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八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3 页
  • 大小 4.577 MB
  • 2024-10-1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八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八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八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0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八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含解析.docx,共(23)页,4.577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912741684fce2de543cd7b5b324943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2-2023学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八一中学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一、单选题读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轨迹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自2020年元旦至我国国庆节,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方向是()A.一直向北B.一直向南C.先向北后向南D.先向南后向北

2.在我国国庆长假期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处于图中的()A.a、b之间B.b、c之间C.c、d之间D.d、e之间3.自2020年五一劳动节至我国国庆节,地球公转速度的总体变化是()A.越来越快B.先变快后变慢C.越来越慢D.先变慢后变快【答案】1.C2.C3.D【解析】【1题详解

】元旦为1月1日,我国国庆节为10月1日。由图可知,自元旦到我国国庆节,太阳直射点先向北移后向南移,C正确,ABD错误。故选C。【2题详解】我国国庆长假为10月1日至10月7日,此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即图中c、d之间,C正确,ABD错误。故选

C。【3题详解】地球公转速度1月初最快,7月初最慢。而五一劳动节至我国国庆节为5月1日到10月1日,中间经过了7月初即公转速度最慢的点,故应为先变慢后变快,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和速度: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

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2、轨道: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3、周期:(1)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2)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365天5时48分46秒。4、速度: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

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4.下列关于图中各地貌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受断裂作用下陷形成B.乙地受地壳水平挤压形成C.丙地为背斜顶部侵蚀形成D.丁地受板块张裂作用形成5.某地质

研究员从丁地出发到乙地,沿途地表岩层新老关系的变化情况是()A.由新变老B.先由老变新,再变老C.由老变新D.先由新变老,再变新【答案】4.B5.D【解析】【4题详解】图中甲地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顶部受外力侵蚀形成谷地,故A错误。乙地受地壳水平挤压形成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故B正确。丙地受断裂作用下陷形成谷地,故C错误。丁地由于地壳水平运动挤压形成,故D错误。故选B。【5题详解】根据“地质构造与地貌”相关知识可知,背斜岩层中部老,两翼新。向斜中部新,两翼老。分析图片,从丁地出发到乙地,是从背斜的一侧经过

背斜谷地甲处,到达背斜另一侧,再到达向斜山顶部。甲处岩层最老,因此沿途岩层先由新变老,再变新,故D正确。故选D。【点睛】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的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作褶皱。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

起,形成山岭;向斜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形成谷地。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产生裂隙,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由于受到挤压,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相对高耸形成山岭。背斜中间老,两翼新;向斜中间新,两翼老。某日,小程在微信群聊“只有歌声能表达”上看到各位安徽宣城好友当天发的微信:甲:我的黑夜比白天多

;乙:北风那个吹;丙:坐看青竹变琼枝。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该日,下列诗句最符合宣城季节特征的是()A.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C.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7.该日,宣城的天气状况最有可能是下列哪种天

气系统造成的?()A.B.C.D.【答案】6.D7.C【解析】【6题详解】材料“黑夜比白天多,北风那个吹,青竹变琼枝”说明宣城处于冬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说的是春天景色,A错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说的是夏天景色

,B错误;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说的是秋天景色,C错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的是冬天景色,故D正确。故选D。【7题详解】由题中材料可知,宣城吹北风,“青竹变琼枝”说明有降雪,可推测是冷锋过境,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面,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冷锋过境时

容易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冷锋过境后,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所以气温湿度骤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冷锋在我国一年四季都有,尤其在冬半年更常见;冷锋移动速度快,强度大,历时短。下图

为某年3月16日17时某区域近地面天气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从①地经②地到③地,天气变化可能是()A.气温:暖—冷—暖B.气压:低—高—低C.降雨:晴—雨—晴D.风向:

西北风—西南风—东南风9.若图示虚线范围内出现灾害性天气,则该地()A.返青期小麦可能遭遇冻害B.水平气压梯度力减小C.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D.大气逆辐射减弱【答案】8.D9.A【解析】【8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判读

,①地为冷锋锋后,受冷气团影响,多阴雨天气;②地位于冷锋锋前,受暖气团影响,此时是晴天;③地于暖锋锋前,受冷气团控制,可能是连续阴雨天气;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结合前面分析,从①地经②地到③地,天气变化可能是气温:冷→暖→冷,A错误;气压:高→低,B错误;降雨:雨→晴→雨,C

