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古诗词诵读《燕歌行并序》课件36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共(36)页,15.903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5ccb5ce476b8bcdd485aeed7dda0ff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04燕歌行(并序)高适走近作者高适(约700—765),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县人,世称“高渤海”,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他的诗歌以古体见长,尤长于七言歌行和五言古诗,《燕歌行》即为著名代表作。高适的边塞诗,笔力浑厚,感情激昂,意境雄浑
,气势奔放;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征战生活和他报效国家的热情。了解“边塞诗”盛唐国力强大,于是开疆拓土,雄心勃勃。不少人(包括军人和文人)因此搏击沙场,建功立业。当时诗人或多或少都写过一些边塞诗,而著名的则是高适、岑参
、王昌龄、王之焕等人。后世因此把他们称作边塞诗派。内容:建功立业;战争艰苦,征人思妇离愁别绪;边塞风光。特点: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雄奇壮美。边塞诗歌边塞诗表达的思想情感主要有六个方面:(1)描写塞外奇丽壮阔的自然风光。王维《使至塞上》(2)抒发从军报国
、建功立业的英雄豪情。王昌龄《从军行》(3)表达征人久戍边关的思乡念亲之愁。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4)反映连年征战对广大人民和平生活的干扰和破坏,反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拓土开边。陈陶《陇西行》(5)表达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及环境的恶劣。李白《塞下曲》(6)表达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战士的同情。
边塞诗常见意象:A、有关景物:烽火、狼烟、孤城、黄沙、雪山、黑山、大漠等。A、有关动物:马、雁、鹰等C、有关地名:轮台、龟兹、楼兰、安西、阴山、瀚海、凉州、边关、玉门关等D、常见乐器:羌笛、胡笳、芦管、鼓、角等题解燕,古国名。古燕国
所在地,位于我国东北部。此地最早称为“幽州”。蓟,在历史上是与燕并存的诸侯国,且蓟、燕两地相邻。后“蓟微燕盛”,蓟为燕吞并,称为燕国的都城,蓟也成为燕的代称。歌“燕歌”即燕地的歌谣,因为燕地在春秋至两
汉千年以来战争频发,征戍不断,战争积淀在“幽、蓟”之地的民谣中,成为记忆着征战、别离、相思等内容的“燕歌”。行,和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行”一样,只是表示古诗的一种体裁,均属“歌行体”。写作背景开元二十六年,幽州将领奉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
(战胜并有所收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适怀着豪情壮志,到蓟北一带漫游以求报效国家。由但是当地军政官僚们堵塞贤路,高适的愿望无法实现,高适对将帅不恤士卒,指挥无能,欺君邀赏的行为感慨颇深,因写此篇。初
读诗歌,明确字音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公元738年。主将。指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兼御史大夫张守珪。按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作诗词,作为酬答。应和,唱和。〔陆龟蒙《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2020全国卷I)〕定
语后置标志。给……看。写作缘由:和朋友之诗,感征戍之事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事?哪些人?哪些景?事:人:景:战争将帅士卒(征人)思妇塞外秋景思考:按照什么顺序写战事的?战事发展的顺序:出师——失利——被围——死斗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
色。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
无所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边烽突起慷慨出师力尽关山轻敌战败被围不归两地相思死斗心愿怀念李广第一层八句写出师,着力烘托气氛第二
层八句写战败,揭示其原因第三层八句写被围,刻画相思之苦第四层四句写死斗,突出壮志豪情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
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
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汉家〕汉朝,唐人写时事,常托之于汉代。〔烟尘〕烽烟尘土,指代战争,古时燃烽烟以报边警。〔残贼〕指残忍暴虐的敌寇。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
色。〔横行〕①“纵横驰骋,所向无阻,当横行天下。”——《资治通鉴》任意驰走,无所阻挡,恣意驰骋。②樊哙在吕后面前说:“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责他当面欺君该斩。(《史记·季布传》)所以,“横行”意味着
恃勇轻敌。(今)贬义词,依仗暴力做坏事。〔非常〕(古)特别,不一般。(今)程度副词,十分。〔赐颜色〕颜色:脸色。赐颜色:俗语给面子,赏脸。指给予褒奖恩宠。出征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金伐鼓〕指击打钲、铙之类的金属乐器和鼓,作
为行军指挥信号。〔榆关〕古关名,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旌旆〕旗帜。〔逶迤〕舒展的样子。形容队伍浩荡,连绵不断。〔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西北。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校尉〕武官名,泛指统帅。〔羽书〕羽檄,古代
