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红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7 页
  • 大小 690.618 KB
  • 2024-09-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安徽省马鞍山市红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安徽省马鞍山市红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安徽省马鞍山市红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4 已有4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安徽省马鞍山市红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docx,共(27)页,690.61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7f0193876cd3cf6c18bbbc393e65fe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红星中学2022-2023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豌豆开花时需对母本去雄以防自花授粉B.完成人工授粉后仍需套上纸袋以防自花授粉

C.F1全部为紫花是由于紫花基因对白花基因为完全显性D.F1自交,其F2中出现白花的原因是性状分离【答案】C【解析】【分析】1、豌豆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母本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

(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2、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详解】A、豌豆花瓣开放前(花蕾期)需对母本去雄以防自花授粉,A错误;B、完成人工授粉后仍需套上纸袋以防外来花粉的干扰,B

错误;C、F1全部为紫花由于紫花基因对白花基因为显性,C正确;D、F1自交,其F2中出现白花属于性状分离现象,其原因是基因分离,D错误。故选C。2.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会导致子二代不符合3∶1性状分离比的情况是()A.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B.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

体的存活率相等C.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数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D.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答案】D【解析】【分析】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

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若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则子一代为杂合子,子二代性状

分离比为3:1,A正确;B、若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则表现型比例为3:1,B正确。C、若子一代雌雄性都产生比例相等的两种配子,则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C正确;是D、若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则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不为3:1,D错误。故选D

。3.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

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遗传规律发现过程中用到的实验材料和方法,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详解】A、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对于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基本无影响,因为杂合子也可用来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A正确;B、显隐性不容易区分,容易导致统计错误,影响实验结果,B

错误;C、所选相对性状必须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如果受两对或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可能符合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D、不遵守操作流程和统计方法,实验结果很难说准确,D错误。4.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A.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9:3:3:1B.子二代出现与亲本性状不同

的新类型C.测交后代的分离比为1:1:1:1D.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指两对或两对以上的染色体上的控制生物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

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决定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如果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其杂合子自交,后代符合9:3:3:1,是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不是实质,A错误;B、子二代出现与亲本性状不同的新类型,是

基因重组的结果,不是实质,B错误;C、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通过测交实验,测交后代的分离比为1:1:1:1,说明杂种子一代产生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数目相等的4种配子,C错误;D、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

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正确。故选D。5.下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它属于下列何种细胞()A.肝细胞B.初级卵母细胞C.第一极体D.卵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

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

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题图分析,图示细胞中含有奇数条染色体,且染色体散乱,应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应为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详解】A、肝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具有同源染色体,因此染色体数目呈偶数,A错误;B、初

级卵母细胞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细胞,该时期细胞具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C、图中看出,细胞中染色体数为奇数且没有同源染色体,并且具有染色单体,因此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C正确;D、卵细胞中应不具有染色单体,D错误。故选C.【点睛】6.

在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下列能正确表示同源染色体的是()A.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B.联会的两条染色体C.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D.形状和大小都相同的染色体【答案】B【解析】【分析】同源染色体是在二倍体生物细胞

中,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并且在减数分裂I的四分体时期彼此联会,在减数分裂I后期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这一对染色体,其中一条来自母方,另一条来自父方。【详解】A、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成的两条染色体,是相同的染色体,不是同源染色体,A错误;B、同源染色体最主要的特征

就是在减数分裂I四分体时期可以联会,B正确;C、在减数分裂I四分体时期可以联会的两条染色体,这样的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C错误;D、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但注意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差别较大,

是一对同源染色体,D错误。故选B。7.水稻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在正常情况下,它的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中染色体数目、DNA分子含量,分别依次是A.24、12、12和24、12、12B.24、24、12和24、12、12C.48

、24、12和24、24、12D.24、12、12和48、24、12【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题中数据准确判断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中染色体数目.【详解】初级精母细胞所

含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即含有24条染色体;一条染色体上2个DNA,共48个;次级精母细胞所含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除外),即12;,24个DNA;精子所含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即12条;DNA也减半,12个,D正确。故选D。【点睛】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

数目变化规律:MIMII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前期中期后期配子染色体2n2n2n2nnn2nnDNA4N4N4N4N2N2N2NN8.一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的意义是()A.保证子代有更多染色体

B.保证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C.减少子代个体数D.增加受精机会【答案】B【解析】【分析】初级卵母细胞一分二,成为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极体(此极体再分为两个极体);次级卵母细胞一分二,成为1个卵细胞+1个极体,即卵原细胞的两次分裂得到4个子细胞

