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地理 答案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6 页
  • 大小 1.543 MB
  • 2024-10-0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地理 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地理 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地理 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3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地理 答案.docx,共(16)页,1.543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5dbedc25803da4f40ec7a1d1a0f9ee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海城高中2021届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绕着地球跑。”重温童

谣,完成下面小题。1.童谣中出现的三种天体,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恒星、小行星、流星体B.星云、恒星、行星C.恒星、行星、卫星D.恒星、行星、小行星2.童谣中共包含几级天体系统()A.2B.3C.4D.5【答案】1.C2.A【解析】1题详解】太阳自身能发光是恒星,地球是行星

,月亮是地球的天然卫星,童谣中依次出现的是太阳、地球、月亮,即恒星、行星、卫星,C正确,ABD错误。故选C。2题详解】童谣中提到“地球绕着太阳跑”,属于太阳系,“月亮绕转地球跑”,属于地月系,所以童谣中共包含了2级天体系统,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恒星、行星、卫星的区分:恒星是由炽热

物质组成的,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行星是近似球行的天体,并且质量比太阳小的多,本身不发射可见光,它以反色太阳光而亮;卫星是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质量都不大。3.目前,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降落火星,表明人造天体已经离开A.地月系B.太阳系C

.银河系D.河外星系【答案】A【解析】【分析】该题考查宇宙中的地球。【详解】人类发射的探测器是从地球上到达火星表面的,地球属于地月系,表明人造天体已经能够离开地月系,火星属于太阳系、银河系,没有离开银河系

,也没有进入河外星系。所以选A。4.与地球上出现生命无关条件是()A.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B.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的C.地球只有一颗卫星D.太阳变化不大,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较稳定【答案】C【解析】【详解】A、地球和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其具有适宜的温度,故不符合题意;B、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其

具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故不符合题意;C、地球只有一颗卫星,卫星有无与多少与地球生命的存在无关,故符合题意;D、地球所处的光照比较稳定,使地球上的生物得以繁衍,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5.关于天体的表述错误的是()A.天体是指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B.天空中人类观测到的均为天体C.行

星均为天体D.人类发射进太空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属于天体【答案】B【解析】【详解】天体是宇宙空间中运行的一切物质的总称,判断某一物质是不是天体,可以用“三看"来概括:一看位置,是不是位于大气层之外,独立存

在于宇宙中。二看物质性,一定是宇宙空间的物质,自然现象不属于天体。三看运转,是否在一定轨道上独自运转,依附于其他天体上的物质,不属于天体。天空中人类观测到的不一定为天体,如漂浮在天空中的云,在大气层中,不属于天体,B表述错误,符合题意;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A不符合题意;行星处在宇宙中,围绕恒星转动,属于天体,C不符合题意;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只要飞出地球,运行于宇宙中就是天体,D不符合题意。本题要求选择表述错误的选项,故选B。花是红色的,叶是绿色的,天空是

蓝色的,葡萄是紫色的。我们赞扬它们的美丽,你可曾想过是谁响着地球和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6.下列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辐射是一种电磁波B.能量来源是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C.是地球上大气运动和地震活动的主要动力D.太阳辐射的能量不包括煤、石油等7.下列

人类利用的能源中,不属于来自太阳辐射能的是()A.水能B.天然气C.地热能D.风能【答案】6.A7.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太阳辐射的相关知识。【6题详解】太阳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故B错

误;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和水循环的主要动力,地震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故C错误;太阳辐射的能量可以直接利用,也可以转化成生物能间接利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就是地质时期的以生物能的形式处存下来的太阳能,故D错误;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释放的能量,故A正确。【7题详解】

地球表面的大气运动和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太阳辐射,所以风能和水能均为对太阳辐射的利用,故A、D不符合题意;天然气是以生物能的形式处存的太阳辐射转化而来,所以是太阳辐射的利用,故B不符合题意;地热能为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不是太阳辐射的能量,故C

符合题意。【点睛】常考的不是太阳辐射的能源有:地热能、潮汐能、火山地震、核能,做题时注意积累。《汉书·五行志》记载:“西汉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读“太

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8.“黑气”在图中指的是()A.①B.②C.③D.④9.图中太阳的外部大气层E,F,G分别代表()A.色球、光球、日冕B.光球、色球、日冕C.日冕、光球、色球D.光球、日冕、色球10.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

太阳风暴”吹袭地球,可能引起()A.人口迁移加快B.风力发电增产C.生活能耗降低D.卫星导航失效【答案】8.A9.B10.D【解析】【8题详解】太阳大气层由内向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图中太阳的外部大气

层E、F、G分别代表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上常出现的暗黑的斑点,叫太阳黑子。“黑气”指的是黑子。读图分析可知,①为黑子,故A正确;②为耀斑,故B不符合题意;③为日珥,故C不符合题意;④为太阳风,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

