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含解析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2 页
  • 大小 2.340 MB
  • 2024-09-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9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含解析.docx,共(12)页,2.340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50fe9ed33ebb149027fcab52bf29d1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合肥一中2023~2024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

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

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二节。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3年9月23日,一游客泛舟于安徽省某城市公园湖泊之中

,当该游客面向湖岸时,一轮红日正缓缓降落至地平线。下图为该湖泊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图中符合游客泛舟当日该地太阳视运动轨迹的是()A.B.C.D.2.该游客面向的湖岸位于()A.a处B.b处C.c处D.d处3.当该地红日

缓缓降落至地平线时,地球上9月23日的范围约占全球的()A.1/2B.3/7C.1/9D.11/12【答案】1.C2.C3.D【解析】【1题详解】由材料可知,该日为北半球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太阳正东升、正西落,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大致为90°-(当地纬度-0°)=58°,正午太阳位于正

南方向,太阳由正东向正西方向运动,与C图相符。故选择C。【2题详解】游客泛舟湖中当日为北半球秋分日,面向湖岸时正值日落,秋分日日落正西方向,故游客面向的湖岸应位于c处。故排除A、B、D,选择C。【3题详解】由图可知,该地位于117。E附近,日落时当地时间大

致为18时,计算得知180。经线约为22时,则9月23日的范围约占全球的22/24=11/12。故排除A、B、C,选择D。【点睛】太阳的视运动轨迹(日出、日落方位),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关,有如下规律:①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东北日出、

西北日落;②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正东日出、正西日落;③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东南日出、西南日落;穹窿构造是一种特殊的褶皱地貌,形态大致呈圆形,是有利的储油构造。部分穹窿构造形成的河流呈放射状。下图为褶皱与断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4.图中地

貌与穹窿构造类似的是()A.甲B.乙C.丙D.丁5.形成放射状河流的穹窿构造()A中部低、四周高B.与火山活动有关C.周边岩石较致密D.不易被河流侵蚀6.下列可能是由丙构造地貌形成的是()A.青藏高原B.长江中

下游平原C.汾河谷地D.马里亚纳海沟【答案】4.A5.B6.C【解析】【4题详解】由材料可知,穹窿构造属于褶皱地貌,有利于油气储藏,则其应为背斜构造,甲地貌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故甲地貌与穹窿构造类似。故A正确;

故选择A。【5题详解】穹窿构造形成有放射状的河流,说明其中部高、四周低,最可能是火山活动导致沉积岩向上拱起呈圆形背斜山地,河流从中部山地流向四周,故A排除,B正确;穹窿构造为背斜,岩石易张裂,易被流水侵蚀。故排除C、D。故选择B。【6题详解】由图可知,丙地貌位

于断层相对下降部分,一般形成谷地,汾河谷地位于断层相对下降一侧,符合丙地貌形成过程,故C正确;长江中下游平原由流水沉积形成,故B排除;青藏高原与马里亚纳海沟由板块碰撞挤压形成,故排除A、D。故选择C。【点睛】构造地貌由地球内力作用直接造就的和受地质体与地质构造控制的地貌。从宏观上看,所有大地貌单

元,如大陆和海洋、山地和平原、高原和盆地,均为地壳变动直接造成。我国某地自地质历史时期以来形成了不同的沉积地层,地层间岩性复杂,该地地表很少有河流沉积物。下图为该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7.图示区域众多地层交错分布,主要是该区域()A.海陆来回变迁B.地壳运动活跃C.岩浆活动频繁

D.变质作用强烈8.该区域很少有河流沉积物的原因是()A.岩层坚硬不易被侵蚀B.地表遭受剥蚀较严重C.地势平坦,沉积物少D.河流的侵蚀能力较弱9.各地层间岩性复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岩石类型B.地层厚度C.海拔高度D.沉积环境【答案】7.B8.B9.D【解析】【7题详解】当地壳运动活跃时

,地层间因内力作用会发生变位或变形,导致不同地层间不再平行或垂直分布,更多呈现交错分布,B正确;海陆来回变迁会使不同沉积地层呈水平或垂直方向有规律的分布,A错误;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主要改变地层岩石类型,对地层间位置关系影响小,CD错误。故选B。【8题详解】由上题可