,但由于需要确保卵细胞得到足够的营养,于是进化中就决定在4个子细胞中只产生一个的卵细胞,而另外三个是的极体。【详解】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形成三个极体和一个卵细胞,三个极体都退化消失,即一个卵原细胞只形成一个卵

细胞。这有利于营养物质向卵细胞集中,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营养,B正确,ACD错误。故选B。9.某学校的兴趣小组为探究牡丹花色的遗传方式,采用纯合红色花牡丹与纯合白色花牡丹进行杂交。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

是()A.若对F1进行测交,所得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与F1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有关B.若F1均为红色花,则可说明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且红色为显性性状C.若F1为粉色花,为辨别是不是融合遗传,可用F1植株自交,统计F2的性状分离比D.若F1测交

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3,则这对性状可能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共同控制【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详解】A、测交是指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个体与隐性个体交配的方式,测交后代表现型的种类和比例可以反映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所以若对F1进行测交,所得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与F1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有关,A正确;B、用纯合红色花牡丹与纯合白

色花牡丹进行杂交,若F1均为红色花,则可说明红色为显性性状,但不能说明该性状是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B错误;C、若F1为粉色花,为辨别是不是融合遗传,可用F1植株自交,统计F2的性状分离比,如果为3:1,则不是融合

遗传,C正确;D、若F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3,说明测交后代有4种基因型,则这对性状可能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双显性或双隐性为一种表现型,其他为另一种表现型,D正确。故选B。10.现有四个纯种果蝇品系,其中品系①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②~④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余性

状均为显性。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品系①②③④隐性性状残翅黑身紫红眼相应染色体Ⅱ、ⅢⅡⅡⅢ现要设计验证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第一步杂交实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通过观察体色验证分离定律,可选择交配品系组合为②×④B.若通过观察翅型验证分离定律,必

须选择交配品系组合①×②C.若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观察体色与眼色两对相对性状D.若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观察翅型和体色两对相对性状【答案】C【解析】【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指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因此能够发生自由组合的基因前提条件是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详解】A、若通过观察体色验证分离定律,可选择交配品系组合为①×③或②×③或③

×④,选择②×④涉及两对等位基因,且不涉及体色的相对性状,A错误;B、若通过观察翅型验证分离定律,可选择交配品系组合为①×②或②×③或②×④,B错误;C、要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则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要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控制翅形和体色的基因都位于Ⅱ号染色体上,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Ⅲ号

染色体上,所以可选择观察体色与眼色两对相对性状来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D、控制翅形和体色的基因都位于Ⅱ号染色体上,因此选择翅型和体色即选择②×③不能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故选C。11.下列关于某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体测交结果的表现型比例不遵循自由组合规

律的是()A.1︰1B.3︰1C.1︰1︰1︰1D.1︰2︰1【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体测交,即AaBb×aabb。【详解】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体测交,即AaBb×aabb,F1代为A

aBb:Aabb:aaBb:aabb=1:1:1:1,其中3︰1、1︰2︰1属于1:1:1:1的变式,A错误,BCD正确。故选A。12.两个黄色圆粒豌豆品种进行杂交,黄色为显性性状,得到6000粒种子均为黄色,但有

1500粒为皱粒。两个杂交亲本的基因组合可能为()A.YYRR×YYRrB.YyRr×YyRrC.YyRR×YYRrD.YYRr×YyRr【答案】D【解析】【分析】解答本题可采用后代分离比推断法:(1)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亲本的基因型均

为杂合子。(2)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亲本一定是测交类型,即一方是杂合子,另一方为隐性纯合子。(3)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亲本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详解】两个黄色豌豆进行杂交,子代均为黄色,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YY×YY或YY×Yy;两个圆粒豌豆进行杂交,子代中出现皱

粒,及发生性状分离,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均为Rr;综合以上可知,两个杂交亲本的基因组合可能为YYRr×YYRr或YYRr×YyRr,D正确。故选D。13.豌豆子叶的黄色对绿色为显性,种子的圆粒对皱粒为显性,且两对性状独立遗传,以1株黄色圆粒和1株绿色皱粒作为亲本

,杂交得到F1,其自交得到的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15:15:25,则黄色圆粒的亲本产生的配子种类有()A.1种B.2种C.3种D.4种【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文分析可知:

亲本为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基因型为Y_R_和yyrr.杂交得到的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15:15:25,所以黄色:绿色=(9+15):(15+25)=3:5,圆粒:皱粒=(9+15):(15+25)=3:5。【详解】可将两对基因分开单独

