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山东省青岛第五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精准解析】.doc,共(18)页,717.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d4bda8b581714729cf664e9caa6b96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山东省青岛第五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测试化学试题1.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新能源代替化石能源,利于实现低碳经济B.利用膜材料将含油污水中的油水
分离,发生的是化学变化C.研究人员在分子水平上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病理,研制抗毒疫苗D.屠呦呦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不产生二氧化碳,有利于实
现“低碳经济”,故A正确;B.利用膜材料将含油污水中的油水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B错误;C.通过研究病毒的组成和结构,在分子水平上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病理,有利于研制抗毒疫苗,故C正确;D.屠呦呦用乙醚从中药青蒿中提取出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青蒿素,故D正确;答案选B。2.下
列实验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A.无水硫酸铜吸水变蓝B.向FeCl3溶液中滴加淀粉KI溶液,溶液变蓝C.向Fe2(SO4)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D.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溶液液变浑浊,继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又变澄清【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无水硫酸铜吸
水变蓝,是CuSO4和水反应生成了CuSO4▪H2O,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向FeCl3溶液中滴加淀粉KI溶液,Fe3+把I-氧化为I2,I2遇淀粉变蓝,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C.向Fe2(SO4)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二氧化碳
通入石灰水中溶液液变浑浊,发生了反应:CO2+Ca(OH)2=CaCO3↓+H2O,继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又变澄清,发生了反应:CaCO3+H2O+CO2=Ca(HCO3)2,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选B。3.在下列物质分
类中,前者包含后者的是()序号前者后者序号前者后者A电解质化合物B悬浊液溶液C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D单质纯净物A.AB.BC.CD.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电解质是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前者不包含后者,故A
不符合题意;B.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悬浊液与溶液没有包含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C.碱性氧化物全部是金属氧化物,而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前者包含后者,故C符合题意;D.单质一定是纯净物,但纯净物不一定是单质,还可以是化合物,前者不包含后
者,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4.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金属钠着火时使用干粉(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灭火器灭火B.用试管加热固体时使用试管口向上倾斜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D.移取熔融氯化钠的坩埚,应用坩埚钳夹
持【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钠燃烧后生成的过氧化钠会与干粉灭火器产生的二氧化碳中反应放出氧气,所以不仅不能灭火,反而会助长火势,故A错误;B.一般固体都无可避免的会存在水分,加热的时候这些水分蒸发
出来,在试管口低温区域冷凝成水,如果试管口向上倾斜,那么这些水就会顺着试管流到加热区,试管在热涨冷缩中就会炸裂,故B错误;C.氢氧化钠是强碱,腐蚀性也非常强,故C错误;D.移取熔融氯化钠的坩埚,应用坩埚钳夹持,故D正确
;答案选D。【点睛】钠燃烧后生成的过氧化钠会与干粉灭火器产生的二氧化碳中反应放出氧气,钠也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易导致爆炸,因此实验室中钠着火时应该用沙土盖灭。5.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室将Na保存
在煤油中B.金属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生成物为Na2CO3C.将钠元素的单质或者化合物在火焰上灼烧,火焰为黄色D.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实验室中Na常
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故A不符合题意;B、金属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其物质转变过程为:Na→Na2O→NaOH→NaOH(水膜)→Na2CO3,故B不符合题意;C、钠元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故将钠元素的单质或者化合物在火焰上灼烧
,火焰为黄色,故C不符合题意;D、澄清石灰水与Na2CO3和NaHCO3均能反应生成难溶物CaCO3,其现象一致,无法鉴别,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向硫酸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中:Ba2++2-4SO=BaSO
