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二) 地理试题 答案.docx,共(6)页,51.84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c39fcfe416e63bf739c73b64d73908f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东北育才学校2022-2023学年度高考适应性测试(二)地理参考答案(含解析)1.B2.D【解析】1.由题意可知,珠江三角洲地区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规模在常住人口中的比例均低于全国平均值,且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迁入人口较多,且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所以育龄人口比例较大,导致新生儿增长率较高,B正确
;出生率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受教育水平、国家政策、育龄妇女比例、人口结构和当地生育观念等相关,经济发达与出生率之间没有正相关关系,是综合因素影响,A错误;珠三角地区改革试点,生育放宽早并不是主要原因,C错误;轻工业多,性别结构不协调,以女性居多,D错误。故选B。2.由图可知,边远地区
老年人口增长率高,少儿增长率低,所以优化养老设施的方法较为合理,边远地区老龄人口比重大,劳动力短缺,且远离科技产业园区,不适宜发展新兴产业,A错误,D正确;老城区通过存量设施改造,提升居住环境可以增加对青年人的吸引,新城区人口结构较轻,少
儿比重较高,应当优化教育设施,BC错误。故选D。【点睛】人口的出生、死亡、婚配,处于家庭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及社会关系之中,一切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都同人口发展过程相关。3.D4.B5.A【解析】3.根据材料可知,燕麦主要分布在美国北部平原、加拿大中
南部、中国西北部和波兰等地。这些地方纬度较高,水分条件较差,因此可以推断燕麦主要生长习性为耐旱、喜温凉。故D正确,因此排除A、B、C,选择D。4.根据材料可知,其中美国和中国、波兰一直以收获面积贡献为主,加拿大在1981~2019年期间燕麦主产国总产量贡献率中一直以单产为主导,故
B正确,因此排除A、C、D,选择B。5.根据材料可知,燕麦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故影响燕麦总产量下降幅度减缓以及部分地区出现小幅回升的主要因素为市场因素,A正确;表中信息显示,燕麦单产贡献率没有显著提高,故B排除;全球气候变暖对种植面积影响不大,故C排
除;世界燕麦总产量下降幅度减缓以及部分地区出现小幅回升,说明主产国产量增加缓慢,故D排除。故选择A。【点睛】市场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直接,农产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生产规模扩大;供过于求时,价格下跌,生产规模缩小。6.A7.D8.B【解析】6.台风是热
带气旋,北半球的气旋,呈逆时针旋转。其中,气旋的东侧是(湿热)东南风,西侧是(干冷)西北风,南部为(湿热)西南风,北部是(干冷)东北风,根据图文材料,丰林镇出现暴雨,那么意味着当时的主风向为东北风,东北风顺着“尖底瓶”,进入到丰林镇,故丰林镇应当位于台风中心的北侧,而台风中心位
于丰林镇的偏南方。综上所述,选项A正确。7.“瓶口”向东北方敞开,与主风向(气流方向)一致,利于水汽的汇集,A错误;“瓶颈”狭窄,可以形成(或增强)狭管效应,增强天气系统的势力(气流瞬息万变),B错误;“瓶身”宽阔,近乎圆形,空间较大,利于气流形成涡旋(气旋),C错
误;“瓶底”尖锐,三面高山环绕,水汽被迫抬升,形成强烈的地形雨,D正确。综上所述,选D。8.弱冷空气与台风外围的东北风交汇,暖空气抬升,利于水汽凝结,成云致雨。弱冷空气使该区域气温略有下降。A、C、D错误,故选B。弱冷空气会使得该地区小幅降温,不会使得该地区大幅
降温,排除A、C。综上所述选B。【点睛】9.B10.C11.B【解析】9.2019年,小浪底水库来水,来沙量大增,是自水库运行以来进入黄河下游水沙量最多的一年,说明该年北方地区降水量偏多,夏季风偏强,存在南旱北涝现象,江淮地区夏季气温偏高,A错误;雨带在北方停留较久,华北、
东北降水量偏多,利于植被生长,黄土高原植被生长良好,B正确,C错误;天山地处非季风区,不受夏季风的影响,天山南北不会出现阴雨连绵的天气,D错误。故选B。10.越往上游,越接近小浪底水库的坝下﹐越接近排水排沙的沙源地,沙源
丰富,C正确;径流量较大,水流速度较快,AB错误;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河道宽度不大,D错误。故选C。11.黄河下游目前不具备通航条件,A错误;在水量较小时排水排沙容易造成泥沙在黄河下游干流河床淤积,导致河流水位抬升,不利防洪,B正确;水位抬升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供水和灌溉,CD错误。故选
