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浙江省湖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生物试题 含解析.docx,共(26)页,1.319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6d2ad55dcf1e9592d94b632a6fc250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卷高二生物学一、选择题1.下列群落中既具有明显的季相变化,又具有明显的垂直结构的是()A.热带雨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C.北方针叶林D.草原【答案】B【解析】【分析】季相,是植物在不同季节表现的外貌。植物在一年四季的生长过程中,叶、花、果的形状和色彩随
季节而变化所表现出来的。开花时,结果时或叶色转变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详解】A、热带雨林所处环境高温高湿,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基因库,季相变化不明显,A错误;B、温带落叶阔叶林是指分布在30°N—50°N的温带地区,以落叶乔木为主的森林。该区由于冬季树木
落叶,夏季树木绿叶,所以又称“夏绿林”,季相变化明显,又具有明显的垂直结构,B正确;C、北方针叶林又称“寒温带明亮针叶林”或“泰加林”,是寒温地带性植被,主要由耐寒的针叶乔木组成森林植被类型,季相变化不明显,C错误;D、草原上以草本为主,垂直结构不明显,D错误。故选B。2.科学家研究虹膜的
神经支配及作用过程中发现:切断支配虹膜的神经甲,瞳孔散大;而切断其神经乙,则瞳孔缩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虹膜受神经甲和神经乙共同支配B.神经甲的作用是使瞳孔缩小C.神经乙是副交感神经D.神经甲和乙均为传出神经【答案】C【解析】【
分析】副交感神经系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一部分,由脑干和脊髓发出神经纤维到器官旁或器官内的副交感神经节,再由此发出纤维分布到平滑肌、心肌和腺体,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其低级中枢位于脑部和骶部,脑部的中枢位于脑干内总
称为副交感核。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是使瞳孔缩小,心跳减慢,皮肤和内脏血管舒张,小支气管收缩,胃肠蠕动加强,括约肌松弛,唾液分泌增多等,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两者在机能上是完全相反,有相互拮抗作用。【详解】A、切断支配虹膜
的神经甲和乙,瞳孔都会变化,说明虹膜受神经甲和神经乙共同支配,A正确;B、切断支配虹膜的神经甲,瞳孔散大,说明神经甲的作用是使瞳孔缩小,B正确;C、切断其神经乙,则瞳孔缩小,说明神经乙的作用是使瞳孔放大,因此神经甲是交感神经,C错误;D、神经甲和乙均为传出神经,可以支配虹膜,D正确。故选C。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生态环境破坏、过度捕捞等导致长江中下游生态退化,渔业资源锐减,长江江豚、中华鲟等长江特有珍稀动物濒临灭绝。为了挽救长江生态环境,国家制定了“长江10年禁渔”等保护政策,对长江生态环境及生
物多样性进行保护和修复。3.科学家建立长江江豚的基因资源库,可以直接保护生物多样性中的()A.遗传多样性B.生态系统多样性C.种群多样性D.群落多样性4.下列关于对长江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和修复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A.长江
鱼类资源稳定恢复的关键在于长期禁渔B.定期投放本土鱼类鱼苗可增加其环境容纳量C.建立江豚、中华鲟的人工养殖场是对其最有效的保护措施D.在禁渔期应对禁渔区域定期开展抽样调查以评估物种资源现状【答案】3.A4.D【
解析】【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2)易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3)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4)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
和胚胎移植等。【3题详解】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科学家建立长江江豚的基因资源库,是对于长江江豚这一物种的保护,可以直接保护生物多样性中的遗传多样性。故选A。【4题详解】A、长江鱼类资源稳定恢复的关键在于对长江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和
修复,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A错误;B、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条件下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定期投放本土鱼类鱼苗是促进长江鱼类资源快速恢复的手段之一,但不能增加其环境容纳量,B错误;C、挽救江豚、中华鲟等珍稀濒危动物长期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
护区,实行就地保护,C错误;D、在禁渔期应对禁渔区域定期开展抽样调查以评估物种资源现状,为下一步物种资源的保护提供依据,D正确。故选D。5.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在机体生长发育、繁殖和维持内环境稳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关于人体内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睾酮可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加代谢率B.雌
激素可支持青春期突发性快速生长C.甲状腺激素是胎儿和新生儿脑发育的关键激素D.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释放葡萄糖【答案】D【解析】【分析】人体血糖的调节以体液的调节为主,同时又受到神经的调节。当血糖含量升高的时候,下丘脑的相关区域兴奋,通过副交感神经直接刺激胰
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并同时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从而使血糖降低。当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的另一项区域兴奋,通过交感神经作用于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并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得血糖含量上升。另外,神经系统还通过控制甲状腺和肾上腺的分泌活动来调节血糖含量
。【详解】A、睾酮是雄激素的主要成分,可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加代谢率,A正确;B、雌激素可支持青春期突发性快速生长,使女性具有第二性征,B正确;C、甲状腺激素是胎儿和新生儿脑发育的关键激素,可以促进婴幼儿脑部发育,C正确;D、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分解释