错误;根据北半球风向的定律,三地风向为:西北风—西南风—东南风,D正确。故选D。【9题详解】由经纬度位置可以判断,图示区域位于我国华北、东北,在冷锋锋后,冷锋过境后气压上升,气温下降,往往伴随降温、大风、冰雪等天气,结合题干时间可知3月正值小麦返青期,

可能遭遇冻害,A正确;该地区此时段降温明显,温差增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增大,B错误;此时段冷锋过境,冷锋过境后气压上升,气温下降,容易出现大风、雨雪天气,大气削弱作用增强,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减小;雨雪天气,大气逆辐射减增强,CD错误。故选A。【点睛】锋面是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而形成的交界面,它

是一个狭窄而又倾斜的过渡地带。气旋就是低气压,在北半球,它是气流从四周向中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天气系统。地面气旋一般和锋面联系在一起,我们称之为锋面气旋。它是我国北方中高纬度地区常见的天气系统。读我国某区域绿洲农业系统土、水、气、生相互作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图中①②③所

代表的环节最有可能分别是()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B.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C.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增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11.该示意图体现了()A.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B.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自

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答案】10.C11.B【解析】【10题详解】读图可知,地面蒸发的水汽多,空气湿度才增大,①是地面蒸发的水汽增多。最高温度降低,气温变幅减小,根据箭头方向对应②。蒸腾作用加强,降水增加,湿度增大,对应③。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1题详解】在灌溉影响下,该系统各个要素统一演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特征,B正确。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是指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其组合在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该图体现不出地理环境地域分异,A错误。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是指环境系统具有一定自动调节功能的特

征,即在人类活动作用下,若环境结构所发生的变化不超过一定的限度,环境可以借助于自身的调节功能使其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该图体现不出相对稳定性,C错误。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不是无穷的,且该图体现不出,D错误。故选B。【点睛】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读“沿海地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12.该山地可能位

于()A.北半球亚热带地区B.北半球温带地区C.南半球亚热带地区D.南半球温带地区13.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主要受下列哪一因素的影响()A.信风带B.西风带与副热带高压带C.西风带D.季风【答案】12.D13.C【解析】【12题详解】基带为

落叶阔叶林可以判断该地位于温带;同一种自然带北坡高于南坡,说明北坡为阳坡,南坡为阴坡,可以判断该地位于南半球。D正确,ABC错误,故选D。【13题详解】该山地的基带自然带与水平自然带相同,因此该地水平自然带属于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半球没有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受西风带影响形成的,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南北半球阳坡与阴坡判断一般原则:太阳在南方,则山的南侧为阳坡(南坡),北侧为阴坡(北坡);太阳在北方,则山的南侧为阴坡(南坡

),北侧为阳坡(北坡)。可以简单说成,阳坡向着太阳,阴坡背着太阳。或说,太阳照到的一侧为阳坡,太阳照不到的一侧为阴坡。此规则南北半球均适用。福建土楼是客家文化的象征,是中原汉民族即客家先民沿黄河、长江、汀江等流域辗转迁徙后,将远古的土生建筑艺术发扬光大并推向极致的特殊产物。土

楼的墙壁经过反复的夯筑,下厚上薄,厚处可达1.5m,屋顶大多采用“人字形”的双坡屋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图中土楼反映了当地()A.气候湿热B.河网密布C.地势低平D.地质稳定15.与方形土楼相比,圆形土楼()A.减少实用面积B.防震性能减弱C.防御功能增强D.通风、采光减弱16.