。【9题详解】太阳大气层由内向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图中太阳的外部大气层E、F、G分别代表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B正确,ACD错。故答案选B。【10题详解】该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剧烈的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干扰地球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导致无线电短波受到影响,从而使

卫星导航失效,D正确;而对地球上的风力,生活耗能,人口迁移没有影响,ABC错误。故答案选D。【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②高能带电粒子扰

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③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④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11.下列四个城市

中,太阳年辐射总量最丰富的是()A.兰州B.海口C.上海D.昆明12.假如你是一名太阳能热水器的营销员,在只考虑自然因素的情况下,到下列哪组城市营销最合理()A.北京、上海、贵阳B.上海、重庆、台北C.昆明、兰州、郑州D.杭州、广州、成都【答案】1

1.D12.C【解析】【11题详解】从图中信息可知,昆明年太阳辐射总量值约为140;福州年太阳辐射总量值约为120;重庆年太阳辐射总量值约为90;兰州年太阳辐射总量值为大于130,小于140。故四个城市中昆明的太阳能最丰富,D正确,ABC错误。故选D。12题详解】太阳能

热水器的营销主要看太阳年辐射总量的丰富与贫乏,根据图上数据进行分析可知,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低值中心位于四川盆地及附近,重庆、成都太阳辐射不丰富,贵阳太阳辐射总量值为大于90,小于100,太阳辐射也不丰富,不宜推广,ABD排除;读图可知,昆明、兰州、郑州太阳能资源丰富,适宜推

广太阳能热水器,C正确,故选C。【点睛】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1.纬度位置: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反之,则少。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

;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3.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4.日照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

得太阳辐射弱。13.2015年2月17日当地时间7时06分,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40゜N,144゜E)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据此回答下题。关于该次地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震震源位于地

壳B.地震震源位于上地幔C.地震时,横波先传来D.地震发生时,纵波横波同时传来【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此次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地壳平均厚度为17千米,所以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壳,A对、B错;由于纵波传播速度快于横波,所以地震发生时,纵波先传至地面,CD错。故选A。14.读下

图回答问题。地球的圈层分为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20元人民币背面的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外部圈层的个数是()A.5个B.4个C.3个D.2个【答案】C【【解析】【详解】据图可知,20元人民币背面的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有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岩石圈四个圈层,其中属于外部圈层的有大气圈、水圈和

生物圈。故选C,ABD错误。15.关于地球的圈层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岩石圈包括地壳和整个地幔B.大气的主要成份是氢和氦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D.水圈是连续而又不规则的圈层【答案】D【解析】【详解】岩石圈

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A错误。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B错。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C错。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D正确。故选D。16.下列地区地壳最厚的是()A.华北平原B.黄土高原C.青藏高原D.四川盆地【答案】C【解析】【详解】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

米以上,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C正确;四川盆地的平均海拔在500米左右,台湾岛上的台湾山脉平均海拔在3000-3500米左右,华北平原平均海拔不足200米,都不是地壳最厚的地区,ABD错误。故选:C。【点睛】地壳的厚度与露出地表的部分的高度成正比,宛如

植物一样,上面部分越高,其根扎得越深。大陆厚,海洋薄,高山高原处更厚。17.岩石圈的范围是指()A.地壳和上地幔顶部B.地壳和上地幔C.软流层及其以上的部分D.地壳【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岩

石圈包含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选B。18.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A.太阳辐射B.大气辐射C.地面辐射D.大气逆辐射【答案】C【解析】【详解】近地面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弱,而对地面辐射吸收能力很强,因此近地面的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于地面辐射,C符合题意,

排除A;大气辐射及大气逆辐射均是大气释放能量的方式,不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热量来源,排除BD。故选C。19.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A.B.C.D.【答案】C【解析】【详解】影响昼夜温差的主要因素有天气和下垫面性质等。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白天气温高,夜晚大气逆

辐射弱,大气保温作用弱,夜晚气温低,昼夜温差大,而多云和晴朗天气相反;陆地比热容量小于海洋,陆地比海洋升温快、降温快,因此昼夜温差陆地大于海洋。C图中白天云层较多,大气对于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较强,白天气温不高,夜晚云层较多,大气逆辐射较强,夜晚气温较高,因此昼夜温差最小,C正

确;A图白天云层较多,大气对于太阳辐射的削弱较强,因此白天气温较低,夜晚云层较少,大气逆辐射较弱,保温作用较差,气温较C图低,因此昼夜温差较C大,A错误;B图中白天云层较少,大气削弱作用较弱,气温较C图高,夜晚云层较厚,大气逆辐射较强