研究每一对基因的遗传情况。以1株黄色圆粒和1株绿色皱粒的豌豆作为亲本,黄色的基因型为YY或Yy,绿色的基因型为yy。若为YY×yy,则F1为Yy,自交子代中黄色:绿色=3:1(不符合,舍弃);若为Yy×yy,则F1为1/2Yy,1/2yy,自交子代Y_为1/2×3/4=3/8,即

黄:绿=3:5,(符合)。同理由于F2圆粒:皱粒=3:5,所以F1为Rr×rr,则双亲为Rr×rr。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yyrr.其中黄色圆粒YyRr的亲本产生的配子有YR、Yr、yR和yr共4种,D正确,ABC错误

。故选D。14.一个研究小组,经大量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的研究中发现如下现象。推测胚胎致死(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基因型为()①黑色×黑色→黑色②黄色×黄色→2黄色:1黑色③黄色×黑色→1黄色:1黑色A.隐性个体B.显性杂合体C.显性纯合体D.不能确定【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①不能判断显隐性;②黄色×黄色→后代出现黑色,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黄色对于黑色是显性性状(用B、b表示);③黄色×黑色→1黄色:1黑色,属于测交实验,不能判断显隐性。【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黄色相对于黑色

是显性性状(用B、b表示),②中黄色×黄色→黑色(bb),说明亲本均为杂合子(Bb),则根据基因分离定律,②中黄色(Bb)×黄色(Bb),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应该为1BB(黄色):2Bb(黄色):1bb(黑色),而实际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2黄色:1黑色,说明②后代中的B纯合致死。C正确

。故选C。【点睛】15.圆形果单一花序(AABB)与长形果复状花序(aabb)杂交,F1全是圆形果单一花序,F1自交后代中,圆单、圆复、长单、长复的数量分别约为480、30、30、140,据此判断,F1中两对基因的

位置关系是()A.B.C.D.【答案】B【解析】【分析】题意分析:F1自交后代中,圆单、圆复、长单、长复的数量分别约为480、30、30、140,不符合1:1:1:1,出现两多两少现象,说明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详解】分析题中数量比,圆:长=3:1,单:复=

3:1,且F1自交后代不满足9:3:3:1的性状分离比,故两对等位基因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F2中的圆复与长单是交叉互换得到的;又因为亲本个体表现为圆单和长复,所以A与B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a与b位于另外一条染色体上,B正确。故

选B。16.某植物的非糯性(M)对糯性(m)为显性,花粉粒长形(N)对圆形(n)为显性。非糯性花粉遇碘变蓝黑色,糯性花粉遇碘变橙红色。下面是对MMNN与mmnn杂交后代(F1)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相关基因遵循孟德尔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一项是(

)A.在显微镜下观察,F1花粉粒一半为长形,一半为圆形B.在显微镜下观察,F1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橙红色C.在显微镜下观察,F1花粉遇碘后蓝黑色长形∶蓝黑色圆形∶橙红色长形∶橙红色圆形=1∶1∶1∶1D.以上都可以【答案】

C【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及实质1、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2、实质(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

是互不干扰的。(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为长形,一半为圆形,说明F1产生两种配子,比例为1:1,说

明F1产生两种配子,比例为1:1,所以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A错误;B、在显微镜下观察,F1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橙红色,说明F1产生两种配子,比例为1:1,说明F1产生两种配子,比例为1:1,所以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

离定律,B错误;C、在显微镜下观察,F1花粉遇碘后蓝黑色长形:蓝黑色圆形:呈红色长形:橙红色圆形=1:1:1:1,说明产生了4种类型的配子,直接证明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D、由以上分析可知,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

定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因的自由组合实质的理解及对杂种子一代的验证。17.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以玉米为研究对象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杂合子玉米Yy杂交产生Y与y配子比例为1:1,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子代中出现三种基因的型比例为1:

2:1,属于“假说-演绎”法中的假说B.在模拟杂合子玉米Yy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F1配子的组合方式有4种,组合类型有4种C.在模拟杂合子玉米Yy自交产生的显性个体之间随机交配产生子代时,可在两个信封中都放入30张Y卡片和15张y卡片D.在模拟

杂合子玉米YyRr与yyrr测交产生后代YyRr:Yyrr:yyRr:yyrr=4:4:1:1时,信封1中放入yr卡片20张,信封2中放入YR40张、Yr40张、yR10张、yr10张【答案】B【解析】【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

