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2 简单机械(讲练)(原卷版)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3 页
  • 大小 577.746 KB
  • 2025-03-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1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2  简单机械(讲练)(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1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2  简单机械(讲练)(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1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2  简单机械(讲练)(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3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1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2 简单机械(讲练)(原卷版).docx,共(13)页,577.746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5c884e2babfcaa45c213bace727742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专题12简单机械(讲练)(原卷版)1.了解:杠杆的基本概念;滑轮的概念;斜面的简单应用与计算。2.会:画杠杆示意图;分析杠杆类型;进行滑轮组的常规计算。3.理解:杠杆平衡条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滑轮组的利用。4.掌握

: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探究;有用功、总功和机械效率的计算。5.认识:生活中常用杠杆。一、杠杆1.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转动的硬棒,这根硬棒就叫。(1)“硬棒”泛指有一定长度的,在外力作用下的物体。(2)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任何形状的。2.杠杆的七要素: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字母“O”表示。它可能在棒的某一端,也可能在棒的中间,在杠杆转动时,支点是相对;(2)动力:使杠杆的力叫动力,用“F1”表示;(3)阻力:杠杆转动的力叫阻力,用“F2”表示;(4)动力作用点:动力在杠杆上的;(5)阻力作用点:阻力在杠杆上的;(

6)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用“1l”表示;(7)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用“2l”表示。注意:无论动力还是阻力,都是作用在杠杆上的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正好相反。一般情况下,把人施加给杠杆的力或使杠杆按照人的意愿转动的力叫做,而把阻碍杠杆按照需要方向转动的力叫。力臂是点到线

的距离,而不是支点到力的的距离。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的,其力臂为,对2杠杆的转动不起作用。3.杠杆示意图的画法:(1)根据题意先确定支点O;(2)确定动力和阻力并用虚线将其作用线延长;(3)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画垂线,并用l1和l2分别表示动力臂和阻力臂;第一步:

先确定支点,即杠杆绕着某点转动,用字母“O”表示。第二步:确定动力和阻力。人的愿望是将石头翘起,则人应向下用力,画出此力即为动力用“F1”表示。这个力F1作用效果是使杠杆逆时针转动。而阻力的作用效果恰好与动力作用效果相反,在阻力的作用下杠杆应朝着顺时针方向转动,则阻力是石头施

加给杠杆的,方向向下,用“F2”表示如图乙所示。第三步: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将力的作用线正向或反向延长,由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并标明相应的“l1”“l2”,“l1”“l2”分别表示动力臂和阻力臂,如图丙所示。甲乙丙4.杠杆

的平衡条件(1)杠杆的平衡: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2)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图(4)图(5)1)首先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5)所示,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3这样就可以由杠杆上的刻度直接读出力臂实物大小了,而图(4)杠杆在倾斜位置

平衡,读力臂的数值就没有图(5)方便。由此,只有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我们才能够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因此本实验要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在实验过程中绝不能再调节螺母。因为实验过程中再调节平衡螺母,就会破坏原有的平衡。(3)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臂=阻力×,或F1l1=F2l2

。5.杠杆的应用(1)省力杠杆:动力臂l1阻力臂l2,则平衡时F1F2,这种杠杆使用时可省力(即用较小的动力就可以克服较大的阻力),但却费了距离(即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大于阻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并且比不使用杠杆,力直接作用在物体上移动的距离

大)。(2)费力杠杆:动力臂l1阻力臂l2,则平衡时F1F2,这种杠杆叫做费力杠杆。使用费力杠杆时虽然费了力(动力大于阻力),但却省距离(可使动力作用点比阻力作用点少移动距离)。(3)等臂杠杆:动力臂l1=阻

力臂l2,则平衡时F1=F2,这种杠杆叫做等臂杠杆。使用这种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即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时不存在的。二、滑轮1.滑轮定义:周边有槽,中心有一转动的轮子叫。因为滑轮可以连续旋转,因此可

看作是能够连续旋转的杠杆,仍可以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根据使用情况不同,滑轮可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2.定滑轮(1)定义:工作时,中间的轴的滑轮叫定滑轮。(2)实质:是个等臂杠杆。轴心O点固定不动为支点,其动力臂和阻力臂都等于圆的半径r,根据

