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精准解析】浙江省名校联盟2020届高三2月新高考创新卷(三)生物试题.doc,共(28)页,475.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58236d9004ec08eb388e74397b7c48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浙江省名校联盟新高考创新卷》选考生物(三)一、选择题1.下列疾病中,不可能从患者传递给下一代的是()A.21-三体综合征B.特纳氏综合征C.艾滋病D.多指【答案】B【解析】【分析】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包括自由组合型和交叉互换型;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数目
改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染色体片段的缺失、重复、易位和倒位。【详解】A、21-三体综合征是常染色体遗传遗传病,可以遗传给下一代,A错误;B、特纳氏综合征是性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患者无生殖能力,因此不能遗传给下一代,B正确;C、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属于传染病,可能从
患者传递给下一代,C错误;D、多指是单基因遗传病,可以遗传给下一代,D错误。故选B。2.下列关于水体富营养化所致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毒藻类大量繁殖B.水体处于严重缺氧状态C.引发负反馈使鱼类大量死亡D.微生物分解作用产生难闻的气味【答案】C【解析】【分析】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
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湖、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详解】A、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有毒藻类等大量繁殖,A正确
;B、水体中大量的生物进行有氧呼吸,导致水体处于严重缺氧状态,B正确;C、引发正反馈使鱼类大量死亡,C错误;D、微生物不彻底的氧化分解作用,产生了硫化氢等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D正确。故选C。3.免疫功能异常会导致各种疾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敏反应属于正常的体液
免疫B.所有过敏反应的共同特点是反应迅速C.胸腺发育不良会严重削弱特异性免疫功能D.婴儿感染HIV会导致先天性免疫缺乏病【答案】C【解析】【分析】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
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
统性红斑狼疮等。(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详解】A、过敏反应属于免疫能力过强,A错误;B、过敏反应的特点
一般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但是并非所有过敏反应都反应迅速,B错误;C、胸腺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而T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因此胸腺发育不良会严重削弱特异性免疫功能,C正确;D、婴儿感染HIV会
导致后天性免疫缺乏病,D错误。故选C。4.DNA分子上基因区段发生如图所示变异,其中1表示正常基因。该种变异不会导致下列哪种变化()A.染色体结构变异B.DNA结构改变C.基因结构改变D.基因2无法正常表达【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
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据图分析,基因2与基因1相比少了一个碱基对(A-T),即发生了碱基对的缺失,导致基因的结构发生了改变,属于基因突变。【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
,该变异属于基因突变,不会导致染色体变异,A错误;B、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变异属于基因突变,而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会导致DNA结构改变,B正确;C、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变异属于基因突变,即基因的结构发生了改变,C正确;D、由于缺失了一个碱
基对,可能导致基因2无法正常表达,D正确。故选A。5.下列物质转运方式,不需要膜蛋白参与的是()A.主动转运B.易化扩散C.胞吐D.简单扩散【答案】D【解析】【分析】小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及其特点:运输方
式运输方向是否需要载体是否消耗能量示例简单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否否水、气体、脂类(因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如甘油)易化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是否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主动转运低浓度到高浓度是是几乎所有离子、氨基酸【详解】A、主动转运需
要载体蛋白(膜蛋白)的参与,A错误;B、易化扩散需要载体蛋白(膜蛋白)的参与,B错误;C、胞吐利用了膜的流动性,而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因此其需要膜蛋白的参与,C错误;D、简单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膜蛋白)的参与,D正确。故选D。6.下列关于多糖的叙述,正确的是()A.淀粉、糖元
、纤维素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B.淀粉、糖元、纤维素都能水解为麦芽糖C.淀粉、糖元、纤维素中葡萄糖的连接方式相同D.淀粉、糖元、纤维素都是单链结构【答案】A【解析】【分析】多糖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种类分子式分布生理功能多糖淀粉(C6H10O5)n植物细胞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纤
维素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糖元动物细胞糖元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详解】A、淀粉、糖元、纤维素都是多糖,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A正确;B、淀粉、糖元、纤维素都能水解为葡萄糖,B错误;C、淀粉、
糖元、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组成的,但是三者中葡萄糖的数量和连接方式都有所不同,C错误;D、淀粉、糖元、纤维素都不是单链,D错误。故选A。7.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并逐渐提高青霉素浓度,可得到抗药性不断增强的金黄
色葡萄球菌品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药性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B.全部抗药性基因构成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品系的基因库C.青霉素使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药性基因不断突变加强D.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药性增强过程发生了多个突变基因的重组【答案】D【解析】【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原核
