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地理答案.docx,共(14)页,1.726 M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44e1ee630e319c5e69ed31a3255145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月考试卷高二地理(B)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一,世界地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读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下图),甲区域年平均气温较周边地区低
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C.地形D.人类活动【答案】C【解析】【详解】据图可知,甲地区为我国的青藏高原的地区,该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海拔高,根据气温的变化规律: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可知,
甲地年均气温低于同纬度周边地区是因为地形因素。C正确,ABD错误,故选C。2.尼日利亚人口过亿,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过多对该国产生的影响是()①人口老龄化②教育水平低③劳动力短缺④粮食需大量进口A.①②B.②③C.
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尼日利亚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数量过多并不意味着老年人口占比较大,①错误;人口数量过多加上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教育成本过高,总体教育水平较低,②正确;人口数量过多会带来丰富的劳动力,③正确;人口数量过多导致粮食短缺,需
要大量进口粮食,④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②④构成的C。2018年2月7日,中国第34次南极考察队在难言岛上举行我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难言岛科考站位于罗斯海区域沿岸,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区域和极地科学考察的理想之地。读图,完成下
面小的题。3.下列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是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②南极大陆素有“冰雪高原”之称,是因为覆盖着很厚的冰层③过度捕杀鲸等极地动物,将破坏生物多样性④为保护南极脆弱的
自然环境,应该停止一切科学考察活动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4.难言岛科考站选址奠基仪式时,正值北京()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答案】3.A4.D【解析】【3题详解】南极地区人口山,自然环境比较原始。南极的气
温低,冰层的厚度较大。鲸是生物链顶端的生物之一,大量捕杀会影响生物链。南极虽然比较脆弱,但保持适度的考察力度不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故本题选A。【4题详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考察站的奠基仪式举办的
时间是2月7日,为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的冬季,D正确,排除ABC。故本题选D。【点睛】北半球季节划分: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下图为我国
新疆某河流连续两日的流量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的5.该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为()A.雨水补给B.冰雪融水补给C.湖泊水补给D.地下水补给6.下列关于该河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明显冬汛B.流量大C.无明显汛期D.有断流现象【答案】5.B6.D【解析】【5
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此河流位于我国新疆,新疆降水少,河流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B正确,A错误。新疆地区湖泊水较少,C错误。地下水补给不是主要的补给类型,D错误。故选B。【6题详解】新疆冬季温度低,河流冬季冰冻,并且流量很低,A错误。由于缺少雨水补给,只靠高山冰雪
融水补给,河流流量小,在冬季温度低,高山冰雪难以融化,河流存在断流现象,B错误,D正确。夏季温度高,大量冰雪融化,因此存在夏汛,C错误。故选D。【点睛】内陆河是指由内陆山区降雨或高山融雪产生的不能流入海洋、只能流入内陆湖泊或在内陆消失的河流。这类河流大多处于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得不到充
足的水汽补给,干旱少雨,水量不丰,而山峦环绕、丘陵起伏的地形又阻断了入海的通路,最终消失沙漠里或汇集于洼地形成尾闾湖。如俄罗斯的伏尔加河、我国新疆的塔里木河、中亚的阿姆河、锡尔河等。内陆河亦称内流河。读“某