福建土楼建筑的特点为()A.采用土墙建筑,防雨水侵蚀功能差B.有利于客家人和原住民的和谐共处C.圆形设计有利于收集雨水资源D.圆形构造稳定牢固,抗震性强【答案】14.A15.C16.D【解析】14题详解】由材料“屋顶大多采用‘人字形’的双坡屋顶,墙体厚实”

可知,该地气候湿热,“人字形”屋顶有利于排水,墙体厚有利于隔热,A正确,BCD错误。故选A。【15题详解】由于圆形没有死角,所以通风、釆光效果更好,D错误;圆形没有死角,因此实用面积更大,抵御外敌能力更强,A错误,C正

确;圆形土楼能更均匀地传递水平地震力,因此有更强的防震性能,B错误。故选C。【16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福建土楼,在修筑过程中墙壁经过反复的夯筑,下厚上薄,厚处可达1.5m,且上部有瓦遮挡,防雨水侵蚀的能力强,A

错误;客家人原是中原一带汉民,因战乱、饥荒等各种原因被迫南迁。且客家人是单独住在一起,不利于与原住居民的和谐,B错误;南方降水多,圆形设计不是为了收集雨水资源,C错误;圆形构造稳定牢固,抗震性强,D正确。故选D。【点睛】福建土楼是客家文化象征,圆形土楼

设计具有代表性,反映出当地地理环境特征。在使用面积、防震能力、军事防御和通风采光方面具有很重要意义。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省五十年代共有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下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居成第二。

西部一批烟波浩森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水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除闻名中外的罗布泊外,东西居延海、艾丁湖(海拔一155m)已是一片荒漠。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7.使“八百里洞庭湖”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①蒸发加剧②围湖造田③流域内降

水减少④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积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18.要保护洞庭湖的生物多样性主要措施有()①建立生态走廊②合理放牧③建立自然保护区④实行禁渔期制度⑤引进外来物种A.①②④B.②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17.B18.C【解析】【17题详解】洞庭湖所在区域为亚热带季风

气候区,雨热同期,水稻种植业发达,围湖造田现象严重,②正确;长江上游地区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导致下游湖区泥沙淤积量增加,湖泊面积减小,④正确;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湖泊所在区域可能伴随着蒸发加剧以及降水量的变化(不一定减少),但①③均不是主要原因,排除①③;故选B。【18题详解】生物多样性是人类

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保障,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建立生态走廊和自然保护区,并实行禁渔期制度,全方位健全保护措施,①③④正确;洞庭湖属于湿地,湿地不宜进行放牧,引进外来物种有可能会危及当地生物安全,②⑤错误;故选C

。【点睛】湿地的保护措施:保护湿地的措施可归纳为三个方面:(1)现存的天然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2)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田;(3)已经退化的土地: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内蒙古磴口县地处乌兰布和沙漠东部边缘,在多年治沙的背景下,成功

建成了一个集光伏发电、设施农业、生态旅游于一体的治沙产业园。下左图示意生态治沙模式,右图示意“光伏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羊”的生态农业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磴口县生态治沙模式的核心环节是().A.牧草种植B.牛羊饲养C.果蔬种植D

.甘草种植20.该环节产生的环境效益是()A.提高经济效益B.恢复沙地生态C.增加就业机会D.发展特色旅游【答案】19.D20.B【解析】【19题详解】读图分析,根据箭头方向,治理沙漠的措施首先是种植甘草,所以生态治沙模式的核心环节是甘草种植。故选D。【20题详解】甘草种植环

节的环境效益主要是生态效益,该地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荒漠化严重,沙地广布,土地生产力低,种植甘草使植被覆盖率增加,利于增强固沙能力,恢复沙地生态,有利于增加土壤肥力,恢复土地生产力,B正确。A、C、D项不是环境效益,错误。故选B。【点睛】光伏治沙原理。光伏组件板遮蔽

阳光直射有效降低了地表水的蒸发;光伏板的遮阴效果能使蒸发量减少20%到30%,并且光伏组件板还能够有效降低风速。这能很好改善植物的生存环境。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包括牧草在内的众多地表植被才得以生长;而地表植被的出现又反过来有助于

地表的固沙保水,生态的改善对太阳能发电同样是有利的。扬起的灰尘对发电量的影响比较大,而植被能减少灰尘的扬起。由此可见,由于光伏组件板对于阳光直射的阻隔而产生新的生态环境对于荒漠化治理产生了正向作用,产生一种多赢的结果。沙坡头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荒漠、草原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据此,完成下面小

题。21.沙坡头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物种锐减B.土地荒漠化C.水土流失D.酸雨污染22.产生该环境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气候干旱B.植被稀少C.过度放牧D.乱砍滥伐【答案】21.B22.A【解析】【21题详