生物,没有染色体,不能进行有性生殖和减数分裂,所以其抗药性差异的主要来源是基因突变;金黄色葡萄球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基因突变,青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抗药性变异进行选择,最终得到抗药性不断增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品系。【详解】A、
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没有染色体,A错误;B、金黄色葡萄球菌品系的基因库包括其含有的抗药性基因在内的所有基因,B错误;C、青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突变产生的抗药性基因进行选择,C错误;D、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药性增
强过程发生了多个突变基因的重组,D正确。故选D。8.可以用多种方法验证细胞的活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不能被红墨水染色的细胞具有活性B.能被苏丹Ⅲ染色的细胞是死细胞C.能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具有活性D.能发生胞质环流的细胞具有活性【答案】B【解析
】【分析】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苏丹Ⅲ能将脂肪染成橘黄色;当细胞外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时,细胞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细胞质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详解】A、红墨水不能进入活细胞,不能被红墨水染色的细胞是活细胞,A正确;B、苏丹II
I染液可将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染成橙黄色,而该实验中的花生子叶细胞是活细胞,B错误;C、若植物细胞死亡,失去选择透过性,则不能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现象,C正确;D、能发生胞质环流的细胞是活细胞,D正确。故选B。【
点睛】生物学实验中,有些实验需要保持细胞活性,如观察细胞质环流、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等实验,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时,经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观察细胞中DNA和RNA
的分布时,经过盐酸处理后,细胞已经死亡。9.下列关于泡菜腌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泡菜坛中蔬菜装量不能超过2/3,以防发酵液溢出B.为加快发酵速率,可将蔬菜在开水中浸泡后入坛C.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随发酵时间延长而增加D.发酵时间越长,泡菜中霉菌数量越少【答案】B【解析】【分
析】泡菜的制作所使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能够将蔬菜中的葡萄糖氧化为乳酸。泡菜的制作流程主要是:选择材料、配置盐水、调味装坛、密封腌制;制作泡菜时,需要控制的主要因素有腌制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等。温度过
高,食盐用量过低、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详解】A、泡菜坛中蔬菜装量可以超过2/3,泡菜腌制利用的是乳酸菌的无氧呼吸,一般不会溢出,A错误;B、为加快发酵速率,可将蔬菜在开水中浸泡后入坛,B正确;C、在整个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表现为先增
加后下降的趋势,C错误;D、泡菜制作的菌种是乳酸菌,发酵时间越长,泡菜中乳酸菌数量会越少,亚硝酸盐的含量也会减少,D错误。故选B。10.真核细胞需氧呼吸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②均产生少量ATP,过程③产生大量ATPB.过程②发生在线粒体基质,过程③发生在线粒体内膜C
.过程①、②、③均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D.过程①、②、③均能产生[H]【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过程①为糖酵解过程,即需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过程②③为柠檬酸循环,即需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
详解】A、过程①为糖酵解过程,产生少量的ATP;过程②③为柠檬酸循环,也产生少量的ATP,A错误;B、过程②③为柠檬酸循环,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B错误;C、过程①糖酵解可以在无氧条件下发生,而程②③为柠檬酸循环,即需氧呼吸第二阶段,必须在有氧条件下才能发生,C错误;D、过程①、②、③
均能产生[H],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呼吸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正确分析题图判断各个数字代表的过程的名称以及发生的场所等,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1.蛋白质分子的功能与其结构相关,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A.酶与底物结合后,两者的形状均发生改变B.酶在最适温度下其空间结构最稳定C.受体与递质结合后形状不会发生改变D.载体与被转运分子结合后发生形状改变需要消耗ATP【答案】A【解析】【分析】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蛋白质的功能包括: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即结构蛋
白,如羽毛、头发、蛛丝、肌动蛋白;②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③传递信息,即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④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抗体);⑤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详解】A、酶与底物结合后,酶
和底物的形状均会发生改变,A正确;B、最适宜温度条件下,酶活性最高,但是稳定性较低,而较低温度下酶的结构较稳定,B错误;C、受体与递质结合后形状会发生改变,C错误;D、载体与被转运分子结合后发生形状改变不需要消耗ATP,D错误。故选
A。12.图是下丘脑与垂体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其分泌的调节激素定向运输至腺垂体B.②是下丘脑的神经分泌束,具有传导动作电位及分泌激素的双重功能C.③是腺垂体,只能接受下丘脑及甲状腺分泌的激素的调节
D.④是垂体前叶,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及生长激素【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中①表示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②表示下丘脑的神经分泌束,③表示腺垂体、④表示神经垂体。【详解】A、据图分析,①是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其分泌的调节激素的运输是不定向的,但是可以定向的作用于腺垂体,A错误
;B、据图分析,②是下丘脑的神经分泌束,具有传导动作电位及分泌激素的双重功能,B正确;C、③是腺垂体,可以接受下丘脑、甲状腺和肾上腺分泌的激素等的调节,C错误;D、促甲状腺激素及生长激素是由③腺垂体分泌的,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下丘