4↓B.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MgCO3+2H+=Mg2++H2O+CO2↑C.金属铝溶于盐酸中:2Al+6H+=2Al3++3H2↑D.向小苏打溶液中加入盐酸:-3HCO+H+=CO2↑+H2O【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向硫酸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镁,离子反应方程式为:Ba2++2OH-+Mg2++2-4SO=BaSO4↓+Mg(OH)2↓,故A错误;B.碳酸镁微溶于水,其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二氧化碳和水,离子反应方程式为:MgCO3+2H+=Mg2++H2O+CO2↑,故B正确;C.金属铝溶于盐酸中反应生成
氯化铝和氢气,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Al+6H+=2Al3++3H2↑,故C正确;D.向小苏打溶液中加入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HCO+H+=CO2↑+H2O,故D正确;答案选A。7.非金
属单质溴与氯气的性质很相似。在探究溴单质的性质时,其基本程序应该是()A.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B.观察溴的外观性质→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C.观察溴的外观性质→预测溴的化学性质→做实
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D.预测溴的化学性质→做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得出结论→观察溴的外观性质【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探究物质的性质时其基本程序是:观察物质外观→预测物质的化学性质→做实验并观察现→分析现象,并用相应的化学知识解释-→得出结论;非金属溴与氯气的
性质很相似,所以可以根据氯气的性质预测溴的性质,则探究溴的性质时其基本程序是:先从色、态方面观察溴的外观,然后根据氯气的性质预测溴可能具有的性质,再做实验验证预测,观察实验并记录现象,再分析实验现象并用已知化学知识解释现象,最后得出结论
,答案选C。8.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A.Mg2+、Fe2+、-3NO、Cl-B.Al3+、Fe2+、Cl-、2-4SOC.K+、Na+、Cl-、-3HCOD.Na+、Ba2+、-3NO、2-4SO【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由题
干中酸性溶液可知有H+,H+、Fe2+、-3NO三者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4H++3Fe2++-3NO=3Fe3++2H2O,故A不合题意;B.酸性溶液中的H+和Al3+、Fe2+、Cl-、2-4SO均不发生反应能够大量共存,B符合题意;C.
酸性溶液中的H+与-3HCO发生反应,H++-3HCO=H2O+CO2↑,故不能大量共存,C不合题意;D.Ba2+与2-4SO将产生沉淀BaSO4,故不能大量共存,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B。9.用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O2含有的原子数为NAB.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总数为3NAC.0.1mol·L-1的MgCl2溶液中所含Cl-的数目为0
.2NAD.标准状况下,11.2LH2O所含分子数为0.5NA【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一个O2分子中含有两个O原子,标准状况下,22.4LO2的物质的量为22.4L22.4L/mol=1mol,含有的原子数为1mol×2×N
Amol-1=2NA,故A错误;B.NO2和N2O4的最简式均为NO2,46g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46g46g/mol=1mol,则所含原子总数为1mol×3×NAmol-1=3NA,故B正确;C.
0.1mol·L-1的MgCl2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则溶液中中所含Cl-的数目无法确定,故C错误;D.标准状况下水为液态,不能用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物质的量,则11.2LH2O所含分子数无法
确定,故D错误;答案选B。10.将SO2气体与足量Fe2(SO4)3溶液完全反应后,再加入K2Cr2O7溶液,发生如下两个化学反应:SO2+2Fe3++2H2O=SO42-+2Fe2++4H+,Cr2O72-+6Fe2++14H+=2
Cr3++6Fe3++7H2O,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还原性Cr3+>Fe2+>SO2B.氧化性Cr2O72->SO2>Fe3+C.两个反应中Fe2(SO4)3均作还原剂DCr2O72-能将Na2SO3氧化成Na2SO4【答案】D【解析】【分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电子
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根据①SO2+2Fe3++2H2O=SO42-+2Fe2++4H+可知还原性:SO2>Fe2
+,根据②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可知还原性Fe2+>Cr3+,则还原性强弱为SO2>Fe2+>Cr3+,A错误;B.①SO2+2Fe3++2H2O=SO42-+2Fe2++4H+中氧化性Fe3+>SO2,②
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中氧化性Cr2O72->Fe3+,所以氧化性强弱为Cr2O72->Fe3+>SO2,B错误;C.在①反应中Fe2(SO4)3作氧化剂,在②反应中Fe2(SO4)3为氧
化产物,C错误;D.重铬酸根具有氧化性,能将Fe2+氧化为Fe3+,而Fe3+的氧化性大于SO2,所以Cr2O72-也能将SO32-氧化为SO42-,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点睛】本题考查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在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
,失去电子,作还原剂,元素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物质作氧化剂,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根据氧化性、还原性的规律来分析解答。11.如图所示的装置,试管b中盛有CuSO4溶液,气球a中盛有干