解】题中信息表明,沙坡头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荒漠、草原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由于人们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导致土地荒漠化加剧,因此沙坡头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B正确;由于人们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导致土地荒漠化加剧,会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导致物种锐减,但

只是土地荒漠化的结果或危害,A错误;当地降水稀少,地表径流少,水土流失不严重,C错误;当地工业较落后,排放的酸性气体较少,且雨水较少,酸雨污染较少,D错误。故选B。【22题详解】根据前面判断,当地主要环境问题是土

地荒漠化。当地气候干旱,导致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导致荒漠化,因此气候干旱是产生土地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原因,A正确;植被稀少是气候干旱的表现,B错误;过度放牧、乱砍滥伐,不是自然原因,C、D错误。故选A。【点睛】土地沙漠化: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

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狭义的荒漠化(即:沙漠化)乃是指在脆弱的生态系统下,由于人为过度的经济活动,破坏其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变化过程。石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的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的现象。下图示意

石漠化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3.图示地区最有可能位于()A.华北平原B.黄土高原C.云贵高原D.塔里木盆地24.关于石漠化产生的人为原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气候暖湿,岩溶地貌广布B.过度开垦,植被破坏严重C.地形

崎岖,土层厚度较薄D.过度放牧,草场破坏严重25.该地区石漠化的持续扩展会()A.扩大当地生产空间B.加快全球气候变化C.减轻洪涝灾害威胁D.加剧水资源的短缺【答案】23.C24.B25.D【解析】【23题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图

中所示地区出现石漠化现象,最有可能是在云贵高原,是我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区域,故C正确;华北平原主要是土壤盐碱化,A选项错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但是由于黄土覆盖较厚,基岩裸露现象几乎没有,B选项错误;塔里木盆地,地处我国西北地区,气候

干旱,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D选项错误。故选C。【24题详解】根据上题的分析,石漠化主要出现在我国的云贵高原,地势起伏大,耕地有限,且土层薄,过度开垦导致植被破坏严重,产生荒漠化。故B选项正确。AC是自然原因,过度放牧一般是在半干旱地区或干旱地区,D错误。

故选B。【25题详解】该区域石漠化如果持续扩展,将导致区域内植被更加稀少,裸露的岩石面积扩大,生产力迅速下降,A选项错误;石漠化只会导致区域内气候有所变化,B选项错误;由于表层土壤流失,基岩裸露逐渐增多,地表径流增多,将会增加洪涝灾害的威胁,同时地表径流迅速流走,水资源缺乏,C选项错误;石漠

化持续扩展,气候越来越干,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D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石漠化,亦称石质荒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导致石漠化的主要因素是人为活动。石漠化发展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土地资源的丧失,由于石

漠化地区缺少植被,不能涵养水源,往往伴随着严重人畜饮水困难。石漠化的形成自然因素是石漠化形成的基础条件;人为因素是:过度樵采、不合理的耕作方式、过度开垦、乱砍滥伐、乱放牧。鹤岗市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之一,目前在尚有26亿吨煤炭资源有待开

发的条件下,自身发展却面临诸多困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6.鹤岗市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是()A.资源枯竭,生态破坏严重B.产业结构单一,增长方式粗放C.位置偏远,交通闭塞D.腹地狭小,劳动力匮乏27.目前,有利于鹤岗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有()①加大对资源密集型

产业的投资②重点发展高精尖产业③打造煤电化工基地④打造绿色食品之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26.B27.D【解析】【26题详解】从文字材料可知,鹤岗目前还有26亿吨煤炭,因此资源并未枯竭,A错误;劳动短缺

和交通闭塞并不符合鹤岗的区域特征,CD错误;鹤岗市为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对于资源依赖性较强,导致经济发展走向衰落,B正确。所以选B。【27题详解】从鹤岗的区域特征出发分析,鹤岗位于东北平原,黑土地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开阔,适合发展绿色农业,从原来的单

一的产业结构,围绕煤炭资源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③④正确;加大对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投资,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①错误;鹤岗市的技术水平较低,不适宜发展高精尖产业,②错误。所以选D。【点睛】黑龙江省鹤岗市,因煤而生、因