脑和垂体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知道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中枢,垂体是最重要的内分泌腺,还需明确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13.植物体内可以形成通气组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通气组织的形成与细胞凋亡有关B.通气组织的形成与基因选择性表达有关C.通气组织的形成受环境因素影响D.通气组织的形成
与溶酶体活动无关【答案】D【解析】【分析】具有大量细胞间隙的薄壁组织,称为通气组织;通气组织是植物薄壁组织内一些气室或空腔的集合;许多水生和湿生植物在根茎内均形成通气组织,其它一些植物(包括两栖类和陆生植物)在缺氧环境中也分化产生或加速通气组织的发育。【详解】A、植物体内通气组织的形成与细胞凋亡
有关,A正确;B、植物体内通气组织的形成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正确;C、植物体内通气组织的形成受环境因素如氧气等的影响,C正确;D、溶酶体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在植物通气组织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D错误。故选D。14.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被膜外层与光面内质
网相连B.核孔复合体是供蛋白质、RNA自由出入的通道C.核仁是核糖体的两个亚基组装成核糖体的场所D.染色质由DNA、蛋白质和少量RNA组成,凝聚程度较低【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核由核被膜、染色质、核仁、核基质等部分组成。核被膜是指
包被细胞核的双层膜,其外层与粗面内质网膜相连;核被膜上有核孔复合体,是蛋白质、RNA等大分子出人细胞核的通道;染色质是细胞核中或粗或细的长丝,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细胞核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就在染色质的DNA分子中;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凝聚成在光学显微
镜下可以看到的染色体,染色体和染色质成分相同,只是凝聚程度不同,是细胞分裂不同时期形状各异的同一种物质;核仁是细胞核中呈圆形或椭圆形的结构,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详解】A、核被膜外层与粗面内质网相连,A错误;B、核孔复合体是供蛋白质、RNA等生物大分子进出的通道,但
是具有选择性,B错误;C、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但是并不是核糖体组装的场所,C错误;D、染色质凝聚程度较低,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还含有少量的RNA,D正确。故选D。15.图为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灵敏电流计
的两个电极均置于坐骨神经的神经纤维外侧且距离较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蛙坐骨神经由多个运动神经元被结缔组织包围而成B.电刺激①处,电流计先检测到电位变化,后腓肠肌收缩C.电刺激①处,电流计两次偏转方向不同但幅度肯定相同D.电刺激②处,腓肠肌先发生反射,后电
流计检测到电位变化【答案】B【解析】【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化学信号;由于神经纤维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又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只能是单向的。【详解】A、蛙坐骨神经是由多根传出神经元的神经纤维组成的,A错误;B、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速度大于在突触处的传递速度,因此电刺激①处,电流计先检测到电位变化,后腓肠肌收缩,B正确;C、电刺激①处,
电流先后经过灵敏电流计的两侧,电流计指针会发生反向的两次偏转,幅度可能相同,C错误;D、电刺激②处,腓肠肌先发生反应,但是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由于兴奋不能由突触传到神经纤维,所以电流计检测不到电位变化,D错误。故选B
。16.根据细胞DNA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细胞株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对该细胞株进行营养限制性培养,甲组细胞比例增大B.在培养液中加入DNA合成抑制剂,丙组细胞数目减
少C.抑制该细胞株细胞的核糖体形成,乙组细胞数目不变D.抑制该细胞株细胞的纺锤体形成,丙组细胞比例增大【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柱形图分析可知,该细胞株能够连续增值,说明其进行的是有丝分裂;甲组细胞中的DNA含量为2C,包括G1期和末期的
细胞;乙组细胞中的DNA含量为2C~4C,均为S期细胞;丙组细胞中的DNA含量为4C,包括G2期、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细胞。【详解】A、据图分析可知,甲组细胞的数量最多,说明其在细胞周期中所占时间最长,因此对该细胞株进行营养限制性培养,甲组细胞比例将增大,A正确;B
、在培养液中加入DNA合成抑制剂,DNA复制将受到抑制,导致乙组的细胞不能进入丙组,因此丙组细胞数目将减少,B正确;C、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而蛋白质主要在G1期和G2期合成,即将影响甲组和丙组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因此将会导致乙组细胞数目减少,C错误;D、
细胞周期中纺锤体形成于前期,若抑制该细胞株细胞的纺锤体形成,丙组细胞比例将增大,D正确。故选C。17.果蝇的棒眼与圆眼、长翅与残翅分别受两对等位基因A(a)与B(b)控制。现以纯合的棒眼长翅雌蝇与纯合的圆眼残翅雄蝇作亲本进行杂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两对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上,则F
1在产生配子时不能发生基因重组B.若两对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则F2雌蝇的表现型比例为9:3:3:1C.若F2雄蝇的表现型比例为3:1:3:1,则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D.若双隐性个体胚胎不能正常发育,则两对基因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答案】C【
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
基因进行自由组合。【详解】A、根据题意分析,若两对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上,则两对基因之间不能自由组合,但是其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可能发生交叉互换,因此F1在产生配子时可能发生基因重组,A错误;B、若两对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其中棒眼基因型在X染色
体上的话,则F2雌蝇的表现型比例为3∶1∶3∶1,B错误;C、若F2雄蝇的表现型比例为3∶1∶3∶1,说明两对基因相当于杂合子自交和测交实验,进而说明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且有一对基因在性染色体X上,C正确;D、双隐性
个体胚胎不能正常发育,并不影响基因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故选C。18.生长素促进靶细胞生长的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与受体结合后,以易化扩散方式进入靶细胞B.靶细胞接受生长素的信息后,可促使高尔基体释放钙离子C.H+经主动转运到达细胞壁,从而使细胞壁酸化变软D.