放葡萄糖,肌糖原不能分解,D错误。故选D。6.安吉山川乡的“金钱松森林公园”入秋后因金钱松叶片由绿转黄而呈现出漫山金黄、层林尽染的优美风景,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森林公园中的所有动植物构成一个群落B.金钱松高低错落是该群落垂直结构的显著体现C.在环境条件相似的区域可以重复
出现相同的群落类型D.在该森林群落中个体数量最多的物种就是金钱松【答案】C【解析】【分析】群落的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表现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其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2)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
强度地形明暗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详解】A、群落是一定区域所有生物的集合,森林公园中的所有动植物不是全部生物,不能构成一个群落,A错误;B、垂直结构是群落的结构,而非种群的结构,金钱松高低错落有致是一个种群的空间分布,而非
群落的垂直结构,B错误;C、只要两个地点所存在的生境和历史条件相似,条件相似相似的群落就有可能出现重复出现,C正确;D、“金钱松森林公园”中的金钱松是优势种,但其数量不一定最多,如草本植物的数量可能高
于金钱松,D错误。故选C。7.图是机体的肝脏组织局部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代表不同的体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中蛋白质减少会引起组织水肿B.②中的CO2浓度高于③C.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①②D.血糖浓度高时胰岛素进入③发挥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据图分析,①是血
浆,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④是淋巴(液),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①是血浆,血浆中蛋白质减少会导致血浆的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组织液水分增多,进而引起组织水肿,A正确;B、②是组织液,组织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低于③细胞内液,B错误;C、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
境是②组织液和④淋巴(液),C错误;D、③是细胞内液,胰岛素属于蛋白质类的激素,血糖浓度高时,胰岛素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起作用,而不进入细胞内,D错误。故选A。8.科研小组研究了某草原上家畜的不同放牧方式对布氏田鼠种群密度的影响,其中按月轮牧指周期为一个月的放牧和
禁牧交替进行,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捕获率表示布氏田鼠种群密度的相对大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放牧方式禁牧连续放牧按月轮牧捕获率(%)6%2%3.3%A.可用标志重捕法获得该草原上布氏田鼠种群的准确数量B.与按月轮牧相比,连续放牧降低布氏田鼠种群密度作用更显著C.连续放牧加剧了鼠群与其捕食者的
关系,死亡率升高导致其密度降低D.在禁牧区采取药物灭鼠措施后,死亡率升高是引起该鼠群密度下降的唯一因素【答案】B【解析】【分析】标志(标记)重捕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
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定期限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的个体占总捕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详解】A、该草原上布氏田鼠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可用标志(标记)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但该方法只能估算其
数量而不能准确计算,A错误;B、分析表格可知,与按月轮牧相比,连续放牧捕获率更低,说明该方法降低布氏田鼠种群密度的作用更显著,B正确;C、连续放牧会导致草原生的草被家畜更多摄食,降低了鼠群的食物来源和遮蔽空间,从而导致其死亡率升高,导致种群密度降低,C错误;D、在禁牧区采取药物灭
鼠措施后,导致死亡率升高,成年个体的死亡同时也会导致出生率降低,从而引起该鼠群密度下降,D错误。故选B。9.新冠病毒是一种含有单链RNA的病毒,感染新冠病毒后可能会出现发烧、头痛、嗓子疼等症状。目前检测新冠病毒的方法主要有核酸检测法和抗体检
测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的RNA可直接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B.新冠病毒进入人体后,可在血浆中迅速增殖出大量病毒C.感染早期,会出现能检测出核酸而检测不出抗体的情况D.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体内可检测到病毒抗体但检测不到病毒核酸【答案
】C【解析】【分析】核酸检测的物质是病毒的核酸。核酸检测是查找人体的呼吸道标本、血液或粪便中是否存在外来入侵的病毒的核酸,来确定是否被新冠病毒感染。因此一旦检测为核酸“阳性”,即可证明患者体内有病毒的存在。【详解】A、新冠病毒的蛋白质可直接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A错误;B、
病毒没有独立的新陈代谢能力,在血浆中不能增殖,需要在宿主细胞中才能增殖,B错误;C、感染早期,病毒量少,通过PCR扩增可以检测出核酸,而抗体的产生需要时间,因此可能会出现检测不出抗体的情况,C正确;D、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体内可检测到病毒抗体也能检测到病毒
核酸,D错误。故选C。10.下列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符合实际的是()A.用脱落酸处理浸泡过的小麦种子,可以提高种子的萌发率B.给未授粉的玉米喷洒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可提高玉米的产量C.用生长素类似物处
理二倍体西瓜幼苗,可得到四倍体西瓜D.用赤霉素的拮抗剂矮壮素处理小麦后植株矮小、节间短【答案】D【解析】【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由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其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详解】A、用赤霉素处理浸泡过的小麦种子,能提高种子的萌发率,而脱落酸会抑
制其萌发,A错误;B、赤霉素可以促进植物生长,给未授粉的玉米喷洒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可能会导致大量营养用于茎杆生长,会降低玉米的产量,B错误;C、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染色体数目不变,不能得到四倍体西瓜,C错误;D、矮壮素处理后,小麦植株矮小、节间短,该生理效应与赤