B。【点睛】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与济源市之间,三门峡水利枢纽下游130公里、河南省洛阳市以北40公里的黄河干流上。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干流上的一座集减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
,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12.C13.C【解析】12.读材料结合图形可知,长江流域某河段受上游水库运行、“清水”下泄影响,图中看出无论是a横断面还是b横断面,2015年相较于2002年河床均有不同程度加深,由于河流下切侵蚀,河床降低,从而造成该河段枯水期最低水位下降,
C正确;枯水期时水库应主要处于放水状态,A错误;蒸发和降水多少取决于气候条件,2015年气候未发生显著变化,故不是导致水位低的主要原因,BD错误。故选C。13.水库修建后增加了库区以下河段落差,水流速度加快,加上
枯水期水量较建坝以前增加,侵蚀作用增强,沉积作用减弱,河段内沉积物颗粒数量减少,C正确,AD错误;受上游水库运行、“清水”下泄影响,河流下切侵蚀,河床加深,这样使本河段与下游高差减小,会导致往下游的水流速度减缓,从而促进泥沙淤积,沉积数量应该增多,B错
误。故选C。【点睛】河流上游河段修建水库能够在丰水期拦截来水,在枯水期将拦截的水量释放。由于水库在枯水期防水,会使得水库及下游河段径流量增加、流速加快、侵蚀能力增强。14.C15.C16.A【解析】14.由图可知,接近
沱沱河地温更高,远离主流利于冻土发育,A错误;冻土层并不直接在岸边,而是埋藏在地下,不直接受侵蚀,B错误;坡向朝南,太阳辐射强,加速冻土消融,C正确;坡度和地下埋藏的多年冻土没有直接联系,D错误。故选C。15.冰雪融水增加,沱沱河径流量
增大,河水向土壤的热量传导更多,加速多年冻土退化,上限下降,C正确;埋藏深度加大,D错误;向远离主流方向后退,A错误;下限主要由地热梯度决定,变化不明显,B错误。故选C。16.多年冻土退化,部分土壤崩塌进入河中,含沙量增大,A
正确;河流的流域面积与区域地形有关,冻土退化不会影响地形,流域面积不变,C错误;冻土退化,河岸湿地减少,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B错误;对结冰期没有影响,D错误。故选A。【点睛】永冻层又称永久冻土或多年冻土层,是指持续多年冻结
的土石层。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每年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称活动层,又称冰融层;下层常年处在冻结状态,称永冻层或多年冻层。冻土层的厚度从高纬到低纬逐渐减薄,以至完全消失。中、低纬高山和高原地区的冻土层,主要受海拔高度
的控制。一般来说,海拔越高,冻土层越厚,低温也越低,永冻层顶的埋藏深度越小。17.(1)我国的传统饮食结构中马铃薯是蔬菜,把马铃薯作为主粮,人们接受意愿低;马铃薯易发芽,储存困难;马铃薯价格低,大面积
种植收益低;马铃薯加工率低等。(2)相对于其他主粮作物,马铃薯生长所需的温度更低,对不利环境的适应性更强;马铃薯抗旱性强,对水分利用率比其他粮食作物高;马铃薯产业链长,产品加工附加值高;适宜种植马铃薯的范围广,遍及全国;马铃薯产量增加潜力大,我国未来粮食缺口较大,开发前景广阔等
。(3)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的压力和减少坡地水土流失;有助于推动我国居民膳食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有助于拓宽“粮食安全”和“膳食营养”的内涵;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利于提升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等。【分析】该题以马铃薯为材料
,考查马铃薯的种植优势及其对我国粮食安全的意义,注重了对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详解】(1)由材料可知,马铃薯作为我国第四大主粮,存在感较低,其原因包括:马铃薯在我国的饮食结构中是
蔬菜,并且,在传统意识中,马铃薯作为主食是在穷苦年代,人们的主食意愿低;其次,马铃薯价格较低,规模种植效益低,农户种植意愿低;最后,马铃薯的保存不易,马铃薯易发芽变质。因此,马铃薯作为我国第四大主食,存在感低。(2)由材料可知,我国马铃薯种植居世界
首位,其生长条件要求较低,适应性强,干旱、低温环境皆可生长,种植起来更为容易,在我国分布范围广,增产潜力大;同时,和传统主粮作物相比,马铃薯的生产周期要短得多,与其它作物轮作可以提高耕地的复种殖数;马铃薯的产业链长