激活的转录因子可促进DNA聚合酶与启动部位的结合【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是对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膜的功能、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转录和翻译过程及生长素作用的作用的综合性考查,回忆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细胞膜的功能、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转录和翻译过程及生长素作用特点,然后结合题干和题图给出的信息解答问题。【详解】A、生长素与受体结合后,并没有进入靶细胞,A错误;B、靶细胞接受生长素的信息后,可促使内质网释放钙离子,B错误;C、H+经主动转运到达细胞壁,从而使细胞壁酸化变软,C正确
;D、激活的转录因子可促进RNA聚合酶与启动部位的结合,D错误。故选C。19.图是某生物精子形成过程中的一个细胞,不考虑基因突变及染色体畸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1、2、3、4可以自由组合B.染色单体①和②不可能出现在同一个精子中
,①和③可以出现在同一个精子中C.染色单体⑥和⑦的相同位置上可能存在相同基因、等位基因及非等位基因D.从基因角度考虑该细胞产生的精子类型可能有2种或4种【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已知,图示细胞为精子形成过程中
的细胞图,其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且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为初级精母细胞;图中显示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⑥和⑦发生了部分位置上的交叉互换。【详解】A、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图中1与2、3与4为同源染色体,因此图中1与3或4自
由组合,2与3或4自由组合,A错误;B、正常情况下,染色单体①和②不可能出现在同一个精子中,①和③也不可以出现在同一个精子中,B错误;C、染色单体⑥和⑦的相同位置上可能存在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C错误;D、从基因角度考虑该细胞产生的精子
类型可能有2种或4种,D正确。故选D。20.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蛋白酶能消化细胞中的胶原纤维和其他成分,获得单细胞悬液B.动物细胞只能贴壁生长,不能进行悬浮培养C.细胞进行一次传代培养所需时间等于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D.能连续传代的细胞通常具有异倍体核型,其贴壁
性下降【答案】D【解析】【分析】动物细胞培养的流程:取动物组织块(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剪碎→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瓶中进行原代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重新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继
续传代培养。【详解】A、胰蛋白酶能消化细胞间的胶原纤维和其他成分,获得单细胞悬液,A错误;B、动物细胞可以贴壁生长,也能进行悬浮培养,B错误;C、传代培养的实质就是分离后再次培养,进行一次分离再培养称
之为传一代,因此细胞进行一次传代培养所需时间应该大于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C错误;D、能连续传代的细胞通常具有异倍体核型,其贴壁性下降,D正确。故选D。21.图是三倍体无籽西瓜的育成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成功培育出三倍体无籽西瓜至少需要三
年B.①过程可以用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形成的四倍体不一定是纯合子C.A西瓜中果肉细胞及种皮细胞均为四倍体,种子中的胚细胞为三倍体D.若B西瓜中含有极少数能正常发育的种子,则可能是二倍体种子或三倍体种子【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
可知:图示为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首先①用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或低温处理二倍体西瓜的幼苗,获得四倍体植株;用该四倍体西瓜和二倍体进行杂交得到的A是四倍体有籽西瓜,其种子再种植即可获得三倍体无籽西瓜B。【详解】A、成功培育出三
倍体无籽西瓜至少需要两年,A错误;B、①过程可以用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的幼苗,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形成的四倍体不一定是纯合子,B正确;C、A西瓜是有籽西瓜,其果肉细胞及种皮细胞均为四倍体,种子中的
胚细胞为三倍体,胚乳是五倍体,C正确;D、B西瓜应该是四倍体无籽西瓜,若B西瓜中含有极少数能正常发育的种子,则可能是二倍体种子或三倍体种子,D正确。故选A。22.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致敏B淋巴细胞表面含有抗原受体及白细胞介素-2受体B.效应B细胞失去增殖能力,其表面不含受体分子
C.同一个体的B淋巴细胞与T淋巴细胞所含MHC分子相同D.巨噬细胞、辅助性T细胞受到刺激后都能分泌蛋白质作用于其他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分为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的功能是分泌淋巴因子、呈递抗原、和接受抗原刺激分化细胞效应
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的功能作用于靶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其中的抗原;B淋巴细胞的功能是接受抗原刺激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的功能是产生抗体。【详解】A、致敏B淋巴细胞表面含有抗原受体及白细胞介素-2受体,A正确;B、效应B细胞已经高度分化,失去了增殖能力,
