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03 第七次人口普查(讲解)-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精讲精练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32.822 KB
  • 2025-02-2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热点03 第七次人口普查(讲解)-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精讲精练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热点03 第七次人口普查(讲解)-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精讲精练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热点03 第七次人口普查(讲解)-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精讲精练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热点03 第七次人口普查(讲解)-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精讲精练.doc,共(4)页,32.822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51c76f60a9b1bcb3d337c32ebbfaca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热点03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聚焦热点】2020年11月1日零时起我国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是我国人口发展进入关键期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开展好人口普查,有助于全面摸清我国人口总量、结构和分布等状况,准确把握人

口变化趋势性特征,为科学制定国家发展战略、完善人口发展政策、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人口普查资料是制定人口政策的重要依据和前提。今年我国出现的人口问题及制定的相关政策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关注,因此也成为高考考查的热点。一、中国古代的人口流动1.流动的原因:(1)少数民族

生产方式的落后和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少数民族内迁。(2)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导致大量北人南迁。(3)统治阶级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目的组织军民迁移。(4)统治阶级专制统治、土地兼并等,也使农民流离失所,导致人口被迫迁移。2.流动的方向:(1)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向人口稠密的黄河

中下游地区迁移。如东汉以后的五族内迁;元朝时女真、蒙古人的南下。(2)北方少数民族南迁,由人口众多的黄河流域迁向人口稀少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如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南迁;五代十国时期中原人民流落江南。(3)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大多由政

府组织军民迁移,从事戍守、开发、屯田等。如秦朝迁50万中原人去越族地区;元统一后许多汉族人到边疆去。3.人口流动的方式:政府组织,如开垦边疆、保卫边境等;自发迁移,如躲避战乱、经济谋生等。4.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意义:(1)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交融,有利于国家统一,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2)有

利于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各民族经济的进步发展。(3)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4)人口分布日渐合理,人口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二、中国近现代的人口流动1.近代人口流动2走西口: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山西、陕西、河北人,打通中

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闯关东:山海关以内地区的民众出关谋生。蹚古道:西南丝绸之路,由陕西商人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下南洋:欧洲列强统治南洋区域时期引华人去开发。城乡人口西迁:抗日战争时期最大的人口迁移潮)华北、华中、华东等城乡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的

逼迫之下或处于抗战需要向西南西北迁移。2.新中国的人口流动1953-1960政策迁移时期省际迁移:沿海迁往东北、西北、西南迁移趋势:农村人口有组织的迁往城镇("大跃进”时期劳动力不足使得大量农民流入城市)迁移原因:

政府计划性流动(国家将科研机构、工业密集工厂内迁至西北、西南边疆省区,东北有大量苏联的援助项目)迁移特点:流量大、组织性强(主要由政府组织,各年人口迁移率达50%)1960-1977低潮减缓时期省际迁移:无规律性,“文化大革命”、

自然灾害导致人口迁移混乱。迁移趋势:城市流向农村(粮食供应不足,城镇人口精简)迁移原因:政治原因与自然灾害(三年自然灾害、苏联撕毁合同、十年“文革”)迁移特点:流量减小、无规律(人口普查数据有误、逃荒与越境居民无法统计)1977-1985初步回升时期省际迁移:初显内陆往沿海地区迁

移,广东、上海、江苏、山东等省市由净迁出区向净迁入区逆转。迁移趋势:农村重新流向城市(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释放大量劳动力,1980年拨乱反正后知识分子调回城市)迁移原因:政策放开、经济发达区吸引力显现迁移特点:流量回升、政

府控制人口流动31985-至今快速、稳定分化时期省际迁移:初显内陆往沿海地区迁移迁移趋势:大城市流向大都市圈和卫星城迁移原因:经济吸引力占最重要因素(户籍松动导致省会城市开启人口吸引模式,产业转移也给热门二线城市带来机遇,对于部分二三线城市的地产

行业也是一个去库存的好机会)迁移特点:流量大、多城市出现人口回流(以城市群核心城市为终极目标的“中间站”城市迎来发展的春天)三、世界近代人口变化1.美洲族群的变化(1)印第安人的锐减: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

等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和掠夺,造成美洲印第安人大量死亡。(2)非洲黑人增加:为弥补劳动力的不足,殖民者向美洲贩卖黑人奴隶,为殖民者的种植园与矿山提供劳动力。(3)欧洲人的增加:欧洲人移民进入美洲,使美洲白人数量增加。2.英国殖民与大洋洲的人口结构变化(1)表现

殖民:最初,澳大利亚只是作为英国流放犯人的场所;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对原材料的需求增加,英国加紧在澳大利亚建立农场;1851年,澳大利亚发现金矿,采矿业迅速发展。(2)影响:土著居民遭驱赶与屠杀,人口锐减;更多的英国人与欧洲其他国家的人迁往澳大利亚

与新西兰。19世纪中叶白人成为当地主要居民3.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1)背景:19世纪初,英美等国颁布禁止奴隶贸易的法令,黑奴贸易受到限制,缺少廉价劳动力;鸦片战争后,不平等条约签订,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2)开发美洲:中国

东南沿海的穷苦百姓,或为生活所迫、或被诱骗、绑架成为苦力。华工是美国加利福尼亚金矿和太平洋铁路工地等的主要劳动力。(3)开发大洋洲:华工在种植园与矿山辛勤劳动,促进当地的开发。4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5618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