,附加值较高,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我国“未来20年内仍需增产1亿吨粮”,粮食缺口较大,因此马铃薯“主粮化”的前景也较为广阔。(3)马铃薯主粮化,就是要以保证营养为基础,将马铃薯通过多种方式加工成符合居民口味的馒头、面条、米粉、面包等主食产品,实
现目前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由温饱消费向营养消费转变,使马铃薯成为与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主粮互为补充的第四大粮食作物。马铃薯是一种耐旱作物,对于光照、热量、水分等条件的要求较低,有助于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如缓解水资源的压力和减少坡地水土流失等;并且马铃薯的加工产业链延伸空
间大,可以开发多种主食产品和其他产品,对于我国食物的安全供给有很大的保障;另外,马铃薯主粮化还有助于推动我国居民膳食结构的调整与升级,马铃薯含有一些传统主食中没有的独特的营养价值,富含膳食纤维,其营养结构更加有益人类健康。18.(1)伊敏河的河水主要来自春季的季节性积雪融水,
红花尔基镇以上河段地处大兴安岭地区,冬季降雪量大,积雪多,春季气温回升,融雪量大;伊敏河其他河段位于非季风区,降水较少,产生的径流较少等。(2)下游河段纬度高,冬季气温低;中下游河段河道宽浅;冬季为枯
水期,河流流量小等。(3)封河前,加大水库下泄量,腾出库容;封河期间,维持较小的下泄量,保持冰下水流畅通,避免下游发生“连底冻",导致河冰厚度增加;开河期间,减小下泄量,降低流水对河冰的切割和搬运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补给方式、河流的水文特征、河流的水利工程建设。【详解】(1)
由所学知识,伊敏河位于大兴安岭西侧,降水较少,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红花尔基镇以上河段发源于大兴安岭,位于大兴安岭西侧,冬季风的迎风坡,冬季降雪量大;春季气温回升,季节性积雪融水融化,融雪量大;其他河段位于非季风区,降水较少,河流径流
量小。故上游河段是河流最主要的产流区。(2)由材料可知,“连底冻"是河流从水面到水底都结冰的现象,它的形成一般需要具备低温、水浅、流量小等条件。由图中信息可知,下游河段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中下游河道宽浅;冬季降水少,河流流量小,导致伊敏河中下游冬季易
出现“连底冻"现象。(3)由所学知识可知,“武开河”是河冰在表层和底层流水共同切割作用下快速破裂,并顺流而下的现象;要防止“武开河”现象的发生,需要从增加水库调蓄能力、减小冰层厚度和减小河流流量等方面分析。河流封河前,应该加大水库下泄量,腾出库容;封河期间,维持较小的下泄量,保持
冰下水流畅通,避免下游“连底冻”,防止河冰厚度增加;开河期间,要减小水库下泄量,以降低流水对河冰的切割和搬运能力,避免“武开河”现象的发生。19.(1)东北在冬春季节大风频繁,春季雨水较少,土壤裸露,受风力侵蚀严重;夏季
降水集中且降水多,地表水带走表层土壤;过度开垦,地表植被破坏,加剧侵蚀。(2)春季,秸秆覆盖地表减弱大风对黑土的侵蚀;夏季,碎秸秆逐渐腐烂,分解而成的有机质开始被土壤吸收,为黑土补充有机质;秋冬季节,新的秸秆覆上土地
表面,是黑土蓄水保温防风的“棉被”。(3)(积温不足)秸秆覆盖使地温回升慢,土壤温度较低(影响春季作物发芽生长);截留过多水分,低洼地易发生涝渍。【分析】本题以黑土的形成过程图为背景设置试题,涉及东北地区水土流失、黑土退化严重
的原因,秸秆在不同季节对黑土的有利影响,哈尔滨以北农业种植区秸秆覆盖没有增产的原因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详解】(1)东北地区水土流失、黑土退化严重的原因,首先考虑自然原因,我国东北黑土区属于半湿润大
陆性季风气候,冬春季节大风频繁,春季雨水较少,而且土壤上的覆盖物较少,因此容易出现风蚀现象;同时夏季的降水量较为集中,且降水的强度较大,地表水带走表层土壤,因此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人为原因主要是大规模的开垦荒地,破
坏地表植被,自然平衡遭破坏,引发土壤冲刷,表层土流失;林区的毁林开荒、滥砍乱伐,森林的重采伐,轻抚育,森林资源不断减少,覆盖率日益降低,也导致水土流失严重。(2)由材料“将打碎的秸秆铺满地面,有了秸秆的保护,不同季节秸秆都对黑土产生了不同的作用和效果”可知,秸秆可以在不同季节起到不
同的作用和效果,春季风力侵蚀严重,秸秆覆盖地表减弱大风对黑土的侵蚀;夏季,湿热的环境造成碎秸秆逐渐腐烂,分解而成的有机质开始被土壤吸收,为黑土补充有机质;秋冬季节,作物收获后新的秸秆覆上土地表面,冬季气温低有积雪风力大,秸秆是黑土蓄水保温防风的“棉被”。从而秸秆在不同季节都
对黑土产生有利影响。(3)由题干“哈尔滨以北农业种植区”可知,该地区最大特点是纬度高,纬度高造成温度低尤其是冬季,且气温低造成蒸发弱,地表沼泽化严重,容易地表积水。故该地积温不足,生长期短,秸秆覆盖使地温回
升慢,土壤温度较低,影响春季作物发芽生长;秸秆截留更多水分,低洼地易发生涝渍。