霉素相反,是赤霉素的拮抗剂,D正确。故选D。11.下图是某开阔海洋的某生态金字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金字塔为下窄上宽的生物量金字塔B.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金字塔为上窄下宽的正金字塔C.该生态系统中的浮游和底栖
动物的数量一定大于浮游植物D.该金字塔形态的形成与浮游植物个体小、繁殖快、含纤维素少等特点有关【答案】C【解析】【分析】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的全部生物的总和。各营养级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可用金字塔来表示,如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详解】A、据图分析,图示表示浮游
植物、浮游和底栖动物的生物量,是下窄上宽的模式,A正确;B、因为能量是逐级递减的,因此能量金字塔通常都是上窄下宽的金字塔型,不可倒置,B正确;C、浮游植物属于生产者,数量较多,该生态系统中的浮游和底栖动物的数量不一定大于浮游植物,C错误;D
、浮游植物个体小,但数量多,繁殖快,导致生物量金字塔倒置,D正确。故选C。12.蓟马是靠吸取植物汁液生存的昆虫。下图是澳大利亚昆虫学家连续6年对玫瑰园中蓟马种群数量的调查结果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蓟马种群数量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波动B.蓟马雄
虫释放出吸引雌虫的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C.该种群的数量波动受食源植物数量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制约D.蓟马种群密度大时,内源性调节因素会使其种群环境容纳量下降【答案】D【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信息分为物理信息、化学信
息和行为信息。生态系统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诸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以及动物的性外激素等,这就是化学
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和异种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即生物的行为特征可以体现为行为信息。【详解】A、蓟马种群数量变化两个波峰之间的时间相等,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波动,A正确;B、蓟马雄虫释放出吸引雌虫的化学物质可以传递信息,属于化学信息,
B正确;C、蓟马是靠吸取植物汁液生存的昆虫,该种群的数量波动受食源植物数量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制约,C正确;D、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影响种群环境容纳量,种群环境容纳量与环境阻力有关,D错误。故选D。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病原体入侵能引起机体的
免疫应答,但过度免疫应答可能造成炎症损伤,机体可通过一系列反应来降低损伤,其过程如下图所示。13.下列关于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叙述,错误的是()A.CRH通过垂体门脉的血液运输作用于腺垂体B.低于正常生理浓度时
,肾上腺皮质激素仍对ACTH的分泌起抑制作用C.图示的分级调节模式也适用于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调节D.适度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缓解某些病原体引起的过度炎症反应14.下列关于过度炎症反应和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的神经递质、CRH、ACTH、肾上腺皮质激素都属
于内环境成分B.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C.图中的免疫活性物质会刺激机体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下丘脑,促进下丘脑分泌ACRHD.图示体现了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机制来实现的【答案】13.C14.B【解析】【分析】激素调节是指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不同激素的化学本质组成不同,但它们的作用方式却有一些共同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
【13题详解】A、激素通过体液运输,据图可知,CRH通过垂体门脉的血液运输后,作用于腺垂体后起作用,A正确;B、低于正常生理浓度时,肾上腺皮质激素仍对ACTH的分泌起抑制作用,只是抑制作用减弱,B正确;C、图示的分级调节模式也适用于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但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不
存在分级调节过程,C错误;D、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过度炎症反应具有抑制作用,适度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缓解某些病原体引起的过度炎症反应,D正确。故选C。【14题详解】A、图中的神经递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物质)、CRH、ACTH、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都是调节类物质,都属于内环境成分,A正确
;B、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者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B错误;C、图中的免疫活性物质会刺激机体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下丘脑,促进下丘脑分泌CRH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ACTH作用于肾上腺,进而产生相关效应,C正确;D、图示体
现了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来实现的,该机制是目前认为的内环境稳态的典型调节机制,D正确。故选B。15.植物体能对光照、温度、重力等多种环境信号做出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间歇光打断短日植物的夜长可阻止其开花B.根具有正向重力性是由于伸长区的细胞能感受
重力C.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光敏色素能接受并转化光信号D.冬小麦具有春化作用说明光照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答案】A【解析】【分析】吸收红光-远红光可逆转换的光受体(色素蛋白质),称之为光敏色素。光敏色素分布在植物各个器官中,黄化幼苗的光敏色素含量比绿色幼苗多20~100倍。禾本科植物的胚芽
鞘尖端、黄化豌豆幼苗的弯钩、各种植物的分生组织和根尖等部分的光敏色素含量较多。一般来说,蛋白质丰富的分生组织中含有较多的光敏色素。在细胞中,胞质溶胶和细胞核中都有光敏色素。【详解】A、用间歇光打断短日植物夜长会延长光照时间,可阻止其开花,A正确;