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

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既能自交也能杂交。Yy产生Y与y配子,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孟德尔提出的假说,即一对相对性状的解释,A正确;B、对于Yy一对相对性状,配子的组合方式考虑雌配子的种类与雄配子的种类的乘积,有4种,组合类型是基因型种类,有3

种,B错误;C、F1显性个体2/3Yy、1/3YY在随机交配中产生配子Y的概率为2/3,y的概率为1/3,在信封中放入Y、y两种配子比例为2:1即可,C正确;D、YyRr测交产生后代YyRr:Yyrr:yyRr:yyrr=4:4:1:1,YyRr产生配子YR:

Yr:yR:yr=4:4:1:1,信封2中放入YR40张、Yr40张、yR10张、yr10张,信封1中无论放入yr卡片多少张都会获得相同结果,D正确。故选B。18.在“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活动中,先制作4个蓝色(2个5cm、2个8cm)和

4个红色(2个5cm,2个8cm)的橡皮泥条,再结合细铁丝等材料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模拟减数分裂I后期时,细胞同极的橡皮泥条颜色要不同B.将2个5cm蓝色橡皮泥条扎在一起,模拟1个已经复制的染色体C.模拟减数分裂II后期时,细胞一极的

橡皮泥条数要与另一极的相同D.将4个8cm橡皮泥条按同颜色扎在一起再并排,模拟1对同源染色体的配对【答案】A【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a.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b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c.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a.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b.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c.后期:着丝点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d.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减数分裂I后期时,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细胞同极的橡皮泥条颜色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A错误;B、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是经过复制而来,形态大小一样,故可将2

个5cm蓝色橡皮泥条扎在一起,模拟1个已经复制的染色体,B正确;C、减数分裂Ⅱ后期时,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均分到细胞两极,故模拟减数分裂Ⅱ后期时,细胞一极的橡皮泥条数要与另一极的相同,C正确;D、同源染色体一般大小相同,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用不同颜色

表示),故将4个8cm橡皮泥条按同颜色扎在一起再并排,模拟1对同源染色体配对,D正确。故选A。19.下图是某果蝇细胞染色体组成示意图。该细胞通过一次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类型是()A.甲和甲B.甲和乙C.乙和丙D.乙和丁【答案】D【解析】【分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

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子细胞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的【详解】图示细胞含有X和Y性染色体,为精原细胞。由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子细胞中,非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因此减数分裂结束后所形成的四个子细胞的类型两两相同,且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即为乙和丁,ABC错误,D正确。故选D。20.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①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②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运用“假说—演绎”法确定了基因在染色体上③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一定是等位基因④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⑤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A.③④B.①②⑤C.②③④D.①②③⑤

【答案】A【解析】【分析】1、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2、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并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详解】①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①正确;②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运用“假说—演绎”法验证了基因在染色体上,②正确;③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不一定是等位基因,也可能是相同基因,③错误;④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

成,④错误;⑤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运用了类比推理法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⑤正确。综上所述,③④错误。故选A。21.图1和图2分别表示果蝇的卵原细胞和由其形成的卵细胞中的3号染色体。若E、e和F、f表示位

于该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2的产生是由于图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B.与图2细胞同时形成的三个极体的基因型分别为eF、Ef和EfC.图1产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等位基因但不存在同源染色体D.图1中两对等位基因的分离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

裂后期【答案】C【解析】【分析】一般情况下减数分裂中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中E/e这对等位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体片段发生了互换,导致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细胞中

可以同时存在E/e,所以最终形成卵细胞eF,三个极体ef、EF、Ef。【详解】A、图甲卵原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面有两对非等位基因,E/F在一条染色体上,e/f在另一条染色体上,不考虑基因突变,图乙的染色体上的基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发生了同源染色体非

姐妹染色单体互换产生的,此变异的类型为基因重组,A错误;B、图中E/e这对等位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体片段发生了交叉互换,导致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细胞中可以同时存在E/e,所以最终形成卵细胞eF,三个极体ef、EF

、Ef,B错误;C、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同源染色体分别进入子细胞,所以次级卵母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由于发生了互换,产生图2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等位基因,C正确;D、图1中3号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E/e分离发生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F/f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者F/f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E/e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错误。故选C。22.下列有关计算中,错误是()A.32P标记的噬菌体在不含放射性的大肠杆菌内增殖3代,具有放射性的噬菌体

占总数的1/4B.某DNA片段有300个碱基对,其中1条链上A+T的比例为35%,则第3次复制该DNA片段时,需要780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C.细胞内全部DNA被32P标记后在不含32P的环境中进行连续有

