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性考试复习精选练(人教版)》实验题专项训练1(原卷版)

DOC
  • 阅读 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6 页
  • 大小 552.286 KB
  • 2025-01-0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性考试复习精选练(人教版)》实验题专项训练1(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性考试复习精选练(人教版)》实验题专项训练1(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性考试复习精选练(人教版)》实验题专项训练1(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7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九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性考试复习精选练(人教版)》实验题专项训练1(原卷版).docx,共(16)页,552.286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6bb8c5f70081daa6c8ef3a4173f1a8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实验题专项训练1(原卷版)注意:1、训练范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2单元2、训练范围:蜡烛燃烧实验、人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空气组成中氧气含量测定、氧气的实验室制取。1.(2022秋•渭滨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化学小组同学对蜡烛的燃烧过程进行再一次探究,回答下

列问题:【查阅资料】硫酸铜(CuSO4)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强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1)如图A,点燃蜡烛,取一片铁纱窗罩在火焰中心,观察到外焰处的铁纱窗出现红热的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纱窗无明显变化,该实验说明蜡烛火焰的(填“外焰”、“内焰”或“焰心”)部分温度最高。(2)如图B,取一支导管,

将其中一端伸入焰心,待另一端导管口有白烟出现时,再将燃着的火柴放在导管口,观察到,说明焰心中的可燃物质是“气态”的石蜡。(3)如图C,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一支点燃的小蜡烛,并在烧杯内靠近顶部的位置放置适量的硫酸铜粉末和澄清石灰水。一段时间

后,蜡烛熄灭,并观察到硫酸铜粉末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实验说明石蜡燃烧的产物是。2.(2022秋•西峰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设计了下列实验。在A、B两集气瓶中充满氧气,瓶底分别装有澄清石灰水和无

水硫酸铜(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遇水会变成蓝色)。请回答下列问题。①点燃集气瓶A中的蜡烛,观察到蜡烛燃烧的产物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点燃集气瓶B中的蜡烛,发现蜡烛燃烧的产物使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1)以

上实验说明蜡烛燃烧的产物有、。(2)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分别为、、,其中温度最高。(3)将蜡烛熄灭,瞬间可观察到一缕“白烟”轻轻升起,立即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白烟”,“白烟”(填“能”或“不能”)燃烧。3.(2022秋•

安化县校级月考)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在探究过程中不仅获得了知识,也培养了我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某化学兴趣小组甲、乙、丙三位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1)甲同学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

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据此,你可以得出蜡烛的物理性质有(至少答两点)。(2)乙同学点燃蜡烛,可以看到火焰可分为三层(如图1)。把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填

“a”“b”或“c”)处最先碳化。(3)丙同学将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如图2),烧杯内壁出现,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说明蜡烛燃烧的产物有。4.(2022秋•南关区校级月考)下列是有关蜡烛及其燃烧

的探究。(1)图一中将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在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可以观察到位于(填“外焰”“内焰”或“焰心”)部分炭化变黑严重。(2)图二中将短玻璃管一端伸入烛芯附近,在另一端用火柴点燃,也有火焰产生,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

的火焰是由(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3)图三中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一缕白烟,能否点燃(填“能”或“不能”)。(4)图四中,将一个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证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5.(20

21秋•庆安县校级期中)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产生的呢?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1)人吸气时,应打开,关闭;(2)人呼气时,应打开,关闭,此时观察到乙瓶内的现象是

。6.(2021秋•儋州校级月考)表格是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表:气体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其他气体空气中的气体(%)78210.030.070.9人体呼出的气体(%)781641.10.9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

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成分的含量的不同,其主要操作步骤如图所示。请依据图示将主要实验操作步骤及验证依据填入表中:实验步骤验证依据A\B根据判断二氧化碳含量不同C根据判断氧气含量不同D根据判断水含量不同7.(2021秋•鼓楼区校级月考)某化学小组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

呼出的气体产生了兴趣,想知道二者的气体组成有什么不同,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与白磷不反应。【查阅资料】①白磷的着火点约为40℃;②通常条件下,氢氧化钠溶液会与二氧化碳反应,不与白磷反应。【实验操作】实验一:(如图1)(1)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后,医用输液袋中收集V

mL空气,打开弹簧夹K1、K2,缓慢将医用输液袋中空气全部排入锥形瓶中,量筒内收集到液体V1mL,白磷露出水面。已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全部被氢氧化钠吸收,生成碳酸钠和水,请写出相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由此测得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V、V2表示)。(2)关闭弹簧夹K1、K2,再(

填具体操作),使燃烧匙内的白磷迅速燃烧,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打开K2,量筒内剩余液体为V2mL,由此测得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用V、V1、V2表示)。实验二:(如图2)(3)把测定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的传感器放入食品保鲜袋,然后向食品保鲜袋中呼出气体,