区域锋面系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7.戊地的天气系统是()A.南半球冷锋B.南半球暖锋C.北半球冷锋D.北半球暖锋8.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的叙述,最可能的是()A.甲地刮东南风B.乙地气温较高C.丙地风速最大D.丁地气压最低【答案】7.D8.B【解析】【7题详
解】由图中等压线分布:呈闭合状,且由内向外气压值变大,可知为低压系统,并在两个低压槽中形成锋面,因此该天气系统为锋面气旋。丁区为较宽的雨区,可知其为暖锋,暖锋的锋前降水,可知丁区风向向北,向北为暖锋,可知南方气温较高,推测该系统位于北半球。故D正确。
故选D。【8题详解】由上题可知该天气系统为北半球锋面气旋,由此甲处风向向右偏,应该为西北风,A错误;乙地位于暖气团偏南位置,气温较高,B正确;丙地等压线并非最密集,风速不是最大,C错误;丁地位于气旋外部气压较高,D错
误。故选B。【点睛】由于地面气旋往往和锋面联系在一起,所以称为锋面气旋,在中纬温带地区最常见。学生应掌握锋面气旋中冷、暖锋的判读方法:a.气压P1<P2<P3,找到槽线处,判断槽线南北两侧分别是冷气团还是暖气团?(若为北半球,则北部气温低
为冷气团,若为南半球则北部气温高为暖气团)b.判断是冷锋还是暖锋?北半球气旋呈逆时针运动,南半球气旋呈顺时针运动,由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为冷锋,反之为暖锋。c.天气判断:甲、丁为降水区域,乙为冷锋过境前,丙为暖锋过境后。下图
为某同学在地理实践活动中绘制的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图中发生的地质作用先后顺序是()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层断裂—沉积作用—地壳下沉—岩浆喷出B.沉积作用—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层断裂
—地壳下沉—岩浆喷出C.沉积作用—岩层断裂—地壳下沉—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喷出D.沉积作用—岩层断裂—侵蚀作用—地壳下沉—沉积作用—岩浆喷出10.图中甲地岩层()A.可能挖掘出化石B.可以转化成为沉积岩C.可能存在露天煤矿D.经过变质作
用而形成【答案】9.D10.B【解析】【9题详解】根据图中岩层和地质构造特征分析,该地最先是有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层,而后发生地壳的水平运动,沉积岩层受挤压,产生褶皱和断层;再经过地壳抬升,岩层受到外力侵蚀形成平坦侵蚀面;后随地壳下沉,在侵蚀面上堆积形成砂砾石层;最后岩
浆喷发,熔穿沉积岩和砂砾石层,喷出地面在砂砾石层上冷凝形成玄武岩台地。综上所述,ABC错误,D正确;故选D。【10题详解】的读图可知,甲地的岩层是玄武岩,是典型的喷出型岩浆岩,是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D错误;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A错误;铁矿
一般存在于变质岩中,C错误;因为玄武岩在地表,经历风化作用和外力作用后,会转变成沉积岩,B正确;故选B。【点睛】判断岩层新老关系的一般方法:(1)沉积岩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①根据岩层层序判断(下层较老,上层
较新):②根据生物化石判断(不同生物化石形成的年代不同)。(2)其他岩层新老关系判断:①根据侵入岩侵入的岩层来判断(侵入岩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②根据断层来判断(若断层使得岩层发生断裂,则断层的时间晚于其岩层的形成时间)。读下面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1.据图分析形成
③④⑤处地貌景观的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A.先断层,后褶皱B.先褶皱,后断层C.先喷发,后褶皱D.先褶皱,后侵入12.据图例推测,该地的岩石类型是()A.喷出型岩浆岩B.侵入型岩浆岩C.沉积岩D.变质岩【答案】11.B12.C【解析】【11题详解】图中岩层受内力挤压
形成褶皱,发生弯曲,之后挤压力超过岩层承受能力,发生断裂,岩层沿断裂面发生明显位移,形成断层,所以先褶皱,后断层,B正确,A错。图中没有明显岩浆的侵入或喷出现象,CD错。故选B。【12题详解】图中岩层呈层状,且含有大量化石,推断岩石类型为沉积岩,C正确。喷出型岩浆岩
、侵入型岩浆岩以及变质岩等无化石,ABD错。故选C。【点睛】不同岩石特点归纳如下:①侵入型岩浆岩:由于冷凝速度较慢,矿物晶体颗粒较大;②喷出型岩浆岩:由于岩浆喷出地表快速冷却,晶体颗粒较小,有气孔或流纹构造;③沉积岩:具
有层理结构,可能含有化石;④变质岩:岩石结构致密,矿物定向排列,具有片理构造。13.北京时间2022年7月25日3时13分,问天实验舱成功对接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这是中国两个20吨级航天器首次在轨实现交互对接,也是空间站有航天员在轨驻留期间首
次实现交互对接。对接当日,下列四城市中昼最长的是()A.伦敦(52°N,°0)B.莫斯科(56°N,38°E)C.纽约(40°N,74°W)D.悉尼(34°S,151°E)【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材料可知,该日为北京时间20
22年7月25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结合选项可知,莫斯科的纬度最高,因此白昼最长,B正确,排除ACD。故选B。俄罗斯北方的针叶林是世界上最大的连片森林,分为常绿针叶林和落叶针叶林,林下冻土带广泛发育。受气候变化影响,北方常绿针叶林带和落叶针叶林带的范围不断发生变化,这种