B、根感受重力作用的部位是根冠,发生弯曲的是伸长区,B错误;C、叶绿体中一部分叶绿素a能够吸收光能,并将一部分光能转化为电能,C错误;D、春化作用是指经低温诱导促进某些植物开花的作用,是温度参与植物生长发育调节的重要表现,D错误。故选A。
16.膝跳反射是一种简单反射,其反射弧为二元反射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机体感觉到膝盖下方被叩击后小腿踢出的B.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的胞体均在脊髓中C.一根神经纤维与一个肌细胞之间形成一个突触D.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跳反射减弱【答案】
D【解析】【分析】膝反射是一种最简单的二元反射弧,即涉及两条神经纤维,只有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两个神经元,神经中枢位于脊髓。【详解】A、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是低级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的灰质内,但是,在完成膝跳反射的同时,脊髓中通向大脑的神经会将这一神经冲动传往大脑,使
人感觉到膝盖被叩击了,因此膝跳反射中先踢出小腿后感觉到被叩击,A错误;B、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感觉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外,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中,B错误;C、一根神经纤维有多个末梢,可与一个肌细胞之间形成多个神经肌肉接点,即形成多个突触,C错误;D、静息电位的形成与钾离子内流有关,降低膜外钾
离子浓度,则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绝对值增大,因此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跳反射减弱,D正确;故选D。17.图表示细胞免疫的部分过程,其中a、b表示物质,①~③表示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膜表面的受体可以识别并结合病原体B.a是白细胞介素-2,b是白细胞介
素-1C.细胞①和细胞②在骨髓中分化、增殖,发育成熟D.细胞③只能在淋巴结中通过细胞②增殖分化而来【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图可知,图中①表示辅助性T细胞,②表示初始细胞毒性T细胞,③表示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物质a表示吞噬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1,
物质b表示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2等淋巴因子。【详解】A、分析图可知,吞噬细胞膜表面的受体可以识别并结合病原体,A正确;B、分析图可知,物质a表示吞噬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1,物质b表示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2等淋巴因子,B错误;C、分析图可知,图中①表示辅助
性T细胞,②表示初始细胞毒性T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增殖,在胸腺中成熟,C错误;D、③表示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也可以由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分化而来,D错误。故选A。18.在开展“不同群落中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的
研究”活动中,常用到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试管中70%酒精溶液的作用是杀死并保存分离出的小动物B.土样是在不同群落中随机取样后,扫取表层土壤收集而来的C.该装置利用动物的避光、趋湿等特性实现了土壤动物的分离D.利用该装置分离出的动物可用放大镜或体视显微镜观察
进行种类鉴定【答案】B【解析】【分析】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实验原理:土壤是无数小动物的家园,常见的小动物有蜘蛛、鼠妇、蜈蚣、马陆、蚯蚓以及多种多样得昆虫等。大多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
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这类研究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详解】A、土壤小动物类群丰
富度的研究中,试管中70%酒精溶液的作用是杀死并保存分离出的小动物,对小动物进行固定和防腐,A正确;B、土壤表层只有一部分小动物分布,应该选择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小动物的丰富度,B错误;C、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
时可利用土壤动物避光、趋湿、避高温等特性对其进行收集,图示装置可实现收集作用,C正确;D、土壤中小动物种类比较多,可使用肉眼观察、放大镜或体视显微镜观察,进行动物种类的鉴定,D正确。故选B。19.生理学家发现,将狗的胰脏切除后的症状和人的糖尿病症状很相似。科学家班廷和贝
斯特将狗的胰管结扎,待胰脏萎缩后切除,用等渗盐水制成滤液,将滤液注射给另一只切除胰脏的狗,结果狗不出现糖尿病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狗糖尿症状表现有:狗的尿量增多,且尿中含糖较多B.该实验应设置对照:将狗的胰脏切除,注射等渗盐水,观察狗是否出现糖尿病症状C.若将胰脏直接研磨后制成的滤液注
射到切除胰脏的狗体内,则狗会出现糖尿病症状D.该实验说明胰脏能通过胰管分泌降低血糖的物质【答案】D【解析】【分析】人体血糖的调节以体液的调节为主,同时又受到神经的调节。当血糖含量升高的时候,下丘脑的相关区域兴奋,通过副交感神经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并同
时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从而使血糖降低。当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的另一项区域兴奋,通过交感神经作用于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并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得血糖含量上升。另外,神经系统还通过控制甲
状腺和肾上腺的分泌活动来调节血糖含量。【详解】A、尿量增多,且尿中含糖较多,是糖尿病症状,故狗糖尿症状表现有:狗的尿量增多,且尿中含糖较多,A正确;B、将狗的胰脏切除后的症状和人的糖尿病症状很相似,将狗的胰脏切除,注射等渗盐水,
观察狗是否出现糖尿病症状,为对照组,B正确;C、由于切除了胰腺,胰腺内的胰岛被切除了,不能分泌胰岛素,所以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增高,多余的葡萄糖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出现糖尿病症状,C正确;D、降低血糖的物质是胰岛素,胰岛素是动物激素,分泌后不需要胰管,D错误。故选D。20.
