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必背72篇古诗文合集(原文注释赏析默写)》01《老子(八章)》(原卷版)

DOC
  • 阅读 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46.304 KB
  • 2025-01-2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考语文必背72篇古诗文合集(原文注释赏析默写)》01《老子(八章)》(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语文必背72篇古诗文合集(原文注释赏析默写)》01《老子(八章)》(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考语文必背72篇古诗文合集(原文注释赏析默写)》01《老子(八章)》(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 已有7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考语文必背72篇古诗文合集(原文注释赏析默写)》01《老子(八章)》(原卷版).docx,共(5)页,46.304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8b29587f8160c046752e16f305d1fa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高考必备72篇古诗文合集(原文+注释+赏析+默写)(全国通用版)01《老子(八章)》《老子(八章)》正文翻译注释赏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至高的品性就好像水一样。

水善于帮助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让自己停留在人们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水是很接近“道”的。最善的人,所处的位置最自然而不引人注目,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

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因为不与人争,故于做人处事时,不会过于彰显一已的立场,而招至或激化矛盾。上善:至高。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tián)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缤纷的色彩

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声使人听觉失灵;浓厚的杂味使人味觉受伤;纵情猎掠使人心思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于不轨。因此,圣人致力于解决温饱,不耽乐于感官的享乐,所以要有所取舍。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

不可识。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微妙通达,深刻玄远,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故强为之容:豫(yù)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孰(shú)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

若浊。正因为不能认识他,所以只能勉强地形容他:他小心谨慎啊,好像冬天踩着水过河;他警觉戒备啊,好像防备着邻国的进攻;他恭敬郑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他行动洒脱啊,好像冰块缓缓消融;他纯朴厚道啊,好像没有经过加工的原料;他旷远豁达啊,好像深幽的山谷;他浑厚宽容,好像不清的浊水。豫:一种野兽

的名称,它性多疑,在此指迟疑谨慎的意思。川:小河。犹:一种野兽。涣:疏散。朴:未经雕琢的木头。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谁能使浑浊安静下来,慢慢澄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谁能使安静变动起来,慢慢显出生机?2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bì)而新成。保持这个“道”的人不

会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去故更新。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弯曲可以保全,受压反而伸直;低陷得到充盈,凋敝于是更新;单一因而得到,繁多所以迷惑。所以圣人掌握万事归一的法则,可以治理天下。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不单凭自己所见,反能看得清楚,不自以为是,反而受尊敬,不自我夸耀,反能见功劳,不自高自大,反能长久。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唯有不争的处事态度,天下才会没有人能与之抗衡。古之所谓“曲则

全”者,岂虚言哉?古时所谓“委曲便会保全”的话,怎么会是空话呢?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踮起脚尖想提高自己的高度,反而会站不稳。把正常的两步并作一步走路,反而不会走快。凭着自己的眼睛去看反而看不清。

只凭着自己的主意去判断事情,反而不会分清是非。自我夸耀的人反而没有功劳。自大自满的人反而不会长久。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自我夸耀的人没有功劳,妄自尊大的人不会长进。其在道也,曰余食赘(zhuì)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也。上面的行为都是多

余、累赘不堪的东西,就如同剩饭、赘瘤一样,百害而无一利。所以修道的人一定要避免它,不要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善行无辙(zhé)迹;善言无瑕(xiá)谪(zhé);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

约而不可解。有德君王为民做事不留痕迹(人民不会发现);发布法令没有瑕疵(人民也不会知道);为民谋划不用器具(会自然繁荣);关城门不用栅梢(敌人)不可开;与邻国结交不用约定无人能离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

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所以圣人总是以善对待人民,无人可弃;以善用物,无物可弃。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所以说“以善待人的君王”是“不以善待人的君王”的老师;“不以善待人的君王

”是“以善待人的君王”的借鉴。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如果不敬重老师,不爱惜借鉴,虽有聪明才智治国之时也完全迷惑,这就是我所谓的妙招。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能了解他人的人聪明,能

了解自己的人是智慧。能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战胜自己的人更加强大而不可战胜。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坚持力行的人有志向。不丧失本分的人就能长久,身虽死而“道”犹存的人,才算真正的长寿。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真实的话往往不好听,好听的话往往不真实。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会辩论的人不强词夺理,强词夺理的人不会辩论。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明白大道规律的人不会自认渊博,自认渊博的人不会明白大道规律。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

,为而弗争。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圣人的行为准则是,做什么事都不跟别人争夺。《老子(八章)》理解性默写1.在《<老子>八章》中,老子把“至善”比作水的句子是:。2.在《<老子>八章》中,老子认为上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最接近于“道”,这是因为:,,

。3.在《<老子>八章》中,老子认为“至善”之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的句子是:,。4.在《<老子>八章》中,老子先后用“五色”“五音”“五味”来说明奢靡的物质生活会给人带来精神上的危机的句子是:

,,。5.在《<老子>八章》中,圣人对待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态度与做法是:,。6.在《<老子>八章》中,老子对善于行道的人做出高度评价,认为他们微妙通达,深刻玄远,一般人理解不了的句子4是:,,。7.在

《<老子>八章》中,“,”两句表达自己对“竞争”的态度,看似与世无争,实则颇含哲理,引人深思。8.在《<老子>八章》中,老子认为“自我夸耀,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不能长久下去”的句子是:,。9.中国古代很

多思想家都有关于“老师”的论述,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韩愈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老子在《<老子>八章》中则说“,”强调了善良之人对恶人的示范作用。10.在《<老子>八章》中,老子认为真正

有智慧和聪明的人应该是这样的:“,”,充分说明了了解他人和认识自我的重要性。11.在《<老子>八章》中,“,”两句告诉我们,真正活得长久的人是言行不离道的规律的人,真正的长寿是精神永存。1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忠言逆耳”“良药苦口

”,在《<老子>八章》中,也有相关论述,这两句话是,。13.老子在《<老子>八章》中指出固执己见、自以为是的危害的句子是“,”。5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