煤而兴,是一座地地道道的“煤城”,城市生态一度受到严重破坏。通过坚持生态立市,推进城市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短短几年时间,鹤岗实现生态环境提升、城市面貌改观、产业发展调整、百姓生活大变样的华丽转身。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山西省大同市是

中国大型煤炭能源基地之一,素有“煤都”之称。近年来,大同市多措并举,实现了从“煤都黑”到“大同蓝”的转型。在此过程中,大同市大力发展新能源,下图示意大同市新能源产业链。极力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28.大同市素有“煤都”之称时,最可能处于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示意图(下

图)中的哪个时期().A.兴起期B.繁荣期C.衰退期D.新生期29.大同市实现从“煤都黑”到“大同蓝”的转型所采取的措施可行的有()①延长产业链,提升原有资源(煤)的利用价值②开发新的资源,构建以新能

源为基础的产业体系③大力发展汽车制造业,提升地区经济实力④带动产业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⑤完善交通运输网,提升原煤外运能力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⑤D.①②④【答案】28.B29.D【解析】【28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同市素

有“煤都”之称时,最可能处于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的繁荣期,以煤炭产业为主,B正确;兴起期是煤炭最初开采时期,还不能被称为煤都,A错误;由材料“近年来,大同市多措并举,实现了从“煤都黑”到“大同蓝”的转型”可知,大同

在繁荣期,就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可能走向新生期,不会陷入持续的衰退。CD错误。故选B。【29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同市实现从“煤都黑”到“大同蓝”的转型所采取的措施可行的有延长产业链,提升原有资源(煤炭)资源的利用价值,①正确;由材料“在此过程中,大同市大力发展新能源,极力

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可知,开发新的资源,构建以新能源为基础的产业体系,②正确;没有大力发展汽车制造业,同时大力发展汽车制造业可能带来新的环境污染,③错误;带动产业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④正确;提升原煤

外运能力,会加快煤炭资源枯竭,不利于区域呆持续发展,⑤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我国产业结构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深度调整:1、以技术创新为基础,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产业调

整中的重要作用;2、加快产业整合,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由劳动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由高耗能转为低碳经济(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3、解决生产能力过剩,促使部分低效率企业实施行业转型。产业结构升级是指产业结构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转变的过程或趋势。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合理

化和高级化两个方面。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各产业之间相互协调,并带来最佳效益的产业结构,表现为产业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经济技术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趋向协调平衡的过程;产业结构高级化,又称为产业结构升级。下图示意我国某省区产业链结构。近年来,该地②输出比重大大提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0.促使该地

产业链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劳动力B.交通C.市场D.煤炭资源31.近年来,该地②输出产品比重变化带来的积极影响是()A.降低运输成本,缓解交通压力B.降低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C.发展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D

.实现产业升级,减少用工数量【答案】30.D31.A【解析】【30题详解】从图中可知,煤炭开采是整个产业链接核心,箭头指向显示,有了煤炭开采业,才有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所以主导因素是原料煤炭资源,D正确

。市场、劳动力、交通是主要因素,起重要影响作用,但不是主导因素,ABC错误。故答案选D。【31题详解】输煤,运量大,运输成本高,输电可以大大降低运输费用,同时缓解交通压力,A正确。在当地将煤加工发电,会加重当地的大气

污染,B错误。由输出煤炭转为输出电力,不是发展新兴产业,仍然是传统工业,C错误。②输电比重大大提升不能实现产业升级,仍是传统重工业,D错误。故答案选A。【点睛】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类型(天然国土)。资源型城市即城市的生产和发展与

资源开发有密切关系。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累计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难题。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2.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A.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B.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C.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D.发展投资少、耗能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33.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资源枯竭型城市()A.国内(地区)生产总值一

定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下降B.第一、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C.人口大量迁往其他城市或郊区就业D.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答案】32.B33.D【解析】【32题详解】在目前的能源供需状况下,禁止开采煤炭和石油尚不实际,应合理、适度开采煤炭和石油资源,

同时积极开发绿色新能源,B错误;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因地制宜,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发展投资少、耗能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等措施,都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的有效措施。ACD正确,不合题意,B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33