欧洲兔曾被无意携入澳大利亚大草原,对袋鼠等本地生物造成极大威胁,人类先后通过引入狐狸和仅对欧洲兔致命的粘液瘤病毒的手段进行防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a年间,由于草原资源丰富且缺少天敌,欧洲兔种群数量接近指数增长B.a~b年间,由于狐狸的捕食导致袋鼠数量
持续减少C.粘液瘤病毒的致病力和传播速率随欧洲兔种群密度的下降而上升D.d年后,欧洲兔种群数量回升的原因是欧洲兔产生了抗粘液瘤病毒的变异【答案】A【解析】【分析】种群数量变化的两种曲线:(1)“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
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2)“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详解】A、0~a年间,由于草原资
源丰富且缺少天敌,欧洲兔种群数量接近指数增长即J型增长,A正确;B、a~b年间,引入狐狸之前,欧洲兔对植物的竞争更占优势,从而导致袋鼠缺少食物而减少,引入狐狸之后,由于狐狸能捕食袋鼠和欧洲兔,而导致袋鼠数量减少,B错误;C、病毒需要宿主细胞,粘液瘤病毒的致病力和传播
速率随欧洲兔种群密度的下降而下降,C错误;D、变异一直都在,病毒只是起到选择作用,d年后,欧洲兔种群数量回升的原因是抗粘液瘤病毒的欧洲兔增多,D错误。故选A。21.下图是家兔部分神经兴奋传导通路示意图。进行体外实验时,在①处给予适宜强度刺激
,某个时刻测得②和③处的膜内外电位差均为零,而②与③之间的神经纤维膜两侧电位为外负内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时刻②处正发生钾离子外流,为复极化过程B.①处产生的兴奋可传导到②、③和⑤处,且电位大小相等C.②处和③
处的膜内外电位差的绝对值都将增大D.④处b细胞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数量减少将影响递质发挥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2)兴奋的传递方向: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即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上个神经元的轴突→下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详解】A、分析题意,在①处给予适宜强度刺激,某个时刻测得②和③
处的膜内外电位差均为零,而②与③之间的神经纤维膜两侧电位为外负内正,说明兴奋传导至②于③之间,②处是恢复静息的过程,此时正发生钾离子外流,为复极化过程,A正确;B、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有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故①处产生的兴奋可
能通过突触引起b兴奋,进而传到⑤处,也可能会通过突触抑制b兴奋,则⑤处不会产生兴奋,故⑤处电位大小与②③处也可能不相等,B错误;C、②处和③处都产生兴奋,兴奋时钠离子内流,膜内外电位差的绝对值都将增大,C正确;D、兴奋
在细胞间传递时,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变化,因此④处b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受体数量减少,会影响神经递质的调节效应,D正确。故选B。22.图是某地甲、乙种群当年的种
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虚线丙表示Nt+1=Nt。若不考虑种群的迁入和迁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种群的增长率始终大于零B.A点时,乙种群的年龄结构最可能为增长型C.当甲种群的个体数量低于S1
时,甲种群会被淘汰D.甲种群数量略低于或高于S2时,种群数量都会趋向S2【答案】A【解析】【分析】种群数量变化的两种曲线:(1)“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
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2)“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详解】A、在S2后,Nt+1小于Nt,甲种群的增长率小于零,A错误;B、A点时,Nt+1大于Nt,乙种群的年龄结构最可能
为增长型,B正确;C、当甲种群个体数量低于S1时,甲种群Nt+1小于Nt,可能会被淘汰,C正确;D、S2点时,Nt+1=Nt,为甲曲线的K值,甲种群数量略低于或高于S2时,种群数量都会趋向S2,D正确。故选A。23.免
疫系统能够抵御病原体的侵袭,有助于实现机体稳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的脊髓和胸腺是中枢淋巴器官,是生产免疫细胞的场所B.唾液中的溶菌酶和血浆中的溶菌酶发挥作用,都是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C.过敏反应属于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引起的疾病,临床上可用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D.注射青霉素和血清抗体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都属于被动免疫【答案】C【解析】【分析】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作用广泛复杂,且随剂量不同而变化。生理状态下机体所分泌的糖皮质激素主要影响物质代谢,缺乏时可引起代谢失调乃至死亡;应激状态时,糖皮
质激素大虽分泌,使机体能适应内的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强烈刺激。药理剂量超生理剂量时,糖皮质激素除影响物质代谢外,尚有抗炎、免疫抑制和抗休克等药理作用。【详解】A、人体的骨髓和胸腺是中枢淋巴器官,是生产免疫细胞的场所,脊髓属于中枢神经系统,A错误;B、唾液中的溶菌酶属于对
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B错误;C、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可以治疗过敏,C正确;D、注射青霉素不属于免疫,D错误。故选C。24.图是某生态农场的能量流动过程示意图,其中A~J表示能量值(单位相同)、甲~丁表示
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乙粪便中的能量属于AB.图中的次级生产者有乙、丙和丁C.各营养级细胞呼吸散失的能量分别用B、D、I表示D.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F/(C+G)×100%【答案
】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甲~丁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甲为生产者,乙为初级消费者,丙为次级消费者,丁为分解者;A~J表示能量值,A、E、J分别表示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B为甲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C为甲流向乙的能量,D为乙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F为乙流向丙的