其表面不含抗原的受体分子,但是还含有其他的受体分子,B错误;C、同一个体的B淋巴细胞与T淋巴细胞所含MHC分子相同,C正确;D、巨噬细胞、辅助性T细胞受到刺激后都能分泌蛋白质作用于其他细胞,D正确。故选B。23.科学家利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如图所示实验,试管中添
加R型菌、S型菌提取物及细菌培养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E组试管中可观察到光滑型菌落,其余各组试管中只能观察到粗糙型菌落B.应该用研磨方法杀死S型菌,不能用加热方法,否则实验结果将发生改变C.实验结果证明DNA能进入R型菌体内,而蛋白质等无法进入R型菌体内D.为使实验结果更
加明显,可采用提高物质分离纯度及加入氯化钙等措施【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示为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其中A、B、C、D管加入的分别是S型细菌的多糖、脂质、蛋白质、RNA,都不是转化因子,因此
四支试管中都只有R型细菌;E试管中加入的是S型细菌的DNA,是转化因子,因此该试管中会出现R型细菌和S型细菌;F试管中DNA被DNA酶水解,不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详解】A、菌落的特征应该在固体培养基上才能观察到,而图示试管中为液体培养基,A错误;B、该实验不能破坏S型细菌的
化学成分,因此不能研磨,该实验应该用到分离提纯技术,B错误;C、实验结果证明DNA能将R型菌转化为S型菌,而蛋白质等不能将R型菌转化为S型菌,但是不能证明S型菌的各种成分是否能进入R型菌,C错误;D、为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可采用提高物质分离纯度及加入氯化钙等措施,D正确
。故选D。24.下图是一个北温带湖泊的垂直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表水层是浮游生物活动的主要场所B.植物残体的腐败和分解过程主要发生在底泥层C.表水层含氧量夏季比冬季高是由于夏季植物光合作用更旺盛D.夏季氧气含量与水深成反比,与温度及光的穿透性有关【答案】C【解析】【分析】群落
的结构特征:(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陆生群落、水生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光照、温度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的影响。(2)水平结构:由于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不同,即空间的非均一性,使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
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形成了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详解】A、据图分析,夏季表水层耗氧量较高,温度也较高,是浮游生物活动的主要场所,A正确;B、微生物主要分布于底泥层,因此植物残体的腐败和分解过程主要发生在底泥
层,B正确;C、藻类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在条件适宜时(如夏天温度较高),适宜藻类生长,可以释放较多的氧气,这是夏天表水层氧气含量比冬天高的主要原因,C错误;D、夏季氧气含量与水深成反比,与温度及光的穿透性有关,D正确。故选C。25.下图为甲、乙两种单
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家系图,其中I-2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人群中甲病基因频率为1/15,乙病基因频率为1/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病为伴性遗传,乙病为常染色体遗传B.II-3体细胞内最多含有6个致病基因C.III-1与一正常女性结婚,生下患病小孩的概率为6/11D.III
-7与一甲病男性结婚,生下正常小孩的概率为49/116【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中II-4、II-5患甲病,但是生出了正常的女儿,说明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II-4、II-5不患乙病,但是生出了
有乙病的儿子,说明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因为I-2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甲病),但是生出了有乙病的儿子,说明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A错误;B、II-3两病兼患,假设致病基
因分别是A、b,则其基因型为AaXbY,因此其体细胞内最多含有4个致病基因,B错误;C、III-1基因型为AaXBY,由于人群中乙病基因频率为1/10,则正常女性是乙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2×1/
10×9/10)÷(2×1/10×9/10+9/10×9/10)=2/11,因此III-1与一正常女性结婚,生下患病小孩的概率=1-正常=1-1/2×(1-2/11×1/4)=23/44,C错误;D、III-7基因型为1
/2aaXBXB或1/2aaXBXb,甲病男性基因型为AAXBY或AaXBY,由于人群中甲病基因频率为1/15,则甲病患者是杂合子的概率=(2×1/15×14/15)÷(2×1/15×14/15+1/15×1/15)=28/29,因此III-7与一甲病男性
结婚,后代正常的概率=(28/29×1/2)×(1-1/2×1/4)=49/116,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26.浙江某地区建立的“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桑树下长有杂草,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结构。塘泥中含有
大量有机物,经________________后,可以为桑树提供________________。(2)鱼的能量来自第________________营养级。在饲料充足的养殖条件下,鱼类种群数量呈________________增长。(3)该农业生态工程应用的技术主
要有________________技术和________________技术,能获得较好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答案】(1).垂直(2).分解者分解(3).无机盐和二氧化碳(4).一(5).逻辑斯蒂(S形)(6).物质的良性循环(7).