采集数据经处理后如图3所示,其中表示氧气体积分数变化的是(填“X”、“Y”或“Z”),Y的体积分数在约60s之后逐渐减小的原因是。【实验结论】(4)由实验二分析,人体吸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相比,组成上的差异是(写两点)。8.(2021

秋•长春月考)Ⅰ.甲、乙、丙三名同学为探究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成分差异,收集了两瓶空气样品,并用排水法收集了两瓶呼出气体的样品,然后进行了如下实验:序号实验目的实验操作实验现象①比较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向呼出的气体中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

,振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②比较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空气中的木条无明显变化,呼出气体中的木条熄灭③比较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取两块干燥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哈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无色液滴,另一块无明显变化(1)实验①的现象为

;(2)实验③的目的为;(3)甲同学指出实验①不能比较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为得出正确结论,应该补充的实验操作为;Ⅱ.乙同学对实验②中燃着木条熄灭的原因提出猜想,并设计下列实验进行验证:【提出猜想】猜想1:木条熄灭是因为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中CO2的含量高。猜想2:

木条熄灭是因为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中O2的含量低。已知: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进行实验】序号④⑤⑥⑦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燃着的木条无明显变化燃着的木条无明显变化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熄灭【得出结论】(4)综合分析实验④﹣⑦,可以得出结论:猜想成立,依据的实验是(填序

号);【实验反思】(5)根据以上实验(①﹣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A.由实验④和⑤可得出猜想1不成立B.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O2和CO2的含量均不相同C.将燃着木条伸入呼出的气体中,木条熄灭,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没有O2D.实验②中,燃着的

木条熄灭的原因还可能与水蒸气含量增多有关E.若把燃着木条伸入体积比为1:1的O2和CO2混合气体中,会观察到无明显变化9.(2022秋•鼓楼区校级月考)某化学研究小组在学习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基础上,对教材中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设计出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在粗铜丝末端

的燃烧匙中放足量白磷。图2为用气体压力传感器测得的集气瓶中气压变化情况。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一端,一段时间后,集气瓶中白磷燃烧,这样做的优点是。(2)图2中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

;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导致DE段气压变化的实验操作是。(3)实验前在集气瓶中预先放入了20mL的水,若集气瓶的内部体积为200mL,则理论上倒吸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大约为。10.(2022秋•仓山区校级月考)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

空气中氧气含量。(1)图1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2)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的原因是。(3)由P=0.79P0,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4)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3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当红磷火焰熄灭,瓶内的温度恢复

到室温时打开止水夹,会看到,他的实验目的能达到吗,原因是。(5)若实验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大于,则可能的原因是(写一个)。11.(2022秋•崇仁县校级月考)如图这个U形管左侧装有用电阻丝固定好的白磷(温度达到40℃白磷

就可以燃烧),闭合电源开关进行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2)实验现象:白磷着火燃烧过程中,左侧液面先,后(填“上升”或“下降”)。等容器冷却到室温后,左侧液面在刻

度处。(3)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4)反思交流:某同学做该实验时,测出氧气的含量远远低于实际值,请你分析其中可能的原因:①;②。(5)拓展提升:该实验还可推论出氮气(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12.

(2022秋•宛城区校级月考)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1所示的是小明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是:(1)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少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回答一点即可)(2)小亮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

(如图2所示,白磷的着火点很低,只有40℃),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回答一点即可)。(3)小林同学指出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13.(2022秋•重庆月考)用来测定空气组成的

方法有很多,如图甲所示是小红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1)该实验需红磷稍过量,目的是,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2)待燃烧停止,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

终接近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由本实验可知氮气还具的化学性质有。(填一点即可)(3)下列物质中,不能用于代替红磷完成该实验的有。(填序号)①木炭②硫粉③细铁丝(4)学生小亮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实验中他把红磷换成了白磷(当

温度达到40℃时,白磷会燃烧),利用电烙铁加热提高温度,如图乙所示。比较两个实验,小亮的实验设计优点是(写出一点即可)。14.(2022秋•召陵区校级月考)如图是小轩同学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图,请按要求回答问题:(1)如图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结论的现象是。(2)甲同学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乙同学认为不可以,其原因是。(3)反应结束后,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由此可以推测氮气的化学性质是。(

4)用如图所示乙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该装置气密性良好),集气瓶中空气体积为250mL。量筒中盛入100mL的水。按图连好仪器,接通电源,红磷燃烧。实验结束后,量筒内水的体积约为60mL。①根据此实验数据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②若最终实验结果小于,请

分析原因。(写出一条即可)15.(2022秋•仓山区校级月考)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名称:a;b。(2)利用BC装置组合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选择的发生装置为,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氧气的方法为。(4)为测定生成氧

气的体积,氧气应从F装置的进入(填编号c或d),并在出口处连接(填仪器名称)。(5)Ⅰ.实验①中集气瓶内预先加少量水的目的是。Ⅱ.写出上述实验①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是。Ⅲ.实验②中,木炭分别在空气、氧气中燃烧产生不同的现象,其原因是。16