燥的Na2O2粉末,U形管中注有红色的水。将气球用橡皮绳紧系在试管口。实验时将气球中的Na2O2粉末抖落到试管b的溶液中,不会发生的现象是()A.U形管内红水褪色B.试管内出现蓝色沉淀C.气球a被吹大D.U形管中水位左低右高【答案】A【解析
】【分析】Na2O2抖落到试管b的水中后发生以下反应:2Na2O2+2H2O=4NaOH+O2↑,该反应产生的O2使气球a被吹大,放出的热量使集气瓶中气体膨胀,导致U形管c端的水位下降,d端水位上升。【详解】A.实验过程中没有产生漂白性气体,U形
管内红水不褪色,故A错误;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生成的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则试管内出现蓝色沉淀,故B正确;C.由于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OH+O2↑,产生O2使气球膨胀,气球a被吹大,故C正确;D.反应放出大量热量,
使锥形瓶中空气受热膨胀而出现U形管中水位左低右高,故D正确;答案选A。12.滴有酚酞的Ba(OH)2溶液显红色,在该溶液中分别滴加X溶液后有下列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序号装置X溶液现象Ⅰ盐酸溶液红色褪去,无沉淀,灯泡亮度没有明显变化ⅡNa2SO4
溶液红色不变,有白色沉淀生成,灯泡亮度没有明显变化ⅢH2SO4溶液红色褪去,有白色沉淀生成,灯泡逐渐变暗A.实验Ⅰ中溶液红色褪去,说明发生了反应H++OH−=H2OB.实验Ⅱ中溶液红色不变,且灯泡亮度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溶液中依然存在有大量的Na+与OH−C.实验Ⅲ中
溶液红色褪去,有白色沉淀生成,灯泡逐渐变暗,说明发生了反应Ba2++OH−+H++2-4SO=BaSO4↓+H2OD.将实验Ⅱ中Na2SO4溶液换成CuSO4溶液,现象与原实验Ⅱ中的现象相同【答案】CD【解析】【分析】【详解】A.酚酞遇碱变红,Ba(OH)2溶
液显碱性,滴加盐酸,发生酸碱中和反应:H++OH-=H2O,溶液红色褪去,故A正确;B.Ba(OH)2与Na2SO4发生复分解反应:Ba(OH)2+Na2SO4=BaSO4↓+2NaOH,溶液红色不变,
且灯泡亮度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溶液中依然存在有大量的Na+与OH-,故B正确;C.H2SO4与Ba(OH)2发生复分解反应:Ba2++2OH-+2H++2-4SO=BaSO4↓+2H2O,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灯泡变暗,氢
氧根浓度逐渐减小,红色逐渐褪去,故C错误;D.CuSO4与Ba(OH)2发生复分解反应:Ba(OH)2+CuSO4=BaSO4↓+Cu(OH)2↓,溶液中离子浓度逐渐减小,灯泡逐渐变暗,氢氧根浓度逐渐减小,红色逐渐褪去,与N
a2SO4的实验现象不同,故D错误;答案选CD。13.运动会上发令枪所用“火药”的主要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撞击时发生的化学反应为:5KClO3+6P=3P2O5+5KCl,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氯酸钾是还原剂B.反应中消耗3molP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
5molC.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5D.发令时产生的白烟只是KCl固体颗粒【答案】BC【解析】【分析】在反应5KC1O3+6P=3P2O5+5KC1中,P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5价,失去5个电子,因此P是还
原剂,五氧化二磷是氧化产物。氯元素的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1价,得到6个电子,氯酸钾是氧化剂,氯化钾是还原产物。【详解】A.根据分析,氯酸钾是氧化剂,故A错误;B.根据分析,P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5价,
失去5个电子,反应中消耗3molP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3mo×5=15mol,故B正确;C.根据分析,五氧化二磷是氧化产物,氯化钾是还原产物,结合反应方程式,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5,
故C正确;D.反应中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也是固体,因此发令时产生的白烟不只是KC1固体颗粒,故D错误;答案选BC。14.设一个12C原子的质量为ag,一个R原子的质量为bg,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mol-1。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表示为A.12abB.b12aC
.bNAD.aNA【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Ar(R)=g121g12bbaa=,A错误;B.结合选项A,B错误;C.M(R)=bg·NAmol-1=bNAg·mol-1,Ar(R)=bNA,C正确;D.结合选项C,D错误;答案选C。15.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
到实验目的的是()A.利用图甲方法验证装置的气密性B.实验室里利用图乙装置制备氯气C.利用图丙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D.图丁配制1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图甲可以利用液差法(两导
管液面高度差不变)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符合题意;B.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需要加热,乙图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B不符合题意;C.碳酸钠比碳酸氢钠稳定,所以大试管内加入碳酸钠,小试管内
加入碳酸氢钠,大试管温度高,小试管温度低,碳酸氢钠受热分解,而碳酸钠受热不分解,才能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丙图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C不符合题意;D.浓盐酸需要在烧杯中稀释,容量瓶只用于配置溶液,不能用来溶解稀释,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16.现有下列物质:
①干冰;②硫酸铝;③氨水;④纯醋酸;⑤铜;⑥蔗糖;⑦漂白粉;⑧碳酸钠;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2)医疗上,常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