丝分裂,第2次分裂产生的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均有一半有标记D.DNA双链被32P标记后,在不含放射性的环境中复制n次,子代DNA中有标记的占2/2n【答案】C【解析】【分析】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

分子的过程.DNA复制时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间期;DNA复制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DNA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DNA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详解】A、用32P标记的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3代,产生8个

噬菌体,由于DNA分子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所以具有放射性的噬菌体占总数为1/4,A正确;B、某DNA片段有3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T比例为35%,则整个DNA分子中A+T的比例也为35%,进而可推知C=G=195,则第三次复制该DNA片段时,需要鸟嘌呤脱氧核苷

酸=195×4=780个,B正确;C、细胞内全部DNA被32P标记后在不含32P的环境中进行连续有丝分裂,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细胞中染色体均被标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由于分开的子染色体随机移向两极,所以形成的四个细胞中被标记的染色体不能确定,C错误;D、DNA双链被3

2P标记后,在不含32P的环境中复制n次,子代DNA共有2n个,其中有标记的是2个,占2/2n,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DNA的结构和复制的知识,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明确DNA分子

半保留复制过程和相关计算是解题的关键。23.如果用3H、15N、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无放射性),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只有噬菌体的蛋白质被标记了,DNA没有被标记B.子代噬菌体的外壳中可检测到3H、15N、35SC.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可检测到3H、15ND.

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部分含有3H、14N、32S【答案】C【解析】【分析】1.噬菌体是DNA病毒,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其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中独立生存。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

→组装→释放。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详解】A、DNA分子中含有H、N元素,

而蛋白质中的元素有H、N、S等,所以用3H、15N、35S标记噬菌体后,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都被标记了,A错误;B、由于3H、15N、35S标记的蛋白质外壳,不进入细菌体内,3H、15N标记的DNA分子进入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外壳的原料是

未标记的细菌提供的,所以子代噬菌体的外壳中应该没有放射性,B错误;C、由于3H、15N标记了噬菌体的DNA分子,而DNA分子进入细菌细胞内,且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所以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可检测到3H、15N,C正确;D、

由于35S只标记蛋白质外壳,不进入细菌,所以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部分含有3H、14N,但不含有35S,D错误。故选C。【点睛】24.下列有关染色体上DNA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1个DNA分子中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DNA分子中嘌呤碱基数不等于嘧啶

碱基数C.DNA分子的单链中相邻碱基通过氢键连接D.磷酸和五碳糖相互连接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答案】A【解析】【分析】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

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密啶)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

互补配对原则。【详解】A、DNA每条脱氧核苷酸链的一端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双链DNA分子中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A正确;B、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双链DNA分子中嘌呤碱基数等于嘧啶碱基数,B错误;C、DNA分子的一条单

链上相邻的碱基A与T之间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C错误;D、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D错误。故选A。25.对于遗传物质的探究,众多科学家进行了无数的实验。下列有关科学家的实验及实验结论的叙述中,的错误的选项是()选项实验材料实

验过程实验结果与结论一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将R型活细菌与S型细菌的DNA和DNA水解酶混合培养培养基上只生长R型细菌,说明DNA被水解后失去了遗传效应二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用35S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普通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离心后获得的上清

液中放射性很高,说明DNA是遗传物质三烟草花叶病毒和烟草用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分离出的RNA侵染烟草烟草出现病斑,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可能是遗传物质四大肠杆菌将双链都用15N标记DNA的大肠杆菌培养在普通(14N)培养基中经三次分裂后,含15N的DNA

占DNA总数的1/4,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A.一B.二C.三D.四【答案】B【解析】【分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

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通过对比实验结果可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详解】A、DNA水解酶能将R型菌的DNA水解,所以将S型活菌与R型菌的DNA和DNA水解酶混合培养,实验结果只有S型菌落;科学家在进行实验时,让R型活菌与S型

菌的DNA和DNA水解酶混合培养,培养基上只生长R型菌,说明DNA被水解后失去了效应,A正确;B、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短时间保温后离心,获得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高,说明噬菌体的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细胞。该实验缺乏对照

,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错误;C、用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分离出的RNA感染烟草,实验结果是烟草感染出现病斑,说明RNA有遗传效应,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可能是遗传物质,C正确;D、将已用15N标记DNA的大肠杆菌培

养在含14N的培养基中,经三次分裂过程后,DNA共复制了3次,共得到8个DNA分子,根据半保留复制原则可知,含15N的DNA占DNA总数的2/8=1/4,因此经三次分裂后,含15N的DNA占DNA总数的1/4,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D正确。故选B。26.具有p