,夜晚气温较高,但是昼夜温差并没有C小,B错误;D图中白天和夜晚都是晴天,白天太阳辐射较强,气温较高;夜晚逆辐射较弱,气温较低,昼夜温差较大,D错误。故选C。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

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A.大气的温室效应B.大气的热力运动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21.甲箱温度计比乙

箱温度计高的原因是()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答案】20.D21.B【解析】【20题详解】甲玻璃箱底部放置土以后,土层吸收太阳辐射,使得土层温度升高,形成地面长波辐射,玻璃箱中的空气大量吸收地面长波辐射,气温升高,因此,底部放土的比没有

放土的高了3℃,由此得知,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D正确;温室效应是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增加使得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与此实验无关,A错误。大气的热力运动、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均与该实验的测量目的关系不大,BC错误。故选D。【21题详解】甲玻璃箱底

部放置土以后,土层吸收太阳辐射,使得土层温度升高,形成较强的地面长波辐射,玻璃箱中的空气大量吸收地面长波辐射,气温升高;乙玻璃箱底部没有放土,地面辐射弱,因此,甲箱温度计示数比乙箱温度计高,B正确。太阳辐射相同,A错误。两箱大气成分相同,吸热能力相同,只是两箱中地面辐射不同,因此吸热的多少存在差

异,C错误。与大气辐射强弱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点睛】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大气吸收很少,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大部分被大气吸收,对流层大气主要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因此,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经常遭遇雾霾天气。读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完成

下面小题。22.发生雾霾现象时,大气能见度变差的原因与下列有关的是()A.①增强B.②增强C.③增强D.④增强23.下列措施能缓解城市雾霾现象的是()A.外出戴口罩B.多吃润肺食物C.错时上下班D.使用空气净化器24.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大气运动的是(箭头表示大气运动方向)()A.B.C.D

.【答案】22.A23.C24.C【解析】【22题详解】发生雾霾现象时,大气中的杂质和尘埃增多,雾霾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会增强,使到达地面的可见光大量减少,大气能见度变差,即①(反射作用)增强,A正确;经雾霾削弱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即②会减弱

,B错误;雾霾发生时,大气逆辐射增强,即③增强,但大气逆辐射增强与大气能见度降低无关,C错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直接反射的太阳辐射也会减少,即④减弱,D错误。故选A。【23题详解】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

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错时上下班可以减轻城市道路拥堵,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缓解雾霾现象,C正确。外出戴口罩、多次润肺食物、使用空气净化器只能减轻雾霾对人体健康的损害,不能缓解雾霾现象,ABD错误。故选C。【24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面受热不均,热空气膨胀上升

,冷空气收缩下沉,A错误;图B表示城郊环流,由于城区排放的废热多,形成热岛,故城区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形成低压,郊区相反,可知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区,B错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夜晚陆地降温快,气温低空气下沉

,近地面形成高压,海洋降温慢,气温较高空气上升,近海面形成低压,近地面气流由陆地流向海洋,高空相反,C正确;同一水平面上,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大气从高压流向低压,然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D图为低压指向高压,D错误。

故选C。【点睛】大气受热过程: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大气的受热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进行吸收、反射、散射,从而使到达地面的能量大为减少。下图为海陆风形成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各题。25.

此图表示的时间应该是()A.白天B.夜晚C.冬季D.全天26.比较ABCD四点的气压高低顺序应该是()A.A>B>C>DB.A<B<D<CC.D>C>A>BD.C<D<B<A【答案】25.A26.D【解析】【25题详解】根据图示的海洋与陆地之间的大气环流方向判断,陆地盛行

上升气流,判断陆地的气温较海洋高,故判断为白天,由于陆地升温快,故气温较海洋高。故选A。【26题详解】气压分布的一般规律是垂直方向上,越往高空气压越低,故CD的气压较AB低;同一水平面上,水平气流由高压指向低压,因此A点气压高于B点;D点气压高于C点。故选D。

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27.图中A、B、C、D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风向的是()A.AB.BC.CD.D28.图中A、B、C、D四处风力最大的是()A.AB.BC.CD.D【答案】27.C28.C【解析】【27题详解】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

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基础上,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ABD三个箭头都是由低压指向高压,故排除ABD。图中C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且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基础上向右偏转形成的,是正确的风向,C正确。故选C。【28题详解】在同一幅等压线分布中,等

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小,风力越小。图中四地中,C的等压线分布最密集,风力最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在同一幅等压线分布中,等压线越密集,水

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小,风力越小。读北半球近地面某气压场中的受力平衡风向图,完成下面小题。29.图中字母d代表的是()A.水平气压梯度力B.地转偏向力C.摩擦力D.近地面