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因为重物匀速上升时不省力。4(3)特点:,但可改变力的。所谓“改变力的方向”是指我们施加某一方向的力能得到一个与该力方向不同的力。(4)动力移动的距离与重物移动的距离相等。对于定滑轮来说,无论朝哪个

方向用力,定滑轮都是一个等臂杠杆,所用拉力都等于物体的重力G。(不计绳重和摩擦)3.动滑轮(1)定义:工作时,轴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2)实质:是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的杠杆。(3)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4)动力移动的距离是重物移动距离的倍。对于动滑轮来说:1)动滑轮在移动的过程

中,支点也在不停地移动;2)动滑轮省一半力的条件是:动滑轮与重物一起匀速移动,动力F1的方向与并排绳子平行,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4.滑轮组(1)定义: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匹配而成。(2)特点:可以,也可以改变力的。使用滑轮组时,有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

重的,即物GnF1=(条件:不计动滑轮、绳重和摩擦)。注意:如果不忽略动滑轮的重量则:()滑物GGnF+=1。(3)动力移动的距离S和重物移动的距离h的关系是: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n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移动距离的n倍,即S=n

h。(4)绳子端的速度与物体上升的速度关系:物绳nVV=。5.斜面是一种可以省力的简单机械,但却费。56.当斜面高度h一定时,斜面L越长,越(即F越小);当斜面长L相同时,斜面高h越小,越省力(即F越小);当斜面L越长,斜

面高h越小时,越省力(即F越小)。三、机械效率1.有用功:对机械、活动的功。公式:W有用=(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斜面:W有用=Gh。2.额外功:并非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公式:W额=W总-

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斜面:W额=fL。3.总功: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公式:W总=W有用+W额=FS=W有用/η;斜面:W总=fL+Gh=FL。4.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机械效率计算公式:。5.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

计滑轮重以及摩擦时)(1)滑轮组(竖直方向提升物体):FSGh=(G为物重,h为物体提升高度,F为拉力,S为绳子自由端走的距离)。(2)滑轮组(水平方向拉动物体):FSfl=(f为摩擦力,l为物体移动距离,F为拉力,S为绳子自由端走的距离)。6.斜面的机械效

率:FSGh=(h为斜面高,S为斜面长,G为物重,F为沿斜面对物体的拉力)。考点一:杠杆【经典例题】(2020·安顺)撬棒是人们在劳动中应用杠杆原理的工具。如图所示是工人利用撬棒撬动大石头的情景,撬棒上O点为杠杆的支点。下列分析正确

的是()。6A.此时撬棒为等臂杠杆;B.应用此撬棒的主要目的是省力;C.力F的作用点靠近O点会更省力;D.应用此撬棒的主要目的是省距离【趁热打铁】1.(2020·湘西)在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用钓鱼竿钓鱼B.用锤子撬钉子

C.用筷子夹食物D.用踏碓捣米2.(2020·长沙)罗老师用加装了杠杆装置的压缩空气引火仪来演示实验,她将一小团硝化棉放入厚玻璃筒内,握住杠杆的A端迅速向下压,棉花被点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杠杆是费力杠杆;B.该杠杆是省力杠杆;7C.向下压活塞时,将内能转化为

机械能;D.在B点竖直向下压比在A点竖直向下压省力3.(2020·宜昌)如图为工地搬运砖头的独轮车,人抬起车把时,车体可以看成个杠杆,关于这个杠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握的位置靠近把手末端时更费力;B.砖头的位置远离车轮时抬起更省力;C.轮子的

中心是杠杆的支点;D.图中拉力F大于重力G4.(2020·丹东)如图,O点是轻质杠杆AOB的支点,杠杆上的C点受到阻力F2的作用。若使杠杆在图中所示位置静止,请在杠杆上画出所要施加的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并画出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5.(2020·淮安)在“探究

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实验前杠杆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调节。(2)杠杆调节平衡后,在如图乙所示A点悬挂3个钩码(每个钩码重力为0.5N),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

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1=N。重复多次实验,进一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8(3)某小组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得到与其他组不一样的结论:动力与阻力F1成正比关系。你认为该结论可靠吗?。并说明理由:。实验序号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

N阻力臂L2/cm11151.510221531033154.510考点二:滑轮【经典例题】(2020·宿迁)小华用图装置测量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为测量方便,让弹簧测力计在静止时读数