题详解】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如果做到合理、及时的转型,国内(地区)生产总值不一定会下降,A错误;经济转型不一定主要转向第三产业,应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故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一定上升,B错误;经济转型中,新的产业发展起来后可提供大量就业岗位,需要大量劳动力,所

以不一定会引起人口大量迁往其他城市或郊区,C错误;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会降低对资源的依赖,D正确。故选D。【点睛】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特点,新产业的选择必须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新的产业必须是劳动密集型的,不能是简单的资本

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因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在转型的过程中,不仅要解决发展问题,同时要解决就业等民生问题。第二,选择的产业必须是内生外向型的。因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如同羸弱的病人经不住大补。如果简单发展内向型经济,必然受到内需不足的严重制约。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产业必须是既能拉动内部人员就业,

又能为销往外部地区的产品提供服务。第三,新产业必须符合新的发展观。新产业的选择必须是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全面发展的产业,即必须是关联程度高的产业,通过一个产业的发展能够带动一系列产业的综合发展。第四,新的产业必须是符合新的市场需求的产业。读辽中

南部分矿产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问题。34.加快该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有()①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②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③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④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

.①③④35.有关解决该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困境的举措,叙述不正确的是()A.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B.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C.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D.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答案】34.A35.B【解析】

【34题详解】为了加快该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可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改变重工业为主的结构,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①②正确。该地区水资源短缺,不适宜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③错误,B、C、D排除。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减少高耗能产业,④正确,A正确。故选A。【35题详解】的优

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可以减少对资源的消耗,A不符合题意;禁止开采煤炭、石油,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不是合理的措施,B符合题意;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利于帮助该地区解

决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困境,C不符合题意;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利于帮助该地区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困境,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路径:1、加快资源型产业的退出。2、扶

持新型主导产业。3、实现产业接续和替代。4、培育发展重点企业和拳头产品。5、强化主导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协调程度。6以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带动经济顺利转型。7、建立并完善多元投资体制。二、综合题36.下面是甲、乙两岛屿位置及气候资料图。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说出甲、乙两岛的气候类型。(2)写出甲岛气候的主要特征。(3)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类型分布规律的主要差异。(4)简述甲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的主要有利影响及乙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影响。【答案】(1)亚热

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2)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具有海洋性特征,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较多。(3)甲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乙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西岸。(4)甲地夏季高温,水热充足,雨热同期;乙地阴雨天多,光照少,昼夜温差小,不利于谷物的成

熟。【解析】【分析】本题以日本九州岛、爱尔兰岛及两地气候资料设置试题,涉及气候类型的判断、气候特征的描述、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气候相关知识的获取、解读和运用能力。【小问1详解】由经纬网定位

可知,甲地为日本九州岛,乙地为爱尔兰岛,再由气候类型的判断“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可知甲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小问2详解】由上题知本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可知气候类型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再由九州岛位于亚洲东南部的海洋中,四面环海,海洋性较为突出,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

凉爽,降水较多。【小问3详解】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受西风带影响,位于大陆西岸30°至40°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由季风环流控制,位于大陆东岸25°至35°地区。【小问4详解】甲地气候主要表现为夏季高温,热量丰富,降水丰富,且水热搭配协调,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等好暖喜湿类作物的生长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气候温凉,阴雨天气多,光照少,不利于谷物的成熟,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从而发展乳畜业。37.读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和某海域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海域位于____半球。(2)若该环流位于太平洋,

图中①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____渔场,它位于d____洋流和____(洋流名称)的交汇处。世界上同属此种原因形成的大渔场还有____渔场和____渔场等。(3)若②海区有一大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是____;(4)b洋流对沿岸的气候有何影响_

___(5)若此时北印度洋的洋流环流与图示环流方向相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地球公转至近日点附近②开罗正值多雨时节③正是南极科考的良好时期④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郑州市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将达最小值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下图中能正确表示甲图b洋流

的是()A.B.C.D.【答案】(1)北(2)①.北海道②.日本暖流③.千岛寒流④.纽芬兰⑤.北海渔场(3)加快进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4)降温减湿(5)A(6)D【解析】【分析】本大题以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和某海域等温线分布图为材料,设置六道小题,涉及洋流的分布规律、洋