风向30.近地面风向不完全与等压线平行的原因是()A.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B.地转偏向力的影响C.惯性离心力的影响D.摩擦力的影响【答案】29.A30.D【解析】【29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d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所以是气压梯度力;由于风向和摩擦力方向相反,地转

偏向力垂直于风向,所以a是地转偏向力,图示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所以c是风向,b是摩擦力,d代表的是水平气压梯度力。A正确,BCD错误。故选A。【30题详解】高空气流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风向最终和等压线平

行;近地面受到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最终风向和等压线斜交,所以相对于高空,近地面增加了摩擦力,风向由平行转化为斜交,说明近地面风向不完全与等压线平行是由于摩擦力所致,故D正确,ABC错误。故

选D。【点睛】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与风向垂直;摩擦力与风向相反;高空气流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风向最终和等压线平行;近地面受到摩擦力、水平气

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最终风向和等压线斜交。二、综合题(共40分)31.读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太阳系八颗行星中,B表示____,D表示____。按结构特征,它们都属于____行星。(2)按运动特征,八颗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即都是自____向____,呈____时针

方向运动。另外,还具有____性和____性。(3)若地球在H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是()A.变为寒冷的“冰球”B.变为炽热的“火球”C.大气层将会消失D.体积将会变小(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____。(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

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____。【答案】(1)①.金星②.火星③.类地行星(2)①.西②.东③.逆④.近圆性⑤.共面性(3)A(4)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相对安全。(5)日地距离适中。【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太阳系示意

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位置,运动特征,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相关知识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培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

、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B表示金星,D表示火星,它们都属于类地行星。【小问2详解】八大行行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方向均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上图呈逆时针方向运动。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还具有共

面性和近圆性。【小问3详解】H行星所处轨道距离太阳太远,气温低,若地球在H行星轨道上运行,会变为寒冷的“水球“,A正确,B错;大气层主要和地球的质量与体积有关,C错;若地球在H行星轨道上运行,地球的体积不会变小

,D错。【小问4详解】(4)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相对安全。【小问5详解】注意题干关键词“自身条件“,此图反映出来的是日地距离适中。【点睛】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由

近到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32.图是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____波,B表示____波(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的内部圈层,D表示____界面,该面以上C

代表____(3)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____,地震波B速度____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F面以上的E物质状态为____态,以下的G物质状态为液态,F面是____界面(4)____(填字母)层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是____的发源地【答案】(1)①.横

②.纵(2)①.莫霍②.地壳(3)①.消失②.突然下降③.固④.古登堡(4)①.E②.岩浆【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为材料,涉及地震波,地球内部圈层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小问1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A波传播速度慢,B波传播速度快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为横波,B为纵波。【小问2详解】据图分析,纵波和横波经过D界面时,速度较快,因此D为莫霍界面;莫霍界面以上是地壳,以下是地幔,因此C层为地壳,主要由各类岩石组成。【小问3详解】据图分析,A波在F处波速完全消失,B为纵波,波速突然下降,而横波和纵波通

过物质状态不同,横波只能通过固态,纵波可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波速在F处发生变化,说明E物质状态为固态,是地幔,G物质状态为液态,是外核,F处为古登堡界面。【小问4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软流层位于上地幔顶部,前面分析可知,E为地幔,一般认为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源地。33.读“

北半球热力环流示意图(箭头指向为空气流向),完成下列各题。(1)A地气温比B、C两地____,气压比B、C两地____。(2)用“→”画出高、低空大气水平运动方向,以正确表示热力环流。(3)图中M、N两地实际风向分别为____和____。(4)热力环流是指由于____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

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5)从以上可看出,大气水平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直接原因是____【答案】(1)①.高②.低(2)如图:(3)①.西南风②.东北风(4)地表受热不均(5)①.地表受热不均②.水平气压梯度力【解析】【分析】本题以热力环流示意图为材料,涉及热力环流形成原因、过程等内

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等学科能力,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作答即可。【小问1详解】热力环流中,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大气上升运动,形成低压,气温低的地方,大气下沉运动,形成高压。据

图可知:图中近地面A地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B、C两地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所以A地气温比B、C两地高,气压比B、C两地低。【小问2详解】结合上题,近地面A地流上升,形成低压,BC两地气流下沉,形

成高压,所以近地面气流从B、C到A。近地面A(低压)对应高空E为高压,B、C两地(高压)分别对应高空D、F为低压,所以高空气流从E到D、F。如图:【小问3详解】该地位于北半球,近地面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和摩擦力共同作用,北半球向右偏转(30°-45°左右),结合图和上(2)题可知,M为西南风,N为东北风。【小问4详解】热力环流是由于地表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小问5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地表冷热不

均,导致空气上升和下沉运动,使得同一水平面产生了气压差异,存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向低压运动。所以大气水平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地表冷热不均,直接原因是水平气梯度力。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6073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