能量,G和H分别表示外界通过有机物输入给乙和丙的能量,I为丙的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详解】A、乙的能量来源除了甲以外还有外界有机物,故乙粪便中的能量不是全部属于A,A错误;B、析题图,甲~丁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甲为生产者,乙为初级消费者,丙为次级消费者,丁为分解者,其中乙、丙和丁
属于次级生产者,B正确;C、B为甲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D为乙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I为丙的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即各营养级细胞呼吸散失的能量分别用B、D、I表示,C正确;D、乙为第二营养级,丙为第三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为相邻营养级同化量之比,但是这是个人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有有机物的
输入,故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F/(C+G)×100%,D正确。故选A。25.神经细胞间的突触联系往往比较复杂,下图是大鼠视网膜局部神经间的突触示意图,当BC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甲膜会释放谷氨酸诱导GC释放内源性大麻素。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的甘氨酸和谷氨酸均为神经递质,BC与AC间突触的突触前膜为丙膜B.图中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物质转运和信息传递的功能,也体现了膜的结构特点C.GC释放的内源性大麻素通过作用于AC最终促进BC释
放谷氨酸D.图中BC分泌谷氨酸的过程受负反馈机制调节,该调节机制有利于维持机体的稳态【答案】C【解析】【分析】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突触处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在突触处信号只能单向传递,原因: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只能作用于突触后膜。【详解】A、AC
中有突触小泡,可以释放神经递质甘氨酸,作用于BC,所以丙膜是突触前膜,A正确;B、神经递质的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离子进出细胞体现细胞膜物质转运的功能,神经递质必须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的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信息传递的功能,B正确;C、GC释放的内源性大麻素通过作用于AC最
终抑制BC释放谷氨酸,C错误;D、BC分泌谷氨酸会促进GC分泌内源性大麻素,内源性大麻素会与BC上的大麻素受体结合,抑制钙离子的内流,从而抑制谷氨酸的分泌,该过程为负反馈机制调节,该调节机制有利于维持机体的稳态,D正确。故选C。二、非选
择题26.下图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部分过程,甲~戊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箭头表示物质传递方向。回答下列问题:(1)碳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元素之一,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都是以_______作为结构基础的。碳循环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可用图中的______代表,图中碳元素通过呼吸作
用进入非生物环境的途径有______(用文字加箭头描述)。(2)图中,乙、丙、丁之间碳以_______的形式传递,图中缺少的环节是_______(用文字加箭头描述)。(3)从灌木阶段演替到该森林阶段的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CO2量应大于______。【答案】
(1)①.碳骨架/碳链②.CO2③.甲④.乙→甲,丙→甲,丁→甲,戊→甲(乙、丙、丁、戊→甲)(2)①.有机物②.化石燃料→甲(3)生物群落(所有生物)的CO2排放量(产生的CO2量)【解析】【分析】
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及大气圈中交换,并随地球的运动循环不止的现象。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在水的参与下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释放出氧气,有机体再利用葡萄糖
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经食物链传递,又成为动物和细菌等其他生物体的一部分。生物体内的碳水化合物一部分作为有机体代谢的能源经呼吸作用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其中储存的能量。【小问1详解】碳是生物的核心元素,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都是以碳链为
骨架;碳循环主要形式是CO2;图中乙、丙、丁和戊都有箭头指向甲,故甲为CO2;呼吸作用可以释放CO2,进入非生物环境,图中生物都能进行呼吸作用,因此有乙→甲,丙→甲,丁→甲,戊→甲。【小问2详解】甲为CO2,甲与
乙有双向箭头,故乙是生产者,乙、丙和丁都有箭头指向戊,故戊是分解者,丙、丁都是消费者,碳在它们(生物群落)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化石燃料燃烧可以产生CO2,因此图中缺少化石燃料→甲。【小问3详解】从灌木阶段演替到该森
林阶段的过程中,生物的生物量增大,需要有机物的积累,因此生产者固定的CO2量应大于生物群落(所有生物)的CO2排放量。27.我国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群落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场,草原中生长着碱草、针茅、苜蓿等多种牧草,还生活着黄鼠和草原犬鼠等动物。
目前,部分草原已被人类开垦用以种植春小麦、马铃薯及少量蔬菜等。回答下列问题:(1)草原上各种牧草和草原犬鼠、黄鼠等动物是通过______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复杂的营养结构,在各种非生物因素如________至少写2点)影响下共