;B.弹簧测力计对绳子的拉力与物体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增大物体被提升的高度,可以提高动滑轮的机械效率;D.增大物体重力与动滑轮重力的比值,可以提高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不计绳重和摩擦)【趁热打铁】1.(2020·东莞)在有着“世界工厂

”之称的东莞,车间工人们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把重物提起2m的高度,下列关于这个滑轮组工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9A.绳子自由端被拉下了10m;B.这个滑轮组能省距离;C.这个滑轮组能省力;D.这个滑轮组能省功2.(2020·淮安)如图所示,小明用100N竖直向上的力F,将重为150N

的物体,在时间5s内匀速提升1m。在此过程中力F做功的功率为W。滑轮的机械效率为。3.(2020·丹东)如图,小明用滑轮组把质量为54kg的重物匀速提升了1m。此过程中,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做功为675J。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______N。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4.(2020·山西

)如图所示,快递小哥为了把较重的货物装入运输车,用同样的器材设计了甲、乙两种方式提升货物。若把同一货物匀速提升到同一高度,忽略绳重和摩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方式可以省力;B.乙方式不能改变力的方向;10C.甲、乙两种方

式做的有用功相等;D.甲、乙两种方式的机械效率相等考点三:机械效率【经典例题】(2020·天水)在九年级物理拓展课上,李博同学模拟某建筑工地上塔吊的工作情景,设置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来提升装修材料,若他用250N的拉力在20s内将450N的材料提升了10m,(不计绳重和摩擦,g=10N/kg)。求

:(1)拉力的功率是多少?(2)提升450N材料时,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3)若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400N时,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最大可提高到多少?【趁热打铁】1.(2020·宜昌)生产生活中常常会用到各种机械设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任何

机械设备的效率总小于1B.减小机械内部摩擦可以提高其效率C.提高机械设备的效率可以节能减排D.用机械设备做功越快,其效率越高2.(2020·凉山)关于功率、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做功越多的机械,其功率就越大;11B.越省力的机械,其功率就越小;C.做功越慢的机械,其机械

效率就越低;D.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越大的机械,其机械效率就越高3.(2020·凉山)在斜面上将一个重4.5N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处(如图所示),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1.8N,斜面长1.2m,高0.3m。把重物直接提升h所做的有用功为J,这个斜面的机械效率是。4.(2020·河北)斜面

是一种简单机械,在生活和生产中使用斜面的好处是可以省力,如:。那么斜面的省力情况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使用斜面的省力情况可以通过比较沿斜面拉力F与物体重力G的比值大小来判定,比值越小,越省力)小明做了如下猜

想:猜想1:与斜面的表面材料有关;猜想2: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猜想3:与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有关。小明为验证上述猜想,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实验中所用的物块材料及其表面粗糙程度相同,在沿斜面拉力的作用下,在斜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相关的记录如表。实验序号12345

6斜面倾角θθθθθ1(θ1>θ2)θ2(θ2>θ1)斜面的表面材料木板毛巾木板木板木板木板物块重G/N2.02.04.06.02.02.012沿斜面拉力F/N1.351.522.704.051.521.

70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对比实验中的数据可知,使用斜面省力的情况与斜面的表面材料有关;(2)通过对比实验1、5、6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3)为验证猜想3,小明做了实验(填写实验序号),分析实验数据后,小明认为这几次实验省力情况相同,依据是。【拓展

】完成实验后,小明沿斜面用1.8N的拉力,将重为4.5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了顶端。已知斜面长1.2m、高0.3m,则斜面的机械效率是%.(把重物直接提升0.3m所做的功作为有用功)5.(2020·湘潭

)测量如图所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钩码重力G/N钩码上升高度h/cm拉力F/N绳端移动距离s/cm机械效率η11.051555.6%21.550.81532.051.01566.7%42.0101.03066.7%13(1)实

验过程中,应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竖直向上做运动。第1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为N。(2)第2次实验时所做的有用功为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3)分析1、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物重力越(选填“大”或“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分析3、4次实验的

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钩码上升的高度(选填“有关“或“无关”)。(4)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下列选项中也可提高机械效率的是。A.增大绳重B.减轻动滑轮重C.加快物体提升的速度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741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