洁净可再生的新能源开发【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示为浙江某地区建立的“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示意图,其中桑叶属于生产者,其光合作用固定的有机物为该生态系统提供物质和能量;蚕以桑叶为食,为消费者;蚕沙是蚕的粪便,是蚕没有固定的能量,属于第一营养级。图示农业生态系统实现了
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详解】(1)图中桑树下长有杂草,桑树与草在垂直方向所占据的空间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塘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经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和无机盐,提供桑树进行光合作用。(2)据图分析可知,鱼的能量来自于蚕沙,而蚕沙是蚕的
粪便,是蚕没有固定的能量,属于第一营养级,即鱼的能量来自第一营养级;在饲料充足的养殖条件下,由于生存空间是有限的,同时可能存在天敌,因此鱼的种群数量呈S增长。(3)该农业生态工程应用的技术主要有物质的良性循环技术和洁净可再生的新能源开发技术,能获得较好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点
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知识点,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以及各自的功能,注意图中不同生物的成分,明确粪便是该营养级没有同化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27.以小球藻为材料,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用小球藻可进行叶绿体分离实验:将小球藻暗处理24小时,
置于研钵中,研磨前加入适量的0.35mol/LNaCl溶液和pH7.8的酸碱缓冲液;研磨成匀浆后,用纱布过滤,取滤液进行离心分离得到叶绿体。实验中NaCl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暗处理是为了消耗
淀粉,防止离心时淀粉颗粒使________________。离体的叶绿体悬液(加适量的0.35mol/LNaCl溶液和pH7.8的酸碱缓冲液)照光可释放氧气,但一段时间后氧气释放停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为探究氧气的来源,可将小球藻分为等量的两组,甲组提供C18O2,乙组
提供H218O,在适宜时间内观察两组________________。实验较长时间,甲组出现含18O的氧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用同位素14C标记的CO2培养小球藻,每隔一段时间取样,将小球藻杀死,提取其细胞内含14C的化合物并分
离鉴定。光照30秒后,三碳酸、三碳糖、核酮糖二磷酸等多种物质含有14C标记。若要确定CO2反应生成的第一个产物,应________________。为确定固定CO2的物质是何种物质,可以在小球藻光合作用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并观察
上述各种物质的含量变化。(4)将小球藻置于密闭的含适量NaHCO3溶液的烧杯中,其余条件适宜,溶液中pH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1).维持渗透压(2).叶绿体破裂(3).缺少ADP、NADP+(4).释放的氧气质量(5).C18O2→H218O→18O
2(6).缩短取样时间(7).降低二氧化碳浓度(8).先上升后不变【解析】【分析】光合作用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发生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暗反应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详解】
(1)叶绿体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在叶绿体分离实验中,NaCl溶液可以维持渗透压;暗处理是为了消耗淀粉,防止离心时淀粉颗粒使叶绿体破裂;由于缺少ADP、NADP+,所以离体的叶绿体悬液照光可释放氧气,但一段时间
后氧气释放停止。(2)根据光合作用的原料分析,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可能来自于水或二氧化碳,因此为探究氧气的来源,可将小球藻分为等量的两组,甲组提供C18O2,乙组提供H218O,在适宜时间内观察两组释放的氧气质量;甲组提供C1
8O2,其参加暗反应产生H218O,该H218O再参加光反应产生18O2。(3)根据题意分析,光照30秒后,含有14C标记的有三碳酸、三碳糖、核酮糖二磷酸等多种物质,若要确定CO2反应生成的第一个产物,应该缩短光照时间再观察;为确定固定
CO2的物质是何种物质,可以在小球藻光合作用过程中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并观察上述各种物质的含量变化。(4)NaHCO3溶液是二氧化碳缓冲液,可以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因此将小球藻置于密闭的含适量NaHCO3溶液的烧杯中
,其余条件适宜,随着光合作用的进行,溶液中pH先升高后维持不变。【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弄清楚两个过程的物质变化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能够根据过程分析不同的元素的来源于去路,进而利用所学知识结合题干要求分析答题。28.某多年生二倍体植物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
,基因型为mm的雌株会性逆转为雄株,其余正常。该植物红花、白花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取一白花雌株与一红花雄株杂交,F1表现为红花雌株与白花雄株,F1随机传粉产生F2,表现为红花雌株∶白花雌株∶红花雄株∶白花雄株=3∶3∶5∶5。回答下列问题:(1)白花
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研究发现,由于________________不能与白花基因的mRNA结合,导致该基因不能正常表达。(2)F2中红