变化又对全球气候产生重要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全球气候变暖对俄罗斯针叶林分布的影响表现在()A.常绿针叶林带南界向南扩展B.常绿针叶林带北界向南扩展C.落叶针叶林带南界向北扩展D.落叶针叶林带北界向南扩展15.与常绿针叶林相比,落叶针叶林()A.夏季
植被吸收太阳光强,导致林区温度较高B.夏季植被反射太阳光强,导致林区温度较低C.冬季地面吸收太阳光强,导致林区温度较高D.冬季地面反射太阳光强,导致林区温度较低16.俄罗斯北方针叶林带分布的变化会使()A.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降低B.林下土壤释放的二氧化碳增多C.林下多年冻土带厚度变厚D.常绿
针叶林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答案】14.C15.D16.B【解析】【14题详解】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俄罗斯北部地区热量条件改善,适宜常绿针叶林生长的范围因此向北迁移,南部会被温带森林取代使南界向北扩展,A、B错误;落叶针叶林带南部被常绿针叶林取代,南界不断北移,北界会逐渐北移侵占苔原带,C正确、D错误。故
选C。【15题详解】与常绿针叶林相比,落叶针叶林在夏季枝叶繁茂,二者对太阳辐射作用差别不大,A、B错误;冬季,落叶针叶林落叶,积雪覆盖地表,会将阳光和热量大量反射回去,有助于保持区域低温,C错误、D正确。故选D。【16题
详解】从第1小题中可知,俄罗斯北方针叶林带分布变化表现为常绿针叶林向北扩展。常绿针叶林虽然能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但冬季不落叶,导致地表升温,冻土融化,多年冻土带厚度变薄,冻土层中大量的碳被释放到空气中,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进一步加剧气候变暖,使环境更利于常绿针叶林的生长,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睛】植被随着热量降低的演化一般呈现出“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热带草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硬叶林)、
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苔原、冰原”等的变化规律;随着降水变少,呈现出“乔木、灌木、草本、荒漠草原、荒漠”等的变化规律。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受某次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全球多国降水出现异常。如智利北
部阿塔卡马沙漠迎来罕见大雨,之后,曾经的不毛之地,短生命野花遍地绽放,呈现花海奇景。材料二2021年10月以来,随着接连几股冷空气的到来让人感受到“一夜入冬”,全球部分地区气候进入拉尼娜状态,鉴于2020—2021年秋冬季曾出现拉尼娜事件
,2021年将是“双拉尼娜年”。拉尼娜现象是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的状态。材料三图1为厄尔尼诺现象的形成示意图,图2为太平洋表层水温异常图。的的(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正常年份中低纬南太平洋东、西两岸降水差异及原因。(2)推测厄尔尼诺现象对中低纬太平洋东部自然环境的影响。(3)分析拉尼娜
年份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有何异常。【答案】(1)差异:西部沿岸降水多;东部沿岸降水少。原因:西部受流经沿岸的暖流影响,水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沿岸地区降水多;东部受寒流影响,水温较低,盛行下沉气流,沿岸地区降水少。(2)降水增多,容易引发洪涝灾害;表层海水水温异常增高
,冷水鱼类大量死亡;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增加;沿岸地区降水增多,利于短生命植物生长。(3)夏季风增强,降水整体偏多;雨带在北方地区滞留时间较长,降水偏多;南方地区雨季变短,降水偏少。【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为材料,涉及海气交换,
厄尔尼诺现象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小问1详解】南太平洋西岸受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气温高,空气受热膨胀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沿海地区降水多;东岸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寒流降温减湿,气温较低,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降水少。【小问2详
解】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南太平洋东部气流由下沉气流变为上升气流,带来大量降水,易引发洪涝灾害;南美洲西部多山地,降水增多,可能会带来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水温升高,饵料减少,鱼类死亡,鸟类减少;气候原本干旱,沿岸地区降水增多,利于
部分植物(短生命)生长。【小问3详解】拉尼娜年份太平洋西部水温异常升高,中国来自太平洋夏季风增强,带来更多水汽,降水增多;夏季风实力强,在北方滞留时间更长,北方较平常年份降水偏多,易发生洪涝灾害;南方滞留时间短,降水年份较平常年份少,易发生旱灾。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随
