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 化学 试题.docx,共(11)页,774.138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8d3db522977090c91b4375f2a4c594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2-2023学年双鸭山一中高二(上)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1.对于可逆反应A(g)+3B(s)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A)=0.3mol·L-1·s-
1B.v(B)=1.2mol·L-1·s-1C.v(D)=0.8mol·L-1·min-1D.v(C)=0.5mol·L-1·s-12.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度,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①NaOH固体;②2HO;③3
CHCOONa固体;④NaNO3固体;⑤KCl溶液;⑥4CuSO溶液A.①②⑥B.②③⑤C.②④⑥D.②③④3.下列反应一定属于非自发进行的是()A.N2(g)+2O2(g)=2NO2(g)△H=+67.7k
J/molB.CaCO3(s)=CaO(s)+CO2(g)△H=+1921.8kJ/molC.C6H12O6(s)+6O2(g)=6CO2(g)+6H2O(l)△H=-2804kJ/molD.2CO(g)+O2(g)=2CO2(g)△H=-566kJ/mol4.依据下列热化
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A.已知2H2(g)+O2(g)=2H2O(g)ΔH=-483.6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ΔH为-241.8kJ/mol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ΔH>0,则金刚石
比石墨稳定C.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4kJ/mol,则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D.已知2C(s)+2O2(g)=2CO2(g)ΔH1;2C(s)+O2(g)=2CO(g
)ΔH2;则ΔH1>ΔH25.下列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FeSCN3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后颜色变深B.石灰石与稀盐酸在密闭瓶中反应结束后,打开瓶塞,溶液中有气泡产生C.使用新型催化剂可使氮
气与氢气在常温常压下合成氨气D.2NO、24NO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6.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222cCOcHOcCOcH。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B.恒温恒容下,通入He,H2浓度一
定减小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H2O催化剂高温CO2+H27.某温度下,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和2molB进行如下反应:2A(g)+B(g)C(s)+3D(g),反应2min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mol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2min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12.4molLminB.此时A的平衡转化率是80%C.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向逆方向移动D.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4328.为比较3+Fe和2+Cu对22HO分解
反应的催化效果,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甲所示实验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B.为排除阴离子对实验的干扰,可改为在甲中①试管中加入5滴()2430.1mol/LFeS
O溶液C.用图乙所示装置测定反应速率,可测定收集相同体积的氧气所需要的时间D.为检查图乙所示装置的气密性,可关闭A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观察活塞是否回到原位9.4CH和2Cl反应生成3CHCl和HCl的部分反应进
程如图所示。已知总反应分3步进行:第1步-11Cl-Cl(g)2Cl(g)ΔH=+242.7kJmol⎯⎯→;第2步432CH(g)+Cl(g)CH(g)+HCl(g)ΔH⎯⎯→;第3步333CH(g)+Cl-Cl(g)CHCl(g)+Cl(g)ΔH⎯⎯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2ΔH<0B.第2步的反应速率小于第3步的反应速率C.减小容器体积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D.-1423CH(g)+Cl(g)CHCl(g)+HCl(g)ΔH=-112.9kJmol⎯⎯→10.有可逆反应Λ
(g)+3B(g)2C(g)ΔH<0。该反应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如果t2、t4、t6、t8时都只改变了一个反应条件,则对应t2、t4、t6、t8时改变的条件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减小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使用了催化剂B.增大反应物浓
度、使用了催化剂、减小压强、升高温度C.使用了催化剂,增大压强,减小反应物浓度,降低温度D.升高温度、减小压强、减小反应物浓度、使用了催化剂11.可以证明可逆反应N2+3H22NH3已达平衡状态的是()①
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②一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③其他条件不变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④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时,体系压强不再改变;⑤ω(NH3)、ω(N2)和ω(H2)都不再改变;⑥
恒温恒容时,密度保持不变;⑦v正(H2)=0.03mol•L-1•min-1,v逆(NH3)=0.02mol•L-1•min-1A.全部B.②③④⑤⑥⑦C.②③④⑤⑦D.只有③④⑤⑥⑦12.对于可逆反应2AB3(g)⇌2A(g)+3B2(g)ΔH>0,下列图像(AB3%表
示AB3所占的体积分数)不正确的是A.B.C.D.13.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xA(g)+yB(g)zC(g),平衡时测得C的浓度为0.50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
原来的一半,再达到平衡时,测得C的浓度变为0.90mol/L。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A.C的体积分数增大了B.A的转化率降低了C.在建立新平衡的过程中,v逆逐渐减小D.x+y<z14.一定条件下,反应2NH3(g)⇌N2(g)+3H2(g)ΔH>0,达到平衡时N2的体积分数与
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压强:p1>p2B.b、c两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c<KbC.a点:2v正(NH3)=3v逆(H2)D.a点:NH3的转化率为25%15(改编).温度为T1时,在容积为2L的恒容