同发展,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生态系统。(2)草原上的食草动物对牧草采食的选择会形成镶嵌的大小斑块,这构成群落的_______结构。与禁牧相比,适度放牧有利于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增加,原因是_________。请举例说明草原动物具有的适应性特征_________
__(至少写2点)。(3)草原上有一种杂食性鼠,其食物来源1/2来自草原植物,1/2来自植食性昆虫,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则其同化6kJ的能量,理论上需要草原植物同化_______kJ的能量。草原上鼠类种群密度过大时会引起雌鼠排卵功能减退,生殖力降低,母鼠泌乳过程受到抑制等,这种现
象说明内源性调节因素中_______因素会对种群数量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4)部分草原被人类开垦形成了农田群落,这说明_______。人类的过度开发会严重破坏草原,这是因为生态系统的_______能力是有限的。【答案】(1)①.食物链和食物网/单向的营养关
系/取食和被取食/捕食②.阳光、水分、空气(2)①.水平②.适度放牧可避免一种或几种牧草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成长腾出空间③.如善于奔跑、喜穴居、毛色偏暗/毛色与草原环境颜色相或相近、善于挖洞等(3)①.330②.内分泌(4)①.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
速度和方向②.自我调节【解析】【分析】1、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阳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和栖息空间的影响。2、生态系统是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
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相互交错,太阳系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太阳就像一台发动机,源源不断给太阳系提供能量。【小问1详解】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紧密联系在一起;阳光、水分、空气等非生物因素与生物群落一起,形成生态系
统。【小问2详解】镶嵌的大小斑块,是指水平方向上的生物分布,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适度放牧可避免一种或几种牧草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成长腾出空间,有利于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增加;草原较宽阔,动物善于奔跑、喜穴
居,是适应草原的一种现象,毛色偏暗/毛色与草原环境颜色相或相近、善于挖洞等,有利于躲避草原上天敌的追捕。【小问3详解】鼠同化6kJ的能量,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需要消耗60KJ的能量,有30KJ来自草原植物
,有30KJ来自植食性昆虫,30KJ植食性昆虫需要消耗300KJ的植物,因此需要草原植物同化330KJ的能量;雌鼠排卵功能减退,生殖力降低,母鼠泌乳过程受到抑制等,均属于内分泌因素,对种群数量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小问4详解】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如草原转变为农田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该能力是有限的,超过该限度生态系统会遭到破坏,因此人类的过度开发会严重破坏草原。28.下图是人体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控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器官,a~f表示相应激素。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甲是______
_,在增加机体代谢产热方面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有_________(填图中字母)。(2)图中激素a通过促进组织细胞加速_________,并抑制_________而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激素c的名称是_________。(3)图中乙受到交
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其中_________神经促进激素a分泌。(4)请结合该图说明当人体摄入食物过咸时的机体调节过程:食物过咸→_________。(用图中字母、箭的头和少量文字表示)【答案】(1)①.下丘脑②.ce(2)①.摄取、储存和利用
葡萄糖②.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③.肾上腺素(3)副交感(4)血浆渗透压升高→甲→丙释放f→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解析】【分析】副交感神经系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一部分,由脑干和脊髓发出神经纤维到器官旁或器官内的副交感神经节,再由此发出纤维分布到平滑
肌、心肌和腺体,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其低级中枢位于脑部和骶部,脑部的中枢位于脑干内总称为副交感核。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是使瞳孔缩小,心跳减慢,皮肤和内脏血管舒张,小支气管收缩,胃肠蠕动加强,括约肌松弛,唾液分泌增多等,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两者在机能上是完全相反,有相互拮抗作用。
【小问1详解】下丘脑中存在血糖和体温调节中枢,甲是下丘脑;c是肾上腺素,e是甲状腺激素,都可以促进代谢,增强产热,具有协同作用。【小问2详解】激素a是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储存和利用葡萄糖,并抑制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使
血糖下降;激素c是肾上腺素,可以促进产热和升高血糖。【小问3详解】副交感神经可以促进胰岛素(激素a)的分泌。【小问4详解】食物过咸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甲(下丘脑)→丙(垂体)释放f→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29.油菜素内酯(BR)在裸子植物和
被子植物中广泛存在,其结构与动物类固醇激素非常相似。研究BR对绿豆下胚轴不定根发生的影响,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回答下列问题:I.材料与方法:绿豆种子经消毒洗净后浸泡4h,将适宜数量的种子置于含10-2mol/LBR培养皿的吸水纸上,以