知,该地地壳运动活跃,故地势起伏大,且有断层分布,流水等外力侵蚀作用强,地表普遍遭受剥蚀,河流沉积物难以在该区域保留,AD错误,B正确;该区域多沉积岩,只是岩层易被侵蚀,C错误。故选B。【9题详解】由图可知,该地各岩层沉积地质年代不同,各地地质年代气候、海陆环境等差异较大,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沉积

物,导致地层间岩性复杂,D正确;岩石类型、地层厚度及海拔高度与各地层间岩性复杂关系不大,排除ABC。故选D。【点睛】沉积岩相同,说明当时沉积环境相同,包括气候条件,地质条件等等。不同的沉积环境,形成不同的沉积岩。秦岭位于我国中部,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地理分界线,属于常年多雪带。

下图为秦岭地理位置示意图,下表为1970~2018年秦岭南北区域冬季年均降雪量统计。完成下面小题。区域时段1970~2018年关中平原17.8mm秦岭南坡18.3mm汉江谷地11.8mm10.关中平原降雪量较大,与之关联性最大的有()①冷锋②气旋③盛行西风④西北季风A.①②B.①④C.②③

D.③④11.冬季图示区域()A.关中平原风力最大B.秦岭南坡气温最低C.汉江谷地盛行南风D.自南向北降雪减少12.与秦岭南坡a地相比,秦岭北坡b地冬季降雪少,主要原因是b地()A.地势起伏小B.冷锋活动强C.水汽含量少D.大气层稳定【答案】10.B11.A12.C【解析】【10

题详解】关中平原位于秦岭北部,冬季受亚洲高压影响大,盛行西北风,导致冷气团活动频繁,当势力强大的冷气团在西北风的作用下向关中平原地区的暖气团移动时,易出现降雪天气,故关中平原降雪量较大与冷锋和西北季风关联性最大。故①④正确;故选择B。【11

题详解】由上题可知,冬季关中平原受亚洲高压影响最大,且纬度最高,故关中平原风力最大、气温最低,故A正确,B排除;由于亚洲高压势力强大,我国大陆总体盛行偏北风,故C排除;由表可知,秦岭南北区域降雪总体自南向北先增加后减

少。,故排除D。故选择A。【12题详解】与a地相比,b地位于秦岭北侧,冬季受西北风影响大,受海洋影响较小,水汽少,导致b地降雪少,故C正确;a、b两地都位于秦岭附近,地势起伏差别不大,故A排除;b地冷锋活动较a地强,大气层不稳定,但由于大气中水汽含量少,降雪少,故排除B、

D;故选择C。【点睛】陕西省地势复杂多样,由北向南分为三个地带:北部是黄土高原,中部是关中平原,南部是秦岭-巴山地区这些地带的气候也有明显的差异北部属于温带半干旱气候,中部属于温带暖湿气候,南部属于亚热带潮湿气候;因此,陕西省的降雪情况也随着地理位置和气候类型的不同

而不同。陕西省的降雪主要受到两种气象系统的影响:一种是冷空气,另一种是暖湿气流。当冷空气从西北方向侵入陕西省时这种降雪通常出现在冬季,降雪量较大,降雪范畴较广,连续时间较长主要发生在陕西北部和中部地区。另一种降雪是由于暖湿气流沿着秦岭-巴山地区的山脉上升,遇到低温的

空气层导致降雪发生。这种降雪通常出现在春季,降雪量较小,降雪范畴较窄,连续时间较短主要发生在陕西南部地区。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与西北太平洋上副热带高压(反气旋)移动位置密切相关,下图为某月副热带高压在西北太平洋的位置示意图(实线圈表示副热带高压范围),甲处有台

风活动。完成下面小题。的13.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台风在海上的移动方向最可能为()A.向西B.向东C.向南D.向北14.图示月份()A.南半球西风带的位置偏南B.贵州大部多低温阴雨天气C.澳大利亚北部盛行东南风D.西伯利亚高压势力较强大15.根据大气环流原理,若图示副热带高

压较平常年份势力增强,则北半球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副高位置偏南B.盛行西风减弱C.东北信风减弱D.赤道低压增强【答案】13.A14.C15.D【解析】【13题详解】副热带高压南侧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