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g)+O2(g)2NO2(g)(正反应放热)。实验测得:v正=v(NO)消耗=2v(O2)消耗=k正c2(NO)·c(O2),v逆=v(NO2)消耗=k逆c2(NO2),k正、k逆为速率常数,受温度影响。不同时刻测得容器中n(NO)、n(O2)如下:时间
/s012345n(NO)/mol0.200.100.080.070.060.06n(O2)/mol0.100.050.040.0350.030.0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NO)=0.06mol·L-1·s-1B.其他条件不变,往原容器中再通入0.20molNO和
0.10molO2,则达平衡时NO2体积分数减小C.其他条件不变,移走部分NO2,则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D.当温度改变为T2时,若k正=k逆,则T2>T116.(改编)已知:()()()Ag2Bg3Cg+0H,向一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A和3m
olB发生反应,1t时达到平衡状态I,在2t时改变某一条件,3t时重新达到平衡状态Ⅱ,正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容器内压强不变,表明反应达到平衡B.2t时改变的条件:向容器中加入AC.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II)(I
)D.平衡常数K:(II)(I)KK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共4题;共52分)17.反应3Fe(s)+4H2O(g)Fe3O4(s)+4H2(g),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试回答:(1)增加Fe的量,其正反应速率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下同),
平衡________移动(填“不”“向正反应方向”或“向逆反应方向”,下同)。(2)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其正反应速率________,平衡________移动。(3)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其正反应速率________,平衡____________
移动。(4)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水蒸气,其正反应速率________,平衡____________移动。18.I.某合成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可用于合成甲醚等清洁燃料。由天然气获得该合成气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反应有①CH4(g)+H2O(g)
CO(g)+3H2(g)ΔH1=+206.1kJ·mol-1②CH4(g)+CO2(g)2CO(g)+2H2(g)ΔH2=+247.3kJ·mol-1③CO(g)+H2O(g)CO2(g)+H2(g)ΔH3请回答下列问题:(1)
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①,测得CH4的物质的量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反应进行的前5min内,v(H2)=___________;10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2)
如图2所示,在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充入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使甲、乙两容器初始容积相等。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②,并维持反应过程中温度不变。已知甲容器中CH4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3所示,请在图3中画出乙容器中CH4的转化
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___________。II.在300m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s)+4CO(g)⇌Ni(CO)4(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表:温度/℃2580230平衡常数5×
10421.9×10-5(3)上述生成Ni(CO)4(g)的反应为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4)在25℃时,反应Ni(CO)4(g)⇌Ni(s)+4CO(g)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5)
在80℃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浓度均为0.5mol·L-1,则此时v正_______v逆。(6)在80℃达到平衡时,测得n(CO)=0.3mol,则Ni(CO)4的平衡浓度为_______。19.某兴趣小组以重铬酸钾
(K2Cr2O7)溶液为研究对象,结合所学反应原理的知识改变条件使其发生“色彩变幻”。已知:①溶液存在平衡:Cr2O72-+H2O==2CrO42-+2H+。②含铬元素的离子在溶液中的颜色:Cr2O72-(橙色);CrO42-(黄色);Cr3+(绿色)。(1)i可证明反应Cr2O72-+
H2O==2CrO42-+2H+的正反应是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2)ii是验证“只降低生成物的浓度,该平衡正向移动”,试剂a是______。(3)iii的目的是要验证“增大生成物的浓度,该平衡逆向移动”,此实验是否能达到预期目的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4)根据实验Ⅱ中不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继续实验①解释溶液变黄的主要原因是。②溶液变绿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0.丙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由丙烷制备丙烯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主要涉及如下反应。反应i:()()()()3823622CHgOg2CHg2HOg++11ΔH235kJmol−=
−反应ii:()()()()28322CHg7Og6COg8HOg++12ΔH=2742kJmol−−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26322CHg6Og6COg6HOg++△H3=___________。(2)在刚性绝热容器中发生反应i,下列能说明已达到平衡状态的
有___________(填标号)。A.每断裂1molO=O键,同时生成4molO-H键B.容器内温度不再变化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D.n(C3H8)=n(C3H6)(3)在压强恒定为100kPa条件下,按起始投料n(C3H8):n(O2)=2:1,匀速通入装
有催化剂的反应器中发生反应i和反应ii,其中不同温度下丙烷和氧气的转化率如图。①线___________(填“L1”或“L2”)表示丙烷的转化率。②温度高于T1K后曲线L2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为__
_________。③当温度高于___________(填“T1”或“T2”)时,可判断反应ii不再发生,a点对应的温度下,丙烯的分压p(C3H6)=___________kPa(保留3位有效数字,下同),反应i的平衡常数θK=___________。(已知:分压p分=总压
×该组分物质的量分数,对于反应()()()()dDg+eEggGg+hHg,KhGHθdeDEppppKppp=p总总总总,其中Gp、Hp、Dp、Ep为反应平衡时各组分的分压)(4)丙烷在碳纳米材
料上脱氢的反应机理如图。已知三步反应的活化能:反应I>反应III>反应II。则催化过程的决速反应为____(填“反应I”“反应II”或“反应III”)。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