.(2022秋•双牌县校级月考)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仪器。请根据要求填空。(1)写出图中字母所标示的仪器名称②,③,⑨。(2)小红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应选择如图中的仪器除①、④、⑤、⑧外

还需要(填序号)。实验时该装置的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目的是,还需加塞才可连接胶塞。(3)小龙同学用(2)中收集好的氧气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发现铁丝并未燃烧,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答案完整才给分)。A、在用排水法收集氧

气前集气瓶未装满水B、铁丝表面有锈C、铁丝上未系火柴D、没有在瓶底铺一层沙或放少量的水(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文字表达式:。(5)写出一个用加热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你选择收集氧气的方法是,因为氧气

,还可以用法收集,因为氧气。(6)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的主要步骤有:①装入药品②检查气密性③收集气体④加热⑤停止加热⑥取出导气管,正确的操作顺序为。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③④⑥⑤C.②①④③⑤⑥D.②①④③⑥⑤17.(2022秋•凤翔县月考)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

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1)写出仪器名称:①;②。(2)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与双氧水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若要较好地控制产生氧气的速度,应选用发生装置为。(填编号)(3)写出在实验室可选用装置C制取氧气的文字

表达式,用E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方法是。(4)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则实验室制取氨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5)若用G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填“a”或“

b”,下同)端通入,若用装置G进行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在瓶内注满水,然后气体从端通入。18.(2022秋•瑞金市校级月考)请根据下列各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1)写出装置图A中标号①、②仪器的名称①;②。(2)若在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

气,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发生装置应选用,收集干燥的氧气装置选用(填字母序号),若用H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通入。(填“A”或“B”)(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主要步骤如下:①给试管加热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装药品⑤收集气体⑥熄灭酒精灯⑦将导管移出水面,正确顺序为。

A.②④③①⑤⑥⑦B.④②③①⑤⑥⑦C.④③②①⑤⑦⑥D.②④③①⑤⑦⑥(4)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正确操作是。(填字母代号“F”或“G”)(5)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6)收集到的氧气可用来做硫和氧气,铁丝和氧气反应实验

,在做铁丝与氧气反应实验时,为保护集气瓶不被损坏,应注意的操作是;做硫与氧气反应实验时集气瓶底水的作用是。19.(2021秋•新化县校级期末)氧气是我们身边无法离开的物质。某兴趣小组对氧气的研究如下:Ⅰ.氧气的制备:(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②。(2)写出用KMnO4制取

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该装置中棉花团的作用是,图中装置一处明显的错误是。Ⅱ.氧气的收集:[实验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时停止收集,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实验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当放置在集气瓶

口带火星木条复燃后,继续收集40秒,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实验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实验数据:实验1实验2实验3氧气的体积分数(%)79.779.679.988

.489.087.990.089.889.3氧气的平均体积分数(%)79.788.489.7数据分析:(3)由实验1、2可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为提高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可采取的措施是。(4)不考虑操作因素,实验3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不

能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Ⅲ.铁丝在氧气中燃烧(5)铁丝在纯净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0.(2021秋•蓬江区期末)实验室常用下列A、B装置制取气体,C、D、E装置收集气体。请回答以下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装置字母代号)。若用图E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后,发现收集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3)用收集的氧气完成木炭燃烧的实验(如图F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若用图G所示装置

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该装置不足之处是。(4)通常状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得甲烷气体。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可选用(填字母),收集装置可选用D的依据是。(

5)将反应后剩余固体溶解、过滤、洗净、干燥后又得到二氧化锰固体,其质量与反应前相比(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1.(2022•杭州模拟)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催化剂展开探究。请回答下

列问题:实验探究:催化剂用量及催化剂种类对催化效果的影响。同学们用图装置进行如下实验:编号氯酸钾质量/g催化剂催化剂质量/g收集50mL氧气所需时间/s实验15无无171实验25二氧化锰0.2579实验35二氧化锰0.549实验

45二氧化锰2.593实验55氧化铁0.558实验65氯化钾0.5154(1)可采取排水法的收集氧气的原因是,收集气体前集气瓶内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填“有”或“没有”)影响。为了较精确测定排出水的体积,C框内应选用的装置为(填“C1”或“C2”)。(2)实验1的目的是。(3)表中所列三种催化剂

中,催化效果最好的是。(4)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为时,催化效果最好。(5)氯化钾(填“有”或“无”)催化作用。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1再继续收集50mL氧气,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s,原因是。(6)要

比较氯酸钾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50mLO2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量。22.(2022秋•重庆月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丰硕成果的取得,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密不可分。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请写出仪器①的名称。(2)请写出用装置B制取氧

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3)图1中可用于收集氧气的装置有(填字母)。(4)如图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如图2)。甲、乙、丙、丁四种途径都可制得氧气,其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途径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当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剩余的固体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收集完氧气后,结束实验时应先进行的操作是(选填序号:①撤离导管②熄灭酒精灯)。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39324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