以偏东风为主,台风受偏东风的影响,可能向西移动,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14题详解】图示副热带高压中心位于30°N附近,为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此时澳大利亚北部受东南信风影响,盛行东南风,C正确;北半球夏季,全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北,

A错误;贵州冬季受准静止锋影响,多阴雨天气,B错误;北半球夏季亚欧大陆气温高,西伯利亚高压势力弱,D错误,所以选C。【15题详解】副热带高压由赤道地区上升的暖空气经分流下沉形成,若副热带高压较平常年份势力增强,则赤道地区上升气流增多,向两侧分流下沉多,说明赤道低

压增强,D正确;副热带高压在30附近向南北分流,分别形成低纬信风和中纬盛行西风,故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和东北信风增强,BC错误;副热带高压势力增强,其在北半球位置偏北,A错误,所以选D。【点睛】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风带会发生南北移动,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带

位置偏南。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梵净山位于我国贵州省东北部,山体高大而陡峭,在地质历史时期为海域环境,形成之初海底岩浆活动频繁,并不断接受海水沉积作用。梵净山地表出露岩石主要为变质岩,而梵净山周边低地丘陵为喀斯特地貌

,故梵净山成为贵州省少有的被喀斯特低山丘陵包围的变质岩“孤岛”。下图为梵净山景观图。(1)简述梵净山“孤岛”的形成过程。(2)指出梵净山变质岩主要岩石种类,并说明理由。(3)梵净山发育有众多河流,试说出

该地河流地貌的主要特征。【答案】(1)板块挤压过程中岩层断裂,地下岩浆沿断裂带侵入岩石圈内部,部分岩石经高温高压作用形成变质岩;海水沉积物经固结成岩形成的石灰岩覆盖在变质岩岩面;地壳挤压抬升使梵净山所在区域出露地表;高大的梵净山山体在流水等外力侵蚀作用下,地表石灰岩被剥蚀

,变质岩出露。形成梵净山“孤岛”。(2)种类:大理岩。理由:梵净山所在区域喀斯特地貌广布,喀斯特地貌以石灰岩为主,故该地石灰岩经高温高压作用形成大理岩。(3)河谷多呈“V”形;河流溯源和向下侵蚀强烈,河道较深;河流落差大,多山涧瀑布景观等。【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梵净山设置材料,设置3

个小题,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以及外力作用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最终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得,梵净山地表出露岩石为变

质岩,而梵净山周边低地丘陵为喀斯特地貌;在古地质历史时期,形成之初为海域环境,因此可以推断,该地区曾经在板块挤压过程中岩层断裂,岩浆沿着断裂带侵入岩石内部,部分岩石经高温高压作用形成变质岩;后来该地区为海域,因此海水沉积物经过固结成岩覆盖在变质岩的表面;后来经过海

平面的抬升梵净山所在区域出露地表;在流水等外力作用侵蚀之下,石灰岩被剥蚀,变质岩出露,形成山体。【小问2详解】结合材料可得,该地区最初为浅海环境,且周围喀斯特地貌广布,喀斯特地貌以石灰岩为主,石灰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故该地石灰岩经高温高压作用形成大理岩。【小问3详解】结合可得,该地区位于贵

州,气候雨热同期,降水较多。此外山体高大陡峭。因此河流流速较快,落差较大,河流下切侵蚀作用明显,故河谷多呈“V”形;河流的溯源和向下侵蚀强烈,河道较深;河流落差大,多山涧瀑布景观等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韩江三角洲位

于广东省粤东沿海,是华南地区仅次于珠江三角洲的第二大河口三角洲,其形成是河流与海水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韩江流域有断层发育,且整体处于断层抬升一侧,中上游地区地势起伏大,植被稀少。下图为韩江三角洲演化示意图,

三角洲前缘障壁沙坝内外两侧受河流作用与海水作用强弱不同。(1)指出韩江三角洲演变趋势,并分别比较障壁沙坝内外两侧河流与海水作用的大小。(2)自全新世以来,韩江三角洲演变趋势加快,试分析可能原因。(3)说明韩江三角洲地区有利于聚落分布的条件。【答案】17.演变趋势:三角洲持续