l(OH)3]来治疗胃酸(主要成分盐酸)过多,其理由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3)工业制备漂白粉的原理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蒸馒头时单独用小苏打做膨松剂,效果不好,但同时加入一定量的食醋(含CH3COOH),效果就理想多了,其原因是
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5)过氧化钠常用于潜水艇中的氧气供给所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答案】(1).②、④、⑧(2).①、⑥(3).Al(OH)3+3H+=Al3++3H2O(4).2Cl2+2Ca
(OH)2=CaCl2+Ca(ClO)2+2H2O(5).CH3COOH+-3HCO=CO2↑+H2O+CH3COO-(6).2Na2O2+2CO2=2Na2CO3+O2【解析】【分析】【详解】①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在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②硫酸铝在溶液中能导电
,是电解质;③氨水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④纯醋酸在溶液中能导电,是电解质;⑤铜是金属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⑥蔗糖在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是非电解质;⑦漂白粉是混化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⑧碳酸钠在
溶液中能导电,是电解质;(1)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②、④、⑧,非电解质的是①、⑥;(2)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Al(OH)3是弱碱,医疗上,常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来治疗胃酸(主要成分盐酸)过多,其理由
是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3)工业上用石灰乳和氯气反应制备漂白粉,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4)小苏打为碳酸氢钠,
受热易分解,蒸馒头时单独用小苏打做膨松剂,效果不好,但同时加入一定量的食醋(含CH3COOH),效果就理想多了,其原因是CH3COOH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乙酸钠,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3HCO=CO2↑+H2O+CH3
COO-;(5)过氧化钠常用于潜水艇中的氧气供给,所发生的反应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和碳酸钠,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17.如图是一些常见含氯产品,根据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有关氯单质和氯水的说法正确
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①液氯是纯净物,氯水是混合物②氯气可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所以氯气具有漂白性③过量的铁在少量的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2④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⑤新制
氯水放置数天后酸性将减弱(2)漂白粉常用于对环境和饮用水进行杀菌,消毒,以抑制大规模传染病爆发。写出漂白粉在空气中杀菌消毒的原理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据报道,在清洗卫生间时,因混合使用“洁厕灵”
(主要成分为稀盐酸)与“84”消毒液(有效成分NaClO),而发生氯气中毒事件,请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4)某“84”消毒液部分标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净含量:500mL密度:1.19g·cm-3主要成分:25%NaClO注意事项:密封保存,易吸收空气中CO2变质①计算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mol·L-1(保留小数点后一位)。②某实验需用250ml上述消毒液,现用NaC
lO固体配制。在配制过程中,除需要烧杯、托盘天平外还必需的仪器有___________(写三种),下列操作可能使配制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__A.移液时,未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B.溶解后未经冷却就移液C.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E.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
后,没烘干就直接使用F.定容时,仰视刻度线【答案】(1).①④(2).Ca(ClO)2+CO2+H2O=CaCO3+2HClO(3).ClO-+Cl-+2H+=Cl2↑+H2O(4).4.0(5).药匙、玻璃棒、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写三种)(6)
.ACF【解析】【分析】【详解】(1)①液氯是液态的氯气,属于纯净物,氯水是混合物,故①正确;②氯气可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次氯酸,次氯酸使红色布条褪色,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故②错误;③无论铁是少量还是过量,在少量的氯气中燃
烧均生成FeCl3,故③错误;④新制氯水中含有盐酸和次氯酸,溶液显酸性,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则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故④正确;⑤新制氯水含有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见光受热易分解,放置数天后次氯酸分解生成盐酸,溶液中的弱酸变为强酸,氢离子浓度增大,酸性将增强,故⑤错误;答案选