花雄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种。F2随机传粉,所得子代的雌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F2红花雌株与红花雄株随机传粉,所得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3)欲判断一红花雄株是否由性逆转而来,最简便的方法是取题中的__________
______植株与之杂交,观察到子代雌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则该雄株是性逆转而来。【答案】(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2).白花雌株与红花雄株杂交,F1表现为红花雌株与白花雄株(F1表现型与性别
有关且子代雌性均为红花)(3).核糖体(4).4(5).7∶8(6).红花雌株:白花雌株:红花雄株:白花雄株=26∶2∶19∶13(7).亲本白花雌株(8).1∶0(全为雌株)【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取一白花雌株与一红花雄株杂交,F1表现为红花雌株与白花雄株,子代雌雄性表现不同,且雌性后
代与父本相同,雄性后代与母本相同,说明控制该性状的R、r基因再X染色体上,且白花为隐性性状,红花为显性性状,则亲本相关基因型为XrXr、XRY,子一代基因型为XRXr、XrY,理论上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红花雌株∶白花雌株∶红花雄株
∶白花雄株=1∶1∶1∶1,而实际上的比例为3∶3∶5∶5,说明发生了雌株性逆转为雄株的现象,即亲本都有m基因,因此子一代的基因型为MmXRXr、MmXrY,则亲本基因型为MMXrXr、mmXRY。【详解】(1)根据题意分析,由于白花雌株与红花雄株杂交,F1表现为红花雌株与白花雄株,F1表现
型与性别有关,且子代雌性均为红花,雄性均为白花,说明白花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表达时,与mRNA结合的是核糖体。(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亲本的基因型为MmXRXr、MmXrY,子二代雄性红花中与性逆转的,因此子二代红花雄株的基因型1+3=4种;雄性中MM∶Mm∶mm(一半是性逆转)
=1∶2∶2,雌性中MM∶Mm=1∶2,正常雄性与雌性交配后mm占2/3×2/5×1/4+2/3×1/5×1/2=2/15,则M_∶mm=(4/5-2/15)∶(2/15)=(10/15)∶(2/15),性逆转产生的雄性与雌性交配中雄性mm占整个后代的比例为2/3×1/5×1/2=1/15,则雌
性占整个后代的比例为1/5-1/15=2/15,因此后代的雌雄性比例=(5/15+2/15)∶(5/15+2/15+1/15)=7∶8;子二代红花雌株基因型为1/3MMXRXr、1/3MmXRXr,红花雄株基因型为1/5MMXRY、2/5MmXRY、1/5mmXRY、1/5mm
XRXr,结合以上分析计算可得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雌株∶白花雌株∶红花雄株∶白花雄株=26∶2∶19∶13。(3)若亲本红花雄株是否由性逆转而来,则其基因型为mmXRXr,让其与亲本白花雌株MMXrXr杂交,子代全部为雌株。【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实质、伴性遗传的特点,能够根据子一代雌雄性的表型型及其与亲本表型型的关系判断该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遗传方式,并能够根据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分析亲本的基因型。29.回答下列(一)、(二)小题:(一)回答与微生物培养分离及应用有关的问题:(1)试管等实验器材在
灭菌前可用棉花塞封口,所用的棉花不能是脱脂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操作前将实验用具从烘箱中取出放到超净台上,用________________灭菌30分钟。(2)培养基是微生物生存的环境和营养物质,可利用含不同成
分的培养基来筛选分离微生物。如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可用于分离产________________的细菌;而________________的培养基则可用于分离自养型细菌。(3)微生物有多种用途。乳酸菌能够将________________,因
此可用于酸奶制作。乳酸菌还可用于净化水质,原因是乳酸菌能分泌粘多糖等多糖物质,使水体中的悬浮物质________________。乳酸菌与枯草杆菌搭配使用效果更好,原因是枯草杆菌能够________________。净化水质时常将乳酸菌等用海藻酸钠包
埋起来,这样操作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二)回答与利用生物技术培育新品种有关的问题:(1)与传统育种方法相比,基因工程育种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写2点)。(2)苏云金杆菌含有抗虫基因,可以用于
培育抗虫植物。首先获取苏云金杆菌的抗虫基因:提取苏云金杆菌的DNA,用________________切割成不同片段,通过载体导入不同的受体菌,构建________________,让全部基因表达,利用单克隆抗体获得特异性探针与表达产物结合筛选出抗虫基因。然后以________________作为
载体,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导入植物细胞。抗虫基因能在植物细胞中表达,关键是要在其两端连接上植物细胞特有的启动部位与终止部位,使植物细胞内的________________能与之结合及脱离,从而启动及终止转录。(3)原生质体培养在育种中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以借助基因工程方法培育转基因植
株,再者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方法培育杂种植株。原生质体再生细胞壁后可发生类似受精卵发育成胚的过程,经过分裂、分化、________________和形态建成而发育成胚状体。(4)以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为受体细胞,借助基因工程技术可培
育转基因小鼠,该育种方法还需应用________________(写2点)、胚胎离体培养、胚胎移植等技术。【答案】(1).脱脂棉易吸水,容易引起污染(2).紫外灯和过滤风(3).脲酶(4).不含有机碳源(5).糖类分解为乳酸(6).凝聚(或沉淀、沉降、
