开疆拓土
,凭借力量而使其他国家臣服,在不平等基础上,使作为宗主国的英国收获各种各样(经济、政治、军事等)的利益。无形的那一手,则与之不同,它是通过英国与其他国家基于平等地位的更具有柔性的自由贸易方式,以英国具有先进生产力作为基础性条件,和平地攫取其他国家的经济利益。—
—摘自伍山林《如何认识经济思想的“谱系”——以英国重商主义为例》材料二帝国时期对外贸易发展的最明显特征是贸易量的大幅增长。19世纪七十年代前,德国对外贸易呈一种直线增长趋势,但长期处于入超状态。186
1年德意志关税同盟对外贸易总额为22.68亿马克,逆差为1.44亿马克,1871年外贸总额为54.39亿马克,逆差为3.11亿马克。1871年以后,受快速工业发展对原料、粮食的需求和工业品出口增长的刺激,贸易的快速增长形
势没有太大改变,但出口呈现更大的活力。1880年—1913年,虽然对外贸易仍处于入超状态,但出口由29.23亿马克增至100.97亿马克,进口由57.36亿马克增至107.5亿马克,出口增幅明显大于进口增幅。这表明德国的产品出口能力在增强,外贸总额也在快速增长。——摘编自邢来顺、吴
友法编《德国通史》材料三美国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确立的全球性优势地位,使许多国际组织为美国所左右。有的学者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已经成为美国的代言人。“在经济政策、贸易政策、社
会政策、金融政策和货币政策方面,最终是华盛顿的政治家及其顾问们在为全球一体化制定规则”。这种规则被制定出来以后,往往被视为全球性的规范,在维持全球经济秩序、促进世界贸易发展等方面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因此,美国经济在全球的优势地位,客观上对经济全球化起了推动作用。——摘编自杨卓林《美
国在全球化浪潮中的地位和作用》(1)阅读材料一,指出英国历史上“无形的那一手”的内涵。结合所学,简述英国践行这一原则的举措。用一句话概括该思想对人们“财富观”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德国在19世纪
70年代前后的国际贸易状况。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德国为扩大出口而采取的外交举措及其根本动力。(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主导的贸易政策的宗旨。简述这些规则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