①④;(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在空气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质,可用于对环境和饮用水进行杀菌,消毒,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lO)2+CO2+H2O=CaCO3+2HClO;(3)Cl-具有还原性,ClO-具有氧化性,二者混用后,
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和水,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lO-+Cl-+2H+=Cl2↑+H2O;(4)①根据c=1000ρωM=10001.1925%74.5mol/L≈4.0mol/L;②某实验需用250ml上述消毒液,现用NaClO固
体配制。在配制过程中,除需要烧杯、托盘天平外还必需的仪器有药匙、玻璃棒、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A.移液时,未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导致溶质的量减少,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A符合题意;B.溶解后未经冷却就移液,配制完成冷却后,溶液液面下降,溶液体积偏小
,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故B不符合题意;C.移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导致溶质的量减少,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C符合题意;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故D不符合题意;E.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烘干就直接使用,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故E不
符合题意;F.定容时,仰视刻度线,溶液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F符合题意;答案选ACF。18.目前,世界上多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来生产金属钠:2NaCl(熔融)通电2Na+Cl2↑,己知物质A、B、C、D、E、F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请按要求书写:(1)A→C的离子方程式_____
______,C→E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2)B→D的反应现象为:___________,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3)E+F→NaCl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答案】(1).2Na+2H2O=2Na++2OH-+H2
↑(2).2OH-+CO2=2-3CO+H2O(3).剧烈燃烧,产生棕红色的烟(4).3∶2(5).Na2CO3+CaCl2=CaCO3↓+2NaCl【解析】【分析】已知2NaCl(熔融)通电2Na+Cl2↑,根据流程所示,A和B反应生成NaCl,则A为Na,B为Cl2;Na与
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C为NaOH,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E为Na2CO3;Cl2与Fe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FeCl3,D为FeCl3,NaOH与FeCl3反应生成Fe(OH)3和NaCl,FeCl3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Fe(OH)3和CaCl2,F为CaCl2,Na2CO3与C
aCl2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详解】(1)A→C为Na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C→E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离子方程式为2OH-+CO2=2-3CO+H2O;(2)B→D为Fe在点燃条件下与Cl2反应生成FeCl3
,化学方程式为:2Fe+3Cl2点燃2FeCl3,反应现象为:剧烈燃烧,产生棕红色的烟;反应中Fe为还原剂,Cl2为氧化剂,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3)Na2CO3与CaCl2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19.某学习小组探
究潮湿的Cl2与Na2CO3反应的产物,进行如下实验根据设计要求回答:(1)X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写出烧瓶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试剂Y是____________,E装置中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C中Cl2与Na2CO3以等物质的量反应,且生成的气体产物仅为Cl2O,固体产物两种,其中之一NaHCO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设计实验方案验证C中生成的固体中存在HCO3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分液漏斗(2).MnO2+4H
++2Cl-Mn2++Cl2↑+2H2O(3).饱和NaCl溶液(4).Cl2+2OH-=Cl—+ClO—+H2O(5).2Cl2+2Na2CO3+H2O=2NaHCO3+2NaCl+Cl2O(6).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于试管中
,加水溶解,滴加足量BaCl2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再向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若变浑浊,说明固体中含有碳酸氢根离子或取少量固体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向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固体中含有碳酸氢根离子【解析】【分析】(1)实验室制氯气时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来制,X仪器名称是分液
漏斗;(2)用饱和食盐水来吸收氯气中的杂质氯化氢;E用来吸收尾气;(3)装置C中Cl2与Na2CO3以等物质的量反应,且生成的气体产物仅为Cl2O,固体产物两种,其中之一NaHCO3,另一种是氯化钠;(4)根据HCO3ˉ的性质设计。【详解】(1)实验室用二氧