絮凝)(7).分泌淀粉酶,使淀粉水解(8).可连续处理(可重复使用)(9).时间短、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定向改造生物性状(10).限制性核酸内切酶(11).基因文库(12).Ti质粒(13).RNA聚合酶(14).原生质体融合(15).器官发生(16).核移植、胚激活【解析】【分析】本题涉
及到的知识点较多,包括微生物培养过程中的灭菌、培养基的种类和功能、乳酸菌的作用、固定化细胞技术、基因工程、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等,回忆和梳理相关知识点,结合题干分析答题。【详解】(一)(1)由于脱脂棉易吸水,容易引起污染,所以试管等实验器材所用的棉花不能是
脱脂棉;实验操作前将实验用具从烘箱中取出放到超净台上,用紫外灯和过滤风灭菌30分钟。(2)培养基按功能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不同的培养基含有的成分有所不同,功能也有所不同,如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
可用于分离产脲酶的细菌;而物有机碳源的培养基则可用于分离自养型细菌。(3)乳酸菌无氧呼吸能够将糖类分解为乳酸;乳酸菌能分泌粘多糖等多糖物质,使水体中的悬浮物质凝聚,因此乳酸菌还可用于净化水质;枯草杆菌能够分泌淀粉酶,使淀粉水解,因此乳酸菌与枯草杆菌搭配使用效果更好;将乳酸菌
等用海藻酸钠包埋起来,即将乳酸菌固定化,则使其可重复使用。(二)(1)与传统的杂交育种相比,基因工程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且时间短、能定向改造生物性状。(2)用限制酶可以将苏云金杆菌的DNA_切割成不同片段,通过载体导入不同的受体菌,构建基因文库;农杆菌转化法中,
运输目的基因的载体是Ti质粒;抗虫基因能在植物细胞中表达,关键是要在其两端连接上植物细胞特有的启动部位与终止部位,使植物细胞内的RNA聚合酶能与之结合及脱离,从而启动及终止转录。(3)原生质体培养在育种中有重要作用
,通过原生质体融合方法可以培育杂种植株;原生质体再生细胞壁后可发生类似受精卵发育成胚的过程,经过分裂、分化、器官发生和形态建成而发育成胚状体。(4)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转基因小鼠的过程涉及到的技术有基因工程、核移植、胚激活、胚胎离体培养、胚胎移植等技术。【点睛】解答本题的
关键是掌握与微生物培养分离及应用、利用生物技术培育新品种的相关知识点,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较碎,综合性较强,跨度较大,重在平常的识记和积累,好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30.乳酸链球菌素是一种无毒的多肽类物质,可以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生长,但对酵母菌的生长无影响。为验证乳酸链球菌素的作用,请根据以下实
验材料,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实验材料:若干支试管、LB液体培养基、YPD液体培养基、金黄色葡萄球菌、酵母菌、乳酸链球菌素、比浊计等(要求与说明:不考虑加入乳酸链球菌素后的体积变化等因素;比浊计的具体操作方法不做要求;培养过程中不更换
培养液;实验条件适宜)(1)实验思路:①取若干只试管,均分为6组,编号为A、B、C、D、E、F。A组:适量LB液体培养基;B组:适量YPG液体培养基;________…(2)预测实验结果______(设计
一个坐标系,用曲线图表示实验结果,A组与B组结果设为零值,不用表示。本实验条件下酵母菌生长速度更快):(3)讨论与分析:①对照组A组与B组的作用是__________。②测定细菌或酵母菌生长速度还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③乳酸链球菌素在生产或生活中的应用有_
_______________(举一例说明)。【答案】(1).①C组:LB液体培养基+金黄色葡萄球菌+乳酸链球菌素;D组:LB液体培养基+金黄色葡萄球菌;E组:YPG液体培养基+酵母菌+乳酸链球菌素;F组:
YPG液体培养基+酵母菌。②用比浊计计测量各组试管的浑浊度,并记录。③在培养过程中,每天同一时间,重复步骤②。④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2).(3).排除培养液自身成分变化对浑浊度的影响(4).每隔一段时间取菌液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5).用作食品的防腐
剂(酿酒时消灭杂菌)【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乳酸链球菌素是一种无毒的多肽类物质,可以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生长,但对酵母菌的生长无影响,因此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乳酸链球菌素作用的菌种的种类,因变量是不同菌种的生长情况。【详解】(1)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基本原则以及实验的部分过
程补充实验思路:①取若干只试管,均分为6组,编号为A、B、C、D、E、F。A组:适量LB液体培养基;B组:适量YPG液体培养基;C组:LB液体培养基+金黄色葡萄球菌+乳酸链球菌素;D组:LB液体培养基+金黄色葡萄球菌;E组:YPG液体培养基+酵母菌+乳酸链球菌素;F组:YPG液体培养基+酵母菌。②
用比浊计计测量各组试管的浑浊度,并记录。③在培养过程中,每天同一时间,重复步骤②。④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2)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乳酸链球菌素可以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生长,但对酵母菌的生长无影响,因此实验结果如图:(3)讨论与分析:①对照组A组与B组为空白培养液,其作用是排除培养液自
身成分变化对浑浊度的影响。②测定细菌或酵母菌生长速度还可采用的方法是每隔一段时间取菌液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③乳酸链球菌素可以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生长,但对酵母菌的生长无影响,因此乳酸链球菌素在生产或生活中可
以用作食品的防腐剂、酿酒时消灭杂菌。【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微生物培养和实验设计的相关知识点,能够根据实验目的分析实验的变量,注意不同的微生物的培养基也应该是不同的,且该实验的验证性实验,其结果是确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