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雪加速融化,北极的海洋特性显现,北极的战略地位和资源价值凸显。我国与俄罗斯积极推动共同开发和利用海上通道,特别是北极东北航道,打造“冰上丝绸之路”。下图示意北极东北航道和传统航道线路。(1)说明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对俄罗斯开发海洋空间资源的意义。(2)
北极航道开发是“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基础。当前,北极航道开发面临着自然气候环境恶劣和沿线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请选择其中任一问题,提出合理化解决方案。(3)与传统航道相比,北极航道有哪些现实价值?【答案】(1)
扩大海洋油气和矿藏资源的开发空间,增加资源和能源的供给;利于航道建设,提高航道运输价值;促进沿线港口的发展,扩大港口服务范围。(2)气候环境方面:提高北极冰情预报技术;提高北极地区天气预报技术;提高船舶设备的抗冻水平;提高破冰船技术。(或选择)基础设施方面:增加北极航道沿线港口码头建设,
为船舶停靠、货物集散、经济贸易提供条件;推动北极航道沿线城镇化建设,为来往船只提供住宿、餐饮、医疗等服务;完善北极合作项目配套设施。(3)可以缩短航程;节省时间和耗油成本;沿线国家比较单一,主要经过俄罗斯北部地区,不稳定因素少,航行安全程度较高。【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图文结合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交通运输线区位因素和意义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中我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可以扩大俄罗斯海洋油气和矿藏资源的开发空间。获取更多资源,增
加资源和能源的供给;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利于航道建设,增加航线,提高航行安全性,提高航道运输价值;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利于促进沿线港口的发展,扩大港口服务范围,促进经济发展。【小问2详解】北极航道开发面临着自然气候环境恶劣问题,可以发
展科学技术,提高监测预报水平,提高北极冰情预报技术;提高北极地区天气预报技术,保障航线安全;发展船舶技术,提高船舶设备的抗冻水平,保障航线安全;提高破冰船技术,保障通航。针对沿线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可以增加北极航道沿线港口码头建设,为船舶停靠、货物集散、经济贸易提供条件,提供优质服务
,保障后勤服务;吸引人口迁入,积极推动北极航道沿线城镇化建设,为来往船只提供住宿、餐饮、医疗等服务,缓解后顾之忧;完善北极合作项目配套设施,提高运输效率。【小问3详解】北极东北航道相对于传统航线优势明显,东北航道经过北极地区,受地球曲率的影响,航程远
远短于传统航线,可以节省航行时间,降低运输成本。沿线国家比较单一,主要经过俄罗斯北部地区,便于统一管理,政治矛盾少,不稳定因素少,航行安全程度较高。19.下图为非洲局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指出甲地至丁地自然带更替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主导因素。
(2)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简述甲地的自然环境特征。(3)分析图中A地没有形成同纬度甲地自然带的原因。【答案】(1)由赤道向两极;热量(2)甲地全年高温多雨;热带雨林茂密;河网稠密;河流地貌发育。(3)A
地位于东非高原,海拔高,气温较低;大气的对流运动较弱,降水较少,形成了热带草原带。【解析】【分析】本题以非洲局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为材料,涉及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以及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的相关知识
,考查学生图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读某科学考察队在非洲从甲地至丁地进,行考察时沿途自然带分布模式图,甲为热带雨林带,乙为热带草原带,丙为热带
荒漠带,丁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从甲地至丁地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纬度地带性,其主导因素是热量。【小问2详解】读图可知,图中甲地的自然带是热带雨林带,甲地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是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植被
茂盛,覆盖率高,生物量大,河流较多,且流量大,多流水作用,河流地貌广泛发育。【小问3详解】读图可知,图中甲地的自然带是热带雨林带,A位于东非高原,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A与甲地纬度相同、但自然带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
是地形,东非高原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大气稀薄,大气的对流运动较弱,降水较少,形成了非地带性的热带草原气候,形成热带草原带。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