流的性质、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洋流的分布规律。以30°为中心的中低纬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南半球呈逆时针,图中为顺时针,应为北半球。【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世界洋流的分布及主要渔场分布。若图为太平洋海域,①处有日本暖流(

d)与千岛寒流交汇形成的北海道渔场;同属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渔场还有纽芬兰渔场与北海渔场。【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洋流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洋流可以加快污染物的净化,降低污染程度,但扩大污染物的范围。【小问4详解】b处为较高纬(低温)流向较低纬(高温)的洋流,为寒流,对沿岸气候起到降

温减湿的作用。【小问5详解】本题考查北印度洋洋流运动规律、气候类型特点及公转相关知识。北印度洋洋流规律为夏顺冬逆,当北印度洋的洋流环流与甲图示环流方向相反时,即为逆时针时,应该为北半球的冬季,地球公转可能在近日点(1月份)附近,①正确

;开罗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正值多雨时节,②正确;南极科考最好的季节为当地的暖季,即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的冬季,③正确;冬季,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的郑州市太阳高度角较小,为保证太阳能最佳吸热效果,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应达到较大值,④错误。故选A。

【小问6详解】本题考查洋流的性质判读。从第(1)问可知,图甲为北半球的洋流,b处为较高纬(低温)流向较低纬(高温)的洋流,为寒流。而四个选项中,从气温的分布可知,AB为南半球,AB错误;CD为北半球,等温线的凸向即为洋流的流向,因此C为高温区流向低

温区的暖流,D为低温区流向高温区的寒流,D正确,C错误。故选D。3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21年3月15日至16日,强沙尘天气影响我国的西北及华北地区。从强度上看,这是近十年以来最强的一次沙尘暴天气。材料二宁

夏沙坡头地区(图1)位于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包兰铁路经过此地。图2为黄河流域局部示意图。图3为某校地理兴趣小组模拟某地貌实验示意图。(1)甲地由于____作用,形成深厚的黄土层;后地壳抬升,再长期遭受____作用,导致地表_

___(地貌特点)。(2)图1中图例X表示的地貌是____,该地区的主导风向为____。该地貌广泛分布于我国下列哪个地区____。A柴达木盆地B.四川盆地C.东北平原D.塔里木盆地(3)为保障列车安全运行,图1中沙障可通过____(工作原理),达到削弱风沙的

目的。治理风沙灾害除.上述措施外,还可采取____等生物措施。(4)某校地理兴趣小组模拟X地貌实验,见图3,用玻璃制成箱体,在风的入口附近堆放5~10厘米厚的大小不均的干燥沙粒,用电动吹风机向里吹风。实验中,风力

越大,所吹扬起的沙粒____。当停止吹风时,____先沉积。【答案】(1)①.风力沉积②.流水侵蚀③.千沟万壑(2)①.新月形沙丘(或流动沙丘)②.西北风③.D(3)①.增大地表粗糙程度(地表摩擦),降低风速度②.植树种草、恢复植被(4)①.越多(或粒径越大)②.颗粒大的(

沉的)先沉积【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风沙地貌,荒漠化的治理措施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甲地

位于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的形成受到风力沉积作用的影响,形成深厚的黄土层,之后地壳抬升,再经过长期的流水侵蚀作用,导致地表千沟万壑,形成独特的黄土地貌。【小问2详解】图中X地貌为新月形沙丘地貌,迎风坡坡度缓,背风坡坡度陡,结合图中沙丘形态可知

,该区域主导风为西北风,该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沙丘地貌最为常见,D正确。相比而言,柴达木盆地沙丘地貌无塔里木盆地典型(且该区域的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柴达木

盆地地处青藏高原,受冬季西北风影响相对较小),A错,四川盆地和东北平原降水相对较多,沙丘地貌并不典型,BC错。故选D。【小问3详解】图1中的沙障位于沙丘与铁路之间,沙障通过增大的地表摩擦力,增大地表粗糙程度,有利于降低风速,促进风沙沉积。除了该措施以外,还可以通过植树种草,恢复植被等生物措

施,抑制风沙侵袭。【小问4详解】当风力越大时,其侵蚀搬运能力越强,扬起的沙粒越多,且沙粒的粒径越大,当停止吹风的时候,颗粒大的沙粒率先沉积,颗粒小的沙粒后沉积。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

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666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