个碱基对的一个双链DNA分子片段,含有q个腺嘌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片段即为一个基因B.该片段分子中,碱基的比例总是(A+T)/(C+G)=1C.若该DNA分子中碱基对任意排列,碱基对排列方式一定为4p种D.该片段完成n次复

制需要(2n-1)(p-q)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答案】D【解析】【分析】双链DNA分子中,A与T配对,G与C配对,配对的碱基相等,因此具有p个碱基对的1个双链DNA分子片段,含有q个腺嘌呤,则胸腺嘧啶T为q个,胞嘧啶=鸟嘌呤=(2p-2q)÷2=(p-q)个。【详解】A、基因

一般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片段不一定是一个基因,也可能含有多个基因,A错误;B、双链DNA分子中,A与T配对,G与C配对,配对的碱基相等,因此具有p个碱基对的1个双链DNA分子片段,含有q个腺嘌呤,

则胸腺嘧啶T为q个,胞嘧啶=鸟嘌呤=(2p-2q)÷2=(p-q)个,该DNA分子中,(A+T)/(C+G)=q/(p-q),但不一定是1,B错误;C、若该DNA分子中碱基对任意排列,由于该DNA不一定含有

4种碱基,碱基对排列方式不一定为4p种,C错误;D、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形成的DNA分子数是2n,需要的某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数=每个DNA分子中该脱氧核苷酸数×(2n-1),由于胞嘧啶=鸟嘌呤=(2p-2q)÷2=(p-q)个,因此完成n次复制需要(2n-1)(p-q)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

核苷酸,D正确。故选D。27.下列关于真核细胞核基因表达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起始密码对应的区段是基因转录的启动信号B.正常人体细胞中mRNA、tRNA、rRNA都是基因区段转录的产物C.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DNA分子较多,转录成的

mRNA分子也较多D.可以边转录边翻译,并且在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有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翻译【答案】B【解析】【分析】真核细胞中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1)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所需条件为:(1)原料:核糖核苷

酸;(2)模板:DNA的一条链;(3)酶:解旋酶和RNA聚合酶;(4)能量;(2)翻译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进行,所需条件为:(1)原料:氨基酸;(2)模板:mRNA;(3)酶;(4)能量;(5)tRNA。【

详解】A、DNA上启动子对应的区段是基因转录的启动信号,A错误;B、人体内的RNA不能复制,只能是由DNA转录而来的,所以正常人体细胞中mRNA、tRNA、rRNA都是基因区段转录的产物,B正确;C、不同的细胞中DNA的含量是不变

的,所以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DNA分子没有变,转录成的mRNA分子较多,C错误;D、人等真核生物的细胞中转录发生在细胞核,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不能同时发生,D错误。故选B。28.已知AUG

、GUG为起始密码子,UAA、UGA、UAG为终止密码子.某原核生物的一个信使RNA碱基排列顺序如下:A-U-U-C-G-A-U-G-A-C…(中间省略46个碱基)…C-U-C-U-A-G-A-U-C-U,此信使RN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含氨基酸的个数为()A.20个B.15个C.1

6个D.18个【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该信使RNA碱基序列为:A﹣U﹣U﹣C﹣G﹣A﹣U﹣G﹣A﹣C…(46个碱基)…C﹣U﹣C﹣U﹣A﹣G﹣A﹣U﹣C﹣U,已知AUG、GUG为起始密码子,UAA、UGA、UAG为终止密码子,则该序列的第6、7、8三个碱基构成起始密码子(AU

G),倒数第5、6、7三个碱基构成终止密码子(UAG),即编码序列长度为5+46+3=54,则此信使RN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含氨基酸的个数为54÷3=18个。故选D。29.真核生物细胞内存在着各类繁多、长度为21-23个核苷酸的小分子RNA(简称miR)

,它们能与相关基因转录出来的RNA互补,形成局部双链。由此可以推断这些miR抑制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是()A.阻断rRNA装配成核糖体B.妨碍双链DNA分子的解旋C.干扰tRNA识别密码子D.影响RNA分子

的远距离转运【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由于这些小分子RNA能与转录出的RNA互补,形成双链RNA,阻止了RNA的翻译过程,故C正确,ABD错误。30.放线菌素D是链霉菌产生和一种多肽类抗生素,它能插入到双链DNA中,妨碍RNA聚合酶沿DNA分子前进,但对DNA的复