化锰和浓盐酸制氯气,X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烧瓶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nO2+4H++2Cl-Mn2++Cl2↑+2H2O;(2)用饱和食盐水来吸收氯气中的杂质氯化氢,试剂Y是:饱和NaCl溶液;E装置中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Cl2+2OH-=Cl-+ClO-+H2O;(3)装置C中Cl2与Na2CO3以等物质的量反应,且生成的气体产物仅为Cl2O,固体产物两种,其中之一NaHCO3,另一种是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l2+2Na2CO3+H2O=2N
aHCO3+2NaCl+Cl2O;(4)设计实验方案验证C中生成的固体中存在HCO3ˉ,可以用利用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也可以配成溶液后,先排除碳酸根根离子的干扰,再检验碳酸氢根,方法是: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足量BaCl2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再向试
管中滴加NaOH溶液若变浑浊,说明固体中含有碳酸氢根离子。另一方法是:取少量固体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向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固体中含有碳酸氢根离子。20.膨松剂在面包制作过程中发生反应产生气体,使面包变得松软。已知某膨松剂含碳酸氢钠、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化学兴趣小组对该膨松剂
进行如下探究:【查阅资料】:碱石灰不与氨气反应,常用于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常用浓硫酸吸收氨气。实验一:检验膨松剂成分在玻璃管中加入该膨松剂,按下图连接好装置(铁架台略去,下同)。点燃酒精灯:(1)关闭铁夹2,打开铁夹1,观察
到现象:___________,说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2)打开铁夹2,关闭铁夹1,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说明产物中有氨气;(3)充分加热后,玻璃管中仍有固体,结论:该膨松剂的成分是___________(化学式)。实验二:测定膨松剂受热产生气体的量用下图装置
测定该膨松剂样品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整套装置气密性良好,各装置中气体吸收剂足量)(4)将8g膨松剂装入装置B中,通过测定实验前后装置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加热前,先对已连接好的装置A、B和C通一段时间的空气,再连接上
装置D、E;加热过程中,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停止加热后,应继续通入空气一段时间的目的是___________。(5)测定氨气的质量:将上图装置中___________(填字母)的连接顺序对调。另取8g膨松剂装入装置B中,通过测定实验前后装置C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
的氨气的质量。【解释与结论】同学们进一步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后,认为该膨松剂质量良好。【反思与评价】实验II中,若没有装置E,造成测定结果可能会_____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答案】(1).澄清
石灰水变浑浊(2).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3).NaHCO3、NH4HCO3(4).D(5).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水蒸气和氨气(6).将装置B中二氧化碳全部赶入装置D中(7).CD(8).偏大【解析】【分析】实验二:通过测定实验前后装置D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二氧化碳的
质量,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和氨气,加热前,先对已连接好的装置A、B和C通一段时间的空气,再连接上装置D、E是:除去装置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停止加然后,应继续通入空气一段时间的目的是:将装置B中二氧化碳全
部赶入装置D中。【详解】(1)关闭铁夹2,打开铁夹1,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所以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2)打开铁夹2,关闭铁夹1,由于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进入无色酚酞试液中的气体如果能使酚酞变红,说明显碱性,
产物中有氨气;(3)加热后有氨气生成,说明含有碳酸氢铵,充分加热后,玻璃管中仍有固体说明含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加热后能生成碳酸钠固体,则该膨松剂的成分是NaHCO3、NH4HCO3的混合物;(4)通过测定实验前后装置D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
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装置C的作用是为了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硫酸能与氨气反应生成硫酸铵所以也除去了氨气,加热过程中,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水蒸气和氨气,E装置是为了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进入装置D中,加热前,先对
已连接好的装置A、B和C通一段时间的空气,再连接上装置D、E,停止加然后,应继续通入空气一段时间的目的是:将装置B中二氧化碳全部赶入装置D中;(5)测定氨气的质量:将上图装置中CD的连接顺郅对调,另取8g
膨松剂装入装置B中,通过测定实验前后装置C的质量,共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的氨气的质量;E装置是为了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进入装置D中,如果没有E装置,空气中二氧化碳会进入D装置,造成二氧化碳增多,结果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