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瀚海〕唐代对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及其迤西今准噶尔盆地一带广大地区的泛称。〔单于〕匈奴首领称号,也泛指北方少数民族首领。〔猎火〕打猎时焚山驱兽之火,借指游牧民族兴兵打仗的战火。〔狼山〕古代称狼山者不止一处,这里借指边地交战区域的山
。出征第一部分:出师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交代了战争的地点和性质(为国征战)。似褒实贬,恃勇轻敌,为下文的轻敌失败埋下了伏笔。
阵仗大,为下文的战败被困作反衬“飞”:军情危急。“照”:战斗激烈和规模大。夸张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极〕穷、
尽,指到了最远的边界。〔边土〕即边地,靠近边境的地域。〔胡骑凭陵杂风雨〕指敌人侵犯,来势凶猛如同风雨交加。胡骑,这里指契丹人、奚人的军队。凭陵,逼压。战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军前〕战场。〔半死
生〕死生各半,指伤亡惨重。〔帐下)指统帅的营帐中。从第一句可以看出战士们怎样的作战条件?【明确】①“萧条”自然条件恶劣;②“凭陵”敌人来势凶猛,战力强;渲染了战势的危急与战斗条件的恶劣。“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运用了什么手法?【明确】①(手法)运用鲜
明的对比手法,②(体现/写出了)士兵奋力迎敌,那些将军们却远离阵地寻欢作乐,③(作用或意义)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因。④(表达了)作者对军中不平极大的愤慨和讽刺。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穷秋〕晚秋,深秋。〔腓(féi)〕病,此指草木
枯萎。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当〕承受。〔恩遇〕天子的知遇之恩。第二部分:战败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环境恶劣艰苦敌人来势凶猛对比,将战士的为国苦战和将领的寻欢作
乐对照来写,暗示了兵败的原因。渲染塞外凄凉萧瑟的自然环境,烘托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暗示战争的失败。正面点出兵败失利的原因(恃宠轻敌)。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
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
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铁衣〕用铁片制成的战衣,借指战士。〔玉箸〕玉制的筷子,比喻思妇
的眼泪。南朝梁刘孝威《独不见》:“谁怜双玉箸,流面复流襟。”被围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城南〕京城长安的住宅区在城南。〔蓟北〕蓟州(今属天津)以北一带,此处当泛指唐朝东北边地。20:04“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涕别离后”句中哪个字最为关键?请简要分析
。【明确】①“久”字最为关键。②“久”字说明了穿着铁衣的戍边战士,驻守边疆之久,辛苦劳累之痛,家中妻子一定泪如玉箸时时感伤,传达出思念亲人之悲。③相思之怨并不在于出征,而在于久戍不归,强烈讽刺了边将的无能、边策者失当。表达了强烈的抨击和批判,深化了主题。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飘
飖〕随风飘动,形容动荡不安。〔那可〕即“哪可”。〔度〕越过相隔的路程,回归。〔边庭飘飖那可度〕边地动荡不安,难以越过。〔绝域〕极远的地方。〔苍茫〕形容荒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三时〕早、午、晚。〔阵云〕浓重堆积似战阵的云层。〔寒声〕凄凉的声
音。〔刁斗〕三足长柄的锅,古代军中兼用于炊煮和夜里巡更敲击的铜制用具。被围第三部分:被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
斗。①借代。铁衣代士兵,玉箸代家中的思妇。②征人思乡、思妇怀人。描写边境动荡不安、环境恶劣,加深了战士们的思乡之情。边疆战士奋力拼杀、警惕紧张的战斗生活。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
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纷纷〕表示多。〔死节〕指为国捐躯。节,气节。〔岂顾勋〕难道还顾及自己的功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李)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
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匈奴畏李广之略,……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厚遇战
士。……李牧多为奇陈,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其后十馀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史记》死斗李将军与诗中的将领有何不同?李广:身先士卒,不贪功,爱护士兵。将领:恃勇轻敌,远离前线,寻欢作乐,好大喜功,不问士兵死活。第四部分:死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
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赞扬士兵们浴血奋战,视死如归,讽刺将领贪功冒进。用典和对比,讽刺当朝将领好大喜功、不体恤战士的行为。最后四句暗含两层对比:一是奋不顾身在前线冲杀的战士与沉迷歌舞寻欢作乐的将帅的对
比;二是今日好大喜功的将帅与汉代有勇有谋、关爱士兵的李广对比。探究主题.从这首诗歌中你读出了什么?抒出征之豪情;惜战士之辛苦;怜思妇之断肠;赞战士之死国;讽将帅之骄逸;盼边地之和平。燕歌行(并序)情:事:人:慷慨悲壮出师-战败-被围-死斗(心愿)三组
对比士卒效命死节-将领侍宠贪功士卒为国征战-将领寻欢作乐古时名将-今之汉将景:塞外秋景:大漠、枯草、孤城、落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