制没有影响.所以,经常用于某些癌症的治疗中,以下有关放线菌素D作用的分析错误的是()A.主要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B.干扰了信使RNA和tRNA的碱基配对C.干扰了遗传信息从DNA流向信使RNAD.不影响DNA聚合酶发挥作用【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放线菌素D能插入到双链DNA中,妨碍RNA聚合酶沿DNA分子前进,但对DNA的复制没有影响;RNA聚合酶是转录所需的酶,故放线菌素D进入细胞后将直接影响的是转录过程,即影响的是遗传信息从DNA流向信使RNA。【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

放线菌素D能插入到双链DNA中,影响了DNA分子的转录过程,而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A正确;B、信使RNA和tRNA的碱基配对属于翻译过程,而放线菌素D影响的是转录过程,B错误;C、放线菌素D进入细胞后将直接影响的是转录过程,即影响的

是遗传信息从DNA流向信使RNA,C正确;D、放线菌素D能插入到双链DNA中,妨碍RNA聚合酶沿DNA分子前进,但对DNA的复制没有影响,说明其并不影响DNA聚合酶发挥作用,D正确。故选B。二、填空题:31.已知红玉杏花朵颜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

控制色素合成,该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pH降低而颜色变浅。B基因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其基因型与表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基因型A_bbA_BbA_BB、aa__表现型深紫色淡紫色白色(1)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深紫色植株作亲本杂交,子一代全

部是淡紫色植株,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2)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是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利用淡紫色红玉杏(AaBb)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步骤:让淡紫色红玉杏(AaBb)植株自

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红玉杏花的颜色和比例(不考虑交叉互换)。实验预测及结论:①若子代红玉杏花色及比例为深紫色∶淡紫色∶白色=3∶6∶7,则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②若子代红玉杏花色及比例为__

________,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③若子代红玉杏花色及比例为__________,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3)若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淡紫色红玉杏

(AaBb)自交,F1中白色红玉杏中纯种个体占_______。【答案】(1)AABB×AAbb或aaBB×AAbb(2)①.淡紫色∶白色=1∶1②.深紫色∶淡紫色∶白色=1∶2∶1(3)3/7【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该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pH降低而颜色变浅,B基因与

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小问1详解】结合表格,深紫色为A_bb,淡紫色为A_Bb,白色为A_BB和aa__,因此纯合白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或aabb,纯合深紫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要使

子一代全部是淡紫色植株(A_Bb),可以选择AABB×AAbb或aaBB×AAbb这样的亲本组合。【小问2详解】如果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B在一条染色体上时,AaBb产生的雌雄配子的基因型以及比例为AB:ab=1:

1,则AaBb自交,子代表现型淡紫色(AaBb):白色(AABB+aabb)=2:2=1:1;如果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b在一条染色体上时,AaBb产生的雌雄配子的基因型以及比例为Ab:aB=1:1,则AaBb自交,子代表现型深紫色(AAbb)

:淡紫色(AaBb):白色(aaBB)=1:2:1。【小问3详解】由于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淡紫色植株(AaBb)自交后代中,子代白色植株的基因型有1AABB、2AaBB、1aaBB、2aaBb、1aabb共5种,其中纯种个体大约占3/7。32.已

知果蝇的眼色(红眼、白眼)受一对等位基因红眼(A、a)控制,身体颜色(灰色、黑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只灰身红眼雌、雄果蝇交配得到下表类型和数量的子代(F1)。据此回答以下问题:F1果蝇表现型及数量

灰身红眼灰身白眼黑身红眼黑身白眼雄蝇1521484852雌蝇29701010(1)果蝇眼色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F1中杂合灰身红眼雌蝇占全部子代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让F1中灰身雄蝇与黑身雌蝇杂交,则后代中,黑身果

蝇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3)已知果蝇的直毛与非直毛是一对等位基因,若实验室有纯合的直毛和非直毛雌、雄果蝇亲本,能通过一代杂交试验确定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若正、反交后代性状表现一致,则该等位基位于_

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2)①.5/16②.1/3(3)常染色体上【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果由于亲本的表现型都为灰身红眼,子代的雄蝇中,灰身红眼:灰身白眼:黑身红

眼:黑身白眼=152:148:48:52≈3:3:1:1;雌蝇中灰身红眼:黑身红眼=297:101≈3:1。对两对性状逐对分析:雌、雄蝇中灰身:黑身都是3:1,果蝇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雄蝇中,红眼:白眼=1:1,雌果蝇中都是红眼,果蝇