①为对照,在适宜温度下培养萌发。选取②且下胚轴长度相等的幼苗,切除根部作为插条。将插条基部浸入盛蒸馏水的瓶中培养,每天换水,培养2天和4天,观察③。II.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10-2mol/LBR对绿豆下胚轴插条不定根发生的影响指标处理插条培养天数/d均值根
长对照组2d5.854d16.5BR2d7.454d21.73根数对照组2d8.54d11.75BR2d15.654d15.65(1)请将材料与方法中的空补充完整: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2)种子的
萌发处理时需要浸泡一段时间,这是因为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种子中的________激素含量上升可促进其萌发。(3)表中数据说明10-2mol/LBR对不定根的形成具有_______作用,施用的效果与_____(答出2点即可)等因素密切相关。通过研究发现BR可促进生长素的合成从
而促进不定根发生,推测BR作用的机理可能是_______。(4)油菜素内酯被确认为是一类植物激素,其依据是_______(答出2点即可)。【答案】(1)①.蒸馏水②.长势、茎粗、叶片大小一致③.不定根的根长和根数(2)赤霉
素(3)①.促进②.作用时间、部位、施用方法以及施用植物的生理状态和气候条件③.可以促进合成生长素相关酶的活性/促进合成生长素相关酶的基因的表达(4)植物自身能够合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微量高效的调节作用)【解析】【分析】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
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小问1详解】分析题意,本实验目的是探究BR对绿豆下胚轴不定根发生的影响,则实验的自变量是BR的有无,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与单一变量原则,故对照组应以蒸馏水作对照;实验设计的无关
变量应一致,故选取长势、茎粗、叶片大小一致且下胚轴长度相等的幼苗,切除根部作为插条;本实验是研究BR对绿豆下胚轴不定根发生的影响,故因变量可通过不定根的根长和根数进行测定和比较。【小问2详解】赤霉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
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种子的萌发处理时需要浸泡一段时间,这是因为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种子中的赤霉素含量上升可促进其萌发。【小问3详解】据图可知,与对照相比,10-2mol/L的BR根长和根数均大于对照组,说明该浓度的BR对不定根的形成有促进作用;激素施用的效果与作用时间、部位、
施用方法以及施用植物的生理状态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植物的生命活动需要酶的催化,研究发现BR可促进生长素的合成从而促进不定根发生,推测BR作用的机理可能是可以促进合成生长素相关酶的活性/促进合成生长素相关酶的基因的表达
。【小问4详解】由于油菜素内酯是一类植物自身能够合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有机物,故被确认为是一类植物激素。30.科学家研究发现某中药M可显著改善排卵障碍大鼠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调控轴性激素水
平,且以高剂量更为有效。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加以验证,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与讨论。实验材料:生长状况相同的雌性未孕未产健康大鼠若干只、用生理盐水配置的低、高浓度的M悬液、生理盐水、饲料等。
(注:测定激素含量的具体方法及过程不作要求)(1)实验步骤:①_________,编号A、B……。除A组作为健康对照组外,其他几组大鼠通过相同的途径制作出排卵障碍大鼠动物模型。②各组处理如下:A组每天灌胃适量且等量的生理盐水,___________,每天相同时间重复该处理,相
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连续进行5天。③采集各组大鼠的___________,测定其中的_______。④统计处理并分析数据。(2)预测各组实验结果_____(设计一个坐标,以柱形图形式表示实验结果)。(3)分析与讨论:卵巢分
泌的雌激素通过_______方式进入靶细胞与胞内的受体结合,发挥调节作用。雌激素可以促进卵巢中的_______和_______,故雌激素分泌减少,最终可能导致不孕不育等临床症状的出现。【答案】(1)①.取生长状况相同雌性未孕未产健康大鼠随机分成4组②.B组每天灌胃适量且等量的生理盐水,C、
D两组分别每天灌胃等量的低、高浓度的中药M的③.血清/血液/血浆④.性激素含量(2)(3)①.扩散##自由扩散②.卵子成熟③.卵泡生长【解析】【分析】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称做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做因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
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实验设计时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变量原则。要注意无关变量应该相同且适宜。【小问1详解】分析题意,本实验目的是验证中药M可显著改善排卵障碍大鼠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调控轴性激素水平,且以高剂量更为有效,则实验的自
变量是中药M的有无及不同的剂量,因变量是性激素水平,实验设计应遵循对照与单一变量原则,故可设计实验如下:实验步骤:①取生长状况相同的雌性未孕未产健康大鼠随机分成4组,编号A、B……。除A组作为健康对照组外,其他几组大鼠通过相同的途径制作出排卵障碍大鼠动物模型。(分组并编号)②
各组处理如下:A组每天灌胃适量且等量的生理盐水,B组每天灌胃适量且等量的生理盐水,C、D两组分别每天灌胃等量的低、高浓度的中药M,每天相同时间重复该处理,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连续进行5天。(单一变量处理)③采集各组大鼠的血清/血液/血浆,测定其中的性激素含
量。(因变量测定)④统计处理并分析数据。【小问2详解】分析题意,由于A组是健康大鼠,故其体内的性激素水平正常,可作为对照,B组为损伤组,性激素含量降低,CD损伤后灌胃药物M,且高剂量更为有效,故四组的性激素含量应是A>D>C>B,故可绘制图形如下:。【小问3详
解】雌激素的本质是脂质,脂质进入靶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雌激素可以促进卵巢中的卵子成熟和卵泡生长,故雌激素分泌减少,最终可能导致不孕不育等临床症状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