向海推进,面积扩大内侧:河流作用大于海水作用(或海水作用小于河流作用)。外侧:海水作用大于河流作用(或河流作用小于海水作用)。18.流域整体受断层影响,抬升速度加快,地形坡度增大,河流中上游侵蚀能力增强;流域植被减少,地表径流携带大量泥沙入海;降水量增大,河

流汛期长,河流搬运能力强;海平面下降,海水侵蚀作用减弱等19.地形平坦开阔,利于建设;土层深厚肥沃,便于耕作,可生产丰富的农副产品;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临近海洋,对外联系便利等。【解析】【小问1详解】结合材料可得,韩江三角洲是其形成是河流与

海水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随着河流的堆积,三角洲将继续向海洋部分推进;可以从材料可得,障壁沙坝阻碍了海水向大陆部分推进,削弱了海水的作用,因此在沙坝内侧河流作用大于海水作用;在外侧,海水的作用较强,海水作用大于河流作用。【小问2详解】。。结合材料可得“韩江

流域有断层发育,且整体处于断层抬升一侧”;三角洲面积增大,首先是河流流水流量稳定或增多的原因,河流随水源不断的带来河沙淤积,促使了河口三角洲面积扩大;首先流域整体受断层影响,抬升速度加快,中上游地区地势

起伏变大,河流中下游侵蚀能力增强;此外该区域由于人口增加,流域植被减少,河流的含沙量增大;此外该地区气候变湿润,降水量增大,河流径流量增大,河流搬运能力强;此时海平面降低,海洋面积减少,海水侵蚀作用减弱。【小问3详解】聚落形成与

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等。韩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地势开阔,利于建设;堆积作用显著,土层深厚肥沃,便于耕作,农产品丰富;此外该地区靠近河流,取水方便,水资源充足;靠近海洋交通便利,海运便利,便于与外界沟通。【分析】本大题以韩江三角洲

为背景材料,涉及河流堆积作用、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最终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问题。华北平原是我国夏季暴雨频发区。图1为华北平原示意

图,图2为一次降雨过程华北平原及周边地区700hPa风场示意图,此次降雨过程与台风活动密切相关,石家庄成为暴雨中心。(1)推测石家庄成为暴雨中心且持续时间较长的原因。(2)指出形成此次降雨过程的天气系统中心在图2中的大致方位,并说明判断依据。(3)此次降雨过程的水汽主要来自南海,说明理

由。【答案】18.位于气旋附近,气流交汇频繁,降水量大;地处太行山东麓,暖湿气流遇山地抬升作用在石家庄附近形成强降水;受山地阻挡,气旋不能西进,在石家庄附近地区停留时间长,形成持续性强降水。19.位置:西南部。依据:西南部存在一个气流辐散中心;周围气流呈逆时针在西南部辐合;西南部存在一个静

风中心(无风地带)。20.南海水温高,多热带气旋生成;水域宽广,水汽输送量大;该时段主要盛行偏南风,且自南向北风力减小,符合南海水汽输送线路等。【解析】【分析】本大题以石家庄暴雨为背景材料,设置3道小题,考查降水形成原因及其常见的天气系统等知识点,考查学生

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最终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结合华北平原及周边地区700hPa风场示意图可得,附近有低压中心,故该地区位于气

旋附近,低压中心附近,气流交汇频繁,因此降水量大;此外受太行山地形影响,地处太行山东麓,暖湿气流遇山地抬升作用在石家庄附近形成强降水;此外该地区受山地阻挡,气旋不能西进,在石家庄附近地区停留时间长,形成持续性

强降水,【小问2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得,降水应该处于低压系统附近,低压中心气流向中心辐射,结合材料可得,图中西南部有一个气流辐射中心,周围气流呈逆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该中心气流上升,中心天气稳定是一个静风中心。故形成此次降雨过程的

天气系统中心在图2中的西南部。【小问3详解】结合材料可得,该时段吹偏南风,而且风速自南向北风力逐渐减小,南海位于石家庄的南部,因此符合南海的水汽输送路线;此外南海纬度低于我国其他海域,海面温度高,多热带气旋产生;南海

地区水域宽广,纬度低,水汽蒸发量大,故水汽输送量大。的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786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