眼色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因此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小问1详解】因为F1中雌蝇都是红眼,而雄蝇中红眼:白眼=1:1,果蝇眼色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因此眼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小问2详解】由于亲

本的表现型都为灰身红眼,子代的雄蝇中,灰身红眼:灰身白眼:黑身红眼:黑身白眼=152:148:48:52≈3:3:1:1;雌蝇中灰身红眼:黑身红眼=297:101≈3:1。对两对性状逐对分析:雌、雄蝇中灰身:黑身都是3:1,果蝇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且灰身:黑身=3:1,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均为Bb;雄蝇中,红眼:白眼=1:1,雌果蝇中都是红眼,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XAXa和XAY。因此,两只灰身红眼亲本的基因型为BbXAXa和BbXAY,F1中杂合灰身红眼雌蝇的基因型由BbXAXa、BBXAXa、BbXAXA,比例为1/2×1/4+1/4

×1/4+1/2×1/4=5/16;F1中灰身雄蝇(bb)与黑身(1/3BB、2/3Bb)雌蝇杂交,则后代中黑身果蝇(bb)所占比例为2/3×1/2=1/3。【小问3详解】用直毛和非直毛的雌雄雄个体正反

交,如果是常染色体遗传,后代雌雄性状相同;若是X染色体遗传,正反交后代雌雄性状不同。33.当某些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分子难与模板链分离时,会形成RNA-DNA杂交体,这时非模板链、RNA--DNA杂交体共同构成R环结构。研究表明R环结构会影响DNA复制、转录和基因的稳定性等。如图是

原核细胞DNA复制及转录相关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酶C是____________。与酶A相比,酶C除能催化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外,还能催化________断裂。(2)R环结构通常出现在DNA非转录模板链上含较多碱基G的片段,

R环中含有碱基G的核苷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富含G的片段容易形成R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RNA聚合酶②.氢键(2)①.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和鸟嘌呤核糖核苷酸②.模板链与mRNA之间形成的氢键比

例高,mRNA不易脱离模板链【解析】【分析】图示表示原核细胞DNA复制及转录相关过程的示意图,其中酶A表示DNA聚合酶,酶B表示DNA解旋酶,酶C表示RNA聚合酶,并且转录过程中,非模板链、RNA-DNA杂交体共同构成R环结构。【小问1详解】酶C是RNA聚合酶。酶

C催化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的同时,还催化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小问2详解】R环包括DNA链和RNA链,含有碱基G的核苷酸有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和鸟嘌呤核糖核苷酸,富含G的片段模板链与mRNA之间形成的氢键比例高,mRNA不易脱离模板链,容易形成R环。34.如图甲是DN

A分子局部组成示意图,图乙表示DNA分子复制的过程。请回答以下问题:(1)甲图中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上的相邻碱基之间通过______________相连(用文字表述)。(2)图乙的DNA分子复制过程中除了需要模

板、酶和原料外,还需要_________等条件,保证DNA分子复制精确无误的关键是__________。(3)由图乙可知,延伸的子链紧跟着解旋酶,这说明DNA分子复制具有_____________的特点。【答案】(1)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2)①.

能量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3)边解旋边复制【解析】【分析】分析甲图:甲图是DNA分子局部组成示意图;分析乙图:乙图表示DNA分子复制过程,该图表明DNA分子的复制时双向进行的,且其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小问1详解】由图

可知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相连,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上的相邻碱基之间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小问2详解】图乙的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的条件是原料(脱氧核苷酸)、模板、能量、酶(解旋酶、DNA聚合酶)。保证DNA分子复制精确无误的关键是遵循碱基互补

配对原则。【小问3详解】由图乙可知,延伸的子链紧跟着解旋酶,这说明DNA分子复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35.下列是有关生物的细胞分裂图示。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5细胞对应于图2中的_______________段,D2E2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与图1中的________________

段变化相同。(2)图5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图3~图5中的哪一个细胞是孟德尔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细胞学基础?______________【答案】(1)①.E2F2②.C1D1(2)①.卵细胞和极体②.图4【解析】【分析】分析

图1:A1B1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B1C1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1D1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D1E1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分析图2:图2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

体数目变化,其中A2B2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C2D2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E2F2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析图3:图3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应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分析图4:图4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

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析图5:图5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小问1详解】图5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恢复到体细胞数目,对应于图2中的E2F2段;图2中D2E2段染

色体行为变化是着丝粒分裂,与图1中的C1D1段变化相同。【小问2详解】5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因此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为卵细胞和极体,孟德尔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细胞学基础是同源染色体分离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

分裂后期,即图4(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